油气田开发常用名词解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93935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60.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气田开发常用名词解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油气田开发常用名词解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油气田开发常用名词解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油气田开发常用名词解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油气田开发常用名词解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油气田开发常用名词解释.docx

《油气田开发常用名词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气田开发常用名词解释.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油气田开发常用名词解释.docx

油气田开发常用名词解释

盛世石油科技技术培训材料

油气田开发常用名词解释

1.泵挂深度——抽油泵在井的下入深度;有杆泵泵挂深度为井口悬挂器到固定凡

尔的深度,电潜泵泵挂深度为井口悬挂器到分离器入口的深度。

2.边水——油(气)藏含油(气)边界以外的油(气)层水。

3.表层套管——为防止井眼上部地层疏松层的跨塌和上部地层水的渗入以及安装井

口防喷器装置而下的套管。

4.表观粘度——也称视粘度。

在恒定温度时某一速率下,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之比值。

5.表面活性剂——能显著降低液体的表面力或界面力的物质。

具有气泡、乳化、增溶、湿润反转和洗涤等重要作用。

6.波及系数——注入驱油剂所触及到的油藏部分和整个油藏的比值,使用中一般又分为面积波及系数、垂向波及系数和体积波及系数。

7.捕集残余油——经一次或二次采油后,油以不连续的泡滴状或油脉形成被湿润的驱替水所包围的残余油。

8.不压井作业——采用特殊设备和工具,不使用压井液就能正常起下井管柱的作业。

9.采出程度——油藏开采过程中,某一时刻的累计采油量占地质储量的百分数。

10.采气井口装置——气井完井以后,用于控制气井开、关,调节压力和气产量的装置。

也叫采气树。

11.采收率——油(气)田废弃时,累计采出油(气)量占原始地质储量的百分率。

12.采液速度——年产液量与油田地质储量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13.采油(气)速度——年产油(气)量占油(气)藏地质储量的百分比。

14.采油平台——为开发海上油田所建造的平台,有以安装采油工艺所需的设施。

有无人平台和有人居住采油平台两种。

在陆上丛式采油井场有人也叫采油平台。

15.采油(液、气)强度——单位厚度油层的日产油(液、气)量。

16.采油曲线——油田或油井产量、地区压力、流动压力、油气比、含水量、开井井数、工作制度等开采资料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它反映油田或油井生产状况及变化情况。

17.采油树——亦称井口生产装置。

安装在生产井口的阀门、管汇和控制设备的总称。

18.残酸——酸液被挤入地层向其深度流动的过程中浓度低到3%以下时的酸液。

这时它基本上已失去溶蚀能力但尚不足以产生二次沉淀,需施工后及时排出以免生成沉淀降低油气井增产效果。

19.残余油饱和度——某一种驱油方法结束时尚残留在油层中的油饱和度。

20.残余阻力系数——聚合物溶液通过岩心前后的盐水渗透率之比。

21.层水间——夹在油(气)之间地层中的水。

22.常规酸化——亦称解堵酸化。

新井完成后或修井后解除泥浆等外来物堵塞,恢复油井生产能力,使之正常投入生产的—种酸处理措施。

23.常规岩心——常规岩心分析方法所用的岩心。

是指从钻井所取全直径岩心柱中,按一定距离沿层理方向所钻取的直径常为2.54cm的小岩心柱。

24.常规岩心分析——为获取岩心常规数据如空隙度、渗透率和饱和度等方面的岩性参数而进行的实验测定。

25.超低界面力——低于10-3mN/m的界面力。

一般当排驱介质与残余油之间的界面力达到超低值时,残余油开始流动。

中相微乳液在最佳面力盐度附近,体系界面力可达到超低值。

在超低界面力条件下,几乎可达到混相驱条件下的采收率。

26.超低力体系——相界面力降至10-3mN/m以下的微乳液体系。

27.沉淀剂——亦称净化剂、沼清剂。

油田污(废)水处理的化学絮凝药剂。

常用的为三氧化二铁、明矾、皓矾等。

28.沉没度——井深泵工作时,泵沉没在动液面以下的深度。

29.冲程——抽油机工作时,光杆任一点上、下往复运动的最大位移。

30.冲砂——向井泵入液体,利用高速液流将砂堵冲散,并借循环上返的液流将砂粒带到地面的井下作业。

31.冲砂液——用以进行冲砂修井的液体,具有一定的黏度,以保证有良好的携砂能力,具有适宜的密度,以便形成适当的液柱压力,即要防止井喷,又要防止井漏;货源方便,且不损害油层。

32.冲洗——洗井清除沉积物。

33.稠化剂——亦称增黏剂。

少量存在就能明显提高液体黏度的物质,

34.稠化酸——酸中加入增黏剂后黏度增大形成的酸。

它可减缓反应速度,减少滤失,降低管道摩阻,并在酸压裂时增加裂缝宽度。

35.稠油——也叫重质原油。

一般具有相对密度大、黏度高的物性特点。

随着非烃和沥青质的增加、重度规律性增大。

36.稠油泵——开采高黏原油的抽油泵。

其特点是:

泵上端装有将泵和油管隔开的环形单流阀;部件采用流线型结构,以减少水力阻力,尽量增大过流断面;结构上尽量减少余隙容积,它具有二级压缩泵减少气体影响的作用,还有流体易于吸入抽油杆容易下行等优点。

37.初始析蜡点——亦称蜡初始析晶温度(在—定压力下原油中蜡质山溶解状态开始以蜡晶析出时的温度),

38.除氧剂——能除左水中溶解氧的物质。

常用的有硫代硫酸钠、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硫脲、联氨、甲醛等。

39.储采比——油田年初剩余可采储量与当年产油呈之比。

40.储集层——具有能使石油和天然气储存并可以渗流的岩层。

41.储集层原油黏度——亦称地下原油黏度。

原油保持地层条件下(包括地层温度、压力、溶解气量等)所测得的原油黏度。

42.垂向波及剖面——注入流体所触及的垂直截面积。

43.垂向波及系数——指注入流体(包括天然的和人工的)在垂向上波及的部分油藏厚度与油藏垂向厚度的比值。

44.达西定律——一定流体通过多孔介质单位截面积渗流速度与延渗流方向上的压力梯度成正比。

45.大修——对油、汽、水井进行的复杂打捞、套管修复、侧钻、加深、再次完井等井下作业措施。

46.底水——油(气)臧含油(气)边界以直接从底部托着油(气)的油(气)层下部的水。

47.地下原油黏度——也叫储集层原油黏度。

原油保持地层条件下(包括地层温度、压力、溶解气量等)所测得的原油黏度。

48.电化学脱水器——加入破乳剂的原油经电场作用,促使油水分离沉降的脱水装置。

49.动力黏度——也叫动力黏滞系数。

牛顿流体的切应力与速度梯度(绝对值)的比值。

50.动液面——油井在正常生产时,油套环空中的液面。

51.动胶——由聚合物溶液转变而来的—种整体失去流动性的体系,

52.堵漏材料——油井压裂时或多级压裂时掺入压裂中的堵塞剂(如石油沥青等)或堵塞球(塑料球、橡胶塑料球)用于堵塞裂缝壁面降低滤失或封堵炮孔压开其他层段。

53.堵漏剂——一般用于堵塞洗井时建立不起循环的漏失层或用于降低油井水力压裂时裂缝劈面的滤失量而使用的能油溶或酸蚀的颗粒。

54.堵塞炮眼——油(气)井套管射孔孔眼产修井或其他井下作业中不慎被泥砂石块或泥浆等外来物堵塞。

通常采用酸浸、冲洗泡眼等方法处理。

55.堵水——在油井采取的封堵水层的措施。

56.堵水剂——能减少油井产水的物质。

有非选择性和选择性两种。

57.二次采油——油井靠天然压力产油量已经衰竭后采取的延长油井寿命的采油方法。

常用的是人工注水或注气方法,二次采油一般可以再采用地质储量的15%-25%。

58.二氧化碳吞吐法——向生产井中注入一定数量的二氧化碳,然后关井一段时间,使注入的二氧化碳溶于井底附近原油中降低原油黏度,增大体积,然后开井生产的方法。

59.反冲砂——修井作业中冲砂液由冲砂管与套管的环形空间注入被冲起的砂粒随冲砂液从砂管返至地面。

60.反湿润——指介质从一种湿润性转变为另一种湿润性的过程。

61.反洗井——洗井液从油套环空进入,经井底循环后从油管排出的洗井的方法。

62.反韵律——自下而上颗粒逐渐变粗或渗透率逐渐变高的韵律。

63.反注——从油套管环形空间向井注入的方式。

64.防垢剂——能防止在井筒和地面设备表面上除垢的物质。

65.防蜡——为了防止油井结蜡而采取的措施。

一般从三个方面考虑:

1。

保持和提高油流温度2。

抑制石蜡结晶的聚集3。

创造不利于石蜡在管壁上沉积的条件。

常用的防蜡方法有热油循环法、化学防蜡法及采用防蜡涂料油管等。

66.防乳化活性剂——油(气)井地层酸化压裂使用的酸液为防止其与地层液(如原油)乳化而加入的某种表面活性剂。

67.防乳化酸——不与地层液(如原油)乳化的酸液或其残酸不与地层乳化的酸液以免在酸化或酸压裂过程中影响酸作用半径和排液及酸处理效果。

68.防砂——对于油(水)井出砂而影响正常生产时所采取的控制措施。

常用的方法有衬管完井、砾石充填完井、人工井壁和装虑砂管等。

69.防砂胶结剂——可将松散的油层砂在其接触点处胶结合起来的物质。

70.非达西流——渗透速度与压力梯度之间不成线性关系,不服从达西定律的流动。

71.非湿润相——岩石中存在两种或多种流体时,不能优先湿润岩石的流体称为非湿润相。

72.分层测试——直接获取各分层有关地层中的流体和压力资料。

73.分层压裂——为提高多层段增产效果有针对性的选择因某种原因而未能投入生产或投产差的层位进行分层(段)压裂的技术。

74.分层注水——在进行非均质多油层开采中,为加强中、低渗透层注水,按配注要求,在注水井中实现分层控制注水的注水方式。

75.封窜——封堵窜槽的工艺措施。

在井中下入封隔器封窜管柱,然后向井中窜槽段挤入封堵剂进行封堵。

76.封堵底水——为减缓底水油田油井底水锥进而在地层油水界面打水泥隔板的一种工艺方法,用来提高单井采收率。

77.扶正器——也叫找中器,井中管、杆、柱的扶正工具。

一般用金属簧片、橡胶或树脂等材料制作,套在管柱上,减少与井壁(或管壁)的摩擦,特别在斜井中防磨损的效果显著,可延长井下工具设备的使用寿命。

78.负压射孔——亦称欠平衡射孔。

井筒射孔压液液柱压力低于油藏压力下进行射孔。

79.改善井——亦称措施见效井。

对地层致密、地层被伤害或处于生产后期经相应的修井或增产措施而提高产量的低产井,其见效程度和有效期与措施方法、生产管理等密切相关。

80.高分子化合物——亦称聚合物。

由大量的简单分子(单体)化合而成的高分子量的物资,其分子量以百万计。

分为人工合成的聚合物和天然的生物聚合物。

81.高分子活性剂——分子量几千到几百万的物质。

其分子结构有极性部分和非极性

部分。

82。

高活性剂浓度体系——活性剂浓度高于30g/L的溶液。

83.高能气体压裂——利用特定的技术引爆炸药在地层产生高压、高温气体压裂地层,可形成与保持多条径向裂缝,达到增产目的。

84.高浓度盐酸处理——采用盐酸浓度高于20%的酸液配制的乳化酸(油包酸)和稠化液碳酸钦地层进行深度酸化以提高酸化效果。

85.高强度支撑剂——水力压裂用的一种高密度型陶粒支撑剂。

86.高渗孔道——亦称高渗透流道。

孔隙介质流体运动形态的微观研究表明,流体往往沿着各自的—套互相串通的通路流动,那些由大孔隙直径组成的流道称为高渗透流道。

87.高渗透透层——油层剖面中渗透率显著高于层组平均值的生产薄层。

由于高渗透薄层的存在造成明显地垂向非均质性,使垂向上生产的不均匀性,在注水开发油田,注入水易沿高渗透薄层单层突进,使油井过早见水。

垂向上出现水线推进不均匀,降低体积波及系数,因此无论在初期的油田开发方案和中后期的油田调整方案中,均应在层系划、层系调整利注采管理方面采取综合措施,防止和减缓单层突进的出现。

高渗透层—多层油藏中具有较高渗透率的单层或层段。

在垂向非均匀质性严重的油藏中必须考虑高渗透层对层系,井网以及注水方式的影响同,尽可能地防止开发过中出现单层突进和层间于扰。

88.高黏携砂液——在压裂和砾石充填和树脂涂层砾石防砂作业中,用来向井下携带裂缝支撑剂或砾石的高黏度液体。

89.割缝衬管防砂——将带有割缝的管子下入裸眼,用封隔器固定在套管下部的防砂措施。

90.瓜尔胶——天然聚合物。

主要成分为半乳甘露聚糖。

半乳糖和甘露糖的比值是1:

2。

在石油开采中可作为增黏剂、降阻剂、泡沫和乳状液的稳定剂,交联后可配制压裂液。

91.含水采油期——油田综合含水超过2%以后,—直开采到极限含水为止的时期。

92.含水率——指油井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