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检测技术与传感器原理通电4学时实验指导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939220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17.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动检测技术与传感器原理通电4学时实验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自动检测技术与传感器原理通电4学时实验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自动检测技术与传感器原理通电4学时实验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自动检测技术与传感器原理通电4学时实验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自动检测技术与传感器原理通电4学时实验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动检测技术与传感器原理通电4学时实验指导书.docx

《自动检测技术与传感器原理通电4学时实验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检测技术与传感器原理通电4学时实验指导书.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动检测技术与传感器原理通电4学时实验指导书.docx

自动检测技术与传感器原理通电4学时实验指导书

目 录

实验一 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电桥性能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应变效应,单臂电桥工作原理和性能。

二、实验仪器

双杆式悬臂梁应变传感器、托盘、砝码、数显电压表、±5V电源、差动放大器、电压放大器、万用表(自备)

三、实验原理

电阻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发生变化,这就是电阻应变效应,描述电阻应变效应的关系式为

(1-1)

式中

为电阻丝电阻相对变化;

为应变灵敏系数;

为电阻丝长度相对变化。

金属箔式应变片就是通过光刻、腐蚀等工艺制成的应变敏感组件。

如图1-1所示,将四个金属箔应变片(R1、R2、R3、R4)分别贴在双杆式悬臂梁弹性体的上下两侧,弹性体受到压力发生形变,应变片随悬臂梁形变被拉伸或被压缩。

图1-1双杆式悬臂梁称重传感器结构图

通过这些应变片转换悬臂梁被测部位受力状态变化,可将应变片串联或并联组成电桥。

电桥的作用完成电阻到电压的比例变化,如图1-2所示R6=R7=R8=R为固定电阻,与应变片一起构成一个单臂电桥,其输出电压

(1-2)

为电桥电源电压;

式1-2表明单臂电桥输出为非线性,非线性误差为L=

图1-2单臂电桥面板接线图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悬臂梁上的各应变片已分别接到调理电路面板左上方的R1、R2、R3、R4上,可用万用表测量判别,R1=R2=R3=R4=350Ω。

2.按图1-2只接好“差动放大器”和“电压放大器”部分,将“差动放大器”的输入端短接并与地相连,“电压放大器”输出端接数显电压表(选择2V档),开启直流电源开关。

将“差动放大器”增益电位器与“电压放大器”增益电位器调至最大位置(顺时针最右边),调节调零电位器使电压表显示为0V。

关闭直流开关电源。

(两个增益调节的位置确定后不能改动)

3.按图1-2接好所有连线,将应变式传感器的其中一个应变电阻(如R1)接入电桥与R6、R7、R8构成一个单臂直流电桥。

电桥输出接到“差动放大器”的输入端,电压放大器的输出接数显电压表。

预热五分钟。

4.加托盘后调节Rw2使电压表显示为零。

5.在应变传感器托盘上放置一只砝码,读取数显表数值,依次增加砝码和读取相应的数显表值,直到200g砝码加完,记录实验数据填入表1-1。

表1-1

重量(g)

电压(mV)

6.实验结束后,关闭实验台电源,整理好实验设备。

五、实验报告

1.根据实验所得数据计算系统灵敏度S=ΔU/ΔW(ΔU输出电压变化量,ΔW重量变化量);

2.计算单臂电桥的非线性误差δf1=Δm/yF.S×100%。

式中Δm为输出值(多次测量时为平均值)与拟合直线的最大偏差;yF·S为满量程(200g)输出平均值。

六、注意事项

实验所采用的弹性体为双杆式悬臂梁称重传感器,量程较小。

因此,加在传感器上的压力不应过大(称重传感器量程为0.5Kg),以免造成应变传感器的损坏!

实验二 金属箔式应变片——半桥性能实验

一、实验目的

比较半桥与单臂电桥的不同性能、了解其特点。

二、实验仪器

同实验一

三、实验原理

不同受力方向的两只应变片接入电桥作为邻边,如图2-1。

电桥输出灵敏度提高,非线性得到改善,当两只应变片的阻值相同、应变数也相同时,半桥的输出电压为

(2-1)

式中

为电阻丝电阻相对变化;

为应变灵敏系数;

为电阻丝长度相对变化;

为电桥电源电压。

式2-1表明,半桥输出与应变片阻值变化率呈线性关系。

图2-1半桥面板接线图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应变传感器已安装在悬臂梁上,可参考图1-1。

2.按图2-1接好“差动放大器”和“电压放大器电路”。

“差动放大器”调零,参考实验一步骤2。

3.按图2-1接线,将受力相反(一片受拉,一片受压)的两只应变片接入电桥的邻边。

4.加托盘后电桥调零,参考实验一步骤4。

5.在应变传感器托盘上放置一只砝码,读取数显表数值,依次增加砝码和读取相应的数显表值,直到200g砝码加完,记下实验结果,填入表2-1。

表2-1

重量(g)

电压(mV)

6.实验结束后,关闭实验台电源,整理好实验设备。

五、实验报告

根据所得实验数据,计算灵敏度S=ΔU/ΔW和半桥的非线性误差δf2。

六、思考题

引起半桥测量时非线性误差的原因是什么?

七、注意事项

实验所采用的弹性体为双杆式悬臂梁称重传感器,量程较小。

因此,加在传感器上的压力不应过

大(称重传感器量程为0.5Kg),以免造成应变传感器的损坏!

实验三 金属箔式应变片——全桥性能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全桥测量电路的优点。

二、实验仪器

同实验一

三、实验原理

全桥测量电路中,将受力性质相同的两只应变片接到电桥的对边,不同的接入邻边,如图3-1,当应变片初始值相等,变化量也相等时,其桥路输出

Uo=

(3-1)

式中

为电桥电源电压。

为电阻丝电阻相对变化;

式3-1表明,全桥输出灵敏度比半桥又提高了一倍,非线性误差得到进一步改善。

图3-1全桥面板接线图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应变传感器已安装在悬臂梁上,R1、R2、R3、R4均为应变片,可参考图1-1。

2.差动放大器调零,参考实验一步骤2。

3.按图3-1接线,将受力相反(一片受拉,一片受压)的两对应变片分别接入电桥的邻边。

4.加托盘后电桥调零,参考实验一步骤4。

5.在应变传感器托盘上放置一只砝码,读取数显表数值,依次增加砝码和读取相应的数显表值,直到200g砝码加完,记下实验结果,填入下表。

重量(g)

电压(mV)

6.实验结束后,关闭实验台电源,整理好实验设备。

五、实验报告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灵敏度S=ΔU/ΔW和全桥的非线性误差δf3。

六、思考题

全桥测量中,当两组对边(R1、R3为对边)电阻值R相同时,即R1=R3,R2=R4,而R1≠R2时,是否可以组成全桥?

七、注意事项

实验所采用的弹性体为双杆式悬臂梁称重传感器,量程较小。

因此,加在传感器上的压力不应过

大(称重传感器量程为0.5Kg),以免造成应变传感器的损坏!

实验四 直流全桥的应用——电子称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直流全桥的应用及电路的定标。

二、实验仪器

同实验一

三、实验原理

电子称实验原理同实验三的全桥测量原理,通过调节放大电路对电桥输出电压的放大倍数,使电路输出电压值为重量的对应值,电压量纲(V)改为重量量纲(g)即成一台比较原始的电子称。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按实验三的步骤1、2、3接好线并将“电压放大器”调零。

2.将10只砝码置于传感器的托盘上,调节“差动放大器”与“电压放大器”的增益调节电位器,使数显电压表显示为0.200V(2V档测量)。

3.拿掉托盘上所有砝码,观察数显电压表是否显示为0.000V,若不为零,再次将“电压放大器”调零和加托盘后电桥调零。

4.重复2、3步骤,直到精确为止,把电压量纲V改为重量量纲g即可以称重。

5.将砝码依次放到托盘上并读取相应的数显表值,直到200g砝码加完,计下实验结果,填入下表。

6.拿掉砝码,托盘上加一个未知的重物(不要超过0.5Kg),记录电压表的读数。

根据实验数据,求出重物的重量。

重量(g)

电压(V)

7.实验结束后,关闭实验台电源,整理好实验设备。

五、实验报告

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计算电子称的灵敏度S=ΔU/ΔW,非线性误差δf4。

六、注意事项

实验所采用的弹性体为双杆式悬臂梁称重传感器,量程较小。

因此,加在传感器上的压力不应过

大(称重传感器量程为0.5Kg),以免造成应变传感器的损坏!

实验五差压变送器调校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差压变送器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

2、掌握差压变送器基本操作和调校方法。

二、实验设备和仪器:

1、差压变送器1151

2、精密压力表YBT-254

3、毫安表C31-A

4、稳压电源

三、1151型差压变送器介绍

1、1151型差压变送器简介

1151压力变送器有两个气室——高压气室和低压气室。

被测介质的两种压力通入高、低两压力室,作用在δ元件(即敏感元件)的两侧隔离膜片上,通过隔膜片和δ元件内的填充液传到预张紧的测量膜片两侧,测量膜片与两侧绝缘体上的电极各组成一个电容器。

在无压力通入或两压力均等时测量膜片处于中间位置,两侧两电容器的电容量相等;当两侧压力不一致时,致使测量膜片产生位移,其位移量和压力差成正比,故两侧电容就不等。

通过检测、放大、转换成4-20mA的二线制电流信号。

差压变送器用途广泛,可用于测量变送差压、液位、流量等工艺参数。

2、变送器实验基本概念

零点调整(调零点):

当变送参数的下限值(测量起点)为零时,使得变送器的输出为标准信号的下限值(4.00mA),这样的调整称零点调整,习惯上称调零点。

在本实验中,调零点就是使得变送器的测量变送起点为0.000MPa时变送器输出为4.00mA。

零点迁移:

当变送参数的下限值(测量起点)不为零时,使得变送器输出的标准信号为下限值(4.00mA),这样的调整称零点迁移。

零点迁移就是使得变送器的测量起点不在0.000MPa(例如0.100MPa)时,使得变送器输出为4.00mA。

零点迁移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之分,当测量变送起点由零变为某一正值时为正迁移,当测量变送起点由零变为某一负值时为负迁移。

零点调整和零点迁移的目的,都是使变送器输出信号的下限值(即统一标准信号的下限值)与测量范围(变送范围)的下限值相对应。

上限调整(满度调整):

当变送参数为上限值(测量上限)时,使得变送器输出的标准信号为上限值(20.00mA),这样的调整称上限调整,有时也称为量程调整(不严格)。

严格讲,量程与测量上限不是同一概念。

两线制与四线制:

电源线与信号线共用的变送器称为两线制变送器,电源线与信号线分设的变送器称为四线制变送器。

本实验使用的1151型差压变送器为两线制变送器。

四、实验电路:

1151差压变送器为两线制输出,变送器实验电路如图1所示。

 

 

 

图1两线制差压变送器实验接线图

 

五、实验任务及步骤:

1、按实验电路完成接线。

2、调零

给定差压0MPa,差压变送器输出(读电流表)应为4mA。

若电流表读数不为4mA,则调整调零螺丝Z,使得差压变送器输出为4mA。

3、调整量程

通过加压球,增加差压至0.06MPa,差压变送器输出(读电流表)应为20mA。

若电流表读数不为20mA,则调整量程螺丝R,使得差压变送器输出为20mA。

4、重复实验步骤1、2

5、测量数据,计算基本误差

设计绘制表格,记录数据。

△P(MPa)

0

0.01

0.02

0.03

0.04

0.05

0.06

理论电流输出AO

实际电流输出AX

绝对误差△

计算基本误差:

得出结论:

被测仪表在0-0.06MPa范围内符合(不符合)1.0精度等级要求。

6、完成实验后,拆线,整理桌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