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旅游美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931362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2.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南大学《旅游美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西南大学《旅游美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西南大学《旅游美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西南大学《旅游美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西南大学《旅游美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南大学《旅游美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docx

《西南大学《旅游美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南大学《旅游美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南大学《旅游美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docx

西南大学《旅游美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0336)《旅游美学》复习思考题

一、判断题(判断下列命题的正误,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在旅游审美活动中,主导性的审美关系是指旅游者与自然景观之间的审美关系。

2、风景形式美最主要的特征是形象美。

3“入芝兰室,久不闻其香”是因为主体与客体的空间距离太近。

4、被称为中国园林眼睛的是园林中的假山。

5、园林布局强调宾主分明,既突出主景,又有配景的烘托与呼应,反映了中国园林受中国建筑艺术形式的影响很大。

6、被称为中国文人画之祖的是东晋的顾恺之。

7、在绘画中,出现以松、竹、梅喻“岁寒三友”,梅、兰、竹、菊喻“四君子”等以物喻德手法始于宋代。

8、中国画中最长于表现情趣的是写意画。

9、中国文字书写自觉追求艺术之美是从甲骨文开始的。

10、书法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是从汉朝开始的。

11、崇尚阴柔之美是明清书法的艺术风格。

12、“横扫千军”是颜真卿书法作品中体现出的境界。

13、我国的桥梁建筑体现出一种雄浑、磅礴之美。

14、中国古建筑在布局上所具有的独特的外观特征是拥有飞檐斗拱。

15、浮雕与圆雕最大的不同点是只有一个观赏面。

16、摆在古代帝王将相墓前的石兽等雕塑,最能体现中国古代雕塑的象征性审美特征。

17、旅游纪念品的审美价值,最主要的是体现在它的纪念性上。

18、提高美学修养最有效的途径是从事艺术鉴赏活动和艺术创造活动。

19、境外旅游者的审美习惯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如西方游客在中国的旅游审美爱好就是喜爱探寻中国的历史之美。

20、门童和舞厅、游艺室等娱乐场所的服务员选用新颖鲜丽的服饰符合饭店员工服饰美的和谐原则。

21、颜书同柳书相比,颜书是秀中见雄,柳书是雄中见秀。

22、依据东方人的身材形体与民族审美习惯,我们倡导“万绿丛中一点红,动人春色不须多”的美学风范,符合饭店员工服饰美的和谐原则。

23、微笑因其复杂性,往往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最值得推崇的微笑是舒心的微笑。

24、西藏拉萨饭店成功运用了建筑符号,使用了藏式的柱头、柱身、小亭、窗楣等建筑形式语言,是饭店建筑与室外环境协调配合中的实用与审美相统一原则的充分体现。

25、在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小城市建造饭店,在选址和造型上首要遵循的原则是保护环境视觉形象。

26、决定饭店建筑室内环境艺术品格高低的最主要因素是有无整体美。

27、千百年来,各种不同的空间形象已经逐渐形成自己的造型语言。

如高空间表示的是豪华、气派。

28、川菜中的“鱼香肉丝”、“宫爆鸡丁”的造型属于任意式。

29、中国饮食的名称讲究形神意的统一。

中国菜名常常通过比附、夸张、谐音、寓意、人物掌故等手法而得来。

“龙虎斗”、“龙凤汤”、“狮子头”就是采用比附联想手法得名的。

30、经济属性是旅游活动的重要属性。

审美属性才是旅游活动的本质属性。

31、风景美就是指的自然美。

32、自然美也有内容。

33、“春英夏荫,秋毛冬骨”是指的四季不同的山景的审美特征。

34、明末的郭熙是我国杰出的造园艺术家,他著的《园冶》一书是我国最杰出的一部造园艺术的专著。

35、理水是中国园林最独特的创造。

36、中国园林与西方园林一样体现了人对自然的顺应及人与自然的协调。

37、书画同源;园理同画理。

38、中国现存最早的具有独立意义的绘画作品是《人面鱼纹彩陶盆》。

39、中国画基本上都是指的卷轴画。

40、意象是意境的联想形象。

41、画家娴熟自如的笔墨技法就形成中国画的气韵。

42、五大书体中楷书是最广泛使用的书体;草书是表现力最强的书体。

43、“疏可走马,密不透风”是指书法作品采用的是纵横皆无行列的布局方式。

44、意境高远是中国书法艺术追求的最高目标。

45、木结构是我国传统建筑特有的一种构架技术。

46、圆雕不太易于处理人物群像,因而很难运用在大型建筑物的重要部位。

47、中国民间工艺品“泥人张”被外国人誉为“中国的雕塑”。

48、导游工作者总是最先扮演旅游者的直接审美对象的角色。

49、一个人的仪表美是其服饰美、发型美和风度美的有机组合。

50、肩宽体健的男士,服装的色彩不妨用一点富于扩张感的淡色和暖色,这样就更能显示出一种英武雄强的刚健之美。

51、导游员在服饰色调的选择上不宜选用暖色调,以免给人造成与客人争强争艳的感觉。

52、风度美是人的内秀与外美的和谐统一。

53、遵守职业道德是旅游工作者塑造和培育心灵美的起点。

54、饭店员工一般不可佩带耳环、手镯、项链、别针等饰物。

55、人在微笑时脸部嘴的周围会形成规则的、简单的线条(好象括弧)

56、饭店的室内空间环境是一个既同而又不同于一般生活空间的特殊环境。

57、饭店建筑的室内空间设计首先应重视饭店室内环境的审美功能,其次还应满足室内空间的各种使用功能。

58、饭店室内环境的基调就是指的饭店室内环境在色彩上的和谐配合。

59、味觉不纯粹是感官在起作用,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变味觉经验,从而使味觉发生变化。

60、一般来说,中国美食对味的调和原则首先是重本味。

61、没有不美的色彩,只有不美的组合。

菜点色彩美的创造主要不在于调配色彩,而在于组合色彩。

62、在我国著名的四大菜系中,京鲁菜特别重本味,以清淡为主,特重刀工,长于炖焖,制作精细。

二、名词解释

1、静态观赏2、动态观赏3、私家园林4、皇家园林5、写意画

6、山水画7、花鸟画8、卷轴画9、文人画10、特种工艺品11、民间工艺品12、风度美13、圆雕14、浮雕15、旅游美学

16、自然美17、石鼓文18、川菜19、粤菜20、京鲁菜

21、意境22、雄壮美23、幽静美24、险峻美25、楷书

26、篆书

三、简答题

1、简述旅游美学的定义及其研究的主要内容。

2、自然风景美有哪两种存在形态?

其内涵是什么?

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

3、简述自然美的主要观赏方法。

4、中国自然风景在形象上的展现形态有哪些主要类型?

各有什么特征?

5、何谓中国园林?

它是由哪些要素组成的?

6、中国园林的空间特点是什么?

造园家是如何拓展园林空间的?

7、什么叫意境?

中国的造园家是如何创造园林意境的?

8、从绘画者的不同身份来区分,中国画可划分为哪些主要类别?

9、格调在中国画的形式技法中是如何体现的?

10、什么是中国画的意境?

中国画家是怎样进行绘画艺术的意境创造的?

11、简述中国书法艺术的主要书体类别及代表人物。

12、简述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类别及其审美特征。

13、简述中国古建筑在结构形式上的特点及其美学特征。

14、中国古建筑是怎样处理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关系的?

15、中国古建筑在内外空间装饰上具有哪些民族特点?

16、雕塑的定义是什么?

简述它的主要类型。

17、简述雕塑艺术的一般特征。

18、什么是旅游纪念品?

中国旅游纪念品有哪些主要类别?

29、简述人的形象美的主要组成部分。

20、什么是人的心灵美?

导游员的心灵美是怎样体现的?

21、简述饭店服务人员提高美学修养的主要途径。

22、饭店服务人员服饰美上的要求有哪些?

23、简述旅游饭店室内空间结构美的创造。

24、简述中国菜点的主要审美因素及其它们在人们品尝美食中所起的作用。

25、简述中国四大菜系各自所具的特点。

26、中国菜点是如何体现整体的和谐之美的?

四、论述题

1、试比较中国园林与西方园林在审美旨趣上的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2、试分析中国园林与中国文学与绘画的关系。

3、试论中国旅游纪念品的审美特征。

4、试论导游员自我审美意识的培养。

5、试论导游工作者再创造能力的培养。

6、试述饭店建筑的实用与审美一致性原则。

7、试述风景区饭店建筑的人工美与自然美相结合的原则。

8、试述旅游饭店室内环境整体美的设计方法。

 

(0336)《旅游美学》复习思考题答案

一、判断题

1、×2、√3、×4、×5、×6、×7、√8、×9、×

10、√11、×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26、×27、×

28、√29、×30、√31、×32、√33、×34、×35、×36、×

37、√38、×39、√40、×41、×42、×43、×44、×45、×

46、√47、×48、√49、×50、×51、×52、√53、√54、√

55×56、√57、×58、×59、√60、√61、√62、×

二、名词解释

1、静态观赏

静态观赏是指旅游者在一定的位置上,面对风景,缓慢的移动视线,仔细玩味其中奥妙的一种欣赏活动。

静态观赏需要的时间较长,感受量较大,便于体察感悟或想象理解对象的审美价值或内涵。

2、动态观赏

动态观赏是指游人在游览过程中,沿着一定的风景线,或步行、或乘车、或乘船于移动过程中欣赏玩味风光胜景的一种观赏方法。

3、私家园林

私家园林是指的属于民间的官僚、文人、地主、富商所有的园林。

私家园林大都分布在苏州、无锡、南京、扬州等地,因而又被称为江南园林。

私家园林的最大特点是体量不大,善于把有限的空间,巧妙地组合成千变万化的园林景色,追求一种充满天然野趣的艺术风格。

4、皇家园林

皇家园林是指的属于皇帝个人和皇室所有的中国园林。

中国皇家园林的最大特点是规模宏大,豪华富贵。

园内的假山、建筑都非常宏伟、壮观,突出显示皇权的威严和至高无上,是皇家审美观的充分体现。

5、写意画

写意画是中国画的一种表现手法,它是指的以放纵的笔法描绘自然物象以表达作者情感意趣的中国画。

写意画是中国画的主流。

6、山水画

山水画是以描绘山川自然景色为主题的中国绘画,它是中国古典绘画中最大的画科。

它有许多流派,其中以水墨山水最为突出。

7、花鸟画

花鸟画是中国画中仅次于山水画的大画种。

它以描绘自然界的花卉、竹石、鸟兽、虫鱼等为主题,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

花鸟画按表现技法又可分为工笔花鸟与写意花鸟两类。

8、卷轴画

卷轴画泛指用纸、绢画成后,经装裱而成的中国画。

卷轴画是中国画最典型的款式,一般来说,中国画基本上都是指卷轴画。

9、文人画

亦称士夫画,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的画。

这类画多取材山水、花鸟,讲求笔墨情趣,不拘于形式外在的“似真效果”,而追求“传神”、“神韵”,在意境的构创和水墨写意的技法完善方面,达到极高境地,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文人画是中国画的主流。

10、特种工艺美术品

采用的原料比较珍贵,工艺过程比较精细,具有很高的赏玩、装饰、收藏和纪念价值的

旅游工艺品被称为特种工艺美术品。

特种工艺美术品是旅游者非常喜爱的高档旅游纪念品。

11、民间工艺美术品

民间工艺美术品是由民间的一般艺人所创制生产的造型艺术品,它采用传统的工艺手法,就地取材,同时反映出了民间艺人的审美意识和生活方式等内涵的旅游工艺美术品。

12、风度美

风度是一个人优雅气质的外显形式,是个人行为举止的综合,是一个人的性格、品质、

修养、情趣等心灵内在美的自然流露,是内秀与外美的和谐统一。

13、圆雕

是指观赏者可以围绕作品从任何一个角度去观赏的雕塑。

圆雕一般不带背景,主要通过自身的形象和与之相适应的环境,构成统一的艺术效果。

14、浮雕

是介于雕塑与绘画之间的一种雕塑类型,是在平面上雕出或深或浅的凸起的图像。

它更适合于表现有情节性的群众场面,常用在大型建筑物的重要部位。

15、旅游美学

旅游美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从审美角度研究旅游的新学科。

从学科性质上看它是美学的一个分支,属于实用美学的范畴。

16、自然美

自然物和自然现象所呈现的审美状态就是自然美,或叫自然景色的美。

自然美是风景美的主要构成部分。

17、石鼓文

是周代刻在鼓形石上的文字,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刻石文字,亦为书法史上最有名的刻石文字。

广义上人们将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统称为大篆,狭义上人们只将石鼓文称为大篆。

18、川菜

川菜是中国四川的地方菜,是中国著名的四大菜系之一。

其特点是偏辣,特重调味,以土特产为主,呈质朴灵动之美。

19、粤菜

粤菜是中国广东的地方菜,是中国著名的四大菜系之一。

其特点是菜多生猛异兽,长于炒菜,形与色对比强烈。

20、京鲁菜

中国著名的四大菜系之一。

菜点特点为偏咸,讲究火候,长于烧菜,特讲壮阔排场。

21、意境

在中国的艺术理论中,通常把作者真实思想感情的表现叫做“意”,真实的景物或现实生活称为“境”。

“意”是主观的,“景”是客观的,主客观契合产生意境。

意境是中国美学思想中的重要范畴,是品评审美对象(尤其是艺术作品)的价值标准,是中国古代从长期艺术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审美规律和创作原则。

22、雄壮美

风景形象美的一种类型。

拥有雄伟之美的风景,在外在形式上的特征是:

具有巨大的形体,粗犷的线条,非凡的力量,压倒一切的气势,使人产生于一种感官上难以掌握的无限大的特性,呈现出壮观、壮美、崇高等审美形态,从而引起人们惊叹、赞叹、敬仰、神往、愉悦的审美感受。

23、幽静美

自然风景中的一种独特的审美形态。

幽常和曲折、深邃、隐蔽、寂静、清净、黝暗等特征相联系,形成幽深、幽远、幽静、清幽等审美意境。

幽深的意境美使旅游者感到无限的安逸、舒适、悠然自得。

24、险峻美

自然风景中的一种形象美的类型。

险峻之美是一种惊心动魄之美。

由于人们普遍存在一种好奇心,尽管险峻让人感到害怕,但又因其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而使人渴望征服它。

险峻之景对旅游者极富吸引力。

25、楷书

我国的五大书体之一。

楷书又叫真书,正书。

从隶书演变而来。

楷书始于魏,盛于晋,而完备于唐代。

楷书整齐美观,初学书法者都多以楷书作为入手的基础。

三国时的钟繇首创楷法。

北魏等北朝时的“魏碑”和唐代的“唐楷”是楷书的两个高峰。

魏碑朴雅自如,唐楷劲美挺丽。

唐楷最为有名的书家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有“欧劲”、“颜筋”、“柳骨”之称。

26、篆书

我国的五大书体之一。

篆书分为大篆和小篆。

不过,这两者的区分是相对的。

一般来说,甲骨文、金文、大篆(籀文)属于大篆系统,而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所创篆书属小篆系统。

三、简答题

1、简述旅游美学的定义及其研究的主要内容。

答案要点:

(1)旅游美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从审美角度研究旅游的新学科。

(2)它研究的主要内容有:

①旅游者与旅游景观之间的审美关系。

②旅游者与旅游服务设施之间的审美关系。

③旅游者与旅游从业人员之间的审美关系。

④旅游审美主体旅游者审美心理的内在活动机制。

2、自然风景美有哪两种存在形态?

其内涵是什么?

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

答案要点:

(1)我国的风景美的两大存在形态是:

自然美和人工美,其中人工美又可分为风景区人工建筑的美与风景区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之美。

(2)自然美的内涵(定义)是自然物和自然现象所呈现的审美状态就是自然美,或叫自然景色的美。

自然美是风景美的主要构成部分。

人工美的内涵(定义)是指的在自然风景中,为实用需要,人们按照美的规律,精心建造的一些人造景物(主要是人工建筑物)所呈现出的审美状态和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所传达出的审美信息。

(3)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自然美是风景美的主要构成部分;人工美是对自然风景美的点缀和烘托,它为自然风景美增添了色彩,丰富了审美层次;神话故事与民间传说象一条协调自然美与人工建筑之美的彩链,将风景区各景点有机的联系起来,丰富了各风景区的审美色彩。

3、简述自然美的主要观赏方法。

答案要点:

(1)动态观赏与静态观赏相结合的方法;

(2)选择合理的观赏距离;

(3)选择正确的观赏角度;

(4)选择适当的观赏时间。

动态观赏:

动态观赏是指游人在游览过程中,沿着一定的风景线,或步行、或乘车、

或乘船于移动过程中欣赏玩味风光胜景的一种观赏方法。

静态观赏:

静态观赏是指旅游者在一定的位置上,面对风景,缓慢的移动视线,仔细玩味其中奥妙的一种欣赏活动。

静态观赏需要的时间较长,感受量较大,便于体察感悟或想象理解对象的审美价值或内涵。

4、中国自然风景在形象上的展现形态有哪些主要类型?

各有什么特征?

答案要点:

(1)雄,即雄伟。

雄伟之美具有一种壮观、壮美、崇高的审美特征。

(2)秀,即秀美。

其外在形式所呈现出的主要特征是柔和、圆润、秀丽、优美、轻盈、恬静、淡雅、舒缓等。

(3)奇,即奇特、奇异。

其外在审美特征是具有高度的独特性,稀有,罕见,迥异于寻常事物。

(4)险,即险峻。

险峻之美是一种惊心动魄之美。

(5)幽,即幽静、幽深。

幽常和曲折、深邃、隐蔽、寂静、清净、黝暗等特征相联系,形成幽深、幽远、幽静、清幽等审美意境。

5、何谓中国园林?

它是由哪些要素组成的?

答案要点:

(1)中国园林:

中国园林是指人们模拟自然环境,在一定的空间,利用山、水、动植物和建筑物等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综合自然整体。

它是自然美与人工美(艺术美)的高度统一。

(2)组成要素:

①山(假石叠山)。

古人称山为园林的骨架

②水。

水为园林中的血液。

③园林的建筑。

古人把园林建筑看成是园林的眼睛。

④园林的花木。

花木被古人称为园林的毛发。

6、中国园林的空间特点是什么?

造园家是如何拓展园林空间的?

答案要点:

(1)特点:

小中见大的高度凝聚而又深邃空灵的艺术空间。

(2)具体做法主要有:

①造园者在有限的空间里,营造了包括山水、建筑、植物等在内的丰富多彩、尽善尽美的景观体系。

②造园者还尽量创造最大的景深,增添景观的层次。

第一将园林分隔成若干个小园。

第二运用空间回环相通、道路曲折变化的手法,也能增添景观的变化,扩大园林的

空间感。

第三中国古典园林还常常运用借景的艺术手法来扩展游人的空间视野。

借景。

所谓借景,就是将园林空间以外的景色,组织到园中来。

借景能够突破园林的空间局限,丰富园林的景观,延伸和扩大视野的深度与广度。

7、什么叫意境?

中国的造园家是如何创造园林意境的?

答案要点:

(1)意境:

在中国的艺术理论中,通常把作者真实思想感情的表现叫做“意”,真实的景物或现实生活称为“境”。

“意”是主观的,“景”是客观的,主客观契合产生意境。

意境是中国美学思想中的重要范畴,是品评审美对象(尤其是艺术作品)的价值标准,是中国古代从长期艺术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审美规律和创作原则。

(2)中国造园家创造意境的具体作法主要有:

①园林意境的创造重在立意,大至全局整体,小至片石株树,都要以意为聚焦点,把各种造景因素一一组织起来,构成情与景谐,意与境合的园林意境。

②中国园林为创造深邃的意境,往往采用欲显而隐,或欲露而藏的手法把某些景观或藏于偏僻幽深之处,或隐于山石、树梢之间,极力避免直率浅露,一览无余。

8、从绘画者的不同身份来区分,中国画可划分为哪些主要类别?

答案要点:

可分为三种类别:

(1)文人画:

亦称士夫画,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的画。

这类画多取材山水、花鸟,讲求笔墨情趣,不拘于形式外在的“似真效果”,而追求“传神”、“神韵”,在意境的构创和水墨写意的技法完善方面,达到极高境地,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文人画是中国画的主流。

(2)民间画:

它是劳动人民自己创作并用以表现自己审美理想的绘画,质朴无华,洋溢着浓烈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

(3)院体画:

它是反映统治阶级的思想立场和审美情趣,并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绘画,由宫廷专职画家制作,多尚富贵,风格工致。

9、格调在中国画的形式技法中是如何体现的?

答案要点:

(1)造型要求以形写神,似与非似;

(2)用笔要求书画同源,以笔勾取;

(3)用墨要求墨分五色,如兼五彩;

(4)设色要求色不碍墨,以色助墨;

(5)章法要求虚实相生,妙在无处。

10、什么是中国画的意境?

中国画家是怎样进行绘画艺术的意境创造的?

答案要点:

(1)中国画的意境是画家思想情感与画面形象的有机融和,是画家借自然形象来表达自己的人格精神和思想。

创造意境是中国画的创作中心。

(2)①与文学(主要是诗)的密切结合,是中国画意境创造的一个组成部分。

画家们将诗的意境,移入画面,在画中象诗一样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形象。

②为创造意境,中国画不主张拘泥于客观事物的外形,而主张以形写神,得意忘形。

11、简述中国书法艺术的主要书体类别及代表人物。

答案要点:

中国的汉字从创始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实用及审美的需要,形成了篆、隶、楷、行、草五大书体。

(1)篆书。

篆书分为大篆和小篆。

不过,这两者的区分是相对的。

一般来说,甲骨文、金文、大篆(籀文)属于大篆系统,而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所创篆书属小篆系统。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主要用来记事。

金文又叫钟鼎文,是铸、刻在钟、鼎等青铜器上的铭文。

大篆,相传为周宣王时的太史籀所作,又名“籀文”。

最为著名的大篆代表作是战国时期的石刻《石鼓文》,石鼓文是周代刻在鼓形石上的文字,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刻石文字,亦为书法史上最有名的刻石文字。

广义上人们将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统称为大篆,狭义上人们只将石鼓文称为大篆。

小篆,是经过秦始皇统一文字后形成的新书体,又称“秦篆”。

小篆是对大篆的整理与简化。

(2)隶书隶书开始于秦,流行于汉、魏。

隶书是对篆书大胆的简化。

从篆书到隶书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

隶是隶书的代表,也是隶书发展的高峰。

(3)楷书又叫真书,正书。

从隶书演变而来。

楷书始于魏,盛于晋,而完备于唐代。

楷书整齐美观,初学书法者都多以楷书作为入手的基础。

三国时的钟繇首创楷法。

北魏等北朝时的“魏碑”和唐代的“唐楷”是楷书的两个高峰。

魏碑朴雅自如,唐楷劲美挺丽。

唐楷最为有名的书家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有“欧劲”、“颜筋”、“柳骨”之称。

(4)行书相传是东汉时刘德生所创。

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书体。

因其便于书写,又便于辨识,成为五大书体中最广泛使用的书体。

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5)草书是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笔画连写的书体。

草书是书法艺术中最有表现力的书体。

由汉隶发展起来的草书称之为章草,由楷书快写发展起来的草书称之为今草。

而比今草更简练快速、奔腾放纵的草书叫狂草。

唐代的张旭、怀素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狂草大家。

12、简述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类别及其审美特征。

答案要点:

(1)古城建筑。

对于现代人来讲,古城建筑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由于其实用功能完全消失,在现代人眼中外形高大、厚实的城墙,恢弘的布局,具有雄浑、磅礴之美。

(2)宫廷建筑。

中国的宫殿建筑在形式上既体现出一种崇高、辉煌、雄伟的壮美,又象征着古代的封建礼仪制度,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3)陵园建筑。

我国历代的陵园建筑,一般都是选址于风水地脉最佳的环境。

不仅在外在形式上体现出一种幽静、幽深之美,而且,中国的陵园建筑还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

(4)寺庙建筑。

寺庙是我国佛教建筑之一。

我国古代的寺院大都远离城市的喧嚣,隐身山林,体现出一种恬静、淡雅与平和。

寺庙建筑在审美上呈现出象征性、神秘性和崇高性的特征。

(5)石窟建筑。

石窟建筑是佛教建筑的一个重要类型。

现今留下的石窟中保存有有大量精美的泥塑和壁画,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6)佛塔建筑。

佛塔建筑也是佛教建筑的一个重要类型。

我国佛塔建筑比例合度、结构精密、宏伟壮观、静穆安闲,给人以崇高的美感。

(7)桥梁建筑。

我国桥梁建筑形式多样,但在总体造型风格上都体现出曲线柔和、韵律协调和雄伟壮观的形象。

13、简述中国古建筑在结构形式上的特点及其美学特征。

答案要点:

(1)木结构框架。

以土木为建筑原材料的中国古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