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高考选择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926469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7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年高考选择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历年高考选择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历年高考选择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历年高考选择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历年高考选择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年高考选择题.docx

《历年高考选择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年高考选择题.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年高考选择题.docx

历年高考选择题

高考选择题

(一)

1.(2008高考理综全国卷I)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

A.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

B.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再注射胰岛素溶液

C.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

D.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

2.(2008高考理综全国卷I)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

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间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仅剩一个种群。

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B.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

C.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D.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

3.(2008高考理综全国卷I)已知某种限制性内切酶在一线性DNA分子上有3个酶切位点,如图中箭头所指。

如果在该线性DNA分子在3个酶切位点上都被该酶切断,则会产生a、b、c、d四种不同长度的DNA片段。

现有多个上述线性DNA分子,若在每个DNA分子上至少有1个酶切位点被该酶切断,则从理论上讲,经该酶酶切后,这些线性DNA分子最多能产生长度不同的DNA片段种类数是

A.3B.4C.9D.12

4.(2008高考理综全国卷Ⅱ)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以自由扩散方式从消化道腔中进入内环境

B.H2CO3/NaHCO3对血浆pH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

C.内环境的温度随气温变化而变化

D.人体的内环境即指体液

5.(2008高考理综全国卷Ⅱ)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烟草花叶病毒可以不依赖宿主细胞而增殖

B.流感病毒的核酸位于衣壳外面的囊膜上

C.肠道病毒可在经高温灭菌的培养基上生长增殖

D.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可导致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6.(2008高考理综全国卷Ⅱ)人体受到某种抗原刺激后会产生记忆细胞,当其受到同种抗原的第二次刺激后

A.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增加

B.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长,机体抗体浓度增加

C.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减少

D.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变,机体抗体浓度减少

高考选择题

(二)

1、(2007高考理综全国卷I)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2、(2007高考理综全国卷I)某种病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内后,机体可以对该靶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其中有

A、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白细胞介素消灭

B、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

C、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外毒素消灭

D、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

3、(2007高考理综全国卷I)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

B、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

C、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

D、种群的增长速度逐步降低

4、(2007高考理综全国卷I)下图表示用3H—亮氨酸标记细胞内的分泌蛋白,追踪不同时间具有放射性的分泌蛋白颗粒在细胞内分布情况和运输过程。

其中正确的是

5、(2007高考理综全国卷Ⅱ)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如果淡水鱼不排卵,可将同种性成熟的垂体提取液注射到雌鱼体内,促进其排卵。

这一方法主要是利用了垂体细胞合成的

A、甲状腺素B、雌激素

C、促甲状腺素D、促性腺激素

6、(2007高考理综全国卷Ⅱ)下列有关基因工程中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

C、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能识别和切割RNA

D、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从原核生物中提取

高考选择题(三)

1.(2006高考理综全国卷I)人的神经系统中,有些神经细胞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合成与分泌激素。

这些细胞位于

A.大脑皮层B.垂体C.下丘脑D.脊髓

2.(2007高考理综全国卷Ⅱ)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其免疫功能表现为

A、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功能下降

B、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均正常

C、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功能正常

D、细胞免疫正常、体液免疫功能下降

3、(2007高考理综全国卷Ⅱ)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可发生许多生化反应,其中有

A、蛋白质消化分解成氨其酸B、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

C、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D、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4.(2006高考理综全国卷I)一般情况下,用抗原免疫机体,血清中抗体浓度会发生相应变化。

如果第二次免疫与第一次免疫所用的抗原相同且剂量相等,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血清中抗体浓度变化的是

5.(2006高考理综全国卷I)锄足蟾蝌蚪、雨蛙蝌蚪和蟾蜍蝌蚪均以浮游

生物为食。

在条件相同的四个池塘中,每池

放养等量的三种蝌蚪,各池蝌蚪总数相同。

再分别在四个池塘中放入不同数量的捕食者

水螈。

一段时间后,三种蝌蚪数量变化结果

如图。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无水螈的池塘中,锄足蟾蝌蚪数量为J型增长

B.三种蝌蚪之间为竞争关系

C.水螈更喜捕食锄足蟾蝌蚪

D.水螈改变了三种蝌蚪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6.(2006高考理综全国卷Ⅱ)在人体中,由某些细胞合成与释放,并影响其他细胞生理功能的一组物质是

A.信使RNA、必需氨基酸B.激素、递质

C.淀粉酶、解旋酶D.肝糖元、丙酮酸

 

高考选择题(四)

(2008年高考理综山东卷)

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加热,出现砖红色。

该成分是

A.糖脂B.磷脂C.糖蛋白D.脂蛋白

2.已知分泌蛋白的新生肽链上有一段可以引导其进人内质网的特殊序列(图中P肽段)。

若P肽段功能缺失,则该蛋白

A.无法继续合成

B.可以进人高尔基体

C.可以被加工成熟

D.无法被分泌到细胞外

3.2008年l月12日我国科考队员登上了南极"冰盖之巅"。

他们生理上出现的适应性变化是

①体温下降②机体耗氧量降低

③皮肤血管收缩④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性增强

⑤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A.①③④B.①④⑤C.②③⑤D.③④⑤

4.下列与生物进化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A.进化总是由突变引起的B.进化时基因频率总是变化的

C.变异个体总是适应环境的D.进化改变的是个体而不是群体

5.分裂期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一种促进染色质凝集为染色体的物质。

将某种动物的分裂期细胞与G1期(DNA复制前期)细胞融合后,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来自G1期细胞的染色质开始复制B.融合细胞DNA含量是G1期细胞的2倍

C.来自G1期细胞的染色质开始凝集D.融合后两细胞仍按各自的细胞周期运转

6.右图所示为叶绿体中色素蛋白等成分在膜上的分布

A.生物膜为叶绿体内膜

B.可完成光合作用的全过程

C.发生的能量转换是:

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D.产生的ATP可用于植物体的各项生理活动

高考选择题(五)

1.(2008年高考理综重庆卷)以下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中的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一个种群

C.马尾松林地中所有树木构成了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2.(2008年高考理综重庆卷)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酵母菌有核膜,而固氮菌没有

B.酵母菌有细胞膜,而固氮菌没有

C.黑藻细胞有线粒体,而蓝藻细胞没有

D.黑藻细胞有内质网,而蓝藻细胞没有

3.(2008年高考理综重庆卷)下列关于神经系统及其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切除下丘脑的动物丧失血糖调节能力

B.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高级神经中枢是下丘脑

C.机体对刺激作出迅速反应的调节属于神经调节

D.先天性行为与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无直接联系

4.(2008年高考理综山东卷)通过特定方法,科学家将小鼠和人已分化的体细胞成功地转变成了类胚胎干细胞。

有关分化的体细胞和类胚胎干细胞的描述,正确的是

A.人类胚胎干细胞能够分化成多种细胞B.分化的体细胞丢失了某些基因

C.二者功能有差异,但形态没有差异D.二者基因组相同,且表达的基因相同

5.(2008年高考理综山东卷)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

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似的花异常。

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6.(2008年高考理综四川卷)将蛙的卵巢放入含有蛙垂体提取液的培养液中,同时检测某种激素的含量.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后,再检测培养液中该激素的含量,发现该激素含量增加,这种激素是

A.促性腺素释放激素    B.促性腺激素 

C.促甲状腺激素      D.雌激素

 

高考选择题(六)

1.(2008年高考理综四川卷)下列关于病毒的描述,正确的是

A.噬菌体通常在植物细胞中增殖B.病毒可作为基因工程的运载体

C.青霉素可有效抑制流感病毒增殖D.癌症的发生与病毒感染完全无关

2.(2008年高考理综四川卷)下列不属于免疫过程的是

A.花粉引起体内毛细血管扩张B.移植的器官被患者排斥

C.骨髓瘤细胞与B淋巴细胞融合D.病原微生物被体内吞噬细胞吞噬

3.(2008年高考理综北京卷)人被犬咬伤后,为防止狂犬病发生。

需要注射由灭活

狂犬病毒制成的疫苗。

疫苗在人体内可引起的免疫反应是

A.刺激效应T细胞分化成为记忆细胞

B.刺激吞噬细胞产生抗狂犬病毒抗体

C.可促进效应B细胞释放出淋巴因子

D.产生与狂犬病毒特异性结合的抗体

4.(2008年高考理综天津卷)下列关于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酶都是由氨基酸组成的

B.高等动物能合成生命活动所需的20种氨基酸

C.细胞中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的蛋白质是同一种蛋白质

D.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基因选择性表达,细胞会产生新的蛋白质

5.(2008年高考理综天津卷)为获得纯合高蔓抗病番茄植株,采用了下图所示的方法;

图中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

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过程①的自交代数越多,纯合高蔓抗病植株的比例越高

B.过程②可以取任一植株的适宜花药作培养材料

C.过程③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过程

D.图中筛选过程不改变抗病基因频率

6.(2008年高考理综天津卷)为研究人工生态系统中大草履虫和栉毛虫间捕食关系的影响因素,设计两组实验:

实验一:

在培养液中依次加入草履虫和栉毛虫,得到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见甲图);

实验二:

在培养液中先加入沉渣作隐蔽场所,再同时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得到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见乙图)。

据实验判断,正确的是

A.沉渣对栉毛虫的种群数量变化无影响B.大草履虫以栉毛虫为食

C.培养液为上述生态系统提供能量

D.大草履虫的能量除用于自身代谢外,其余部分流入栉毛虫

高考选择题(七)

(2008年高考理综宁夏卷)

1.下列过程不属于细胞分化的是

A.B淋巴细胞形成浆细胞B.胚胎干细胞形成神经细胞

C.质壁分离植物细胞的复原D.蜥蜴断尾再生

2.为证实叶绿体有效放氧功能,可利用含有水绵与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进行实验,装片需要给予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是

A.光照、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3稀溶液

B.光照、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有NaHCO3稀溶液

C.黑暗、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3稀溶液

D.黑暗、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有NaHCO3稀溶液

3.刺激某一个神经元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

当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同一个神经元,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

这是由于该药物

A.抑制了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B.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

C.与递质的化学结构完全相同D.抑制了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

4.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分

A.降低、CO2、Na2CO3B.降低、乳酸、NaHCO3

C.升高、CO2、H2CO3D.升高、乳酸、NaHCO3

5.以下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能导致基因重组

B.非姊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可引起基因重组

C.纯合体自交因基因重组导致子代性状分离

D.同胞兄妹间的遗传差异与父母基因重组有关

6.有一山区由于开采露天小铁矿等活动,自然生态系统完全被破坏,成为一片废墟,为尽快使该山区恢复到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状态,应采取的最好措施是在这片废墟上

A.回填土壤,引进多种外来物种,重建新的生态系统

B.撤出人类全部活动,实行全面封闭,等待自然恢复

C.回填土壤,栽培当地经济农作物,发展农业生产

D.回填土壤,栽种多种当地原有的植物,实行封山育林

 

高考选择题(八)

(2008年高考江苏卷)

1.下列各组物质中,由相同种类元素组成的是

A.胆固醇、脂肪酸、脂肪酶B.淀粉、半乳糖、糖原

C.氨基酸、核苷酸、丙酮酸D.性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

2.α-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有机磷农药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是清除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

因此,α-银环蛇毒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症状分别是

 

A.肌肉松弛、肌肉僵直B.肌肉僵直、肌肉松弛

C.肌肉松弛、肌肉松弛D.肌肉僵直、肌肉僵直

3.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

B.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

C.草莓果实的自然生长过程与生长素无关而与乙烯有关

D.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4.动物和人体内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称为干细胞。

对下图的

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a过程表示干细胞能自我更新

B.b、c过程表示干细胞具有分化能力

C.a、b、c过程中细胞的遗传信息表达情况不同

D.b过程形成的细胞直接组成器官,可供器官移植使用

5.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

①S型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菌→注射入小鼠

②R型菌的DNA+DNA酶→加入S型菌→注射入小鼠

③R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④S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以上4个实验中小鼠存活的情况依次是

A.存活、存活、存活、死亡B.存活、死亡、存活、死亡

C.死亡、死亡、存活、存活D.存活、死亡、存活、存活

6.下图表示人体内化学物质传输信息的3种方式。

神经递质和性激素的传输方式依次是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②①

 

高考选择题(九)

1.(2007年高考理综四川卷)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完成分化以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B.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C.特异性免疫系统通过细胞膜表面的分子识别“自己”和“非己”

D.分泌蛋白合成越旺盛的细胞,其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越快

2.(2007年高考理综四川卷)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四川某地通过新建沼气池和植树造林,构建了新型农业生态系统(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人和家禽家畜

B.该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植物是主要成分

C.该生态系统的建立,提高了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D.沼气池的建造和植树造林,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2007年高考理综重庆卷)结核杆菌是结核病的病原体,近年来因抗药菌株增多等原因,使人类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

下列有关结核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结核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B.结核杆菌抗药性的产生是应用抗生素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

C.接种卡介苗后,T细胞受刺激成为记忆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

D.感染结核杆菌后,机体主要通过特异性细胞免疫的作用将其消灭

4.(2007年高考理综重庆卷)稻—鸭—萍共作是一种新兴的生态农业模式,其中,水生植物红萍(调江红)适生于荫蔽环境,可作为鸭子的饲料,鸭子能吃有害昆虫并供肥。

促进水稻生长,对以此模式形成的生态系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生态环境的主要功能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B.鸭子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

C.生物群落由水稻、红萍、鸭子和有害昆虫组成

D.水稻和红萍分层分布,能提高光能利用率

5.(2007年高考理综重庆卷)下列有关细胞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肠胚的形成与囊胚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直接相关

B.红细胞的形成与基因表达有关而与细胞分化无关

C.胡萝卜叶肉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后不具全能性

D.癌细胞的产生与细胞的畸形分化无直接关系

6.(2007年高考理综重庆卷)在题3的图中,图1、图2为不同材料叶绿体中色素的层析结果(示意图),图3、图4为不同条件下水稻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其中正确的是

AB

CD

高考非选择题

1、(2007年高考理综四川卷31.

(2))人的耳垢有油性和干性两种,是受单基因(A、a)控制的。

有人对某一社区的家庭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

(单位:

个)

组合序号

双亲性状

父母

家庭数目

油耳男孩

油耳女孩

干耳男孩

干耳女孩

油耳×油耳

195

90

80

10

15

油耳×干耳

80

25

30

15

10

干耳×油耳

60

26

24

6

4

干耳×干耳

335

0

0

160

175

合计

670

141

134

191

204

①控制该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_染色体上,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

②一对油耳夫妇生了一个干耳儿子,推测母亲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这对夫妇生一个油耳女儿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

③从组合一的数据看,子代性状没有呈典型的孟德尔分离比(3:

1),其原因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若一对干耳夫妇生了一个左耳是干性的、右耳是油性的男孩,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07年高考理综重庆卷30.)(21分)李振声院士获得了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其主要成就是实现了小麦同偃麦草的远缘杂交,培合出了多个小偃麦品种。

请回答下列有关小麦遗传育种的问题:

(1)如果小偃麦早熟(A)对晚熟(a)是显性,抗干热(B)对不抗干热(b)是显性(两对基因自由组合),在研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以某亲本与双隐性纯合子杂交,F1代性状分离比为1∶1,请写出此亲本可能的基因型:

(2)小偃麦有蓝粒品种,如果有一蓝粒小偃麦变异株,籽粒变为白粒,经检查,体细胞缺少一对染色体,这属Ⅰ染色体变异中的变异。

如果将这一变异小偃麦同正常小偃麦杂交得到的F1代自交,请分别分析F2代中出现染色体数目正常与不正常个体的原因:

(3)除小偃麦外,我国也实现了普通小麦与黑麦的远缘杂交。

①普通小麦(六倍体)配子中的染色体数为21,配子形成时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

②黑麦配子中的染色体数和染色体组数分别为7和1,则黑麦属于倍体植物。

③普通小麦与黑麦杂交,F1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为,由此F1代可进一步育成小黑麦。

3、(2007年高考理综宁夏卷29.)(14分)已知猫的性别决定为XY型,XX为雌性,XY为雄性。

有一对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决定猫的毛色,B为黑色,b为黄色,B和b同时存在时为黄底黑斑。

请回答(只要写出遗传图解即可):

(1)黄底黑斑猫和黄色猫交配,子代性别和毛色表现如何?

(2)黑色猫和黄色猫交配,子代性别和毛色表现如何?

 

4、(2007年高考理综重庆卷31.)(21分)甘薯和马铃薯都富含淀粉,但甘薯吃起来比马铃薯甜。

为探究其原因,某兴趣小组以甘薯块茎为材料,在不同温度、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处理30min后测定还原糖含量。

结果表明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甘薯的还原糖含量见下表:

 

处理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甘薯还原糖含量(mg/g)

22.1

23.3

25.8

37.6

40.5

47.4

54.7

68.9

45.3

28.6

(1)由表可见,温度为70℃时甘薯还原糖含量最高,这是因为。

(2)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的原因是。

(3)为了确认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的原因,请完成以下实验:

实验原理:

①;

②。

备选材料与用具:

甘薯提取液(去淀粉和还原糖),马铃薯提取液(去淀粉)二苯胺试剂,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质量分数为3%的淀粉溶液和质量分数为3%的蔗糖溶液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

取A、B两支试管,在A管中加入甘薯提取液,B管中加入等量的马铃薯提取液。

第二步:

70℃水浴保温5min后,在A、B两支试管中各加入。

第三步:

70℃水浴保温5min后,在A、B两支试管中各加入。

第四步:

实验结果:

(4)马铃薯不含还原糖,但吃起来略带甜味,这是由于的作用,食用马铃薯后消化分解成的葡萄糖、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后发生的代谢变化是。

5、(2007年高考广东生物卷38.)动物脑组织中含有丰富的谷氨酸脱羧酶,能专一催化1mol谷氨酸分解为1molr-氨基丁酸和1molCO2。

某科研小组从小鼠的脑中得到该酶后,在谷氨酸起始浓度为10mmol/L、最适温度、最适pH值的条件下,对该酶的催化反应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见图38一1和图38一2。

 

图38-1产物CO2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图38-2酶催化反应速率随酶浓度变化曲线

(注:

酶浓度固定)(注:

反应物浓度过量)

请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38一1画出反应过程中谷氨酸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用“1”标注)。

(2)当一开始时,将混合物中谷氨酸脱羧酶的浓度增加50%或降低反应温度10℃,请在图38一1中分别画出理想条件下CO2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用“2”标注酶浓度增加后的变化曲线,用"3”标注温度降低后的变化曲线),并分别说明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