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历史文化及餐饮文化.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921682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2.9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来西亚历史文化及餐饮文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马来西亚历史文化及餐饮文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马来西亚历史文化及餐饮文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马来西亚历史文化及餐饮文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马来西亚历史文化及餐饮文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来西亚历史文化及餐饮文化.docx

《马来西亚历史文化及餐饮文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来西亚历史文化及餐饮文化.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来西亚历史文化及餐饮文化.docx

马来西亚历史文化及餐饮文化

马来西亚历史文化及餐饮文化

 一、 简 况

      地理:

马来西亚地处赤道,位于东南亚的心脏地带。

全境被南中国海分隔成东马来西亚和西马来西亚两部分。

南有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北与泰国接壤。

      面积 :

马来西亚全国总面积为330,435平方公里。

(马来西亚半岛面积为131,585平方公里;砂捞越州为124,450平方公里;沙巴州为73,711平方公里)。

沙巴、砂捞越与马来半岛东海岸之间的距离约为1000公里,中间隔着南中国海。

海岸线全长5,000公里。

通常将马来半岛上的11个州成为西马,沙巴和砂捞越州统称为东马。

      人口:

 马来西亚是个多元种族的国家,分为土著人、马来人和非马来人三种。

随着经济的发展,马来西亚的人口迅速增长,1992年人口统计资料表明,马来西亚人口达到21,885,200。

其中马来人约占58·4%、华人占26·4%、印度人约占7·6%,其他种族占3·2%。

东马人口中,砂捞越的土著民族以伊班族为主,沙巴以卡达山族为主。

马来西亚政府的目标是到2095年人口增加到7千万。

       语言 :

马来语为马来西亚国语。

1967年,当议会通过《国家语言法令》后,马来语就被宣布为马来西亚官方语言,各族语文可自由运用和发展。

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普遍在商务活动中得到使用。

马来西亚一些华人使用的语言和方言有华语、福建话、广东话、客家话、潮州话和海南话。

印裔的语言为泰米尔语、印地语、乌尔都语等。

       教育:

 6-11岁接受全日制免费教育的占总人口的96%,12-14岁的占68%。

然而,在15-16岁的年龄组中,接受全日制的仅占33%。

在下列9所大学学习的学生约40,000人;1、马来亚大学;2、马来西亚国民大学;3、马来西亚理科大学;4、马来西亚农业大学;5、马来西亚北方大学;6、马来西亚技术大学;7、国际伊斯兰大学、8、马来西亚砂捞越大学和9、马来西亚沙巴大学。

       历史简况:

 马来亚联合邦在1957年8月31日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而宣告独立。

1963年9月16日马来西亚正式成立,包含马来半岛11个州,加上沙巴、砂捞越和新加坡。

不过,新加坡在1965年8月9日宣布脱离马来西亚,成为独立的共和国。

因此,马来西亚现由马来西亚半岛的11个州和沙巴、砂捞越州一起共13州组成。

       马来西亚实行君主立宪政体,同时维护议会民主。

最高元首是国家最高代表,每5年由各周统治者选出。

国会分上、下两院。

下议院议员是从每5年举行一次的全国普选中选出,上议院议员则是由最高元首委任。

       行政区域 :

马来西亚的行政区域划分为13个州和两个直辖区。

13州为柔佛州、吉打州、吉兰丹州、森美兰州、彭亨州、霹雳州、玻璃市州、雪兰莪州、丁加奴州、马六甲州、槟榔屿州(均位于马来半岛)、沙巴州、砂捞越州(东马)。

两个直辖区是吉隆坡和纳闽联邦直辖区。

       主要城市:

 吉隆坡是马来西亚的首都,位于巴生河和鹅麦湖交汇处,面积243.65平方公里,人口约115万(1995年)。

“吉隆坡”的马来语含义是低洼潮湿的泥河口。

1880年,英国殖民当局选定吉隆坡为雪兰莪州首府。

1895年,马来联邦也选定吉隆坡为首都。

       1974年2月,吉隆坡从雪兰莪州分离出来,划为联邦直辖区,专为马来西亚首都。

自70年代以来,吉隆坡已迅速发展成为美丽、整洁、繁荣的现代化都市,是马来西亚政治、经济、商业、文化中心。

        马六甲为马六甲州首府,位于马来半岛西南端,滨马六甲海峡,马来西亚主要港口之一。

马六甲是马来西亚最古老的城市,由来自苏门答腊的逃亡王子拜里米苏拉创建于1400年,曾是满刺加王国的都城,也是东西方贸易的枢纽和伊斯兰教的传播中心。

        马六甲在历史上与中国联系密切。

明朝同满刺加王国的政治、贸易有很大发展。

郑和七下西洋,五次驻节马六甲。

1405年明成祖封拜里米苏拉(PARAMESWARA)为满刺加国王,并赠予诏书和诰印。

1411年至1433间,拜里米苏拉及其子孙曾多次访问中国。

槟城

        文化与艺术:

马来西亚拥有5种文化,亦即:

伊斯兰教文化、中华文化、印度文化、西方文化和土著文化。

马来西亚国家文化的基础是马来文化。

在国家文化形成的过程中,伊斯兰教是一重要因素。

其他被认为适合的文化可被接纳为国家文化。

马来西亚社会的多元特征,表现在饮食、服饰和建筑风格上也是很有意义的。

不同的服饰使得马来西亚人的生活丰富多彩,而表现在饮食上也是一样,从特别辣的菜肴,到中餐、西餐,一应俱全。

不同的建筑风格也展示了马来西亚的多元民族特征。

马来西亚尊重彼此的信仰、文化和宗教节日,主要节日有开斋节、华人的春节、圣诞节等。

传统的音乐、戏剧和舞蹈仍在得以生存并发扬光大。

        文学:

马来西亚的现代文学是以在该国存在的四种主要语言而存在。

由于马来语和英语是该国被全体社群所广泛使用和理解的两种语言,因此,这两种语言就是该国文学的合法工具。

文学未来的发展依赖于马来语。

马来语文学不但丰富,而且历史悠久。

马来西亚政府决心通过马来语作为媒介语来发展马来西亚文学。

       宗教 :

马来西亚作为多元民族国家,每个民族信奉不同的宗教,主要有伊斯兰教、佛教、道教、印度教和基督教。

       联邦宪法规定,伊斯兰教为马来西亚正式宗教,但信仰自由。

在柔佛州、吉打州、吉兰丹州、森美兰州、彭亨州、霹雳州、玻璃市州、雪兰莪州和丁加奴州,统治者即是该州伊斯兰教首领。

马六甲州、槟榔屿州、沙巴州、砂捞越州、吉隆坡和纳闽联邦直辖区的最高元首即为伊斯兰教首领。

       最大的民族马来族为穆斯林,华人、印裔和巴基斯坦后裔也有穆斯林。

华人主要为佛教徒或道教徒。

有的华人同时信奉几种教,如:

佛教、道教和儒教。

印裔主要信奉印度教,也有锡克族。

有的华人、印裔以及沙巴和砂捞越州人信奉基督教。

      节假日 :

马来西亚人享有多种节假日,这反映了该国多元宗教特征。

穆斯林的三大节日是开斋节、哈吉节和穆罕默德诞辰日。

华族的节日有春节、中秋节。

印裔的节日有屠妖节。

二、文化政策

       马来西亚主要由马来族、华族和印度族三大民族组成,是一个多元种族、多元文化、多元宗教的国家。

起草和实施国家文化政策对于马来西亚这个发展中的、有着不同风俗和传统的多元民族国家来说是必要的,这个政策就是创造一个团结的国家并在国际上维护国家的特征。

文化的发展对于社会进步的贡献意义重大。

       马来西亚政府通过执行国家文化的努力来更进一步加强多元民族结构。

文化,特别是国家文化的发展和扩大将有利于作为国家主要产业--旅游业的推广,从另一方面来看,旅游有助于提高本地文化的意识。

因此,1987年成立文化旅游部就是发展文化和旅游的重大举措。

       创建马来西亚国家文化的努力旨在达到三个目标:

通过文化加强国家团结,发扬并保持国家特征,丰富和提高生活素质,使之与社会 --经济发展相一致。

政府努力塑造以马来文化为基础的国家文化,重视马来语的普及教育。

1971年,马来西亚政府在马六甲召开第一次国家文化大会。

在这次国家文化大会上产生了国家文化三大原则。

这三大原则就是:

  1、国家文化必须以本地区土著文化为核心;

  2、其他文化如果恰当与适合的可以被接纳为国家文化;

  3、在国家文化建设中,回教应成为重要的部分。

       文化艺术旅游部是负责执行国家文化政策与战略的主要政府机构,其职能是促进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同时还规划、协调、评估其政策与计划。

此外,其他部门,如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各部与司局,私营和文化机构对文化和旅游的发展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文化艺术旅游部推出各种活动来保存、推广和发展传统文化和当代艺术,包括音乐、戏剧、民间体育项目和自卫艺术。

在“国际文化交流计划”下,在外国艺术团组访问马来西亚的同时,派遣艺术团组在国外演出。

马来西亚目前与27个国家签订了文化协定。

文化艺术旅游部也参与文化新闻委员会举办的各种活动。

三、 政府和官方文化机构

       文化艺术旅游部(MINISTRYOFCULTURE,ARTSANDTOURISM) 马来西亚文化艺术旅游部简称文旅部,是其政府25个部署之一。

现任部长拿督沙巴鲁丁·吉;副部长拿督邓育桓;政务次长拿督阿卜杜尔·拉赫曼和秘书长哈齐·加利德·伊斯迈尔(主持日常工作)。

该部设立于1964年。

前身为文化青年体育部,1971年,文化青年体育部分为三大独立部门。

1987年5月,内阁改组,将旅游部门并入文化部,1990年10月,该部改名为文化艺术旅游部。

部长由总理指名、经最高元首任命。

部内设文化司、旅游司、发展司、行政司等部门。

它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和介绍马来西亚国家文化,促进民族团结,发展旅游业,促进国民经济。

马来西亚近年来非常重视发展旅游业。

1990年曾举办国第一个马来西亚旅游年,收益甚丰。

1994年又举办第二个旅游年,发展无烟工业,以文化促旅游,用文化赚取外汇,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为此,马来西亚文旅部制定了6项职能:

   1、计划、维护和监督国家文化的实施;

    2、制定和监督与文化、艺术和旅游业相关的方针政策;

    3、设立并监督下属部门的机构;

    4、在总体方针政策下,拟定文化、艺术和旅游业的发展计划;

    5、实施、协调和监督文化、艺术和旅游业的发展计划;

   6、总结和检查文化和旅游业的方针政策和发展计划的实施情况。

       马文旅部下设文化司,专门负责政府文化事务,其主要职责是发展和介绍国家文化。

文化司下设机构有:

国际处、促进文化发展处、计划协调处及文化遗产保护处等。

全国各州政府机构设有文化局,负责各州的文化事务,隶属各州和文化部双重领导。

文化局的官员大多由文旅部派遣。

旅游局下设政策规划研究处、基础设施处、文物保护及项目处。

       国家艺术学院   国家艺术学院(NATIONALARTSACADEMY)成立于1990年,是马来西亚唯一由政府开办的艺术研究机构,隶属文化艺术旅游部管辖。

该学院的宗旨是为了培养有技术、有知识的表演艺术、从事研究以及艺术管理方面的人才。

该院提供四年、全日制学位课程:

戏剧、舞蹈、音乐的表演及剧本创作课程。

       马来西亚国家电影发展公司(NATIONALFILMDEVELOPMENTCORP.MALAYSIA)   马来西亚国家电影发展公司的前身是1980年7月26日成立的国家电影发展委员会,是马来西亚管理全国电影事业的领导机构,1981年6月1日为促进马电影业的发展而建立,属新闻部领导,由董事会管理,现任董事主席是阿卜杜尔·萨马德·伊德利斯。

日常行政由总监负责,下辖三个处,分别负责行政与财政、审查、研究与发展。

现任总监是穆罕默德·谢礼夫·艾哈麦德。

为指导工作,交流经验,该局从1986年开始创办定期刊物《国家电影发展局简报》。

国家电影发展局负责贯穿新闻部关于发展电影业的方针、政策,协调全国电影的生产、发行、放映,并提供给厂家适当补贴和奖励,但不能以直接或间接的任何形式参与影片制作。

国家电影发展局负责审定各电影厂家拍摄的影片,提供技术服务,培训电影工作者,从事研究、开展对外联络活动等方面的工作。

       国家电影局(NATIONALFILMMALAYSIA)   马国家电影局是政府制片单位,于1946年在吉隆坡成立,原名“马来亚电影小组”,1965年8月24日改现名。

总监是莎哈鲁姆·莎哈班。

该机构属新闻部领导,下设生产、技术、行政、实验等四个部门。

内有先进电影设备、录音棚、摄影棚、实验室等。

该局主要任务:

    1、制作故事片、新闻片、广告片;

    2、向独立制片公司出租电影设备等;

    3、译制外国影片或打印外文字幕;

     4、向广播电视台提供影片;

    5、开展对外业务,出口本国影片。

       该机构有长期经营和摄制影片的基础,有许多长期从事电影事业,有一定经验的电影工作者。

除了自己摄制影片外,该机构也为新闻部,国家电视台和其他政府部门生产影片,同时为私人机构提供电影服务和专业咨询。

      马来西亚电影审查委员会(FILMCENSORSHIPBOARDMALAYSIA)   电影审查委员会是政府机构,直属内政部领导。

1966年7月成立于吉隆坡,1974年改组。

现由60人组成,领导核心由包括主席在内的10余人组成。

所有成员均由国家元首任命。

下设起诉委员会和评审委员会。

委员会的主要任务:

   1、审查国内外电影、电视、录像;

   2、负责处理影视商的投诉;

   3、裁决有争议的影视片。

       所有进出口影片须经该局审查方可发行,审查规定非常严格。

凡是违反国家政策、过分宣扬暴力、色情、吸毒、损害男女道德的电影、电视、录像均不予通过。

禁止上映宣传共产主义的影片。

审查费:

故事片按米数计算,每100米7·70美元。

录像按时计算,每小时7美元。

复制每小时3美元。

       语文出版局   语文出版局(INSTITUTEOFLANGUAGEANDLITERATUREMALAYSIA)于1956年6月22日在新山成立,1957年迁至吉隆坡。

董事会直接向教育部长负责。

该局的主要职能:

   1、发展与丰富国家语言;

   2、培养文学人才,特别是马来语人才;

    3、印刷、出版或推广马来语及其他语文出版物;

   4、推行马来语拼写和发音的标准化并创造合适的马来语技术词汇。

       马来西亚国家档案馆   马来西亚国家档案馆(NATIONALARCHIVESOFMALAYSIA)于1957年12月建立,原名为公共档案局,1963年改为现名,受文化艺术旅游部领导。

在槟榔屿、柔佛、沙巴、砂捞越、丁加奴等地设有分局。

该局主要任务:

   1、收集、整理、保存国家重要存档资料,包括私人、商务以及具有历史价值的资料;

   2、培训档案管理人才 

    3、向政府官员和公众提供研究方便。

 马来西亚手工艺发展机构   马来西亚手工艺发展机构原称马来西亚手工艺局,成立于1979年,受国家和乡村发展部领导。

该机构主要任务:

   1、恢复、发展全国传统的手工艺品;

    2、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要注重提高手工艺品的产量和质量;

    3、培训手工艺人才;

    4、帮助手工艺者实行现代化手工艺创作。

        电影协调委员会   近年来,在马拍片的外国电影商家增多,为加强宣传,提高办事效率,吸引更多外国电影公司在马拍片,1988年成立了“电影协调委员会”。

该委员会由外交部、内政部、文化艺术旅游部、移民厅、警察署、海关税务局等有关政府部门组成,全权处理有关外国电影公司在马拍片事宜,提供咨询服务并适当给予一些外国电影公司一奖励。

       马来西亚电影学院   为适应马电影事业发展的需要,1987年4月30日成立,其主要任务是培养电影专业人才。

该学院由董事会管理并设执行委员会负责日常行政事务,总负责人是马著名电影艺术家金斯·萨姆苏丁。

开设的课程分三类,第一类,学制三年,发毕业文凭;第二类,学制二年半,只发结业证明;第三类,短期培训。

目前,已招收约40名学员,聘请马著名电影艺术家可高等院校讲师授课。

该院的经费主要由新闻部提供。

马国家电影发展局在各方面大力支持其发展,但根据法令规定,不参与其管理。

       马来西亚电影档案馆   马电影档案馆于1957年成立,负责影片的搜集、保管、整理、研究并组织观摩放映资料影片。

按照国家法令,所有政府部门必须将摄制的影片交档案馆保存。

在收集工作方面,除依靠各部门的协助外,也借助于与国外电影资料馆的交换或其他电影机构的合作,如英国的文思纽斯图书馆和日本的几家电影机构。

       马来西亚国家顾问委员会(NATIONALADVISORYCOUNCIL)   马来西亚国家顾问委员会是政府的咨询机构,成立于1976年6月,受文化艺术旅游部领导,是国家为发展文化事业而采取的重要措施。

委员会由全国著名专家、教授、学者、文艺爱好者等20余人组成。

委员均由部长任命。

委员会主要任务:

    1、为贯彻国家文化政策出谋划策;

    2、为动员全国各族人民接受国家文化政策向政府提供各种建议;

    3、为发展全国文化事业向政府提出有效措施。

四、 民间文化组织

        马来西亚各民族的民间文化团体很多,主要有:

华人文化协会、作家协会、精武体育会、较有名气的表演艺术团体有马来西亚国家文化中心艺术团、联邦直辖区的斯里拉维亚歌舞团、砂捞越民间歌舞团、马来西亚“哥苏马”艺术团。

另外,华人社会民间文化团体多而活跃,举办的文艺演出频繁,如舞狮、舞龙、武术、气功、华乐、话剧、舞蹈、歌舞、曲艺等传统节目。

印度文化以印度传统舞蹈为主。

        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简称文化协会),于1977年由马来西亚华人政党马华公会发起成立。

成立这个协会的目的,主要是为马来西亚华族文化界的朋友提供一个共同研究与提倡华族文化的工作中心,使她成为马来西亚国家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并为华族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提供一项媒介。

        文化协会是一个独立注册团体,纯粹从事文化工作的组织。

现任总会长是马来西亚艺术学院院长钟正山。

        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   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简称华总,原名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联合会或简称堂联)是马来西亚华人社会民间团体中的最高机构,它是由马来西亚13州的大会堂(或最高代表机构)所组成的一个总机构。

在马来西亚,总共有4千多个华人民间团体,而这些团体大部份是该会所属会的会员,也是该会的间接成员。

该会的组织在82年9月首由雪兰莪中华大会堂发起,并获得各州华团领导机构的响应,随后在83年2月即向社团注册输申请注册,于1991年底获准,并于12月13日举行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宣告成立,第一届中委也随之产生。

1997年3月31日,该会正式更名为现名。

宗旨:

    1、·促进各族之间的亲善与团结;

    2、商讨与处理对会员有关系的问题;

    3、·针对影响会员的政府政策或措施提出意见;

    4、在符合联邦宪法的原则下推动和参与文教、福利、社会工作;

    5、·联络与该会宗旨相同的社团,以达致上述目标。

该会的日程行政及协调工作,是由秘书处的职员负责,包括执行总秘书、副执行总秘书、助理秘书、出版经理、舞台总监等;

 永久名誉会长为丹斯里林玉静,总会长为吴德芳。

       马来西亚全国作家联合会   1957年独立以后,无以数计的文学会纷纷成立,它们为了国家的语言、文学和文化的完整而战斗。

然而,这些文学会的努力缺乏协调,也缺乏统一的民族目的。

认识到这个弱点后,全国作家协会决定将所有的协会拉到一起,统一在一个组织名下,并于1969年9月20日由13个文学会在国家语文局召开了大会。

结果,在1970年10月23日正式成立了包括13个奠基成员的马来西亚全国作家联合会,

        马来西亚全国作家联合会的成立有以下目的:

其一,团结用国语写作的作家;其二,为保护全体作家的权益而奋斗;其三,给予该协会以道义和物质支持;其四,为本地作家提高其写作才能提供机会;最后,通过官方语言--马来语来团结全体马来西亚人。

       马来西亚全国作家联合会现有团体会员24个,会长是丹斯里拿督伊斯迈尔·侯赛因。

       马来西亚华文作家协会   马来西亚华文作家协会(前身为马来西亚华文协作人协会,简称大马华文作协)于1978年7约29日成立,是大马第一个全国文学团体。

作协成立的宗旨有:

    1、通过筹募基金或其他合法途径,促进文学创作及文学理论研究,以提高马来西亚的华文文学水准;

    2、联络我国的写作人,以促进马来西亚文学的发展;

    3、与其他语文源流写作人交换写作技巧和经验;

    4、与国内外写作人保持接触,以了解国际间的文学发展;

    5、维护会员的权益与福利。

作协共有会员264人,属下的写作班同学会也有逾百成员。

现任主席云里风(陈春德)、署理主席(第一副主席)戴小华。

        马来西亚全国作家协会   马来西亚全国作家协会(NATIONALWRITERSASSOCIATIONOFMALAYSIA)于1961年2月12日由少数几位作家在吉隆坡的马来亚大学成立,这些作家是:

萨马德·伊斯迈尔,卡马鲁丁·穆罕默德,赛义德·扎哈里,阿斯拉夫·瓦哈布,侯赛因·阿里,乌斯曼·阿旺和阿里·艾哈迈德。

        1962年9月2日,即马来亚独立5年后,马来西亚全国作家协会才得以注册。

此后,马来西亚全国作家协会变得非常活跃,被公认为是马来西亚最重要的作家协会。

马来西亚全国作家协会直接或间接地帮助吉隆坡加强其成为新型文化中心的力量。

        雪兰莪精武体育会   雪兰莪精武体育会于1921年9月获准注册,乃以提倡体、智、德三育,发扬智、仁、勇三德,完成最高尚之人格为宗旨。

         雪兰莪精武创立以后,除积极发扬武术之外,并致力提倡健康文化艺术及体育活动如:

中、英文补习班、书画、弈棋、音乐、戏剧、摄影及各种球类运动。

此外,尚有服务团的设立。

对于社会公益如筹募义款、赈济灾民、捐助慈善机构皆尽力以赴,同时也训练武术指导。

由于精武体育会不涉及党派政治活动,并且严明会规,会员严守纪律,深得社会的好评与支持,会员人数逐渐增加,声势日渐壮大。

        精武体育会总会属下共有12个经政府批准注册的分会,遍布马来西亚:

雪兰莪精武体育会、雪兰莪女子精武体育会、森美兰精武体育会、马六甲精武体育会、怡保精武体育会、金宝精武体育会、槟城精武体育会、槟城女子精武体育会、关丹精武体育会、砂劳越精武会、太平精武体育会。

        精武以武艺立会,门户开放,不分派别,形成博大丰硕的精武拳书,有系统地编撰武术套路达300余套之多,是一个丰富的民族武术宝库。

精武体育会总会属下会员共数万人,各分会的领导人皆为义务性质,不领取任何薪金或津贴,各会的活动经费并没有获得政府支援,全部为自给自足。

现任会长为张子贞律师,署理会长杨柏志。

马来西亚民族风情

作者:

张天文        来源:

网络     更新时间:

2013-5-15  浏览次数:

1457次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这块风光绮丽、物产丰富的大地上,各族人民汇聚形成了奇异独特的风土民情。

独特的姓名   

   马来人的姓名十分特别,通常没有固定的姓氏,而只有本人的名字,儿子则以父亲的名字作为姓,父亲的姓则是祖父的名,所以一家几代人的姓都不同。

他们的姓名中,名排在前,姓排在后,男子的姓与名之间用一个"宾"字隔开,女的则用"宾蒂"隔开。

如前总理达图?

侯赛因?

宾?

奥恩,"侯赛因"是他的名字,"奥恩"是他父亲的名字(即他本人的姓),"宾"则表示男性。

 

   马来人取名字随着社会发展和宗教信仰的变化而不同。

在古代,因为未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所以马来人的名字是根据大自然的现象而取的,如"山"、"水"、"红色"、"暴风雨"等。

在印度文化传入后,则以梵文取名,如:

汉都亚、敦?

特查。

伊斯兰教传入后,穆斯林采用伊斯兰教名或阿拉伯名字,如男子叫穆罕默德、马哈茂德、艾哈迈德等;女子叫法蒂玛、卡蒂加等。

但是,现代马来人取名又有了新的变化,如有的人把夫妻的名字合起来给子女取名等。

复杂的头衔 

   在马来西亚,每一个马来人都有头衔。

在这个国度,出身高贵的有许多世袭的封号,如在名字前冠"东古",表示出身于王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