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电子教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19211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 页数:104 大小:7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电子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4页
新教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电子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4页
新教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电子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4页
新教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电子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4页
新教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电子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教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电子教案.doc

《新教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电子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电子教案.doc(10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教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电子教案.doc

一年级数学上册电子教案

大港福源小学

一年级组

第一单元准备课

1

课 题

数一数

教  学  目  标

重点、难点或关键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学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帮助学生了解学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了解数数、认数的情况,掌握数数的方法,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具、学具

挂图,数字卡片

教与学的双边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已经是小学生了。

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在学校里学习很多有用的知识。

这节课是数学课,我们要学习数学知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课:

数一数(板书课题)

二、新课

1、出示彩色挂图,教学数数。

(1)质疑:

教师:

“这幅图画画的是什么地方?

学校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

大家一起来看这幅图里都画了些什么?

(2)小组学习:

先让学生观察,在小组内和小朋友们说一说。

(3)汇报学习情况:

指名让学生说一说。

教师在学生随意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按数目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图中的人或事物的个数

(如:

能用“1”表示的有:

一面国旗、一位教师;能用“2”表示的有:

两个同学向教师敬礼、两个同学浇花;3个同学在踢球;有4朵葵花;宣传栏上有5个大字;花坛里有6朵花;天空有7只鸟;楼边有8棵树;校园里有9个学生;10个人等)。

然后让同桌再互相说。

2.找一找,数一数:

我们也有一个美丽的校园,我们也可以数数在我们校园里,教室里看到的东西。

师:

谁能把你自己观察到的告诉大家?

(指名回答)

3.扩展训练:

(1)关于方位的认识:

提问学生,某某前边一列有几个同学?

后边一列有几个同学?

左边一行有几位同学?

右边一行有几位同学?

告诉你的同桌,你的左边一行有几个同学?

右边一行有几个同学?

前面一列有多少的同学?

后面一列有多少个同学?

(2)动脑动手:

1.你喜欢画什么,就在右面的空格里画什么,要画得和左边同样多.

2、练习一第一、二题

三、小结:

数学课有趣吗?

你们喜欢上数学课吗?

今天的数学课,同学们表现得很踊跃、很认真。

希望同学们以后也能像今天这样认真的学习数学知识。

四、课外观察作业

1、数一数在家里或在其他地方看到的东西,并记录下来,和同学们交流。

2、准备5个圆形、5个三角形、5个正方形。

语言导入

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

培养学生沟通交流能力。

尊重学生的答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

联系生活。

知识拓展

联系身边,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

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给学生充分的肯定。

数一数

1、2、3、4、5、6、7、8、9、10。

1、创设情境,给学生充分的观察、交流思想。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利用画面资源,指导学生看图数数。

2

课 题

比多少

教  学  目  标

重点、难点或关键

1.使学生知道“同样多”、“多些”、“少些”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渗透“对应”思想。

3.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的良好品质。

掌握比较的方法,会正确的比较事物的多少

教具、学具

圆形、三角形、正方形若干;

学生准备5个圆形、5个三角形、5个正方形。

教与学的双边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

从1数到10

二、导入:

昨天我们学习了数一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多少。

(板书:

比多少)

三、新课

(一)同样多

1、看图说话:

教师贴出4个圆纸片,学生数一数有几个,再贴出4个三角形纸片,学生数一数有几个。

看着这图,你能说一句话吗?

那你是怎么知道它们同样多的呢?

一个圆纸片对着一个三角形纸片,所以我们就说,圆纸片和三角形纸片同样多。

2、手比一比:

在请伸出你的双手,我们用一个指头对着一个指头的方法来比较一下两只手上的手指头是否同样多”

(师生一起做,然后同桌互相做)。

3、动动手:

教师在黑板上贴3个○(学生跟着在台下摆),要求对着○摆□,□要和○同样多。

指名一人在黑板上摆,其余同学在下面摆,摆完后说说摆的方法。

4、同桌左边的同学摆任意个□,右边的同学摆△,使得□和△同样多。

说说摆的方法。

5、找一找:

在p6、p7的图中找出同样多的东西。

(二)多些、少些:

1、教师贴出4个三角形,学生说是几个,再贴出3个正方形,学生说有几个。

问:

三角形和正方形同样多吗?

你怎么看出来的?

(教师伺机连线)教师引导学生:

三角形有剩余,正方形没有剩余,我们就说正方形少些,三角形多些,也就是说三角形比正方形多。

(板书:

多些、少些)

2、教师在黑板上贴2个○和3个△。

提问:

怎样比较○和△谁多谁少?

(同桌同学商量。

)指名说。

3、找一找:

在p6、p7的图中找出什么东西比什么东西多或少的。

4、学生动手操作:

①第一行摆3个○,在○下面摆△,△要比○多1个。

②第一行摆4个□,在□下面摆△,△要比□少2个。

③要使下图中第一排比第二排多2个圆,应该怎么办?

三、练习

1、练习一1-4题

2、找一找我们教室里有什么东西是同样多的,什么东西是多些,什么东西是少些的?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比多少,请大家回家把今天的知识将给父母听一听,让父母为我们的进步感到骄傲。

温故知新

尊重学生的方法

直观感知,增强理解

动手操作

培养沟通交流能力

利用已有知识,深入学习

增加练习题型

动手操作

联系生活,深入理解

比多少

同样多:

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同样多。

多和少:

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我们就说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1、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运用知识迁移的规律,回顾知识,引入新知。

2、尊重学生,给予语言的鼓励,学生用词不当时委婉纠正。

第二单元位置

1

课 题

上、下、前、后

教  学  目  标

重点、难点或关键

1、学生初步了解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使学生形成辨别一定的空间方位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使学生初步了解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具、学具

课件、彩笔、纸

教与学的双边活动

设计意图

一、谈话导入

1、现在,我们就和聪聪、明明一起进入神奇的数学王国吧!

2、揭示课题

聪聪问我们:

“鼻子下面是什么?

嘴巴上面有什么?

同学们说得真好!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上、下。

(板书课题:

上、下)

二、探究新知

1、你能说一说我们生活中有关上、下的例子吗?

2、观察画面,体会上、下的含义

(1)你们听说过南京长江大桥吗?

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南京长江大桥是什么样子的?

下面我们就一起去南京长江大桥看一看,开开眼界,好不好?

(2)出示主题图课件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你发现了什么?

告诉大家好吗?

(3)大家发现了这么多东西,真了不起!

谁能说出:

汽车下面有什么?

你能像老师这样提出问题吗?

3、看书第9页,完成书上的填空。

指名口答订正。

三、活动

1、拍手游戏

(1)教师发口令,学生上下拍手

(2)听反语:

教师说“上”学生在下面拍手,教师说“下”学生在上面拍手。

2、小组活动

小组长发口令,其余的同学动手摆。

如,把本子书放在数学书上面,把文具盒放在书上面……

3、画一幅自己喜欢的能够表示上下关系的画

四、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认识了谁?

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调动学生兴趣

联系生活体会

调动学生兴趣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做游戏调动学生参与性和积极性

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上、下、前、后

1、这堂课的设计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学习情境。

2、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3、重视知识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2

课 题

左、右

教  学  目  标

重点、难点或关键

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了解它们的相对性。

2、使学生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使学生认识“左、右”的基本含义,了解它们的相对性,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具、学具

教师:

录音机、磁带、课件等;学生:

学习用品。

教与学的双边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我们平时走路靠那边走?

由此引出左右。

二、学习新知:

1、分辨自己身体的左右。

(1)你能指出你的左边、右边吗?

(2)其实我们身上有些部分也左右,你能找出来吗?

2、进一步认识左和右。

(1)你会用左和右说一句话吗?

(2)在日常生活中左手和右手可以做些什么事?

(3)说一说你现在坐的位置(左右、左边几个人),

3、左右的相对性。

(1)准备好你的各种学习用品。

同位两个合作,动手摆一摆。

(2)提出要求:

① 把数学书放在课桌的中间。

② 铅笔放在数学书的左边。

③ 尺子放在数学书的右边。

④ 橡皮放在数学书的左边、尺子的右边。

⑤ 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

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

(3)小组内打乱顺序摆一摆、说一说,看看自己发现了什么?

(我的左边有什么,你的左边有什么?

(4)师生共同活动:

我举右手,小朋友也举右手,发现了什么?

三、练习:

1、第10页做一做第2题。

你的前面是(),后面是(),

左边是(),右边是()。

从前往后数你是第(),

从左往右数你是第()。

2、完成练习二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合作能力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

直观观察,深入理解

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给学生充足时间思考

左右

以自身为中心确定左右。

与右手向对应的一边是右边,与左手相对应的一边是左边。

1、把数学知识的学习融于生动有趣的、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中,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体验左右的位置关系及其相对性。

2、注意数学学习和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充分利用教材上的练习和场景,并由此延伸和挖掘大量的生活实例。

第三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