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家风访谈录.docx
《传统的家风访谈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的家风访谈录.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传统的家风访谈录
传统的家风访谈录
传统的家风,从未过时——对话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
今天,当我们重新审视传统文化遗产,恍然发现许多家风家训的内涵,与当前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息息相关。
而激活这些文化因子,传承一种民族风范,需要每个家庭一代又一代的接力延续。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一直很看重家风传承这一传统的文化方式,并对此有自己深入的思考。
他认为,“家风最重要的还是价值观的传承和延续,一代代人通过家庭传承好的品质,才会让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准不断提升。
”
中国的家风,不止于“家”
解放周末:
听说您很早就开始提倡家风的传承,是什么让您对家风如此看重?
张颐武:
2014年春节期间,包括我在内的一批人一起讨论,有什么东西,既能承载优秀的传统文化,又能让普通人有共鸣?
中国传统文化说起来非常丰富,儒释道各领域、各层面,无一不丰富,从哪儿着手更有效,更能打动人心,大家想了半天也没结论。
抽象地谈传统文化,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有一套理论,但这些见解和理论,很难与公众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大家一直聊啊聊,聊到最后猛然发现,传统文化中最牵动人心的,就是家风。
中国人特别注重家庭,家庭是中国社会的基本细胞。
一提到家庭,传统就“活”化到日常生活中了。
2014年春节,央视推出了一组关于家风的街头访问,让普通人讲讲自己的家风。
这个话题,果然引起了积极反响,迅速成为当年春节期间北京街头巷尾的热议。
春节正好是人们回家团圆的时刻,在这个时刻探讨家风,凸显了这个议题的当下意义,也显示了公众对家风的关切。
由此开始,关于家风的讨论不断发酵。
它后来会达到那样一种热度,我也没想到。
张颐武:
很多人认为,西方的教育理念才是科学的,比如说对孩子要多鼓励,少批评,多说几句“你好棒”,这样才能培养出自信、独立的现代青年。
现在市场上的不少家庭教育书籍,也是那样一套理念。
道理都对,但我觉得完全照搬也
还比如,《赵氏孤儿》故事本身非常感人,但过于悲壮、惨烈。
现代人可能不太认可和理解。
故事中,主人公拿自己儿子的性命救下别人的儿子,只为了等他长大能够为父母报仇雪恨。
这种极端情况,只有在残酷的社会斗争中才可能碰到。
放在和平的当代社会,我们何曾面临过如此残酷血腥的抉择?
读来令人不忍。
类似这样的故事,可以看戏,但不适合用于少年儿童教育。
解放周末:
不可否认,中国人对家庭的理解也在发生变化。
过去大家族生活在一起,四世同堂传为美谈。
而现在基本都以三口之家为主,与老人住在一起,有时反而会收获同情的目光。
在全球化背景下,现代人的生活方式逐渐趋同。
您觉得中国传统的家风家训,今天还能不能真正打动人、感染人?
张颐武:
社会已进入“小家庭时代”,被分割为小的家庭单元,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家庭教育失去空间。
即使三口人的小家庭也要有规矩,讲究长幼有序。
小家庭的父母一样需要注重家庭教育,自己以身作则,教会孩子做人做事,这些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一生。
虽然家庭变小了,但社会仍然非常大。
现在,一些年轻人人际关系出现问题,可能就是传统家教不够,缺少家风的传承,缺少待人接物的领悟和继承。
目前有一种声音,认为传统礼仪是繁文缛节,太虚,太束缚人。
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礼仪是长久积淀的社会基本规范。
在法律管不到的一些小磨小擦中,如果不能以礼待人,那么,开车时偶遇轻微剐蹭,司机便大发雷霆;宿舍里为了一个脸盆摆放的位置,彼此就大吵大闹,这样的风气又何来秩序可言?
中国传统的家风特别注重情感,注重推己及人。
父母经常叮嘱孩子,与大家好好相处,多体谅,多包容,多谦让。
这一点和西方崇尚个人的胜利不太相同。
你看我们中国人写的家书,大部分内容都在教导孩子的处世之道。
与人相处是一门复杂的学问,待人接物能力强的孩子,往往与他的家风有关。
反之,一些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其实就是家庭不良风气的延续。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但从古到今,人性却很少改变。
在任何时代,人们都需要清清白白做人,谦和有礼待人。
这些基本的做人法则并不会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
而在社会转型期,我们更需要优秀的传统家风发挥作用。
中国的家庭,不是生物学的概念,它还包含着生命、文化、精神的传承
解放周末:
我们曾经经历过集体主义的年代,那时候单位组织提供了归属感和凝聚力。
而在市场经济下,当单位退出个人生活,个体开始独自面对大风大浪时,需要重新寻找自己的归属和身份。
这时候,家这个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注重的细胞,又回到人们的视线里。
比如,现在我们经常听闻,有人正在重新书写家谱,为自己追根溯源。
张颐武:
重新写家谱的人确实多了起来。
我自己就遇到过一位温州张家的后人,他来找过我父亲很多次,就是为了梳理张家的家谱。
后来他写了很厚的一本家谱书,大家一起筹钱帮他出版。
家族的记忆和传统正是这样保留下来,由此凝聚起中国人的认同感。
上世纪中叶,我们提倡的是革命感情、阶级感情,以此超越血缘关系。
这也是历史的必然。
但现在,新的时代和环境中,人们开始重新寻找家族认同。
解放周末:
家谱,既是家族认同的证明,也是家族认同的载体。
张颐武:
是的。
过去中国每个大家族都有宗祠,有家谱,那是对祖先的信仰、对家族的皈依。
即使人走得很远,远在海外,他们依然不会忘记祖先、忘记老家。
我曾经在印尼的一位华人家里,看到过他们的家谱。
家谱上记录着,大约19世纪中期,这家人离开中国出去经商。
从哪里迁徙到哪里,这一支现在怎样,那一支现在怎样,渊源脉络记录得一清二楚。
这位印尼华人特别宝贝地把家谱拿出来,为我一一讲解,那种情感流露,至今让我难忘。
中国人一直讲“开枝散叶”,其实它最根本的意思是指有很多子孙,这些子孙即使到了很多地方,仍然保持着对共同祖先的文化记忆,保持着对自己血缘来源的尊重。
这种寻根溯源的文化,把历史一代代告诉孩子,以此承载文化记忆。
所以,中国人的家庭,不是生物学的概念,它还包含着生命的传承、文化的传承、精神的传承。
我有时候在想,世界上许多文明古国都中断了自己的文化,为什么中国五千年文化没有中断,依然延续下来了?
可能就是因为我们不仅有官修的正史、民间的野史,还有家修的家族史,它们共同构成了我们的文化记忆。
解放周末:
可惜的是,宗祠、家谱自古留存下来的越来越少。
而您说的追根溯源的文化记忆,它终归需要一个承载的具体载体或仪式。
对现在普通的小家庭来说,这种载体去哪里找呢?
张颐武:
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这些对人的基本拷问,至今仍在。
中国发展到了今天,很多家庭观念依然没有改变。
比如,现在中国家庭中,子女18岁以后,父母还是会负责到底。
小家庭依然讲究父慈子孝的传统伦理,它在经济上也有合理性。
当夫妇两人都是双职工时,老人愿意管到孙子那一代,依然希望阖家团圆,和小辈有紧密联系。
这一点与西方不大一样。
西方老人一般不会管孙子。
他们觉得管好我自己,做好我自己,就够了,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中国的老人不是这样的价值观。
即使生命已进入倒计时,中国老人剩下的人生也不太用来享受生活,反而会把精神加倍寄托在小辈身上。
因为中国人相信,生命是生生不息的,我的生命是通过孩子来传承的,在孩子身上得到延续,所以一定要把小辈照顾好,即使死去我也为家庭,为这支血脉贡献了我的价值。
这其实也为中国的年轻人努力在社会上贡献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是为社会发展做的贡献。
这说明中国人的家族责任感依然很强,几千年都没有改变。
经过现代化改造后的家族观念,依然是中国人凝聚认同的基础
解放周末:
年轻人对家人有时爱恨交织。
比如,过节不敢回家,怕长辈多问;有些兄弟姐妹为了分房产大打出手,等等。
现在网络上还有一个词叫“极品亲戚”,专门用来形容那些总是上门找茬、找麻烦、蛮不讲理的亲戚,但彼此有血缘关系,又无法绝交,令人痛苦。
不知道您对这些现象怎么看?
张颐武:
年轻人不敢回老家,怕被追问隐私,是因为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还没有完全契合。
传统认为,长辈询问个人问题是一种关心的表达,他们不懂得现代年轻人对隐私的尊重,没有意识到要给年轻人留空间,这和家风传承没有必然关系。
我相信这一点一代会比一代做得好。
每个人总会遇到糟心的人和不如意的事。
这一点从古至今都是如此。
即使是传统的家族理念,也有糟粕。
比如,中国人过去很看重血缘纽带,有一部分是因为古代以家族为单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大哥做得好,就把弟弟带上,拿现在的话说是搞裙带关系。
大家族之间的裙带关系盘根错节,令人头疼。
显然,这些做法已经不符合现代社会的法律规范,必须要改变。
新加坡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他们把法律和家族感情融合得很合理。
从李光耀的传记中就可以看出这一点,他们在树立法律权威的同时,强调家族,认同家族,从家族扩展到公共领域,爱家继而爱国。
中国传统的家风当然需要改进,但它从未过时。
它的核心价值没有变。
甚至可以说是恰逢其时。
当我们把其中农耕落后的一面抽离后,经过现代化改造后的家族观念,依然是中国人凝聚认同的基础。
解放周末:
一个客观现实是,很多小家庭一年只与亲戚长辈见一两次,家族感情渐渐淡漠,沦为一种仪式。
有人甚至觉得仪式都是一种负担。
您怎么看待这种心理?
张颐武:
年轻人一般总有种逆反心,认为家族是对人的限制和束缚,就像巴金的小说《家》中描写的那样。
但是100多年过去了,我们应该已经明白,家族与个人之间没有天然对立。
我想,等人老了,自然会生出一种亲情,会感受到血脉相连的亲切,甚至会庆幸,自己还有家人,而不是一个孤零零的老人家。
这就是中国人的文化心理。
只有文脉不断,好的风俗不断,一个家族才得以真正延续
解放周末:
现代人如何传承家风,您对此有什么建议?
张颐武: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注重门楣、家风。
过去有一副著名对联“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就是希望世世代代传承正面的家风,把做人做事的本分一代代传承下去。
家风,首先当然是家里长辈老人的言传身教,让子女后代明白自己家庭的正面传统。
其次,讲究的是耕读为本、诗礼传家。
通过家风家训教导后辈,潜移默化地传达社会规范。
《颜氏家训》《朱子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等,大量含有教育族中弟子如何做人处事学习生活的道理。
这些著作中包含着一些永恒的价值,对我们今天的家风传承依然有用。
如果我们每个家庭都致力于向子女传播正面的家风,社会风气自然会得到改善。
古代读书不多的家庭也照样知书达理,有民族大义,怀着正义感,懂得关爱他人。
这就是良好的家风传承了良好的人格。
家风的传承内容涉及人生的各个领域,但从总体上看,这种教育就是让孩子从小知道生活之道、待人之道、交友之道、读书之道。
一点一滴之间,经过耳濡目染,内化为年轻人的自身行为,有利于他们走上社会后更好地发展,也会让他们的正面品质对社会有好的影响。
所以,家风最重要的还是价值观的传承和延续,一代代人通过家庭传承好的品质,才会让社会的道德水准不断提升。
解放周末:
听起来,似乎对父母长辈的文化水平和人格修养有很高的要求?
张颐武:
那不至于。
就像之前所说,中国传统教育最擅长从生活的细节入手,从吃穿住行等小行为入手。
最关键的是,家长们需要意识到,家庭传承最重要的不是物质财富,而是人对生活的态度和理念。
仅仅血缘不断是不够的,只有文脉不断,好的风俗不断,一个家族才得以真正延续。
实际上,今天我们以小的核心家庭为主导,家庭的形态越来越多样,有人丁克,有人终身未婚,每个人都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
看起来,儒家那套传宗接代的观念已经淡漠,但这不妨碍家风的传承。
今天,家风包含的文化意义大于血缘意义。
好的家风传播出去,影响血缘之外的更多人,也是一种传承方式。
因为,每个个体都是中国传统文化延续的载体和部分。
即使现代社会有很大变化,但人们的基本价值观没有变,人类的基本情感没有变,种族的繁衍、生命的延续、文脉的传承,永远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生活方式的选择可以多样,而从家庭中产生的和谐与美好的情感,想必永远是中国人心头最温暖的牵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