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市教师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及应用》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90464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0.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溧阳市教师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及应用》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溧阳市教师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及应用》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溧阳市教师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及应用》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溧阳市教师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及应用》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溧阳市教师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及应用》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溧阳市教师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及应用》试题及答案.docx

《溧阳市教师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及应用》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溧阳市教师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及应用》试题及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溧阳市教师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及应用》试题及答案.docx

溧阳市教师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及应用》试题及答案

2020年溧阳市教师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及应用》试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布鲁姆认为,()是智力发展的最高点。

A、13岁

B、15岁

C、17岁

D、19岁

【答案】C

2、中国“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孟子

B、墨子

C、孔子

D、荀子

【答案】D

3、不属于幼儿高级情感发展的是()。

A、责任感

B、道德感

C、理智感

D、美感

【答案】A

4、带动全班同学实现集体发展目标的核心是()。

A、领导核心

B、正常秩序

C、良好班风

D、集体目标

【答案】A

5、教师在指导儿童角色游戏时应()。

A、给儿童制定详细的游戏规则

B、规定好游戏主题

C、尊重儿童的意愿,让儿童自由分配角色

D、注意游戏的结果而不是过程

【答案】C

6、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接知如接枝”,说明的是哪一条教学原则()。

A、系统性原则

B、量力性原则

7、墨守成规的契约定向阶段属于()。

A、习俗水平

B、前习俗水平

C、中习俗水平

D、后习俗水平

【答案】D

8、我国首次把美育列为教育目的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是在()。

A、1911

B、1912年

C、1957年

B、制定教学计划

9、班集体形成的基础是()。

A、明确的共同目标

B、一定的组织结构

C、一定的共同生活准则

D、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答案】A

10、教师帮助幼儿建立友好的同伴关系,可以减轻幼儿的()缓解和消除,幼儿的紧张。

A、生理压力

B、心理压力

C、内在压力

D、身体压力

【答案】B

11、吹拉弹唱属于()。

A、识记技能

B、心智技能

C、操作技能

D、认知技能

【答案】C

12、提出“最近发展区”的观点的是()。

A、布鲁纳

B、班杜拉

C、桑代克

D、维果斯基

【答案】D

1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体现的教育思想是()。

A、主张教学建立在个体身上

B、说明新旧知识的联系和系统化的过程

C、教学重点在于学习的过程

D、强调教学过程应该是“在做中学”

【答案】C

14、下列哪种说法,是符合奥苏伯尔观点的()。

A、接受学习导致机械学习,发现学习导致意义学习

B、接受学习导致意义学习,发现学习导致机械学习

C、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都导致意义学习

D、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都可能是有意义的,也可能是机械的

【答案】D

15、认知心理学把理解问题看作是在头脑中形成()的过程。

A、问题结构

B、问题线索

C、问题内容

D、问题空间

【答案】D

16、儿童最先掌握的词汇种类是()。

A、形容词

B、副词

C、代词

D、名词与动词

【答案】A

17、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

A、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

B、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C、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科书

D、课程计划、教学计划、教学大纲

【答案】A

18、解决问题的最高表现形式是()。

A、获得规则

B、理解概念

C、创造性

D、知识迁移

【答案】C

19、解决问题的最高表现形式是()。

A、获得规则

B、理解概念

C、创造性

D、知识迁移

【答案】C

20、教师与幼儿沟通时,不正确的做法是()。

A、注意倾听

B、注意蹲下去与孩子平等对话

C、言语专业化

D、言语儿童化

【答案】C

21、下面不属于二次文献的是()。

A、书目

B、索引

C、图书

D、检索性文摘

【答案】C

22、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代表作是()。

A、《大教学论》

B、《世界图解》

C、《理想国》

D、《林哈德与葛笃德》

【答案】D

23、通常在一门课程或教学活动结束后,对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进行的测定称为()。

A、配置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答案】D

24、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的记忆策略。

A、感知性

B、理解性

C、计划性

D、调节性

【答案】B

25、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称之为()。

A、教学策略

B、教学方法

C、教学目标

D、学习方法

【答案】A

26、园所设立家长接待日的主要目的是()。

A、了解家长的教养态度

B、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C、向家长宣传育儿方法

D、让家长为园所提供方便

【答案】B

27、操作技能的特点是()。

A、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B、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

C、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

D、观念性、内潜性、展开性

【答案】A

28、下面哪项陈述不属于教师劳动的特点()。

A、多重角色

B、教育效果的长期性

C、简单性

D、纯真美好

【答案】C

29、关于游戏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游戏是儿童的正当权利

B、游戏是学前期的基本活动

C、游戏是孩子最佳的学习途径

D、游戏是孩子顽皮的表现

【答案】D

30、学生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特定的()属性的人。

A、自然

B、社会

C、实践

D、现实

【答案】B

31、中国第一个幼儿社会教育机构湖北幼稚园建立于()。

A、1903年

B、1904年

C、1919年

D、1949年

【答案】A

32、幼儿典型的思维方式是()。

A、直观动作思维

B、抽象逻辑思维

C、直观感知思维

D、具体形象思维

【答案】D

33、当前世界上对教师身份的认定并不统一,下面哪个国家其教师不是公务员的身份()。

A、法国

B、英国

C、德国

D、日本

【答案】B

34、当团体中所有的人都能达到目标时,个体才能达到目标是指()。

A、竞争目标结构

B、合作目标结构

C、个别化目标结构

D、竞争化目标结构

【答案】B

35、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确定()。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

D、教学目标

【答案】C

36、根据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食物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分泌唾液是()。

A、中性刺激

B、无条件刺激

C、条件反应

D、无条件反应

【答案】B

37、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学生()。

A、成长

B、取得高分

C、考上大学

D、提高觉悟

【答案】A

38、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

A、地方课程

B、校本课程

C、国家课程

D、学科课程

【答案】B

39、教学在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

A、基础地位

B、中心地位

C、主要地位

D、重要地位

【答案】B

40、寄宿制幼儿园幼儿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不得少于()。

A、三小时

B、四小时

C、五小时

D、六小时

【答案】A

41、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

A、知识的传授者

B、平等中的首席

C、教学的组织者

D、行为的示范者

【答案】B

42、盲人的触觉、听觉一般非常灵敏,这说明了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43、“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说明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具有()。

A、先导性

B、感染性

C、权威性

D、针对性

【答案】D

44、汉代首先提出“独尊儒术”思想的是谁?

()

A、王充

B、董仲舒

C、贾谊

D、郑玄

【答案】B

45、“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说明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具有()。

A、先导性

B、感染性

C、权威性

D、针对性

【答案】D

46、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

A、讲解

B、观察

C、示范

D、练习

【答案】D

47、个体对一个问题所达到的全部认识状态,即为()。

A、问题空间

B、问题表征

C、问题搜索

D、问题解决

【答案】A

48、对正常发育的儿童来说,遗传素质对其身心发展起()。

A、前提作用

B、决定作用

C、促进作用

D、导向作用

【答案】A

49、态度的情感成份是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

A、态度的核心成分

B、动力性成份

C、非智力成分

D、内化了的成份

【答案】A

50、教师的职责和使命分别是()。

A、教书育人教学科研

B、教学科研教书育人

C、教育教学教书育人

D、教书育人教育教学

【答案】C

51、下列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A、学生享有一般公民的绝大多数权利,并受法律保护

B、努力学习、完成学习任务是学生的一项义务

C、学生的家境贫寒,家长可允许学生辍学,这并不违法

D、偷看学生的私人日记,是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

【答案】C

52、在课程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关键的环节是()。

A、课程计划

B、课程实施

53、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A、19世纪20年代以前

B、19世纪80年代

C、20世纪20年代以前

D、20世纪80年代

【答案】C

54、()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A、政治经济制度

B、科学技术

C、生产力发展

D、文化发展

【答案】C

55、到工厂进行参观访问属于()。

A、模像直观

B、形象直观

C、感知直观

D、实物直观

【答案】D

56、第一个明确要使儿童的各种能力得到和谐的发展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卢梭

C、福禄贝尔

D、裴斯泰洛齐

【答案】A

57、中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孔子

B、荀子

C、孟子

D、老子

【答案】B

58、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A、培根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赞科夫

【答案】B

59、保育员的专业素质不包括()。

A、爱心

B、重“保”轻“教”

C、丰富的知识

D、教育意识和教育能力

【答案】B

60、“经验的获得与智力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这是()教学规律提示我们的。

A、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

B、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

61、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分为()。

A、二个等级

B、五个等级

C、三个等级

D、四个等级

【答案】B

62、在同一桌上绘画的幼儿,其想像的主题往往雷同,这说明幼儿想像的特点是()。

A、想像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B、想像的主题不稳定,想像方向随外界刺激变化而变化

C、想像的内容零散,无系统性,形象间不能产生联系

D、以想像过程为满足,没有目的性

【答案】A

63、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体现了德育原则的()。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答案】C

64、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称之为()。

A、思考过程

B、意志过程

C、决策方式来源

D、认知过程

【答案】D

65、学生学习“功=力×距离”,这种学习属于()。

A、辨别学习

B、符号学习

C、概念学习

D、规则或原理学习

【答案】D

66、()是对头脑中已有的形象进行加工,重新组合成为新形象的过程。

A、想象

B、表象

C、梦想

D、创造性

【答案】A

67、儿童活动室的墙面如果是供幼儿操作的,一般应以多高为好?

()

A、l米以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