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410《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902416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410《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 410《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 410《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 410《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 410《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410《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

《高中语文 410《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410《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 410《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

高中语文410《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语文4.10《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

1、了解本文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写作特点。

2、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展示中英交接相关照片,回顾历史

2、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为祖国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

1、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

2、理解文中三次降旗的含义

教学难点

1、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2、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交流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一首歌这样唱:

“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东方之珠,我的爱人,你的风采是否浪漫依然……”大家知道这歌里唱的“东方之珠”是什么地方吗?

(香港)(观看图片,由此导入新课:

别了,不列颠尼亚。

二、背景介绍

1、香港坎坷的历史

1841年1月26日: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强占香港岛,事后清政府曾试图用武力予以收复,道光皇帝为此发下多道谕旨,但清朝始终不能捍卫领土完整。

1842年8月29日:

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1860年10月24日:

中英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给英国。

1898年6月9日:

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地区及附近262个岛屿,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结束)。

1942年12月25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进犯香港,驻港英军无力抵抗,当时的香港总督杨慕琦无奈宣布投降。

香港被日本占领,开始了三年零八个月的“日治时期”。

1945年9月15日:

日本战败后在香港签署降书,撤出香港。

2、邓小平与香港回归

1982年9月,中英关于香港地位的谈判,在邓小平和当时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之间进行。

邓小平态度坚决地告诉撒切尔夫人:

“主权的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们,中国在1997年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本岛、九龙,否则,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待,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待。

”邓小平的话,令当时有着“铁娘子”之称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这位中国的“钢汉子”面前,低下了头。

1984年12月19日:

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落实香港1997年之后实行“一国两制”制度。

三、知识回顾

1、新闻一般分为哪几个部分?

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

2、哪几部分是缺一不可的

标题、导语、主体

3、新闻的六要素是什么?

是五个“ W ”和一个“H”:

 

即1、when:

何时2、where:

何地3、who:

何人4、what:

何事5、why:

何因6、how:

何果

四、文本探究

本文是一篇特写,特写也称新闻速写、新闻素描,要求用类似于电影的“特写镜头”的手法反映事实,是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

在有关香港回归的大量报道中,本文是唯一一篇完整反映英方撤离的稿件,文章出色地记录了英国王储查尔斯和末代港督彭定康乘“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撤离香港的最后历史时刻,曾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及1997年新华社社级好稿。

(一)本文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1、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

本篇新闻的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它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明确:

毛泽东主席在1949年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回国、美国政府的白皮书发表之时,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别了,司徒雷登》。

本文活用此题。

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

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地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

实境是永别,虚境是回归和雪耻。

标题寓虚境于实境,独具匠心又不留痕迹。

2、导语(第1段)

概述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一刻是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降落,接载英国王子和港督的游轮离开香港。

3、主体(2—10段)

集中描写英国撤离香港那天的四个场景及有关背景资料。

4、结语(最后1段)

用极其概括的语言叙述英国在香港统治的开始与结束。

(二)四个场景,三次降旗

特写往往采用文学手法,集中、突出地描述某一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

本文主体部分就是选取1997香港回归,英国撤退时的四个重要场景。

请快速阅读课文,找出这四个场景。

第一场景:

4点30分,末任港督彭定康告别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帜。

(第三自然段)

第一次降旗:

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

标志:

今后香港再也不会有港督来统治。

第二场景:

6时15分,在添马舰军营东面广场举行象征英国统治结束的告别仪式,降下英国国旗。

(第五自然段)

第二次降旗:

7时45分,广场上灯光渐暗,开始了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

……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标志:

被英国统治了156年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

第三场景:

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米字旗香港最后一次降落,五星红旗升起。

(第八自然段)

第三次降旗:

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子旗在香港最后一次下降。

标志:

1、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统治的结束

2、从此中国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第四场景:

7月1日零点40分,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第十自然段)

(三)这篇特写在报道新闻事实时,还适当的运用一些背景材料,请找出来(在哪些段落里),体会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

如:

第4、7、11自然段。

背景中有历史事件回顾,港督府的修建,英国统治香港的天数,英国米字旗和港督旗的升降等,都有准确的记载,虽然只写了一天中发生的事件,但有很大的历史跨度,容量非常大,使人在丰富的知识中感受到深厚的历史内涵。

(四)文章在报道香港回归这样宏大的场景时,从细节入手,在细节中蕴含着深刻的意味,在平淡的笔调中洋溢着浓烈的感情,大家能否从文中找出意味深长的细节之处?

明确:

本文的细节之处非常多,课下自己多找些,重点讲解以下三处。

1、“4点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

分析:

这是对末任港督彭定康面部表情的特写,生动的写出了彭定康离开港督府前黯然神伤的神态。

通过这一神态,我们能揣摩出彭定康当时复杂的心情,但是不论他如何“面色凝重”,历史的脚步不会为任何人停止,香港终将回归祖国。

2、“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

3、“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这两处细节描写都与“日落”联系在一起,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

分析:

英国曾经占领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远都有阳光照耀。

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于1997年脱离英国的统治,回归祖国,作为香港特区的紫荆花图案将在香港上空冉冉升起,“日不落帝国”的殖民主义太阳在香港永远的落下了。

所以把英国告别的仪式称为“日落仪式”。

还可能有以下回答:

1、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

但这一次不同:

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

明确:

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

这是作者在继续末任港督离开港督府时,举行降旗仪式之后发表的评论,它既回答了彭定康“面色凝重”的原因,又写出了中国人民收回香港的无比兴奋。

2、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明确:

“消失”是“逐渐减少以至没有”的意思,它很形象地描写出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乘坐的“不列颠尼亚”号驶离香港驶入大海的情形,并暗示着这艘船以及船上的人彻底离开香港,永远不能再以征服者的姿态出现再这片土地上。

(五)我们该如何理解结语中“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明确:

①现实场景。

1841年,大英帝国横跨印度洋而来;1997年,“不列颠尼亚”号黯然从海上离去。

②历史轮回。

“从海上来”标志英国对香港的殖民统治正式开始;“从海上去”标志着香港脱离英统,回归祖国。

作者没有任何修饰性的语言,然而就在这不动声色的描写中,胜利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六)这篇别具特色的报道体现出较高的政策把握水平和驾驭文字的能力。

在有关香港回归的报道中,可以说英方撤离报道的难度最大。

既不能只写中方,又要完整反映英方撤离的情况;既不能对英方讽刺挖苦,又要突出殖民统治结束的象征意义。

你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体会作者的苦心?

如课文中“最后”一次的多次出现,强调英国对香港长达150多年的统治终于结束了,中华民族百手来的耻辱被洗雪,中国人民终于可以在自己的国土上行使主权,扬眉吐气了。

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日落仪式”的背景一是“泊在港湾中的‘不列颠尼亚’号,一是‘紫荆花图案’作为英国告别仪式的背景,标志着英国对中港150年来的殖民统治结束和香港自治的新的历史阶段的开始。

全文最后一句语言庄重而含蓄,有深刻含义。

“从海上来”指当年不可一世的英国远征军强占了中国的领土,开始殖民统治。

“从海上去”指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

(七)小结课文

主体部分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将事件的始末说清楚,通过对四个特定的场景的描述,这篇新闻真实地再现了香港回归祖国怀抱这一历史时刻。

几个特定场景中着重描述了3次降旗与1次升旗。

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与标志,英国米字旗的降下象征着英国一百多年的殖民统治的结束,五星红旗的升起则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主体部分共有10个自然段,其中有8个自然段,都是作者在新闻发生的现场,以眼睛为“摄像机”,以耳朵为“录音机”,简笔勾勒出的清晰可视的一个个场景、一幅幅画面,这些仪式的叙述都很简洁,但都有着历史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介绍了每一种仪式之后,作者总要引用一些背景材料,突出仪式本身的涵义。

另外还有两段,一个是第4段,交代有关港督府的一些背景材料,一个是最后一段,作者又一次把历史的今昔放在一起相互对照,深化了主题。

作者郑重地记录下这一历史时刻,含蓄地表达了一种祖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时的庄严与喜悦的心情。

五、拓展延伸

中国政府为什么能成功地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中国收回香港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香港自古是中国的领土,中国收回香港完全符合国际法,是正义之举,得到国际社会的支持和承认。

二、70年代中国同西方国家关系的突破性进展,与英国关系的改善,为中英和平谈判解决香港问题创造了条件。

三、“一国两制”伟大战略构想,为解决香港问题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为和平方式收回香港提供了制度、法律和政策保证。

四、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综合国力的大大增强,是我们能够以和平方式收回香港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板书设计

四个场景。

第一场景:

4点30分,末任港督彭定康告别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帜。

第二场景:

6时15分,在添马舰军营东面广场举行象征英国统治结束的告别仪式,降下英国国旗。

第三场景:

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米字旗香港最后一次降落,五星红旗升起。

第四场景:

7月1日零点40分,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教学反思:

 

 

来源:

 

2019-2020年高中语文4.11《我所认识的蔡孑民先生》教案沪教版必修3

               

[教学目标]

通过几处文字的品读理解来学习叙议结合、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并在以小见大的理解过程中,感受蔡先生的人格魅力。

并且,理解蔡先生的言行和精神境界的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在写人的手法,这是本文的一特色;难点在如何感受到那种春风化雨的人格魅力。

 

[文本分析和教学设想]

本文的目标不是简单地明白叙议结合、以小见大,而是如何以小见大,议论与叙述有何关联。

对文章的理解如下:

本文有两个大的部分组成,一是“春风化雨”,二是“”兼容并包。

第一部分记叙了三件事,以第一件最为简略模糊,非身临其境,无以体会。

可暂且放过。

后两件事反映出的蔡先生的人格魅力,欲理解之,有数途径焉。

一是品读作者强调的语言(3-4节),进入当时的场景。

如“没有…没有”,凡七处(其中2处在第5节,此点重复与《世间最美的坟墓》相似)。

以见其平实,并见其本色。

理解了这一点,则第一件事便可明了,处校长室风范若此,则处过道之中,必然益加蔼然慈祥,不言自明,此谓“不言之教”。

又如“亲切”,凡两处。

此对普通一学子的态度。

再加以自然流转的语言动作,见其蔼然之外的“办事从容不迫,超乎事务,萧然物外的气象”。

二是品读当时人们的反应(第7节)。

“一进”“呼的一声”“都站了起来”“整齐”“都怀着自发的敬仰之心,不约而同地一起站起来了”。

此正人格的感染所致,此处是以结果写原因。

三是品读蔡先生的发言(第7节)。

讲笑话以及谈希望,既见其风趣,又见其诚恳。

同时,所谈希望,十分切合“大教育家”的身份,与人格和精神上的“不言之教”形成“实践行为”上的呼应。

---------“最大的教育家”是绝对不可以忽视的,这既是作者的评价,也是作者感受后得到的必然的结论。

我们感受他的人格,也必然应会得到这样的结论。

四,以上三途径是就文本而言,另有一途径也足以帮助我们体会蔡先生的魅力,就是比较的方法。

如与我们平时接触的人物进行比较,尤其是与有地位的人的比较,行为的不同,即是人格精神的不同。

这是对文本拓展的部分,可以参考,也可以不采用。

但比较的方法确实是很好的方法,蔡先生的人格正是在比较里得到的,也一定可以在比较中使人印象深刻。

 

“兼容并包”部分必须围绕“大教育家”这个基点。

同时又必须记得是在“贞下起元”的大背景下,如此的“兼容并包”更见其伟大的人格。

此一部分比较详尽,可以略读而详评。

略读如下:

一是理清“兼容并包”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措施为:

①从请陈独秀为文科学长开始的为学术而学术,就是不论一个人的政治派别和政治意见,只要他在某一个专业上有贡献,有地位,就请他来开课,担任教师。

②对老、中、青的兼容并包。

二是明白“兼容并包”带来的影响。

①使北大成为全国的最高学府,在北大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并成为全国这种局面的最重要的一部分。

②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详评如下:

一,蔡先生所处是什么时代,是什么政府。

二,陈独秀持何种主张,与当时的政府有何对立之处。

能否举出兼容并包在当时北大的实际表现,比如长辫子的守旧分子和激进的民主者。

三,新文化运动有何影响,有什么意义。

四,蔡先生其后的北大校长以及北大的学生都受到了这样的感染和影响,以后的北大是个什么样子。

五,现在的北大是个什么样子。

 

最后理解“春风化雨”和“兼容并包”的关系。

这两者都是出自“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境界。

非极高明,不能有大胸怀,无有大胸怀,如何“兼容”,如何“并包”,如何开启新文化运动;又如何以尊贵地位(在蔡的不以为官正是其精神所致)春风化雨;无大胸怀,所谓的春风化雨只是表象,亦不真诚矣。

有“道中庸”,则亲切蔼然与众人同,则不言之教于无形中、于平常中。

有“道中庸”,则各种人才、各种派别方可汇为一体。

以上两者是一种境界的两种表现,前者是不言之教,后者是实际践行。

前者是待人接物,后者是办学运动。

要之,如此,真可谓“大教育家”,如此之后的比较,知道确实是“最大的教育家”。

 

 

以上分析很罗嗦,却是出自真我的阅读感受。

以下过程设计,则简略一些。

[教学过程]

由于本文涉及到的内容,所以预习就比较重要。

(如有比较好的资料,请大家共享吧,我暂时提不出具体的文章,网上可查到蔡元培传记,但一般是购买信息,其他有可靠来源的资料有点短缺,记得在六中的时候读过一本各种人物回忆性的书,也想不到名字了。

网上查阅到的最好有出处,不至于弄假当真。

预习要求:

1、 熟读课文。

查找阅读蔡先生的生平事迹,尤其是他在北大校长任上的作为。

2、 查找阅读其他人回忆蔡先生的文章。

(前2点重点在春风化雨的人格影响)

3、 查找阅读蔡先生做北大校长时的中国历史概况。

4、 查找阅读蔡先生主持下的北大是个什么样子。

5、 如果可能的话,再看一下现在的北大又是一个什么样子。

(后3点重点在兼容并包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第一教时

一、导入:

蔡元培先生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他的贡献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二是革命。

但最重要的是教育。

从他开始,中国才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体系和教育制度。

在他逝世之后,国民党教育部的诔词中有“当中西文化交接之际,先生应运而生,集中西文化于一身;其量足以容只!

其德足以化之!

其学足以当之!

其才足以择之!

呜呼!

此先生所以成一代大师欤?

毛泽东特发唁电:

“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能为另个兵戎相见的政党所共同推崇,恰说明了蔡先生有个超越政党见解的巨大人格。

那么,他的人格魅力究竟体现在哪里,又来自哪里呢?

我们一起阅读一下哲学家冯友兰的纪念文章《我所认识的蔡孑民先生》。

 

二、文本阅读与理解

1、冯友兰是如何评价蔡元培先生的?

中国近代“最大”的“教育家”。

2、朗读文章,思考,文章在结构内容上有什么特点。

参考:

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写蔡先生的春风化雨,一部分是写他的兼容并包。

追问:

思考这两部分和“最大的教育家”有何联系?

(先不讨论,只留为思考的问题。

 

3、作者通过哪几件事情来写“春风化雨”,概括一下。

略。

(非常简单,可自我概括,也可见教学参考)

4、作者在论述第二件事时,写到了自己的感受,把感受的话语画出来朗读一下。

“一介寒儒,书生本色,办事从容不迫,虽在事务之中,而有超乎事务,萧然物外的气象,这是一种很高的精神境界。

5、作者通过哪些文字写出了这样一种气象?

我们从何处可以感受得到?

参考:

两个“虚掩”,四处“没有”的句子,见其书生本色。

     两个“亲切”,一问一交代,见其蔼然风范。

     以校长身份,而能淡然处事,不慕浮华,以学生事为事,见其超乎事务,萧然物外。

   [课堂口语表达或者是短时间的写作]根据这一见面的场景,能否补充一下第一件事所叙述的见面场景,用描写的方法,写出那种“气象”。

6、第5节的文字有何作用,是否在表现作者的见识和胆略?

意在反衬蔡先生的境界,“不做官”,办教育。

正是本色和精神。

 

7、作者在叙述第三件事时,是如何表现蔡先生的“春风化雨”的?

参考:

①“仍然”“一个人”都与前文呼应,两个“没有”、“不惊动”,都是不言之教,在呼应上,正表现了“吾道一以贯之”的精神。

②学生的反应上,“一进”了会场的门“呼的一声”“都站了起来”“整齐”“都怀着自发的敬仰之心,不约而同地一起站起来了”。

此正人格的感染所致,此处是以结果写原因,或者说是衬托。

从学生的态度正可看出蔡先生的人格魅力之大。

③讲笑话以及谈希望,既见其风趣,又见其诚恳。

同时,所谈希望,十分切合“大教育家”的身份,与人格和精神上的“不言之教”形成“实践行为”上的呼应。

 

8、[口语表达或者写作]就我们所见所闻,你是否有过相似的经历与感受,又有无相反的经历与感受?

可以尝试着平和的语气来描写叙述一下。

(如果是相反的,可以在文字上和本文形成对比。

参考:

学生生活中应有这样的体验,我说的主要是相反的。

可以在对比中感受蔡先生的魅力影响。

例子不具体举了,得罪领导还了得,哈哈。

 

9、冯友兰作为一位哲学家,对“春风化雨”所体现出的精神境界从哲学的层面做了概括为“极高明而道中庸”。

那么,联系程明道的诗和元培先生的言行来看,这一成语如何理解呢?

参考: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自得和与人同。

可以联系他的蔼然慈祥和诚恳。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通与入。

可与其对留学生的期望见出。

(如欲深入理解,则必须联系他的生平志向和业绩。

就本文则必须分析下一部分)

三、总结

蔡先生的“极高明”究竟还有哪些体现呢,请听下回分解。

同学们回去后可以看一下这样一则材料《世上已无蔡元培》。

这篇文章可以到网上查阅,如有条件可以打印出来。

(这则材料仅供对比和参考用。

如有更好文章,请大家补充啊。

 

第二教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感受理解了蔡先生的“春风化雨”,这节课我们再来理解他的“兼容并包”。

大家阅读一下,第10——22节。

二、文本阅读与理解

1、概括一下“兼容并包”都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从请陈独秀为文科学长开始的为学术而学术,就是不论一个人的政治派别和政治意见,只要他在某一个专业上有贡献,有地位,就请他来开课,担任教师。

②对老、中、青的兼容并包。

大家都阅读过关于蔡元培在北京大学做校长期间的资料,能否举例来说明。

2、“兼容并包”给北京大学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和影响。

①使北大成为全国的最高学府。

在北大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并成为全国这种局面的最重要的一部分。

②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3、思考讨论:

(1)蔡先生所处是什么时代,是什么政府。

(专制与落后)

(2)陈独秀持何种主张,与当时的政府有何对立之处。

(民主与科学)能否举出兼容并包在当时北大的实际表现。

(3)新文化运动有何影响,有什么意义。

(五四运动是一个高潮,其后的影响也很深远。

民主科学自由在今天仍然是我们不断追求的一种理想目标。

(4)蔡先生其后的北大校长以及北大的学生都受到了这样的感染和影响,以后的北大是个什么样子。

(大师层出)

(5)现在的北大是个什么样子,与当时的北大相比,有什么不同。

(没有大师,没有声音)

4、通过讨论,我们更明白这样的“兼容并包”实际上是一种高远的目光与见识,是一种不同流俗,超然物外的“极高明”。

还是一种坚韧的斗志的表现。

 

4、那么这样一种气势磅礴的“兼容并包”和先前的那种细腻婉转的“春风化雨”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联系?

参考:

这两者都是出自“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境界。

非极高明,不能有大胸怀,无有大胸怀,如何“兼容”,如何“并包”,如何开启新文化运动;又如何以尊贵地位(在蔡的不以为官正是其精神所致)春风化雨;无大胸怀,所谓的春风化雨只是表象,亦不真诚矣。

有“道中庸”,则亲切蔼然与众人同,则不言之教于无形中、于平常中。

有“道中庸”,则各种人才、各种派别方可汇为一体。

以上两者是一种境界的两种表现,前者是不言之教,后者是实际践行。

前者是待人接物,后者是办学运动。

 

三、总结

最后我们便可以明白,春风化雨和兼容并包的蔡元培真正是“最大”的“”教育家,他的心、身全都在体现这一点。

这是他一生的事业,也是他一生的功业。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大师已矣,不恨古人不见我,恨我辈晚生一百年。

(哈哈,我生于1980年,晚生112年,言整数耳。

此一总结顺理成章,只为参考。

 

四、作业

单元学习活动之三

以《我所认识的蔡孑民先生》为例,学习以小见大的手法,写一篇800字的写人记事散文,题目自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工作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