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实务习题第10章负债.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899867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级会计实务习题第10章负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级会计实务习题第10章负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级会计实务习题第10章负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级会计实务习题第10章负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级会计实务习题第10章负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级会计实务习题第10章负债.docx

《中级会计实务习题第10章负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会计实务习题第10章负债.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级会计实务习题第10章负债.docx

中级会计实务习题第10章负债

第一十章负债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行为,在增值税处理上需要进项税额转出的项目是(  )。

A.将外购的一批货物赠送他人

B在建工程领用一批自产的产成品

C.将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对外投资

D.将外购的原材料用于集体福利

2.某公司于2008年1月1日对外发行5年期、面值总额为2000万元的公司债券,债券票面年利率为3%,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实际收到发行价款2200万元。

该公司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利息费用,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

计算确定的实际利率为2%。

2009年12月31日,该公司该项应付债券的账面余额为(  )万元。

A.2120

B.2320

C.2288.88

D.2400

3.企业交纳的下列税款,不应计入管理费用的是(  )

A.房产税

B.车船使用税

C.车辆购置税

D.印花税

4.长江公司与2008年1月1日发行3年期、每年1月1日付息、到期一次还本的公司债券,债券面值为20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5%,实际利率为6%,发行价格为194.65万元。

按实际利率法确认利息费用。

该债券2009年度确认的利息费用为(  )万元。

A.11.68

B.10

C.11.78

D.12

5.甲公司本期应交房产税2万元,印花税1万元,应交土地使用税3万元,耕地占用税8万元,契税6万元,教育费附加1万元,车辆购置税0.6万元,则本期影响应交税费科目的金额是(  )万元。

A.7

B.14

C.6

D.21.6

6.某公司按照面值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20000000元,债券利率(年利率)6%,期限为3年,每年年末支付利息,结算方式是持有方可以选择付现或转换成发行方的股份。

另不附选择权的类似债券的资本市场利率为9%。

假设(P/F,9%,3)=0.7626,(P/A,9%,3)=2.7128。

发行时产生的资本公积为(  )。

A.18507360

B.1492640

C.1492646

D.1926440

7.下列税金中,不应计入存货成本的是(  )。

A.由受托方代扣代缴的委托加工直接用于对外销售的商品负担的消费税

B.由受托方代扣代缴的委托加工继续用于生产非应税消费品负担的消费税

C.一般纳税企业进口用于生产产品的原材料所支付的增值税

D.商品流通企业外购商品时所支付的运输费用

8.某建筑企业本期对外提供建筑装修劳务收入200万元,营业税税率3%,同期对外出售一项账面价值为120万元的无形资产,取得收入150万元,营业税税率5%,上述营业税影响损益的情况是(  )。

A.增加营业税金及附加13.5万元

B.增加主营业务成本13.5万元

C.增加主营业务成本6万元,增加营业外支出7.5万元

D.增加营业税金及附加6万元,减少营业外收入7.5万元

9.企业对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应转入(  )科目。

A.其他业务收入

B.盈余公积

C.营业外收入

D.资本公积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税金中,不通过“应交税费”科目核算的有(  )。

A.耕地占用税

B.营业税

C.印花税

D.契税

2.关于非货币性职工薪酬,说法不正确的有(  )。

A.难以认定受益对象的非货币性福利,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和应付职工薪酬

B.企业将拥有的房屋等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按照该住房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

C.企业租赁住房等资产供职工无偿使用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将每期应付的租金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

D.企业以其自产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放给职工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按照产品的账面价值,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

3.下列各项税金中,不应记入“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的有(  )。

A.房产税

B.消费税

C.车辆购置税

D.增值税

4.下列经济业务中,应通过“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的有(  )。

A.企业应交的教育费附加

B.应付租入包装物租金

C.应付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

D.应付经营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

5.下列有关税金的处理中,正确的有(  )。

A.本期交纳本期的增值税应通过应交增值税的“已交税金”专栏核算

B.对于直接减免的营业税、消费税,不进行账务处理

C.企业实际收到税务部门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先征税后返还的增值税,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补贴收入”科目

D.对于返还的教育费附加,应当作为“营业外收入”处理

6.下列项目中,应按国家规定的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确认为应付职工薪酬的有(  )。

A.养老保险费

B.医疗保险费

C.住房公积金

D.职工教育经费

7.企业所发生的下列税费中,应记入“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的有(  )。

A.企业出售不动产应交的营业税

B.企业出租无形资产应交的营业税

C.房地产企业出售商品房应交的营业税

D.企业提供运输劳务应交的营业税

8.下列项目中,属于“长期应付款”科目核算内容的有(  )。

A.具有融资性质的延期付款购买无形资产

B.应付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尚未支付的租赁费

C.应付经营租入固定资产尚未支付的租赁费

D.采用补偿贸易方式引进国外设备发生的应付款项

9.企业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应付的职工薪酬(不包括辞退福利)确认为负债,并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收益对象,分别下列情况处理:

(  )

A.应由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负担的职工薪酬,计入产品成本或劳务成本

B.应由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开发成本负担的职工薪酬,计入建造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的开发成本

C.AB两项之外的其他职工薪酬,计入当期损益

D.企业应当严格按照辞退计划条款的规定,合理预计并确认辞退福利产生的应付职工薪酬,并确认管理费用

三、判断题

1.企业为鼓励生产车间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给予的补偿,应该计入生产成本科目。

(  )

2.资产负债表日对于一次还本、分期付息的债券,企业按照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均应该贷记应付利息科目。

(  )

3.满足辞退福利确认条件,实质性辞退工作在一年内完成、但付款时间超过一年的辞退福利,企业应当选择适当的折现率,以折现后的金额计量应付职工薪酬。

(  )

4.企业在对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进行分拆时,应先对负债成份的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确定负债成份的初始确认金额,再按照发行价格总额扣除负债成份初始确认金额后的金额确定权益成份的初始确认金额。

发生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发生的交易费用,应当在负债成份和权益成份之间按照各自的成本进行分摊。

(  )

5.企业为核算其按照合同约定应支付的各类利息,如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长期借款、企业债券等应支付的利息,应当记入到“应付利息”科目。

(  )

6.预收账款不多的企业,可不设置“预收账款”账户,将预收的货款直接记入“应付账款”科目的贷方。

(  )

7.企业发行的债券的票面利率低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时,可按超过债券面值的价格发行,称为溢价发行。

(  )

8.应付股利的处理应该是在董事会或类似机构通过的利润分配方案中拟分配的现金股利或利润时确认的企业负债,在股东大会通过后,如果不一致的,则按照股东大会的决议进行调整。

(  )

9.企业采用补偿贸易方式引进国外设备时,应按设备、工具、零配件等的价款以及国外运杂费的外币金额和规定的汇率折合为人民币确认长期应付款。

(  )

四、计算题

1.2007年12月31日,甲上市公司委托证券公司以7755万元的价格发行3年期分期付息公司债券,该债券面值为800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4.5%,实际年利率为5.64%,每年付息一次,到期后按面值偿还,支付的发行费用与发行期间冻结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相等。

甲公司发行的公司债券筹集的资金用于建造专用生产线。

生产线建造工程采用出包方式,于2008年1月1日开始动工,发行债券所得款项当日全部支付给建造承包商,2009年12月31日所建造生产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假定各年度利息的实际支付日期均为下年度的1月10日,2011年1月10日支付2010年度利息,一并偿付面值。

所有款项均以银行存款收付。

要求:

分别编制甲公司与债券发行、2008年12月31日和2010年12月31日确认债券利息、2011年1月10日支付利息和面值业务相关的会计分录。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应付债券”科目应列出明细科目)

2.甲公司是一家电脑生产型企业,有职工200名,其中一线生产工人170名,总部管理人员30名。

2008年2月,甲公司决定以其外购的一批液晶显示器作为福利发放给职工,该批显示器单位购买成本为10000元,单位计税价格(公允价值)为14000元,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

要求:

编制甲公司的相关账务处理。

3.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7%,2006年12月有如下主要业务:

(1)委托外单位加工一批材料(非金银首饰),原材料价款70万元,加工费用20万元,消费税税率为10%,材料已经加工完毕验收入库,加工费用等尚未支付。

该委托加工材料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

(2)将应税消费品用于对外投资,产品成本700万元,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40万元,公允价值和计税价格均为1000万元。

该产品的消费税税率为10%(具有商业实质)。

(3)出售一厂房,厂房原价1500万元,已提折旧500万元,计提减值准备100万元。

出售所得收入1000万元存入银行,用银行存款支付清理费用5万元。

厂房已清理完毕,营业税税率为5%。

(4)转让无形资产所有权,收入25万元,无形资产的原值为30万元,已摊销的无形资产金额是6万元,没有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营业税税率为5%。

(5)出租一项当月取得的无形资产,取得价款300万元,预计使用寿命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直线法进行摊销。

当月取得租金收入10万元,营业税税率为5%。

要求:

编制上述业务的相关会计分录。

答案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ABC均作为视同销售处理,D项外购的原材料用于集体福利,进项税额不得抵扣,需要转出。

故D选项符合题意。

如何区分增值税视同销售计算销项税额和增值税进项税额不得抵扣?

能不能说明一下税法相关规定的原理?

  〖解答〗

  第一,视同销售的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4条:

单位或个体经营者的下列行为,视同销售货物:

  

(1)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

  

(2)销售代销货物;

  (3)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

  (4)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

  (5)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体经营者;

  (6)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

  (7)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

  (8)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

  第二,进项税额不得抵扣的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10条规定:

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1)购进固定资产;

  

(2)用于非应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3)用于免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4)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5)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

  (6)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可以看到,

(2)(4)两种情况恰好对应视同销售(4)(7)两种情况,正是视同销售与进项税额不得抵扣的区别所在。

进项税额不得抵扣,就意味着已经记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的,需要进项税额转出,即要记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

【答疑编号22389】

【该题针对“应交税费的核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方法一:

2008年应摊销的利息费用=2000×3%-2200×2%=16(万元),2009年应摊销的金额=2000×3%-(2200+60-16)×2%=15.12(万元),2009年12月31日,该项应付债券的账面余额=2200+2000×3%×2-16-15.12=2288.88(万元)。

  方法二:

由于债券采用一次还本付息方式发行,每期的应计利息要计入摊余成本,所以2009年12月31日应付债券的摊余成本(即账面余额)=2200×(1+2%)2=2288.88(万元)

  C选项符合题意。

【答疑编号22390】

【该题针对“应付债券的核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3.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土地使用税这四种税金均需要通过“管理费用”科目核算。

车辆购置税于发生时计入资产成本。

本题选择C项。

【答疑编号22391】

【该题针对“应交税费的核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4.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2008年应该确认的利息费用=194.65×6%=11.68(万元),2009年年初应付债券的账面余额=194.65+(11.68-200×5%)=196.33(万元),2009年应确认的利息费用=196.33×6%=11.78(万元)。

【答疑编号22392】

【该题针对“应付债券的核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5.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不通过应交税费科目核算的税金有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契税、车辆购置税。

本期影响应交税费的金额是2+3+1=6(万元)。

本题选择C项。

【答疑编号22393】

【该题针对“应交税费的核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6.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该债券负债成份的初始入账价值为18507360元(20000000×0.7626+20000000×6%×2.7128),所以权益成份的入账价值是:

20000000-18507360=1492640(元)。

【答疑编号22394】

【该题针对“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核算1”知识点进行考核】

7.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由受托方代扣代交的委托加工继续用于生产应税消费品负担的消费税应记入“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科目的借方,如果是直接销售或用于生产非应税消费品的,则消费税应该计入到成本;一般纳税企业进口用于生产产品的原材料所支付的增值税,是允许抵扣的;按照新准则规定,商品流通企业外购商品是所支付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等费用,应当计入存货采购成本。

只有C选项符合题意。

【答疑编号22395】

【该题针对“应交税费的核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8.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建筑企业本期对外提供装修劳务,属于正常的营业活动,应交营业税应计入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金额为200×3%=6(万元);而对外出售无形资产不属于日常活动,应该计入资产处置损益,金额为150×5%=7.5(万元)。

选项D符合题意。

【答疑编号22396】

【该题针对“应交税费的核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9.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企业对无法支付或无需支付的应付账款应转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

【答疑编号22397】

【该题针对“其他负债的核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二、多项选择题

1.

【正确答案】 ACD

【答案解析】 耕地占用税、契税、印花税不通过“应交税费”科目核算,于发生时直接通过“银行存款”科目核算就可以了。

【答疑编号22398】

【该题针对“应交税费的核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 BD

【答案解析】 企业将拥有的房屋等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按照该住房每期应计提的折旧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企业以其自产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放给职工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按照产品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

应当选择BD。

【答疑编号22399】

【该题针对“非货币性职工薪酬”知识点进行考核】

3.

【正确答案】 ACD

【答案解析】 房产税记入“管理费用”科目,车辆购置税记入“在建工程”科目,增值税是价外税,与损益无关。

消费税为价内税,应当计入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

选项ACD正确。

【答疑编号22400】

【该题针对“应交税费”知识点进行考核】

4.

【正确答案】 BD

【答案解析】 按照新准则规定,企业应交的教育费附加,应该通过“应交税费”科目核算;应付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在“长期应付款”科目中核算。

BD选项符合题意。

【答疑编号22401】

【该题针对“长期应付款”知识点进行考核】

5.

【正确答案】 ABD

【答案解析】 新会计准则已经取消“补贴收入”科目。

企业实际收到税务部门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先征税后返还的增值税,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答疑编号22402】

【该题针对“应交税费的核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6.

【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计量应付职工薪酬时,国家规定了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计提,比如“五险一金”以及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等。

ABCD均符合题意。

【答疑编号22403】

【该题针对“职工薪酬的核算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7.

【正确答案】 BCD

【答案解析】 对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涉及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和教育费附加等相关税费,应该通过“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核算。

A选项,企业出售不动产不属于日常经营活动,确认的是营业外收入,而不是营业收入,所以不能通过该科目核算;C选项,房地产开发企业出售商品房属于日常经营活动,可以通过该科目核算。

企业出租无形资产、提供运输劳务,均属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其他业务,确认其他业务收入,涉及的营业税是可以通过“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核算的。

BCD选项符合题意。

【答疑编号22404】

【该题针对“应交税费的核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8.

【正确答案】 ABD

【答案解析】 经营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尚未支付的应通过“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

【答疑编号22405】

【该题针对“长期应付款”知识点进行考核】

9.

【正确答案】 ABCD

【答疑编号22406】

【该题针对“职工薪酬的核算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三、判断题

1.

【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企业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给予的补偿,属于辞退福利,应该计入管理费用科目。

【答疑编号22407】

【该题针对“辞退福利的确认和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资产负债表日对于分期付息、一次还本的债券,企业应按照应付债券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债券利息费用,借记“在建工程”、“制造费用”、“财务费用”等科目,按照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支付的利息,贷记“应付利息”科目,按照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未到付息期的利息,贷记“应付债券—一般公司债券(应计利息)”科目,按期差额借记或贷记“应付债券—一般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答疑编号22408】

【该题针对“应付债券的核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3.

【正确答案】 对

【答案解析】 辞退福利付款时间超过一年的,应当考虑款项的时间价值,以折现后的金额确认应付职工薪酬。

【答疑编号22409】

【该题针对“职工薪酬的确认和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4.

【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本题的前半句没有错误,后半句企业发生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发生的交易费用,应当在负债成份和权益成份之间按照各自的相对公允价值进行分摊。

【答疑编号22410】

【该题针对“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核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5.

【正确答案】 对

【答案解析】 企业为核算其按照合同约定应支付的各类利息,如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长期借款、企业债券等应支付的利息,设置“应付利息”科目核算。

【答疑编号22411】

【该题针对“应付债券的核算”,“长期借款”知识点进行考核】

6.

【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不设置“预收账款”账户的企业,应将预收的货款记入“应收账款”的贷方。

【答疑编号22412】

【该题针对“其他负债的核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7.

【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企业发行的债券的票面利率低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时,可按低于债券面值的价格发行,称为折价发行。

【答疑编号22413】

【该题针对“应付债券的核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8.

【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应付股利是指企业经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审议批准分配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即在股东大会通过后才进行账务处理,确认为企业的负债,在董事会通过时不进行账务处理。

【答疑编号22414】

【该题针对“应付股利”知识点进行考核】

9.

【正确答案】 对

【答案解析】 企业采用补偿贸易方式引进国外设备时,应该将外币价款折合为人民币确认长期应付款。

【答疑编号22415】

【该题针对“长期应付款的核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四、计算题

1.

【正确答案】 

(1)2007年12月31日发行债券

借:

银行存款         7755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245

  贷:

应付债券——面值      8000

(2)2008年12月31日计提利息

借:

在建工程         437.38(7755×5.64%)

  贷: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77.38

         应付利息           360

(3)2010年12月31日计提利息

借:

财务费用          445.87

  贷: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85.87

         应付利息                       360

注释:

2009年度的利息调整摊销额=(7755+77.38)×5.64%-8000×4.5%=81.75(万元),2010年度属于最后一年,利息调整摊销额应采用倒挤的方法计算,所以应是=245-77.38-81.75=85.87(万元)

(4)2011年1月10日付息还本

借:

应付债券——面值8000

  应付利息         360

  贷:

银行存款         8360

【答疑编号22416】

【该题针对“应付债券的核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 

(1)决定发放非货币性福利

借:

生产成本  1989000

  管理费用  351000

贷:

应付职工薪酬  2340000

计入生产成本的金额为:

170×10000×(1+17%)=1989000

计入管理费用的金额为:

30×10000×(1+17%)=351000

(2)实际发放非货币性福利

借:

应付职工薪酬  2340000

贷:

原材料                 20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340000

需要转出的增值税进项税额=200×10000×17%=340000(元)

【答疑编号22417】

【该题针对“职工薪酬的核算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3.

【正确答案】 

(1)借:

委托加工物资       70

               贷:

原材料        70

借:

委托加工物资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