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感科应知应会MicrosoftWord文档.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896128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院感科应知应会MicrosoftWord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院感科应知应会MicrosoftWord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院感科应知应会MicrosoftWord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院感科应知应会MicrosoftWord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院感科应知应会MicrosoftWord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院感科应知应会MicrosoftWord文档.docx

《院感科应知应会MicrosoftWord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院感科应知应会MicrosoftWord文档.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院感科应知应会MicrosoftWord文档.docx

院感科应知应会MicrosoftWord文档

院感应知应会

一、什么是医院感染?

指医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已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属于医院感染。

二、常见医院感染是什么?

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泌尿道感染、手术部位感染(SSI)、胃肠道感染、血液感染(BSI)等。

三、医院感染散发报告流程?

有关科室发现医院感染散发病例时,经治医师应当向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报告,科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必须于24小时内向医院科室感染管理科报告。

经治医师应24小时内通过“医院感染监测系统”网络或电话直报院感科,并在病历“医院感染”一栏填写有关项目。

四、什么是医院感染暴发?

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含3例)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五、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时应该如何报告?

1、出现暴发流行趋势时,经治医师立即报告科主任,同时立即报告院感科(电话:

6279064),节假日报总值班(6279041)。

医院感染管理应于24小时内报告主管院长和医务部,并通报相关部门。

2、科室应立即做好严格消毒隔离工作,同时配合院感部门进行病原学和流行病学调查。

3、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按《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报告。

六、什么是标准预防?

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

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和防护面罩,以及安全注射。

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

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

 

七、什么是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

常见耐药菌有哪些?

一种微生物对三类或三类以上抗生素同时耐药。

常见耐药菌是: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等。

八、多重耐药菌报告流程?

科室发现多重耐药菌,立即报告科室主任、护士长,同时报告院感科,并对病人采取隔离措施。

院感网报告处置流程:

1、微生物室每日确认耐药菌并电话及时报告相关科室及院感科,院感科根据耐药菌监测情况决定是否向上级有关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2、临床医生、护士每日确认耐药菌信息,管床医师及时开启“接触隔离”医嘱,护士立即对病人进行隔离,并做好系统登记。

3、院感科专职人员实时监测每日数据,监督隔离落实情况,定期分析反馈。

九、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的措施有哪些?

1、对高危病人的筛检。

2、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

3、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医生下隔离医嘱,护士做好“接触隔离”措施。

首选单间隔离,同类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4、遵守无菌技术。

5、加强环境卫生管理。

6、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7、患者转诊前应通知接诊科室,并在交接单上注明“多重耐药”字样。

8、连续3次标本(每次间隔>24h)耐药菌培养阴性或感染已经痊愈但无标本可送,方可解除隔离。

十、预防导管相关感染有哪些常见措施?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使用大无菌单(巾)。

2、首选锁骨下静脉。

3、采用2%氯已定乙醇制剂或聚维酮碘消毒。

4、宜选用含有抗菌成分的导管。

5、定期更换敷料,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十一、预防尿路感染有哪些常见措施?

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技术原则、手卫生。

2、正确铺无菌巾,保持最大的无菌屏障。

3、集尿袋高度低于膀胱水平。

4、不常规膀胱冲洗或灌注。

5、不宜频繁更换导尿管。

十二、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有哪些措施?

1、严格掌握适应症,优先考虑无创通气;如要插管,尽量使用经口气管插管。

2、严格无菌操作。

3、使用0.2%的氯已定(洗必素)漱口或口腔冲洗。

4、控制血糖。

5、如无禁忌症,应将床头抬高约30°。

6、使用可吸收导管。

7、使用一次性吸痰管,每次吸痰时间不要超过15秒。

8、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十三、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有哪些常见措施?

1、缩短术前住院时间。

2、控制血糖。

3、需备皮,手术当日备皮,使用不损伤皮肤的方法。

4、术前30分钟或麻醉诱导期预防用药。

5、严格外科手消毒。

6、保证使用的手术器械、器具及物品等达到灭菌水平。

7、严格遵循无菌技术原则和手卫生规范。

十四、Ⅰ类切口手术需要预防用药吗?

Ⅰ类切口手术,如腹股沟疝修补术、甲状腺疾病手术、乳腺疾病手术、关节镜检查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颅骨肿物切除手术、经血管途径介入诊断手术患者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

十五、围术期预防用药指证?

1、Ⅱ类切口及部分Ⅲ类切口手术。

2、使用人工材料或人工装置的手术。

3、清洁大手术,手术时间长,创伤较大,或涉及重要器官。

4、患者有感染高危因素,如高龄、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尤其是接受器官移植者)、营养不良等。

十六、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方法?

1、用药时期:

术前0.5小时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静脉给药。

2、如果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1500ml),可手术中给予第2剂。

3、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

4、Ⅰ类切口手术首选一代头孢菌素,头孢唑啉或头孢拉定,如需使用第二代头孢菌素推荐头孢呋辛,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作为外科围手术期预防应用。

十七、什么叫手卫生?

各类环境医务人员手细菌菌落数标准是多少?

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卫生手:

≤10cfu/c㎡,外科手:

≤5cfu/c㎡。

十八、洗手与卫生手消毒的原则是什么?

1、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流动水洗手。

2、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十九、什么时候洗手?

两前:

接触患者前;进行清洁(无菌)操作前。

三后:

接触体液后;接触患者后;接触周围环境后。

二十、洗手六步法?

按照各科室洗手池旁图示操作。

二十一、佩戴外科口罩的正确方法

1、将口罩戴上,金属软条应该向上,

2、头带分别绑于头顶后及颈后,

3、将金属软条向内按压至该部分成鼻梁状,

4、完成时,口罩必须覆盖鼻至下巴,紧贴面部。

二十二、如何正确佩带手套?

1、暴露于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黏膜、有破损的皮肤,及其污染的物品时。

2、严重污染时需要更换手套。

3、脱去手套后要马上洗手或手消毒。

4、一次性手套不可重复使用。

5、皮肤有破损时,建议戴2副手套。

6、戴手套不能取代洗手。

二十三、病区消毒灭菌原则是什么?

1、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应单间隔离。

2、无菌吸痰一次一管,静脉穿刺操作一巾一带一针一持针器。

3、胃管、尿管、引流袋或引流瓶按规定时间更换,有标识。

4、病人衣服、床单、被套、枕套每周四更换1-2次,遇有血液、体液污染等情况,应及时更换。

5、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位应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6、不在病区内清点污染被服。

7、病室应定时通风换气,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

8、每日用清水或清洁剂擦拭各类物体表面或地面,保持清洁。

9、各种保洁抹布一桌一巾,用后清洗消毒,保持干燥备用。

二十四、我院对复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消毒灭菌如何管理?

1、应采取集中管理的方式,对所有需要消毒或灭菌后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由消毒供应中心(CSSD)集中处理。

外来医疗器械也由CSSD统一清洗、消毒、灭菌。

2、雾化器一人一用一消毒。

3、氧气湿化瓶内灭菌蒸馏水每日更换,湿化瓶和内芯每日消毒1次。

备用的湿化瓶、管每周总消毒一次。

4、急救车内喉镜、开口器、舌钳、呼吸囊,清洁消毒后单包装存放;气管插管导丝灭菌后,单包装存放。

5、长期应用呼吸机患者外置管路每周更换一次,管路消毒规范。

6、体温表按要求消毒。

7、血压袖带保持清洁,被血液、体液污染后及时先清洁,后立即用500mg/L有效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清洗晾干备用。

8、公用听诊器、手电筒、电话每日用75%酒精或500mg/L有效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9、公用水杯、量杯、量筒、负压吸引瓶、拖鞋用后分类清洗消毒,在1000mg/L有效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

10、公用便器使用后消毒,干燥备用,自备便器每周集中消毒一次。

二十五、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消毒隔离应注意什么?

1、抽出的药液、开启的无菌溶液须注明时间,超过2h不得使用;各种溶媒最好采用小包装,启封抽吸后超过24h不得使用。

2、碘酒、乙醇应密封保存,每周更换2次,容器每周灭菌2次。

3、治疗车上物品应排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进入病室的治疗车、换药车应配有快速手消毒剂。

4、治疗、处置按一般病人、感染病人的顺序进行;换药操作应按照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依次进行;特殊感染伤口应就地(诊室或病房)严格隔离,不得进入换药室,处置后进行对场所严格终末消毒。

5、每日进行清洁、消毒,地面湿式清扫。

二十六、紫外线常用于什么消毒?

用于室内空气,物体表面的消毒。

二十七、紫外线消毒应注意什么?

1、物品表面30W紫外灯在1M处照射强度:

≥70uW/c㎡,时间30min。

室内空气照射强度1.5W/㎡,时间30min。

2、紫外线灯管每周用酒精纱布擦拭。

二十八、无菌物品保管有哪些要求?

1、无菌物品专柜放置(离地20cm。

距墙5cm),柜内清洁、无积灰,标记明显。

2、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依次排列,无菌包清洁、干燥、无破损,无过期,包外有物品名称、有效期止日期、灭菌指示带及签名。

3、一次性无菌物品集中定点放置,无过期、无破损。

4、无菌持物钳(镊)采用干镊罐,应有启用时间,有效时间≤4小时。

二十九、朊毒体、气性坏疽及不明病原体污染物品处理流程

1、宜选用一次性诊疗器具,使用后双层密闭封装焚烧处理。

2、可重复使用的污染器具,双带密闭包扎注明“朊毒体”感染送供应室集中处理。

3、供应室应先浸泡于1mol/L氢氧化钠溶液作用60min,再按照常规清洗消毒灭菌流程处理,压力蒸汽灭菌应选用134℃-138℃,18min,或132℃,30min,或121℃,60min。

三十、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有哪些?

1、环境要清洁。

2、衣帽、口罩穿戴整洁,并修剪指甲、洗手。

3、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别放置:

未经使用的无菌包(容器),一般可保存7-14天,一经打开,只限在24h内使用,过期应重新消毒。

4、取用无菌物品时,必须使用无菌钳(镊)。

取出的无菌物品,未经使用,不可放回无菌容器中。

未经消毒的手和物品不可触及或跨越无菌区。

5、无菌物品疑有污染,应予更换或重新灭菌。

三十一、感染病人隔离基本原则?

1、开具隔离医嘱:

“接触隔离”、“空气隔离”或“飞沫隔离”。

2、“三处标识”:

隔离病室、床单位以及病历应有相应隔离标识,并限制人员出入。

3、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可相对集中;传染病患者或可疑传染病患者应安置在单人隔离房间。

4、感染病人的引流液、体液等消毒后排放。

三十二、“接触传播”常见疾病和隔离措施?

1、常见疾病:

单纯胞疹、多重耐药菌(MRSA等)。

2、预防措施:

①设隔离室。

②洗手和手套。

③有可能污染工作服时,应穿隔离衣。

④接近病人时戴口罩、帽子。

⑤限制病人离开隔离室,转运时做好防护。

⑥治疗护理放在最后或单独执行。

⑦污染物品应装袋并标记,集中焚烧处理。

⑧探视者进入隔离室前应通知值班护士。

3、隔离标识:

蓝色。

三十三、“空气传播”常见疾病和隔离措施?

1、常见疾病:

结核、麻疹、水痘。

2、预防措施:

①单独隔离,负压病房。

②戴口罩(N95口罩)、手套和穿隔离衣。

③病人只能呆在隔离病房。

3、隔离标识:

黄色。

三十四、“飞沫传播”常见疾病和隔离措施?

1、常见疾病:

SARS、流感、链球菌肺炎、流行性腮腺炎和百日咳

2、预防措施:

①病人应该住隔离单间。

②近距离(1米之内)接触病人时,必须佩戴外科口罩。

③限制病人活动,如果病人离开病房应戴外科口罩。

3、隔离标识:

粉色。

三十五、甲型H1N1流感、冠状病毒感染患者隔离的原则是什么?

1、疑似患者和确诊患者应当分开安置,并进行单间隔离。

确诊患者可以置于多人房间,不设陪护。

2、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飞沫隔离与接触隔离措施。

3、患者佩戴外科口罩;

4、在咳嗽或者打喷嚏时遮掩口鼻

5、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洗手或手消毒;

6、与他人的距离保持1米以上。

三十六、甲型H1N1流感的防护分为哪几级?

1、一般防护:

适用于普通门(急)诊、普通病房的医务人员,要求:

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外科口罩,认真执行手卫生。

2、一级防护:

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要求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罩,必要时戴乳胶手套。

严格执行手卫生,下班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黏膜的防护。

三十七、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使用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1、在进行诊疗、护理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时。

2、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时。

3、为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近距离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喷溅时,应使用全面型防护面罩。

4、佩戴前应检查有无破损,佩戴装置有无松懈。

每次使用后应清洁与消毒。

三十八、发生艾滋病、乙肝、丙肝职业暴露后应如何处理、报告?

1、紧急局部处理:

轻轻挤血、流动水冲洗、碘伏或酒精消毒。

2、立即报告本科室主任、护士长及医院感染管理科(6279064),并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

3、核实病人带病情况,暴露者必要时检查相应的抗原及抗体。

4、咨询传染病院后预防用药。

5、追踪和随访。

6、为职业暴露当事人严格保密。

三十九、感染性手术注意事项?

1、手术单应注明感染情况。

2、感染手术安排在隔离手术间,手术间设感染标识。

3、呼吸道传染病手术安排在每日最后一台。

4、每台感染手术后手术间必须进行终末消毒。

四十、医疗废物分哪几类?

莱芜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是什么?

可分为五类。

分别是:

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

莱芜市集中处置单位是莱芜市海纳医疗废物处理有限公司。

四十一、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原则是什么?

1、医疗废物使用黄色垃圾袋,利器装入利器盒内;生活垃圾使用黑色垃圾袋。

不得混放。

2、病原体培养基、标本、菌种及毒种保存液等高危废物,必须就地高压蒸汽灭菌,再按感染性废物集中回放。

3、医疗废物包装袋和锐器盒,标明产生科室、时间、类别、数量。

4、医疗废物有三联单交接记录,资料保存3年。

四十二、消毒灭菌的原则是什么?

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达灭菌要求。

各种注射、穿刺、采血器具应当一人一用一灭菌。

凡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达到消毒要求。

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用后应当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

四十三、医院感染三级管理组织是哪些?

1、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2、院感科;3、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小组。

四十四、2%戊二醛用于浸泡消毒和灭菌的时间各是多少?

浸泡30分钟达消毒水平、浸泡10小时可达灭菌水平。

但原则上能高压灭菌的不浸泡。

四十五、什么是消毒?

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四十六、什么是灭菌?

(新《消毒技术规范》定义)

杀灭或清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的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四十七、20XX年卫生部出台哪两个关于消毒隔离与空气隔离的规范?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12版)、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

四十八、环境物体表面消毒灭菌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

当受到病原菌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然后再清洁和消毒。

四十九、我院常见消毒液的浓度与作用时间是什么?

一般消毒:

含氯消毒液500ml/L,30min。

特殊感染(经血传播的病原体、结核等):

含氯消毒液1000-2000ml/L,60min。

五十、关于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

1、接受清洁手术者在术前0.5—2小时内给药,如果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1500ml),可在手术中给予第2剂(使用长半衰期抗菌药者除外)。

抗菌药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小时,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

手术时间较短(<2小时)的清洁手术,术前用药一剂即可。

接受清洁、污染手术者的手术时,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小时,必要时延长至48小时。

污染手术可依据患者情况酌量延长。

对手术前已存在感染者,抗菌药使用时间应按治疗性应用而定。

2、要求抗菌药物的选择严格参照《抗菌药物在围手术期的预防应用指南》。

要求所有医务人员明确知道自己所在科室感控小组成员名单,科室监控医生和护士需明确自己的职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社交礼仪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