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力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884695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力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张力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张力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张力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张力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张力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x

《张力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力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张力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x

张力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张力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准备工作

1.1操作手必须持证上岗。

1.2首次使用前,应详细阅读本机使用说明书,掌握原理、性能及操作程序。

1.3检查冷却水、柴油、机油、液压油及各润滑点润滑油脂不得短缺,并预先加满。

1.4进行正反转试车(在低温状态下启动应预热),对各仪表、制动器、各紧固件进行检查,发现性能不正常时,应在操作前排除。

1.5按要求平整场地,调整张力机方向,牢固可靠打好支腿、地锚,并用手刹车将张力机制动。

1.6作业前必须确认通讯是否畅通,通讯语言要规范简练,要合理调定张力值。

2放线作业

2.1操作手必须按指挥人员的指令进行有关作业,做到先于牵引机开机,后于牵引机停机。

操作手有权拒绝一切违反机械性能和操作规程的指令。

2.2严格依照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进行各项功能操作,作业时接通接地装置。

2.3放线时将换向阀手柄放到张力位置,初始无张力时从小到大调整张力,导线有张力时从大到小调整张力,有张力时不得向前传动。

2.4换线轴压接向前传动时,先释放张力阀直到无张力,然后将换向阀手柄放到传动位置,操纵变量杆向前转动张力轮。

2.5换线轴压接向后传动时,先旋紧张力阀,打开刹车,操纵变量杆向后转动张力轮。

2.6停机时待张力轮转速降下来后在制动刹车,非紧急情况不得紧急刹车,每次紧急制动后应检查制动器损伤情况。

2.7操作过程中要精力集中,严禁擅离工作岗位。

2.8做好张力机各项保养工作,认真填写运行记录。

2.9每天作业完毕,应检查刹车制动情况,必要时附加临锚。

牵引机安全技术操作规

1准备工作

1.1操作手必须持证上岗。

1.2首次使用前,应详细阅读本机使用说明书,掌握原理、性能及操作程序。

1.3检查冷却水、柴油、机油、液压油及各润滑点润滑油脂不得短缺,并预先加满。

1.4进行正反转试车(在低温状态下启动应预热),对各仪表、制动器、过载熄火装置、各紧固件进行检查,发现性能不正常时,应在操作前排除。

1.5按要求平整场地,调整牵引机方向,牢固可靠打好支腿、地锚,并用手刹车将牵引机制动。

1.6作业前必须确认通讯是否畅通,通讯语言要规范简练,要合理调定牵引力值,防止过牵引。

2牵引作业

2.1操作手必须按指挥人员的指令进行有关作业,做到后于张力机开机,先于张力机停机。

操作手有权拒绝一切违反机械性能和操作规程的指令。

2.2严格依照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进行各项功能操作,严禁设备带病作业,作业时接通接地装置。

2.3牵引前,应调整尾车压力,调整发动机转速,缓慢扳动变量杆进行向前、向后牵引、倒车。

2.4换线轴时,必须保证出线端有足够的张力,以免“跑线”。

2.5停机时待牵引轮转速降下来后在制动刹车,非紧急情况不得紧急刹车,每次紧急制动后应检查制动器损伤情况。

2.6操作过程中要精力集中,严禁擅离工作岗位。

2.7做好牵引机各项保养工作,认真填写运行记录。

2.8每天作业完毕,应检查刹车制动情况,必要时附加临锚。

吊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准备工作

1.1司机必须持证上岗。

1.2首次使用前,应详细阅读本机使用说明书,掌握原理、性能及操作程序。

1.3检查冷却水、柴油、机油、液压油及各润滑点润滑油脂不得短缺,并预先加满。

1.4对制动器、吊钩、钢丝绳和安全装置进行检查,发现性能不正常时,应在操作前排除。

1.5按要求平整停机场地,牢固可靠到打好支腿。

2作业

2.1严格按使用说明书中的规定进行起重作业。

2.2只对专门指挥人员的信号作出反应,但对停止信号,不论何人何时发出,都要服从。

2.3当重物处于悬挂状态时,操作人员不得离岗。

2.4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司机不应进行操作:

2.4.1超载或物体重量不清。

如吊拔起重量或拉力不清的埋置物,及斜拉斜吊;

2.4.2结构或零部件有影响安全工作的缺陷或损伤。

如制动器、安全装置失灵,吊钩螺母防松装置损坏、钢丝绳损伤达到报废标准等;

2.4.3捆绑、吊挂不劳或不平衡而可能滑动,重物棱角处与钢丝绳之间未加衬垫等;

2.4.4被吊物体上有人或浮置物;

2.4.5工作场地浑暗,无法看清场地、被吊物情况和指挥信号等。

2.5司机操作时,应遵守下列要求。

2.5.1不得在有载荷的情况下调整起升制动器;

2.5.2吊运时不得从人的上空通过,吊臂下不得有人;

2.5.3起重机工作时不得进行检查和维修;

2.5.4所吊重物接近或达到额定起重能力时,吊钩在最低工作位置时,吊运前应检查制动器,用小高度、短行程试吊后,再平稳地吊运;

2.5.5吊钩在在最低工作位置时,卷筒上的钢丝绳必须保持有设计规定的安全圈数;

2.5.6起重机工作时,吊臂、吊具、辅具、钢丝绳、缆风绳及重物等,与输电线路的最小距离不应下列规定:

a、电压小于1kv时,最小为1.5米。

b、电压在1~35kv时,最小为3米。

c、电压小于1kv时,最小为0.01(V-50)+3米。

2.5.7用两台或多台起重机吊运同一重物时,钢丝绳应保持垂直,操作运行同步,均不得超过各自的额定起重能力。

2.6吊车的行驶按《运输车辆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执行。

2.7当风力超过有关规定值或车体倾斜度超过规定值时,不得进行起吊作业。

2.8做好吊车各项保养工作,认真填写作业记录

运输车辆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准备工作

1.1司机必须持证上岗。

1.2首次使用前,应详细阅读本机使用说明书,掌握原理、性能及操作程序。

1.3检查冷却水、柴油、机油、液压油及各润滑点润滑油脂不得短缺,并预先加满。

2起动

2.1起动前,确认变速杆在空档,将钥匙插入点火开关内,踩下离合器,顺时针转至开启位置,起动后松开钥匙。

2.2起动未成功时,可在30秒后再起动,每次起动不得超过5~7秒。

2.3起动后注意检查机油压力、冷却液温度、气压及发电机是否发电,不要猛踏油门,不要长时间怠速运转。

3行驶

3.1行驶时要遵守交通规则。

3.2确认气压、机油压力、冷却液温度达到工作要求,同时确定刹车可靠后方可正常行驶。

起车时要将手动阀处于解除位置。

3.3行驶中注意观察机油压力、气压、冷却液温度是否满足要求。

3.4在不必要的情况下,尽可能不要急起动,猛加速和紧急制动。

3.5换当时,要均匀加力,并且要挂到底。

严禁不踩离合器换挡。

3.6下坡时严禁发动机熄火,变速箱挂空挡。

3.7在冰雪路面和雨水路面行使时,严禁高速行驶,避免急加速、急转弯、急制动。

3.8在雨水路面行驶时,雨水可能会进入制动鼓,应不时轻踩制动踏板,以检查制动效果。

3.9必须在车辆完全停稳后才能换入倒档。

4停车

4.1车辆停驶时,应放松油门,降低车速,均匀地踏下制动踏板,挂入空挡,再拉动手动阀使车处于制动状态。

4.2关闭电源。

4.3在冬季室外长时间停车时,若非防冻液应放水。

挖掘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准备工作

1.1首次使用前,应详细阅读本机使用说明书,掌握原理、性能及操作程序。

1.2检查冷却水、柴油、机油、液压油及各润滑点润滑油脂不得短缺,并预先加满。

2起动

2.1起动前,确认变速杆在空挡,将钥匙插入点火开关内,顺时针转至开启位置,按下起动按钮即可起动。

2.2起动未成功时,可在30秒后再起动,每次起动不得超过10秒。

3行驶

3.1必须将铲斗放于车架上,并插好固定插销,收回支腿。

3.2作长距离行驶时,应将油泵传动箱操纵手柄放在分离位置。

3.3行驶途中下坡时,严禁发动机熄火及空挡运行,以免发生危险。

3.4当挖掘机陷入泥泞不能行走时,严禁用猛然松放离合器踏板的方法冲击起步,以免损坏机件。

3.5行驶时要及时换挡,避免硬撑、猛冲和突然加速。

3.6行驶前应检查制动是否工作可靠。

4作业

4.1选择较为平整坚实的停机面及一条合理的挖掘路线,必要时可用挖掘机本身整理停机面。

4.2当放下大臂、斗杆使铲斗接触工作面时严禁由高处砸下,回转平台起步停止及工作油缸接近上下止点时,应缓慢平稳,避免冲击。

4.3挖掘时注意不要挖离机身太近的地方,以免斗齿碰坏机件或塌方。

4.4严禁使用铲斗打桩及横扫地面障碍物。

4.5挖掘机在作业面上需要移位时,应注意收起左、右支腿,解除行走气刹及悬挂油缸闭锁气阀,以防损坏机件。

4.6在作业过程中,如果液压油油温超过80℃,应停止挖掘作业5~10分钟,让发动机带动油泵空运转,待油温下降后再继续作业。

4.7油泵起动和停止时,应使换向阀处于中位,调压阀处于卸荷状态。

推土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准备工作

1.1检查冷却水、柴油(汽油)、机油及各润滑点润滑油脂,不得短缺并预先加满。

1.2检查电源系统有无断线、短路和接头是否牢固。

机械联接部位是否紧固。

1.3起动前必须将主离合器分离,变速杆、进退操作杆放在空挡位置,燃油操作杆应放在低速或不供油的位置上,减速杆则放在减压位置上。

1.4冬季气温在5ºC以下时,冷却循环水应使用防冻剂。

2起动及作业

2.1将燃油调整杆放在总行程1/2处,将起动油钥匙顺时针方向转动到“起动”位置,待发动机起油后立即松开,每处起动不超过15秒,起动间隔不少于2分钟。

2.2运转中各仪表指示应正常。

2.3在石子合黏土路面行驶时,切勿高速急转弯,需要高速急转弯和原地旋转时,必须降低发动机转速后进行。

2.4下坡途中,不论坡道长短,都不能切开离合器,以免车自然加速失去控制而造成事故。

下坡时,不准拐死弯。

2.5超过25ºC的坡上横向推土时,应先进行挖填,使推土机能够保持平衡,方可作业。

2.6填沟渠或驶近坡时,应先换好倒档,然后再提升铲刀进行倒车,禁止铲刀超出坡的边缘,防止倒翻。

2.7当推土机遇到大阻力时,履带打滑或发动机减速时,应停止作业,切不可强行作业。

2.8停机时,变速杆放在空挡位置,推土机应停放在不影响其它机械运行的平坦、安全的地方,落下铲刀。

叉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准备工作

1.1叉车司机应经培训考核,持证上岗。

1.2首次使用前,应详细阅读本机使用说明书,掌握原理、性能及操作程序。

1.3检查冷却水、柴油、机油、液压油及各润滑点润滑油脂不得短缺,并预先加满。

2起动

2.1起动前,确认变速杆在空档,将钥匙插入点火开关内,顺时针转至开启位置,起动后松开钥匙。

2.2起动未成功时,可在30秒后再起动,每次起动不得超过5~7秒。

2.3起动后注意检查机油压力、冷却液温度及发电机是否发电,不要猛踏油门及长时间怠速运转。

3行驶

3.1确定刹车可靠后方可正常行驶,起车时要将手动阀处于解除位置。

3.3行驶中注意观察机油压力、冷却液温度是否满足要求。

4作业

4.1在检查确认叉车在正常状态后方可进行作业。

4.2工作中离合器(刹车)应轻踏、缓抬,勿突进、勿急刹、勿急转;操纵杆亦应轻缓扳动。

4.3载货时要保证货物重心不偏,行驶时货叉离地面30cm以上,勿前倾(后退行驶时货物要最大程度后倾)并不得全速行驶,货叉及平衡重上不得站人。

4.4上坡时,前进行使;载货下坡时,后退行驶。

4.5叉载货物时,司机不得离岗。

4.6作业期间视线不好时,必须听从指挥,不得随意动作。

4.7不得用叉车进行推(牵)作业。

5停车

5.1挂入空挡,再拉动手动阀使车处于制动状态,停于斜坡时,还应将车轮掩好。

5.2关闭电源。

冬季室外长时间停车时,若非防冻液应放水。

电焊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准备工作

1.1检查焊机各部有无损坏,长期未用的焊机,使用前必须测量绝缘电阻,如绝缘电阻低于规定,焊机必须予以干燥。

1.2检查接线的可靠性和正确性。

1.3检查发动机电刷与换向器情况。

2使用

2.1起动前应注意两根电缆不相互接触,焊机不与被焊金属接触,检查后方可启动焊机。

2.2起动时,先将星三角起动器的手柄拨到“Y”位置,开始起动,待电动机转速接近正常时,再将三角起动器的手柄拨到“Δ”位置。

2.3将电流粗调节开关及电流细调节旋钮放至所需焊接电流处,即可开始焊接。

焊接时,如随机附带之电缆不够长,应另采用加大截面的长电缆,以免增加电缆上的电压降,影响焊接。

2.4根据工作特点,材料厚度及相应的焊条大小,选择焊接电流。

2.5在焊工可能与很大金属表面接触的任何场所工作时,必须特别谨慎,免除焊工与电路接触。

焊机必须可靠接地,焊工穿戴绝缘手套及胶底鞋工作。

2.6为了保护眼睛,焊工在焊接时必须使用面罩。

如焊工在其他工作人员的公众地方工作时,应将焊接场所用板或帘幕等与公众地方隔开。

2.7在焊接时,应戴手套和脚披,清除焊缝溶渣时,焊工须戴防护眼镜以保护眼睛免受溶渣碎粒的损害。

2.8焊机使用完毕,应避免在湿度较高处冷却,以免金属部分及线圈凝露而影响绝缘。

机动绞磨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准备工作

1.1检查润滑油、燃油是否合乎规定要求,无论缺少哪种油,都要及

时补加,作好发动前的准备工作。

1.2检查变速箱的油面,油面高度应在80~90mm水平线上。

1.3检查各主要部位的螺栓是否紧固,如发现松动,及时紧固好。

1.4将离合器的手柄片往后拉,使离合器分离,并把手柄放在“分离”的位置上。

1.5打开磨芯活动支架,面向磨芯,把钢丝绳由下向上,反时针,由箱体侧向磨芯,外端缠绕5-6卷,并将尾绳放置与出线反向(牵引钢绳近箱体内侧,绳尾远箱体外侧)并以3-5人拽紧尾绳。

1.6起动发动机(汽油机)至额定转数。

1.7选择顺转档位,拨动手柄,啮入变速齿轮。

1.8合上磨芯牙嵌离合器,并锁入止动槽中,锁紧活动支架,挂上重物,将上临锱千斤绳。

2作业

2.1平缓地将离合器手柄推到“合”的位置,起吊重物(紧线开始)同时拽紧磨尾绳,将尾绳按顺序摆好,防止乱放。

2.2起吊结束时(或工作中需要停止时)将离合器手柄拉到“离”的位置,起吊重物立即停止。

如出现跑磨,重力自动刹车机构失灵打滑时,迅速将手柄拉到“制动”位置。

跑磨、刹车打滑现象就会立即消除。

2.3需要将重物下降,应将变速手柄放置在“倒档”位置上,并把离合器手柄平缓地推到“合”的位置,机后拽绳人员则将钢丝绳稳稳抓放,即可将重物放下,绝不允许人为放钢丝绳。

2.4需要停机时,将离合器手柄拉到“离”的位置,变速手柄放在“空挡”位置上,逐渐关小油门,发动机停火然后再将手柄放在“合”的位

液压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压接前的准备

1.1将液压机放置平稳,压机与液压泵的高压胶管联结好,且不要拉得过紧。

1.2将20:

1的混合燃油注入油箱后,方可使用。

1.3如动力部分是电动机,要接好电源开关,一定要安全可靠。

1.4备好压接用的钢模、金具等。

2压接操作程序

2.1拔出轭铁销

2.2打开轭铁销

2.3将选好的钢模(上、下)装好,然后关闭好轭铁,插好轭铁销。

2.4将快速接头和压接机上的接头联结好。

联结时一定要清理好快速接头上的杂垢,以防止进入油路,损坏机械。

2.5将汽油机(电动机)启动,检查一下声音,是否正常,待转速达到正常后,向左推操纵杆,此时油泵开始,压机钢体输入液压油增加,当压力表指针达到750±20kg/cm2时,上、下模已吻合,随即将操纵杆往右推25-30º,即压机钢体内的液压油回到油泵中,活塞回到原位,整个压接过程完了。

3操作注意事项

3.1应有固定人操作,而且要懂得汽油机原理。

3.2连续使用两个小时后,停机30分钟,检查一下油温。

3.3模具要配套。

3.4在压接过程中,压力不能超过900kg/cm2。

发电机机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准备工作

1.1首次使用前,应详细阅读本机使用说明书,掌握原理、性能及操作程序。

1.2检查冷却水、柴油、机油、液压油及各润滑点润滑油脂不得短缺,并预先加满。

1.3按说明书规定接好导线,并检查所有电器连接是否正确、牢固、电刷与滑环是否接触良好。

1.4确认机组接地是否良好,绝缘应不低于规定要求。

2起动

2.1起动前,确认控制屏各开关处于非工作状态。

2.2起动未成功时,可在30秒后再起动,每次起动不得超过5~7秒。

2.3起动后注意检查机油压力、冷却液温度,待水温达到50℃后,方可正常运转,但不要长时间怠速运转。

3发电

3.1待发动机调到正常运转后,调节发电机电压到额定值,合上电源开关即可供电。

3.2发电机运行中切勿过载,并注意观察发电机的通风和发热情况。

3.3严格防止油、水、或金属杂物等进入发电机和控制屏内。

3.4注意控制屏各仪表指示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发动机、发电机有无异响,有异常应停机检查。

4停机

4.1供电停止时,应将发电机主开关分开,再降低发动机转速,然后停机。

空气压缩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准备工作

1.1首次使用前,应详细阅读本机使用说明书,掌握原理、性能及操作程序。

1.2动力如为发动机则检查冷却水、燃油、机油存量是否满足要求,动力为电动机应检查旋转方向及接地是否良好。

1.3检查传动皮带松紧度。

1.4如果储气筒内有压力,应将其放掉。

2起动

2.1按说明书规定起动发动机或接通电源。

2.2起动后应无负荷运转数分钟,然后关闭放气阀。

2.3调定压力并检查自动停机装置,安全阀是否工作正常。

3使用

3.1待气压达到调定压力后,接通气管路,打开放气阀即可使用。

3.2检查机器运转过程中有无异响,发动机或电动机温度是否正常。

3.3机器安装不平稳或运转中产生剧烈振动应停止使用。

3.4机器严禁带病运行。

3.5长时间存放而未经检查,禁止使用。

4停机

关闭发动机或切断电源。

DY—100型全液压

风动潜孔锤钻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准备工作

1.1首次使用前,应详细阅读本机使用说明书,掌握原理及操作程序。

1.2检查冷却水、柴油、机油及各润滑点润滑油脂不得短缺并预先加满。

1.3机械联接部位是否紧固。

1.4检查钻机工作范围内有无稳机的障碍物,如有予以排除。

1.5检查钻杆接头是否滑扣,冲击器外壳有无裂纹,钻头合金柱齿是否脱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6检查各部联接螺栓是否松动,进给链条是否拉紧。

1.7检查各接头联接是否牢固、准确。

1.8安装钻机应使操作者位于上风口,钻机对准孔位并调平。

1.9起动空压机,待风压正常后方可进行钻机钻进。

2起动及作业

2.1将燃油调整杆放在总行程1/2处,将起动钥匙顺时针方向转动到“起动”位置,待发动机起动后立即松开,每次起动不超过15秒,起动间隔不少于2分钟。

2.2起动后检查各仪表指示是否正常。

2.3开孔钻进应轻压慢钻,待钻进80—100毫米后改调正常参数。

2.4当发现钻进速度明显改变,而排粉效果不好时,要及时提钻检查钻头及钻孔情况。

2.5当工作风压低于0.35Mpa时,应停止钻进。

2.6严禁钻杆在孔内反转,以防止将钻具掉入孔内。

2.7注意避免给进或提升超过极限位置。

2.8油泵起动和停止时,应使换向阀处于中位,调压阀处于卸荷状态。

LS——500拉力试验机操作规程

1准备工作

1.1机启动前必须检查各受力件有无强度缺陷,各连接紧具、试件是否连接可靠。

1.2接通电源调试设备。

1.2.1启动油泵前,调示仪表达到工作状态,检查电脑主机、显示器、打印机、传感器之间的连线连接是否正确可靠,按鼠标依次点动“加载”、“暂停”、“卸载”、“复位”,检查电器执行机构,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1.1.2开启油泵,空载运行3~5分钟。

2试验:

2.1电动预紧,预紧到载荷值开始显示时为止,变形量大的试件可预载到试验值的20%。

2.2启动电脑文字系统,分别打印试验单位,委托试验单位,试验代号,试件名称及规格,根据需要设定载荷,设定保压时间。

2.3电脑置零,加载,然后分两种情况:

2.3.1按设定程序,电脑自动控制,完成定值停机、保压、卸载全部试验过程。

2.3.2根据需要暂停、卸载、复位。

2.4打印

2.4.1可随时打印测试载荷值、最大值、加载曲线,也可在卸载后打印峰值及全过程的加载曲线。

2.5注意事项:

2.5.1试验机工作时各运动件应运动灵活。

2.5.2试验过程中如发现继续加载而仪表显示值不增加或增加很少时说明被测试件发生塑性变形,必须立即停止加载,进行检查。

2.5.3试验机加载、暂停、卸载必须在电脑上由鼠标点动完成,“预紧”及“松开”必须在卸载状态下进行。

2.5.4控制台必须可靠接地。

2.6停机:

停机必须首先关闭电脑,然后关闭电源。

砂轮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使用前

1.1工作前,应检查砂轮有无异常现象,确认安全后方可使用。

1.2检查接地是否良好。

1.3检查砂轮机的电气开关,保护罩,防护装置。

2使用

2.2先试运行,确认安全无问题方可使用。

2.3砂轮机工作时,操作者站在一侧前方,严禁正面作业,严禁用砂轮侧面磨削工件。

2.4磨削小型工件时要用夹具,不得用手把持,调整好托架与砂

轮间距离,防止工件把砂轮卡住。

2.5操作者要带保护镜作业,防止飞削伤害眼睛。

2.6砂轮机要有专人维护保养,及时更换砂轮片,定期检查电气。

3停机

关闭开关,切断电源。

钻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使用前

1.1检查设备情况,开关是否可靠,手柄是否灵活。

1.2检查设备的润滑情况,检查油标油窗,各加油点定期加油,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1.3检查接地情况是否良好。

1.4清理工作环境,防止发生意外。

2使用

2.1先试运行,确定安全无问题后方可使用。

2.2必须夹紧工件,夹紧钻头。

2.3打开开关,调整好转速、进刀量后即可工作。

2.4严禁超负荷使用。

2.5工作时严禁带手套,不得用手触摸钻头和铁屑。

2.6带好防护镜,防止飞屑刺坏眼睛。

2.7定期检查设备,专人负责管理。

3停机

关闭开关,切断电源。

遥控氦气飞艇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飞行前的准备

1.1首次操作必须详细阅读本机说明书,掌握原理、性能及操作程序。

1.2考察飞行现场,确定飞艇的起落场地,收取飞行现场的天气预报,制定飞行实施方案。

1.3飞行前应对飞艇做最后检查(检查限于故障已排除,并经过了正常保养的飞艇)。

1.3.1重点检查气囊压力、发动机、螺旋桨、燃油、电池、控制系统和飞艇重量及重心。

要求气囊压力、飞艇重量及重心、燃油满足飞行要求,电池容量充足,发动机、螺旋桨工作可靠。

1.3.2检查飞艇上是否有多余物。

1.3.3明确各人员的职责,并人员就位,通讯联络确认正常。

1.4安装好牵引绳盘并转动自如。

2起飞

2.1起飞前要确保飞艇各系统一切正常,在高、中、低速反复检查发动机几次。

飞艇要迎风放置,头尾各有一人牵住头尾绳,吊舱底下1-2人把住吊舱,调整涵道至起飞方向后,涵道刹车关闭,头绳人员撤离,调整发动机至较大马力后,吊舱底下人员助跑并向飞行方向推出飞艇。

2.2在刚起飞时,飞艇以40-50度的爬升角度起飞,升至10米左右时爬升角度以20-30度为好,至预定高度后(高于障碍40米以上),慢慢调整油门至工作状态。

2.3在起飞的整个过程中,飞艇均要对准风向,沟通渠道确保畅通。

2.4一定要确认涵道销子一被拔下,才能打开刹车开关,倾转涵道。

2.5操纵人员及地勤人员在飞行起飞前,发现意外情况,均有权终止飞行。

2.6地面一定要:

调整发射机和发动机的油门,使发射机的油门杆(3通道)最小时,发动机仍能安全的低速工作,而不熄火,也即发动机要有一定的怠速。

2.7待升到预定高度后,抛下牵引绳头与地面导引绳连接。

3飞行

3.1根据牵引力、风力情况做速度调整、升降调整和航向调整。

3.2飞行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最好以低速飞行为主。

3.3保证飞行高度,障碍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