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管理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18819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9.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神病管理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精神病管理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精神病管理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精神病管理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精神病管理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神病管理实施方案.docx

《精神病管理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神病管理实施方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神病管理实施方案.docx

精神病管理实施方案

精神病管理实施方案

篇一

精神病人管理方案精神病人管理行动实施方案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人民群众的精神卫生问题更加突出,精神卫生问题不仅是一个公共问题,也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特别是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事件直接关系到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

为我县社会稳定,避免肇事肇祸事件发生,结合本部门职责,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在********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县公安局的部署下,深入贯彻相关法规规定,按照“********精神卫生工作遵循属地管理原则,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点干预、广泛覆盖、依法管理”的方针,明确职责,齐抓共管,积极行动起来,全面加强对重性精神病人的治疗和管理工作。

二、工作目标规范重性精神病人的管理治疗工作,有效预防和减少精神病人严重肇事肇祸事件的发生,实现********精神病人严重肇祸滋事零指标。

三、工作内容

一社区精神病人管理

1、核实精神病人基础数据并及时更新。

组织我县社区民警对我县登记在卡册的精神病人进行数据核实,做到“四清楚”即底数清、去向清、治疗情况清和精神状态清,并及时更新相关数据。

2、对重点精神病人开展走访评估。

由社区民警、居委会工作人员等组成监控小组,对辖区精神病人进行逐一评估,并依据风险评估分类标准,对列管的重点精神病人逐人走访评估。

对明确诊断的社区精神疾病患者实行“四期管理”:

对疾病期管理对象每两周至少随访一次对波动期管理对象每月至少随访一次对慢衰期和缓解期管理对象每三个月至少随访一次。

3、对需要住院治疗的重点精神病人收住院治疗。

对必须住院、建议住院的,要积极动员监护人或近亲属送病人住院治疗。

对在家监护、一般关注的,监护人或近亲属提出住院治疗请求的,要协调解决入院问题。

对流浪乞讨的精神病人,有暴力行为、没有监护人或近亲属、监护人或近亲属无力看管的和必须住院但监护人或近亲属不配合住院的,依据相关规定,公安部门送指定医院强制治疗。

对境外来

********的精神病人依照有关规定收住医院治疗。

4、对未住院精神病人落实分级管控。

社区民警要对建议住院而未能住院以及在家监护的重点精神病人,分片包干,经常走访,并与监护人或近亲属建立联系,掌握动态对一般关注的重点精神病人要由监护人或近亲属每日通报病人情况对有肇事肇祸或滋事倾向的精神病人,当地管片民警要建立每日联络制度,了解掌握情况对其他登记在卡册的精神病人,与民政、残联等部门一起做好管理工作。

5、做好住院精神病人的治疗及安全管理工作。

对住院治疗的精神病人,要积极进行治疗和管理,防止病人外逃,流落社会,造成重大影响。

尤其对于那些因病情波动发生肇事肇祸或滋事行为而住院的精神病人,要动员家属在病人治愈之前不要接病人出试、出院,要继续留院治疗观察。

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全县民警要加强值班备勤,要依照精神病人肇祸滋事应急处置工作流程及时处置精神病人肇事肇祸突发事件,同时加强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心理危机干预。

三人员培训与健康教育********所要对社区民警进行培训。

要加强对精神疾病患者及其亲属、监护人的健康教育,提高他们对重性精神疾病的应对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在社区和学校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增进社会对精神疾病患者及家庭的理解,促进社区和谐稳定。

提高青少年对疾病的知晓率,对学生开展宣传和行为干预。

四督导考核组织警务督察部门对各社区民警的精神卫生工作进行考核、督导。

篇二

重性精神病管理工作实施方案重性精神病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根据《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X-201X午)》和《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指导纲要(201X年-201X年)》的相关要求,依照卫生部《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和夏邑县《重性精神疾病防治项目实施方案》等相关规定,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建立和完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社区登记制度,完善精神疾病综合防治机制,提高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治疗率,建立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和工作机制,提高基层人员防治能力。

二、项目范围和管理对象㈠项目范围

全乡。

㈡管理对象

辖区内常住人员中诊断明确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重性精神疾病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双向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分裂情感障碍等)。

三、机构与职责

一乡镇卫生院主要职责:

1.协助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及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开展乡村医生重性精神疾病防治知识培训,并对其工作进行绩效考核。

2.承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信息收集与报告工作,开展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线索调查并登记、上报市慢性病防治站登记已确诊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井建立健康档案。

3.在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指导下,定期随访患者,指导患者服药。

有条件的地方,可开展社区患者危险行为评估,实施个案管理计划。

4.向精神卫生医疗机构转诊疾病复发患者。

二村卫生室主要职责

1.协助乡镇卫生院开展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线索调查、登记、报告和患者家庭成员护理指导工作。

2.协助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开展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应急医疗处置。

3.定期随访患者,指导监护人督促患者按时按量服药,督促患者按时复诊。

4.参与重性精神疾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工作。

四、人员及保障条件㈠人员

1.精神卫生防治技术管理和指导机构各精防机构应根据工作量,确定适当数量、业务能力强的精神科执业医师、精神科专业护士以及公共卫生专业人员专职开展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并采取措施,保持人员稳定,提高工作能力。

所有人员在上岗前必须经过相关培训并通过考试。

2.基层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应当根据本辖区管理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数量,确定适当人数的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专职或者兼职开展重性精神疾病的社区(乡镇)防治工作。

所有人员在上岗前必须经过相关培训和考核。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要采取措施,保持从事精神疾病社区乡镇精防治医师或者护士(以下简称“精防医师”、“精防护士”)人员稳定,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㈡保障条件根据承担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任务的各级机构职责,参照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精神专科机构基本建设标准,为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任务提供工作用房,安排人员和适当的工作经费,配置相应的仪器设备。

五、项目内容㈠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建档登记的内容包括患者及监护人姓名、联系方式等基本情况、患者精神疾病家族史、初次发病时间、既往诊断和治疗情况、既往主要症状、生活和劳动能力、目前症状、服药依从性、自知力、社会功能情况、康复措施、总体评价及后续治疗康复意见等。

㈡精神专科诊断与诊断复核重性精神疾病的诊断和诊断复核必须由精神科执业医师依据《临床诊疗指南-精神病学分册》、《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

第3版》及相关诊疗规范,结合患者精神状况检查、既往病史、体检和辅助检查等进行。

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在人员资质、诊断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可以作出诊断或复核诊断,条件不具备,或者不能确定诊断的,由其上级精神卫生医疗机构进行诊断或者复核诊断。

㈢登记确诊患者市慢性病防治站应将线索调查和患者报告中明确诊断为重性精神疾病的本地居住患者,以及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治疗后出院的患者,纳入本地区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的对象。

同时,通知患者居住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者乡镇卫生院开展患者管理,并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上报患者《居民个人健康档案》相关信息。

市慢性病防治站要及时将患者的相关信息录入全国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信息系统。

㈣随访管理根据《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意见》要求,所有的社区和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均应开展患者基础管理。

对于纳入管理的患者,每年至少随访4次,每次随访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精神卫生、用药和家庭护理理念等方面的信息,督导患者服药,防止复发,及时发现疾病复发或加重的征兆,给予相应处置或转诊,并进行危机干预。

具体内容如下

1.危重情况处理

主要目的是明确患者有无病情复发或变化的危险并及时处理。

检查其有无近期出现睡眠障碍、言语行为怪异、有无消极自杀、兴奋或冲动等危险行为,以及有无意识障碍、进食困难、呼吸困难、心慌气短、抽搐、高热伴肌强直等躯体症状。

2.分类干预

若无上述的危重情况,则进一步对患者原有的病情进行评估。

检查患者的精神状况,包括感觉、知觉、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自知力等,询问患者的躯体疾病、社会功能状况、服药依从性及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并根据患者的精神症状是否消失、自知力是否完全恢复和工作、社会功能是否恢复以及患者是否存在药物不良反应或躯体疾病情况,对患者进行以下分类干预

⑴对病情稳定精神症状基本消失,自知力恢复,社会功能处于一般或良好状态、服药依从性良好的患者

若无其他异常,继续执行上级医院制定的治疗方案,按时随访

若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或躯体疾病情况发生变化,要查找原因对症治疗,两周时随访若对症治疗后有所好转,可继续现方案治疗,两周时随访若没有好转,需转诊到上级医院,两周内随访。

⑵对病情基本稳定精神症状、自知力、社会功能状况任一方面有改善,服药依从性良好、处于“病情不稳定”和“病情稳定”之间)的患者;

如无其他异常,继续现治疗方案,两周时随访若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或躯体疾病恶化者,要查找原因对症治疗,对症治疗后有所好转,可继续现方案治疗,两周时随访若没有好转,或者出现精神症状恶化,需转诊到上级医院,两周内主动随访。

⑶对病情不稳定指精神症状明显,自知力缺失,社会功能较差、服药依从性差)的患者若无其他异常,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生可在现用药物基础上按规定剂量范围进行调整,有必要时与患者原主管医生取得联系,两周时随访调整过一次剂量后,可连续观察4-6周,若患者症状稳定或虽然明显但比上次已有好转,可维持目前治疗方案,两周时随访若仍无效果,转诊到上级医院,两周内随访。

若同时伴有躯休症状恶化或药物不良反应,要将患者转诊到上级医院,两周内随访。

3.每次随访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控制情况,对患者和其家属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生活技能训练等方面的康复指导。

4.每年进行1次综合评价,包括患者家族成员中新发精神疾病情况、诊断和治疗调整情况、患者一年中的主要症状表现、生活和劳动能力、服药依从性、自知力、社会功能情况、康复措施、总体评价及后续治疗康复意见等。

六、项目要求㈠加强人员保障,必须配备接受过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相关培训的专(兼)职人员开展相关管理工作。

㈡加强与相关部门协作联系,及时为辖区内新发现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并按时更新。

㈢随访管理包括预约患者到门诊就诊、电话追踪和家庭访视等方式。

㈣加强宣传,鼓励和帮助病人进行生活功能康复训练,指导病人参与社会活动接受职业训练。

㈤承担信息管理和信息资料上报工作。

㈥接受上级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的指导、检查和培训。

七、工作经费补助及奖罚该项目列于对我市相关单位和乡村医生的工作考核范围,精神卫生工作经费由市慢性病防治站按照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专款专用的原则集中管理,年度考评后,根据各相关单位和个人的主要职责和工作任务完成的质量和数量给予补助,具体标准根据当年经费总量由市慢性病防治站在市卫生局的指导下制定执行方案。

市慢性病防治站每年召开年终总结大会,对先进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履职不力、不完成工作任务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通报批评、并与经费下拨挂钩。

市慢性病防治站负责书写年度《精神卫生工作专项经费使用的绩效评估报告》,并按规定上报,接受审核评估。

八、考核指标㈠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服药依从率=最近一次随访医生判断能够遵医嘱按时服药的患者例数/机构当月管理的患者数×

100%㈡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复发率=最近一次随访时分类为病情不稳定的病例数/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管理的确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数×

l00%㈢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率=每年完成4次随访的患者/所有登记在册的确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数×100%;㈣技术质量考核抽查合格率

篇三

201X重性精神病实施方案XXX镇卫生院201X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服务实施方案为落实卫生部、财政部、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