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复习检查试题卷附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875520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4.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复习检查试题卷附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复习检查试题卷附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复习检查试题卷附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复习检查试题卷附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复习检查试题卷附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复习检查试题卷附答案解析.docx

《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复习检查试题卷附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复习检查试题卷附答案解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复习检查试题卷附答案解析.docx

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复习检查试题卷附答案解析

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复习检查试题卷

第Ⅰ卷(客观题,共80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8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教育部要求各级学校于2010年春节期间组织学生参与“给祖国母亲拜大年”活动。

拜年内容为:

一拜壮美河山,二拜炎黄始祖„„中华民族这种重视血缘亲情的文化传统与下列哪一制度相关

A.郡县制B.分封制C.宗法制D.内外服制

2.“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

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上述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A.描述了西周分封制的情况B.天子与诸侯都是宗族、姻亲关系

C.诸侯有保护天子的义务D.当时有诸侯“不朝”的现象

3.“汉朝早期,统治者试图在周朝松散的政治联盟和秦朝严格的中央专制间走一条中间路线。

”材料中的“中间路线”是指

A.郡国并行制度B.中朝制度C.刺史制度D.察举制度

4.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

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

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

5.史书载:

“宋兴,始以„„对持文武二柄。

”文中省略的两大机构是

A.中书门下、枢密院B.三司、枢密院C.中书门下、三司D.枢密院、三衙

A.表明皇权专制的继续强化

C.协调了君权与相权的关系B.规范内阁机构的运作程序D.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7.学过《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单元后,某班四位同学分别撰写了以下四篇研究性学习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A.《以宗法制为例浅议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C.《论隋唐三省六部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8.自秦汉以来我国地方官制演变的基本趋势是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②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③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完善④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督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9.“学而优则仕”、“鱼跃龙门”、“金榜题名”等术语打上了中国古代哪种制度的烙印

A.科举制B.宗法制C.察举制D.九品中正制

10.《荀子•君道》:

“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

引文认为,君主应当

A.建立上传下达的邮驿制度B.经常巡游天下

C.深入民间体察民情D.加强对中央与地方官员的监察

11.“她虽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但她„„在文学、史学、科学、哲学、艺术诸方面都独领风骚,而且还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的一切胚胎。

”“她”指的是

12.苏格拉底认为雅典“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将社会的命运委之于缺乏真知灼见的人们手中„„”。

上述材料反映了苏格拉底

A.看到雅典民主制度的弊端B.主张实行代议制

C.对民主制度失去信心D.主张恢复君主制

13.下列内容体现人民在民主政体下的权力或思想,其中是雅典民主政治创造的有

①2004年克里在家乡波士顿投票选举总统。

②美国总统有权否决国会立法,国会又可以推翻总统的否决;

美国国会有权弹劾总统;美国法官终身制,但国会有权弹劾法官。

③2002年3月上旬,英国国会就有关伊拉克问题进行辩论。

④举手表决成为我国人大代表行使职权的主要方式之一。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14.对右图所示法律文献的表述,正确的是

A.保障了雅典的民主制

B.标志着罗马法的诞生

C.主要是为了维护平民的利益

D.是罗马的基本法,标志着罗马法的成熟

15.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

„„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

”这反映了古罗马民法

A.肯定证据B.主张重罪轻罚C.纵容犯罪D.维护贵族利益

A.罗马法维护奴隶主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

B.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笼络上层阶级

C.罗马法为巩固皇帝和元老院的权力提供法律依据

D.罗马法起着管理社会的职能,稳固着帝国的政治经济基础

17.代议制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其主要特征是

A.选举和议会立法B.政党和三权分立C.实行君主立宪政体D.实行民主共和政体

18.“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国格言,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

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的程度。

这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和核心是

A.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C.市民的整体素质D.革命的彻底性

19.近代,英国在一个长期专制的国家找到了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这个“办法”是

A.君主专制B.民主共和国C.总统制D.君主立宪制

20.近代以来,英、德两国通过不同方式,先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以下关于两国政治制度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君主为国家元首B.内阁首脑对君主负责

C.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D.带有鲜明的专制色彩

21.下列宪法中,首次规定司法权与行政权、立法权分离的是

A.英国《权利法案》B.《德意志帝国宪法》C.美国1787年宪法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22.中国近代清政府曾经与美国签订许多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对美国最后生效须经

A.总统B.最高法院C.人民D.国会

23.有学者认为德意志帝国是一个“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国家”。

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半专制”特点的是

①帝国国会由直接选举产生②帝国政府对皇帝负责

③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行使立法权④帝国皇帝主宰议会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24.“德意志民族曾经号称‘思想家和诗人的民族’,也涌现出了一流的科学家和艺术家。

„„但是,这个

伟大的民族有曾在一个狂人的操纵下进行过最骇人听闻的大屠杀。

”后者产生的历史根源是

A.德意志民族性格的双重性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C.传统的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残余的影响D.没有形成一部真正民主的宪法

25.“印度对中国的贸易价值主要的却又得自鸦片贸易,没有印度贸易,董事会不可能这样顺

利地为国内开支取得大量汇款;英格兰商人也不可能得到现在那么大量的茶叶而不需要向中

国送出大量的白银。

”这表明鸦片走私的直接作用主要是

A.增加了英国政府的财政收入B.扭转了对华贸易逆差

C.打开了中国市场大门D.扩大了英国对华商品输出

26.某些西方资产阶级史学家称鸦片战争为“通商战争”,认为这场战争是英国为维护正常贸

易而进行的,这种观点

①是错误的,掩盖了战争的侵略性质②是正确的,认识到战争的实质

③是为英国殖民者进行辩护④混淆了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7.1853年,英国一家报纸曾登文指出:

“叛乱运动的最后成功将是敌视在中国的外国人的信号,我们的

损失将是很大的。

我们的所得将是零。

①文中的叛乱是指太平天国运动②表明中外民族矛盾趋于缓和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8.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办2008奥运会成功,可是距此一百年前(1901年),西方给中国送来了一份

令人不堪忍受的新世纪贺礼是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辛丑条约》C.洗劫北京城D.血腥镇压义和团运动

29.1911年4月21日,中国海军巡洋舰“海圻”号出航,出使英国参加乔治五世国王的加冕庆典,并出访

美国、古巴。

13个月后,它回到上海,应升起什么国旗

A.大清王朝的龙旗B.中华民国的五色旗C.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旗D.新中国的五星红旗

30.一个剧团在排练有关辛亥革命的剧目时,有如下几个场景,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A.街头上出现“民主共和”的标语B.几艘外国军舰在长江上航行向革命党施压

C.孙中山在灯下阅读《民报》D.报刊登出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的消息

31.“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

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毫无疑问的。

”引发这种变化的历史事件是

A.维新变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B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2.2010年贺岁大片《十月围城》讲述了1905年10月15日,一群来自四面八方的革命义士、商人、车夫、学生浴血保护孙中山的故事。

要查证该故事是否真实可靠,最有力的证据是

A.导演的创作手记B.历史学家的访谈C.当时参加者的回忆录D.当时报纸的新闻照片

33.有人认为,从实力上来说,孙中山与洪秀全相差很多,而偌大的大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的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

主题使然也。

孙中山把主题摸对了,几颗炸弹一丢,清帝国就瓦解了。

这反映出

①三民主义符合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②实力是否强大,对历史的发展至关重要

③其国内政府对舆论的限制缺乏得力措施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

34.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总体评价,代表中国共产党观点的是

A.五四运动是中国的“文艺复兴”B.五四运动是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折点

C.五四运动破坏了了中国传统文化D.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35.右图为某一同学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发现的20世纪早期一

份报纸的一角,之所以能出现这个结果,最重要的因素是

A.学生的示威游行B.工人的广泛参与

C.商界的积极响应D.北洋政府主动配合

36.列宁称马克思、恩格斯是“19世纪人类三个最先进国家中主要思潮的继承者和天才的完成者”。

这里的

“三个最先进国家”指的是

A.英法美B.英美德C.法美德D.英法德

37.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主张

①资产阶级曾经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②资本主义必将被社会主义取代

③无产阶级将成为资本主义的掘墓人

④在共产主义社会,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38.列宁在分析巴黎公社失败原因时指出:

“胜利的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

生产力高度发展和无产阶级准备成熟。

但是在1871年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

”主要是说巴黎公社起义时

A.不具备革命成功的主观和客观条件B.资本主义发展尚不充分

C.缺乏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D.资产阶级力量强大

39.无产阶级准备不成熟的主观条件不具备,因为巴黎公社起义是一种揭干而起的,也没有自己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A.列宁引导俄国人民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

B.列宁亲自指挥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

C.列宁领导俄国人民取得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胜利

D.列宁领导俄国人民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40.“十月革命奏响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现实的第一首凯歌。

”十月革命的成果是

A.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B.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C.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D.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

第Ⅱ卷(主观题,共20分)

二、非选择题:

本题共4小题,共20分。

41、阅读下列材料:

(20分)

材料一:

北京大学发行杂志多种,转以提倡过激派伪说。

平时教授学生也本此旨。

此次罢学风潮,近

因虽由政治问题以生,未始不由此种学说有以致之,„„审察学生举动几类俄国过激之所为。

——摘自1919年北京政府教育部主事的条陈

材料二:

自北京大学发生五四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于是蓬

蓬勃勃,发抒言论,各种新出版物,为热心青年所举办者,纷纷应时而出。

扬葩吐艳,各极其致,社会遂

蒙绝大之影响。

虽以顽劣之伪政府,犹且不敢撄其锋。

推其原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图一列宁图二攻打冬宫

遂至舆论大放异彩,学潮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为国家爱国之运动。

——摘自1920年1月孙中山《关于五四运动》

材料三:

在二十年前的今天,由学生们参加的历叫做五四运动的大事件,在中国发生了,这是一

个有重大意义的运动。

“五四”以来,中国青年起了什么作用呢?

起先锋队的作用,„„但是光靠它是不

能打败敌人的,因为它还不是主力军。

主力军是谁呢?

就是工农大众。

中国的知识青年和学生们,一定要

到工农群众中去,把他们动员组织起来,没有工农这个主力军,单靠知识青年和学生青年这支军队,要达

到反帝反封建的胜利,是做不到的。

——摘自1939年5月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伪说”、

“罢学风潮”、“近因”各指什么?

(6分)

(2)材料一与材料二对学生运动的态度有何不同?

(4分)

(3)从孙中山的评论中,反映出五四运动的核心精神是什么?

(1分)材料二中孙中山对五四运动从北京发展到全国的原因的分析是否中肯?

(1分)为什么?

(4分)

(4)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毛泽东和孙中山看法与主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4分)

 

解析卷

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复习检查试题卷

班级:

姓名:

第Ⅰ卷(客观题,共80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8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教育部要求各级学校于2010年春节期间组织学生参与“给祖国母亲拜大年”活动。

拜年内容为:

一拜壮美河山,二拜炎黄始祖„„中华民族这种重视血缘亲情的文化传统与下列哪一制度相关

A.郡县制B.分封制C.宗法制D.内外服制

C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词“重视血缘亲情”,敬宗敬祖,显然这与宗法制密切相关。

2.“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

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上述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A.描述了西周分封制的情况B.天子与诸侯都是宗族、姻亲关系

C.诸侯有保护天子的义务D.当时有诸侯“不朝”的现象

B考查分封制下天子与诸侯之间权利、义务。

材料反映的是诸侯的应尽的义务。

A、C、D三项材料都能反映,B项未能反映。

3.“汉朝早期,统治者试图在周朝松散的政治联盟和秦朝严格的中央专制间走一条中间路线。

”材料中的“中间路线”是指

A.郡国并行制度B.中朝制度C.刺史制度D.察举制度

A考查西汉地方行政体制。

西汉统治吸取秦暴亡的经验教训,认为秦之所以这么快就消亡,就是因为没有分封宗亲,拱卫王室,故实行郡县制的同时,也进行分封,即郡国并行制度。

4.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

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

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

B考查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下,官员分工明确,相互协调,大提高了行政效率。

5.史书载:

“宋兴,始以„„对持文武二柄。

”文中省略的两大机构是

A.中书门下、枢密院B.三司、枢密院C.中书门下、三司D.枢密院、三衙

A考查宋代中央行政体制。

抓住“持文武二柄”关键信息。

宋代仍是三省六部制,但形同虚设,中书门下掌行政,而枢密院掌军事。

属于“常赦所不原”;“大臣专擅选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交结近侍官员”、“擅为更改变乱成法”等列罪条款又为明律所特有。

这些规定

A.表明皇权专制的继续强化

C.协调了君权与相权的关系B.规范内阁机构的运作程序D.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A考查明朝政治制度的特点。

从材料可知,谋反、谋大逆等这些明律所特有的列罪条款,目的都在维护君主专制统治,说明了皇权专制的继续强化。

B、C、D都未能体现。

7.学过《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单元后,某班四位同学分别撰写了以下四篇研究性学习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A.《以宗法制为例浅议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C.《论隋唐三省六部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D明朝时朝,丞相被废除,因此,清代是没有丞相的,D项错误。

8.自秦汉以来我国地方官制演变的基本趋势是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②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③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完善④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督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C注意题干的限制条件“地方官制演变”,显然,削弱相权加强君权,这是中央官制的演变基本趋势,排除,因此,C项正确。

9.“学而优则仕”、“鱼跃龙门”、“金榜题名”等术语打上了中国古代哪种制度的烙印

A.科举制B.宗法制C.察举制D.九品中正制

A考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学而优则仕,显然是科举制,该选官制度是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宗法制是用血缘来区分嫡庶,用血缘来维系政治权力;察举制选拔标准是孝、廉;九品中正制是察举制的发展,选拔有门第条件限制,导致门阀世族的出现。

10.《荀子•君道》:

“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

引文认为,君主应当

A.建立上传下达的邮驿制度B.经常巡游天下

C.深入民间体察民情D.加强对中央与地方官员的监察

D考查学生分析材料获取信息的运用能力。

题干材料中“而”一般都强调的中心句,通过“而人主之守司,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只有D项与其相符。

11.“她虽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但她„„在文学、史学、科学、哲学、艺术诸方面都独领风骚,而且还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的一切胚胎。

”“她”指的是

B抓住关键信息“没有开成一个统一的国家”、“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因此,可首先排除AD两个选项,而古罗马形成了统一的国家,因此,正确选项为B。

12.苏格拉底认为雅典“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将社会的命运委之于缺乏真知灼见的人们手中„„”。

上述材料反映了苏格拉底

A.看到雅典民主制度的弊端B.主张实行代议制

C.对民主制度失去信心D.主张恢复君主制

A从材料中“豆子抓阄”可知古希腊的民主是一种抽签选举的直接民主,而从“缺乏真知灼见的人们手中”可知苏格拉底对于这种直接民主是反对的态度,因这种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方式会导致素质不同的人享有同等国家管理权,国家权力被滥用或误用。

因此,正确选项是A。

13.下列内容体现人民在民主政体下的权力或思想,其中是雅典民主政治创造的有

①2004年克里在家乡波士顿投票选举总统。

②美国总统有权否决国会立法,国会又可以推翻总统的否决;

美国国会有权弹劾总统;美国法官终身制,但国会有权弹劾法官。

③2002年3月上旬,英国国会就有关伊拉克问题进行辩论。

④举手表决成为我国人大代表行使职权的主要方式之一。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C考查雅典民主政治对后世的影响,①③④的投票选举、国会辩论协商,都是雅典民主政治创造的,雅典民主政治是一种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直接民主;②反映的是三权分立,这是近代民主,并不是雅典民主政治创造的。

14.对右图所示法律文献的表述,正确的是

A.保障了雅典的民主制

B.标志着罗马法的诞生

C.主要是为了维护平民的利益

D.是罗马的基本法,标志着罗马法的成熟

B右图是十二铜表法,它标志了罗马成文法的诞生,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成果。

ACD三项说法均是错误的。

15.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

„„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

”这反映了古罗马民法

B.肯定证据B.主张重罪轻罚C.纵容犯罪D.维护贵族利益

A本题难度较小,了解了材料的核心观点即可,“不得基于怀疑”,显然是注重证据。

们与罗马法制不相符合。

对这段话最准确的理解是

A.罗马法维护奴隶主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

B.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笼络上层阶级

C.罗马法为巩固皇帝和元老院的权力提供法律依据

D.罗马法起着管理社会的职能,稳固着帝国的政治经济基础

D考查罗马法的作用,“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体现罗马法起到稳定帝国统治秩序的作用。

17.代议制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其主要特征是

A.选举和议会立法B.政党和三权分立C.实行君主立宪政体D.实行民主共和政体

A本题属于识记型,难度小,选举和议会立法是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主要特征。

18.“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国格言,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

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的程度。

这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和核心是

A.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C.市民的整体素质D.革命的彻底性

B“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反映了近代民主政治中的权力的制约与平衡,这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与梳心。

19.近代,英国在一个长期专制的国家找到了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这个“办法”是

A.君主专制B.民主共和国C.总统制D.君主立宪制

D“控制者”是指君主,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是防范君主专制,英国的民主政体是君主立宪制。

20.近代以来,英、德两国通过不同方式,先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以下关于两国政治制度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君主为国家元首B.内阁首脑对君主负责

C.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D.带有鲜明的专制色彩

A英德两国虽然都是君主立宪制,但英国是议会君主立宪制,德国是二元君主立宪制。

德国是通过三次王朝战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皇帝有很大的实权,具浓厚的封建专制色彩,名为君主立宪,实为君主专制,议会并不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BCD是德国民主政治的特点。

21.下列宪法中,首次规定司法权与行政权、立法权分离的是

A.英国《权利法案》B.《德意志帝国宪法》C.美国1787年宪法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C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原则,时间最早。

22.中国近代清政府曾经与美国签订许多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对美国最后生效须经D考查美国的民主政治,各部的运行机制。

三权分立原则下,国会行使立法权。

23.有学者认为德意志帝国是一个“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国家”。

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半专制”特点的是

①帝国国会由直接选举产生②帝国政府对皇帝负责

③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行使立法权④帝国皇帝主宰议会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B德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获得独立并确立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致使德皇保留有很大的权力,具

有很强的专制色彩,②④体现出了这点,符合题意,而①③不符合题意。

24.“德意志民族曾经号称‘思想家和诗人的民族’,也涌现出了一流的科学家和艺术家。

„„但是,这个

伟大的民族有曾在一个狂人的操纵下进行过最骇人听闻的大屠杀。

”后者产生的历史根源是

A.德意志民族性格的双重性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C.传统的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残余的影响D.没有形成一部真正民主的宪法

C二战中希特勒屠杀犹太人,是传统的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残余的影响。

25.“印度对中国的贸易价值主要的却又得自鸦片贸易,没有印度贸易,董事会不可能这样顺

利地为国内开支取得大量汇款;英格兰商人也不可能得到现在那么大量的茶叶而不需要向中

国送出大量的白银。

”这表明鸦片走私的直接作用主要是

A.增加了英国政府的财政收入B.扭转了对华贸易逆差

C.打开了中国市场大门D.扩大了英国对华商品输出

B从“为国内开支取得大量汇款”、“不要向中国送出大量的白银”说明英对中贸易是进

口少于出口,对华贸易顺差,扭转了对华贸易逆差。

26.某些西方资产阶级史学家称鸦片战争为“通商战争”,认为这场战争是英国为维护正常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