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6八年级下册最新完整版初中古诗文理解性默写部编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870459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06八年级下册最新完整版初中古诗文理解性默写部编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专题06八年级下册最新完整版初中古诗文理解性默写部编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专题06八年级下册最新完整版初中古诗文理解性默写部编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专题06八年级下册最新完整版初中古诗文理解性默写部编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专题06八年级下册最新完整版初中古诗文理解性默写部编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06八年级下册最新完整版初中古诗文理解性默写部编版.docx

《专题06八年级下册最新完整版初中古诗文理解性默写部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06八年级下册最新完整版初中古诗文理解性默写部编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06八年级下册最新完整版初中古诗文理解性默写部编版.docx

专题06八年级下册最新完整版初中古诗文理解性默写部编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最新完整版)

一、诗词部分

(一)《关雎》

1.《关雎》中起兴的句子是: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2.《关雎》中统摄全诗的句子或表现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贤惠的姑娘的句子是: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3.《关雎》中最能体现全诗的精神,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的句子是: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4.《关雎》中最能表达诗人对心中恋人的爱慕之情的句子: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5.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关雎》中描写青年男子对美貌少女表达倾慕之情的句子是: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6.《关雎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男子对姑娘思念之深追求不到而痛苦难眠的句子是:

辗转反侧,寤寐思服。

7.《关雎》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已成为人们追求爱情的口头语;醒着梦着都念念不忘、执着追求“淑女”的句子是: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表现主人公苦苦思慕采荇菜之女,而又不可得的那种忧伤苦闷的强烈感情的句子是:

“寤寐思服,辗转反侧”。

 

8.《关雎》中的男子由“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引起“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的美好联想;“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抒写了求之不得的相思之苦,“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抒写了求而得之的美好愿望和喜悦心情。

9.《关雎》中以“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将主人公长夜无眠、思绪万千以至难耐的相思之苦,形象深刻地表现出来。

10.美丽而又贤惠的姑娘是好的配偶,《关雎》一诗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是佐证。

(二)《蒹葭》

1.《蒹葭》一诗中在浓浓的秋凉之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的句子是: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2.成语“秋水伊人”源自《蒹葭》中的诗句: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3.用萧瑟冷落的秋景起兴,渲染凄清气氛,烘托惆怅心情的诗句是:

蒹葭(jin ji)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4.描写男主人公追寻之路艰险、漫长的诗句是;溯(sù)洄(huí)从之,道阻且长。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5.表现他虽望穿秋水但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诗句是:

宛在水中央。

宛在水中坻。

宛在水中沚。

6.《蒹葭》一诗,通过“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的重唱复沓,描写了恋人间追求爱情的艰辛与漫长。

7.《蒹葭》中表现男子虽望穿秋水但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诗句是:

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

(三)《式微》

1.《式微》中借女子之口道出诗人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的怨言的句子是: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2.《式微》中运用设问的方式引出劳动人民在露水中劳作的艰辛的句子: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3.《式微》中写出劳役者对统治者不满,天晚还在泥水中劳作的句子: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四)《子衿》

1.《子衿》中写女主人公睹物思人,以至发出反问,责怪对方不留音信的句子: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2.《子衿》中女子细看佩玉嗔怪恋人失约不至的句子是: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3.《子衿》中写女子因约会不遇,失落惆怅而无可奈何,在城头不断徘徊,产生了时间的主客观巨大差异的句子: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4.《子衿》中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的句子是:

“青青子衿”,“青青子佩”。

对方的衣饰给她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写出了其相思萦怀之情。

5.“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内心独白,则通过夸张修辞技巧,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诗人强烈的情绪心理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6.《子衿》中运用假设语气、让步的姿态做出强烈反问的两句是: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五)《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1.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写送别的地点和友人要去的地方的诗句: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达作者送别友人时旷达胸怀和真挚友情的诗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可用来鼓励和安慰朋友,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心声的名句是: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叙将别之时,气势宏伟,已寓不必伤别之意,为下文抒情情奠定基调的诗句是: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5.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可用来鼓励和安慰朋友,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心声的名句是: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6.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劝慰友人不要哀伤,表达出诗人豁达,爽朗的胸怀的诗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7.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明不要因为离别而伤感的诗句是: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8.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达作者劝慰友人不要做儿女之情句是: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9.唐朝陆龟蒙《别离》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的诗句,由此可联想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的两句诗是: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0.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与高适《别董大》中“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意境相似的句子是: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六)《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1.《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写出了浩瀚的湖水,湖水和天空浑然一体,景象是阔大的诗句是: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2.《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诗人借了古语来暗喻自己有出来做一番事业的愿望,只怕没有人引荐的诗句是: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形象地描绘出洞庭湖壮阔气势的句子: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隐喻想做官而没有途径,希望有人引荐,积极出仕的诗句是: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含蓄的表达了诗人求仕之心的诗句是: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5.《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描写洞庭湖波澜壮阔的名句是: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6.《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表达渴望出仕而无人引荐的句子是: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7.《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笔力千钧,备受后人赞赏的句子是: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8.《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是从眼前景物触发出来的,诗人面对浩浩的湖水,想到自己还是在野之身,要找出路却没有人接引,希望对方予以引荐的诗句是: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9.《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通过“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两句写出洞庭湖令人震撼的磅礴气势。

(七)《石壕吏》杜甫

1.《石壕吏》中揭示“吏”与“老妇”矛盾尖锐的句子是: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2.《石壕吏》中表现战争惨烈的句子是: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3.表现老妇丧子的悲痛和含悲度日的句子是是: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4.概括全诗的句子是: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5.从侧面反映老妇被带走的句子是: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6.描写战争需要大量人力的句子是: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7.战争使人民生活贫困的句子是: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1.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体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精神的诗句是: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杜甫的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起承上启下过渡作用的诗句是: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3.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我衰老困窘的诗句是: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主旨句、表现诗人崇高理想和美好心愿以及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的诗句是: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达作者博大胸怀、作者的济世情怀,表达他旷达胸襟的诗句是: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6.抒发作者忧国忧民博大胸襟的著名诗句是: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避天下寒士尽欢颜。

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

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表现杜甫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博大的胸襟、至死不悔的决心的那两句诗是: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9.《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不仅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的句子,或描写天气变化的句子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10.《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诗人无可奈何的诗句是: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11.与“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抒发诗人为理想而献身的伟大情怀的句子是: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群童顽皮的句子: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14.抒发作者虽身居漏雨屋舍仍关心天下百姓疾苦的句子是: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

15.描写秋天凄凉氛围的语句:

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九)《卖炭翁》白居易

1.白居易的《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刻画了卖炭翁虽然衣服单薄,但仍希望天气更冷一些,只为炭能卖个好价钱的矛盾而复杂心理。

2.描写卖炭翁饱经风霜、孤苦伶仃的劳动者形象的诗句是: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3.表明卖炭翁生活贫困的句子是:

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

4.《卖炭翁》中描写卖炭翁的外貌,反映他劳动艰辛的句子是: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5.《卖炭翁》中表现卖炭翁卖炭路途的艰难运炭环境恶劣的句子是: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7.白居易的《卖炭翁》,揭露了宫市制度不合理的句子是: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8.《卖炭翁》中形象地写出了宫使狐假虎威、横行霸道、巧取豪夺的丑陋行径的句子是:

手把文书中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9.白居易的《卖炭翁》,表现卖炭翁强忍饥寒赶车,精疲力竭的诗句是: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0.白居易的《卖炭翁》,表现宫使横冲直撞、趾高气扬的动作和神态的句子是:

翩翩两骑来是谁?

黄衣使者白衫儿。

10.白居易的《卖炭翁》,描写宫使仗势欺人、专横跋扈的几个动作的句子是: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11.白居易的《卖炭翁》,以强烈反差来表现宫市的掠夺本质的诗句是:

半匹红纱一丈绩,系向牛头充炭直

12.白居易的《卖炭翁》写出了老翁痛不欲生却又无可奈何的悲愤心情: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十)《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1.《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描写幽静的竹林,小径,繁茂的花草树木共同构成了优雅的意境的诗句是: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2.诵读经典诗文,可以怡情悦性,读一读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让我们在清幽的环境中享受内心的安静。

3.《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有两句诗各含一个成语,这两句诗是“曲径通幽处”,“万籁此都寂”。

4.悠长的钟磬声,在万籁俱寂中带来深远的禅意,使人心灵愈发沉静的句子是: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十一)《送友人》李白

1.诗中交代送别地点及环境的句子: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2.诗中借马的萧萧长鸣,表现友人不忍离去的诗句: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3.诗中比喻友人离家远游,行踪难定的诗句: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4.诗中借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表达诗人与友人难舍难分之情的诗句: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5.李白的《送友人》,描摹出一幅寥廓清丽的图景的句子是: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6.李白的《送友人》,表达了对朋友漂泊天涯的关怀的句子是: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7.李白的《送友人》,诉说了送君千里终有别的依依惜别之情句子是: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8.李白的《送友人》,比喻友人离家远游,行踪难定的诗句: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9.李白的《送友人》,描写分别时的寥阔背景,更令人感到难舍难分的句子是: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10.李白的《送友人》,运用借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表达诗人与友人难舍难分之情的诗句: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11.李白的《送友人》,借马鸣犹作别离之声,衬托离情别绪的诗句是: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十二)《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

1.“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营造了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

2.“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以象征手法,匠心独运地通过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

3.“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这是直写自己孤寂的心境。

(十三)《卜算子·咏梅》陆游

1.陆游《卜算子·咏梅》中写梅花即使遭遇摧折也坚持自己的操守和品行的句子是:

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表现梅花高洁傲岸的句子是: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2.《卜算子•咏梅》词人借写梅花凋落的情景来表达自己至死不变的爱国之心的词句是: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二、文言文部分

(十四)《桃花源记》陶渊明

1.《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草美花繁的句子: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桃花源记》中表明渔人进入桃花源后总体感受的句子:

豁然开朗。

3.《桃花源记》中写出桃花源不易发现的句子:

山有小口;初极狭。

4.《桃花源记》中从环境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5.《桃花源记》中从心情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桃花源记》中从穿着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7.《桃花源记》中从活动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

其中往来种作。

8.《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的精神状态: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9.《桃花源记》中写出桃花源社会风尚的句子: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0.《桃花源记》中写出桃花源人对渔人热情的句子: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11.《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皆叹惋”的原因: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2.《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遂与外人间隔”的原因: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13.《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满足于桃花源生活,厌恶外界生活的体现是: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十五)《小石潭记》柳宗元

1.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写作者发现小石潭经过的句子: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2.《小石潭记》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

如鸣佩环

3.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与“伐竹取道”前后呼应的句子:

①隔篁竹②四面竹树环合

3.《小石潭记》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

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3)《小石潭记》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

怡然不动,俶尔远逝。

(4)《小石潭记》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5)《小石潭记》小石潭流水淙淙,树蔓青翠,鱼儿在清澈的潭水中畅游,面对如此美景,遭贬而游历于此处的柳宗元却感到: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6)《小石潭记》中与《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兔子是:

“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3.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小石潭的全貌是: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4.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写出潭中石头形态各异的语句是:

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5.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描写了游鱼的数量和形神姿态,也从侧面生动传神地写出潭水的澄澈透明的句子是: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6.柳宗元的《小石潭记》,间接(侧面)写出潭水清澈的语句:

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7.《小石潭记》中与《朱元思书》中“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语句:

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8.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写游鱼自由轻灵游动的姿态的句子是:

皆若空游无所依。

9.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描写游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既烘托出小石潭的幽寂,也勾勒出小石潭水的清澈的句子是:

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10.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写游鱼忽然间游来游去,轻快敏捷的句子是: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11.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写游鱼静态的句子:

佁然不动。

写游鱼动态的句子: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12.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写潭中小鱼似与游者逗乐,调皮活泼的句子是: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13.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表现潭水的清澈,既有正面叙述,如:

水尤清冽。

又有侧面描写,如: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②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14.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形容两岸弯曲、岸势峭拔多姿的语句是:

其岸势犬牙差互。

15.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写出小石潭源头悠远、神秘莫测的句子是: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16.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运用比喻,描写溪身、溪水蜿蜒曲折而又时隐时现的语句是: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17.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写潭边周围树木优美姿态的句子是: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18.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写久坐潭边游人的感受,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点睛之笔)的句子是: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19.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写出小石潭环境清冷,使人内心忧伤凄凉的的句子是: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0.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意渲染了:

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

游历小石潭后作者最大的感受是: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文中最能体现作者暂时忘忧的愉快心情的句子是:

似与游者相乐。

(十六)《马说》韩愈

1.《马说》的中心论点(表明千里马和伯乐关系)是: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马说》中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3.《马说》中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

4.《马说》中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5.《马说》中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是: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6.《马说》中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7.《马说》中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叹息(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语句是:

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8.《马说》全文的主旨句中心句(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是: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运用设问句表达作者心中感慨的句子)

9.有一位名人曾说过:

“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句话: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10.《马说》中能表明千里马外在特征(千里马有异于常马的特征)的句子是: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1.《马说》中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的句子(怀才不遇的人发的感叹):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12.《马说》中千里马悲惨遭遇的句子: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13.《马说》中描写食马者愚昧无知的句子: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才,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十七)《北冥有鱼》

1.文中以奇异的想像、夸张的笔法,描绘了鲲的变化和鹏的展翅翱翔的画面的语句是: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成语“鹏程万里”,比喻前程远大。

这个典故出自《北冥有鱼》,鹏凭借海运和强大的风力飞到南海这一理想的境地的句子是: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3.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4.中描绘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双翼遮天蔽日,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

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5.面对高远蔚蓝的天空,作者不仅想到如果大鹏鸟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向下看会是什么样的呢?

会不会也像我们看天空一样呢?

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

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十八)《虽有佳肴》

1.文中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以“佳肴”类比“至道”,说明实践出真知道理的句子是: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教学相长,指教和学互相促进。

语出自《礼记·学记·虽有佳肴》: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

教学相长也。

(十九)《大道之行也》(《礼记》)

1.《大道之行也》中表明我国古代政治上最高的理想就是: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举能,讲信修睦。

2.说明了政权财富都属于社会的全体成员,而不属任何个人的句子是:

天下为公。

3.体现了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良好关系的句子是:

讲信修睦。

4.体现了“大同”社会的关爱的句子是: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5.写出与《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