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数上教材解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868258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65.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数上教材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三数上教材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三数上教材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三数上教材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三数上教材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数上教材解析.docx

《三数上教材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数上教材解析.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数上教材解析.docx

三数上教材解析

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解读

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是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2011年版)》)的精神和要求编写的,通过了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的审查,于2012年9月起正式使用。

1、教材编写体例说明

三年级是第一学段的最后一个学年,三年级第一学期又是中年段的起始学期,因此,三年级教材承前起后,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增长、心理和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更要考虑为学生的继续学习、以后的长远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和一、二年级四册教材相比,三年级上册的教材从内容上有了三个明显的变化,第一个变化是内容比重的变化,在这一册教材里,一共安排了10个新授单元,在10个单元里,第1单元除法,第二单元认数,第四单元加和减,第七单元乘法和第十单元认识分数这5个单元教学的是认数和运算。

第三单元千克和克,第五单元24时记时法是常见的量。

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第八单元观察物体是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里的内容。

另外,第九单元是统计与可能性。

10个单元里,认数和运算占5个单元,其他单元也占5个内容。

和前面教材比,认数和运算的比重稍有下降,其他内容的比重稍有上升。

这册教材里,认数和运算的比重下降,并不是认数和计算不重要,可以淡化,而是在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同时,还应该让学生学习其他方面的数学知识,拓开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第二个变化是实践活动类型搭配的变化。

在这一册教材里,前后安排了5次实践活动。

其中,“农村新貌”是场景型的活动,“称一称”、“周末一天的安排”、“周长是多少”、“摸牌与下棋”这4次实践活动都是操作型的活动。

5次活动里4次是操作型的,考虑到中年级的孩子动手能力强了,他们喜欢实践,他们能够实践,因此,在实践活动的类型上也发生了变化,希望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提高他们的能力。

第三个变化,新开辟了两个栏目,一个栏目是“你知道吗?

”,结合所教学的知识,向学生介绍数学史料,介绍一些生活常识和社会知识。

“你知道吗?

”这个栏目是根据标准的要求编写的。

数学课程标准说,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数学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说数学不但是知识,还是人类的文明,因为数学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逐步发现、逐渐创建、不断提高完善、整理系统的。

所以,数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明的表现。

让学生知道、体会数学发展的历史,让学生知道。

新开辟的第二个栏目是“思考题”。

这些题源于教材的基础知识,又高于基础知识。

这些思考题是弹性的教学内容,是为了满足部分地区、部分学校、部分学生学习的需要。

这些思考题有的帮助学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有的训练学生的思维,特别是逆向思维,有的给予学生一些数学的思想方法和解答问题的技巧,有的给学生提供了寻找规律的机会。

我们一方面不要把思考题变成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教学要求,不要把思考题列入考试的范围。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鼓励和引导学生去思考、去研究。

思考题的教学要重过程,不要过多的重视结论,要给学生思考和研究的时间,今天没想到,明天继续想,明天还没想到,后天还可以继续想。

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思考,还要鼓励一部分学生请教已经解出来的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学会学习。

以上介绍的是本册教材在内容上的三个明显变化。

下面我们按单元介绍教学内容、安排和提出若干教学的说明和建议。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积不会超过1000,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都在10000以内。

二年级已经教学了乘法口诀和表内乘法,还教学了万以内的数,本册教科书有条件教学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是教学笔算乘法的开始,以后还会继续教学两、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

全单元编排了10道例题,具体安排如下表。

教学内容练习编排

例1口算几十乘一位数

“试一试”口算几百乘一位数

例2估算两位数乘一位数

“想想做做”估算三位数乘一位数

例3“倍”的概念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例4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练习一

例5笔算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

“试一试”笔算不进位的三位数乘一位数

例6笔算一次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

“试一试”笔算只有一次进位的三位数乘一位数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则练习二

例7笔算连续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

“试一试”笔算连续进位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练习三

例80乘任何数都得0

例9笔算几百零几乘一位数

例10笔算几百几十乘一位数练习四

单元复习从表格里可以看出,本单元教学内容的编排主要有一些特点。

1. 重视口算,加强估算。

本单元涉及乘法的口算、估算、笔算等不同计算方式,在例题编排上是先口算与估算,笔算稍后一些。

这样编排的原因有三点:

首先,口算是估算与笔算的基础。

估算一般通过口算而进行,笔算是若干道相互连贯的口算的组合。

学生具有必要的口算能力,才能顺利进行估算或笔算。

其次,估算接着口算是很顺的教学安排,估算放在笔算的前面,其教学能够得到保障,不会因笔算而淡化估算。

另外,学生学会估算以后去进行笔算,可以用估算评价笔算的得数是否在合理的范围内,这也是一种检验。

2. 形成计算法则,突出笔算的算理和算法。

笔算是有法则的,人们通常都按法则计算。

本单元教学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笔算法则。

这就是说,学生不仅要知道怎么算(即知道算法),还要懂得为什么这样算(即理解算理)。

为此,教材通过例5和例6两道例题的教学才得出计算法则,并且在解决实际问题的现实情境里形成乘法竖式,让学生充分经历算法的建构过程,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3. 优化知识结构,分散教学难点。

第一次教学乘法笔算,内容很多,难点也多,教材的知识结构对教学会产生很大影响。

本单元采用循序渐进、突出重点、分散难点的编排策略,希望教学能够平稳地向前推进。

乘法竖式的写法以及乘的顺序是笔算教学的重点,是每一道乘法笔算都应该遵循的规则,例5先教学这些知识。

如何“进位”既是法则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乘法计算的难点所在,所以教材编排两道例题教学进位:

例6是一般的进位,着重于对进位原理的理解;例7是连续进位,着重于对进位技能的掌握。

三位数的中间有0或者末尾有0的乘法,即几百零几乘一位数、几百几十乘一位数都有其特殊性。

它们的竖式一方面遵循三位数乘一位数竖式的基本结构,另一方面又在乘的过程或竖式的写法上有些特殊。

教材把这些乘法编排在例8~例10里教学,是一般到特殊的安排,体现了“基础扎实、技巧灵活”的编排意图。

教材优化知识结构还表现在例题与“试一试”的相互配合上。

例1教学乘法口算,例2教学乘法估算,例5、例6、例7教学乘法笔算,都是两位数乘一位数。

配合例题的“试一试”都是三位数乘一位数,既利用又扩展例题所教学的基础知识。

像这样把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三位数乘一位数平行推进,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

4. 利用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本单元教学“倍数关系”的实际问题。

“倍”的概念与乘、除法都有联系,但结合乘法计算进行教学比较妥当。

教材在乘法口算和估算以后,在笔算之前编排例3和例4,教学“倍”的意义以及倍数关系的实际问题,是考虑到学生理解“倍”的意义、形成“倍”的概念、学会“倍”的应用很不容易。

例3和例4所涉及的乘、除法计算比较简单,教学可以集中精力于“倍”的数学含义和数量关系上面。

而且,后面教学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还能为巩固概念和应用概念提供空间。

倍数关系的实际问题有三类: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

本单元只教学前两类问题,第三类问题安排在以后列方程解答。

这是因为第三类问题如果用除法计算,列出除法算式需要逆向思维,大多数三年级学生还不善于逆向推理,所以本单元不安排。

(一)重视口算,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建构算法

本单元教学的乘法口算主要有:

几十或几百乘一位数,如40×5,6×700;一位数乘一位数再加一位数,如6×8+5;积在100以内的两位数乘一位数,如24×2,6×16。

1. 编排例题教学几十乘一位数和几百乘一位数。

每一道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中,都有几十乘一位数或几百乘一位数的内容。

如62×4的计算里就有60×4,438×5的计算里就有30×5和400×5。

估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要看成最接近的几十乘一位数或几百乘一位数,如79×8看成80×8估算,413×7看成400×7估算。

可见,几十或几百乘一位数是十分重要的基础知识。

教材先安排例1及其“试一试”教学几十乘一位数和几百乘一位数,就是因为它们的基础作用。

2. 在练习里带出两位数乘一位数。

两位数乘一位数在日常生活里应用很多,许多实际问题的解答都要进行这样的计算。

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时,对注意力的集中与转移有较高的要求,能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关于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是:

如果积不超过100,则口算出得数;如果积超过100,则笔算出得数。

教材的编排是:

让学生先学会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然后学习积在100以内的乘法口算;先学会不需要进位的口算,再学会需要进位的口算。

3. 在练习里经常安排一位数乘一位数再加一位数的口算。

一位数乘一位数再加一位数是最简单的“乘加”计算,对乘法笔算有很大的影响。

笔算乘法里的每一次进位,都要进行这样的计算。

如,笔算29×4时,在积的个位上写“6”以后,接着算的2×4+3,就是一次“乘加”计算。

有些学生笔算乘法,往往在进位上出现错误,其原因之一在于口算“乘加”的正确率不高。

(二)加强估算,让学生体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及其应用

估算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常用算法,有些实际问题不需要精确的得数,只要得出“大约多少”就够了。

这时,采用估算比笔算更为合理。

而且,估算能发展数感,所以新课程十分重视估算的教学,例2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想想做做”里还有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教材在编写估算内容时注意了三点:

创设可以估算的问题情境;联系有关知识形成估算的思路与方法;口头回答实际问题。

1. 创设估算氛围。

例2给出西瓜每箱48元,哈密瓜每箱62元这两个条件,问题不是买4箱西瓜要多少钱,而是“带200元钱买4箱西瓜够不够”。

这个问题情境一方面不要求算出48×4的精确得数,只要回答48×4的积比200大还是小;另一方面学生还不会笔算48×4,只会口算50×4。

在这样的氛围中,引入估算是比较自然的。

正如前面曾经说过的,估算应接着掌握的口算教学,估算要避免笔算的干扰。

2. 尽量让学生自主进行估算。

例2没有告诉学生怎样估算,而是让他们直接解决“带200元钱够不够”的问题,并交流想法。

学生一般会这样想:

如果每箱50元,买4箱正好要200元;事实上每箱48元,不满50元,买4箱的钱一定不会超过200元,所以带200元买4箱西瓜够了。

这是联系生活经验的思考,能很好地解决问题。

3. 让学生愿意估算。

例2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头脑里估算,不写出估算的步骤和方法,直接口头回答问题。

“试一试”回答“带300元买5箱哈密瓜够不够”,只要在“够”或“不够”两个答案中选择一个,用画“√”的方式回答问题。

(三)算理与算法并重,让学生有意义地掌握笔算方法

笔算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仅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还是笔算两、三位数乘两位数的重要基础。

教材编排例5、例6、例7三道例题,引导学生经历建构竖式、体验进位、掌握连续进位的过程。

笔算是有法则的,学生应该按照法则进行计算。

教学笔算主要是教学法则,但不应是向学生传递法则,而是帮助他们意义建构算法。

要通过建构算法,让学生懂得算理,理解竖式的结构,掌握计算步骤和方法。

1. 摆小棒,形成有条理的计算思路;写竖式,把计算过程按步骤搭建。

例5第一次教学乘法竖式,其教学内容包括:

怎样写乘法竖式——两个乘数以及积在竖式中的位置;怎样算乘法竖式——乘的步骤以及每一步的计算内容;怎样验算乘法——再乘一遍看两次得数是否相同。

2. 摆小棒,感悟怎样进位;说竖式,形成计算法则。

例6有两个教学内容:

一是乘的过程中,个位怎样向十位进位;二是概括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法则。

3. 利用已有的计算经验,有条理地连续进位。

例7笔算48×4,是连续进位的乘法。

在连续进位里并没有新的计算知识,只是计算过程中的进位比较多,而且个位、十位、百位上的相乘,往往都要向前一位进位。

所以,教学连续进位的乘法,要再认进位原理,细心计算,形成技能。

(四)从一般到特殊,教学几百零几乘一位数、几百几十乘一位数

例5到例7及其练习里的三位数乘一位数,三位数的各个数位上都不是0。

这些乘法,有利于教学乘法计算法则。

事实上,有些乘法的三位数里有0,或者是几百零几的数,或者是几百几十的数。

这些乘法既要按照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法则计算,又要处理好“0乘任何数都得0”这点特殊性,并简化竖式的写法。

例8~例10专门教学这些乘法。

1. 在实例中概括“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

计算中间或末尾是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首先要会计算“0乘一个数”,这是一个新知识。

例8先根据3只小猫都没有钓到鱼的情境图,列出加法算式“0+0+0”,让学生算出加法的和,并且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3×0=0”或“0×3=0”,体会这些加法和乘法的结果是0的合理性。

2. 让学生自行计算几百零几乘一位数,体会三位数中间的那个0必须乘。

例9教学102×4,先引导学生估算,再安排他们笔算。

这里进行估算能起两个作用,一是培养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二是促进笔算的进行。

本单元的例2,已经教学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学生会把102看成100,从100×4=400得到102×4的积大约是400,比400大一些。

学生笔算102×4,按法则计算遇到“0×4”时,会想“要不要乘”“积里要不要写0”等问题。

如果不乘或者不写出0,积就不会接近400;如果进行0×4并写出得数“0”,最后的积408才接近且大于400。

这就是估算对笔算的支持。

教材通过问学生:

“积的十位上写几?

为什么”,进一步明确几百零几的数乘一位数,要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几百零几的个位、十位、百位上的数,即使十位上是“0乘几得0”,这一步也不能遗漏。

3. 指导几百几十乘一位数的竖式写法和算法。

例10计算4×120,三位数的个位上是0。

这样的乘法,可以完全按照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法则进行计算,但还有比较简便的算法及其竖式。

例题分两步教学。

首先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计算这题,可以口算,也可以笔算。

教材呈现出口算的方法与步骤,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思路迁移到几百几十乘一位数的上面,突出从4×12=48向4×120=480的推理。

应该把120看成12个十,4乘12个十得到48个十,是480。

教材也呈现出按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则进行的竖式,得数也是480。

两种算法结果相同,表明两种算法都正确。

在上述的口算与笔算的基础上,教学几百几十乘一位数竖式的另一种写法。

这种写法按口算的思路和步骤进行笔算:

把三位数120末尾的“0”暂时放在一边,用虚线把“12”和“0”隔开(这条虚线可以画出来,也可以想在头脑里);把一位数4写在120的“2”下面。

这样就可以先算12×4得48(严格地说先算12个十乘4,得到48个十),然后在48的末尾写出一个“0”(把48个十写成480)。

(五)教学“倍数”关系,解答一步计算或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结合乘法计算,编排了许多实际问题。

从题目的解答步数看,有一步计算的问题、连续两问的问题、两步计算的问题;从涉及的数量关系看,有已经教学的“并分关系”“相差关系”和“份总关系”,有本单元新授的“倍数关系”;从问题的呈现方式看,有表格、对话、图文、文字叙述等,多种多样;从学生对题目的熟悉情况看,有曾经解答过的,有刚教学的,也有比较陌生的。

1. 新授“倍”的概念,解决倍数关系的问题。

倍数关系是数学里的基本数量关系。

儿童建立“倍”的概念比较难,安排在三年级教学会顺利一点。

倍数关系的问题之所以能用乘、除法解答,因为“倍”与“几个几”“平均分”有联系。

沟通这些联系,就形成了“倍”的概念,就梳理了倍数关系,就可以用乘、除法解答倍数问题。

本单元编排两道例题,教学有关“倍”的意义与倍数关系的问题。

例3里安排两个内容,一是教学“倍”的概念,二是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

(1)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初步感受“倍”的意义。

对学生来说,“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因此,用“倍”表达数量之间关系的方式,需要教材与教师传授。

另一方面,“倍”的概念又与乘、除法的意义有着内在的联系,可以通过实物操作逐步理解这种联系,逐渐准确、深刻地领悟“倍”的概念的本质内涵。

教材基于这些考虑,采用有意义接受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充分利用直观图看看、说说,更重视让学生通过圈一圈、画一画、摆一摆等操作活动,直观体会“倍”的含义。

(2)引导学生沟通“倍”与除法的联系,学会用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不能一直通过实物操作得出,应该通过计算得到。

为什么除法能够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因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看这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就是把这个数“按每份多少”平均分。

只要沟通“倍”的意义与除法意义的这些联系,就可以用除法求“倍数”。

(3)让学生探索“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问题的解答方法。

例4已知杨树有5棵,柳树的棵数是杨树的3倍,求柳树有多少棵,这是“求5的3倍是多少”的问题。

经过例3的教学,学生初步理解了“倍”的意义,建立了“倍”与“几个几”之间的联系,他们应该有能力解决这样的问题。

例题要求学生自己想办法,列算式解答。

2. 重温份总关系的问题,加强对数量关系的体验。

教材结合计算教学,编排了许多“求几个几”的问题和“平均分”的问题。

充分发挥这些习题的作用,不能只让学生列式计算、得到结果,还应该带领学生去体验并提炼实际问题里的数量关系。

3. 解答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为教学两步计算的问题作准备。

我们知道,连续两问是教学两步计算问题的台阶。

一道连续两问的问题,如果去掉第一个问题,只保留第二个问题,就成为一道两步计算的问题。

一道两步计算的问题,如果添一个恰当的中间问题,就成为一道连续两问的问题。

4. 解答比较容易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为后面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积累最初步的经验。

在二年级下册教科书里,曾经教学过比较容易的加减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学生已经接触过需要分两步计算的问题,初步知道为什么分两步计算,初步感受了两步计算的联系,初步明白了第一步计算的得数应该作为第二步计算的一个条件。

在这些认识与经验的基础上,教材让他们继续解答“乘加”“乘减”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六)单元复习不仅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练习,同时重视数学思维的发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单元复习编排十二道练习题,全面整理本单元教学的知识,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各个方面,促进学生发展。

1.练习计算,形成有关的运算能力。

本单元教学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简单的计算应该口算出得数;不能口算的题,可以笔算;不需要精确得数的题,可以估算。

单元复习第1~4题围绕这些内容与要求编排。

2. 通过计算培养数感,渗透运算规律。

第7~9题利用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培养数感、渗透运算规律,激发探索规律的兴趣。

第7题要求“不计算”就判断同组两个乘法算式的大小,如13×5与31×5,7×620与602×7等。

让学生联系现实的计算题,体会一个乘数相同,另一个乘数不同的算式,得数不同。

乘数大的算式,得数大;乘数小的算式,得数小。

第8题利用同组的两道计算题,渗透乘法结合律。

学生通过计算,发现24×3×2与24×6的得数相同,350×3×3与350×9的得数相同。

研究其原因,发现算式里“×3×2”相当于“×6”,“×3×3”相当于“×9”。

这就能很好地感知乘法结合律。

第9题通过计算发现同组算式中的规律,对数感的形成和发展很有好处。

3. 应用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单元复习里的其他题都是解决实际问题,具有三大特点:

一是题材贴近学生生活,具有现实性。

如上学要走多少路,一年有多少天,购买儿童车、儿童床里的数学问题等,能激发学生的解题兴趣,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是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具有开放性。

如根据已知的人物邮票、动物邮票、风景邮票、建筑邮票的枚数,能够提出许多用除法计算的问题;根据已知的儿童车价钱和儿童床价钱,提出各种问题。

既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又孕伏了从条件向问题推理的思想。

三是“不落熟套”,具有适当的变式性。

部分题目的呈现具有“个性”,与以往的呈现不大一样,如第10题。

对学生自主读题和理解题意,有新的要求。

第二单元《千克和克》

千克和克都是质量单位,质量和重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简单些说,一个物体的质量表示这个物体含有多少物质,质量是恒定不变的。

一个物体的重量是这个物体受到的地球吸引力,重量因物体所在位置的纬度和高度不同而略有变化。

在物理学中,质量和重量使用不同的计量单位。

我国人民在日常生活中不区分物体的质量与重量,经常以“物体有多重”来代替“物质有多少”。

三年级学生还不具备严格区别质量与重量的条件,因此,本单元教材既使用“质量”这个词语,又把物体“有多重”视为物体的质量。

全单元编排三道例题,内容的具体安排如下表。

例1认识千克,体验1千克有多重,用盘秤称整千克重的物体

例2认识克,感受1克很轻,用小型电子秤称不满1千克的物体

例3千克与克的进率,简单的千克数与克数的换算

从表格里可以看到,教材十分重视有关质量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不仅要求学生知道千克和克这两个质量单位,而且要求他们具有1千克和1克的初步观念,能用秤计量物体有多重。

为此,教学前应添置或借用一些盘秤和电子秤,尽量为学生创造称物重的条件。

(一)联系生活实例引出教学内容,激发学习热情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接触过“物体有多重”这样的事情,并获得了一些初步的感性认识。

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一比》中,曾经借助支架比较两个物体谁重谁轻,初步感受了“物体的重”。

本单元教材把这些作为教学的起点。

例1用图片呈现出两袋形状与大小都差不多的食品,问学生“这两袋食品中,哪一袋重一些”。

这个问题能够唤起学生已有的经验——用手掂一掂或者用秤称一称。

例题呈现用盘秤称食品的图画,指出“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把教学的注意力集中到“千克”上面。

实施这个教学环节,应让学生明白两点:

一是“秤是计量物体有多重的工具,人们经常用秤称物重”;二是知道“表示物体有多重需要计量单位,千克是表示物重的一个单位”。

(二)设计多项学习活动,帮助学生体会1千克有多重,初步形成千克的观念

日常生活中使用千克作单位计量物重的机会很多,要求人们具有1千克有多重的经验。

因此,教材在教学千克时,着力让学生感知1千克,初步形成千克的观念。

1. 结合用盘秤称物重,让学生知道“千克”。

例1呈现用盘秤称食品有多重的图片。

左边的盘秤上没有摆物体,秤面的指针指着刻度“0”;右边同样的盘秤上放了一袋红枣,秤面的指针指着刻度“1”。

教材要求学生先看左边的秤,了解盘秤的面上有指针、刻度和数字,明白秤盘里没有放物体,秤面的指针指向刻度“0”。

再看右边的秤,感受秤是称物体有多重的工具,知道这个盘秤使用的单位是“千克”,秤面的指针指着“1”,表示物体重1千克,体会指针指着“2”,表示物体重2千克……看出放在盘秤上的那一袋红枣重1千克。

2. 用秤称,用手掂或拎,感受1千克有多重。

教学千克,不仅要学生知道它,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它,初步建立比较清晰的1千克的观念。

学生形成观念一般都从感知开始,通过肢体和感觉器官接受有关对象的信息,经过大脑的整理加工,在头脑里留下有关对象的“印记”,就是通常所说的表象或概念。

3. 联系生活经验,体会千克。

质量是常见的量,日常生活中到处能看到物体有多重的信息。

在学生眼前再现这些信息,有助于他们体验千克是计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高对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