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延庆永宁镇十二五规划.docx
《北京延庆永宁镇十二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延庆永宁镇十二五规划.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延庆永宁镇十二五规划
第一部分永宁镇关于“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的汇报
第一章规划背景
一、永宁位置
永宁镇是北京市42个重点建设小城镇之一。
地处延庆几何中心,北依香营乡、刘斌堡乡,东临四海镇,西部由北至南分别与旧县镇、沈家营镇、井庄镇接壤,南与大庄科乡及怀柔县交界。
距离县城17公里,距市区90公里,永宁人口和地域面积近全县1/10,是延庆县第二大镇。
永宁镇是延庆县东部交通枢纽,永宁镇的经济发展对东部山区其他乡镇的发展具有辐射和带动作用。
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着永宁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作用,也就是说,永宁镇的滞后发展会对全局产生影响。
因此,科学制定永宁十二五发展规划,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下,抓住战略机遇,争取在十二五期间,追上全县经济发展的步伐尤为重要。
永宁镇对东部地区的辐射范围
二、永宁镇资源优势
永宁镇位于延庆县山区和川区的过渡地带,生态环境良好,资源丰富。
延四路、昌赤路、永偏路、滨河南北路五条公路在永宁镇区交汇,营造了便利的交通环境。
经北京市规划委员会批准的东部农副产品加工园坐落于永宁镇镇域内,具有良好
的农业投资条件。
三、永宁镇资源劣势
永宁镇农村经济处于延庆中下等水平,经济基础相对薄弱。
外出打工是永宁农民提高经济收入的主要方式,造成了大量劳动力外流。
由于科技水平不高,镇域内农产品加工措施多是粗加工,产品附加值不高。
原有的历史遗留问题没能彻底解决,导致近年来在经济发展中处理群众利益问题有些失当,所以对永宁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影响。
四、规划研究范围
规划研究范围包括永宁镇整体区域面积147.1平方公里,包括辖区内36个行政
村。
五、规划年限
2011-2015年。
第二章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加强生态建设,以延庆县建设生态宜居的“绿色北京示范区”为背景,以建设国际一流的旅游休闲名区为目标,以城镇化建设为抓手,将永宁镇全力打造成为“历史古镇•经济强镇•生态重镇•文化名镇。
二、规划原则
延庆地域的几何中心和东部山区的交通枢纽,是永宁建设东部山区农副产品加工示范基地的基础和保障。
北京市42个小城镇之一的宏观定位是永宁加大城镇化建设的依据。
因此,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上位规划的定位,决定了永宁镇必须高目标、高质量的完成城镇化建设和产业发展。
永宁十二五发展规划突出“两个特色和一个重点”。
两个特色即:
一是基于永宁山川结合的特点,建设生态宜居小城镇。
二是以沟域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生态建设、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项目为支撑,打造风景靓丽和谐的新农村。
一个重点是以延庆县建设“绿色北京示范区”为背景,建设绿色低碳的延庆东部山区国家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
三、规划目标
—永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10%;
—第三产业占永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62%;
—地方财政一般性预算收入年均增速10%;
—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速10%;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达到30%;
—大气污染(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达到市级要求;
—水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总量达到市级要求;
—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占全年比重85%;
—生活垃圾资源化率达60%;
—居民人均劳动所得年均增长8%;
—永宁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
—镇域职工五项保险参保率达98%;
—重点食品安全监测抽查合格率〉98%;
—药品抽验合格率》98%;
—义务教育完成率〉99%;
—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98%;
—永宁镇常住人口规模调控在3万人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不超过3%。
。
出生人
口性别比正常,计生率保持95%以上。
第三章产业发展规划
规划布局:
“一城.一园.两沟.三带”
一城是指明清特色古城和现代城镇商住区相结合的生态小城镇建设;
一园是指低碳循环、节能环保的绿色农副产品加工基地;
两沟是指“清泉铺--偏坡峪一条沟”和“青龙潭一条沟”的沟域经济发展;
三带是指设施蔬菜产业带、现代生猪养殖生产带和乡村旅游产业带。
城镇化建设和产业发展必须坚持以下四个结合:
“古城”与“新城”相结合:
新城可以提供现代商住环境,古城消费能带动新城商住区的商贸活动。
“一城”和“一园”相结合:
一城建设首当其冲,一园建设重点发展。
一城建设为园区创造招商引资环境,是园区必备的基础设施组成部分,可以解决园区工人生活、居住、餐饮、医疗、入学等一系列问题,是园区发展的依托和支撑。
同时,园区的发展为小城镇创造更广泛的消费环境,都拉动辅助作用。
“一城”和“两沟”相结合:
使旅游、古城历史文化与农业三者互相结合,形成大旅游环境和旅游产业链条。
“三带”、“一城”和“一园”相结合:
一城和三带之间具有辐射带动作用,一城游客可以去三带体验休闲旅游;其中,三带中的设施农业带还可以为一园提供原材料,促进园区的发展,园区的采购也可以带动农业的发展。
第一节宜居生态小城镇建设
一、城镇功能性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交通网络:
启动进京新通道工程;永宁路网三期工程。
提供清洁优质能源:
永宁集中供暖中心工程;永宁110千伏变电站工程;民用燃气工程。
增强供排水保障能力:
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镇区第二水厂工程。
完善功能性基础设施:
完善机构设施;农贸市场的迁建工程;城门城墙的恢复性重建和修缮。
二、改造明清特色古城
发展两大产业:
家族式小吃餐饮产业和古玩文化集聚产业。
遵循明清风格进行统一规划设计,恢复重建永宁古城商业四条街,四座城门,以及相关的组团式开发。
家族式产业和文化相互结合是特色。
永宁古有南胡、北聂、东赵、韩半城之说,以家族式产业为基础,通过组团式开发的形式,发展以参与和体验为主体的小吃餐饮产业支撑古城。
通过发展古玩文化一条街、寺庙文化恢复与展示、参观天主教堂等系列文化休闲产业,打造永宁文化产业集聚区。
三、现代城镇商住区开发
建设范围:
北关商住区开发区、太平街商住区开发区和左所屯商住区开发,开发面积总计0.5km2。
确定现代城镇商住区改造方法:
新农村新民居试点、房地产开发式的旧城改造。
商住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依据统一规划、综合开发的原则,在控规的指导下进行修订性规划,配套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活动中心、居委会、垃圾转运站、警务室、公共厕所等公共服务设施。
四、加强城镇运营管理
城镇运营
以政府部门为主导、企业为经营主体,利用市场化手段对古城资源进行重组、集聚、运营,使古城运作市场化。
古城的规划与建筑风格设计,遵循永宁古城原始风貌,对永宁城镇形象进行的包装与推广。
城镇管理
作为全县乡镇中规模较大的人口集聚区,永宁镇城镇管理水平目前还处于粗放状态,应以“城市标准”为目标,强化提高管理水平。
城镇管理内容:
城镇规划、建设、园林绿化、公共设施、环境卫生等。
城镇管理方法:
成立城镇运营管理办公室,专设机构人员进行专业经营管理。
城”区域位置图
第二节以农副产品加工基地为核心发展绿色工业
、健全组织机构
设立“东部山区农副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办公室
成立“东部山区农副产品加工示范基地”管委会
成立“东部山区农副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开发公司。
引入具备市场实力的商家,作为三级经营伙伴。
二、制定产业规划
主要包括有机农业支撑产业、有机生态食品产业和农产品生物加工产业
三、进行土地储备,全部进行一级开发
对基地规划内2960亩土地面积,进行土地储备,全部进行一级开发。
四、基础设施建设
到2013年末,土地完成一期开发后基本实现“七通一平”,建设标准厂房,完备服务设施,具备企业入驻基础条件五、加快招商引资步伐
深化各项服务功能,持续推进招商引资
“一园”区域位置图
第三节以清泉铺和青龙潭为主线发展沟域经济
一、发展目标
东部沟域发展目标:
静谷林海休闲养生项目。
以发展休闲农业、观光采摘、林下经济等生态农业建设为主,和风景独特、设施齐备、环境优美的以吃、住、游、休闲、养生为主的民俗农家院相互结合。
南部沟域发展目标:
青龙潭风景区项目。
以青龙潭、风动石为主的景区开发、旅游接待、野生蘑菇采摘、葵海观光为主的观光旅游景区建设为目标。
二、沟域发展规划
东部沟域发展规划:
游客集散中心地点:
偏坡峪1个;
旅游服务中心建设地点:
北沟、王家堡、水口子、清泉铺、马蹄湾5个旅游服务
中心。
大型停车场:
北沟、王家堡、水口子、清泉铺、马蹄湾5处。
基础设施建设:
每隔800米设置卫生环保公厕一组,每隔500米设置休息座椅和指示牌一组,每隔300米设置一组垃圾箱。
景观重点项目:
林海风光(偏坡峪)、百果园(北沟)、林下经济观赏带(王家堡)、特色养殖(清泉铺)、核桃基地(马蹄湾)。
南部沟域发展规划:
游客集散中心地点:
四司1个;
旅游服务中心建设地点:
头司、西灰岭、南关3个旅游服务中心。
大型停车场:
头司、西灰岭、南关3处。
基础设施建设:
河道治理、龙王庙修缮、观光甬道、每隔800米设置卫生环保公
厕一组,每隔500米设置休息座椅和指示牌一组,每隔300米设置一组垃圾箱景观重点项目:
2000亩葵海赏花、林下松蘑采摘,树莓品尝采摘。
三、重点实施项目
“两沟”重点实施八个项目如图所示:
第四节以设施蔬菜、生猪养殖和旅游服务为主三条产业带
、设施蔬菜产业带
利用人工建造的设施,实现农产品的反季节上市,满足多元化、多层次的消费需求。
设施蔬菜基地建设:
扩建前平房设施农业基地,到十二五末,设施蔬菜发展到3000亩以上,蔬菜总面积达到5000亩,并完善沟、路、井、渠、交易大棚、冷库等相应的设施。
打造特色品牌:
重点扩大以香芹、养生蔬菜为主的特色品牌。
完成西关、孔化营、前平坊3000亩有机蔬菜认证。
建立循环有机农业体系:
重点以经过认证的3000亩有机蔬菜基地和标准化生猪、奶牛养殖小区为主。
高新农业科技研究实验区:
借助北京高科技优势,制种与现代养生相互结合,研发新品种。
在十二五期间,建立100亩的实验示范基地。
引进蔬菜品种4-5种、树莓品种2-3个进行试验、示范,向全国推广。
二、生猪生态养殖产业带:
建高标准生态环保养殖场,建设无污染的生态生猪养殖基地,年出栏20万头。
生猪养殖基地及合作社建设:
生猪生态养殖基地:
以种猪扩繁场100亩(南张庄)、商品猪示范场500亩(东灰岭)、商品猪示范场400亩(利民街、彭家窑),年出栏20万头生猪,引进资金2亿元。
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
以清泉铺、狮子营、西灰岭、新华营为主的养殖小区、养
殖专业户,年出栏2万头生猪。
并依托华都建立2个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
生猪食品加工:
建立占地150亩的生猪食品加工基地,延伸屠宰产业链条,增加熟食加工产业。
镇域外生猪养殖基地建设:
重点建设地区选在镇域外的四海、井庄、大庄科、以
及张家口南部地区(怀来、赤城、万全、承德等地)。
三、乡村旅游产业带
打造民俗旅游新亮点:
与旅行社联手打造集游览、餐饮、购物于一体的“两沟一城”特色旅游线路,推出独有的亮点旅游产品一豆腐旅游。
建设永宁特色商业服务城:
依托古城小城镇建设,打造永宁家族式小吃餐饮产业和古玩文化集聚产业。
大力发展和升级镇域民俗旅游:
在食宿设施建设上,达到旅游环境和接待设施的卫生标准。
由乡镇建立专门机构,对民俗户统一改造升级,如床上用品等由镇政府成立物流配备机构统一提供,可收取服务费。
定期对农户进行免费职业培训,使从业人员熟悉并掌握从迎客到送客的礼节和用语,了解一定的旅游常识和风土人情知识,促进乡村旅游服务的程序化、规范化和人文化。
通过提高经营管理者和从业人员的素质,改善乡村旅游的管理和服务。
建设旅游接待中心:
建于永宁镇公交车站院内,设专门机构提供咨询服务,由当地相关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