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三人行透过电影看设计 寻找迷失的中国文化.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863705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2.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意三人行透过电影看设计 寻找迷失的中国文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创意三人行透过电影看设计 寻找迷失的中国文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创意三人行透过电影看设计 寻找迷失的中国文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创意三人行透过电影看设计 寻找迷失的中国文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创意三人行透过电影看设计 寻找迷失的中国文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创意三人行透过电影看设计 寻找迷失的中国文化.docx

《创意三人行透过电影看设计 寻找迷失的中国文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意三人行透过电影看设计 寻找迷失的中国文化.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创意三人行透过电影看设计 寻找迷失的中国文化.docx

创意三人行透过电影看设计寻找迷失的中国文化

【史永杰】之前和殷总聊,他就跟我说过《功夫熊猫2》对他来说感受很深,我那时还只是看了《功夫熊猫1》,所以赶紧在星期四晚上把《功夫熊猫2》看了一遍。

不错,同样让人觉得的很震撼。

不同的是《功夫熊猫2》的中国元素更多一些,更多的特效镜头运用,场景比第一期更宏大,而且采用了最新的3D技术,更强的视觉冲击力。

  我也看了殷总写的那篇看完《功夫熊猫2》之后有一些感触的文章,写的非常好,也引发了一些很有趣的问题,比如说为什么外国人能够把中国元素拍得如此流畅、到位。

就像设计也是这样,我们会碰到更多类似的现象,这几年也一直有提,一些境外设计师为什么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能够掌控的这么好,当然不是说全部,但有些案例确实是我们真正接触到的。

  【殷艳明】恩。

王芸说说你的想法。

  【王芸】说到《功夫熊猫2》我真是没看过,然后《阿凡达》也没看过。

但有一次和甲方业主一起吃饭,有一位老总对《阿凡达》特别欣赏,吃饭的时候从头到尾都聊起《阿凡达》,描述它的创作和高科技,真的挺遗憾我没看过这两部电影,因为一直都比较忙,但我觉得看电影对设计师来说,就像是看设计作品一样,毕竟艺术是相通的。

我们做室内设计也好,做电影也好,都是从一个艺术的角度创造一个作品出来,所以像现在一说起电影就会想到好莱坞大片,它的高成本,大制作,大场景。

  每个电影都要有一个主题,这样才能反映出它想要表达出的东西。

大片看得让人很震撼,场面很壮观,大家都喜欢欣赏大片。

但是有一些像文艺类的小制作影片也能让人内心产生触动的感觉,比如说《山楂树之恋》。

不过,我没有看全《山楂树之恋》。

但我觉得电影给人一段经历的过程。

我们既然来到了电影院,就是陪它一起去经历这一段历程,陪它一起去感受生活的场景和片断。

而且电影里同时也有很多艺术的元素,比如说它的场景、布局、包括里面人物的服装,我都很喜欢。

有时候看一部电影或是电视剧,只为了看它的服装,我会很耐心的跟着这部电影从头跟到尾欣赏它的时装,很经典的,超前的,因为它也是设计的一个门类。

  【史永杰】可能这个服装就是这部片子的一个亮点。

  【王芸】对,所以我就会很感兴趣的从头跟到尾,因为它的衣服太漂亮了,尤其是外国的影片,他们很注重服装和道具这一块。

像我们做办公空间比较多,有时候电影里的办公场景,我也会去感受和借鉴。

当然不是说去抄袭或者是怎么样,就是看看人家的办公室是怎么做的,跟我们现在手上做的项目有什么不同,然后去留心一下。

  【殷艳明】听王芸刚才谈到的,就会发现每个人看电影都会有不同的感觉。

她看到的就是电影里的一些场景,服装等等。

  【史永杰】确实,角度不一样。

【殷艳明】就我来说,原来看的时候是希望可以以放松的心态去看,特别是娱乐片。

《功夫熊猫》第一集我还真没看,听说不错,这次去看《功夫熊猫2》,就带着小孩开开心心的去看,看完之后,回过头来再回想,觉得这个电影它有嚼头。

  比如说它是用动画的形式来反映中国文化,应该它是第一部以中国传统文化来做的一个外国电影,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传统。

但是这部片子为什么能打动人?

因为它讲出了你内心的东西,并且以一个外国人的角度。

它所表现的中国文化规模并不宏大,先是青城山的龙门对决,然后是陕西的皮影戏,它能让南北双方的中国人都能得到共鸣。

实际上它就把你身边耳熟能详的东西,给你放到了荧幕上。

而国内真正能给我们留下深刻意义的动画片恐怕就只有《大闹天宫》之类的了,现在国内缺乏这种能让你觉得很经典的影片。

这也是为什么《功夫熊猫2》有嚼头的原因。

  后来反过来想,它里面讲了很多功夫,都是很地道的中国传统,包括太极。

阿宝打太极球的场景,我们发现熊猫本身就是黑白,太极也是一黑一白,那阴阳之间,两者关联在一起很自然,这就是它巧妙的地方,它能够打动你,让你在娱乐里面读到一些很有意义的东西。

比如它还有一些微博语言“神马都是浮云”都在里面,还有熊猫的那些功夫招式等等。

这个团队为了拍这部片子,花了八年的时间,拍《阿凡达》导演花了十年时间。

我看介绍拍《功夫熊猫》第一集的时候,他们当时没有人真正的到中国来看过熊猫,都是在美国动物园里看的熊猫,就那个时候他们已经拍出这样一部片子。

《功夫熊猫2》这部片子也真的是投入了很大的诚意。

  【史永杰】元素虽然更多,但是多而不乱,衔接得非常好。

  【王芸】那么这个熊猫练功夫是为了要做什么事情?

  【殷艳明】它在这个片子里,代表一种好莱坞的形象,要塑造一个救世的英雄形象。

它是大多数人内心的一种期望,好莱坞的大片理念就是要扬善罚恶,它是一个英雄的角色。

但它又把中国的很多很有意思的桥段串在了一起,而且能连接的这么紧密,像高山流水、水墨、皮影,然后孔雀开屏那些招数,让你看似眼花缭乱,实际上非常有条不紊,非常美。

  【王芸】就是以熊猫为主题,把我们中国自己的特色展示出来,展现给大家。

  【史永杰】对,最关键是它是由一个外国导演来拍的。

  【殷艳明】这就是它非常成功的地方。

结合我们的设计来看,老外有时候做中国文化因素做得还很地道,或者说让你眼前一亮的往往也是由外国人做出来的。

他们拿自己最熟悉的东西去做,而这些恰恰是我们经常忽略了的那些东西。

我们中国的电影人也好,设计师也好,大家做中国因素,大多数会做得比较深,比如说佛家文化,孔孟文化,意境反映了很多,但就是往往忽略了身边的因素。

  【王芸】这些最常见的,是平常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东西。

我们没有去发现这些元素,并把它们给提升出来。

而外国人他看到我们的文化觉得什么都很新鲜,一切都很好奇。

所以他就把他认为最有感觉的,对他影响最大的因素表现出来。

  【殷艳明】它做得比较夸张,但是它的夸张让你觉得非常有意思。

  【王芸】最近我们和国外设计师有一些交流,发现他们的思维比我们更发散、更开阔。

前段时间一位朋友和我说,中国的设计为什么都要国外设计师参与,人家外国人随便画几个图,就把我们中国的设计费一下子给卷走了。

但我觉得外国的设计师确实有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地方,因为他们的思维很活跃、敏锐,有他们参与进来的方案和想法容易变得有趣味,他们敢于去想,敢于去试。

不像我们的思想,很多东西是固化的,比如做娱乐空间,我们会从习惯性的思维出发去想问题。

其实我觉得可以跳出这种固定的思考模式,有些东西可以互相碰撞,就像你说的《功夫熊猫》,里面有些你认为风马牛不相及的因素,比如说八卦、山水画、还有皮影戏,青城山,好像它们之间不相关联,但是可以通过一个主题线索,把这些平时容易被大家忽视的中国传统因素,整合成一个连贯的故事,变成一种有主题有思维的设计。

电影也是一种设计,我们通过看电影,通过平时的观察,开阔我们的思路,把我们经常忽略的东西,用到我们的设计作品里面来。

  【殷艳明】设计来源于生活,当你真正用心去感受身边这些东西时,你会发现原来身边的东西可以做得这么精彩。

我们不妨反过来想,为什么我们经常忽略我们身边的东西,反而去追求一些更高深或者说摸不着边界的东西,好像这就是所谓的文化,其实真正的文化恰恰是在你身边,只是你忽略了它的存在。

好设计一定会被理解要敢于打破传统、大胆创新嘉宾:

深圳市中航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设计院院长王芸  【王芸】最近接触比较多的就是“创意”这两个字,大家经常说到创意,经常会说:

“我要有创意,设计师要有创意。

”但什么是创意?

创意是怎么来的?

如果要做出一个有创意的东西,是不是很复杂?

是很艰难的过程?

我觉得创意应该是个很平常的东西,生活中我们处处在创造。

任何一个随意性的小想法、小思路,只要是之前别人没有用过的,都可以叫创意。

  【史永杰】王芸说得对,很多人在想这个问题。

设计到这个状态的时候,接触外界的信息又非常多,一些好的作品实际上都是相关联的,电影、设计、摄影、包括音乐都是一样,归根到底是思维方式的问题。

当你身在其中,为什么就没有创造出一个新的东西呢?

你的意识、状态、想法、逻辑,甚至你的教育方式,这些与国外都有很大的区别,当你打开国门之后,很多好的思维方法,还是可以借鉴一下。

现在一些我们的设计作品,比以前有很大的进步,但是始终缺少点东西,就是那种自然的表达。

  【王芸】好莱坞的电影有它的模式。

我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有时间,看了很多好莱坞的电影,当时只要能说得出名字的,我基本上都看了。

然后就发现有一种的模式在里面,比如说一部电影,如果前面发生了什么事,我大概能猜到结尾应该是什么了。

  【史永杰】摸清它的套路了。

  【王芸】是这样的,这是好莱坞电影给我的印象。

  【殷艳明】梦工厂的出品基本上就是这种套路,一个普通的小人物,然后通过自己的努力拯救了大世界。

  【王芸】对,是这个意思,最后的结局,经常是按照那个模式去走。

后来慢慢看得少了,现在可能随着科学的进步,又有更多更新的东西添加进来。

  【殷艳明】从它的一些技巧里面,我们能够了解到一些新的科技变化。

或者说因为设计还是要跟随潮流的,有些时候新的东西对我们的设计思想会有一种开拓性的启示。

所以我有时候看电影,一是娱乐,另外就是看看能不能有一些启发。

就像看书一样,阅读不单单是在书本上去翻书,看电影包括运动,都是一种广义上的阅读。

用眼睛去看,用心去读的一个过程。

我们看电影的时候,不妨把它当做是一个看书的过程,我觉得从里面能够学到东西,并能让我们产生一些体会,对自己就是一个很好的帮助。

  【王芸】因为电影也是源自于生活,它是生活中的一个个片段的剪辑,有时候运用夸张的手法,看拍得好的电影是一种享受。

曾经有段时间我经常关注,看看出了什么新电影,欣赏好的电影是一段难忘的经历,看完之后的那几天都会想着那部电影,很留恋的。

  【殷艳明】有时候,我们偶尔去看一些好的片子,也是一个学习。

我们可以通过看一些好的影片,然后通过彼此间的沟通和交流,从而达到相互学习的目的,育教于乐嘛。

  【王芸】而且好的电影,最大的好处在于大家看完后能产生共鸣,可以一起坐下来讨论它,那时候就可以拉近彼此间的距离。

  【殷艳明】好的电影,不管你是小孩,大人,老人,大家看电影的时候,都会有会心的笑声。

所以它非常不容易,这么多的因素挤在一起,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表达出来,确实是不一样的。

你刚才说到整合,它确实是一种整合,我们做设计也是一样,面对空间的时候,那么多的元素需要你去整合。

  【王芸】从什么视角,用什么方法把它们串连起来,看拍得不好的电影,会觉得很平淡,很乏味,它给人感觉是很拖沓冗长,没创造力。

本来几句话、几个镜头便能表达意思,观众能够明白,但是一定用上几分钟,这样让人看着很累。

  【史永杰】可能跟表现手法有关。

有时候一个主题可能还是不错的,但是由于手法的粗糙,结果就变了。

另外一些电影可能主题看似很小,但是经过精心的拍摄或剪辑,就让你觉得耳目一新。

  【王芸】所以电影导演的创造力太重要了。

  【殷艳明】刚才你说到的这些都是大片,其实有一些小投资的影片,或者叫小资的电影,它们讲出来的东西,有的也很有意思。

我看过一部小成本电影《天水围的日与夜》,它以一个老太太的视角,讲述自己的故事。

电影情节很普通,从头到尾很平淡,但是很感人,因为它里面的场景和人物就像你平常看到的。

大片能给你震撼,小片它能够从另外的角度来诠释生活。

  《二十四城记》也是通过不同的视角来诠释我们的生活,所以看完这个电影回过头来嚼一嚼,最大的启发就是看你从哪个角度来诠释,每个人对同一个题材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如果大家都从发散性的思维去考虑的话,会有更多的启示。

  【王芸】我想到我的老师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他说“没有不被理解的设计,只有做得不好的设计”,这就是说不要担心,我的设计大家看不明白,不领会其中的含义。

所以我们做设计,需要敢于想象,敢于创造,只要我能想得出的东西,只要是好的,一定会被理解的。

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经典电影所带来的思考  【殷艳明】我们都是从更早的年代,从小时候这样看电影过来的。

那么在这些电影里,我想问下两位有没有哪一部片子,除了我们刚才谈到的,给你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电影折射设计,中国文化在中国的迷失引人思考  【史永杰】每个人看电影都会有不同的喜好,像我可能更喜欢看一些科幻、魔幻之类的影片,充满神秘与未知。

上次跟殷总在飞机上看那个《创战纪》,还有《魔戒》,这些电影给我的感觉是,除了一些感官的享受外,最突出的就是它对新科技的应用,运用一些新的手段,重新去塑造一个全新的空间概念,这真的非常值得学习,因为那是对未知的东西进行大胆的创造,我认为这是一种前瞻性。

从这个侧面也可以反映出,为什么美国的科技这么领先。

它一直在努力的往前去走,往前去探索,这种探索的精神真的让你不可小觑。

  当然有些人可能会喜欢其它题材的优秀电影,它同样也会有自己手法上的独特性和创造性。

从这一点反观中国,也是在一个发展的过程,相比以前现在我们能看到这么多不同的影视作品,也看到这么多不同的题材和表现形式。

说实话,我们不缺乏资源,素材太多了,你看一个《功夫熊猫》都可以让你感觉到眼花缭乱兴奋不已,更何况我们还有很多的故事可以讲,从古到今多不胜数。

关键在于你能否立足当下采用独特的视角和表现手法去讲述一个传统的甚至很久远的故事,而且还要讲的够精彩。

  【殷艳明】电影更多的是大家通过这个电影能够在不同的业界引起广泛的讨论,对我们的文化也好,社会也好,包括设计也好都是一个促进。

特别是当时《阿凡达》出来的时候,看完以后你说不惊叹吗?

大家都在说原来电影可以拍成这个样子。

  【王芸】反映出它的高科技水平,还有创意。

  【殷艳明】还有国内姜文拍的《让子弹飞》,它的高票房让你感觉它的视点完全不一样,这种片子原来可以以这种方式来拍。

大家都看到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然后你就会想:

“哎,他们可以这样做,我自己可不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这样来做”这样的话,大家的思路会越来越靠前。

  【王芸】其实就是一个展示过程。

  【史永杰】对,你发现现在跟原来有很大的不同,技术确实是帮助我们实现了很多以前导演不敢触碰的题材或者表现手法。

对于设计来讲,可能一个设计师很有想法,而且很想突破固有的表现形式,那么你所掌握的新型技术、材料、工艺等如果能很好的整合并运用,相信会有一个不错的结果。

像《让子弹飞》如果放到十年前,技术不行的话这个题材拍出来相比就会逊色。

虽然我们不能完全依赖技术,但是你可以有选择的利用它,如果它确实能够为你的作品加分。

  你可以看到这些好莱坞大片,有些题材尤其是科幻题材的电影,它是综合性的一种爆发。

例如3DIMAX这种技术出来以后,它不光是在展示这项技术,它实际上也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拍摄方式和视觉体验,对人物、空间、环境的塑造和表现更加生动饱满。

  【殷艳明】所以电影确实是威力无穷,它不只是某一方面的东西,而是对我们全方位影响。

  【王芸】技术水平是制约设计制作的一个原因,我们能想出来,但是还要有技术能力来实现它。

美国大片之所以好看,首先是它的科技领先,这样就会有种感觉:

国外的片子比我们国内的好看,像《阿凡达》这样的大片我们拍不出来,因为它的科幻技术水平,我们达不到。

  【殷艳明】所以怎么样在自己的本土文化里,或者在现有的条件里去找自己的路,这才是最重要的。

  【史永杰】还是一个想法的问题,现在都开放了,国内的技术团队如果不行,可以找国际团队来做,只不过价高一点,现在已经不存在这样的限制,我觉得更关键还是思路的问题,技术是手段,好的想法或者说好的剧本是灵魂,有效的整合才是成功的保证。

  【王芸】对,创造整合。

我们先想象出一种创作的模式,用设计把它给展现出来,然后再用什么手法去实现这个设计。

  【殷艳明】我觉得就是历练。

我们的想法可能不一样,技术性的支撑也有高有低。

但是你的想法是别人拿不走的。

我们现在做设计首先跟甲方表达一种设计思想很重要,这些东西往往是最能打动他。

因此我们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它肯定能引起大家的共鸣。

  【王芸】一个好的主题,加上好的表现手法,是形成一部好电影很关键的前提。

  【殷艳明】我在看《阿凡达》的影评时,国内一些影迷也有这样一种观点,说它的技术确实非常领先,但是我们也不能妄自菲薄,实际上除了做技术,我们更要做的是一种口碑。

比如说我们的《大闹天宫》做的很好,它过了这么多年,仍然是不落伍的,你什么时候看,总是觉得拍得真好。

它的技术跟现在相比肯定落后,但是它的口碑确是渊源流传的。

而我们做设计,好多题材是反复在做,好多风格也都是重复在用,但是如何用一个另外的视角或者视点来表达是我们要尽力把握的。

  【王芸】对,我们需要有一些独创,然后给大家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多少年以后,当他们谈起我们的设计,会想起那些独特的地方,因为这些创造在他们的思维里面已经扎根下来了,经典永恒,这就是创意的魅力所在。

打破惯性思维才能真正创造深圳市创域设计公司设计总监殷艳明发表自己的看法  【殷艳明】刚才史总谈到了《创战纪》,因为当时我们俩在一块儿,我在飞机的后排上,看那个片子的时候,我一开始不知道这时今年的大片,后来我连看了三遍,因为我觉得它里面很多东西特别是室内设计的场景做得非常棒。

比如说蓝色空间里,灰色空间里的场景布局,配饰,灯光,还有色彩的表达都非常吸引人,所以我当时就拿相机一直在拍。

  【王芸】你的这种感觉我能理解,因为我曾经坐飞机从伦敦到香港,一路上我只听一个喜欢的音乐大师的歌,听了十四个小时,反反复复的听,体会它优美的旋律,独到的意境,一直到飞机落地。

  【殷艳明】后来很巧,我们到了米兰之后,拍摄《创战纪》的实际场景就在米兰的一个厂房里,我们进去以后感觉很惊讶。

  【史永杰】对,在米兰展的外围展区,一个工业厂房里。

  【殷艳明】在飞机上看完了以后,就在参观外围展的时候看到了。

它是在一个厂房里头,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做出了在飞机上我们看到的效果,技术手段真的非常棒。

  【王芸】当它变成电影画面,然后产生的令人震撼的感觉,对吧?

  【史永杰】对,你能直接感受到技术带来的视觉冲击,在电影中外景的拍摄实际很少,就那么一小块实体空间,其他的都是3D制作,大量的虚拟三维空间来做背景,然后合成。

  【殷艳明】它让你体验,包括它的服装,它的道具,然后戴上那个四维眼镜。

  【王芸】这就是创造,多出来的那部分很吸引我们。

  【殷艳明】对一个新的“创造”它是通过设计出来的,而不是摆出来的。

  【王芸】所以我们设计师需要懂很多的知识,需要多走多看。

  【史永杰】就像游历一样,你去旅游就像看电影,都是在阅历一些东西。

【王芸】需要经常阅历经常看,边看边思考,然后日积月累下来,等需要用的时候,一下子迸发出有意义的创造。

    【史永杰】还有一个心态的问题,抱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去看一个东西,和很死板的去理解东西,还是有区别的,也许你看得很多,但是创造力还是有限。

如果你处在轻松愉快的状态,这时候你爆发出来的东西是自然的,你再与别人分享时就会真的有感而发。

而以背书的形式去跟人讲,大家会觉得晦涩无味。

  【王芸】他没有把自己感情没有融入进去,也不能理解这个创造,只能很呆板的把它表述出来。

  【史永杰】总感觉得相当一部分国内设计师在设计本土的元素时投入不够,大都简单直接的照搬而就,少了些推敲和提炼,想必自己的感情没有真正的融入。

  【殷艳明】中国文化太过于博大精深,上下五千年你不知道要做什么,觉得什么都可以做,但是什么都不好做。

外国人他不懂我们那么多文化内涵,他所关心的就这几个:

我要表达的东西,我就使劲挖掘,吃透了以后就行了。

而我们往往因为司空见惯了,反而吃不透。

就像一个公园就在旁边,计划改天去看吧,你可能待多少年都不会去一趟。

这恰恰是我们会忽略的一个问题,而且从设计的角度来说,还有一个叫惯性思维,特别是做设计的人,从小受的教育的这种模式有相似的地方,我们做设计的时候往往就会形成一些套路。

这些套路它是存在的,做某一种设计的时候,你会自然而然的想起一些东西来,一般我们都不会去打破它。

那么它会无时不刻的跳出来束缚着我们的创造力。

  【王芸】我们做国内的有些场所就是这样。

  【殷艳明】我们现在也有危机感,或者说认识到需要做出一些改变,但是想要突破和改变的话,迈出第一步并不是那么简单。

因为你老是要想这个东西变了以后会怎么样?

人家能不能接受?

你会反复讨论的问题,就永远迈不出去这一步。

  【史永杰】这就意味着你一定要放弃一些东西。

  【殷艳明】是,只有放弃,你才能得到。

那天我在发微博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帖子,这个帖子跟太极八卦图有关系。

它是中国的太极图原形,一黑一白两个点,然后把它加了几道横杆,就把整个八卦图做成了一个书架放在那儿。

然后帖主自己发表了一些评论,说这是对于中国文化的一种创新或者理解,发上去了,结果各方反应不一。

  我看了一下,总共分两类,比较反对的这种大都是跟艺术原创,设计有关,他们觉得这是对中国文化精华的一种糟蹋,你怎么能把一个很完美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然后改成了你认为是实用和艺术相结的产物,觉得这是一种无稽之谈。

  另外一种观点,说存在就是合理,那么怎么来理解民族文化,怎么让它重新创造?

也有人发表评论说,文化要创新的话,必须先远离民族主义,你才有可能真的去做创新,丢弃一些东西你才可以真正的去创造,而不是说站在它的角度上去改一改。

  【王芸】对,不是简单的去照搬它。

从我的理解,就是它的变化还不够多,它只是很简单的把一个太极图案放在那,作为它的背景,然后在前面做些简单的小格子。

他还没有深入进去,怎么样变成他理想中的书架?

它只是很简单很粗糙的把它这么做了,所以引发批评的声音。

电影艺术与设计一样都要做“加减法”  【殷艳明】所以对于我们设计师来说,有时候拿到一个很好的东西,你想把它怎么变?

这个确实是我们需要考虑的。

如果能突破这一步的话,就能够往前走下去了。

节目进行中,深圳市鼎维室内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史永杰发表观点  【史永杰】实际上就是找设计的原型,在设计一个新的形态时,要有一个参照基点,然后加以演变提炼重塑,如果是变的让人感觉到过于简单痕迹太重,就像刚才说的太极,一半一半的这种,肯定效果不佳,它并不是自己的东西,你只是嫁接了一下,很生硬很不自然。

就拿音乐来说,节奏流畅自然轻松的歌一定好听。

  【王芸】好听的歌它能被人接受,无论听多少遍,都不会厌烦。

就像天王的歌和普通歌星的歌不一样,天王的歌百听不厌,普通歌星的歌也很好听,但是我听两遍三遍以后,就不想再听了,这就是差别。

  【殷艳明】电影它是一个综合性艺术,它有摄影的美感,还有音乐,这些因素都会带来很强的冲击力。

像刚聊到的《山楂树之恋》,我看这个电影就是去听它那首音乐主题歌的,看到那颗树感受一下当年那种时光美好的岁月,它是能打动你的。

当音乐和视觉放在一起的时候,这种冲击力就更大了。

  【王芸】所以像《山楂树之恋》,用情感来打动人,通过一段纯洁的感情展现引起一代人的许多共鸣。

好的作品都有自己的特点,就像《山楂树之恋》,走的就是纯情、纯洁、很干净的线路。

  【殷艳明】设计也一样,只是表达不同的功能,不同的空间,不同的性质特点。

  【王芸】对,一定要有自己的东西,自己的特点,或者说用什么特点去展示我的设计,以什么手法突出我自己的东西。

  【殷艳明】做设计,最难做的就是减法,做加法好做。

你越要减的时候,它就越让你要去思考东西。

  【王芸】是,做减法的时候要有逻辑性,互相关联,不是说随意乱增乱减。

  【史永杰】所以电影的剪辑很重要,可能拍的时候要拍好多镜头,但是最后剪去很多,心疼啊,没办法,该剪一定要剪。

  【王芸】然后留下最能表述出它的意思和概念的场景,把它们给前后整合起来。

  【殷艳明】这和画画一个道理,最后画完了以后,你也要收,该擦的擦,该模糊的模糊。

突出什么?

你要想看什么?

我要表达什么?

  【王芸】因为艺术是相通的,看人家好的地方,然后再关联到自己的、手上正在做的这些,互相间多学习,多体验,也是我们和其他艺术的一个穿插互动的过程。

 面对现有的市场环境设计师应该有所坚持和追求殷艳明仔细聆听嘉宾的观点  【殷艳明】反过来想,如果外国人能这样拍,那如果我们中国的导演要拍这样一部在西方能够有这么好口碑的片子容易吗?

真的挺难。

比如我们都在说设计界要培养自己的本土大师,怎么样才能出设计好的东西,那真的要拿出成绩来才行。

认认真真的对你要表达的文化负责,而不是象以前那样把设计作为一种戏剧手段来糊弄一下别人。

我们做任何的设计,都一定要有诚意,你认认真真的把它的文化,也就是你要做的东西吃透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