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室环境监测项目及要求.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86266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2.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洁净室环境监测项目及要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洁净室环境监测项目及要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洁净室环境监测项目及要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洁净室环境监测项目及要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洁净室环境监测项目及要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洁净室环境监测项目及要求.docx

《洁净室环境监测项目及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洁净室环境监测项目及要求.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洁净室环境监测项目及要求.docx

洁净室环境监测项目及要求

审批及颁发/APPROVAL&ISSUANCE

部门

签名

日期

起草

质量控制部

审核

质量控制部

质量保证部

批准

质量负责人

颁发

质量保证部

会审/COLLECTIVEREVIEW

部门

签名

日期

部门

签名

日期

/

/

/

分发/DISTRIBUTION

Copy-1

Copy-2

Copy-3

Copy-4

Copy-5

101车间

102车间

103车间

201车间

202车间

Copy-6

Copy-7

Copy-8

Copy-9

Copy-10

301车间

302车间

303车间

质量控制部

现场监控组

Copy-11

Copy-12

Copy-13

Copy-14

/

微生物组

质量保证部

生产部

焦作车间

/

一、目的/PURPOSE

明确洁净级别的范围,规范洁净室环境监测,确保生产环境达到要求。

二、范围/SCOPE

适用于车间及微生物室洁净室照度、温度、相对湿度、换气次数、风速、压差、悬浮粒子数、沉降菌、浮游菌、表面微生物、高效过滤器完整性测试等项目的监测管理。

三、职责/RESPONSIBILITY

1质量保证部

1.1负责本规程制订。

1.2及时处理超警戒限/行动限监测结果。

1.3审核趋势分析数据,及时发现不良趋势。

1.4审查该SOP的执行情况。

2质量控制部

2.1负责培训环境监测取样人员。

2.2负责取样、测试样品及记录监测结果。

2.3负责日常环境监测记录的归档管理。

2.4负责风速、换气次数、高效过滤器的完整性测试、悬浮粒子、沉降菌、浮游菌、表面微生物监测及记录。

2.5参与处理超警戒限度/行动限度监测结果。

3各车间

3.1配合质量控制部的取样工作。

3.2负责温度、相对湿度、压差监测及记录。

3.3及时处理超警戒限度/纠偏限度监测结果。

3.4根据监测数据进行趋势分析。

四、术语/GLOSSARY

1洁净区(室):

需要对环境中尘粒及微生物数量进行控制的房间(区域),其建筑结构、装备及其使用应当能够减少该区域内污染物的引入、产生和滞留。

2洁净度:

洁净环境单位体积空气中含大于或等于某一粒径的悬浮粒子的允许统计数。

3洁净区分四个级别:

A级:

高风险操作区。

如灌装区、放置胶塞桶和与无菌制剂直接接触的敞口包装容器的区域及无菌装配或连接操作的区域,应当用单向流操作台(罩)维持该区的环境状态。

单向流系统在其工作区域必须均匀送风,风速为0.36-0.54m/s(指导值)。

应当有数据证明单向流的状态并经过验证。

在密闭的隔离操作器或手套箱内,可使用较低的风速。

B级:

指无菌配制和灌装等高风险操作A级洁净区所处的背景区域。

C级:

指无菌药品生产过程中重要程度较低操作步骤的洁净区。

D级:

指无菌药品生产过程中重要程度较低操作步骤的洁净区和非无菌原料药精制、干燥、

粉碎、包装等生产操作的暴露环境。

4单向流:

指空气朝着同一个方向,以稳定均匀的方式和足够的速率流动。

单向流能持续清除关键操

作区域的颗粒。

5动态:

指生产设备按预定的工艺模式运行并有规定数量的操作人员在现场操作的状态。

6静态:

指所有生产设备均已安装就绪,但没有生产活动且无操作人员在场的状态。

7警戒限度:

系统的关键参数超出正常范围,但未达到纠偏限度,需要引起警觉,可能需要采取纠正措施的限度标准。

8纠偏限度:

系统的关键参数超出该限度,需要进行调查并采取纠正措施的限度标准。

五、内容/CONTENT

1洁净室监测的项目:

照度、温度、相对湿度、风速、换气次数、压差、悬浮粒子、沉降菌、浮游菌、表面微生物、高效过滤器的完整性测试。

2日常环境监测的标准、频次

项目

区域

要求

A级

B级

C级

D级

沉降菌

监测方法

《洁净室沉降菌检测标准操作规程》(SOP-C001034)

法定

动态标准

<1cfu/皿

≤5cfu/皿

≤50cfu/皿

≤100cfu/皿

警戒限度

静态标准

/

≤3cfu/皿

≤13cfu/皿

≤25cfu/皿

动态标准

/

≤3cfu/皿

≤25cfu/皿

≤50cfu/皿

纠偏限度

静态标准

<1cfu/皿

≤3cfu/皿

≤25cfu/皿

≤50cfu/皿

动态标准

<1cfu/皿

≤4cfu/皿

≤40cfu/皿

≤80cfu/皿

测定位置

见各车间洁净室沉降菌测试点分布图

监测频次

(动态)

全程监控

1次/班

1次/周

1次/月

2.1沉降菌监测标准、频次表

2.2浮游菌监测标准、频次表

项目

区域

要求

A级

B级

C级

D级

浮游菌

监测方法

《洁净室浮游菌检测标准操作规程》(SOP-C001035)

法定

标准

动态标准

<1cfu/m3

≤10cfu/m3

≤100cfu/m3

≤200cfu/m3

警戒限度

静态标准

/

≤3cfu/m3

≤25cfu/m3

≤50cfu/m3

动态标准

/

≤5cfu/m3

≤50cfu/m3

≤100cfu/m3

纠偏限度

静态标准

<1cfu/m3

≤5cfu/m3

≤50cfu/m3

≤100cfu/m3

动态标准

<1cfu/m3

≤8cfu/m3

≤80cfu/m3

≤160cfu/m3

测定位置

见各车间洁净室浮游菌测试点图

监测频次

(动态)

分装前后

1次/周

1次/2月

2.3表面微生物监测标准、频次表

项目

区域

要求

A级

B级

C级

D级

表面微生物

设施设备表面

监测方法

按《洁净区表面微生物检测标准操作规程》(SOP-C001037)

接触

(Ф55mm)cfu/碟

法定标准

<1

≤5

≤25

≤50

警戒限度

<1

≤3

≤13

≤25

纠偏限度

<1

≤4

≤20

≤40

测定房间

三合一间、干燥间、磨粉分装间

1、配液间

2、非无菌车间离心间、干燥间、分装间

测定对象(外表面)

1、这些房间的墙面、地面、门把手;

2、台秤、分装台、储桶架、沉降菌架、衣服架、电话机(话筒)、控制面板、传递窗台、鞋底、地漏等表面。

监测频次

每天测一次,每次取五个点每个房间至少取一个样,每周所有点都轮到。

每周测一次

每2个月检测一次

操作者衣服

接触

(Ф55mm)cfu/碟

法定标准

----

≤5

≤25

≤50

警戒限度

----

<3

<13

<25

纠偏限度

----

同法定标准

测定对象

----

操作人员*

取样位置

----

前胸、袖口、肘部、额头、口罩、后背、膝盖

监测频次

----

所有人员每班一次,生产结束时取样

每周一次,所有人员轮取

5指手套

cfu/手套

法定标准

<1

≤5

/

/

警戒限度

<1

<3

/

/

纠偏限度

同法定标准

测定对象

设备手套*

操作人员*

/

监测频次

每班一次,分装结束后

所有人员每班一次,生产结束时取样

/

*备注:

①取样均要求操作后、清洁前取样;②检察人员及参观人员进入洁净室应在离开时进行接触碟采样。

③设备手套:

指的是分装RABS、移动层流车、半身服(其中半身服一月监测一次)。

2.4悬浮粒子监测标准、频次表

悬浮粒子

区域

要求

A级

B级

C级

D级

监测方法

按《洁净室悬浮粒子测试标准操作规程》(SOP-C001040)

法定

标准

静态

标准

≥0.5μm

≥5μm

≤3520个/m3

≤20个/m3

≤3520个/m3

≤29个/m3

≤352000个/m3

≤2900个/m3

≤3520000个/m3

≤29000个/m3

动态

标准

≥0.5μm

≥5μm

≤3520个/m3

≤20个/m3

≤352000个/m3

≤2900个/m3

≤3520000个/m3

≤29000个/m3

/

警戒限

静态

标准

≥0.5μm

≥5μm

≤1760个/m3

≤10个/m3

≤1760个/m3

≤15个/m3

≤176000个/m3

≤1450个/m3

≤1760000个/m3

≤14500个/m3

动态

标准

≥0.5μm

≥5μm

≤1760个/m3

≤10个/m3

≤176000个/m3

≤1450个/m33

≤1760000个/m3

≤14500个/m

/

纠偏限度

静态

标准

≥0.5μm

≥5μm

≤2816个/m3

≤16个/m3

≤2816个/m3

≤24个/m3

≤281600个/m3

≤2320个/m3

≤2816000个/m3

≤23200个/m3

动态

标准

≥0.5μm

≥5μm

≤2816个/m3

≤16个/m3

≤281600个/m3

≤2320个/m33

≤2816000个/m3

≤23200个/m

/

测定位置

见各车间洁净室悬浮粒子测试点分布图

监测

频次

静态

每次大消毒前

动态

在线监测

1次/2个月(生产结束后检测)

2.5风速监测标准、频次表

项目

区域

要求

A级

B级

C级

D级

风速

监测方法

风速计

/

标准

0.36~0.54m/s

测定位置

高效过滤器出风口

监测频次

1次/2月

/

2.6换气次数监测标准、频次表

项目

区域

要求

A级

B级

C级

D级

换气次数

监测方法

/

风量罩

标准

40-60次/h

20-50次/h

10-20次/h

测定位置

高效过滤器出风口

监测频次

1次/半年

2.7压差监测标准、频次表

项目

区域

要求

A级

B级

C级

D级

压差

监测方法

微压差计或压差变送器

标准

1、洁净室对外必须为正压。

2、A、B级别洁净室与其它级别的洁净室之间静压差>15pa;

3、C、D级别与其它级别洁净室及室外大气的静压差>10pa;

4、产尘量大的房间与其相邻房间应保持相对负压,约-5-10pa为宜。

测定位置

RABS内

室内

监测频次

在线监测

1次/班

2.8温、湿度监测标准、频次表

项目

区域

要求

A级

B级

C级

D级

温、湿度

监测方法

温、湿度表

标准

除工艺规程特殊规定外,温度18~25℃,相对湿度45~65%

测定位置

室内

监测频次

1次/班

2.9照度监测标准、频次表

项目

区域

要求

A级

B级

C级

D级

照度

监测方法

照度计

标准

主要操作间1的照度≥300lx;非主要操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