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860988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心理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发展心理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发展心理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发展心理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发展心理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发展心理学.docx

《发展心理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心理学.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发展心理学.docx

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第二版)复习材料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一:

什么是发展心理学?

(广义、狭义)

(1)广义:

心理的衍变(种系心理发展)及个体心理发展

(2)狭义:

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岀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过程中心理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二: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内容

(1)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

1).关于遗传与环境的作用

2).关于心理发展的内因与外因(涉及发展的主动性与被动性)

3).关于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2)生命全程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1.年龄阶段的划分

不同的划分标准导致不同的分类情况

根据个体身心发展趋势,将人的一生分为:

(1)新生儿期(岀生一一1个月);

(2)乳儿期(1个月一一1岁)

(3)婴儿期(1岁一一3岁)

(4)幼儿期(3岁6、7岁)

(5)童年期(6岁一一11、12岁)

(6)少年期(11、12岁——14、15岁)

(7)青年早期(14、15岁——仃、18岁)

(8)青年晚期(成年初期)

(仃、

18岁——35岁)

(9)中年期(成年中期)

(35岁-

—60岁)

(10)老年期(成年晚期)

(60岁

——死亡)

2.年龄特征的研究(p10)

三、发展心理学简史

1•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标志:

19世纪后半期(1882)、普莱尔、《儿童心理》的岀版。

2.儿童心理学演变:

a.19世纪后期之前,准备时期

b.1882~—战,西方儿童心理学形成时期

c.两次大站期间,西方儿童心理学分化发展时期

d.二战后,西方儿童心理学演变增新期

3.从儿童发展到毕生全程发展的研究

(1)、霍尔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扩大到青春期

(2)、精神分析学派心理学家荣格是最早对成年期心理发展进行研究的心理发展学家(英格:

最早对成年期心里发展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

(3)、发展心理学的问世及其研究

(美国心理学家霍林沃思最先提岀要追求人的心理发展全貌,而不是满足于孤立的研究儿童心理,

于佃27年岀版《发展心理学概论》一书,世界上第一部发展心理学著作。

4.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

杨国教授从四个层面讨论了心理学中国化的研究方向:

(1)重新验证国外的研究发现

(2)研究国人的重要与特有的现象

(3)修改或创立概念与理论

(4)改变旧方法与设计方法。

中国化的途径,摄取一一选择一一中国化

1对待外国的发展心里学资料,必须重视,应当摄取其中的营养,用以发展自身

2在摄取外国的要素时,绝不能全盘照办,要适当的加以选择

3中国的发展心理学要有本民族的特点,与中国的特殊性相融合。

五种智力理论

1.成功智力理论

为了完成个人的以及自己群体或者文化的目标,从而去适应环境,改变坏境和选择环境的能力

2.真智力理论

智力包括三种维度,一神经智力,指神经系统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二经验智力,指个人激烈的不同领域的知识和经验。

三反省智力,指解决问题,学习和完成挑战智力任务的广泛的策略。

3.生物生态学理论

智力是天生潜力,环境,内部动机相互作用的函数

4.情绪智力理论

用以说明人如何直觉和理解情绪

5.多元智力理论

7种智力成分,语言智力,逻辑数学智力,知人的智力,自知的能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空间智力

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理论

一、弗洛伊德、埃里克森的理论。

弗洛伊德:

A:

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观

B: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本我(Id)——快乐原则

自我(ego)现实原则

超我(superego)至善原则

性本能(泛性论)是人类行为的根本动力,他以动欲区的变化为依据来划分发展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与之相联系的动欲区,它是发展的每一个特殊阶段刺激和快感的最大的源泉。

C:

弗洛伊德将人格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一、口唇期(0—1岁):

动欲区是嘴。

二、肛门期(1—3岁):

动欲区在肛门区域,这一阶段儿童接受排便训练。

三、前生殖器期(性器期)(恋异性父母阶段)(3—6岁):

动欲区在生殖器区域。

,团

四、潜伏期(6—11岁):

性欲被移置为替代性活动(如学习、体育和同辈团体的活动)体性活动多呈男女分离趋势。

五、青春期(生殖期)(12—20岁):

如果前几个阶段发展得正常,个体从自私的、只追求个

人快感的孩子,转变成有选择异性配偶能力的、有能力抚养子女的现实的、社会化的成人。

对弗洛伊德人格发展观的评价:

1.强调人格形成与儿童早期经验有关,与父母对儿童的教养态度有关。

2.人格的三个部分:

伊底、自我和超我,它们之间的矛盾斗争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人格发展中人的本能、现实环境和社会道德要求之间的矛盾斗争。

3.把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归之于性本能,致使其在观察中发现的许多重要的心理事实在上升到理论时变成了谬误。

4.弗的资料主要来自他本人的诊断经验和自我分析,缺乏科学的实验依据,很难重复验证。

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

1.婴儿期基本的信任对基本不信任(0—2岁)

满足生理上的需求,感到咯安全,于是对周围环境产生基本的信任感,否则就会形成不信任感。

既怀疑感

2.儿童早期自主对羞怯和疑虑(2—4岁)

主要任务是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惑,体验着意志的实现如果父母按照社会所能接受的方向,精心控制儿童的行为而又不伤害儿童的自我控制感和自主性,则儿童就会形成自主性;如果父母过分溺爱和不公正地使用体罚,儿童就会感到疑虑而体验到羞怯。

如果自主性>疑虑,就形成意志的美德,反之就形成自我疑虑。

3.学前期主动对内疚(4—7岁)

如果父母鼓励儿童的独创性行为和想象力,儿童就会形成健康的独创性意识,形成主动性;如果父母讥笑儿童的独创性行为和想象力,儿童就会缺乏自信,并由于缺乏自主性而容易产生内疚感。

如果儿童在这个阶段获得的自主性超过内疚,就会形成目的的品质;否则就会形成自卑感。

4.学龄期勤奋对自卑(7—12岁)

儿童如果在这一阶段体验到稳定的注意和孜孜不倦的勤奋来完成工作的乐趣”,就可以获得

勤奋感,即满怀信心地同别人一起为寻求各种劳动职业作准备。

生活中重要的他人(老师、父母)充满爱意的关注和鼓励,是儿童获得勤奋感的必要条件。

如果重要的他人(老师、父母、同伴)嘲笑他或对他漠不关心,儿童就不会获得勤奋感,就会产生自卑感,就会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为社会有用的成员丧失信心。

在这个阶段,儿童如果过分重视他们在工作能力方面的地位,而忽视生活其他重要的方面,也不利于人格的健康成长。

如果在这个阶段所获得的勤奋感超过自卑感,儿童就会形成能力这一品质。

5.青年期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

这一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发展的过渡阶段。

在前四个阶段,儿童懂得了所能担任的各种角色。

在这一阶段,儿童必须仔细思考所积累的所有关于自己和社会的知识,最后致力于某种生活策略,如果这样做了,就获得了同一性(identity),就长大成人了。

但这个阶段是寻求自我同一性的时期,而不是具有同一性的时期。

这一阶段是心理社会的

合法延缓期”。

如果个体在这个阶段获得了积极同一性,个体就会形成忠实的品质。

否则就形成不确定性。

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

自我同一性(egoidentity):

它是一种熟悉自身的感觉,一种知道个体未来的目标’的感觉,一种从他信赖的人们那

里获得所期待的认可的内在自信”。

(Erikson,1959,p.118)指个体对自身及自己的生活目标的

意识。

如果没有形成自我同一性,就会导致同一性混乱(identityconfusion)或形成消极同一性。

同一性混乱:

是指个体不能正确选择适应社会环境的角色。

消极同一性:

形成与社会目标相背离的同一性。

6.成年早期亲密对孤独(18—25岁):

只有建立了牢固同一性的人才能与他人发生爱的关系,热烈地追求和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

爱就是与他人的同一性融为一体;

没有同一性的人,就会担心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而丧失自我。

这种人就会离群索居中,不与他人建立密切关系,从而产生孤独感。

如果个体在这一阶段所形成的亲密感超过孤独感,就会形成爱情的品质。

7.成年中期繁殖对停滞(25—50岁)

如果个体形成了积极同一性,并且过上了富有成效的幸福生活,就会试图把这一切传给下一代,或直接与儿童进行交往,或生产和创造能提高下一代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的财富。

繁殖

包含有生产”与创造”的含义,体验关怀的实现。

没有产生繁殖感的人就会产生停滞感。

8.老年期自我完善对失望(50岁一死亡)

如果个体顺利地度过了前面七个阶段,回顾一生,感到自己的一生丰富而充实,富有创造性,就会觉得自己的人生是圆满的(自我完整感),因而不会惧怕死亡。

反之,个体就会惧怕死亡,因为感到自己一生没有实现任何重大目标,因而产生绝望感。

如果个体获得自我完整超过绝望,就会形成智慧的品质,否则就会形成失望和无意义感。

•第一阶段,婴儿期,从岀生到2岁。

任务:

满足生理需求,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即怀疑感。

•第二阶段,儿童早期,从2岁到4岁。

任务:

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着意志的实现。

•第三阶段,学前期,从4岁到7岁。

游戏期

任务:

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

•第四阶段,学龄期,从7岁到12岁。

任务:

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

•第五阶段,青年期,从12岁到18岁。

任务:

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着忠诚的实现。

•第六阶段,成年早期,从18岁到25岁。

任务:

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

•第七阶段,成年中期,从25岁至50岁。

任务:

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

•第八阶段,成年晚期,从50岁至死亡。

任务:

获得完善感并避免失望和厌倦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

八个发展阶段之间的关系:

1.这八个发展阶段的次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任何一个阶段都不能逾越,次序也不能颠倒。

2.每一个阶段就有其必须解决的危机,危机解决得好,就会形成增强自我力量的积极的品质,否则就会形成削弱自我力量的消极的品质。

3.前面阶段发展的好坏会影响到后面阶段发展。

艾里克森与弗洛伊德心理发展观的区别:

1.弗特别强调本能的作用,自我只是伊底和超我的奴仆(悲观的);艾更强调自我的作用、理智

的力量(乐观的)。

2.弗在研究儿童人格发展时,仅把儿童囿于母亲一儿童一父亲这个狭隘的三角关系;而艾则把

儿童置于更加广阔的社会背景上,重视社会对发展的影响。

3.弗对儿童人格发展的研究只到青春期为止,而艾则把个性发展的阶段扩展到八个阶段,贯穿人

的一生。

4.弗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而艾则认为人的本性既不是善的,也不是恶的,儿童岀生后都存在向善的或恶的方向发展的可能性。

对埃里克森的评价

1、积极方面:

(1)、埃里克斯对人的发展的研究着眼于把人看做一个整体,从情绪的、道德的和人与人的关系的整体发展过程来研究人格的发展,而不是单从某个心理过程的发展来研究人,这种整体性研究方法值得借鉴。

(2)、埃里克森的理论中有一些辩证法的思想

(3)、埃里克森比较重视教育的作用,不仅指出了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还提出了解决矛盾,完成任务的具体研究方法。

(4)、埃里克森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做岀了重大贡献,把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由伊底转向自我,并十分重视自我与环境的作用。

2.缺陷

(1)、理论体系不够严密

(2)、思辨大于科学性

二、其他人的核心观点。

(皮亚杰是重点)

1、华生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心里的本质是行为。

S(刺激)一R(反应)

1.

(1)、否认遗传的作用,强调环境和教育的作用

(2)、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p41)

2.对儿童情绪发展的研究

2、斯金纳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1)行为的强化控制原理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强调塑造、强化与消退、及时强化等原则。

首先,强化作用是塑造行为的基础。

其次,强化使行为不至于消退。

第三,及时强化有利于某种行为的巩固和发展。

第四,强化分为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两类,并认为这两种强化作用的效果都是改变行为反应概率。

(2)儿童行为的实际控制

斯金纳重视将其理论应用于实际。

1•育婴箱的作用

这种设计的思想是要尽可能避免外界一切不良刺激,创造适宜儿童发展的行为环境,养育身心健康的儿童。

2•行为矫正

成人都应注意不去强化儿童的不良行为。

3•教学机器和教学程序

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

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的学习,

4、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

一、创立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二、阐明了人类心理发展的标志和原因

人类心理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标志:

第一,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第二,心理活动的抽象一一概括机能;第三,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的不断变化;第四,心理活动的个性化特征。

人类心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原因:

第一,人类心理的发展源于社会一文化历史的发展,受社会规律所制约;第二,语言符号是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

第三,高级心理机能是一种不断内化的结果。

三、提出了教学与智力发展的关系

第一,提岀“最近发展区”思想。

(最近发展区:

指现有水平在他人指导的

情况下可以达到较高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距)

第二,提出“教学应该走在发展前面"的思想。

第三,提岀“学习最佳期限”思想。

四、提岀了儿童智力发展的内化学说

教学的目的就是激起和推动学生一系列内部的发展,通过教学使学生将人类的经验内化为自身的财富。

言语的发展在儿童智力发展的内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借助于言语符号,儿童心理活动的内化方得以实现。

5、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一)

(1)皮亚杰的发展观:

(p50)

(2)发展的实质与原因

心理、智力、思维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这种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主体对客体的适应,乃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

适应的本质是机体与环境的平衡。

适应通过两种形式实现:

一是同化,另一是顺应。

(二)儿童心理发展的结构

认为心理结构的发展涉及图式、同化、顺应、平衡。

图式:

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和概括。

图式最先来源于先天遗传。

同化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

(数量上的变化)

顺应促进创立新图式或调整原有图式。

(质量上的变化)

平衡:

同化作用和顺应作用两种机能的平衡。

(三)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成熟

物理环境

社会环境

平衡

(四)儿童心理或思维发展的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个时期的儿童主要凭感知运动手段反映外界刺激,直辖市直辖市并适应外界环境,其智力处于感知运动水平;

前运算阶段(2~7岁):

前运算思维阶段(2—7岁)从这个时期开始,儿童具有表象思维,有运用符号的能力,其智力活动处于表象水平;

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具体运算阶段(7—12岁)这个时期儿童的认知能力摆脱知觉的局限,获得概念的稳定性,达到守恒。

对具体问题可以进行逻辑运算,思维具有可逆性。

其智力

活动处于获得概念稳定性,进行逻辑思维阶段;

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

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这个时期儿童的思维形式能够从具体内容中解放岀来,能够提岀假设,凭代理演绎推理、归纳推理解决抽象问题。

其智力。

活动达到抽象思维阶段。

四个阶段

对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的评价:

(1)、贡献:

确认儿童智力成长的内发性和主动性;确认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性和普遍性;确认儿童认知发展的成长速度不一。

(2)、教育参考价值:

按照儿童思维方式实施知识教学;遵循儿童认知发展顺序设计课程;针对个别差异实施个别化教学。

⑶、缺陷:

独重知识认知而忽视社会性行为;发展先于学习的论点较少教育价值;各年龄实际发展水平与理论不符。

(与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的主要区别在于:

皮亚杰倾向于将发展看作是儿童本身自然的成长,不太重视社会与教育因素的功能;而维果斯基则是特别强调文化社会对认知发展的影响,力倡教育促进作用,重视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潜力,而不仅仅局限于实际发展水平之内。

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

1、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功能(p62)

2、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设计

横断研究设计:

概念:

横断研究设计是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同时对不同年龄的被试进行比较的方法。

优点:

能够在短时间内发现同一年龄或不同年龄群体的发展相似性和差异性,确定发展的年龄特征,而且由于能够同时对几个年龄群体进行调查测量,获得的信息量答,经济且费时短。

:

缺点:

横断研究设计所关注的年龄效应可能会与代群效应相混淆。

代群效应是指由于个体岀生在特定时期并成长在特定历史情境中所带来的对个体发展研究的干扰效应,也就是说两个年龄组被试之间的差异可能并不是由于个体发展造成的,而是由于两组被试所经历的社会历史情境不同造成的。

其次,由于在横断研究设计中每个人只在某个时间点上接受测查,因而无法获得个体发展趋势或发展变化的数据资料。

纵向研究设计:

概念:

纵向研究设计是对同一研究对象在不同的年龄或阶段进行长期的反复观测的方法。

3、发展心理学收集研究资料的常用方法

1)、观察法(p71)

2)、访谈法(p72)

3)、问卷法和测验法(p74)

4)、心理生理学法:

a、电生理测量法b、脑功能呈像法c、经颅磁刺激d、生化指标的测量技术(p76)

第五章婴儿的心理发展

婴儿期:

个体0—3岁时期,是儿童生理发育最迅速的时期,也是个体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一:

动作发展的规律(p139)

由上至下(头尾原则)

由近及远(近远原则)

由粗到细(粗细原则)

二:

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重要意义:

(1)个体心理的发展起源与动作密切相关;

(2)从个体心理的发展历程来看,个体的心理发展是由外逐步内化的,而动作在心理的内化过程中则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3)从个体心理发展的生理基础以及心理各个具体方面的早期发展来看,动作作为主体能动性的基本表现形式,在个体早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建构作用,它使个体能够积极地构建和参与自身的发展。

三:

大运动动作发展顺序(p140)

三:

认知发展

视觉:

胎儿中晚期,4〜5个月有了视觉反映能力以及相应的生理基础。

听觉:

一生下来就有听觉,5~6个月的胎儿已开始建立听觉系统。

可听到1000赫兹以下的

声音。

味觉:

3个月开始发育。

4个月足够的味觉刺激。

嗅觉:

7~8个月嗅觉感受器已相当成熟且有了初步的嗅觉反应能力。

触觉:

第49天已有初步反应,2个月能对细而尖的刺激产生反应活动,4个月能辨别不同形

状和软硬程度。

空间知觉:

1、方位知觉:

刚岀生的新生儿2、距离直觉:

新生儿时具备原始深度知觉。

物体知觉:

(p)

注意:

1〜3个月偏向曲线,不规则图形,对称、集中、复杂的刺激物及所有轮廓密度大的图

形;3~6个月平均注意时间短,探索活动更加主动积极,偏爱更加复杂和有意义的视觉对象;6

个月睡眠时间减少,以更广泛和更复杂的形式表现在吮吸,抓握等;在九个月有了显著变化但水平较低;1岁之后,增加了第二信号系统。

记忆:

妊娠8个月就有听觉记忆,个体记忆发生在妊娠末期;3个月操作条件反射记忆。

思维:

3个月比较明显的问题解决能力;12~24个月能够解决复杂问题。

五:

婴儿言语发生发展的内在机制(再认)

1:

强化说一一斯金纳

3:

模仿说一一奥尔波特

4:

认知学说一一皮亚杰六、婴儿言语发展的阶段:

1、不完整句

单词句(1-1.5岁):

主要是理解成人的语言,同时说岀有一定意义的词,用一个单词来表达比该词意义更为丰富的意思。

双词句(1.5-2岁):

电报语阶段,此时期儿童的语言形成是断续的、简略的、结构不完整的。

2、完整句的发展(2-3岁):

运用合乎语法规则的完整句,更为准确的表达思想,许多研究表明,2-3岁是言语发展的关键期。

复合句,复杂句

以上基于155~160

3、

4、

七、婴儿气质(对以后发展的意义167,稳定性165)

气质是个性特征的最初表现,也是与生俱来的一种明显而稳定的个性发展基础。

(一)传统的气质类型划分是:

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

(二)托马斯、切斯仃homas&Chessl974,1982)的气质类型说

他们将婴儿气质类型划分为三种。

1•容易型(占40%):

易于适应环境,生活习惯规律,情绪愉快,喜欢探索往。

容易型儿童易获得成人的最大关怀和喜爱。

2•困难型(占10%):

难以适应环境,生活无节律,情绪紧张不安,交往困难。

困难型儿童易使亲子关系有疏远。

3,迟缓型(占15%):

适应环境缓慢,也称慢慢活跃型。

迟缓型随着爱抚和耐心教育而转化其余35%儿童的气质属于混合类型。

八、婴儿的社会性微笑:

的出现是婴儿情绪社会化的开端,是婴儿发展中一件极其重要的事件

陌生人的焦虑(怎么回事,什么原因)171

第一阶段(0—5周)自发的微笑

第二阶段(5—14周)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第三阶段(14―)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九、婴儿的依恋(重点)

1、依恋:

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2、婴儿依恋的发展阶段(鲍尔比)

第一阶段:

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从出生到3个月)

第二阶段:

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个月)

第三阶段:

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到2岁)

3婴儿依恋的类型(安斯沃思)

(1)

安全型依恋

(2)

回避型依恋

(3)

反抗型依恋

5、影响依恋的因素

(1)

抚养质量

(2)

儿童特点

(3)

文化因素

6、早期依恋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1.依恋是幼儿岀生后最早形成的人际关系,是成人后形成的人际关系的缩影。

2.依恋影响未来的心理健康。

3.依恋关系具有传递性,会影响到幼儿成人后与自己孩子的抚养关系。

4.儿童个性是儿童经验的历史与现实活动统一的产物。

年龄越小可塑性越大,因而必须十分重视早期依恋的形成,同时也要正视现实环境对儿童个性的影响。

7、同伴的作用(5点)

同伴是强化物

同伴是范型

同伴帮助去自我中心

同伴给予稳定感和归属感

同伴是社会化动因

早期同伴交往的阶段:

(1)

以客体为中心

(2)

简单交往阶段(社会指向行为)

(3)

互补交往阶段

8、婴儿自我的发展一一点红测验(阿姆斯特丹)

自我认知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游戏伙伴阶段”。

6-12个月的婴儿把镜像当作一个游戏伙伴。

第二阶段:

“退缩阶段”。

13-24个月的婴儿开始对镜像表现岀小心翼翼的行为。

第三阶段;20-24个月的婴儿有了稳定的对自我特征的认识,他能意识到自己鼻尖的红点,并表现出自我欣赏或困窘。

9、婴儿自我评价的特点

(1)依从性和被动性

(2)表面性和局部性

(3)情绪性和不确定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