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8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四类热点问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860614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39.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18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四类热点问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专题18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四类热点问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专题18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四类热点问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专题18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四类热点问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专题18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四类热点问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18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四类热点问题解析版.docx

《专题18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四类热点问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18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四类热点问题解析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18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四类热点问题解析版.docx

专题18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四类热点问题解析版

2021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全攻关

专题(18)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四类”热点问题(解析版)

命题热点一:

动力学图象问题

1.常见图象

v-t图象、a-t图象、F-t图象、F-a图象等.

2.题型分类

(1)已知物体受到的力随时间变化的图线,要求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

(2)已知物体的速度、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要求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3)由已知条件确定某物理量的变化图象.

3.解题策略

|

(1)分清图象的类别:

即分清横、纵坐标所代表的物理量,明确其物理意义,掌握物理图象所反映的物理过程,会分析临界点.

(2)注意图线中的一些特殊点所表示的物理意义:

图线与横、纵坐标的交点,图线的转折点,两图线的交点等.

(3)明确能从图象中获得哪些信息:

把图象与具体的题意、情景结合起来,应用物理规律列出与图象对应的函数方程式,进而明确“图象与公式”“图象与物体”间的关系,以便对有关物理问题作出准确判断.

【例1】(多选)如图(a),物块和木板叠放在实验台上,物块用一不可伸长的细绳与固定在实验台上的力传感器相连,细绳水平.t=0时,木板开始受到水平外力F的作用,在t=4s时撤去外力.细绳对物块的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木板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c)所示.木板与实验台之间的摩擦可以忽略.重力加速度取10m/s2.由题给数据可以得出(  )

A.木板的质量为1kg

B.2~4s内,力F的大小为N

C.0~2s内,力F的大小保持不变

D.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答案】AB

|

解析 由题图(c)可知木板在0~2s内处于静止状态,再结合题图(b)中细绳对物块的拉力f在0~2s内逐渐增大,可知物块受到木板的摩擦力逐渐增大,故可以判断木板受到的水平外力F也逐渐增大,选项C错误;由题图(c)可知木板在2~4s内做匀加速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为a1=

m/s2=m/s2,对木板进行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Ff=ma1,在4~5s内做匀减速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为a2=

m/s2=m/s2,Ff=ma2,另外由于物块静止不动,同时结合题图(b)可知物块与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Ff=N,解得m=1kg、F=N,选项A、B正确;由于不知道物块的质量,所以不能求出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选项D错误.

【变式1】已知雨滴在空中运动时所受空气阻力F阻=kr2v2,其中k为比例系数,r为雨滴半径,v为其运动速率.t=0时,雨滴由静止开始下落,加速度用a表示.落地前雨滴已做匀速运动,速率为v0.下列图象中不正确的是(  )

【答案】D

解析 由mg-F阻=ma得,雨滴先加速下落,随着v增大,阻力F阻增大,a减小,a=0时,v=v0不再变化,故A、B正确;又mg=kr2v02,v02=

,又m=

πρr3,得v02=

r,故v

与r成正比关系,故C正确,D错误.

命题热点二:

动力学中的连接体问题

1.连接体的类型

(1)弹簧连接体

(2)物物叠放连接体

(3)轻绳连接体

(4)轻杆连接体

2.连接体的运动特点

轻绳——轻绳在伸直状态下,两端的连接体沿绳方向的速度总是相等.

轻杆——轻杆平动时,连接体具有相同的平动速度;轻杆转动时,连接体具有相同的角速度,而线速度与转动半径成正比.

轻弹簧——在弹簧发生形变的过程中,两端连接体的速度不一定相等;在弹簧形变最大时,两端连接体的速率相等.

3.处理连接体问题的方法

[

整体法的选取原则

若连接体内各物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且不需要求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整体,分析整体受到的外力,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或其他未知量

隔离法的选取原则

若连接体内各物体的加速度不相同,或者要求出系统内两物体之间的作用力时,就需要把物体从系统中隔离出来,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

整体法、隔离法的交替运用

若连接体内各物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且要求物体之间的作用力时,可以先用整体法求出加速度,然后再用隔离法选取合适的研究对象,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作用力.即“先整体求加速度,后隔离求内力”

【例2】如图所示,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1和2紧靠在一起,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若它们分别受到水平推力F1和F2作用,而且F1>F2,则物体1对物体2的作用力大小为(  )

A.F1B.F2(F1+F2)(F1-F2)

[

【答案】C

解析 设物体1和2的质量都为m,加速度为a,以整体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

,以物体2为研究对象,有a=

,解得F12=

,故C选项正确.

【变式2】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2m和3m的两个小球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且固定在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的两端.今在质量为2m的小球上沿弹簧轴线方向施加大小为F的水平拉力,使两球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稳定后弹簧的伸长量为(  )

【答案】C

解析 对整体分析,整体的加速度a=

,对质量为3m的小球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弹=kx=3ma,可得x=

,故A、B、D错误,C正确.

【变式3】(多选)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体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现有一带固定支架的滑块m正沿斜面加速下滑.支架上用细线悬挂的小球达到稳定(与滑块相对静止)后,悬线的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也为θ,斜面体始终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斜面光滑

!

B.斜面粗糙

C.达到稳定状态后,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水平向左

D.达到稳定状态后,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水平向右

【答案】AC

解析 隔离小球,可知小球的加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下,大小为gsinθ,小球稳定后,支架系统的加速度与小球的加速度相同,对支架系统进行分析,只有斜面光滑,支架系统的加速度才是gsinθ,所以A正确,B错误.隔离斜面体,斜面体受到的力有自身重力、地面的支持力、支架系统对它垂直斜面向下的压力,因斜面体始终保持静止,则斜面体还应受到地面对它水平向左的摩擦力,C正确,D错误.

命题热点三:

临界和极值问题

1.临界或极值条件的标志

(1)题目中“刚好”“恰好”“正好”等关键词句,明显表明题述的过程存在着临界点.

(2)题目中“取值范围”“多长时间”“多大距离”等词句,表明题述过程存在着“起止点”,而这些“起止点”一般对应着临界状态.

(3)题目中“最大”“最小”“至多”“至少”等词句,表明题述的过程存在着极值,这个极值点往往是临界点.

2.常见临界问题的条件

(1)接触与脱离的临界条件:

两物体相接触或脱离,临界条件是弹力FN=0.

(2)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

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

(3)绳子断裂与松弛的临界条件:

绳子断裂的临界条件是绳中张力等于它所能承受的最大张力;绳子松弛的临界条件是FT=0.

(4)最终速度(收尾速度)的临界条件:

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3.解题基本思路

(1)认真审题,详尽分析问题中变化的过程(包括分析整体过程中有几个阶段);

(2)寻找过程中变化的物理量;

(3)探索物理量的变化规律;

(4)确定临界状态,分析临界条件,找出临界关系.

.

4.解题技巧方法

极限法

把物理问题(或过程)推向极端,从而使临界现象(或状态)暴露出来,以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目的

假设法

临界问题存在多种可能,特别是非此即彼两种可能时,或变化过程中可能出现临界条件,也可能不出现临界条件时,往往用假设法解决问题

数学法

将物理过程转化为数学表达式,根据数学表达式解出临界条件

【例3】如图所示,小球A质量为m,木块B质量为2m,两物体通过竖直轻弹簧连接放置在水平面上静止.现对A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恒力F,使小球A在竖直方向上运动,弹簧原长时小球A速度恰好最大,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在木块B对地面压力为零时,小球A的加速度大小为(  )

-

A.3gB.C.2gD.

【答案】C

解析 弹簧原长时小球A速度恰好最大,则此时小球加速度为零,则恒力F=mg;木块B对地面压力为零时,由平衡条件知弹簧的弹力为2mg,对小球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mg-2mg=ma,解得小球A的加速度a=-2g,则加速度大小为2g,方向向下,故C正确.

【变式4】如图,滑块A置于水平地面上,滑块B在一水平力作用下紧靠滑块A(A、B接触面竖直),此时A恰好不滑动,B刚好不下滑.已知A与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A与B的质量之比为(  )

【答案】B

解析 对滑块A、B整体在水平方向上有F=μ2(mA+mB)g,对滑块B在竖直方向上有μ1F=mBg,联立解得:

,选项B正确.

命题热点三:

动力学方法分析多运动过程问题

·

1.基本思路

(1)将“多过程”分解为许多“子过程”,各“子过程”间由“衔接点”连接.

(2)对各“衔接点”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必要时画出受力图和过程示意图.

(3)根据“子过程”“衔接点”的模型特点选择合适的物理规律列方程.

(4)分析“衔接点”速度、加速度等的关联,确定各段间的时间关联,并列出相关的辅助方程.

(5)联立方程组,分析求解,对结果进行必要的验证或讨论.

2.解题关键

(1)注意应用v-t图象和情景示意图帮助分析运动过程.

(2)抓住两个分析:

受力分析和运动过程分析.

【例4】某次新能源汽车性能测试中,如图甲显示的是牵引力传感器传回的实时数据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但由于机械故障,速度传感器只传回了第25s以后的数据,如图乙所示.已知汽车质量为1500kg,若测试平台是水平的,且汽车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设汽车所受阻力恒定.求:

{

(1)18s末汽车的速度是多少

(2)前25s内的汽车的位移是多少

【答案】

(1)26m/s 

(2)608m

解析 

(1)0~6s内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1-Ff=ma1

6s末车速为:

v1=a1t1

在6~18s内,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2-Ff=ma2

第18s末车速为:

v2=v1+a2t2

由题图知18s后汽车匀速直线运动,牵引力等于阻力,故有:

Ff=F=1500N,

[

解得:

v1=30m/s,v2=26m/s;

(2)汽车在0~6s内的位移为:

x1=

t1=90m,

汽车在6~18s内的位移为:

x2=

t2=336m,

汽车在18~25s内的位移为:

x3=v2t3=182m

故汽车在前25s内的位移为:

x=x1+x2+x3=608m.

【变式5】哈利法塔是目前世界最高的建筑.游客乘坐观光电梯从地面开始经历加速、匀速、减速的过程恰好到达观景台只需50秒,运行的最大速度为15m/s.观景台上可以鸟瞰整个迪拜全景,可将棕榈岛、帆船酒店等尽收眼底,颇为壮观.一位游客用便携式拉力传感器测得在加速阶段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竖直向上拉力为11N,若电梯加速、减速过程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g取10m/s2),求:

(1)电梯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及加速运动的时间;

(2)若减速阶段与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求观景台的高度;

(3)若电梯设计安装有辅助牵引系统,电梯出现故障,绳索牵引力突然消失,电梯从观景台处自由下落,为防止电梯落地引发人员伤亡,电梯启动辅助牵引装置使其减速到速度为零,牵引力为重力的3倍,下落过程所有阻力不计,则电梯自由下落最长多少时间必须启动辅助牵引装置

【答案】

(1)1m/s2 15s 

(2)525m (3)

s

解析 

(1)设电梯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T-mg=ma

解得a=1m/s2

由v=v0+at

解得t=15s.

(2)匀加速阶段位移x1=

at2=

×1×152m=m

匀速阶段位移x2=v(50s-2t)=15×(50-2×15)m=300m

匀减速阶段位移x3=

=m

因此观景台的高度x=x1+x2+x3=525m.

(3)由题意知,电梯到地面速度刚好为0.

自由落体加速度大小a1=g

启动辅助牵引装置后加速度大小a2=

=2g,方向向上

=x

解得:

vm=10

m/s

则tm=

s

即电梯自由下落最长

s时间必须启动辅助牵引装置.

课时精练:

一、双基巩固练

1.(多选)水平地面上质量为1kg的物块受到水平拉力F1、F2的作用,F1、F2随时间的变化如图1所示,已知物块在前2s内以4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取g=10m/s2,则(  )

*

图1

A.物块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

B.3s末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3N

C.4s末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1N

D.5s末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3m/s2

【答案】BC

解析 在0~2s内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摩擦力Ff=3N,则μ=

=,选项A错误;2s后物块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

m/s2=-2m/s2,则经过t=

=2s,即4s末速度减为零,则3s末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3N,4s末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大小为6N-5N=1N,选项B、C正确;物块停止后,因两个力的差值小于最大静摩擦力,则物块不再运动,则5s末物块的加速度为零,选项D错误.

2.沿固定斜面下滑的物体受到与斜面平行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其下滑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2所示.已知物体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常数,在0~5s,5~10s,10~15s内F的大小分别为F1、F2和F3,则(  )

图2

:

A.F1F3

C.F1>F3D.F1=F3

【答案】A

3.如图3所示,质量为M的滑块A放置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左侧面是圆心为O、半径为R的光滑四分之一圆弧面,当用一水平恒力F作用在滑块A上时,一质量为m的小球B(可视为质点)在圆弧面上与A保持相对静止,此时小球B距轨道末端Q的竖直高度为H=

,重力加速度为g,则F的大小为(  )

图3

MgMg(M+m)g(M+m)g

【答案】D

解析 连接OB,设OB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得:

~

cosθ=

sinθ=

则tanθ=

此时小球受到的合外力F合=mgtanθ=

mg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a=

g

以整体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M+m)a=

(M+m)g,

故D正确,A、B、C错误.

4.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放置一个质量为1kg的物块A,在A的上面放置另一个质量也为1kg的物块B,已知A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现在给物块A施加一个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37°、斜向右上方、大小恒为10N的力F,则物块B所受的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sin37°=,cos37°=(  )

A.大小为N,方向水平向右B.大小为2N,方向水平向右

:

C.大小为N,方向水平向左D.大小为2N,方向水平向左

【答案】A

解析 假设A、B一起运动,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cosθ-μ1(mAg+mBg-Fsinθ)=(mA+mB)a,解得a=m/s2;以B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fAB=mBa=N<μ2mBg=2N,假设成立,所以物块B所受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大小为FfAB=N,方向水平向右,故A正确,B、C、D错误.

二、综合提升练

5.(多选)高铁已成为重要的“中国名片”,领跑世界.一辆由8节车厢编组的列车,从车头开始的第2、3、6和7共四节为动力车厢,其余为非动力车厢.列车在平直轨道上匀加速启动时,若每节动力车厢牵引力大小均为F,每节车厢质量都为m,每节车厢所受阻力均为车厢重力的k倍,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启动时车厢对乘客作用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B.整个列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C.第2节车厢对第1节车厢的作用力大小为

D.第2节车厢对第3节车厢的作用力大小为

【答案】BC

.

解析 启动时车厢对乘客竖直方向有竖直向上的支持力,水平方向有沿列车运动方向的力,两个力的合力方向斜向上方,选项A错误;对整个列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4F-8kmg=8ma,解得a=

,选项B正确;对第1节车厢,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21-kmg=ma,解得F21=

,选项C正确;对第1、2节车厢的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32+F-2kmg=2ma,解得F32=0,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选项D错误.

6.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2kg的小物块静置于足够长的斜面底端.现对其施加一个沿斜面向上、大小为F=25N的恒力,3s后将F撤去,此时物块速度达到15m/s.设物块运动过程中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不变,取g=10m/s2.求:

(1)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2)物块在斜面上运动离斜面底端的最远距离;

(3)物块在斜面上运动的总时间.(结果可用根式表示)

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由运动学公式得:

v1=a1t1

解得a1=5m/s2

由牛顿第二定律:

F-Ff-mgsinθ=ma1

解得Ff=5N

(2)撤去拉力后物块继续上滑:

Ff+mgsinθ=ma2

解得a2=m/s2

撤去拉力前上滑距离x1=

=m

撤去拉力后上滑距离x2=

=15m

物块在斜面上运动离斜面底端的最远距离x=x1+x2=m

(3)撤去拉力后物块上滑时间:

t2=

=2s

下滑过程:

mgsinθ-Ff=ma3

解得a3=m/s2

由x=

a3t

,可得t3=

s

物块在斜面上运动的总时间t=t1+t2+t3=(5+

)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