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安培训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857593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23.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本安培训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本安培训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本安培训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本安培训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本安培训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本安培训题.docx

《本安培训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安培训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本安培训题.docx

本安培训题

风险管理知识培训

锦界煤矿管理处

本质安全管理方针

以人为本保障全体员工安全健康

风险预控建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持续改进实现人机环管和谐统一

追求卓越打造特色本质安全矿井

锦界煤矿管理处

本质安全管理目标

1.杜绝轻伤以上人身事故

2.杜绝重大以上机电事故

3.杜绝顶板和透水等事故

4.实现本质安全管理矿井

1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的定义

煤矿本质安全管理是指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在煤矿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对系统中已知规律的危险源进行预先辨识、评价、分级,进而对其进行消除、减小、控制,实现煤矿“人-机-环-管”最佳匹配,使事故降低到人们期望值和社会可接受水平的煤矿生产安全管理过程。

2本质安全基本原理

本质安全强调从根源上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消除或减少。

概括起来,本质安全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下面四个:

(1)最小化原理

采取措施消除或减少系统中的危险因素。

系统中的危险因素越少,发生事故的概率就越小;危险物质的数量越少,发生事故所可能造成的后果严重程度就越小。

在煤矿生产的全生命周期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均应利用最小化原则消除或减少危险因素或危险物质的数量。

在无法彻底消除系统中的危险物质时,应尽可能减小危险物质的数量。

这样即使发生事故,其影响程度也会相对减小。

在某一区域中减小危险物质的数量,便可以通过多米诺骨牌效应减小事故发生可能造成的严重程度。

(2)替代原理

在系统中使用相对更安全的物质替代危险的物质。

例如在井下可以用不可燃物质替代可燃性物质、用不使用危险材料的工艺替代使用危险材料的工艺。

(3)稀释原理

必须使用含危险性事物时,采用危险、有害物的最小危害形态或造成最小危险的环境、工艺等条件。

稀释原理有时可以看作是最小化原理的逆过程,强调作业环境的安全特性。

(4)简化原理

保证系统中的工艺、设备、管理程序、制度等保持最简洁、科学、合理。

简化的工艺、设备、管理程序运行所包括的部件、要素较少,结构简单、明确,运行效率高,可以减少失误。

简化原理具有科学化、合理化、标准化的涵义,内容既包括硬件也包括软件方面。

从对危险进行消除或减小的角度讲,本质安全的这四项基本原理,最小化、替代、稀释、简化呈现出依次减弱的趋势。

因此在应用本质安全基本原理时,在针对危险的种类有针对性的选择本质安全原理的同时,应该按照本质安全基本原理优先顺序等级图,自下向上的优先顺序依次进行选用,从而更好地消除或减小系统中的危险。

 

本质安全基本原理优先顺序等级图

3本安体系的实施流程

煤矿企业本质安全管理实施方案采用戴明的PDCA管理模式设计,PDCA循环强调持续改进,其流程如下:

     方案流程

4本质安全管理特点

(1)全员性。

人人有责任搞好本质安全质量管理,人人都必须提供安全信息。

上自矿长、下至工人,从井下直接工人到地面辅助、服务人员,都要参与本质安全管理工作。

(2)动态性。

煤矿24小时连续生产,而且矿井生产情况不断变化,本质安全管理必须昼夜不断线,并进行动态适时地管理。

(3)整体性。

本质安全管理贯穿整个生产过程的各系统、各环节、各部门、各层次、每项工程、每个工种、每道工序,是全员、全部门、全过程、全方位参与的过程。

(4)闭合性。

本质安全管理通过各种信息载体,收集、筛选、整理、分类、整改、反馈各种安全信息,针对事故链,进行周而复始地循环、无漏洞、无死角的闭环管理。

(5)超前性。

及时收集筛选不安全信息,对发现和分析可能发生事故和隐患部位,进行超前预测预报,做到防患于未然。

(6)可控性。

强调本质安全不是绝对安全,是控制住已知规律的事故,是消除人因事故,预防可以管理的事故,是使事故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

本质安全管理是一个不断改善的过程。

总之,煤矿本质安全管理强调:

—在煤矿设计、建设、生产、报废等全生命周期过程的各个环节消除或减少危险;

—煤矿本质安全化管理首先要求对煤矿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分析,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对煤矿危险源提出处理措施;

—煤矿本质安全化管理是一种预先性的从根源上对煤矿危险源进行管理的风险管理方法;

—本质安全管理是一个过程,它始终贯穿于煤矿生产过程中;本质安全管理是由煤矿中各个层级和各个环节的人员来实施的;

—本质安全管理应体现在煤矿战略制定的过程中,贯穿于煤炭生产系统整体,并应用于各个层级和单元;

—本质安全管理旨在辨识那些一旦发生将会影响矿井重大生命财产的危险源,并把安全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本质安全管理力求实现不发生责任事故,把伤亡事故降低到最低,达到可承受程度。

5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组成

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系统由安全管理环境、安全目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监督保障体系、信息系统、监管(评审、评价)等要素构成。

6煤矿危险源辨识

煤矿危险源辨识是对煤矿各单元或各系统的工作活动和任务中的不安全因素的识别,并根据煤矿本质安全风险管理的要求,分析其产生方式及其可能造成的后果。

7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的主要规章制度

本质安全管理责任制度是煤矿各类规章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矿应建立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所要求的各项责任制度,这些制度应该包含现有的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应该涵盖人、机、环、管四个方面,并且形成一套完整的能切实保障安全生产的制度体系。

本质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包括:

(1)本质安全目标管理制度;

(2)本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包括责任追究);

(3)本质安全投入保障制度;

(4)本质安全管理激励与约束制度(含安全与经济利益挂钩制度内容、安全举报制

度);

(5)本质安全管理专家顾问制度;

(6)本质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

(7)事故隐患排查与整改制度;

(8)安全操作管理制度;

(9)本质安全监督检查制度;

(10)本质安全技术审批制度;

(11)基于本质安全的矿用设备器材管理制度(包括采购、保管、使用、检查、维修、保养、报废);

(12)基于本质安全管理的人员不安全行为管理制度(含人员准入;工作制度;本质安全教育、培训(含不安全行为矫正);入井人员管理制度;管理人员下井及带班制度);

(13)本质安全文化建设方案(形成保障本质安全的长效机制);

(14)事故应急救援制度;

(15)本质安全管理公开制度(将各级领导应付的责任、对上级和职工的相关承诺、

职工应该享有的各种权利,及时、完整、准确地向全体职工、家属甚至向社会公开);

(16)企业认为需要制定的其它安全管理制度。

8、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的目的

是使煤矿人-机-环系统达到最佳安全匹配,使整个系统达到稳定、可靠与和谐。

因此,在管理过程中应主要围绕人的本质安全性、机的本质安全性和环境的本质安全性三个方面展开工作,同时要重视煤矿本质安全管理自身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高效性。

9、人员的本质安全化,要求操作者有较好的心理、生理、技术素质,即有想(具有强烈的安全意识)、会(安全技能+专业岗位知识)、能(能遵守制度+能创造安全环境+能正确操作设备),要加强本质安全化和法治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科技文化素质。

10、人员的本质安全要求:

员工具备相应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和较强的安全意识,具有良好的安全素质,不论在何时何地何种作业环境和条件下,都能按规程操作,杜绝“三违”,杜绝人为失误,实现人员的本质安全。

11、机的本质安全化

机器的本质安全包括机器的可靠性,安全特性,安全维护系统及安全保护系统与整个人-机-环系统达到最佳的安全匹配。

12、设备的本质安全要求:

一方面是对机器设备系统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的要求,要求机器设备具有故障检测和安全防护功能,安全可靠性高;另一方面是要求,在使用过程中要确保机器设备正常运转不存在安全隐患,达到本质安全管理标准。

13、机器的可靠性是指机器在规定的时间内及规定的条件下运行,保持其功能品质的可能性,其高低取决于设计、制造及维护的质量。

提高机器的可靠性可以提高机器的安全可靠度。

14、机器的安全特性是指机器在工作过程中不会引发事故的特性。

15、安全防护系统是指当人员出现某些行为失误时,不会受到机器的伤害的设施。

16、安全保护系统是指机器具有主动保护系统安全的性能,一旦人员出现操作失误或设备失控,机器具有纠错,安全释放失控能量,切断能源等自动保护功能。

17、环境的本质安全化

作业环境的本质安全化,即生产场所应确保职工的作业安全,在空间、气候等创造舒适安全的环境

作业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化学环境、空间环境和时间环境。

18、作业环境本质安全化建设的目的是使物理环境、化学环境、空间环境和时间环境以及整个系统达到最佳的安全匹配,为职工创造一个安全、良好的工作环境。

19、煤矿本质安全管理模式就是为实现煤矿人-机-环系统在安全性能上的最佳匹配而创建的一种管理手段

20、传统的安全管理的特点是具有强制性、被动性、事后性经验性;

21、现代的安全管理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注重全面、系统、超前和过程控制。

22、本质安全理念的核心是消除或减少危险。

要从煤矿设计、建设、生产、废弃等全寿命周期过程以及火灾、爆炸、透水、顶板等主要灾害危险全方位开展风险辨识、评价。

23、安全文化是指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和,体现为每一人、每一个单位、每一个群体对安全的态度、思维程度及采取的行为方式。

24、创建安全文化的意义大力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时刻警醒和引导职工搞好安全生产。

会对职工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引导作用。

25、本质安全管理绩效测量与监视目的在于不断的对企业的本质安全管理绩效进行常规监视和测量,以保证本质安全管理的有效运行。

绩效测量和监视是构成本质安全管理主体框架并体现其基本功能的核心要素,贯穿于企业的整个本质安全管理,是本质安全管理的一种常规测量和监视活动。

26、审核与评审的作用:

通过内外部审核和管理评审方式,评价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形成持续改进机制。

27、内部审核的定义:

有时称第一方审核,即企业的员工或其他人员以企业的名义进行审核。

28、外部审核的定义:

包括通常所说的“第二方审核”和“第三方审核”。

第二方审核由企业的相关方(如顾客)或由其他人员以相关方的名义进行。

第三方审核由外部独立的组织进行。

29、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目标

本质安全管理的目标是通过以预控为核心的、持续的、全面的、全过程的、全员参加的、闭环式的安全管理活动,在生产过程中做到人员无失误、设备无故障、系统无缺陷、管理无漏洞,进而实现人员、机器设备、环境、管理的本质安全,切断安全事故发生的因果链,最终实现杜绝已知规律的、酿成重大人员伤亡的煤矿生产事故发生的煤矿本质安全目标。

30、管理标准应做到“每一条已知规律的风险的产生原因,都应有相应的管理标准予以消除”;

31、管理措施应能够做到“只要员工按照管理措施要求,尽职尽责,每一条管理标准都能够得到落实”;

32、相应的监督保障体系和预警系统应保障:

“每一项管理措施都有具体的人员负责,如果责任人失职,能够及时发现、制止,并有反馈信息”。

33、煤矿本质安全管理定位

本质安全管理定位为:

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以切断事故发生的因果链为根本目标的,以预控为核心的,以危险源辨识和本质安全管理标准、管理措施为基础的,与传统安全管理相比更有效、更科学、更系统的管理,使煤矿安全状况得到根本改善,达到国际先进安全管理水平。

34煤矿本质安全风险管理

煤矿本质安全风险管理是通过一定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手段,对煤矿生产或生活中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风险评估、风险预控、监测、风险预警、风险控制等工作,以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损失值,从而达到控制或消除风险,遏制事故发生的一种动态管理过程。

35风险

在煤矿安全管理中,风险一般定义为煤矿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损失。

风险的大小由风险值来刻划,风险值即期望损失值,是事故发生的概率及其可能造成的损失的的函数。

对煤矿风险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以便于全面准确地分析风险,并有针对性的加以控制。

(1)按煤矿风险的大小分类可分为:

特别重大风险;重大风险;中等风险;一般风险;低风险。

(2)按照风险可能导致的煤矿事故类型分类可分为:

瓦斯爆炸事故风险;瓦斯燃烧事故风险;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风险;煤尘爆炸事故风险;顶板事故风险;透水事故风险;中毒窒息事故风险;运输提升事故风险;冲击地压事故风险;火药爆炸事故风险;放炮事故风险;机械伤人事故风险;触电事故风险;其他事故风险。

(3)按照风险来源分类可分为:

来自人员的风险;来自机器设备的风险;来自环境的风险;来自管理的风险。

(4)按照风险产生的管理层次分类可分为:

来自决策层的风险;来自执行层的风险;来自操作层的风险。

36危险源

煤矿危险源是指煤矿中存在(或潜在)的能直接(或间接)地导致(或诱发)煤矿事故发生,造成人员伤亡、职业危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环的各种不安全因素。

煤矿危险源根据其属性可分为两类:

(1)本质型危险源:

是由煤矿自身特点决定的,存在于机器设备、设施、自然地质条件、工作场所等中的固有的危险因素。

比如:

断层、褶曲、地质破碎带;破碎的顶板;井下存在的煤尘、瓦斯、有毒气体、冲击地压、地热;通风井及溜矿井等易发生坠落的场所;易发生坍塌、冒顶的采空区等都是煤矿固有的危险源,危险是它们的本质属性,它们是系统产生风险和事故的内因。

本质型危险源其危险本质是无法改变的,对其控制更多的依赖于技术、工艺水平。

(2)非本质型危险源:

凡不是煤矿本质型危险源的不安全因素都是非本质型危险源。

非本质型危险源大多是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对其控制需要依靠有效的管理。

37煤矿危险源辨识

煤矿危险源辨识是对煤矿各单元或各系统的工作活动和任务中的不安全因素的识别,并根据煤矿本质安全风险管理的要求,分析其产生方式及其可能造成的后果。

38煤矿本质安全风险管理的工作内容

煤矿本质安全风险管理的工作内容包括:

(1)制订风险管理工作标准,确定管理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明确管理流程;

(2)组织员工学习风险管理知识;

(3)辨识煤矿各阶段、各层次、各环节中存在的所有危险源,然后进行风险评估,

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4)建立煤矿危险源信息管理系统,对危险源进行审核、增减、和升降级管理;

(5)建立各岗位风险管理制度和标准;

(6)对危险源进行连续和定期的监测,及时进行风险评估,预报警情,并实施风险控制。

(7)监控风险控制过程,评估风险管理效果。

(8)煤矿本质安全风险管理其他工作。

39危险源辨识的范围:

煤矿所有的系统(生产系统、非生产系统)

40单元划分原则

(1)独立性:

即子单元在煤矿基本危险源辨识范围上必须相对独立,不能交叉重叠,不可出现某个对象或某个范围同时属于两个子单元的现象;

(2)全面性:

即子单元的全体须是整个煤矿系统,不可出现某个对象没有隶属单元的现象;

(3)科学性:

即子单元的划分必须科学合理,便于后期煤矿基本危险源辨识、监测及控制等工作的开展。

41辨识的依据

事故发生机理

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程、条例

相关的技术标准

企业内部信息

41煤矿危险源分级

煤矿危险源分级是首先对煤矿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定量分析,以确定其可能引发的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损失的范围和程度,根据计算出的风险值确定各危险源的风险等级。

危险源风险等级的划分是煤矿实施风险预控的前提,确定各危险源的风险等级有利于煤矿对危险源实施分级管理。

目前比较适用于煤矿危险源风险等级的划分的方法是风险矩阵法,风险矩阵法是根据事件或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后果的乘积来衡量风险的大小,其计算公式是:

风险值D=p×C

式中,p表示事件或事故发生可能性;C表示事件或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其具体的衡量方式和赋值方法见图。

图中将损失分为6类(即A-F),依次递减赋值为(6-1);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也分为6类(即G-L),依次递减赋值为(6-1)。

根据风险值的大小,可将风险分为5个等级(见表)。

 

风险矩阵表见下图

 

风险

矩阵

中等风险

(Ⅲ级)

重大风险

(Ⅳ级)

特别重大风险

(Ⅴ级)

有效类别

赋值

损失

人员伤害程度及范围

由于伤害估算的损失

一般风险

(Ⅱ

级)

6

12

18

24

30

36

A

6

多人死亡

500万以上

5

10

15

20

25

30

B

5

一人死亡

100万到500万之间

4

8

12

16

20

24

C

4

多人受严重伤害

4万到100万

3

6

9

12

15

18

D

3

一人受严重伤害

1万到4万

低风险(Ⅰ级)

22

4

6

8

10

12

E

2

一人受到伤害,需要急救;或多人受轻微伤害

2000到1万

11

2

3

4

5

6

F

1

一人受轻微伤害

0到2000

1

2

3

4

5

6

赋值

L

K

J

I

H

G

有效类别

不可能

很少

低可能

可能发生

能发生

有时发生

发生的可能性

估计从不发生

10年以上可能发生一次

10年内可能发生一次

5年内可能发生一次

每年可能发生一次

1年内能发生10次或以上

发生可能性的衡量(发生频率)

1/100年

1/40年

1/10年

1/5年

1/1年

10/1年

发生频率量化

43煤矿危险源分类

对辨识出的危险源可按不同的类别进行归类,如按危险源可能造成的事故后

归类、按危险源的风险等级归类、按危险源隶属的系统(人、机、环、管)归类等。

在危险源分级与分类的基础上,可建立煤矿危险源信息管理系统,对危险源

进行分类、分级管理。

在危险源分级中,风险级别较高的危险源应作为日常生产

中的重点管理对象

44煤矿风险预控的内涵

煤矿风险预控是煤矿根据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的结果,利用一定的技术手

段和管理措施,控制或消除可能出现的危险源,预防风险的出现,遏制事故的发

生。

45煤矿风险预控的方法

风险预控的具体方法很多,可以归纳为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两种方法。

(1)技术手段。

采用先进的技术方法、使用可靠性能高的技术装备等技术手段

是控制本质型危险源的最重要的方法,

(2)管理措施和方法。

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和方法是控制本质型危险源、

消除非本质型危险源的重要前提。

46煤矿危险源监测的内涵

煤矿危险源监测是指煤矿在生产过程中对已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实时或定期的监测、检查,并及时向管理部门反馈危险源状态的动态信息。

47煤矿危险源监测的工作内容

危险源监测是煤矿风险管理的重要工作,整个工作是动态循环、螺旋上升的。

其具体工作内容有:

(1)危险源动态监测与动态信息采集:

实时或定期监测、检查煤矿已辨识出的

危险源,采集其所处状态的动态信息,同时辨识系统中是否出现新的危险源。

(2)危险源动态信息传递:

危险源动态信息需相对及时地汇总到风险管理中心

或本质安全管理系统,以便进行风险预警和控制。

48危险源监测模式

(1)危险源实时监测:

由于某些危险对煤矿事故发生与否影响非常重大,因此

这些危险源一旦出现,必须立即处理,对这些危险源必须实施连续的检查和监测,

即实时监测。

要特别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实时监测是广义上的实时监测,只要是

对危险源连续地进行监测就是实施监测,不一定要精确到每分每秒都在监测。

(2)危险源定期监测:

某些煤矿危险源不能够也没必要对其连续的进行监测,

企业可根据危险源对事故影响的轻重缓急,规定检查或监测该危险源的时间和间

隔期限,由工作人员按规定定期对其进行检查或监测。

49危险源动态信息采集方法:

填表的方法、监控仪器监控的方法、举报的方法、其他信息采集方法

50危险源动态信息传递方式:

实时传递、定期(定时)传递

51煤矿危险源监测工作流程

(1)划分危险源监测子单元。

(2)制定工作计划。

危险源监测工作如何展开,煤矿必须事先制定工作计划,确定危险源监测模式、危险源动态信息采集方法、危险源动态信息传递方式及方法。

(3)明确危险源监测人员及其具体职责。

煤矿必须明确规定各类危险源由谁负责监测,监测人员的具体职责是什么。

(4)根据需要编制各类危险源监测表。

(5)实施煤矿危险源监测工作。

52煤矿危险源的风险评估

煤矿危险源的风险评估是根据生产过程中实际监测到的危险源动态信息,评估危险源所处的风险状态。

危险源的风险评估是风险预警的前提,其需要建立在准确采集危险源动态信息的基础上。

53人员方面危险源的风险评估

来自人员方面的危险源主要包括:

1)操作不安全性(误操作、不规范操作、违章操作);2)现场指挥的不安全性(指挥失误、违章指挥);3)失职(不认真履行本职工作任务);4)决策失误;5)身体状况不佳(带病工作、酒后工作、疲劳工作等);6)心理异常(过度兴奋或紧张、焦虑、冒险心理等)。

54机方面危险源的风险评估

机方面的危险源主要包括:

1)没有按规定配备必需的机器、设备、装置、工具等;2)机器、设备、装置、工具的选型不符合实际需求;3)机器、设备、装置、工具的安装不符合规定或实际要求;4)机器、设备、装置维护(修)不到位;5)机器、设备、装置、工具安全标识不齐全或不规范;6)机器、设备空间不满足作业条件。

55环境方面危险源的风险评估

环境方面的危险源主要包括:

1)矿区及其周边地表水和地下水域的威胁;2)煤层岩层构造威胁;3)地热威胁;4)煤尘爆炸威胁;5)煤层自燃威胁;6)瓦斯突出威胁;7)其他自然地质威胁。

8)工作地点温度、湿度、粉尘、噪声、有毒气体浓度等超过规定;9)工作地点风量(风速)不符合规定;10)工作地点照明不足;11)井下巷道布局不合理,巷道质量不合格;12)工作面布置、规格尺寸不合理;13)施工质量不满足要求;14)路面质量不合格;15)供电线路布置不合理;16)道路标示不齐全、不明确;17)警示标杆和导牌不齐全,放置位置不合理。

56管理方面危险源的风险评估

管理方面的危险源主要包括:

1)组织结构不合理;2)组织机构不完备,机构职责不明晰;3)本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制定程序不合理、不符合实际情况;4)本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5)文件、各类记录、操作规程不齐全,管理混乱;6)作业规程的编制、审批不符合规定,贯彻不到位;7)安全措施、应急预案不完善、不合理;8)岗位设置不齐全、不合理;9)岗位职责不明确;10)岗位工作人员配备不足;11)职工安全教育、岗位培训不到位;12)没有有效的本质安全文化;

57煤矿风险预警的内涵

煤矿风险预警是在对采集到的危险源信息进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得出各危险源的风险预警等级,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发布相应地风险预警信息,同时向需要进行风险处理的单位发出预警通知单。

待风险处理结束,相应的单位必须将风险处理信息(处理措施、处理效果)及时反馈(须有负责人签字)给预警管理部门,消除警报。

58预警等级设置和预警信号选择

根据风险等级的划分及实际需要,可将风险预警等级设置为6级,见表。

煤矿企业危险源风险预警等级表

预警等级

警度

预警信号灯颜色

Ⅴ级

巨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