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MATLAB分析与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856163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220.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动控制原理》MATLAB分析与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自动控制原理》MATLAB分析与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自动控制原理》MATLAB分析与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自动控制原理》MATLAB分析与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自动控制原理》MATLAB分析与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动控制原理》MATLAB分析与设计.docx

《《自动控制原理》MATLAB分析与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控制原理》MATLAB分析与设计.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动控制原理》MATLAB分析与设计.docx

《自动控制原理》MATLAB分析与设计

 

兰州理工大学

 

《自动控制原理》MATLAB分析与设计

仿真实验报告

 

院系:

电信学院

班级:

自动化四班

姓名:

周媛

学号:

09220433

时间:

2011年11月22日

 

电气工程与信息工程学院

第三章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P136.3-5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该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如下图所示,其中虚线表示忽略闭环零点时(即

)的阶跃响应曲线.

解:

matlab程序如下

num=[0.41];den=[10.60];

G1=tf(num,den);

G2=1;

G3=tf(1,den);

sys=feedback(G1,G2,-1);

sys1=feedback(G3,G2,-1);

p=roots(den)

c(t)=0:

0.1:

1.5;

t=0:

0.01:

20;

figure

(1)

step(sys,'r',sys1,'b--',t);grid;

xlabel('t');ylabel('c(t)');title('阶跃响应');

程序运行结果如下:

结果对比与分析:

系统参数

上升时间

调节时间

峰值时间

峰值

超调量

有闭环零点(实线)

1.46

7.74

3.16

1.18

37.2

无闭环零点(虚线)

1.32

11.2

3.29

1.37

18

由上图及表格可以看出,闭环零点的存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系统的响应时间,但是同时也增大了超调量,所以,在选择系统的时候应该同时考虑减小响应时间和减小超调量。

并在一定程度上使二者达到平衡,以满足设计需求。

P139.3-9设测速反馈校正系统控制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比例-微分校正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试分析在不同控制器下的系统的稳态性能。

解:

matlab程序如下,

%第一小题

G1=tf([10],[110]);

G2=tf([0.20],[1]);

G3=feedback(G1,G2,-1);

G4=series(1,G3);

sys=feedback(G4,1,-1);

%第二小题

G5=tf([0.10],[1]);

G6=1;

G7=tf([10],[110]);

G8=parallel(G5,G6);

G9=series(G8,G7);

sys1=feedback(G9,1,-1);

p=roots(den)

t=0:

0.01:

15;

figure

step(sys,'r',sys1,'b--',t);grid;

xlabel('t');ylabel('c(t)');title('阶跃响应');

不同控制器下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如下图所示,其中红色实线为测速反馈校正系统的阶跃响应,蓝色虚线为比例-微分校正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结果分析:

系统参数

上升时间

调节时间

峰值时间

峰值

超调量

测速反馈校正系统(实线)

0.503

2.61

1.13

1.18

37.1

比例-微分反馈校正系统(虚线)

0.392

3.44

0.94

1.37

18.4

据上图及表格可知,测速反馈校正系统的阶跃响应中(实线),其峰值为1.18,峰值时间tp=1.13,比例-微分校正系统中(虚线),其峰值为1.37,峰值时间tp=0.94,对比以上两个曲线可明显看出,测速校正控制器可以明显降低系统的峰值及超调量,但是会增加系统的调节时间;而比例-微分控制器能缩短系统的调节时间,但是会增加系统的超调量,所以针对不同的系统要求应采用不同的控制器,使系统满足设计需求。

P155.E3.3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确定系统的零极点

(2)在单位阶跃响应下分析系统的稳态性能

(3)试分析传递函数的实虚极点对响应曲线的影响

解:

matlab程序文本如下

num=6205;den=conv([10],[1131281]);

G=tf(num,den);

sys=feedback(G,1,-1);

figure

(1);

pzmap(sys);

[z,k,p]=tf2zp(num,den),

xlabel('j');ylabel('1');title('零极点分布图');grid;

t=0:

0.01:

3;

figure

(2);

step(sys,t);grid;

xlabel('t');ylabel('c(t)');title('阶跃响应');

(1)z=

Emptymatrix:

0-by-1

k=

0

-6.5000+35.1959i

-6.5000-35.1959i

p=6205

(2)该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和零极点分布图如下图所示

结果分析:

由图可知,该系统的上升时间

=0.405,峰值时间

=2.11,超调量

=0.000448,峰值为1。

由于闭环极点就是微分方程的特征根,因此它们决定了所描述系统自由运动的模态,而且在零初始响应下也会包含这些自由运动的模态。

也就是说,传递函数的极点可以受输入函数的激发,在输出响应中形成自由运动的模态。

P162.DiskDriveReadSystem在

时,试采用微分反馈使系统的性能满足给定的设计指标(超调量<5%,调节时间<250ms)。

解:

matlab程序文本如下

G=tf([500000],[11000]);

G1=tf([1],[1200]);

G2=series(G,G1);

G3=tf([0.029,1],[1]);

sys=feedback(G2,1);

sys1=feedback(G2,G3,-1);

figure

step(sys,sys1);grid;

程序运行结果如下

结果分析:

参数

上升时间

调节时间

峰值时间

峰值

超调量

单位反馈系统(蓝)

0.0681

0.376

0.159

1.22

21.8

微分反馈系统(绿)

0.104

0.248

0.216

1.02

2.37

通过以上图表可以看出给系统外加一个微分反馈(G(s)=0.029S+1)可使系统的超调量和调节时间降低,所以在系统中增加微分反馈可以增加系统的稳态性能。

第四章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

P159.E4.5一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若

,画出系统的根轨迹图

(2)若

画出系统根轨迹图,并确定系统稳定时K的值。

确定根轨迹与虚轴交点处的根。

解:

matlab程序文本如下

G=tf([1],[1-10]);

figure

(1)

rlocus(G);

num=[12];

den=[120];

Gc=tf(num,den);

sys=parallel(Gc,G);

figure

(2)

rlocus(sys);

(1)题的根轨迹如下

(2)题的根轨迹图如下

结果分析:

在第一小题的根轨迹图中可以看出,系统的闭环极点都位于s平面的有半平面,所以系统不稳定;在第二小题的根轨迹图中可以看出,系统的根轨迹图与虚轴有两个交点(分别为

1.51i),对应的开环增益为21.6。

P181.4-5-(3)概略绘出

的根轨迹图。

解:

matlab程序文本如下

G=tf([1],[110.543.579.545.50]);

subplot(211);

pzmap(G);

subplot(212);

rlocus(G);

运行结果如下图所示

P181.4-10设反馈控制系统中

要求:

(1)概略绘出系统根轨迹图,并判断闭环系统稳定性;

(2)如果改变反馈通路传递函数,使

,试判断改变后的系统稳定性,研究由于H(s)的改变所产生的效应。

解:

matlab程序文本如下

%当H(s)=1

num=1;

den=conv([120],[15]);

G=tf(num,den);

figure

(1);

subplot(211);

pzmap(G);

subplot(212);

rlocus(G);

%当H(s)=1+2s

num1=[21];

G1=tf(num1,den);

figure

(2);

subplot(211);

pzmap(G1);

subplot(212);

rlocus(G1);

当H(s)=1时程序运行结果如下

当H(s)=1+2s时,程序运行结果如下

结果分析:

当H(s)=1时系统无零点,系统临界稳定的增益为69.8,此时系统的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为

3.16i;H(s)=1+2s时,系统加入一个一阶微分环节,此时无论增益如何变化,系统总处于稳定状态,也就是说给系统加入一个一阶微分环节能大幅度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第五章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P238.5-8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画出系统的概略频率特性曲线。

解:

matlab程序文本如下

num=10;

den=conv([210],[10.51]);

G=tf(num,den);

figure

(1);

margin(G);

figure

(2);

nichols(G);grid;

figure(3);

nyquist(G);

程序运行结果如下

P238.5-10已知开环传递函数为

,试该绘制系统的概略频率特性曲线。

解:

matlab程序文本如下

num=[11];

den=conv([0.510],[1/91/31]);

G=tf(num,den);

figure

(1);

margin(G);

figure

(2);

nichols(G);grid;

figure(3);

nyquist(G);

程序运行结果如下

第六章线性系统的校正

P296.6-1设有单位反馈的火炮指挥伺服系统,其开环传递函数为

若要求系统最大输出速度为

/s,输出位置的容许误差小于

,试求:

(1)确定满足上述条件的最小K值,计算该K值下系统的相角裕度和幅值裕度;

(2)在前向通道中串联超前校正网络

,计算校正后系统的相角裕度和幅值裕度,说明超前校正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

解:

matlab程序文本如下

K=6;

G0=tf(K,[conv([0.2,1,0],[0.5,1])]);%待校正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Gc=tf([0.4,1],[0.08,1]);%超前校正网络的传递函数

G=series(Gc,G0);%校正后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G1=feedback(G0,1);%待校正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

G11=feedback(G,1);%校正后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

figure

(1);

subplot(211);margin(G0);grid

subplot(212);margin(G);grid

figure

(2)

step(G1,'r',G11,'b--');grid

程序运行结果如下图

结果分析:

相角裕度(deg)

截止频率(rad/sec)

幅值裕度(dB)

穿越频率(rad/sec)

超调量

调节时间(sec)

校正前

4.05

2.92

1.34

3.16

83.3

42.7

校正后

29.8

3.85

9.9

7.38

43.5

3.24

由上图及表格可以看出,串联超前校正可以增加相角裕度,从而减少超调量,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增大截止频率,从而缩短调节时间,提高快速性。

P296.6-5设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若采用滞后-超前校正装置

,对系统进行串联校正,试绘制校正前后的对数幅频渐进特性曲线,并计算校正前后的相角裕度。

解:

matlab程序文本如下

w=0.001:

1:

100;

G0=tf(8,[conv([1,0],[2,1])]);

Gc=tf([conv([10,1],[2,1])],[conv([100,1],[0.2,1])]);

G=series(G0,Gc);

subplot(211);margin(G0);

subplot(212);margin(G);

G1=feedback(G0,1);G11=feedback(G,1);

figure

(2);step(G1,'r',G11,'b--');grid

程序运行结果如下

结果分析:

相角裕度(deg)

截止频率(rad/sec)

幅值裕度(dB)

穿越频率(rad/sec)

超调量

调节时间(sec)

校正前

14.2

1.97

Inf

Inf

67.2

14.7

校正后

74.5

0.796

Inf

Inf

7.98

18.9

由以上两图及表格可以看出当待校正系统不稳定时,采用串联滞后-超前校正后可使系统的响应速度、相角裕度和稳态精度提高。

P297.6-7P298图6-55为三种推荐的稳定系统的串联校正网络特性,他们均由最小相位环节构成。

若控制系统为单位反馈系统,其开环传递函数为

,则这些校正网络特性中,哪一种可使已校正系统的程度最好?

解:

matlab程序文本如下

G=tf(400,[conv([1,0,0],[0.01,1])]);

%图(a)校正网络和校正后系统的开环和闭环传递函数

Gc1=tf([11],[101]);G1=series(G,Gc1);G11=feedback(G1,1)

%图(b)校正网络和校正后系统的开环和闭环传递函数

Gc2=tf([0.1,1],[0.01,1]);G2=series(G,Gc2);G21=feedback(G2,1);

%图(c)校正网络和校正后系统的开环和闭环传递函数

Gc3=tf([conv([0.5,1],[0.5,1])],[conv([10,1],[0.025,1])]);

G3=series(G,Gc3);G31=feedback(G3,1);

figure

(1);

subplot(221);margin(G11);

subplot(222);margin(G21);

subplot(223);margin(G31);

figure

(2);step(G11);grid;

figure(3);step(G21,'r',G31,'b--');

grid

 

程序运行结果如下

结果分析:

系统参数

相角裕度(deg)

截止频率(rad/sec)

幅值裕度(dB)

穿越频率(rad/sec)

超调量

调节时间(sec)

系统a

-21.7

8.88

系统b

41

57.3

9.54

89.4

47.1

0.268

系统c

95.1

13

20.9

58.8

32.4

0.295

由以上图表可以看出,对于该待校正系统,若采用滞后校正,会使系统变得不稳定;用滞后-超前校正时稳定程度最好,但响应速度比超前校正慢,所以在选择校正系统时应合理选择,综合系统稳定性能及响应速度,以使系统在最大程度上满足设计需要。

P117“DiskDriveReadSystem”试采用PD控制使系统的性能满足给定的设计指标

解:

matlab程序文本如下

Gps=tf([72.58],[172.58]);

Gcs=tf(conv([39.68],[172.58]),[1]);%PD控制器

G1s=tf([5],[1]);

G2s=tf([1],[1200]);

G1=series(Gcs,G1s);

G2=series(G1,G2s);

G3=feedback(G2,1,-1);

sys=series(G3,Gps);

t=0:

0.01:

0.1;

figure

step(sys,t);grid;

程序运行结果如下

结果分析:

参数

期望值

实际值

超调量

小于5%

0.1%

调节时间

小于150ms

40ms

给系统串联一个PD控制器,只要参数选择合理,能大幅度提高系统的稳定性与快速性,在对系统响应要求较高时,可采用此种校正方式,使系统最大程度上满足设计需要。

第七章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与校正

P383.7-20已知离散系统的采样周期T=1,连续部分传递函数为

,试求当r(t)=1(t)时,系统无稳态误差、过渡过程在最少拍内结束的数字控制器D(z)。

解:

matlab程序文本如下

G=zpk([],[0-1],1);

Gd=c2d(G,1,'zoh');%开环连续系统的离散化模型

z=tf([10],[1],1);

phi1=1-1/z;%误差阶跃传递函数

phi=1/z;%闭环传递函数

D=phi/(Gd*phi1);%数字控制器脉冲传递函数

sys0=feedback(Gd,1);%校正前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

sys1=feedback(Gd*D,1);%校正后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

t=0:

0.5:

5;

figure

(1);

step(sys0);grid;

figure

(2);

step(sys0,'b',sys1,'r--');grid;

程序运行结果如下

结果分析:

在matlab中运行以上M文件之后,得到数字控制器的螨虫传递函数为

此时系统无稳态误差,无过渡过程。

P385.7-25设连续的未经采样的控制系统的被控对象是

,要求:

(1)设计滞后校正网络

(a>b)是系统在单位阶跃输入下的超调量

30%,且在单位斜坡输入时的稳态误差

(2)若为该系统增配一套采样器和零阶保持器,并选采样周期T=0.1s,试采用D(z)变换方法,设计合适的数字控制器D(z);

(3)分别画出

(1)及

(2)中连续和离散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并比较两者的结果;

(4)另选采样周期T=0.01s,重新完成

(2)和(3)的工作;

(5)对于

(2)中得到的D(z),画出离散系统的单位斜坡响应,并与连续系统的单位斜坡响应进行比较。

解:

matlab程序文本如下

%第一问

T=0.1;

sys1=tf([150,105],[1,10.1,151,105]);

sys2=tf([0.568,-0.1221,-0.3795],[1,-1.79,1.6,-0.743],T);

figure

(1);

step(sys1,sys2,4);

grid;

%第二问设计数字控制器

G0=zpk([],[0-10],1)

Gd=c2d(G0,0.01,'zoh')

D=zpk([0.993],[0.999],150,0.01)

G=Gd*D

sysd=feedback(G,1);

sys=tf([150,105],[1,10.1,151,105]);

t=0:

0.01:

2;

figure

(2);

step(sys,'-',sysd,'g:

',t);%第三问

grid;

%斜坡响应比较

T=0.1;

t=0:

0.1:

2;

u=t;

sys=tf([0.568,-0.1221,-0.3795],[1,-1.79,1.6,-0.743],T)

figure(3);

lsim(sys,sys1,u,t,0);

grid;

程序运行结果如下

结果分析:

在第

(1)问中,设计的滞后校正网络为

,在设计校正系统时,取超调量为30,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如上图所示。

在第

(2)问中,设计的数字控制器为

两次设计后,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相比于采样周期为T=0.1和T=0.01时,系统的采样时间越小,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和连续系统的响应越相似。

该离散系统的斜坡响应在第三拍时跟上单位斜坡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