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春锦自我修炼从道德经开始综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851469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86.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熊春锦自我修炼从道德经开始综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熊春锦自我修炼从道德经开始综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熊春锦自我修炼从道德经开始综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熊春锦自我修炼从道德经开始综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熊春锦自我修炼从道德经开始综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熊春锦自我修炼从道德经开始综述.docx

《熊春锦自我修炼从道德经开始综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熊春锦自我修炼从道德经开始综述.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熊春锦自我修炼从道德经开始综述.docx

熊春锦自我修炼从道德经开始综述

<8月6日

自我修炼从《道德经》开始

       从来没有想过如何修炼自己,更没想过修炼到什么境界,近来,我想做的一件事,就是修炼自己!

 

       一个人生长生活在尘世间,从家庭,从学校,从社会学到太多关于什么是应该的,什么是不应该的,但是什么是对的什么又是错的,都是社会给予的答案,我们很少去判断,因为我没有判断的正确依据和方法,所以我们经常迷失了自我,经常很困惑,甚至迷茫!

我们经常会受社会和周遭的影响去追求物欲,去追求我们可以看到的外在的衣食住行,而很少去关注我们的内环境这些都发生了什么变化,我们的心究竟在想些什么?

在做些什么?

我们的思想究竟是如何掌控我们的行为的!

我们是否任其信马由缰?

       在过去的学习生活实践中,没有人告诉我应该如何去修炼自己。

在不久之前,我发现了老子的《道德经》,当时没有太多的想法,只是感觉好就想研读甚至背下来。

很好的想法但是由于其他的原因就放下了。

其几天我终于失而复得,再次拿起道德经,决心背下它,并用它来进行自己的重新修炼。

       我非常庆幸我生有机会和《道德经》结缘,庆幸自己在三十几岁能无他人指点找到宇宙秘籍,庆幸自己可以还有几十年的时间来修炼自己,并成己达人!

       谢谢您老子先生!

12:

16 |添加评论 |固定链接 |写入日志

7月31日

熊春锦先生讲道章第四章-不盈

第四章不盈

——根据熊春锦先生04年2月2日讲座录音整理编辑

原文: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湛兮其若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讲解:

第四章可以分为三段,“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这是第一段;第二段,是“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第三段,“湛兮似若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共分为这三段,下面根据自然段进行讲解和复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这一段三句,看起来简简单单,但是它的内涵确是非常的丰富。

在解读这一章和这一段的时候,要与其他的段落贯穿起来,在系统论的思想指导下进行掌握。

虚空用中道妙门

“道冲而用之”,首先谈到了这个道冲,重点也是这个道冲,一个“用”,一个“不盈”,一个“渊”,一个“宗”。

掌握了这几个字,基本上对这一段的内容就能够掌握好。

“道冲而用之”,关键是这个道。

道本身可以说是无名无相,在有名的状态下,在后天的意识中,是难以寻觅,难以捕捉到的。

当我们进入无为以后,在无为状态下,无论是通过形体,还是舌头,还是我们的心,都可以不同程度地寻到道的实质。

在早期更容易找到无为状态下的随意肌运动,这个随意肌包括了舌头的运动过程,放松以后就能找到。

这也是我们为什么提倡大家诵经的原因,根据灵动的原理就可以理解,道理是是相同的。

自然调节和进入无为状态的是心。

心有两大系统,既有他的宿舍——在胸腔中央,又有他的工作室——在大脑当中,再加上大脑皮层对大脑质层有一种锁闭的作用,所以心进入无为状态就比较难一些。

但是可以通过随意肌的运动,带着我们调好心,修好这个心,去体悟无为的状态,进而能感悟到道。

一旦心能进入无为状态,那么这个道就可以非常容易地展现在每一个人的面前。

道虽然无名无相,非常不起眼,但是只要把握了用中这个关键的方法,那么窥见它也并不是那么困难的。

大道以虚为体,以中和为用。

这个虚就是空、无、静、定的状态。

以中和为用,首先要建立起正觉、正念、正识,既认识外部的阴阳,也认识自己体内的阴阳,把这两个阴阳都把握住。

再一个就是要注意无为与有为状态的体悟、实践和感触,在心灵中建立起一个正确的认识论。

有了这个基础,再来运用中,通过用中,就能进入众妙之门,进入道境。

“道冲而用之”就是这个意思。

一定要通过道,一定要通过中。

当然中当中包含了虚,包含了空,包含了静,包含了定,你把握住它了,那么空、虚、静、定也就容易出现,从而迈进众妙之门的大门槛,才能体悟到道的境界是什么状态。

“冲”,也就是中,是虚,是静。

这个“冲”字在这里是一个以象喻意的方法,以象比喻的方法。

具体的讲解呢,就是两座大山之间的空地,一个空旷的地区,由于山上的水与风反复长期的冲涮而形成的一个空间、一块空地上的空间,就称之为山冲。

很多傍山的农村就有依山建村,依山建镇,就是用了这个冲里面的空间。

由于道境是虚不离实,用空又不离开实体,他是整体把握虚和实、有和无、体和用、有形和无形的一种方法。

两山之间这个虚空的空间,那就是虚,就是冲,这个“冲”里面运用的就是中。

这也就是说,道用就是在无为空间之内的运用,所以说这个“冲”也就是中的意思。

在第四章的后一篇谈到用谷,古代谈谷就指的是山,所以“谷”也离不开山的涵义,也是以象喻道,以山谷言道。

因为在两山之间的空谷之内,无论是水,还是风,还是气,还是光,都是不住不流,不粘也不滞,自然也就没有盈满的现象出现。

我们可以体会感悟一下这个空间的状态。

如果从物质的观点来看,道德修养的实践,就要要高度重视上面所提到的虚心实腹。

要确实使我们体内的阴阳处于一种中和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去体悟中的妙用。

实际上道的妙理的最后关键点,就是保持心理状态的中和,执两用中,谦虚处下,永不盈满,从而自觉地摆脱有为的制约。

用这个“中”陶冶心性,再造性格和秉性,只有这样才能摆脱有为对我们的制约。

同时也要把握住徼,因为我们性格秉性中常常都有偏执,所以容易盈满,容易有以为的。

只有用这个中来陶冶心性,才可能摆脱这些有为的能量对我们的制约,这样才能出现徼。

如果正觉正念正识不能在我们大脑皮层建立,不能在心灵中树立起来,那么要把握徼就永远是一句空话。

即使你认识到徼,而你的心性当中、秉性当中,没有重视这个道德修养的关键——处于中和状态,那么面对这个徼,也只能是望洋兴叹,因为不具备这个基础。

所以我们在再造后天的性格和秉性的时候,要特别重视这个基本前提,将自己心性的思维方式,从偏疑、偏执中尽快调整到中和状态,就是要用这个中来陶冶我们的心性。

我们的祖先为什么给我们祖国命名时用了这个“中”字?

这是希望我们后代都能秉承祖先们的愿望,能够认识大道的一种心愿。

要后代人去望文生义,通过悟中、用中而尊道重德。

这决不是后来某些人所曲解的那种意思,说中国就是世界中央的意思,那倒不是。

这个“中”实际上是祖先们希望我们后代能够体明道、知道,使这个中能成为进入大道的一个标识,成为一个指路的明灯。

因为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就是一个道德文化史,从来没有离开过道德,都是紧紧围绕道德而展开的。

虽然后来逐步地离道失德,丧失了这个中,但是我们从中华文化的传统命名当中,随处都可以看到。

我们的祖先对于我们后来者、华夏子孙后代,寄予了无限的关怀、期盼和希望,希望中华的子孙都能通过这个中,复归于德,复归于道。

所以我们要很好地去体悟这个中。

《道德经》里多处讲到这个中,很多章节里都提到了这个中。

所以这个中对于我们修养道德,陶冶心性,再造秉性,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学习第一章时,大家对这个徼感兴趣,对这个妙感兴趣。

那么在这里讲的就是具体方法——如何才能进入道,把握徼,把握妙?

如何去观缴观妙?

用这个众妙之门复归于道。

万物之宗天地根

“渊兮似万物之宗”,就是说道的用中、用虚的妙处。

这些好处,这些妙处,可以说神妙莫测,妙趣横生,就像深不可测的渊一样,又清澈又深远。

这种深广莫测、奥妙无方的境界,在有为后天意识的状态当中,是视之不见其形,体之不得其身。

但是当我们一旦步入到无为之中,它却又是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取之而不可得,舍之又不能离去。

我们将在这个虚中所获得的经验,获得的知识,获得的能量,获得的方法,再转过来用之于有为。

因为这是最符合自然法则的,有了它就不会偏离正确的方向。

可以说用中之妙,的确是一种最科学的方法。

他就是用虚来运有,用虚来证实,在这个虚的状态中,通过中步到了虚以后,就在这个虚里面,去感悟万物的本来面目,能够提取阴动为先的实质,能够寻到事物的本因,能够判断疾病的本源。

然后根据这种知识和结论,反馈到有为状态下、现实当中,按照这个法则去指导自己有为的方法。

这样必然符合客观规律,既不左倾,也不右倾,而保持正确的路线,这才是用中之妙,这才是用中之渊。

这个中就是万物之根,就是大道,是生化天地万物的根宗,是事物的本源。

寻中探索的方法,就在用冲之中,它的道理非常深奥。

这实际上是对“道冲而用之”的深刻阐述,是在深刻的阐明为什么要用这个中、要用这个冲,因为它是复见本来、真正窥见大道的根本方法。

只有通过这个方法,才能打开慧性之门,知识之门,进入根本当中去寻根问祖,确保我们在众妙之门当中,能够持久的、系统的、深入的去探索自然的奥秘。

这一段对于我们体道者而言,又作何解释呢?

这一章是讲进入观妙状态的具体实践方法论,就是圣人之治的系统方法论当中的根本方法。

因为“道冲而用之”是观山根;那么“渊兮似万物之宗”的“渊兮”,也就是内观阴跷一窍。

把这一切的理论,都囊括在这一章的第一段之中。

这个理论在第二段又再深入的解释并强调。

第三段也是这样。

要实践“山根观妙”这个方法,也是用的这个冲,用的这个中,用的是虚空。

因为在人体,我们每一个人的额头,称之为“南岳”,属火。

人的鼻梁、鼻子象征着中岳,也就是两座山。

在这两个山的中间凹地,也就是山冲。

在人面部的两个山之间是不是也像一个山冲呢?

左右两道眉毛就像横卧着的山岭一样围护着,两边就有一个空间。

这个空间它能常风常炁,没有盈满的时候。

用冲来形容我们面部山根这个区域,这是个绝妙的比喻。

那么在这个地方如何用这个中?

如何用这个虚、用这个道呢?

因为我们要观徼、观妙,特别是观妙,那就要用好这个空间。

这个空间就是“道冲而用之”的区域,也就是动静之间本身的妙地,所以要把这个地方抓住。

“或不盈”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要告诉我们:

用中不能偏,不能离,不能落入后天有为之中。

就像一个容器,所盛的水过多,装的东西过多了,肯定就会溢出来了,这便是偏离了适中。

无论何时何事,只有保持一种中和,保持一种允许值,保持在允许的境界和状态之中,那么这个中、这个虚、这个静、这个空,甚至进入定,才能够登观道妙,去体悟深广无际的大道,进而寻根问祖,体悟大道无为的造化。

挫锐解纷扫心阴

第二段: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这里面是在说,要想实现圣人之治,就要对应到“常无欲”,对应到“无为”的状态中进行观妙。

不仅要认识无欲和有欲、无为和有为;不仅要能够很准确地辨认、辨识事务的阴阳属性,而且还要分析解剖自己,把那些错误的、不正确的东西,都要尽快从自己的身心中清理出去,进而建立起正觉正见。

这个正觉正见就是一个台阶,一个楼梯。

没有这个正觉正见,在你脑袋里,在你心里,对阴阳属性还是不清楚,你对自己存在的毛病,自己的缺点优点,都还理不清楚,弄不明白,你还被那个欲念私心蒙蔽着心灵的时候,根本没办法去谈这个“挫其锐、解其纷”,更不用说“和其光、同其尘”了。

这看起来是四句话,但从根本说是个一,要高度重视修心炼己,这个基础非常重要。

要注意保持无为状态。

这种无为状态的保持,如果没有正觉、正念、正识作为基础,这对求证大道来说,就像天上的云彩一样遥远,根本没有办法实现。

只有身清静、心清静,你才能踏上这些云彩。

因为还有有为的后天意识在心中和颅脑之内,这些障道的阴云,可以说是根深蒂固的,必须逐渐去扫清,才有见青天之时。

虽然我们重视了修心炼己,进行了清理,树立了正觉正念,但是现在怎么样呢?

一旦观山根“虚其心”之妙,或者观腹腔里“实其腹”之妙的时候,脑袋里所呈现的还是这个人的事,那个人的非;自己的欲念之事;心中的忧虑与烦恼等等,各种各样的心思、思绪、念头就会出现。

这些出现的东西都是一种偏执,是一种“锐”的现象。

有的人一听说山根观妙,他就执著得很,拼命去想那个月亮,这种非常执着的期盼,就像要等待捞取一个宝贝一样,怀着上下砰砰跳的不安心态。

这不是一种锐的状态吗?

在这种挫锐的状态下怎么能求真呢?

怎么可能出现徼、把握妙呢?

所以,老子在这里直接点出来要“挫其锐”,其意在于防偏、防执。

所以要重视平时的修心炼己,因为我们脑袋里的后天意识太顽固,包括对某些妙象的贪求、执着、攀比、嫉妒等等惯性的思维,都会在这种状态下出现,要把我们导向偏离中和的轨道,干扰破坏这种妙境。

所以老子在这里一针见血的指出:

要挫其锐。

要把自已调节到不执著的稳定心态中,不管他出现也好,不出现也好,都要平静对待。

当心放下来以后,可能又会随着出现纷纷纭纭的杂念。

这个阴我心神,它就是要把陈年烂芝麻、腐谷子都释放出来,甚至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它也会在脑子里闪现。

这些都在影响着我们保持这种中和的状态,所以要注意不断地“解其纷”。

出世入世本同然

要高度重视平时的炼己,不断地克服在入世、出世中所出现的过偏过激和过于锋芒毕露的思绪,而且还要能从不断产生的错乱杂念中解脱出来。

这两个层次,一个是主观意识所产生的锐,一个是阴我意识所诞生的纷,这两者是保持中和的最大障碍,是我们观徼观妙的拦路虎。

要从根本上解决锐和纷的问题,就必须高度重视平时的修心炼己,加强道德修养水平,来调适自心的思维,调整身心的中和状态,从而保持和维护好内环境的正确状态。

锐与纷之所以能出现,说到底是心灵中有沙子、有垃圾,身心中还有阴性的物质,没有完全彻底的清理干净。

对于我们心灵上这么多的锐和纷,克服的办法,就在于一挫一解,这就是“挫其锐,解其纷”的方法论和它的目的。

真正把握好了,对于我们做人处世,对于求证《道德经》,都是一个科学的方法,所以要紧紧把握住。

这一步不解决,这两个关键点不掌握好,那么这个锐气,后天意识的偏执,是难以克服的。

要把握好“松、静、自然”这三点四个字,把它吃透,掌握好。

可以说松、静、自然,也是对“挫其锐”的一种解析,都是要求保持这个中。

但是我们有的人常常犯执的毛病,实践方法时,往往是用后天人心来揣度方法的内涵,执著地去进行不正确的实践,心中急于求成,反而对自己造成损伤。

大家认真想过这些问题没有?

把自己存在的这些问题理出点头绪了没有?

应该是修整总结的时候了!

处中的问题是我们最常见问题,是最基本的课题。

很多同学说杂念太多,净不下来。

由此看来,这个“挫其锐”,可以说绝大多数人没有高度重视,而是单想凭主观意识的执著、用揣锐进入静的境界,这怎么可能呢?

这也是很多人多年实践却难以在山根观妙、难以在水府探玄,进而获得真实结果的原因。

对于处中锻炼的还不熟,没有融会贯通,没有真正去理解,而是以自己偏面的智识在执著地运用方法,所以始终被挡隔在众妙之门的外面。

虽然拿到了钥匙,但是不会开,而且是乱开,当然这个门也就难以真实不虚的打开。

圣人之治的方法论,是一个无私无欲的方法论,这是最起码的要求,是基础的要求。

离开了这个基础,那就是水上浮萍,根本没有办法长成参天的大树,也不能最终实现和保持与自然真理、自然道德能量的结合,这就是不能“和其光、同其尘”的根本原因所在。

我们进行道德修养的实践,就要体现出大公无私、无念无欲的心态,保持与自然真理、道德能量的充分结合,与之融为一体。

要实现那种与众生百姓的本性光相合,众生一体,一体众生,与万物同体同源于道光德光之中,共同沐浴在道光本性之内。

我们所说的“圣人以百姓之心为心,为众生道纪照明镜”,这都是用的光,都是为百姓、为人民、为众生所作的无私奉献。

要与众生同呼吸共命运,无私无欲的为众生服务,与众生的本性之光保持高度的和谐一致,与众生的心灵之光一起,共同回归道德之乡。

这才是“和其光”的根本真意所在。

和光同尘勤炼己

我们认识“和其光”就要看到实质上去。

要认识到众生一体、一体众生,你修出的这个光,就是为给众生的道纪作照明镜。

任何一个人,如果他修养道德只是为了一己之私,他即是老死在再好的理论和方法之下,也决然不可能成功,因为他违反了基础的自然法则。

基础的自然法则从本性上而言,就是众生皆道。

众生心灵深层次的那一层光,与我们修证出来的光是完全相同的,所以不能把它据为私有,必须用你的光去照耀众生,使他们的本性光透发出来,为他们的道纪照明镜,帮助众生,使他们人人都觉悟道德,从而复归于道德,这才是真实不虚的“和其光”。

圣人都诞生在红尘中,生存于红尘中,证道可以说是不能回避红尘的,成就也就在红尘之中。

形身在尘,修养道德在尘,成功在尘,服务于众生也在尘,这才叫作真正的“同其尘”。

在这个“同其尘”当中,不断地保持和强化道德修养的成果,维护心身道德能量场,在这个世俗的尘缘当中出污泥而不染;既和光同尘,又不离道失德,用道德的身心奉献百姓众生,影响和教化众生,这就是“同其尘”的真正含义。

炼己最好的地方就在社会当中,就在家庭当中,就在工作单位之中,就在社会之中。

你不在尘中处世,就不了解什么是私欲,什么是私心?

也不会掌握本性中阴我的全部内涵。

不让阴我释放出来,那就是包藏祸心,不激活这个阴我心,就永远也难以认识它、清除它。

如果积累多了,在关键的时候它集中爆发出来,那就成了你求证道德的最大问题。

古往今来,多少人都是因为炼己不纯最终而溃败下来,这种事例可以说比比皆是。

所以要“同其尘”,就要无私无欲,要立起一颗众生心,在解放我们体内众生的同时,而且还要解渡整个世间的众生,这才符合圣人之治的方法论,也符合道德的根本本质。

离开这个根本而妄谈道德修证实践,那是永远也难以达到目的的。

对于我们道德实践者而言,如何具体运用圣人之治的方法论呢?

在运用过程当中,必须要掌握好“挫其锐,解其纷”这两道关口,克服有为意识不断产生的干扰,才能保持无为状态,进而处中而实现观妙。

通过挫锐解纷不断深化修心炼己。

在这个“道冲而用之”的状态之中,而未进入众妙之门之前,我们心灵执著于锋芒的显露,所以意念纷纭,心身散漫,都是最常见的现象。

它直接影响了无为状态的保持,干扰我们的心身进入中和,影响进入虚、空、静、定的状态,如果真正锻炼到能止欲、拴心猿、锁意马,实践了无为观妙,似观非观,既不执著,也不昏沉,就能够达到“和其光”,也就能出现这个光。

只有在出现这个光之后,才能谈到“和其光”。

当这个光现于目前之时,那就会人在光中,光在人中,心身都沐浴在道德光海之中。

这个光,是道德能量最客观的显示。

它取之于道,要用之于道,用之于众生百姓。

湛然朗朗光同尘

“和其光”,对于实践道德者而言,不是口头上空谈“和其光”,而是要真实不虚地证得这个光,要见到这个光,而且要沐浴在这个光中。

要用道德的光照耀体内体外,然后更深入地实践运用这个光,去为众生道纪照明镜。

当然这些众生,首先是自己体内的众生;只有先解决好体内众生的归道问题,你的光才能高度的“和”。

“和”什么呢?

和“一”。

首先要和于自然之光,和于道德之光,你才能有足够的能量,来为体内外,体周围,自己的家,甚至于乡,去实现更大范围的目标。

和其光对于实践体道的人群而言,那就要充分把握好这个光的实质,科学的去求证验证更高能量层次的光。

要特别重视“同其尘”,有了这个光以后,就要去“同其尘”。

首先是内环境的“同其尘”。

我们这个尘身就是一个小天下。

同于内才能同于外,就是首先让道的能量光同于体内的众生,解放体内的众生,再造性命。

在同之于尘身的同时,解放内环境的众生。

我们的肉身又称为臭皮囊,实际上它是在尘世里的一个载体,我们不是把它叫做尘吗?

它是由后天的物质构造的,在没有完全向先天转换完成以前,它就是个尘。

所以对于这个“同其尘”,首先就要落实在自己的体内身中,用和其光去照亮体内每个角落,光照所有的地方,完成系统性的整体再造,来达到全系统的和其光,向先天转换,让每一个细胞都共同沐浴在道德的光辉之中,滋养在道德的能量之内,产生后天向先天的系统转换变化。

当这个过程完成之后,或者在完成的过程中,去实现与社会的同尘,将道德的光能奉献于家庭、社会、国家,乃至于全世界。

这才是我们对“和其光、同其尘”比较全面的理解和掌握。

那么“湛兮似若存,吾不知谁之子?

象帝之先”,如何理解和掌握好这三句?

按照圣人之治的方法修养道德,达到了“和其光、同其尘”的真实境界以后,也就步入了众妙之门。

众妙之门一旦迈入了,其实就是进入了一个道德光能的强能量场之中。

在这个能量场之中,使自然、众生、百姓的本来,以及道的造化,中和之用的方法论,根本性的理论,本质性的物质等等,对这一切都可以明明白白,一览无余,了无尘痕。

这些都需要在特定的状态下,比较稳定的状态下去观。

看看你在这个光中是不是可以百步窥针,一览无余?

任何有形的物质在这个光当中都变得透明了。

在这个光当中,你一眼望去,整个世界都了然于胸了。

这就是“湛兮”。

这种透明状态是一种客观存在。

这个“湛兮似若存”的境界,是完全可悟、可验的。

我们在众妙之门中,能够进入这个光中,那么虚和实也就一样真切,没有虚妄的存在。

这个“湛兮”,就是全面完成体道实践的真实通透状态。

这个“湛兮”也就是一尘不染,光明无碍,是一种大白的状态。

所以它就是一种客观的存在,真实不虚的存在,能够看穿事物本质的客观存在。

天上地下唯道尊

当能够达到全面虚实相通,有和无都大成了的时候,也就与道同体了,与这个道大同了。

当进入了这种高境界以后,那么你就是道的化身,就是道的成就者,也就是道德能量造就而诞生的真人。

在这样的修为完成以后,还怎么去说这个人是谁呢?

所以说“吾不知谁之子”。

到了这个阶段,与道的光完全化合在一起,光充斥全身每个细胞,整体性的完成了先天转换。

在这个时候,我也不能说明白他是谁的子孙。

他是道的子孙嘛!

当然也就不能认为是某个人的子孙。

真人有形有像,他在与道同步进行实践,也就像生化万物、运用乾坤的缔造者一样,达到复归于道的本源之中,复归于万象之先;从有为复返于无为,复归于无名天地之始,也就是“象帝之先”。

“象帝”,就是生化万物、运用乾坤的缔造者。

修真者达到了这种全面更深的一种状态,完成了在光中的再造、光中的重塑、光中的转换这个全系统工程。

人类最伟大的事业——人体生命再造工程,在道德之光的滋养培育下,真实不虚的实践完成了,那当然只能说是道之子孙,而不能象人间那样说他是某个人之子。

在古代还有这种情况,真正修炼成了真人,对自己的父母亲都不敢跪拜。

历史上也有一些官吏强迫修道大成的人跪拜,结果这一拜,却把自己拜过去了。

为什么呢?

这可以说这种现象是对“吾不知谁之子”的一种解答。

就象我们有的同学,在完成某一个阶段的时候,当他对很多老师顶礼相拜的时候,对方也一定会以同样的礼节相还,这是一个道理。

这就是说:

当你达到哪一个层次、状态以后,那么就享受着与道性相对等、相对应的界位,这也是对“吾不知谁之子”的最好解释。

如果达到了“象帝之先”的状态,那就更加完整圆满了。

到了那个时候,你就可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的说:

“天上地下,唯道独尊”。

这个气魄来源于“和其光,同其尘”的实践和验证。

23:

19 |添加评论 |固定链接 |写入日志

7月30日

熊春锦先生讲道经第三章

(二)

第三章 安民

讲解二

——根据熊春锦先生04年1月24日讲座录音整理编輯

第三章一共可以分为四个自然段进行解读和实践。

从“不尚贤”到“使民心不乱”为第一个自然段。

第二段是“是以圣人之治”到“强其骨”。

第三段就是“常使民无知无欲”到“不敢为也”。

最后一段是“为无为,则无不治”。

我们还是按照自然段落进行复习。

无私无欲心自净

从“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这个自然段进行解读。

要想读懂第三章,必须要把第一章、第二章联系起来综合进行解读。

人类在离道失德以后,也就从先天无为的内环境状态和社会治理状态,演变成为后天有为的内环境状态和社会环境状态了。

这样一来,整个人体的内环境和社会状态,就都处在单一的“常有欲”的状态之中。

可以说,现今世界人类都处在常有欲的状态,只有极少数的人,既处在常有欲的状态,又处在“常无欲”的状态。

由于太多的人离开了常无欲的制约与平衡,这样一来整个社会的失道也就更为严重;有欲、私心也就成了人体内环境中最大的干扰力,同时也是社会不稳定的根本因素。

在这种背景下,在这种前提下,由于人类屏蔽了自己的心灵,屏蔽了自己的身心,整个大宏观宇宙当中的道德能量不能及时顺利地进入人体内,补充他们处在常有欲状态下的损耗;同时这种道德的能量也不能进入社会环境去维护社会的稳定。

这些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