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850586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7.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最新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最新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最新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最新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最新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最新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小学教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5个小题。

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从内容上看,自我意识可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

A.心理自我B.现实自我C.投射自我D.理想自我

2.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3.介于起点和终点之间的教学目标称为()。

A.使能目标B.行为目标C.系统目标D.表现性目标

4.依据测验目的,项目难度一般确定在()。

A.0.1~0.3之间B.0.3~0.7之间C.0.7~0.9之间D.0.9以上

5.社会助长作用的原因是群体的背景增加了人们的()。

A.内驱力B.凝聚力C.向心力D.吸引力

9.对前后学习内容进行纵向的梳理和横向的比较分析的方法是()。

A.描述策略B.表象策略C.归类策略D.网联策略

10.教师授课中的语言应尽量做到抑扬顿挫、轻重有致,这是运用了哪个感知规律?

()

A.强度律B.差异律C.活动律D.组合律

11.按学习迁移的性质可以把迁移分为()。

A.积极迁移和消极迁移B.纵向迁移和横向迁移

C.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D.普通迁移和特殊迁移

12.影响大学生学习动机差异的关键因素是()。

A.自我意识B.教学内容C.教学方法D.智力水平

13.在控制条件下操纵某种变量来考查它对其他变量影响的研究方法是()。

A.实验法B.观察法C.调查法D.个案法

14.教师在具备一定的学科知识后,影响其教学效果的关键性因素是()。

A.教学效能感B.教学监控能力C.教学反思能力D.教学责任感

15.1879年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心理学家是()。

A.冯特B.杜威C.苛勒D.勒温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

共10分。

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

16.组块方式主要依赖于人过去的_________。

17.模仿是个体受他人行为影响而引起的一种与他人的行为_________的行为。

18.一个健康的人,既要有健康的身体,又要有健康的_________。

19.效度的类型有构想效度、_________和实证效度。

三、简答题:

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26.简述学习的实质

27.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28.品德的实质是什么?

29.怎样理解心智技能的本质?

30.大学生对思维的元认知表现在哪些方面?

31.影响学习迁移的条件有哪些?

四、论述题:

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32.试述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措施。

33.你认为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因素有哪些?

34.用具体事例论述培养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方法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5个小题。

每小题2分,共30分。

1.A

解析:

从内容上看,自我意识可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生理自我指个人对自己的生理属性的意识,社会自我指个人对自己的社会属性的意识,心理自我是个人对自己心理属性的意识。

因此,正确答案选A。

2.A

解析:

道德认识也叫道德观念,指对道德行为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

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通过学习把外在的道德行为规范、道德价值体系不断内化的过程。

因此,正确答案选A。

3.A

解析:

介于起点状态和终点目标之间的教学目标称为使能目标,是达到终点目标的前提条件。

从起点到终点之间所需要学习的知识、技能越多,则使能目标也越多。

因此,正确答案选A。

4.B

解析:

项目的难度多高合适,取决于测验目的。

测验要是用于选拔(选拔性测验),应采用难度值接近录取率的项目,0.5左右的难度最合适。

对项目的难度特征进行分析,应考虑测验的目的,一般在0.3~0.7之间为宜。

因此,正确答案是B。

解析:

记忆的内容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再认和回忆时发生错误,就是遗忘。

遗忘有各种情况,能再认不能回忆叫不完全遗忘;不能再认也不能回忆叫完全遗忘;一时不能再认或重现叫暂时l生遗忘;永久不能再认或回忆叫永久性遗忘。

因此,正确答案选D。

8.C

解析:

在学习中,人们将材料按意义进行归类,并形成一定的系统,有助于识记。

对于人类长时记忆系统中的有意义的学习材料,人们主要以语义编码的形式进行加工。

因此,正确答案选C。

9.D

解析:

对于复杂知识的学习,组织策略往往表现为对前后学习内容进行纵向的梳理和横向的比较分析,具体表现为学习者识别材料中各种思想间的主要内部联系的“网联”策略。

因此,正确答案选D。

10.A

解析:

感知是感觉和知觉的总称,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感知强度律的特征反映了听觉在接受外界信息时能区别对待语音的特点,教师授课中的语言应尽量做到抑扬顿挫、轻重有致就利用了感知的这个规律。

因此,正确答案选A。

11.A

解析:

按照迁移的性质,分为积极迁移和消极迁移,积极迁移和消极迁移也被称作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积极迁移是指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消极迁移是指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阻碍作用。

因此,正确答案选A。

12.A

解析: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在学习动机的激发上发挥着关键作用,自我意识强,学习动机也就比较强烈,自我意识的强弱支配着学习动机的激发,是大学生学习动机差异的关键性因素。

因此,正确答案选A。

13.A

解析:

实验法是通过主动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在控制条件下,通过操纵某种变量来考查它对其他变量影响,从而得出变量之间的关系,由此推导出研究结果。

因此,正确答案选A。

14.B

解析:

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教师在具备一定的学科知识后,教学监控能力就成为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性因素。

因此,正确答案选B。

15.A

解析: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是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因此,正确答案选A。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

共10分。

16.知识经验17.类似18.心理19.内容效度

20.怎么教21.过滤式22.强化23.概率24.学生的学

25.行为

三、简答题:

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26.简述学习的实质。

答:

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学习的实质包含以下内容:

(1)学习是一个介于经验与行为之间的中间变量

学习者必须凭借反复的练习与经验,才有可能产生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持久变化。

可以凭借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改变,来推断学习的发生,当人们表现出一种新的技能即可推知学习已经发生了。

有时,人们通过学习获得的是一些一般性的知识经验和行为准则,这类学习不一定在人们的当前行为中立即表现出来,但却影响着人们在将来对待某些事物的态度和价值观,即它们改变了人的行为潜能。

27.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答:

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意识,包括个体对自身的意识和对自身与周围世界关系的意识两个方面。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总体发展水平较高

大多数大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别人对他的评价是比较一致的;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基本是协调统一、同步发展的,自我意识已经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2)大学生自我意识总体上是随年级上升而发展

三年级是自我意识发展的“转折期”,表现为自我认识、自我调控发展较低,大学一、二、四年级基本上随年级而发展。

大三学生的自我体验最为强烈,大一、大二、大四的发展趋势基本一致。

当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时应该怎么办?

(1)运用暗示法,引导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回归到课堂教学中, 要以马上停止讲课,用目光注视溜号的学生,引起其他学生的注意并提示他注意听课;或者运用提问法,针对溜号的学生及时请他回答问题,牵动他的注意力回归;也可以用动态管理法,教师在授课时,走进学生当中,对于溜号不注意听讲的学生,提示他注意听讲。

(2)事后教师为了避免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现象发生,要注意运用目标牵动法,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设立分层的教学目标,使学生的注意力有集中的指向性;教学设计要科学、生动、有趣、直观,通过精湛的教学艺术,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精神不游离于课堂。

(3)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介绍培养注意力的方法。

例如五到听课法,耳听、眼看、口说、手写、脑动,加强头脑处理信息能力、培养注意力,或运用短时市郊记忆法,训练注意力的集中。

当学生的问题教师一时解答不出来时应该怎么办?

(1)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提问给予鼓励和支持,一定要保护他们的求知欲和主动思维的积极性。

(2)如属于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教师可发动并鼓励学生集思广益,讨论解决;如不属于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教师可委婉的告诉学生,课后再给解答。

(3)如果确实解答不出来 ,一定要真诚的告诉学生,老师一时回答不上来,等课后查找有关资料,或请教一下别的教师,下节课再给学生解答。

切忌不懂装懂胡乱回答,或有意差开问题,不予回答。

当学生故意扰乱课堂纪律或搞恶作剧时应该怎么办?

(1)要冷静对待,用一片真心去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其清洁卫生恶作剧和对立情绪。

教育学生要有大局观念,要自尊、自重,搅乱课堂是不道德行为,既不尊重自己也不尊重别人,害人又害已。

还要教育学生学会自我克制,以免学生之间产生摩擦和冲突;为故意捣乱者创设改过自新的机会,共同营造团结和谐的氛围。

(2)转移注意。

在教师自己或个别学生由于突然情况即将失态时,教师要反应敏捷,果断决策,及时转移学生的注意力,采取冷处理的办法,从而巧妙地进行自我掩饰或掩饰学生。

(3)随机发挥。

教师利用突发事件中的某一点,或小中见大,或由此及彼,或顺藤摸瓜,引申出深刻的意义,深化教学内容,从而化解矛盾,消除。

不应简单地停下讲课,严厉训斥一番了事,而应根据冠盖如云情况区别对待,或接话分析,用教学内容中的道理去说明,使之深化;或善意引导,晓以大义,以宽容的态度、渊博的学识、透彻的分析去征服学生的心。

一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会教书,还要会育人,不仅要完成计划内的工作,还要随时做好准备解决突然发生的状况。

一个偶发事件的解决方式也许会改变你在学生心中的印象。

当您在课堂上遇到这种情况时通常怎么办?

 

正确、恰当的处理课上突发事件可谓是一种技能或是艺术,如果您就是一位教师,在课堂上遇到这些情况时通常怎么办呢?

A、上课时突然飞进教室一只小鸟。

B、一位女生伏在课桌上哭了。

C、两个男生打了起来。

D、发现某学生写别的学科的作业。

E、正在上微机课时,某生把电源插座碰掉了。

对上述问题,您会怎么处理呢?

请您莫吝笔墨畅所欲言。

我对几个问题分别作了回答。

转录于下,供大家参考:

第一个问题:

课堂上突然飞进一只小鸟。

课堂上突然飞进一只小鸟,当然会一下子吸引了所有学生的注意力。

这时,需要把课停下来,打开门窗,把小鸟放出去。

然后幽上一默:

连小鸟都想来参加我们的学习了,可见学习本身是很有趣、很有吸引力的。

让我们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吧!

接着继续上课。

处理这样一件事,大约需要3分钟。

处理得当,可以培养学生排斥干扰专心学习的能力,以及爱护鸟类的环保意识。

第二个问题:

一个女生伏在桌子上哭了。

这种情况,多半不是她当时受到别人的欺侮。

而有几种可能:

1、因为教材内容或老师的话引起了她的联想,触动了她的伤心处;2、对学习内容越听越不懂,越不懂越着急;3、家庭里或生活中遇到了难以克服的困难;形成了心里难解的结;4、身体有病。

这时,可以轻轻地走到她身边,轻轻地对她说:

“哪里不舒服?

还是心情不太好?

如果有病,要抓紧治疗;如果心情不好,可以先到宿舍去休息一会,课下咱们谈谈好吗?

有什么困难老师会帮助你的。

这种情况下,她一般如果能坚持学习,就会擦干眼泪抬起头来听课;如果确实有病或心情很不好,就可以让同学陪同她去医务室或宿舍。

然后继续上课。

处理完这样一件事,大约需要两三分钟,对上课不是没有一点影响,但却有另一种教育效果,即让她本人和所有学生都接受一次爱心教育。

第三个问题:

两个男生打了起来。

老师先做一个体育裁判用的“暂停”动作,一是表示讲课暂停,二是要求打架的孩子停下来。

全班学生的目光、注意力就会集中到打架的人那里。

一般情况下,打架的孩子就会暂停下来。

这时老师可以用诙谐的语言加以评判:

“嗬,打起来了。

看来矛盾够激烈的。

不会比中美两国之间的矛盾更大吧?

中美矛盾还是靠谈判解决的呢,你们同学之间还有什么解决不了的矛盾?

这么着,你们现在别打了,免得影响大家上课,下课后,你们觉得确有必要一决雌雄,我去给你们当裁判、定输赢。

”在同学们的笑声中,就会唤醒打架的孩子沉睡的羞耻心,冷静下来。

教师继续上课。

下课后找他们谈话解决,最后使其握手言欢。

估计这样下来要耽误5分钟左右,但可以让学生懂得什么叫做“化干戈为玉帛”。

第四个问题:

发现某学生在写其他学科的作业。

可以走过他身边,轻轻敲一下他的课桌,示意他停下来。

回到讲台继续讲课,并注意该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

有需要提问的问题,可以向他提问,促使他保持注意力。

课下,可找他个别谈一谈,告诉他这样学习不是好习惯,付出同样的努力却不会取得好效果。

这样处理,不用专门占用时间,也不会分散其他学生的注意力,轻而易举,效果理想。

第五个问题:

正在上微机课时,某生把电源插座碰掉了。

发现后,及时把电源插座插上。

然后指导学生重新开启微机。

非正常关闭的微机打开时程序复杂一些,这时可以说:

“某某同学碰掉插座,说明他比较粗心。

不过,我们可以借此机会学习在非正常关闭的情况下怎样打开微机。

”教师的表现要平静、自然,使意外事故发生的副作用在教学内容的小小调整中完全抵消。

这样处理,稍稍改变原来的教学计划,对教学的整体效果不会有任何影响。

可以使学生了解处理意外情况的一种技巧。

处理课堂突发事件,前提是要有爱心和耐心,其次是要讲究艺术和方法。

教师不要轻易认定学生是故意捣乱,更不要动不动发脾气,采取简单化地呵斥、赶出教室之类的处理办法。

那样去维持课堂教学秩序,好像也有效,但对课堂气氛、师生情绪的影响很大,因而对教育教学效果也有直接的负面影响,因而是不可取的。

为了慎重起见,我们还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课堂教学中偶发事件的类型

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按其类型分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来自外界的——外扰型

课堂教学不是封闭的,它与外部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此,课堂教学不可能完全隔断外界的干扰。

比如,教室内正在上课,忽然室外一辆汽车呼啸奔驰而过,或几只麻雀作为“不速之客”飞进教室,“吱吱喳喳”地叫个不停,等等。

2、来自教师的——失误型、困扰型

(1)失误型。

这是由于教师在课堂上出现讲解错误、板书错误或实验操作失误等而引起的。

例如,有位政治教师在讲完“事物联系的普遍性”这一原理时,做了如下的总结: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在这里,把事物的普遍联系表述成了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从而否定了事物联系的客观性,明显地属于教师的口误。

再如,笔者曾听过一节化学公开课,一位化学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前讲道:

“当我们把燃烧着的金属钠伸到装满氯气的集气瓶中时,将会看到钠剧烈燃烧并生成大量白烟。

”接下去演示实验时,由于这位教师一时疏忽,没有将沾在金属钠上的煤油擦干净,结果集气瓶里冒出的却是黑烟。

类似这样的失误难免会引起课堂的骚动。

(2)困扰型。

课堂教学中常常有这样的情形,由于有的教师口齿不清,表达能力不强,或者由于教师对某些教学内容准备不充分,导致讲解不清,学生听不明白,于是你看我、我看你,互相观望,或唧唧喳喳小声议论。

这属于困扰型。

例如,在思想政治课高二哲学的教学中,对于某些高度抽象的哲学概念的教学,如物质、矛盾等,就经常会出现类似的情形。

3、来自学生的——分心型、风头型、纠纷型、恶作剧型

(1)分心型。

由于某些学生不注意听讲;或者由于教师讲的时间长,学生听得倦怠了;或者由于学生自制能力差,教师在台上讲课,学生在下边打瞌睡,做小动作。

这时教师若提问,他们往往会答非所问,这必然会出现哄堂大笑。

(2)风头型。

一个班学生几十人,难免有几个爱出风头的人。

如果平时这个班纪律性不强,那么这几个爱出风头的人往往会向教师发难。

他们或在教师讲课时,故意提出一些不该提的问题,有意为难老师;或在回答问题时,故意答非所问,引发学生哄堂大笑;或者与下边同学打闹、嘻笑。

(3)恶作剧型。

有的学生对教师的某些做法不满或抱有成见,在课堂上伺机发难。

也有极个别学生品质极差,在课堂上故意捣乱。

这样产生的偶发事件就是恶作剧型。

例如,一位刘老师新接手一个差班的班主任,上第一堂课,她刚把手伸进粉笔盒掏粉笔,突然触到一个冷冰冰软绵绵的东西,吓得她尖叫一声。

大家一看,原来是一条中指大小的冬眠水蛇,在倾倒的粉笔盒边蠕动,原来是班上几个调皮大王害怕刘老师要集中火力整治他们,合计着要先给刘老师一个下马威。

(4)纠纷型。

课堂教学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形,教师正在认真上课,下边的同学也正在专心听课,突然同座位或相邻的两个同学突然争执起来,轻者发生口角,重者你推我拉,互不相让,甚至大打出手,这就属于纠纷型。

课堂教学中偶发事件的处理艺术

当课堂上出现偶发事件时,教师应如何妥善处理呢?

由于课堂教学中偶发事件往往是事先预料不到的,所以应变时必须因势利导,随机应变,其方法技巧应随着情况的不同而不同,没有什么统一的可机械照搬的模式。

但仔细分析起来,它还是有一些方法技巧可寻。

现结合别人的或笔者的一些教学经历,简要地谈谈发生偶发事件时的一些应变策略。

1、以变应变法。

当课堂教学超出原来的设想,突然出现意料不到的情况,且影响到正常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以变应变。

例如,上海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上课时,几只蝴蝶飞进了教室,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

于漪老师是怎样处理的:

她首先让学生把蝴蝶赶走,然后让学生以蝴蝶飞进教室为题打一词牌名,同学们苦思冥想不得其解时,于漪老师给出了答案:

“‘蝶恋花’啊,因为你们都是祖国的花朵!

”在同学们一片会意的笑声中,于漪老师又开始了她的讲课。

2、借题发挥法。

把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巧妙地融进自己的教学之中,利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意外情况,借题发挥大做“文章”。

笔者也碰到过前面所讲的麻雀飞进教室的那种情况,我借“不速之客”麻雀的出现,给大家讲了一个“麻雀的冤案”的故事:

“五、六十年代,我国曾经把麻雀与苍蝇、蚊子一样列入害虫名单,在全国开展消灭麻雀的运动,理由是麻雀偷吃掉大量的粮食。

但事后的实践表明,麻雀却是蒙受了冤屈,因为麻雀对人类的益处远远大于它对人类的危害。

”然后,我就以此为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哲学道理加以分析。

同学们对此热烈响应,兴趣十足。

有的从矛盾主次方面的角度,说明麻雀对人类时有利有弊,但利大于弊,我们看问题应抓住本质和主流;有的运用普遍联系的原理,分析消灭麻雀会破坏生态平衡;还有从认识发展的角度,说明人类对麻雀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这样,我就巧妙地借麻雀的出现做出了一篇文章。

3、将“错”就“措”法。

笔者前面提到一位政治老师,误把“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表述成“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都是有联系的”。

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碍于面子,将错就错,不加纠正,是绝对要不得的。

但如果我们能够“借”错生智,来个将“错”就“措”,却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教学机智。

还是那位政治教师,他及时发现自己出现了口误,但学生却没有发现,这时他及时对学生说:

“你们好好想一想,老师刚才讲得对吗?

能不能把事物的普遍联系理解成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呢?

”听了老师的提醒,学生就会重新审视和思考,并发现错误。

4、实话实说法。

面对自己的失误,前面提到的那位化学老师却采取了另外一种处理方法,那就是实话实说,不文过饰非,同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当面对集气瓶里冒出的不是白烟,而是黑烟,同学们愕然的表情时,这位化学老师随机应变:

“这块金属钠为何燃出黑烟?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及其贮存方法。

”全班同学立刻由惊愕变成活跃,一位同学抢着发言:

“金属钠性质活跃,不能裸露在空气中,而是贮存在煤油中!

”“你说得对!

”教师满怀歉意地对大家说:

“刚才就是由于我的疏忽,实验前没有将沾在金属钠上的煤油擦干净,结果发生了刚才的实验事故。

为了揭示上述错误原因,我不准备回头处理煤油,而是将沾有煤油的金属钠继续燃烧下去。

请大家想一想,燃烧的过程中,烟的颜色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黑烟之后将出现白烟!

”结果再次演示实验证明了大家的预言。

当化学教师宣布:

“同学们,你们的预言实现了!

”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不仅有学生的,而且有听课教师的。

是化学老师坦诚的襟怀,实事求是的品质,灵活的教学机智赢得了大家的赞赏。

5、因势利导法。

所谓“势”,是指事情发展所表现出来的趋向。

处理偶发事件时,要注意发现和挖掘事件本身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意义,然后或顺势把学生引向正路,或逆势把学生拉向正轨。

前面提到的那位刘老师,就巧妙地运用了这种方法,将消极因素化成了积极因素。

她待同学们的笑声稀疏下来,带着余悸平缓地说:

“据说每位接我们班的新老师,都有一份大家赠送的特殊礼物,比如王老师的灰老鼠,郑老师的大王蜂……而我呢,你们送了一条水蛇。

”她微微笑了笑,指着那条蛇说:

“我是第一次这么近看到蛇,刚才还摸到它,着实吓了我一跳。

不过我觉得捕捉这条蛇的同学挺行,至少他挺勇敢,有一定的捕蛇经验……不过,我相信,凭他们的能力,不仅仅能做到勇敢,还应该做出点其他什么,老师相信你们。

”那几个调皮学生原本等着看“戏”挨克,却没料到刘老师还表扬了自己,那可是自己非常难得的,可不知怎么就是高兴不起来,只是呆呆地听着刘老师讲有关蛇的知识……第二天早晨,刘老师又踩着铃声走进教室,一股清香扑鼻而来。

她意外地看到,讲台上的粉笔盒里插着一束野菊花,教室里鸦雀无声……从此,这个班变了。

6、暂时悬挂(冷处理)法。

就是把在教室中发生的偶发事件,采取淡化的方法,暂时“搁置”起来,或是稍作处理,留待以后再从容处理的方法。

这种方法多用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发生了争执对立,或课堂教学中个别学生发生了一些较严重的违纪事件时。

因为发生偶发事件后,学生多半头脑发热,情绪不稳,很难心平气和地接受教育,甚至会产生更严重的逆反情绪,使局面难以收拾;而老师容易心理失衡,缺乏充分的心理准备和冷静的分析,如果贸然进行“热处理”,难免发生失误或难以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例如,一位教室上课时,刚走进教室就看见同座位的小王和小张同学打架,你推我拉,互不相让。

这位老师没有慌张,也没有大声训斥学生,而是微笑着说:

“怎么啦,你们俩,都已经是高中生了,有了小矛盾还不会处理?

双方冷静一下,相信你们能够自己解决的。

好,我们开始上课。

”随着老师的话语,同学们松了一口气,小王和小张也松开了手,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一场“龙虎争斗”平息了下来,既避免了事态的激化,又没有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更主要的是让学生自己解决纠纷,更体现了这位教师的现代教育意识。

7、爱心感化法。

偶发事件经常发生在一些差生身上,他们自尊心强,同时自卑心理也较重,他们十分渴望得到老师的信任和尊重,即使有了差错,也希望得到原谅。

作为教师,应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教育好的。

在处理“偶发事件”时,注意把严肃、善意的批评与信任、鼓励结合起来,把“尽量多地要求”与“尽可能多地尊重”结合起来,切不可感情用事,用训斥加批评甚至是体罚或变相体罚等方法简单粗暴地处理,以免激起师生之间的矛盾,造成师生之间对立情绪的扩大。

这正如苏霍姆林斯塞所说:

“教育,这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