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体检自检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850528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X 页数:73 大小:83.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安全体检自检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煤矿安全体检自检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煤矿安全体检自检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煤矿安全体检自检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煤矿安全体检自检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煤矿安全体检自检报告.docx

《煤矿安全体检自检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安全体检自检报告.docx(7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煤矿安全体检自检报告.docx

煤矿安全体检自检报告

 

XXXX煤炭有限责任公司

XXXX煤矿

安全体检自检报告

 

 

XXXX煤矿

二〇一七年四月

会审栏

 

会审时间

年月日

会审地点

矿会议室

主持人

组织单位

编制

会审意见:

 

参加会审人员签字

部门/职务

姓名

签字

部门/职务

姓名

签字

调度主任

机电副矿长

安通科长

生产副矿长

技术科长

安全副矿长

机电科长

总工程师

掘进队长

矿长

综采队长

 

前言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开展煤矿全面安全“体检”专项工作精神,根据《国家煤炭安检局关于开展煤矿安全自检自改工作的通知》(煤安监监察〔2017〕6号)文件精神,2017年3月26日我矿成立以矿长为组长的煤矿安全体检自检小组,结合我矿实际情况,对照《正常生产煤矿安全体检内容基础表》,对矿井井上下进行了全面体检自查,井上主要核查证照合法性、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职工分工种分专业培训情况、各种管理制度及责任制编制情况、矿井开拓布署及生产计划是否符合开采设计规定、安全费用提取及使用、图纸资料及各种基础台账是否合格齐全、仪器仪表检测符合规定情况等;对查出的安全费用提取不符合政府政策、探放水制度不健全、设施设备台账不健全、部分管理制度与矿井实际情况不相符等问题进行了及时整改。

井下主要对通风、安全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压风、防尘、矿井排水、防灭火、提升运输、矿井供电等各安全生产子系统进行全面排查,并针对本矿特点对顶板管理、瓦斯防治、水害防治、防灭火管理、提升运输安全及应急救援等逐项检查,对查出的安全检测监控仪器、仪表损坏、采用锚杆支护巷道未进行锚杆拉拔测试、井下消防材料库消防材料配备不齐等问题进行了整改。

本次煤矿安全体检主要依据以下政府文件、规程、法规、行业标准及资料:

1、国家煤炭安检局《国家煤炭安检局关于开展煤矿安全自检自改工作的通知》(煤安监监察〔2017〕6号);

2、2013年6月内蒙古煤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提交《XXXX煤炭有限责任公司XXXX煤矿5-1、5-2煤层开采设计安全专篇》;

3、内蒙古安科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有限公司2016年9月4日提交的《煤炭自燃倾向等级鉴定报告》、《煤尘爆炸性、煤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

4、《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级办法》及《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煤安监行管【2013】1号);

5、2016年12月《XXXX煤炭有限责任公司XXXX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备案编号:

YM201701;

6、2016年8月内蒙古矿山安全与职业危害检测检验中心提交的《XXXX煤炭有限责任公司XXXX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报告》

7、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文件《关于印发〈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1】33号);

8、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文件《关于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2】15号);

9、《煤矿安全规程》(2016年版);

10、《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9号);

11、《煤矿防治水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8号);

12、《矿井通风安全装备标准》GB/T50518-2010;

13、《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技术规范》AQ1020-2006;

14、《煤矿井下低压供电系统及装备通用安全技术要求》AQ1023-2006;

15、《煤矿井工开采通风技术条件》AQ1028-2006;

16、《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

17、《煤矿井下辅助运输设计规范》GB50533-2009;

18、《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2006;

19、《煤炭矿井制图标准》GB/T50593-2010。

矿井自2017年3月27日组建安全体检自检小组开展自查工作,采取边排查边整改方式,至4月13日全面完成排查工作,4月15日完成隐患及问题整改,经上级公司组织相关业务部门领导、工程技术人员复查验收,结论为矿井满足安全生产要求及全面安全“体检”专项活动要求。

 

第一章矿井概况

第一节矿井概况及地质特征

一、地理位置及交通、企业性质、隶属关系

1、地理位置及交通

XXXX煤炭有限责任公司XXXX煤矿位于东胜煤田准格尔召—新庙矿区的东南端,向东南方向上距伊金霍洛旗纳林陶亥镇约5km,西距伊旗(阿镇)约45km,隶属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纳林陶亥镇,交通较方便。

2、企业性质及隶属关系

XXXX煤矿为股份制企业,行业管理隶属伊金霍洛旗煤炭局。

二、井田位置、边界范围、拐点坐标、井田面积

1、井田坐标及范围

根据鄂尔多斯市国土资源局2017年1月颁发的XXXX煤炭有限责任公司XXXX煤矿采矿许可证(证号:

C1500002010121120086454),有效期限自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

开采范围由17个拐点的连线为界,其形状为不规则多边形,面积19.818km2。

开采深度由+1195m至+1062m标高。

矿井生产规模120万t/a,矿界拐点坐标见表.

矿界拐点坐标表

拐点编号

1980年西安坐标系

X

Y

1

4362462.64

37446098.50

2

4361862.64

37447788.51

3

4361681.97

37447749.05

4

4361630.03

37447691.27

5

4361336.35

37447424.39

6

4361130.05

37447236.93

7

4361011.14

37447190.61

8

4360662.35

37447123.53

9

4358044.35

37445262.88

10

4358044.59

37445230.05

11

4357713.01

37445219.05

12

4356120.01

37443628.50

13

4359952.60

37439328.46

14

4359952.61

37442458.48

15

4360852.61

37442458.48

16

4360802.65

37447028.57

17

4361802.64

37446098.56

三、矿井投产时间、矿井生产能力及核定能力

XXXX煤炭有限责任公司XXXX煤矿始建于2008年1月,2011年12月投产,设计生产能力1.2Mt/a,2016年5月经生产能力核定为1.2Mt/a。

四、证照情况

矿井依法取得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属证照齐全合法矿井。

矿井相关合法手续简述:

《营业执照》编号91150627MAOMX3H46Q,有效期:

2002年4月-2020年1月。

《采矿许可证》编号C150********21120086454,有效期:

2017年1月-2020年1月。

《安全生产许可证》编号2011K127,有效期:

2016年11月-2019年11月。

五、井田地质概况

1、地质特征

东胜煤田为中生代沉积的特大型煤田,地层区划属于陕甘宁地层区、鄂尔多斯地层分区。

区内沉积的地层从老至新有三叠系延长组(T3y),中、下侏罗统延安组(J1-2y)、直罗组(J2z)、安定组(J2a)、白垩系下统伊金霍洛组(K1y)、第三系上新统(N2)、第四系上更新统马兰组(Q3m)黄土层、第四系全新统(Q4)风积沙土,冲、洪积物。

根据地表出露和钻孔资料,在本井田范围内分布有三迭系上统延长组,中、下侏罗统延安组(J1-2y)和第四系地层。

由于地质作用的影响中、下侏罗统延安组的五个岩性段,仅残留一、二、三和四岩性段的一部分,残留厚度平均为110.2m。

现由老到新分别叙述:

1、三叠系上统延长组(T3y)

该组为煤系地层的沉积基底。

其岩性主要为一套灰绿色中~粗粒砂岩,局部含砾,夹绿色薄层状砂质泥岩和粉砂岩。

砂岩中黑云母含量较高且普遍绿泥石化。

厚度51.59m~177.74m,平均137.90m。

2、侏罗系中下统延安组(J1-2y)

该组为井田内主要含煤地层,出露于沟谷两侧。

遭受风化剥蚀等地质因素影响,残缺不全,仅残留一、二、三、四岩性段的一部分。

岩性主要由灰、深 灰色粉砂质泥岩、泥岩、灰白色砂岩、灰色细砂岩、深灰色粉砂岩,灰绿色、灰黑色砂质泥岩、泥岩及煤组成。

厚度33.25m~130.55m,平均110.20m。

与下伏地层延长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⑴第一岩段(J1-2y1):

该岩段从延安组底界到6-l煤层顶界,厚度10.59m~38.44m,平均32.70m,岩性主要为灰色或深灰色粉砂质泥岩、泥岩,夹灰白色砂岩。

含6煤组3层,煤层编号分别为6-1、6-2、6-3,其中6-1、6-2煤层可采。

⑵第二岩段(J1-2y2):

该岩段从6煤组顶界至5煤组顶界,厚度8.69m~34.34m,平均27.20m。

岩性主要为灰黑色泥质粉砂岩、泥岩、灰色粉砂岩,夹中、细粒砂岩,含5煤组3层,煤层编号分别为5-l、5-2、5-3,其中5-l、5-2煤层可采。

⑶第三岩段(J1-2y3):

该岩段从5煤组顶界至4煤组顶界,厚度9.49m~32.14m,平均27.80m。

岩性主要为灰白色砂岩夹深灰色粉砂质泥岩,含Ⅳ煤组2层,煤层编号分别为4-2、4-3,其中4-2煤层可采。

⑷第四岩段(J1-2y4):

该岩段从4煤组顶界到Ⅲ煤组顶界,厚度4.48m~25.63m,平均22.50m。

下部岩性主要为灰白色砂岩夹灰色粉砂岩、砂质泥岩,上部岩性主要为深灰色泥岩、泥质粉砂岩,含3煤组,煤层编号一层,即3-2煤层,不可采。

⑸第五岩段(J1-2y5):

该岩段从Ⅲ煤组顶界至延安组顶界,由于后期剥蚀,零星分布于矿区周围,厚度0~28.71m,平均9.68m。

其岩性中下部为灰色泥质粉砂岩、砂质泥岩、泥岩互层,上部以灰白色砂岩为主,具大型交错层理。

2煤组在本井田范围内已被剥蚀。

3、第三系上新统(N2)

该组地层广泛出露于井田,主要岩性上部为土红色泥岩、粉砂质泥岩、含砾,下部为紫红色、黄绿色砂岩、砂砾岩,砾石成分为石英、长石,胶结差。

厚度0~18.01m,平均11.55m。

与下覆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4、第四系全新统(Q4)

全井田广泛分布,阶地堆积和冲积、洪积物、风成沙、细沙,本组厚度一般0~19.61m,平均7.45m。

2、构造

(一)区域构造

本区区域构造简单,基本构造形态为一平缓的单斜构造,岩层倾向南南西,倾角1~3°,一般在1°左右。

区内无明显的褶皱和大的断层,仅有微波状起伏和断距较小的断层,对煤层无破坏作用。

区内未发现有岩浆岩分布。

(二)井田构造

井田内构造简单,基本构造形态为一宽缓的向斜,轴部走向为NE向,两翼地层倾角3°左右。

井田内无断层,无岩浆岩侵入。

3、煤层赋存情况、煤质、煤种

(1)煤层特征

本井田内含煤地层为侏罗系中下统延安组(J1-2y),范围内可采煤层为4-2、5-1、5-2、6-1、6-2煤层,其中5-1、5-2、4-2煤层为本井田的主要可采煤层,其它可采煤层属次要可采煤层。

可采煤层特征表

煤层

编号

煤层厚度(m)

利用厚度(m)

埋深(m)

夹矸(m)

煤层间距(m)

顶板岩性

底板岩性

可采

程度

稳定

程度

最小-最大

平均(点数)

最小-最大

平均(点数)

最小-最大

平均(点数)

夹矸层数厚度(点数)

最小-最大

平均(点数)

4-2

0.29-3.30

1.37(9)

0.80-3.30

1.34(9)

2.44-68.77

41.12(9)

1

0.30

(1)

9.66-23.31

17.28(5)

粉砂质泥岩

细砂岩

局部

可采

较稳定

4-3

0.17-1.20

0.81(7)

0.80-1.05

0.63(7)

48.83-87.02

68.69(7)

1

0.15

(1)

粉砂质泥岩

细砂岩

可采

不稳定

9.61-14.54

11.96(5)

5-1

0.55-1.56

0.92(12)

0.80-1.56

0.92(12)

18.64-99.30

66.57(12)

无夹矸

粉砂质泥岩

细砂岩

大部

可采

稳定

10.74-15.32

13.39(8)

5-2

0.51-1.48

0.93(12)

0.80-1.48

0.93(12)

20.82-114.88

74.29(12)

无夹矸

细砂岩

粉砂质泥岩

大部

可采

稳定

11.37-16.25

12.79(7)

5-3

0.50-0.93

0.68(8)

0.80-0.93

0.68(8)

9.73-127.73

82.92(8)

无夹矸

粉砂质泥岩

粉砂质泥岩

可采

不稳定

6.90-20.32

15.02(5)

6-1

0.30-3.27

1.06(11)

0.80-2.40

1.02(11)

12.81-119.36

75.01(11)

1-2

0.39

(2)

粉砂质泥岩

细砂岩

局部

可采

不稳定

1.53-6.94

4.00(3)

6-2

0.29-2.95

1.71(8)

0.80-2.95

1.65(8)

2.43-127.04

75.44(8)

1

0.40

(1)

粉砂质泥岩

细砂岩

局部

可采

稳定

可采煤层分述如下:

1、4-2煤层

为本井田的可采煤层之一,位于含煤地层的中部,第三岩段的上部,顶板岩性为粉砂质泥岩,底板岩性为细砂岩。

可采范围主要分布于本井田西部,煤层自然厚度为0.29~3.30m,平均1.37m,利用厚度为0.29~3.30m,平均1.34m,埋深为2.44~68.77m,平均41.12m,层位稳定,结构简单,0~1层夹矸。

4-2号煤层在井田范围内可采面积为5.60km2,占井田面积的28.3%。

属于局部可采的较稳定煤层。

2、5-1煤层

为本井田的主要可采煤层之一,位于第二岩段的顶部,顶板岩性为粉砂质泥岩,底板岩性为细砂岩。

可采范围主要分布于本井田的西部,煤层自然厚度0.55~1.56m,平均0.92m,利用厚度为0.80~1.56m,平均0.92m,埋深为18.64~99.3m,平均66.57m,煤层稳定,结构简单,无夹矸。

5-1号煤层在井田范围内可采面积为9.02km2,占井田面积的45.5%。

属于大部可采的稳定煤层。

3、5-2煤层

为本井田的主要可采煤层之一,位于第二岩性段的中部,距5-1煤层10.74~15.32m,平均13.39m。

顶板岩性为细砂岩,底板岩性为粉砂质泥岩。

主要分布于本井田的西部,煤层自然厚度0.51~1.48m,平均0.93m,利用厚度为0.80~1.48m,平均0.93m,埋深为20.82~114.88m,平均74.29m,层位稳定,结构简单,无夹矸。

5-2号煤层在井田范围内可采面积为15.47km2,占井田面积的78.1%。

属于大部可采的稳定煤层。

4、6-1号煤层

在本井田内局部可采,位于第一岩性段的上部,距5-3号煤层6.90~20.32m,平均15.02m,顶板岩性为粉砂质泥岩,底板岩性为细砂岩。

可采范围主要分布于本井田的中东部,煤层自然厚度0.30~3.27m,平均1.06m,采用厚度为0.30~2.40m,平均1.02m,埋深为12.81~119.36m,平均75.01m,结构简单,0~1层夹矸。

6-1号煤层在井田范围内可采面积为2.52km2,占井田面积的12.7%。

属于局部可采的不稳定煤层。

5、6-2号煤层

在本井田内局部可采,位于第一岩段的中部,距6-1号煤层1.53~6.94m,平均4.00m,顶板岩性为粉砂质泥岩,底板岩性为细砂岩。

可采范围主要分布于本井田的中部,煤层自然厚度0.29~2.95m,平均1.71m,采用厚度为0.29~2.95m,平均1.65m,埋深为2.43~127.04m,平均75.44m,结构简单,0~1层夹矸。

可采面积为5.31km2,占井田面积的26.8%,属于局部可采的稳定煤层。

4、矿井水文地质

(一)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本井田冲沟比较发育,勃牛川从本井田东部通过为常年流水,最大洪水量为8000m3/s,枯水期最小流量0.005m3/s,年平均迳流量为0.645亿m3。

覆盖在井田上部的第四系则以风成砂土为主,即为透水不含水层。

故包括在井田附近的沟谷及束会川的较大地区内无地表水体。

根据地表出露和钻孔揭露的地层来看,本井田范围内的含水层,以侏罗系碎屑岩类孔隙-裂隙含水岩组和火烧岩孔隙—裂隙潜水含水层为主体。

1、侏罗系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潜水含水岩组(J1-2y)

在本井田范围内,对煤层开采有直接影响的含水层,只有D、E和F含水层。

D含水层位于主采煤层4-2煤层以上。

根据开采坑道的资料显示,其富水比较弱,单位涌水量均小于0.1L/s·m,绝大多数在0.001L/s·m以下,水位标高为1291.21m,由于煤系地层地质构造比较简单,断层也不发育,故未形成较大的充水空间,加上地下水补给来源有限,目前对采矿还没有多大影响。

E含水层位于4-2~5-1煤层之间,最大厚度为22.90m,水位标高1264~1296m。

F含水层位于5-1~5-2煤层之间,最大厚度33.24m,水位标高1257.97~1297.21m。

根据抽水试验的结果,本井田内的D、E、F含水层其单位涌水量均为0.0003~0.0023L/s·m,渗透系数为0.01177m/d,水化学类型多为HCO3-—Na+Ca++型、HCO31—Na+型和CL·HCO3-—Na+型。

2、火烧岩孔隙—裂隙潜水含水层(Jh)

井田范围内火烧岩的分布较少,主要是由于煤层出露于地表,煤层自燃而形成火烧岩,煤层的自燃破环了煤层原始的结构,常形成有一定规模互相串通的空洞,而在其顶、底板的节理裂隙也非常发育。

故可以构成地下水储存和流动的良好场所。

根据矿区抽水试验的结果,其涌水量为2.79~16.56L/s,渗透系数为8.55~43.96m/d。

水化学类型为HCO3-—Ca++型。

3、以上两种类型的含水层,其地下水补给的来源,与其它地区一样,一是靠大气降水,二是靠上部或邻近含水层的渗透。

其迳流、排泄条件与区域上一样,均按各自的规律运行。

本井田范围内的碎屑岩类含水岩组各含水层分布在煤层之间,有的含水层直接与煤层接触,而形成直接充水含水层,没有与煤层直接接触的含水层,当矿坑开采后,所形成的冒落裂隙带,也会形成间接充水含水层。

在靠近火烧岩区进行开采时,如果其防水煤柱保留不当,或冒落裂隙带发生,一旦与火烧岩勾通,也会引起强烈的充水。

贯通了矿系和底板含水层,故潜在的矿床充水途径为破碎带导水。

(二)水文地质勘探类型

在井田范围内,分布的含水层主要有孔隙潜水含水层、孔隙—裂隙含水层,还有火烧岩裂隙水分布。

隔水层主要有第三系上新统红色泥岩,煤层埋藏较浅,有的出露地表,大气降水可直接渗入矿坑,火烧岩裂隙水将是一个主要的充水含水层,第四系粉细砂孔隙潜水在沟谷中也有较大面积分布,可以通过冒落带间接向矿坑充水,孔隙—裂隙水分布于各煤层之间,可直接或间接向矿坑充水。

本井田位于地下水补给带内,承压水、潜水交替转换,地下水迳流条件复杂,并有火烧岩富水带分布,直接充水含水层为孔隙—裂隙含水层。

单位涌水量均小于0.1L/s·m;火烧岩裂隙水,单位涌水量大于2L/s·m,并有单位涌水量大于1L/s·m的孔隙潜水含水层分布,因此,该区水文地质勘探类型为以孔隙、裂隙充水为主的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类型。

(三)矿井涌水量预测

根据矿井排水量统计资料,目前矿井正常涌水量约为10m3/h,设计考虑井下灌浆及消防洒水的部分回水,以及下部煤层开采时一定的富裕系数,本设计按矿井正常排水量25m3/h,最大排水量30m3/h进行排水设计。

同时建议矿方在矿井移交后对井下涌水量进行实测,及时修正井下排水设计。

5、资源储量

依据经评审备案的《内蒙古自治区东胜煤田准格尔召-新庙矿区XXXX煤矿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及评审备案证明(内国土资储备字〔2012〕83号),截止到2011年12月31日,XXXX煤矿证内累计查明资源储量5448万吨,其中探明的经济基础储量(121b)为156万吨,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为822万吨,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为4470万吨;已开采动用资源储量180万吨,其中探明的经济基础储量(121b)为87万吨,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为25万吨,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为68万吨;保有资源储量5268万吨,其中探明的经济基础储量(121b)为69万吨,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为797万吨,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为4402万吨。

证外累计查明资源储量636万吨,均为保有的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

原XXXX煤矿与现XXXX煤矿重叠范围的资源储量证内为3192万吨、证外为66万吨。

依据2012年9月29日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划定矿区范围批复”(内国土资采划字[2012]133号)文,井田范面积为18.0234km2,井田范围由17个拐点圈定,开采深度由1195m至1062m标高。

所以,截止到2011年12月31日,XXXX煤矿累计保有资源储量5904万吨,其中探明的经济基础储量(121b)为69万吨,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为797万吨,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为5038万吨。

6、周边矿井及小煤窑等影响安全生产的其他方面情况

矿井西北侧有丁家渠煤矿,主要开采4-2煤,开采水平+1200m。

矿井东南侧为满来壕煤矿,主采6-2煤,开采水平+1100m。

矿井西南侧为东博煤矿,主采4-2煤,开采水平+1200m。

矿井西北侧为昊达煤矿,主采4-2煤,开采水平+1235m。

经调查,井田东北部为原XXXX煤矿开采4-2煤层老采空区,井田中北部有自2010年开采至今的4-2煤层采空区,井田东北角有6-2煤层老窑采空,井下剩余其他煤层未开采。

在开采5-2煤层的过程中受老窑的影响较小。

第二节矿井生产现状

一、矿井开拓方式、水平、采区划分

1、开拓方式

井筒特征表

序号

井筒特征

井筒名称

备注

主斜井

副斜井

回风斜井

1

井筒名称

纬距(X)

4359468

4359502

4359695.968

经距(Y)

37445830

37445830

37445796.361

2

方位角(0)

90°

90°

45°

3

井筒倾角(0)

5°28′

5°28′

4

井口标高(m)

1173.0

1173.0

1164.28

5

水平标高(m)

1158

1158

1158

6

井筒深度或斜长(m)

196.84

196.84

97.77

7

井筒直径或宽度(m)

3.8

4.5

3.0

掘进

(表土/基岩)

4.8/4.6

5.5/5.3

4.0/3.8

8

井筒断面

(m2)

11.71

14.65

8.01

掘进

(表土/基岩)

17.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