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工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850012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39.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985工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985工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985工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985工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985工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985工程.docx

《985工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85工程.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985工程.docx

985工程

"985工程"介绍

  1998年5月4日,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北大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向全社会宣告:

“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科教兴国的战略和江泽民同志的号召,教育部决定在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重点支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部分高等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简称“985”工程。

一期(34所)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厦门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南京大学

 复旦大学

 天津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浙江大学

 南开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东南大学

 武汉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大学

 湖南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吉林大学

 重庆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四川大学

 中山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兰州大学

 东北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同济大学

 中南大学

 

 

二期(5所)

 中国农业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211工程"介绍

  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中,关于"211工程"的主要精神是:

为了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面向21世纪,要集中中央和地方各方面的力量,分期分批地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使其到2000年左右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及办学效益等方面有较大提高,在教育改革方面有明显进展,力争在21世纪初有一批高等学校和学科、专业接近或达到国际一流大学的水平。

概括为:

"211工程"就是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点……>>了解更多

北京(28所)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中央音乐学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

北京大学医学部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北京体育大学

上海市(11所)

上海外国语大学

复旦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大学

东华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第二军医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天津(4所)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重庆(2所)

重庆大学

西南大学

 

 

河北(2所)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山西(1所)

太原理工大学

 

 

 

内蒙古(1所)

内蒙古大学

 

 

 

辽宁(4所)

大连理工大学

东北大学

辽宁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吉林(3所)

吉林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延边大学

 

黑龙江(4所)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江苏(11所)

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苏州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河海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江南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浙江(1所)

浙江大学

 

 

 

安徽(3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安徽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福建(2所)

厦门大学

福州大学

 

 

江西(1所)

南昌大学

 

 

 

山东(3所)

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河南(1所)

郑州大学

 

 

 

湖北(7所)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湖南(3所)

湖南大学

中南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广东(4所)

中山大学

暨南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广西(共1所)

广西大学

 

 

 

四川(共5所) 

四川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云南(1所)

云南大学

 

 

 

贵州(1所)

贵州大学

 

 

 

陕西(7所)   

西北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长安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甘肃(1所)

兰州大学

 

 

 

海南(1所)

海南大学

 

 

 

宁夏(1所)

宁夏大学

 

 

 

青海(1所)

青海大学

 

 

 

西藏(1所)

西藏大学

 

 

 

新疆(2所)

新疆大学

石河子大学

 

 

军事系统(3所)

第二军医大学

第四军医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北京2010年高考录取分数线

批次

文科

理科

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524

494

本科二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474

441

本科三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439

401

提前批次专科录取面试参考线(三科总分)

180

170

艺术类本科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308

287

体育教育社会体育休闲体育专业(体育成绩60分)

350

330

高职单考单招部分分数线为:

150分;其中艺术专业分数线为:

105分。

北京市2011年高考人数信息

截止北京市2011年高考报名现场确认最后截止日,据北京市高招办的初步统计,2011年高考,北京市考生仅有7.65万余人,比2010年又少4000余人,再创历史新低。

预计到2015年,参加高考的考生将降至5万人。

  2010年高考北京市考生比去年锐减两成,只有8万余人,统考考生为7.4万余人。

2011年高考,统考考生也只有7.1万人,比2010年又减少3000余人。

  根据市教委的统计,2009年高中招生人数不到6.6万,这意味着2012年高考考生将继续下降,而2013至2015年高中毕业生将降至5万人,2016年开始将降到4万人左右。

未来10年,北京市高考考生将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

  考生的减少有望抬高北京市的高考录取率。

2010年高考,虽然部分高校减少了在京招生计划,但计划降幅小于考生降幅,因此2010年高考录取率创纪录地达到84%,本科录取率更是突破50%。

预计2011年高招计划仍将小幅调整,北京市高招录取率将保持稳定。

  2011年高考艺术特长生测试上周末开始,这是2011年高考最早开始的测试,虽然考生整体人数下降,但竞争艺术特长生资格的考生却达到2600多人,不降反升。

  2011年高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全国58所高校可在京招收艺术特长生,本周末,2600多名考生将全部完成测试。

艺术特长生测试项目包括声乐、器乐、舞蹈、戏剧和书画,统测成绩分为合格与不合格,合格分一、二、三级,一级最高,2011年1月8日将公布统测成绩。

  此外,2011年高考外语口试的考生规模也比2010年增加,超过5万人。

  北京市高招办有关负责人表示,这说明北京市中小学艺术教育、素质教育效果显著,会乐器的学生越来越多,希望通过全市统一测试检验艺术教育学习成果。

同时,有些考生也是想在报名时多选择几项测试,一来志愿填报时选择更丰富,二来也可以给考上大学多上几道保险。

“当然也不排除抱着功利心,想利用艺术特长享受高考录取照顾的学生也在增加。

”北京市高招办有关负责人表示。

  链接2011年初每月有测试

  从上周末开始一直到2011年4月高考,几乎每个月都有高考的相关测试,2011年高考本科志愿填报将仍在5月进行。

  1月,美术类专业统一考试;2月,艺术类本科开始专业加试;

  3月,高水平运动员统一测试,考生体检也被安排在该月;

  4月,体育专业考试,同时北京市首次组织的体育特长生全市统一测试也将举行,只有测试合格的考生才能享受高考加分提档政策。

高三的四月,我们关注什么?

 北京城市服务管理广播教育面对面节目大型高招直播咨询活动已经开始了一个月,从4月1日开始到4月30日,每天用一个小时时间不间断地播出高校招办的高招咨询“轮番轰炸”。

4月1日清华和北大将率先播出,现在已经发布了节目时间表。

 

今年的全市高考报名人数比去年减少4234人,其中统考报名人数比去年减少3151人。

听到了报名人数减少,家长们更关心高校是否也减招?

因此高校的招生计划是一个重要的关注点。

晨雾注意到,京华时报已经至少连续四年在4月第二周的一天用16个整版篇幅的高招特刊率先发出《40所高校发布详细招生计划》(注:

2007、2008年40所,2009年30所,2010年35所)。

这是北京市每年最早见到的比较系统、比较成规模公布的高校招生计划。

近期京华时报每周的教育周刊都在周二出刊,因此请2011家长关注购买今年4月12日(周二)的京华时报。

高三四月大小事

《201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规定》至今尚未出台,估计很可能也要在4月初与考生见面。

这份文件可以看作是今年高招政策最权威、最完整、最详细的资料。

文件中对高招志愿填报时间、方法,高考时间安排、考试科目,录取体制、录取照顾对象、体育和艺术院校的招生办法等内容进行了规定。

高三考生和家长需要认真阅读。

    

   4月份考生可以见到体检结果,同时还可得到一份专业报考建议,指导考生填报志愿、选择专业。

 

   4月9日北外、北语、二外三校小语种专业将进行提前单独录取的加试(口试和面试)。

 

   4月23日北京市将首次举行高中体育竞赛优胜者及等级运动员测试。

目前预计将有1500多名考生参加测试,只有测试合格,才能享受高考加分投档的录取优惠。

 

   4月23-24日(周末)将举行高考外语口试。

今年有5万余名考生参加北京高考外语口试,外语口试安排具体时间和地点以准考证为准。

考生可于4月18日至22日登录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自行打印本人《北京市2011年普通高校招生外语口试通知单》,并携带《外语口试通知单》按规定时间到指定地点参加外语口试。

  

 

   4月份也是高校公布当年招生章程的高峰期。

新浪考试频道常常会推出栏目:

《全国高校招生计划、章程汇总》。

各学校也会举行校园开放日、招生咨询活动,外地部分院校和一些港澳高校进京招生宣传。

各高校开放日几乎把4月份所有周末占满,让家长们忙得不可开交。

校园开放日的计划会在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公布。

 

  4月17日至21日,北京教育考试院将举办北京市2011年高招(本科部分)网上咨询活动,市高招办连同区县高招办、北京地区高校与部分外埠高校,在规定的时间内集中解答考生家长问题,考生家长只要注册都有资格提出问题。

不注册去读一下别人提出的问题和解答,也是很有收获的。

网上咨询可以无拘无束地随便提出自己关心的问题。

 

   新浪网高考频道在每年4月份都会邀请高校招办主任和各类高考专家进行网上视频讲座和咨询,解答考生家长们提出的问题。

还有可能举办网上高校开放日活动。

估计今年除了上述活动,新浪一定还会推出以微博方式的高招宣传活动,可关注新浪微博@高考快讯 发布的信息。

 

   4月份每个周末,各个高考辅导机构也是忙得不可开交。

名师讲课、讲座占满了了所有的双休日。

同时还在招揽五一假日短期高考培训班。

 

   4月份对考生和家长来说还有一件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4月初各区县举行的一模考试。

考完之后在月中下旬会得到区县排名和模拟一本线。

这是最重要的志愿填报参考数据。

 

   4月份考生还会得到由北京教育考试院编写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在京招生录取分数分布统计》(大厚书)、《考生必读》和《外语口试题集》以及各区县高招办下发的其他志愿填报参考数据,例如西城区的《志愿辅导小资料》(简称区薄本)。

(注:

海淀区的《高考资料汇编》已经发放)

 

   4月份一模考试后,西城区高招办和海淀区高招办会分别推出免费使用的“西城高考估分选校系统”和“高考个性化服务系统”,全市考生都可以使用。

东城区高招办在4月底会开通“查询高考有关资料”,由于需要输入考生姓名和十四位考生号,因此仅限东城区考生使用。

 

   4月份海淀高招办会开通“考生问答”。

老师回答问题十分靠谱。

简明扼要,恰中要害。

每问必答,回答得了就回答,回答不了也不会给你一个模棱两可的结果。

但是这个栏目似乎越办越走下坡路。

06年和07年这个栏目办得特别好。

 

   4月底,《普通高等学校在京招生简章》和《北京市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专业目录》(其实就是北京考试报的专刊)将发放到考生手中。

这是高考志愿填报最权威的依据(别小看这一大本“报纸”,各种渠道得到的招生资讯如果有不同,发生争议,以这一大本报纸为准)。

  

   一模考试的成绩和排名出来之后,家长要在本月底之前把志愿第一稿定下来,不论考生一模是考好了还是考砸了。

因为你还可以参考考生的一贯成绩和排名。

晨雾认为至少要看过去三年的高校数据,这样才可以减少受到“大小年”的影响。

另外别老死盯着学校的最低分,成绩超过最低分的就以为能够得着,差几分的就以为努把力也够得着。

打开“大厚书”看看,你可能就会发现,最低分所在的分数档常常只录取了寥寥无几的几个人,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和偶然性。

要重视“大厚书”上考生云集的分数段。

最低分是进入这所大学的可能性的尺度,平均分(常常在“大厚书”上考生云集的分数段)是进入这所大学的实力的尺度,最高分表明进入这所大学随心所欲地选择专业的尺度。

 

   高校招办的咨询要听,但是要有自己的分析和主见。

高校咨询的目的是鼓励大家第一志愿填报,所以常常在咨询时给的条件相对宽松一些,并且有时是一种面对全国的估计。

对处在临界线上的考生,高校常常说可以报。

从网上反映的情况来看,每年都有高校招办老师说一本线上多少多少分可以填报,结果使得不少考生落榜,对此高校是不需要负任何责任的。

特别是这几年北京市的高招计划和报名人数都有变化,这给高分段考生使用分差法报志愿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考生家长自己要有主见。

   

    从4月开始,家长们关心的高招问题越来越趋于实际和具体,由于各地高招的政策都有不同之处,网上家长们将减少对全国性家长圈子的关注,而在一些当地家长圈子或博客聚集交流,例如北京地区晓风残月等09家长创建的的北京家长圈。

高三家长博客上的人气聚集在四月份明显上升。

根据09-10年晨雾的统计,晨雾博客从四月份一模考试结束之后开始升温,到5月中旬志愿填报期间达到第一次人气高峰,6月23日公布高考成绩达到第二次高峰,7月10日后一批次录取达到第三次高峰。

从目前观察到的情况,今年的升温时间已经明显早于往年。

另外,通过微博获取和交流高考信息将成为今年的新亮点,但是家长这个群体由于年龄的原因,对新事物反映会稍慢一些,可能有的还不知道什么是微博。

建议家长们要向孩子们学习,“与时俱进”。

2011北京高招工作发布会要点

(2011年3月30日)下午2点,北京教育考试院召开了2011北京高招工作发布会

★北京2011年高考报名人数76007人,比去年的80241人减少4234人,降幅5.27%,今年的高考录取将稳定在80%,招生专业目录将于4月下发到考生手中。

   ★北京今年将首次实施北京市高中体育竞赛优胜者及等级运动员测试,测试时间为4月23日,凡通过统一测试的考生,方能享受高考录取加分政策,即:

录取时在原有分数的基础上增加20分向招生院校提档,由学校审查录取。

   ★4月17日至21日,北京教育考试院将举办北京市2011年高招(本科部分)网上咨询活动,高校招生负责人将在线回答考生和家长关心的问题,6月25日,将举办2011年高招(专科部分)网上咨询活动。

   ★北京2011年高考及填报志愿时间确定,考生将于5月12日至17日登录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填报本科志愿,并于6月7日、8日参加高考。

   ★整体来看,北京2011年高考政策总体保持稳定,和去年相比变化不大,考试内容将进一步改革,通过高考反映课程改革进展。

   ★今年北京高考考试试题将更多的体现新课改内容,仍以考察主干知识为主,试题难度不会大起大落,总体将保持平稳。

   ★针对社会关注的“部分高考科目一年多考”问题,北京市教委将进行调研,争取在2至3年内形成一个整体方案。

   ★北京2011年高考人数详细数据:

报名总数76007人,普通类考生70857人,其中应届生64758人,往届生6099人,文史类考生25418人,理工类45439人。

 

   ★北京教育考试院特别提醒考生和家长:

注意本科和高职批次投档录取规则,本科批次是志愿优先,参照分数投档,分数相同,同时投档;高职批次是分数优先,参照志愿投档,分数相同按语数外成绩投档

法学专业各个高校排名情况(09年的,总体情况是这样的,但要考虑各个高校的具体的情况。

名次

等级

校名

1

A++

中国人民大学

2

A++

北京大学

3

A++

中国政法大学

4

A+

武汉大学

5

A+

清华大学

6

A+

吉林大学

7

A+

复旦大学

8

A

中山大学

9

A

厦门大学

10

A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11

A

西南政法大学

12

A

南京大学

13

A

南开大学

14

A

浙江大学

15

A

华中师范大学

16

A

华东政法大学

17

A

山东大学

18

A

北京师范大学

19

B+

南京师范大学

20

B+

华东师范大学

21

B+

湘潭大学

22

B+

苏州大学

23

B+

云南大学

24

B+

暨南大学

25

B+

中央民族大学

26

B+

四川大学

27

B+

东北师范大学

28

B+

上海交通大学

29

B+

华中科技大学

30

B+

华南师范大学

31

B+

外交学院

32

B+

重庆大学

33

B+

湖南师范大学

34

B+

西北政法大学

35

B+

上海大学

36

B+

湖南大学

37

B+

烟台大学

38

B+

兰州大学

39

B+

陕西师范大学

40

B

广西民族大学

41

B

黑龙江大学

42

B

中南民族大学

43

B

首都师范大学

44

B

天津师范大学

45

B

深圳大学

46

B

西南财经大学

47

B

广西师范大学

48

B

辽宁大学

49

B

河北大学

50

B

山西大学

51

B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52

B

湖北大学

53

B

安徽大学

54

B

扬州大学

55

B

南京财经大学

56

B

中国海洋大学

57

B

中南大学

58

B

同济大学

59

B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60

B

上海财经大学

61

B

西安交通大学

62

B

西南大学

63

B

宁波大学

64

B

郑州大学

65

B

河南大学

66

B

沈阳师范大学

67

B

广东商学院

68

B

福建师范大学

69

B

甘肃政法学院

70

B

上海师范大学

71

B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72

B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73

B

江西师范大学

74

C+

上海外国语大学

75

C+

宁夏大学

76

C+

西北师范大学

77

C+

安徽师范大学

78

C+

东北大学

79

C+

华侨大学

80

C+

浙江工商大学

81

C+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82

C+

河北师范大学

83

C+

海南大学

84

C+

武汉理工大学

85

C+

大连海事大学

86

C+

西北大学

87

C+

新疆大学

88

C+

华东理工大学

89

C+

浙江师范大学

90

C+

青海民族学院

91

C+

电子科技大学

92

C+

温州大学

93

C+

华中农业大学

94

C+

东北财经大学

95

C+

北京理工大学

96

C+

陕西理工学院

97

C+

长春理工大学

98

C+

中央财经大学

99

C+

河海大学

100

C+

云南民族大学

 法学专业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比如,做生意签订合同要懂合同法;与工作单位发生纠纷要懂劳动法;研究犯罪问题的刑法、如何打官司的诉讼法、国家之间关系的国际法等,也是法学的研究范围。

目前,全国有数百所高校设立了法学院(系)或设有法学专业。

在我国法制化建设步伐加快的时代背景下,法学专业毕业生将大有作为。

高三学生在填报志愿前,要了解法学专业的培养特点、就业去向及前景。

  专业,特色各异

  不同类型的学校,法学专业培养特点也有所不同。

专门的法学院校学科划分较细,专业化程度高,可使学生接受系统的教育;综合性大学里的法学院或法律系的特色在于可以发挥多学科优势,学生可以跨学科选课,有利于建立广博的知识体系。

  中国政法大学招生办有关负责人刘琳琳介绍,中国政法大学是一所以法学为特色的多科性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法学专业是品牌专业,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博士后流动站,以及法律史、诉讼法学2个国家重点学科和民商法学、国际法学2个北京市重点学科,法学专业学生占每年本科招生计划近60%,设置了170门法学专业本科课程,形成了国内最为齐整、精细的法学专业学科体系。

学校人才培养中,注意强化法律“职业性特征”。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守芬说,学院在中国现代法学教育中历史最悠久,是我国一流的法学院,名师荟萃,其中不乏蜚声中外的法学家。

目前,学院设有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10多个硕士点,有法理学、宪法与行政法、经济法、刑法等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本科生培养理论与应用并重。

  法学学科是清华大学重点建设、优先发展的学科之一,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强的科研实力,在国内法学学科评估中名列前茅。

该校本科教育按通才培养理念,只设法学专业。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对本科生教育以培养熟练运用外语、懂得国际经贸业务并精通法律专业知识的“三会人才”为方针,注重案例教学,开设国际商法、比较公司投资法、比较合同法、国际货物买卖法、证券法等课程。

  外交学院国际法系的法学专业为外交部及国家机关涉外部门、政法系统及企事业单位培养既有较强外语水平,又有较扎实国际法专业知识和法律事务工作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充分发挥财经和政法两大优势,在法学学科教育中融入了财经类课程,并在学科体系中占据相当分量,使学生在掌握法学相关知识的同时,也具备了财经知识,成为社会欢迎的复合型法律人才。

  就业,多种渠道

  律师和公务员是本科法学毕业生的两大主要就业去向。

  近年来,各院校法学专业的开设使该专业毕业生队伍不断壮大,也同样面临就业问题。

想要从事律师、初任法官、初任检察官、公证员等职业的人员,都需要参加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