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温泉环保示范园控规文字说明.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849642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4.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关村温泉环保示范园控规文字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中关村温泉环保示范园控规文字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中关村温泉环保示范园控规文字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中关村温泉环保示范园控规文字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中关村温泉环保示范园控规文字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关村温泉环保示范园控规文字说明.docx

《中关村温泉环保示范园控规文字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关村温泉环保示范园控规文字说明.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关村温泉环保示范园控规文字说明.docx

中关村温泉环保示范园控规文字说明

中关村环保科技示范园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

一、基础篇

1、导言

1.1项目背景

①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及形势

“十五”规划中,我国提出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目标,即到2005年,中国生态恶化趋势得到遏制,城市环境质量得到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较2000年减少10%,资源节约和保护取得显著成效。

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将大力发展环保产业,为环境保护提供技术保障和物资支持。

据估计,“十五”期间,中国环保投资共需7000亿元,约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3.6%,其中仅大气污染防治和水污染防治的投资约需5500亿元。

随着“十五”计划的实施,和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中国环保市场的规划将不断扩大。

据此预计,到2005年,中国环保产业总产值将达到2000亿元,其中环保设备及产品生产达550亿元,资源综合利用产值达950亿元,环境服务产值达500亿元。

“十五”期间,中国环保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将达到15%左右。

②北京市的环保产业形势

北京作为我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其城市建设及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环境污染问题。

随着全国上下对环境治理、环保产业的重视以及北京2008绿色奥运的实施,北京市的环保产业将获得极好的发展机遇,促使环保产业的市场发展空间十分广阔。

北京市为改变环保产业滞后的状况,已经将环保产业列入北京市“十五”期间优先发展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

现在包括清华紫光、清华同方、首创股份等许多知名企业已大力开展环保产业的研发和生产等。

在此形势下,北京市拟在中关村地区建设集科研、生产、商贸、科普等于一体的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环保科技示范园。

③中关村环保科技示范园控制性详细规划背景

——2001年3月,国家经贸委正式批复北京为“全国环保产业示范点城市。

——2001年4月,北京市经济委员会在“关于落实国家经贸委《关于同意将北京市列为全国环保产业示范点城市的批复》的有关事项的通知”中指出:

环保产业是环境保护的技术保障和物质基础,是未来经济中最具潜力的新的增长点之一。

充分利用我市的环保科技优势,在全市建立3-4个环保产业示范基地。

——2001年4月25日召开的第四次建设中关村领导小组工作会就中关村科技园区规划工作提出:

建设以能源环保、科学仪器等技术研发、产品生产为主的温泉科技园。

——2001年10月,北京市政府研究室、市环保局和中关村管理委员会共同组织召开“中关村科技园区环保产业发展研讨会”。

——2001年底,实创总公司委托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中关村温泉环保科技示范园控制性详细规划》。

——2002年6月26日召开的中关村科技园规划建设协调小组第三十次工作会议对市规划院编制的中关村环保科技园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进行了研究。

——2002年7月17日刘志华副市长主持召开了中关村环保科技园及温泉镇规划建设专题工作会。

——2002年7月至8月,在北京实创科技园开发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及北京科技园拍卖招标有限公司组织“中关村环保科技示范园”概念性规划及生态绿化景观规划方案设计竞赛中,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的方案获得评委好评。

——2002年8月30日,由刘志华副市长牵头召开关于中关村环保科技园规划建设的专题工作会,对中关村环保科技园规划方案进行了审批。

会议原则同意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的设计方案。

——2002年12月,受实创公司委托,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编制《中关村环保科技示范园控制性详细规划》。

1.2环保产业内容

1996年亚太经合组织(OECD)提出环保产业内容包括:

⑴环保设备:

废水处理设备,废弃物管理与再循环设备,大气污染控制设备,消除噪声设备,监测设施,科研与实施室设备,用于自然保护与提高城市环境舒适性的设施。

⑵环保服务:

从事废水处理、废弃物处理、大气污染控制、消除噪声等方面的操作,提供有关分析、监测与保护方面的服务,技术与工程服务,环境研究与开发,环境培训与教育,核算与法律服务,咨询服务,生态旅游,其它环境事务服务。

⑶洁净技术与洁净产品:

洁净生产技术与设备,高效能源开发与节能的技术与设备,生态产品等。

1.3我国环保科技园区概况和分类

目前全国范围内从事水污染防治设备、大气污染治理设备、固体废弃处理设备等开发经营的企业有8500家,科研院所有1500家。

各地在完成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目标过程中必然要加强对环保建设的投入,依赖环保产业的发展。

先后有上海、重庆、福建、苏州、西安、大连等地建成10余家环保产业园区,沈阳、武汉也有建设环保产业基地的设想。

根据环保科技园区的定位,我国环保科技园区有以下几类:

⑴科研、中试、生产、商贸类

科研、中试、生产、商贸是目前我国环保产业的核心内容。

我国目前已有一些以这些内容为主题的环保科技园区。

如:

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是1992年由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我国目前唯一以发展环保产业为主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国家科技部、国家环保总局“共同管理和支持”的单位,并被列入“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

工业园规划用地范围70平万方公里,分设一期、二期和配套区三个建设区域。

又如:

上海青浦环保科技园,占地1000亩,总投资6亿元,分环保研发区、生产区、生活配套区。

园区建设已正式启动,计划于2005年完工。

⑵科普类

以科普为主题的环保科技园区,一个很成功的例子是成都活水公园,这是世界上第一座城市的综合性环境教育公园,总投资3000万人民币。

建成后的活水公园将列入成都市非盈利公共事业市政设施。

另有一些综合性环保科技园的配套和休闲区中对洁净技术和节能技术与设备的利用,属于环保服务的范畴。

1.5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四至范围,北至北清路,东至春阳路(稻香湖东路),西至温阳路,南至京密引水渠。

规划用地东西长约2.14公里,南北宽约2.09公里。

规划区跨温泉、苏家坨两镇,其中占温泉镇用地263.00公顷,占苏家坨镇用地96.40公顷,总规划用地为359.40公顷。

2、现状概况

2.1区位状况

中关村环保科技示范园位于中关村科技园区西北部,属中关村发展区的海淀园组团之一。

由于地处北京西山的大环境中,属于北京的上风上水之地,其区位优势明显。

沿北清路与规划建设中的永丰产业基地、航天城、生命科学园、中关村商城等相联系,并与即将规划的中关村新医药科技园相对,共同构成中关村科技园发展区的骨架。

园区北邻规划中的中关村中医药园,南邻温泉镇中心,西邻高里掌村,辛店村,东邻北京百亭鱼乐园、温泉浴场等。

北侧为北京市的城市主干道——北清路,西南侧为城市主干道温阳路,东侧为城市支路春阳路(稻香湖东路)。

经北清路可与八达岭高速公路及北京市的城市公路二环(六环路)相连接;经温阳路及安阳路向东可达京城的颐和园地区。

整个规划区的周边城市干道交通十分发达、便捷。

本规划区周边环境良好,山水特征十分明显。

西山显龙山作为燕山山脉的支端,是周边最显著的环境特征,连绵起伏的山峦呈环绕状包绕着园区。

由园区向西南方向望去,其山峦层次变化丰富,景致十分宜人。

规划区南侧紧临着北京市的主要输水工程——京密引水渠;距离规划区东北侧350米处为南沙河,园区内部两条排洪水渠穿越园区汇入其中。

本规划区周边人文景观丰富,南部紧邻温泉镇,古迹颇多,如位于温泉村东侧小山腰处的滦州起义纪念塔系市级文物,可将其与园区西南方向的山体一并考虑。

2.2规划区周边用地状况

本规划区北部为规划中的中关村中医药园;东部为百亭鱼乐园,占地97.41公顷;西部、南部为温泉镇中心地区,已批复的温泉镇中心是一个集办公、服务业、卫生、疗养、居住、文教、文化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城镇,规划总用地为607.78公顷,规划总建筑面积为320.50万平方米,建筑高度一般控制在18米以下,局部有24.30米,规划总人口为5292人。

2.3规划区用地现状

园区用地395.40公顷,其中二类居住用地10.82公顷,占3.01%;中小学用地3.06公顷,占0.85%;行政办公用地0.20公顷,占0.06%;教育科研设计用地0.93公顷,占0.26%;市政设施用地2.49公顷,占0.69%;工业用地19.56公顷,占5.44%,乡镇企业用地0.57公顷,占0.16%;水域用地10.40公顷,占2.89%;农田用地304.50公顷,占84.72%。

(表1)

2.4规划区用地单位基本情况

园区内有用地单位近10家,其中北京北分瑞利分析仪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北分厂”)占地约18.14公顷,建筑面积约90917.2平方米,位于园区北侧,紧邻北清路,建筑设备较为陈旧,公司年产值逾一亿元人民币;为北分厂配套的居住小区北分小区占地约10.82公顷,建筑面积约104852.4平方米,多为4-6层住宅,位于园区西北角,是城市主干道北清路和温阳路的交汇处。

根据《海淀区北部地区总体规划(1999-2010年)》北清路红线宽70米,沿北清路两侧规划100米绿化带,根据这一规定北分厂有1/4以上建筑在绿线内,北分小区有1/2以上的建筑在绿线内。

并从园区的定位和规划总体布局考虑北分厂在园区二期建设时迁移到规划的仪器仪表园;北分小区迁出园区。

园区其它单位在规划建设时均迁出园区。

(表2)

2.5规划区内道路和市政设施现状

园区内现状道路主要包括沿南干渠一条宽约3.5米的南北向道路和园区南部一条宽约7米的东西向道路——跃进路。

园区内现有的市政设施主要是位于园区西南部——11万伏的温泉变电站,规划时利用这一现状进行扩容。

详见《中关村温泉环保科技示范园道路交通规划方案》、《中关村温泉环保科技示范园供水规划》、《中关村温泉环保科技示范园雨污水排除规划》、《中关村温泉环保科技示范园燃气供应规划》、《中关村温泉环保科技示范园防洪规划》、《中关村温泉环保科技示范园有限电视网络规划》、《中关村温泉环保科技示范园市政规划方案综合》、《中关村温泉环保科技示范园中水回用规划》。

二、规划篇

1、园区定位

中关村温泉环保科技示范园集科研、中试、生产、商贸、技术交易、科普等于一体。

在规划设计和建设上充分体现“绿色”理念,如资源循环、高新环保技术的应用,使之成为目前国内外首家“绿色”可持续发展园区。

通过前瞻性的设计和精心策划,将其建设成为国家经贸委和科技部共同组织的节能环保重大示范工程基地及国家环保总局规划中的全国8大环保产业园之一,成为目前国内唯一的先进环保科普基地,并争取成为联合国有关环保组织合作基地。

2、园区主导产业

中关村温泉环保科技示范园主导产业:

⑴环境污染防治技术与产品;

⑵环保生物工程产业(主要发展生物工程环保药物、菌种);

⑶洁净生产技术与产品;

⑷资源节约和回收利用技术与产品;

⑸高技术环保材料产业;

⑹节能与新能源产业;

⑺环境监测仪器;

⑻高科技环保农业,生态农业项目开发;

⑼数字环保,生态监控;

⑽环保服务业(包括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教育培训、信息咨询、商业流通)。

3、规划依据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年)》

——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关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请示》

——《中关村科技园区总体规划(1999—2010年)》

——《海淀区北部地区总体规划(1999—2010年)》

——国家和北京市相关的规划法规和设计规范

4、规划目标

互动、共生——强调园区内、园区之间、园区和小城镇之间的联系和交融,实现园区共同发展的相互促进、相互交流、相互支持,以达到设施的共享、资源的共享等,有利于人才的培养,输出与交流。

生态化——重点强调生态的概念,从保护和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出发,利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以及景观规划的理论对现有的自然环境资源进行重组和整合,营造别具特色的科技园区环境,以恢复、再现及保护园区原有的生态环境及生态特征。

达到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的和谐与交融。

绿色(环保)——不是绿色植物的堆积,而指自然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如中水及雨洪利用、垃圾回收、零排放等先进的环保技术的科研开发与应用;采用中水及雨水回灌,垃圾回收、减少排放等手段,来体现节水、保护地下水源和节能的环保理念等。

可持续发展——园区的规划应适应其发展的不确定性,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弹性和可操作性,既利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又利于园区本身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

资源利用——由于园区现状的自然资源十分优越,节约资源应成为本规划的重要目标之一。

充分利用现状中较好的自然元素,予以保留或强化,以达到节约自然资源的目的。

智能化——园区应充分利用现代化的、高科技含量高的技术及管理手段,以节约大量的人力及物力资源。

这些技术包括大楼自动化(BA)、通讯自动化(CA)、办公自动化(OA)、停车场自动化(PA)、安全自动化(SA)等内容。

而智能化的实现是以具有前瞻性的电力、电讯、光缆等市政规划为基础。

情感化目标——园区的环境规划要有强烈的场所感,园区作为高科技积聚的地域,需要形成这样一种氛围:

为工作人员提供宜人的交流空间,令其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力图构造一种理性与感情交织,秩序与诗意相融的人文精神。

分期发展目标——园区的规划应处理好现状与规划、近期发展和远期发展之间的关系,要有利于园区建设的分期实施。

5、用地功能规划

5.1规划理念

①绿洲——生命之源、生长之洲

人类文明均发源于大江大河等流域,这些地区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其三角洲地区经过河流的冲积作用,孕育了丰富的自然资源。

这里不仅仅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如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恒河流域以及我国的黄河流域等),更是当代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如纽约的曼哈顿,我国的珠江、长江三角洲地区等)。

研究这些地区的形态可以看到,三角洲地区的冲积扇区(绿洲)宛如漂浮在水中的水生植物的绿叶一样,与周边进行物质和能量的新陈代谢,暗含着旺盛的生命力。

因而,“绿洲”概念的引入成为园区规划最基本的理念之一。

结合水资源的利用,设置若干片被冲击成叶状的绿洲,散聚在水生环境中,与周围的植物群落等共同组成了一个资源丰富、物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整个系统既是生命体生长的体现,也是生命体蓬勃发展的象征,更是生命力最旺盛的表现,这与科技园区的创新精神也是相一致的。

绿洲即是生命的载体,也是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载体,更是大地肌理的最完美的表征。

②时代痕迹——“Lager”

资料显示,本规划区所处的西山大环境是北京水资源最丰富的区域之一,其湿地特征十分显著,但经近年来的开发建设,园区已由湿地逐步转变为农田。

众所周知,科技园区是信息时代发展的产物,故本次规划存在着由原始时代的自然环境、经农业时代的田园景致向信息时代的生态环境的飞跃过程,每个时代都会在其内留下深深的印痕。

如何体现历史的痕迹,体现时代的特征成为我们规划的一个重要目标。

本规划引入计算机语言中“层”(Layer)的概念,将每个时代的时代特征作为一个特别的层,相互进行叠加,生成一个既有时代特色,又有历史印迹的、自然的、多元的生态系统。

园区规划可考虑重点恢复原有的、自然的生态系统,将自然特征显著的植物群落作为一个基底的“层”引入并强化;而将信息时代的若干个功能体(园区的各功能组团)作为另外一个“层”叠加其上,依靠植物群落及水面等进行自然分割,每个功能体像一片片绿洲浮于系统之中;作为第三个“层”的道路交通系统,宛如绿叶的叶脉一样将能量、物质等资源,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不同功能体的各个功能单元,同时网格化的道路系统又与整个大地的肌理特征相符合,并具备某种网络化的象征意义。

5.2用地功能布局

基于对绿洲生态概念的研究以及场地综合的分析的基础上,并结合环保科技园的功能特性,本规划形成了以绿洲湿地景观系统为主要特征的生态科技园区。

园区共划分八大功能区:

综合管理服务区、商务区、生活服务区(三个服务区)、展示交易中心、科普教育中心(二个中心)、研发基地、孵化中试产业基地(两个基地)和仪器仪表园(一个园中园)。

①综合管理服务区——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形式,设置园区综合管理服务区。

在园区北清路主入口空间设置中心管理服务区;而在研发基地、孵化中试产业基地分别设置较低等级的管理服务区。

中心管理服务区位于入口空间及景观绿化斜轴空间的交汇处,处于园区内交通最便捷的位置,同主入口空间、景观绿化斜轴、商务区等共同组成园区的门户空间。

规划中心管理服务区用地3.15公顷,建筑高度12米,建筑面积3.78万平方米。

分散布局的次级服务区主要分布在研发基地及孵化中试产业基地内,其主要为各自的功能区服务。

规划次级的服务区总用地1.82公顷,建筑高度18米,建筑面2.18万平方米。

整个综合管理服务区规划总用地4.97公顷,总建筑面积5.96万平方米。

②商务区

结合北清路的主入口空间设置商务区,主要建设集外商投资服务中心、银行、保险、税务、工商、进出口公司、海关、商检等配套服务部门为一体的综合商务服务用房,实行一站式服务方式提高效率,为入驻企业提供良好的投资、服务环境。

规划商务区用地4.97公顷,建筑高度12米,总建筑面积4.97万平方米。

③生活休闲服务区

结合园区周边的的公交总站及温泉小城镇规划,设置于规划区的西南部,临近京密引水渠及内部水系,创造优美宜人的环境为留学归国人员、专家学者、入驻企业的白领阶层等提供良好的居住、休闲空间。

依托网络平台等的支持使这部分成为园区创业者的创业家园。

并注意兼顾国际环保业短期合作人员的工作和生活需要。

温泉小城镇生活区与园区规划的生活区隔河相望,在服务对象上与环保园区的生活休闲区形成互补,为科技园区的生活设施提供了配套补充。

规划生活休闲区用地20.10公顷,建筑高度9米,总建筑面积12.06万平方米。

④展示交易中心

位于北清路和春阳路交汇口附近,结合主题雕塑自身功能特点及周边市政条件,设置园区的展示空间。

其展示内容主要包括:

文化展示、先进成果、科技模拟展示;园区基建环保景观展示等。

展示交易中心还承担建立技术交易平台,促进专利流通,加速技术转让,搭建技术——资金沟通渠道等多种功能。

规划展示交易中心用地16.41公顷,建筑高度12米,建筑面积9.85万平方米。

⑤科普教育中心

中心服务区的服务公建与景观绿化斜轴的交汇处应形成一种透、露的开敝空间,使其成为景观绿化斜轴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承担传播环保知识、公众环保教育普及、教育等任务,并承担着环保产业技术人员的培训等功能。

规划科普教育中心用地5.47公顷,建筑高度12米,总建筑面积5.47万平方米。

⑥研发基地

位于园区的中部及西部,临近内部水系,周边环境条件非常优美,十分适合科研人员研究、开发、试验新技术及新产品的需要。

并与其他各功能区有方便的联系。

规划研发基地用地22.57公顷,建筑高度18米,建筑面积27.10万平方米。

⑦孵化中试产业基地

主要位于规划区东南部和部分绿洲功能体内。

高效创新的各功能单元,如计算机网络的终端一样均质地分布在各绿洲功能体之上,完善的结构体系保证各功能单元及功能体高效运行。

各功能单元向周边环境一侧打开,并与绿洲的湿地系统有直接的联系,成为科研人员生产、交流、休闲的最佳区域。

孵化技术主要包括:

大型垃圾焚烧及综合利用技术;大型燃煤烟气除尘脱硫技术;污车尾气污染净化技术;有毒有害气体及飘尘防治技术;城市污水处理技术;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技术;水质、大气、噪音自动监测仪器及其它仪器设备制作技术;农业环保、生态农业技术;新能源及新能源材料开发利用技术;自然生态卫星遥感监测技术。

规划孵化中试产业基地用地73.17公顷,建筑高度18米,总建筑面积87.78万平方米。

⑧仪器仪表园

位于园区西北角,地处城市主干道北清路和温阳路的交汇处。

充分利用规划区内原北分仪器厂及周边现状,吸引符合产品方向的优秀科学仪器厂家进入园区,仪器仪表园的产品方向是:

针对生命科学、农业和食品、材料科学、环境和能源等直接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学科和领域的需求,搞好仪器研究、开发和产业化。

仪器仪表园对外有单独的出入口便于对外联系,有易于形成“园中园”。

规划仪器仪表园用地17.87公顷,建筑高度18米,建筑面积21.45万平方米。

6总体空间设计

中关村环保科技示范园的总体空间设计以城市设计原理为指导,利用景观设计原理和城市设计等手法,重点进行景观要素的塑造和组织,从而形成富有活力和生机的、多层次的园区空间,园区空间框架可概括为:

两个景观轴线、两个景观节点、两个主题标志、一个生态景观绿化区和一个生态建筑群。

6.1景观轴线

园区的景观轴线主要由两种轴线组成:

景观绿化斜轴和各功能区中的绿轴。

其中最重要轴线是由主题雕塑区起始,经中心服务公建区,生态景观群落,

底景为西山显龙山的景观绿化斜轴。

景观绿化斜轴结合主题雕塑区,利用斜轴两的

建筑形成框景空间,前景为中心服务区公建,中景是规划的水系和微地形,远景为变化丰富的山峦。

将中心公建与景观斜轴交汇处架空、并打开,形成一种透、露的关系,并形成园区的中心广场,人们在广场中既可以回望主题雕塑,更可以临水远眺西山,还可以扶栏近观湿地系统的自然景观,整个景观绿化斜轴既有鲜明的层次变化,更是自然元素的有机组合。

园区内另一种景观轴线主要是各功能区中的绿轴,这部分轴线顺应园区内道路的走势,由规划的建筑退后控制线形成绿轴,并与园区原有的大地肌理相吻合,保护了部分原有植被等的同时,还很好的体现了时代的痕迹。

6.2景观节点

园区内的景观节点主要有两处,分别是:

主题雕塑景观绿化广场——占地约6.21公顷,位于北清路和春阳路交汇口,作为园区的标志性节点空间,与北清路沿线的众多雕塑等共同组成中关村地区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同时主题雕塑广场也是景观绿化斜轴空间的起始空间。

园区中心广场——作为景观绿化斜轴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管理服务区的园区中心广场起着承前启后的衔接作用,很好的将景观绿化斜轴引向园区的景观水系,保证了整个斜轴的连续、贯通。

在园区中心广场既可回望主题雕塑区、俯视生态景观绿化区,亦可远眺西山美景。

6.3主题标志

园区的主题标志主要包括主题雕塑和主题标志建筑,这两者同时又是景观节点空间的主体。

主题雕塑——位于主题雕塑景观绿化广场内,名为《绿染春园》,雕塑高21.8米,采用绿色膜结构和不锈钢材料。

植物的造型给人以生命的印象,同时绿色也传达出生命勃勃的讯息,充满了希望,体现了人们热爱自然、崇尚环保的理念,代表园区的形象。

主题标志建筑——选择综合管理服务区的服务公建作为园区的主题标志建筑,特殊的位置关系决定其在园区内的特殊性,将其作为主题标志建筑可以很好地将景观绿化斜轴和主入口空间融合在一起。

主题标志建筑的建筑高度可在进一步的城市设计中确定,原则以12-18米为主,局部构筑物可略有突破。

6.4生态景观绿化区

结合本规划区现有的水体等自然元素组织科技园区的生态景观绿化区,恢复和再现基地原有的以湿地景观为特征的自然景观体系。

生态景观绿化区主要由水系、水生植物群落等两个部分组成。

湿地是自然界中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

湿地一词源自英文Wetland,是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或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湿地公约》)

6.5生态建筑群

从整个园区到每个地块,根据不同的功能布局考虑不同的建筑类型,利用建筑的错落布置,在空间布局上强调丰富而统一的建筑天际轮廓线,强调建筑细部的灵活性与多样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