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历史学科考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848157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01.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年级历史学科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三年级历史学科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三年级历史学科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三年级历史学科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三年级历史学科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年级历史学科考试题及答案.docx

《高三年级历史学科考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年级历史学科考试题及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年级历史学科考试题及答案.docx

高三年级历史学科考试题及答案

高三年级历史学科

3月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共70分,每小题2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有学者说:

“史学虽不是史料的单纯的排列,史学却离不开史料……方法虽不是单纯把材料排列,方法却不能离开史料独立的发挥功用。

有些史料,非预有正确的理论和方法,不能认识,不能评定,不能活用;也有些理论和方法,非先得到充分的史料,不能证实,不能精致,甚至不能产生……”关于史料与理论和方法的关系是

A.理论建构离不开史料B.史料学可以取代理论

C.理论无益于史学研究D.史学研究即是史料学

2.《礼记·礼运》曰:

“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

由此可见该制度

A.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B.使土地和政治权力层层分割

C.确立了中央集权制D.扩大了国家疆域

3.恩格斯说:

“所有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社会当时经济状况的产物。

”能够佐证这个观点的材料是:

A.“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B.“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C.“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D.“贫富之道,莫之夺予”

4.从史学研究的角度观察,《古兰经》的价值在于

A.文辞优美被奉为阿拉伯文学的典范

B.富有哲理是伊斯兰教义学和阿拉伯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C.其法制思想和道德规范成为伊斯兰国家当权者经世治国的依据

D.提供了解早期阿拉伯社会政治、经济、军事和司法情况的直接材料

5.希罗多德说:

“在这里发表出来的乃是哈里卡尔纳索斯人希罗多德的研究成果,他之所以要把这些成果发表出来是为了保存人类的功业,使之不至于由于年深日久而被人们遗忘。

为了使希腊人和异邦人的那些值得赞叹的丰功伟绩不致失去他们的光彩,特别是为了把他们发生纷争的原因给记载下来。

”下列对其著史主要目的正确说法是

A.显示希腊人超凡能力B.记录希腊人不朽功勋

C.探究人类活动的原因D.保存遗忘很久的历史

6.今天我们仍能从儒家思想中吸收到的积极因素有①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②别尊卑,明贵贱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④修己安人,正心修身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③

7.“这些城邦显得具有某种个性,这种个性愈是高度发展,愈是强烈地被意识到,就愈不愿意哪怕是部分地牺牲它……每个城邦向它的邻邦要求它的自由和自治,要求有权按照它自己的意愿处理它自己的事务。

”据此可以看出希腊城邦的特点是

A.小国寡民的城邦形态   B.各城邦长期独立自治

C.人民主权的城邦国体 D.轮番而治的民主政体

8.等级君主制是王权借助等级代表会议实施统治的一种政权形式,贵族和市民等阶层共同参政。

在等级君主制时期,等级代表会议主要掌握

A.立法权和行政权B.司法权和审判权

C.军事权和司法权D.国家赋税的批准权和分摊权

9.关于秦汉一统,黄仁宇认为统一的地理基础也不容忽视。

他在《中国大历史》一书中专辟一章——“土壤·风向·雨量”,指出黄土、黄河、风向和雨量等都是支持中央集权化大一统的要素。

下面与他的观点相呼应的看法是

A.地理环境决定了中国历史发展走向B.战国诸侯以农立国、相互竞争

C.气象因素无法解释民族国家形成D.古代文明都以大河为中心,推行重农政策

10.“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超过)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

”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突出表现为

A.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信仰B.确立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C.压抑了人们的个性发展D.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

11.“盛世时期”是封建社会少有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时期。

各个盛世都具有共同特征:

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政局稳定,社会久安,国力强大,文化昌盛等。

以下不属于盛世时期的是

A.百家争鸣时期B.文景之治时期C.光武中兴时期D.贞观之治时期

12.读《清代中期农业税和工商杂税变化趋势图》,从中我们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A.农业税相对稳定B.商品经济发展

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D.工商杂税逐渐增长并超过农业税

13.近代中国在学习西方时经历的演变是

A.科学技术、政治制度、思想文化B.思想文化、政治制度、科学技术

C.政治制度、科学技术、思想文化D.科学技术、思想文化、政治制度

14.“宗教神秘主义的面纱和覆盖真相的无知之幕被理性之手掀开一角,传统的权威受到撼动,人类第一次从对自然恐惧的阴影下走出来,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和能力。

”材料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新航路开辟B.文艺复兴C.宗教改革D.启蒙运动

15.卢梭认为:

“自从人类察觉到一个人具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不久便可以看到奴役和贫困伴随着农作物在田野中萌芽和滋长。

”这段话表明卢梭认识到了

A.专制统治致使人民贫困和遭受奴役B.争夺食物是人类冲突的重要原因

C.奴役与贫困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D.财产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

16.l897年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出版。

他宣扬的进化论思想在当时风行全国。

胡适说:

(进化论的介绍和传播)“当头棒喝,给了无数人一种绝大的刺激。

几年之中,这种思想像野火一样,延烧着许多人的心和血。

”这说明严复的《天演论》及其思想

A.导致了公车上书的发生B.确立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目标

C.推动了近代中国的科技进步D.推动了戊戌变法高潮的到来

17.右图反映出日本某时期教育普及率迅速提高。

你认为影响日本教育普及率迅速提高的时期在

A.明治维新之后

B.日俄战争之后

C.日本工业革命之后

D.日本侵华战争之后

18.2008年11月,黑人后裔奥巴马在美国总统大选中获胜。

这一现象可以用l8世纪末的杰斐逊的话来予以诠释:

“有必要吸收人民参加政府的每一个部门,只要他们胜任。

这是保证长期并正直地管理国家权力的唯一方法。

……对于一切人都同样严格的公平对待。

”这一政治现象和政治理念应该基于

A.财产私有说B.三权分立说C.因信称义论D.天赋人权观

19.下列历史图片所体现的最恰当主题是

     中共一大会址      井冈山会师     中共七大会场   人民解放军占领总统府

A.新旧民主革命的艰难历程B.中共对民主革命的探索

C.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D.国共关系的发展变化

20.观察下图,从图中我们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是

 

A.英国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B.英国成为对外输出资本最多的国家

C.工业革命促使英国的资本总额迅速增加D.英国已取得统治世界的地位

21.一位伟人指出:

“俾斯麦依照自己的方式,依照容克的方式,完成了历史上的进步事业……”这一事业是指

A.阻止奥地利的回归B.戳穿俄罗斯的觊觎

C.抗击法兰西的入侵D.完成德意志的统一

22.近期,出现了大量与蒋介石有关的书籍:

《从大历史的角度谈蒋介石日记》、《蒋介石传》、《蒋介石与汪精卫》、《蒋介石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蒋介石日记揭秘》等等。

蒋介石的形象也从单一走向多元。

其反映的实质是

A.革命史观的消失B.对曾经的政治领袖好奇

C.学术研究逐渐走向客观D.史学研究注重社会史研究

23.罗斯福说:

“低收入的工人是我们人数最多的消费集团,可是今天他们却无法维持像样的生活水准,不能购买食品、衣服和其他必需品——保持我们工厂和农场充分运转。

”为此,罗斯福新政

A.整顿财政金融体系B.颁布《农业调整法》以恢复农业生产

C.在全国推行累进所得税制度D.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保护劳工权利

24.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

“历史结论”是在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

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1937年9月,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成立

B.1942年26个国家代表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C.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提出了处理对外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1971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5、在下列洋务企业中,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的企业是

A.轮船招商局B.江南制造总局C.发昌机器厂D.安庆内军械所

26、在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体系中,集割地、赔款、通商一体的条约有

①《南京条约》 ②《天津条约》 ③《北京条约》 ④《马关条约》 ⑤《辛丑条约》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27、“昔吾倡新学,乃保中华之大体;今人尚新学,或言暴力,或言革命,无君无父,本末倒置也。

”上述言论属于中国近代哪一派

A.顽固派B.洋务派C.维新派D.革命派

28、为研究九一八事变的历史真相,某学者搜集了当时的资料,其中最可质疑的是

A.事变制造者留下的日记B.日本媒体当时传播的照片

C.东北军将士的回忆D.日本政府新近解密的档案

29.右图是司母戊鼎,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一户农民的农地中,

因其腹部著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

从其得名的原因看,该青铜器

属于:

A.礼器B.兵器

C.酒器D.炊器

30.著名史学家斯塔夫理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

“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

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材料所说的行政管理制度最早出现在:

A.西周B.战国C.秦朝D.西汉

31.历史上,西汉宣帝年间发生一次日食时,宣帝即刻下诏说:

“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

”汉宣帝的言行所体现的观念为:

A.独尊儒术B.大一统C.天人感应D.无为而治

32.著名历史学家钱穆曾说:

“故中国政制之废宰相,统‘政府’于‘王室’之下,真不免为独裁夫专制之黑暗所笼罩者,其事乃起于明而完成于清,则相沿亦已六百年之久。

”对其理解不正确的是:

A.明朝废宰相造成了政治的极度黑暗B.明朝以前政府并不完全直接统属于王室

C.明朝以前的中国采取集体决策方式D.明清两代都是极端专制集权的社会

33.中国古代的官衙机构、官职名号各有渊源。

“刺史”有“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之意,“行省”以“行中书省”得名,巡抚则以“巡行天下,抚军按民”而名。

从名称来源看,“行省”是:

A.中央的派出机构B.皇帝的秘书机构C.地方的自治机构D.朝廷的朝贡藩属

34.李大钊曾经在一篇文章中激情地写道:

“自今以后,到处所见的,都是Bolshevism战胜的旗。

到处所闻的,都是Bolshevism凯歌的声。

人道的警钟响了!

自由的曙光出现了!

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他赞颂的是:

A.法国大革命的胜利B.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D.中国五四运动的胜利

35.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一座城市中同时并存有洋务企业、外资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三类企业。

这座城市应该是:

A.苏州B.重庆C.上海D.沙市

二、简释与问答题(共80分)

36.阿房宫

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说,项羽大军进入关中,“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

唐代诗人杜牧《阿房宫赋》中也有“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的咏叹。

但是据考古工作者在阿房宫前殿遗址的勘测表明,有关项羽放火焚烧阿房宫的记载是不准确的。

专家称:

在所勘探的20万平方米,发掘的1000平方米范围内,只有少量的几块红烧土遗迹。

问题:

(8分)

(1)阿房宫的修建,反映了秦朝统治的什么特点?

(2分)

(2)依据史学研究的特点,上述三段材料中,哪一种不能作为史学研究材料?

为什么?

(2分)

(3)阿房宫遗址考古发掘的成果公布后,有人说:

历史“误解了司马迁,冤枉了楚霸王”。

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4分)

37.成熟的罗马法系

材料一虽然法律已经颁布,但一般人并不知道法律具体规定,完全由祭司集团确定哪一天是黄道吉日可开会或可开庭。

因此罗马史学家李维说:

“市民法深藏于祭司团的神龛之中。

材料二前254年,第一位平民出身的大祭司科伦卡尼乌斯公开传授法律知识,解答人们提出的各种法律问题,法律从秘密走向公开,广受欢迎。

材料三公元前367年和公元前242年,罗马相继确立了内务大法官和外务大法官,处理罗马市民相互间、外国人相互间的民事纠纷。

材料四公元212年,卡拉卡拉皇帝颁布《安托尼亚那敕令》,废除市民与臣民的区别,准予居住在罗马帝国境内的居民或臣民一般都可取得市民权。

——以上材料摘自周枏《罗马法原论》

问题:

(12分)

(1)材料一所说的“市民法”是哪一部法律?

结合材料一、二、该法律颁布以后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

(7分)

(2)材料二、三之间有什么关系?

发生了什么转变?

(3分)

(3)从四则材料可以看出古罗马人对法律有怎样的态度?

(2分)

38.多样的工业化

有位经济学家指出:

“如果根据发动主体的不同,可以将工业化划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是由个人或私人发动的“演进型”工业化,如英国、法国和美国;第二是由政府发动的“革命型”工业化,如苏联;第三是由政府和私人共同发动的混合型工业化,如德国、日本等。

——胡鞍钢《中国政治经济史论》

问题:

(13分)

(1)三种类型中最早获得成功的类型和国家是哪个?

为何成功?

(9分)

(2)19世纪的日本是如何发动“混合型工业化”的?

(4分)

39.给力的19世纪

19世纪的欧洲不仅自命强大,还自觉高人一等。

他们切身感受到各种不同寻常的“力量”……十九世纪是欧洲凯歌行进的“实力世纪”。

欧洲的领袖领先的是号称“世界工厂”的英国,后几十年则是未能获取“有利境遇”、却使整个大厦崩塌的德国。

……这个世界的大幕在法国革命的余波中拉开,在俄国革命的开端中落下。

……在19世纪,力量即意味着奇迹和希望。

——诺曼·戴维斯《欧洲史》下774-775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

问题:

概述19世纪各种不同寻常的“力量”。

(11分)

4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2分)

1750-190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

年份

国家

1750

1800

1830

1860

1880

1900

英国

1.9

4.3

9.5

19.9

22.9

18.5

德国

2.9

3.5

3.5

4.5

8.5

13.2

美国

0.1

0.8

2.4

7.2

14.7

23.6

中国

32.8

33.3

29.8

19.7

12.5

6.2

——选自(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有删节  

根据以上数据按国别说明,1750—1900年间英、德、美、中四国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份额变化的趋势。

(4分)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各国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

(8分)

41.体制能否嫁接

材料一:

1919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后,全国响应,如火之燎原,11月13日,陈其美通电各省,通电上说:

“自武昌起义,各省响应,共和政治,已为全国所公认,然事必有所取,则功易于观成。

美利坚合众国之制,当为我国他日之模范。

”此一模仿美制的建议,随即得到武汉方面的完全赞同,认为那确是一定不易之法。

材料二:

事过百年了,我们今日回头看去,这个美国模式从兴中会开始,直至1912年中华民国正式诞生之时,都被新派人士视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万灵法宝。

在孙文主义的各种著作里,中山都不断地慨叹他的道不得行,革命尚未成功,都是信徒们没有去实行他的主义的缘故。

其所以然者,实在是党员们知识水平太低,要实行一项新的政治体制,先得认识这项体制,有知才能行!

——摘自唐德刚《袁氏当国》

材料三:

面对着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种种光怪陆离现象,人们有理由追问,西方政治体制到底怎样发生、发展?

它能够像树木一样通过技术手段进行移植吗?

即使能够移植,中国的土壤气候环境等方面的条件适合吗?

即使上述条件已完全具备,当时的革命党人掌握移植技术的能力究竟如何?

——摘自邹牧仑《长河落日》

阅读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5分)

(1)孙中山先生模仿美制为解决中国问题做了哪些努力?

(4分)

(2)什么史实可以突出说明孙中山先生所慨叹的“革命尚未成功”?

你认为辛亥革命是否成功?

(6分)

(3)你是如何看待辛亥革命后中西体制能否嫁接问题的?

(15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

B

B

D

C

B

B

D

B

A

A

C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A

B

D

D

A

D

B

C

D

C

D

A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A

B

C

B

A

B

C

C

A

B

C

二、简释与问答(80分)

36、

(1)暴政、徭役(劳役)繁重。

(2分)

(2)《阿房宫赋》,文学作品有虚构成分。

(2分)

(3)司马迁所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的秦宫未必就是阿房宫,可能是后人的误解。

但有必要进一步通过对史籍记载的考证和考古发掘找出阿房宫被毁的真正原因。

(4分)

37、

(1)《十二铜表法》(1分)

由秘密走向公开;由祭司贵族垄断到平民参与;平民由知道到理解法律内容(6分)

(2)关系:

随着罗马的扩张,经济的发展,外邦人和经商的外国人大量增加,所以要调节关系;

转变:

由公民法走向万民法。

(3分)

(3)崇尚法律,追求公正。

(2分)

38、

(1)第一种,英国(1分)

政治制度是前提:

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了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政体,整个社会有一个良好政治环境

经济政策护航:

重商主义,保护私人产权,鼓励技术创新,形成私人企业制度

农业革命基础:

国内圈地运动完成农业革命,还为工业提供廉价劳力;

科学技术支撑:

棉纺织技术和熟练工人队伍

能源、资源保障:

煤炭资源开发;海上霸权建立使海外殖民市场空前扩大,殖民地的资源和利润加速资本原始积累(能够说明每个角度即可得分)(8分)

(2)国家:

引进西方生产技术、设备和现代产业制度,建立了较为发达的纺织业、造船业、军事工业、机器制造业,强制推行义务教育,扶植高等教育

个人:

废除关卡、行会,允许人民自由择业,鼓励工商、嘉奖贸易,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农民自由选种作物。

(每个角度说清楚就可得分)(4分)

39、政治体系(4分)资本主义制度走向世界形成体系:

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德国实现统一等事件使资本主义制度走向全世界,不再是个别国家。

经济进步(4分)工业革命的力量完全改变了世界:

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法国接着进入工业社会,美、德等国展开第二次工业革命也步入工业强国之林,一些落后国家也开始进行工业化,世界被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地球在变大。

拿破仑帝国失败以后,资本主义国家间处于基本和平状态,加强了对东方尤其是中国的殖民侵略,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科技进步(3分)科学技术极大地造福人类:

蒸汽技术、电力科学不仅影响了工业生产,而且大大改变了人类社会生活,电灯给人们带来光明,火车汽车拉近了人们的距离,钢铁带来了摩天大楼,地球在变小,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生活更加方便,科技业改变了人的素质,教育大大发展。

(至少从三个方面,并运用一定的事例证明,如没有归类,只是按照国别或时间罗列重大事实只能给一半分)

40.第2问答到要点或与题意相符即可。

(12分)

⑴趋势:

英国制造业的比重在1750~1880年间不断提高,但1880年后开始下降。

德国制造业的比重在1860年以后有了显著提高。

美国在世界制造业的比重不断提高,到1900年已居领先地位。

清朝前期中国在世界制造业比重处于领先地位,但进入19世纪后逐步下降。

(4分)

⑵原因:

英国: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后继力不足。

德国:

德国统一以后,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处于领先地位,到20世纪初,成为欧洲头号工业强国。

美国:

南北战争以后,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到20世纪初,美国取代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化国家。

中国:

闭关自守,1840年后国门被打开,受到西方列强不断的侵略。

(8分,其它表述相近酌情给分)

41、

(1)(4分)答案1:

提出了“三民主义”、成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了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

其他答案:

其他实践努力。

(2)(6分)答案1:

孙中山发动和领导辛亥革命未成功。

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否,可以从两方面说明,一方面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数千年的君主专制统治,创建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利,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另一方面辛亥革命以同旧势力的妥协而告终,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中国人民依然生活在苦难之中。

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最终失败了。

答案2:

基本可以概括要点。

其他答案:

未作答或与题意无关。

(3)本题采用SOLO评分法。

答案1:

能对材料进行抽象提炼,并结合史实进行论述。

材料与史实:

运用充分;运用较充分。

抽象视角:

任何具有生命力的政治体制都具有生物本性,不同的温度、空气、阳光、水分、环境、地理位置,使他们具有鲜明的地域色彩,它们是区域性产物,而不可能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

诞生于地中海岛屿的民主制度和诞生于大河流域的专制体制,各自有其作用和意义。

人为的移植不能成功。

论述:

论述充分;论述较充分。

叙述:

叙述完整流畅形成结构。

答案2:

能在多个线索或材料之间建立起联系,并对此作出解释。

材料与史实:

运用充分;运用较充分。

视角:

从两个以上角度展开分析。

论述:

论述充分;论述不够充分。

叙述:

叙述形成结构;叙述连贯流畅。

答案3:

使用多个线索或材料,进行单一纬度的解释。

材料与史实:

运用较多材料;运用较少材料。

视角:

提炼出一个视角。

叙述:

叙述完整流畅;仅能列举。

答案4:

找到一个线索或材料即得出结论。

其他答案:

没有形成对问题的理解,回答与问题无关或同义反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