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复习满分必刷题01选择40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847443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复习满分必刷题01选择40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中考化学复习满分必刷题01选择40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中考化学复习满分必刷题01选择40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中考化学复习满分必刷题01选择40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中考化学复习满分必刷题01选择40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复习满分必刷题01选择40题.docx

《中考化学复习满分必刷题01选择40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复习满分必刷题01选择40题.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化学复习满分必刷题01选择40题.docx

中考化学复习满分必刷题01选择40题

2020中考化学总复习满分必刷200题

满分突破必刷40题

1.如图所示CO2的制备装置中,不能起到“随开随制,随关随停”效果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A、球形干燥管可以上下移动,能起到“随开随制,随关随停”效果;故选项错误;B、分液漏斗只能控制反应的速率,不能起到“随开随制,随关随停”效果;故选项正确;C、铜丝可以上下移动,能起到“随开随制,随关随停”效果;故选项错误;D、有孔塑料隔板上放固体药品,此装置能起到“随开随制,随关随停”效果;故选项错误;故选B。

2.根据下列装置操作图中的现象,不能确定装置气密性良好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A、该装置未构成封闭体系,即右边的导管与大气相通;无论该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当用针筒向试管内打气时试管内都有气泡产生,不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故选项正确。

B、该选项用的是空气热胀冷缩法,原理为:

用手掌紧握试管壁,若烧杯内有气泡产生,松手后导管下端口上升一段水柱,则证明气密性良好,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故选项错误。

C、该选项用的是压气法,原理为:

用针筒向广口瓶内打气时广口瓶中气体压强增大,长颈漏斗的管中被压入一段水柱,则证明气密性良好,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故选项错误。

D、该选项用的是注水法,原理为:

向长颈漏斗中注水,直到长颈漏斗中的液面高于集气瓶中的液面,且两者液面差不再改变,就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故选项错误。

故选A。

3.如图各装置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

A.装置③:

制取氧气、氢气等气体B.装置④:

干燥,收集HCl气体

C.装置①:

用高锰酸钾制氧气D.装置②:

由b进气收集O2或CO2气体

【答案】D

【解析】A.实验室可以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选择“固液常温型”装置,锌粒与稀硫酸(或盐酸)制取氢气,也选择“固液常温型”装置,但图③中长颈漏斗未伸入液面下,会漏气,故此说法不正确;B.碱石灰本身显碱性,HCl属于酸性气体,会与碱石灰反应,收集不到气体,故此说法不正确;C.实验室可以用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选择“固固加热型”装置,为防止加热时固体进入导管,应在试管口放入一团膨松的棉花,故此说法不正确;D.通常情况下,氧气、二氧化碳两种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用图②收集气体时应长进短出,故此说法正确。

4.如图是利用气压传感器测定红磷燃烧时集气瓶内气压变化的实验装置。

点燃红磷,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

瓶内气压的变化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B段气压变是红磷没有开始燃烧

B.BC段气压增大是因为燃烧放热

C.CD段气压减小是因为集气瓶内氧气不断被消耗

D.DE段气压增大是因为烧杯中水进入集气瓶后,气体体积增大

【答案】D

【解析】A、AB段气压不变是红磷没有开始燃烧,故正确;B、BC段气压增大,是因为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使装置内气压增大,故正确;C、CD段气压减小的主要原因是,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使装置内气压减小,故正确;D、DE段气压增大,是因为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后,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增大,故错误。

故选D。

5.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验时先在容积为

的集气瓶中装进

滴有红墨水的水,在燃烧匙中放足量白磷,量筒中盛入足量水,按图连好仪器,用激光手电照射白磷,白磷燃烧。

实验结束后,发现集气瓶和量筒中的水均为红色,量筒内的液体体积减少约

(实验过程中量筒内没有气泡产生)。

对该实验认识正确的是

①实验中集气瓶内氧气被消耗,压强会一直变大

②图中装置没用夹弹簧夹会使瓶内气体逸出,使测定结果偏大

③根据实验结果,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④集气瓶中预先装50mL滴有红墨水的水起的作用只有吸收燃烧生成的白烟和降温

⑤用激光手电照射代替酒精灯点燃的优点之一是更环保

A.①②⑤B.②④C.②④⑤D.③⑤

【答案】D

【解析】①实验中集气瓶内氧气被消耗,压强会变小,故错误;②图中装置没用夹弹簧夹,但集气瓶中水液封导气管末端可防气体逸出,不影响测定结果,故错误;③根据实验结果,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故正确;④集气瓶中预先装50mL滴有红墨水的水起的作用有吸收燃烧生成的白烟和降温、减压,液封防气体逸出,故错误;⑤用激光手电照射代替酒精灯点燃的优点之一是更环保,故正确。

正确的③⑤。

故选D。

6.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方法的设计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图甲比较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B.图乙探究金属的锈蚀是否需要水

C.图丙探究MnO2对H2O2分解的催化作用

D.图丁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达到一定温度

【答案】B

【解析】A、由于酸的种类不同,因此无法比较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故选项错误;B、实验可知铁钉在干燥的空气中不生锈,而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二者的控制因素是水,故选项正确;C、要探究催化剂的影响,应该选择质量分数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故选项错误;D、由于水中的红磷与氧气也不能接触,因此不能探究出温度的影响,故选项错误;故选B。

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合适的药品和如图所示装置,既可制取气体,又可验证物质的性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实验室里,装置I可用作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

B.当打开K1、关闭K2时,装置Ⅱ可用于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

C.当打开K2、关闭K1时,装置Ⅲ可用于检验生成的气体是否为CO2

D.当打开K1、闭K2时,在装置Ⅱ中装满水,可用于收集氧气

【答案】B

【解析】A.在实验室里,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装置I可用作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说法正确;B.当打开K1、关闭K2收集二氧化碳时,装置Ⅱ中导管应长进短出,说法错误;C.当打开K2、关闭K1时,装置Ⅲ可盛装澄清石灰水,用于检验生成的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说法正确;D.当打开K1、闭K2时,在装置Ⅱ中装满水,可用于收集氧气,说法正确。

故选:

B。

8.下列几种气体可用右图所示装置干燥、收集的正确组合是()

①H2②O2③CO2④SO2⑤CH4⑥NH3

A.①②③B.②③⑤

C.③④⑥D.①⑤⑥

【答案】D

【解析】①H2属于中性气体,且密度比空气小,符合要求;②O2密度比空气大,不符合要求;

③CO2密度比空气大,且属于酸性气体不符合要求;④SO2属于酸性气体,且密度比空气大,不符合要求;⑤CH4密度比空气小,且属于中性气体,符合要求;⑥NH3密度比空气小,属于碱性气体,符合题意。

故选D。

9.误差分析是定量实验的一个重要内容,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用量筒量取10mL水,仰视读数,会导致水的实际体积偏小

B.测定溶液的pH,先用水将pH试纸润湿,会导致测出的pH偏大

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铜粉的量不足,会导致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

D.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氯化钠中含有杂质,会导致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大

【答案】C

【解析】A、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体积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仰视读数,则会导致水的实际体积偏大,错误;B、测定溶液的pH,先用水将pH试纸润湿,对于酸性溶液,pH变大,对于碱性溶液,pH会降低,错误;C、若铜粉的量不足,则空气中的氧气不能完全耗尽,故测量结果偏低,正确;D、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氯化钠中含有杂质,相当于氯化钠的质量偏小,故会导致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错误。

故选C。

10.某学生量取液体,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读数为30ml,将液体倒出一部分后,俯视读数为2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

A.大于10mLB.小于10mLC.等于10mLD.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某学生量取液体,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读数为30ml,将液体倒出一部分后,俯视读数为20ml,则实际剩余液体体积小于2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大于10mL;故选A。

11.某学生欲称取5.3g氯化钠,他在左边托盘上放了5g砝码,又把游码移到0.3g处,然后在右托盘上加氯化钠直到天平平衡。

这时托盘上氯化钠的实际质量是()

A.5.3gB.5.0gC.4.7gD.5.6g

【答案】C

【解析】通过分析和题干描述可知,左盘的砝码质量为5g,右盘是氯化钠,游码的质量为0.3g。

则可以得出:

5g=M(NaCl)+0.3g,解得氯化钠的质量为:

4.7g。

故选C。

12.中国对大深度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的研制取得了世界嘱目的成绩,实现了我国挺进深蓝的宏伟目标,乘蛟龙号下潜的科研人员,他们的呼吸环境必须注意调节的是(  )

A.O2和H2O的含量B.O2和N2的含量

C.O2和H2的含量D.O2和CO2的含量

【答案】D

【解析】O2供人体呼吸,CO2含量过多导致人体缺氧窒息,均需要注意调节;故选D。

13.根据下列各组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一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A、两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均为6个电子,都易得2个电子而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化学性质相似;故A正确;B、虽然两种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它们的化学性质却不同。

质子数为1的H元素,易得1个电子而形成最外层为2个电子的稳定结构;而质子数为11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不稳定,易失最外层的1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故B不正确;C、虽然两种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它们的化学性质却完全不同。

质子数为2的He为稀有气体元素,化学性质稳定;而质子数为12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不稳定,易失最外层的2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故C不正确;D、两种元素的原子电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和7,最外层电子数为1的Na元素易失去最外层电子,而最外层为7的Cl元素易得到电子;元素的化学性质不同,故D不正确。

故选A。

14.某同学梳理归纳了以下知识,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

①元素周期表共有七个周期18个族

②电解水实验中负极与正极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

2

③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的粒子

④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⑤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⑥镁原子和氦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为2,因此镁元素和氦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A.1个B.2个C.3个D.4个

【答案】A

【解析】①元素周期表共有七个周期14个族,该选项说法错误,因为第八、九、十三列是一族;②电解水实验中负极与正极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

1,该选项说法不正确;③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的粒子,例如1个水分子和1个甲烷分子都含有10个质子,不属于同种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④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例如磷元素可以组成红磷和白磷,白磷和红磷混合组成混合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⑤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例如高锰酸钾中含有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⑥镁原子和氦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为2,但是镁元素和氦元素化学性质不同,这是因为氦元素属于稀有气体元素,化学性质极不活泼,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15.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化合反应的生成物只有一种,所以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B.同种元素的粒子质子数相同,所以含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有机化合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化合物

D.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溶液一定显酸性

【答案】D

【解析】A、化合反应的生成物只有一种物质,生成物只有一种物质的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例如氧气生成臭氧的反应,生成物只有臭氧,但不是化合反应,错误;B、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例如水分子与氨气分子质子数相同但不是同种元素,要说明是同种元素须指明是原子做前提,错误;C、通常把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作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但并不是所有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和碳酸盐等具有无机物的特性,通常把它们看作无机物,所以二氧化碳含有碳元素,但不是有机化合物,故错误;D、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一定显酸性,正确。

故选D。

16.现有5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钠溶液.要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1倍,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增加5g硝酸钠B.倒掉一半溶液

C.蒸发掉25g水D.增加50g同种溶液

【答案】C

【解析】50g10%的硝酸钠溶液含溶质的质量为50g×10%=5g,含溶剂50g-5g=45g。

A、设需要再溶解该物质的质量为y,(50g+y)×20%=50g×10%+y,y=6.25g,故选项采用的方法错误。

B、溶液具有均一性,把溶液的量倒掉一半,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仍为10%,故选项采用的方法错误。

C、设需要蒸发水的质量为x,(50g-x)×20%=50g×10%,x=25g,应蒸发掉25g水,故选项采用的方法正确。

D、由于不知增加的50g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故选项采用的方法错误。

故选:

C。

17.误差分析是定量实验的一个重要内容,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用量筒量取10mL水,仰视读数,会导致水的实际体积偏小

B.测定溶液的pH,先用水将pH试纸润湿,会导致测出的pH偏大

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铜粉的量不足,会导致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

D.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氯化钠中含有杂质,会导致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大

【答案】C

【解析】A、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体积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仰视读数,则会导致水的实际体积偏大,错误;B、测定溶液的pH,先用水将pH试纸润湿,对于酸性溶液,pH变大,对于碱性溶液,pH会降低,错误;C、若铜粉的量不足,则空气中的氧气不能完全耗尽,故测量结果偏低,正确;D、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氯化钠中含有杂质,相当于氯化钠的质量偏小,故会导致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错误。

故选C。

18.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加入下列物质,充分反应后,溶液的pH值没有明显变化的是(  )

A.锌粉B.硝酸银粉末

C.碳酸氢钠粉末D.氢氧化钡粉来

【答案】B

【解析】A、稀盐酸和锌反应后酸性减弱,pH升高;B、稀盐酸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酸性几乎不变,溶液的pH值没有明显变化;C、稀盐酸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后酸性减弱,pH升高;D、稀盐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反应后酸性减弱,pH升高。

故选B。

19.金属和溶液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铝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可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

B.常温下,将5ml酒精加入95ml水中,可配制质量分数为5%的酒精溶液

C.武德合金(铋、铅、锡、镉等金属合金)用于电路保险丝,熔点比锡高

D.蔗糖、氢氧化钠的水溶液都能导电,因为溶液中都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答案】A

【解析】A、铝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可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故A正确;B、常温下,将5mL酒精加入95mL水中,溶液的质量小于100mL,配制的酒精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5%,故B不正确;、武德合金是铅、铋、锡、镉组成的合金,熔点很低,常用于制作保险丝,故C不正确;D、氢氧化钠的水溶液都能导电,因为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蔗糖的水溶液中不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故D不正确。

故选A。

20.化学概念间有包含、并列、交叉等不同关系。

下列选项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

【答案】A

【解析】A、化合反应中有的属于氧化反应,有的不属于氧化反应。

氧化反应中有的属于化合反应,有的不属于化合反应。

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属于交叉关系,故正确;B、纯净物和混合物是并列关系,故错误;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并列关系,故错误;D、化合反应属于化学反应,二者是包含关系,故错误。

故选A。

21.下列关于化学史的认识错误的是()

A.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B.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C.我国科学家张青莲主持测定了铟、铱、锑等多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被国际原子量委员会采用为国际新标准

D.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答案】D

【解析】A、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并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故正确;B、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正确;C、我国科学家张青莲主持测定了铟、铱、锑等多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被国际原子量委员会采用为国际新标准,正确;D、元素周期表是由门捷列夫发现的,故错误。

故选D。

22.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生活

B化学与安全

①用肥皂水可以鉴别硬水和软水

②用镶有金刚石的玻璃刀裁玻璃

③碳酸钙可以做补钙剂

①炒菜锅着火可以用锅盖盖火

②在室内一盆水能防止煤气中毒

③夜间发现液化气泄漏开灯寻找泄漏源

C化学与资源

D化学与发现

①防止铁生锈是节约金属资源的途径之一

②煤、石油、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

③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

①张青莲制出了纯碱

②拉瓦锡用实验证明了空气的组成

③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答案】A

【解析】A、①肥皂水加入硬水和软水中根据泡沫多少的不同,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②金刚石硬度大,常用于切割玻璃;③碳酸钙含有钙元素,可与胃酸反应,被人体吸收;故选项化学知识归纳正确;B、在室内放一盆水,不能防止煤气中毒,因为一氧化碳不溶于水;夜间发现液化气泄漏,不能开灯,防止引燃液化气;故选项化学知识归纳有错误;C、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故选项化学知识归纳有错误;D、张青莲没有制备纯碱,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元素周期表,故选项化学知识归纳有错误。

23.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

下列数轴表示错误的是

  

A.地壳里所含各种元素的质量分数关系:

B.不同种原子间的序数关系:

C.空气中各物质的体积分数大小关系:

D.氮气、氮的化合物与化合价的关系:

【答案】C

【解析】A、地壳里所含各种元素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氧、硅、铝、铁,与数轴关系一致,故A正确;B、钠、镁、铝、硅、磷的原子序数依次为11、12、13、14、15,原子序数依次递增,与数轴关系一致,故B正确;C、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

氮气:

、氧气: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水蒸气和杂质:

所以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比二氧化碳大,与数轴关系不一致,故C错误;D、利用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根据H为

、Na为

价、O为

价,可计算

中N为

价、

中N为

价、

中N为

价,单质中化合价规定为0,与数轴关系一致,故D正确。

故选C。

24.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下列有关模型正确的是(  )

A.

原子结构模型B.

物质分类模型

C.

燃烧条件模型D.

空气组成模型

【答案】D

【解析】A、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包括质子和中子,故A错误;B、根据组成物质的种类可将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其中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故B错误;C、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一是要有可燃物,二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三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C错误;D、按体积分数计算,空气中氮气约占78%,氧气21%,二氧化碳0.03%,稀有气体0.94%,其他气体和杂质0.03%,故D正确。

故选D。

25.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推理,其中正确的是()

①因为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②因为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在化合物中显正价的一定是金属元素

③因为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一定是单质

④因为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⑤因为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所以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一定是分子

⑥因为化学变化时分子种类改变,所以分子种类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A.⑤⑥B.①②④C.③④D.⑥

【答案】D

【解析】①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氧化物,如KClO3,故选项说法错误;②化合物中,金属元素一定显正价,但在化合物中显正价的不一定是金属元素,如:

水中氢元素显+1价,但氢元素是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③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但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④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带电荷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如:

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故选项说法错误;⑤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所以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一定是分子错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由原子保持,如铁的化学性质是由铁原子保持的;故选项错误;⑥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所以分子种类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正确;故选项正确;故选D。

26.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部分化学知识,你认为都正确的选项是

A.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B.物质的鉴别

①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常用于干燥某些气体

②CO具有可燃性常用于炼铁

③铜丝具有导电性常用作导线

①用酚酞试液鉴别稀盐酸和食盐水

②用二氧化碳区分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

③用灼烧法鉴别衣服是纯棉制品还是合成纤维制品

C.对化学资源的认识

D.化学与人体健康

①可用塑料来代替钢制造部分汽车零部件

②合成橡胶、铝合金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③稀土资源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应合理利用与保护

①人体缺维生素A时容易患夜盲病

②禁止食用甲醛溶液浸泡的海产品

③冬季用煤炉取暖,注意通风,谨防煤气中毒

【答案】D

【解析】A、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故可用于冶炼铁,故A错误;B、酚酞遇到氯化钠和盐酸都不会变色,不能鉴别,故B错误;C、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错误;D、①人体缺维生素A时容易患夜盲病;②禁止食用甲醛溶液浸泡的海产品,因为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③冬季用煤炉取暖,注意通风,谨防煤气中毒,故正确;故选:

D。

27.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人物

B.化学之最

①相对原子质量测定:

张青莲

②元素周期律的发现:

拉瓦锡

③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

门捷列夫

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Al②相对分子量最小的氧化物:

H2O

③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石墨

C.物质鉴别所用的试剂

D.物质的用途

①硬水与软水:

肥皂水

②二氧化碳与氮气:

澄清石灰水

③水与过氧化氢溶液:

二氧化锰

①氧气:

炼铁、医疗急救

②一氧化碳:

炼钢

③二氧化碳:

灭火、气体肥料

【答案】C

【解析】A、①相对原子质量测定:

张青莲,正确;②元素周期律的发现:

门捷列夫,错误;③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

拉瓦锡,错误;B、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Al,正确;②相对分子量最小的氧化物:

H2O,正确;③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金刚石,错误;C、①硬水与软水:

肥皂水,软水起泡沫多,硬水起泡沫少,正确;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氮气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正确;③水中加入二氧化锰无现象,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产生大量气泡,正确;D、①氧气可用于炼铁、医疗急救,正确;②一氧化碳有还原性,可用来冶炼金属,错误;③二氧化碳可用来灭火、作气体肥料,正确。

故选C。

28.下列关于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室用CO还原Fe2O3制取铁时,先点燃酒精灯

B.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先称量,再调节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