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84552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调研报告.docx

《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调研报告.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调研报告.docx

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调研报告

 

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

 

《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

调研报告

 

一、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设立调研的背景

据统计,目前我国现有营养专业人员还不到4000人,每30万人才拥有一名营养师,与发达家相比差距很大,这与我国的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相适应。

经权威机构预测,营养师职业将是我国新世纪最热门的职业之一。

1、我国对营养师的需求现状:

我国有着几千年的饮食文化,“药补不如食补”、“药食同源”的观念深入人心。

但是对于“食补”应该怎么补却很少有人说得清,这就需要营养师的专业指导。

“非典”以后,人们开始真正关注营养,这也把营养师的缺乏推向了风口浪尖。

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就意识到:

“科学的营养搭配、均衡的膳食可以改变一个人、一个家庭乃至一个民族的前途。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在制订经济发展战略的同时,重点做了2方面的工作,那就是抓教育和国民素质。

1947[1]年,日本颁布了《营养师法》,1952年又制定并推行了《营养改善法》。

法律规定,凡能容纳100人就餐的食堂必须配备至少1名营养师。

目前,日本拥有专业营养师40万人,与全国人口的比例达到了1∶300。

营养师广泛分布在医院、学校、食堂、宾馆、食品加工企业和政府部门等,为全国民众及时提供营养指导。

与日本和美国相比,我国营养师的现状不容乐观。

目前我国营养师不足4000人,而且,在这有限的4000人当中,也是半路出家者居多,专业人士甚少。

中国营养学会2002年的一项调查显示:

在受访的403所医院中,只有47%的医院设有营养科,一半以上的医院根本没有营养科建制,营养师的配备更无从谈起。

医院里营养方面的工作人员共1722人,而真正具备营养师资格者只有392人,仅占23%。

最需要营养师的医院尚且如此,食堂、宾馆、学校的情况就可想而知了。

目前,仍有很多人在营养膳食方面存在很大的误区,传统的饮食习惯与科学的膳食观念之间也存在不小的冲突,通过营养师对此进一步加强科学的引导很有必要。

有专家认为,人均GDP指标由1000美元增加到3000美元的时期,是居民膳食营养结构迅速发生变化的关键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加以正确的营养指导,将明显提升我国居民的体能和智力水平。

医院、学校、幼儿园、宾馆、饭店、运动队、食品企业、健身俱乐部、美容院、社区、养老院等都对营养师有强烈的需求,这一需求量至少要在400万人以上。

有关部门已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

据有关人士介绍,目前我国正在加紧制定相关法律以提高营养师的社会地位,并将逐步在医院、幼儿园、学校、企事业单位的公共食堂及餐饮服务业推行营养师制度。

2、医学营养专业的就业前景

目前,我国以营养师为主体的营养指导专业人士奇缺,全国现有营养师不到4000人。

日本是世界上人均寿命最长的国家,按照其每300人配备1名营养师的现行比例推算,我国营养师行业有400万个工作机会虚席以待。

权威机构预测,营养师将是我国未来最热门的职业之一,具有广泛的社会需求及良好的就业前景。

21世纪的朝阳职业卫生部起草的《国民营养条例》规定:

100人以上的餐饮单位、学校、幼儿园、社区必须配备公共营养师;300人以上的餐饮单位必须配备营养管理师。

根据《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规定,今后只有公共营养师/营养保健师才有资格推销保健食品。

营养师就业之途宽广,可供营养师就业的领域很多:

(1)通常在医院、社区健身中心或保健机构工作,负责确诊患者的营养问题,列出保健计划,并监督饮食变化的有效性。

(2)营养师加盟餐饮服务管理行业,使得无论是一日三餐还是零食小点都

能安全、卫生、经济地预备和配送。

(3)为个人、机构、商务组织提供有关营养、食疗和餐饮服务等方面的专家建议,这类营养师一般在专业咨询机构工作。

(4)在社会公共保健领域和社会服务部门工作,负责了解大众的营养需求,确认社区中的营养问题,提出营养教育项目和健康促进战略,并向其他公众部门、专家和公众提供讯息与咨询服务。

(5)为食品和制药公司、市场协会和餐饮服务供应商服务。

营养师协助企业领导进行研究,对管理和市场提出专家性意见,促使企业生产出更好的营养食品并投放市场。

(6)通常在大学、保健机构和企业工作,负责制订研究项目的计划并执行。

这些项目能从根本上提高医疗与护理水平,节约餐饮服务成本。

3、医学营养教育现状调查与思考

通过对国内外医学营养教育发展的比较发现,我国的营养教育虽然起步很早,但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得到持续的发展;现在营养教育逐渐得到重视,社会营养培训与正规化培训正在开展,但我国至今没有一部有关营养方面的法律法规出台。

而美国、日本等国家有一系列与营养相关的立法;有较成熟的营养教育和营养普及的工作程序与方法。

《卫生部关于加强临床营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界定了临床营养科室的任务“是负责全院病人基本膳食与治疗膳食、诊断膳食、代谢膳食及要素膳食的调配、制备与供应;承担疑难、重危及手术病人的营养会诊;制定病人的营养治疗方案及进行膳食指导;检查营养治疗的临床效果及营养管理实施情况;开展营养宣教、咨询、教学和科研工作”我国营养师人才缺乏,大众对营养的认识还很不够,没有认识到营养与健康、营养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没有在营养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

调查显示,我国的营养工作、营养教育工作与国外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国家营养法制不健全、国民营养观念不强、营养工作不规范等方面。

[2]我国社会上举办营养师培训的机构很多。

从总体上来看,社会上举办这类培训还是有益的,起到了传播营养知识的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从办学机构的地区分布看,覆盖了全国大中城市;从主办单位的性质看,结构复杂需要规范;从颁发的证书看,对就业、上岗是否有帮助还未知;从课程设置看,缺乏系统性,知识、技能很难达到营养师的岗位要求;从培训时间上看,3~5个月不等;从课时安排上看,100~300学时不等,这样的培训只能起到营养常识扫盲的作用;从使用教材上看,没有统一的教材,除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葛可佑主编的《中国营养师培训教材》质量较高以外,其他教材都存在缺陷。

有的教材1页上有5~6处错误;从培训方式上看,多数为面授。

虽然多数培训班教学大纲安排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内容,但实践教学往往形同虚设;从招收对象要求看,普遍存在起点低、要求不规范等问题,这样起点的人员在短短3~5个月时间里被培养成营养师几乎是不可能的;从收费标准看,普遍偏高,平均收费相当于一所正规院校半年的学费,而且都是理论课,没有任何耗材。

专家普遍认为,营养师是一个社会职位和职业素质较高的职业,对人员素质要求较高,学校正规化培养是培养营养专门人才的最好途径。

解放后,我国医学营养专业经历了在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中开设到1995年因医学专业目录调整取消,最后顺应市场[3]经济需求而恢复的艰辛历程。

通过文献查阅、网上资料收集,目前国内开展营养学专业本科教育的院校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等;开展营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学校有郑州大学;开展医学营养专业高职高专教育的学校有辽宁中医学院、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辽宁中医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甘肃中医学院等。

据了解,

新疆地区只有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开设了医学营养本科和研究生专业;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食品营养相关专业。

目前为止,新疆地区还没有高职高专院校开设医学营养专业。

在开展医学营养专业的高职高专院校中,医学营养教育初具规模。

以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例,该校该专业是在经过社会需求调查、专家论证的基础上建立的。

人才培养计划制订程序是:

根据培养目标确定专业技能项目,依据专业技能要求选择理论授课内容,按教学规律、人的思维发展规律、高职教育特点编排教学顺序和时间。

为达到培养目标及质量标准的要求,该校为该专业成立了专业指导委员会;培养了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建立了比例合理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配备了功能齐全、设备先进、职业氛围浓厚的校内实验室、校外实训基地;选用了高质量的教材;形成了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

以上资料表明,我国医学营养专业被纳入高等教育的时间不长,尚处于起步阶段,还不成熟,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亟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时代需要营养师,时代呼唤医学营养专业教育。

目前,中国营养学会受国务院法制办的委托,组织专家起草了《国民营养管理条例》,强调了营养专业人才的培养,在高等医药院校、农业院校应设置医学营养或食品营养专业。

为满足近期营养工作的需要,中国营养学会根据中国科协的指示精神,在各省设立了营养师培训基地,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欢迎。

相信随着相关部门领导和广大群众对营养学认识的不断提高,我国营养专业教育必将有一个长足的发展,为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优秀的人力资源。

因此,医学营养学的发展不仅反映了医学科学的进步,同时还能提高卫生投资的经济效益。

职业教育必须为经济发展服务,经过深思熟虑,医学系决定新增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为使新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教学标准开发更准确、更科学,我系于2010年12月开展了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人才需求的调研。

一、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设立调研基本思路与方法

1、调研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开门办学、搭快车”的基本理念为支撑,充分尊重行业用人单位对生产与服务一线应用型人才的客观要求,结合现有地区本行业从业现状和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群的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把握用人单位对本专业的需求,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培养面向21世纪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医学营养学方面的技术人才。

本专业按照新的教学理念,结合和不断调整专业培养与人才市场的需求,通过对医学营养基础理论、临床医学概论、食品卫生和预防医学等科目的学习,达到毕业后既能够从事临床营养的工作,也能够担当保健食品开发研究、市场营销以及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等营养与食品卫生相关的工作。

2、调研基本思路和方法:

为使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医学系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凸现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实践性和先进性,与用人单位需求实现“零距离”对接,本次调研严格遵守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设定的要求,通过紧紧依靠行业,深入与本专业联系较为紧密的行业协会、医院、社区和学校等单位沟通,从而能从宏观上把握行业、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及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现状。

在此基础上确定专业教学改革思路、培养目标及专门化方向等,提出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建设思路和建议。

调研内容:

包括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对应行业的人才结构现状、专业发展趋势、人才需求状况、岗位对从业人员知识及能力的要求、相应的职业资格、学生就业去向等。

调研方式:

个别面谈、电话访谈、座谈会、文献检索、网站查阅等。

调研范围:

阿克苏地区的各级医院、社区康复机构、食品卫生单位等。

调研对象:

营养与食品卫生人员、医院的医师、中医康复科主任,以及用人单位人力资源负责人等。

调研过程:

信息采集——信息归纳——信息分析——建议——专题论证——信息补充——改革建议定稿。

由于经费限制,我们采用了个别面谈、电话访谈作为调研的主要方式。

通过调研使我们较全面地把握了目前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对应的行业、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以下是对调研结果的分析:

二、阿克苏地区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人才需求调研

1.阿克苏地区营养与食品卫生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在阿克苏地区,近年来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观念和医药消费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固有的“没有疾病就是健康”的观念发生了变化,心理疾病、亚健康状态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医疗行业的服务方式的转变也势在必行,随着营养与食品卫生被人们逐渐认识,将使得患者更多选择在平时多注意营养保健而不是等到病重后再去住院。

行业的变化,势必引起人才需求的变化,加强医疗行业人才需求的调研,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而掌握行业现有人员构成情况则是我们调研的基础和出发点。

2.阿克苏地区康复医学技术行业从业人员基本情况

根据调研显示,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