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范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836962 上传时间:2023-04-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7.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范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范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范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范文.docx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范文.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范文.docx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范文

汉语言学专业本科毕业

汉语言学专业本科毕业一汉语言学络资应用

一、精心设计整合汉语言学专业的络教育资

随着计算机络技术和多信息技术的迅速,络教育已成为终身学习特别是远程学习的一种有效形式,其主要特点是突破教育过程的时空限制,实现络教育资的共享。

因此,络教育资的建设、整合与利用是保障络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

从2001年开始,广播电视大学(以下简称电大)的汉语言学专业在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试点精神的指导下,在教学模式的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电大络设施为基础,整合利用多种络教学资,发挥电大络教学的优势,通过上交互式教学,为学生提供有力的学习支持服务。

整合利用多种络教学资,对于电视大学系统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教育专家指出,国家建设的远程教育系统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其系统内部资的共享应是一个典。

广播电视大学系筹规划、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决定了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特有的资共享机制。

2000年以后中央电大与TCL合作建设远程教育资,成立了电大在线,推出的平台和资开始实行有偿资共享。

[1]对于学习者说,真正有效的学习资是必须经过精心设计的,能满足学习者自主学习需要的教育资。

络教育资是学生尤其是自主学习的学生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的重要泉,所以络资的设计非常关键,而不应是传统课程的电子版本.[2]在电大在线平台上,中央电大为汉语言学专业设计了丰富的络教育资。

为了便于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央电大制作了计算机IP课件,络直播课堂,并在上定期发布教学大纲、教学重点和难点解析、形式多样的练习题和期末复习指导。

通过中央电大的在线平台,学生还可以陆续看到一些配套的动态教学信息。

电大汉语言学专业在专业建设中,充分利用中央电大提供的络教育资,同时自身也精心设计和建设多种络教学资,并与中央电大的资加以整合应用.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各门课程的责任教师制作了解析重点难点的页,又针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在上发布作业讲评和例题解析。

同时,还把责任教师开展教学环节的录像片,制作成IP课件挂在上。

这样,就使不同地区、不同分校的学生共享了汉语言学专业的络教学资.2008年以的专业建设中,汉语言学专业先后建设了四门络课程现当代学名著选讲、化专题讲座、美学专题和信息检索,为学生学习这些课程提供了丰富的上资.为适应电大远程教育的络教学特点,方便学生学习和考试,汉语言学专业还对三门补修课程汉语基础、学基础、外国学基础进行了流课件和络化考试的题库建设工作.汉语言学专业不仅整合了电大系统的络教育资并加以有效利用,而且鼓励学生通过络去获取更多的教育资。

说信息高速公路将无数教师和作者的最好劳动起,让所有的人分享。

教师将能够利用这些资料作教学课题,学生们将有机会相互探讨这些资料.

这一途径有助于及时把亲自受到最佳教育的机会传到甚至是不能有幸进入最好学校或没有得到最好家庭支持的学生那里。

[3]当代络技术的,为利用Internet(因特)和Intranet(局域)等络进行教育提供了技术支持,上图书馆以及大量的上学校、个人页、专题站、电子等个性化教育资,为学生学习汉语言学专业提供了丰富的络教育资。

络的巨大信息包容量所提供的各门课程的学习资远远大于任何教师、任何教材乃至任何一座图书馆所能提供的信息量。

汉语言学专业通过精心设计整合的络教育资,使学生获得了丰富充实的学习资,使他们的学习不受地域、时间等的限制,在空间上,使在授课教师面前学习的学生与距离教师百里之外的学生没有本质的区别;在时间上,学生随时都可以进行汉语言学专业的学习。

络使用上的极大自由度,也使学生不受化水准、专业知识、年龄大小的限制.汉语言学专业利用络教育资进行教学,实现了上多信息和多信息资共享.

二、教师是络教学资整合利用中的主要力量

面对络的迅速,教师传统的知识权威已无法与庞大的络系统、强劲的络功能相抗衡.络打破了教师对知识信息的垄断,原有的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的传统模式已经过时,教师正面临与络分享权威的境地,教师的专业权威和感召权威面临着络权威的挑战。

在今天,络教育中的教学者教师,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老师,而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辅导者,学生成为教育过程的主导者。

因此,从现代教育的观点看,教师是络教学资建设整合中的主要力量和络学习的协作学习伙伴,所以也是一种重要的络教育资。

电大要求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要求教师变教育观念,从以教师为中心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从以教为中心变为以学为中心。

汉语言学专业的专兼职教师们积极地应对络权威的挑战,主动地参与络教学,尽快适应络教学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和能力,提高络环境下的职业和技术素质。

电分校的任课教师,不仅了络知识和以计算机络化教育环境下进行多络教学的基本知识技能,利用计算机多进行教学设计的知识技能等,还通过观念适应、知识适应、技术适应乃至化适应,全方位地自身适应络生存环境的能力,成为络教育中真正的行为主体,在络教育资的设计、建设和整合中发挥了生力军的作用.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即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和工具,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

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络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创设情境、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索的认知工具。

汉语言学专业在络教学中,充分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也突出络教学的辅助功能。

随着信息技术、络技术、通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越越深入,多计算机和多络教学已被作为一种认知工具、学习资使用,教师对络教学给以了足够的重视。

在专业建设中,汉语言学专业发挥电大系统优势,推动教育教学和络教育的,通过专业大教研组、课程教研组的活动,电大系统汉语言学专业和课程教师的相互沟通与协作。

这样,一方面为汉语言学专业教师不断提高上教学能力搭建更好的专业与课程平台;另一方面,专业大教研组、课程教研组的教师队伍,为汉语言学专业的络资建设提供了电大系统内专兼职教师的集体合力,一些分校教师为汉语言学专业建设中的络资建设做出了很有成效的工作.汉语言学专业整合利用络教育资进行教学,实现了教师与学生教与学信息交流的双向化。

将多技术引入学习过程,由于多技术的人机交互特性,学生利用计算机的键盘和鼠标,可方便地选择学习内容和探索路径。

这样就可以很方便地实现艺术欣赏学习过程中的信息反馈与交流.这种交流包括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教师与计算机、学生与计算机等多向交流。

汉语言学专业责任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随时调整学习过程,而学生也随时向教师反馈自己的学习情况,教师能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使所有学生都能取得满意的学习效果。

三、调动学生参与络教育资的整合与利用

在络时代学生的视野中,他们不仅可以从学校教师处接受到书本知识,而且还可以从络上接受到新的知识。

由于信息络技术不仅具有极强的存储功能,而且具有快捷准确的功能,在知识的今天,对于学生说,最重要的已不再是知识的拥有量,而是获取、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电大汉语言学专业的教学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把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到学科学习中,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积极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变接受式学习为体验式、探究式、协作式学习,使学生在各门课程的学习中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手段,参与到教学活动和络教育资的建设和整合利用中,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

因特(Internet)拥有世界上最大、最丰富的信息资,万维(Web)是借助因特这个络构建的一种信息服务的方式,它使相互分割的本化为一个超链接的信息络,变成一个覆盖全球的巨大的虚拟信息资库即超本(Hypertex)t。

超本被麻省理工大学实验室尼葛洛庞帝教授叫做没有页码的书和随心所欲多.[4]

超本的特征是学习的非线性和多结局。

阅读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需要,根据自己意愿进行探或者应用的联想探索。

因此,即使学习同一本,由于每个人的能力和水平的不同,他们所获得的信息即探索的结果也可能不尽相同。

超本对于学生汉语言学专业的学习和参与络教育资的整合都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尼葛洛庞帝教授说你可以把超想象成一系列可随读者的行动而延伸或缩减的收放自如的信息.各种观念都可以被打开,从多种不同的层面予以详尽分析。

[5]因而这种非线性学习特别适合于学生在汉语言学专业学习中对艺术作品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为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培育创造条件.在对艺术作品探索过程中,学生不是机械地记忆信息,而是根据某项任务,学习如何自行获取信息和到哪里去采集信息,如何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评价、筛选和加工,如何根据自身需要充分利用信息,这样可以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建构主义学者维果斯基认为知识不能直接灌输,应由学生发挥自己的认知能力自行建构.

学习及是一个化及协作的活动,汉语言学专业的教师鼓励学生协作式学习,把教师的角色定位在学习的促进者,以学生的学习活动取代教学活动;教师设计适当的学习环境,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对艺术知识的兴趣,在已有的学习基础上,丰富他们的艺术经验,使他们在认知的阶段上,有所超越和突破,以提升他们的认知水平。

协作式教学策略,要求为多个学习者提供对同一问题用多种不同观点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综合的机会,以便集思广益.这不仅对问题的深化理解和知识的掌握运用大有裨益,而且对高级认知能力的、合作精神的培养也有显的促进作用,因而,基于计算机络的协作学习正日益受到国际上愈愈多教育工作者的研究与关。

目前在基于Internet的教育络中,常用的协作式教学策略有竞争、协同、伙伴和角色扮演等多种不同形式。

可以说,协作式是最能体现络特性,也最有利于21世纪新型人材培养的一种教学策略之一。

在电大各分校的汉语言学教学班上,汉语言学专业一些课程的责任教师采用协作式教学策略,组织了围绕各门课程的有关专题展开的讨论课。

教师要求学生们利用因特去搜集信息,在不同的层面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综合。

同学们通过在没有页码的书中的遨游,各自获取了丰富的信息,制作了图并茂的向同学们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因此,学生的讨论发言并收获颇丰。

总之,通过这种基于络的协作式学习,学生们对于各门课程的基本特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且大大拓展了知识面,信息能力和认知水平都得到了提高,培养了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同时,也丰富补充了汉语言学专业的络教育资.

四、对远程教育络教育资运用的借鉴

是世界上络教育资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府、高校和民间组织都为络资的建设和使用投入了大量的和研究力量。

府组织建设的络资多为国家级的大型资,其中有代表性的有ERIC,即教育资;FREE,即联邦优质教育资。

这些为全美教师和学生的络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络教育资。

[6]笔者在2006年秋赴考察远程教育的过程中,了解了史蒂森理工学院、康涅狄格州州立大学、康涅狄格州络学院等高校和远程教育机构开展现代远程络教育的一些情况,也找到差距和不足,学到了可在汉语言学专业中借鉴的经验。

史蒂森理工学院的远程教育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络教育.史蒂森理工学院现在的络教育完全没有面授,就是两种方式实时和上存留。

授课是通过络实时进行的,类似我们的双向,另一端的学生如果没听懂或有疑问,可以打个表情表示,教师会停下进一步解答。

上存留的是六个模块,包括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要求、每周的讲义、作业、联络工具、学生的成绩和学生对课程的评价。

史蒂森理工学院的络教育用的是从WebCT购买的软件,然后为教授们提供一个培训,使他们掌握如何运用上教学工具的技术。

康涅狄格州州立大学从1997年开始逐渐进行上授课,到2001年全部课程均可在上教授,是第一个能在上授予图书馆学硕士学位的学校.其课程络平台是利用一个软件供应商提供的。

络课件的制作基本是由课程教师完成,可依靠相关的技术人员。

络课程使用的是课程应用软件,它包括讲课内容(大纲、时间表、讲义)、通讯(课堂讨论、电子信、即时讨论、书写板)、作业(、考试、课件、分数报告)、学习资(全资料、络连接)、安全保障、档管理等项目。

康涅狄格州络学院在全国通过络选择高质量教师,录用后先培训,同时要对教师的教学内容进行审定,看是否适合进行上教学。

教师第一轮任课,学校组织专家、教授进行3次问,工作考核合格校方才正式聘用。

在学期课程结束后,学院要在学生中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展开调查和鉴定。

调查的主要内容是有无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互动性教学的开展状况、教师48小时之内答疑的情况等等。

为保证课程内容的更新与实用,学校每五年组织专家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新审定。

络教育资的系统性和丰富性,络教学的灵活性,络教学过程的参与性、师生的互动性及教师48小时之内回答学生问题的教学要求等,都为我们更好地在艺术欣赏及其他课程中开展络教育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有益经验。

康涅狄格州络学院确的办学宗旨是质量、质量、质量;资、资、资.这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

我们应该学习远程络教育中对教师的重视,远程络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强化对教师的要求和管理,特别要借鉴史帝森理工学院等院校的经验,推行考核淘汰制。

应要求教师不仅要制作课件,而且要熟练应用上教学工具。

对远程教育师资筛选和考核很严格,在远程络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情况要受到学生的考核和评估,并且已经制度.这就在一定意义上保证了远程络教育的质量。

通过考察与学习,我们从远程络教育中获益非浅。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远程络教育的有益经验,可以帮助我们在汉语言学专业中更好地整合与利用络教育资,以使学生获得高质量的络教育.

汉语言学专业本科毕业二汉语言学教学调查分析

一、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抽取了2007级和2009级的部分学生进行调查。

2007级是作为毕业生的调查样本,对2007级学生的调查是在学生毕业前夕(2011年6月3日)进行的。

2009级是作为在校生的调查样本,对2009级学生的调查是在大学二年级的第二学期末(2011年6月29日)进行的。

2007级共有学生93人,抽取了55个样本,有效样本55个,抽取人数占59%。

2009级汉语言专业的学生共148人,抽取了110个样本,有效样本109个,抽查人数占73.6%.根据调查的需要,对两个年级分别设计了两份调查问卷,其中有些问题是相同的,目的在于比较。

我们对2007级的学生设计的调查表,从10个方面调查了今年毕业生的情况,了解学生面对就业所需的知识和能力,以及他们感到自己需要的知识能力。

对2009级的学生调查,主要了解在校生对于的需求以及对学院、系里组织过的的评介。

二、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毕业,学生选择工作还是继续读研究生的情况

我校汉语言学专业的学生,大学毕业后选择工作还是读研?

笔者对2007级学生和2009级的学生分别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是,2007级汉语言学专业93人,其中考上研究生继续读硕士的只有13人,占13。

9%。

抽样调查的汉语言学专业2009级109人中,打算考研的有49人,占44。

9%。

笔者进一步调查了2009级打算考研的学生选择考研的原因,49人中,选择喜欢读书研究的有12人,占24.5%,选择避免就业的竞争的有2人,占4。

1%,选择硕士比学士就业好些的有35人,站71。

4%。

从调查数据不难看出2009级打算考研的学生,其根本的目的是处于就业的考虑。

也可以预计,在打算考研的49人中,能有多少人能够考上研究生呢?

恐怕至多一半.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到我校汉语言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大多数人的去向是进入职场。

(二)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字表达能力的状况

我们调查了史学院2007级和2009级汉语言专业的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2009级的学生,在回答你对自己现有的口语表达能力(说和讲的能力)满意吗?

这个问题时,选择满意的有20人,占18.3%,选择不满意的有89人,占81。

7%。

在回答你对自己现有的字表达能力(写各种体章的能力)满意吗?

这个问题时,选择满意的有14人,占12。

8%,选择不满意的有95人,占87.2%。

综合两个问题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到,80%以上的的学生对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字表达能力不满,(这里指汉语表达)也就是说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字表达能力亟待提高.调查结果显表汉语言学专业学生口不能言、写不达意的现象比比皆是,学生的说写能力令人担忧。

另一方面,学生又普遍认为,口语表达能力和字表达能力是最需要的能力。

同样,我们通过调查数据可见。

2007级学生回答你在毕业找工作中,感觉最需要的能力是什么?

(可以多选),选择a项专业知识的有22人,选择b项口语表达能力的有38人,选择c项字表达能力的有24人,选择d项人际交往能力的有45人。

他们在回答你在毕业找工作中,认为汉语言学专业学生中最需要提高和强化的能力是什么?

(可以多选)选择a项专业知识的有20人,选择b项口语表达能力的有33人,选择c项字表达能力的有32人,选择d项人际交往能力的有31人。

可见学生在寻找工作的实际中,普遍认为口语表达能力和字表达能力重要性要高于专业知识,并且认为汉语言学专业学生中最需要提高和强化的是口语表达能力、字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

所以,汉语言学专业学生应说和写的能力的培养。

(三)学生撰写毕业的情况

毕业(设计)是大学本科人才培养计划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是检验学生专业知识的重要手段,对培养学生能力、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又是学生毕业和学位资格认定的。

毕业的质量,直接体现人才培养的质量。

对于汉语言学专业学生的毕业的情况,笔者对2007级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于撰写的毕业的内容的调查,学生的选择是选a项2/3抄上或书上的有1人,1。

8%,选b项1/2抄上或书上的有5人,占9.1%,选c项1/3抄上或书上的有18人,占32.7%,选d项参阅资料,自己写作的有31人,占56.4%。

a、b两项合起共有6人,占总数的10.9%,c、d两项合起共有49人,占总数的89.1%。

由此,我们可以说89。

1%的学生的毕业是符合学术规的,不是抄袭剽窃的,学生在尝试自己完成。

对你在撰写毕业时最大困惑是什么?

的调查结果是:

不知道写什么的有8人,占14.5%,面对很多的材料不知道怎么用的有30人,占54。

5%,没有自己的思想的有17人,占30%.数据表54.5%的学生阅读归纳、驾驭材料能力不足.30%的学生缺少创新思想。

(四)学生对于的需求

对你希望汉语言学专业的形式是什么?

(可以多选)的问题调查结果是,2007级的学生希望汉语言学专业形式的人数依次是实习、技能训练、第二课堂活动和其它、参观调查、毕业.2007级学生已经经历了毕业实习、毕业的撰写和答辩,在这两种学校集中组织实施的里,学生优选实习。

同样的问题,我们对2009级中109名学生也做了调查,调查的结果是2009级的学生希望汉语言学专业形式的人数依次是实习、技能训练、参观调查、第二课堂活动和其它、毕业。

2009级是大二第二学期末,他们没有经历毕业实习、毕业的撰写和答辩,但对于这两种的心理期待竟然与2007级学生的选择如此相同,可见学生很看重、很需要实习这种形式。

而且实习和技能训练这两种形式竟然都是排在前面的,而且次序也完全一致,可见两个年级的学生都认为这两中是他们最需要的.对于上面的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我校汉语言学专业学生毕业后的主要去向是进入职场。

(2)由于我校学生50%以上是少数民族的学生,汉语是他们的第二语言,所以,学生汉语口语表达能力和字表达能力较弱。

(3)学生毕业抄袭现象不很严重,但存在驾驭材料能力不足,缺少创新思想。

(4)实习是学生的首选的形式。

三、教学之策略

结合客观调查的资料以及情况分析,我们了解了客观存在的学生生态,阅听了学生的接受与需求,然后提出了汉语言学专业的教学改进之策略。

(一)以学以致用为目标,调整汉语言学专业的课程设计

从学生的实际需求,的价值趋向看,我校汉语言专业的课程设计需要考虑毕业后就进入职场的绝大部分学生,使学生通过某些课程的选修能够增加职场竞争力,学以致用应该不只是一种口号,应该成为普世的教学价值。

我们汉语言学专业的课程设计围绕一主线,就是以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主线,培养理论与、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并重的适应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尤其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增加一些性强的课程,比如现代汉语、应用写作、演讲与口才、普通话培训等,以便学生提高汉语口语表达能力和字表达能力。

(二)固本与实用联姻,理论教学与教学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固本

指对于汉语言学专业传统的课程继续保持,而且对于经典学科的教学和演练需要,比如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古今汉语等,这些是汉语言学专业的本,基于务实固本。

实用是指固本的基础上,课程设计兼顾实用化、创意化、.我校的类型属于教学型为主的普通高校,以本科教育为主,有条件的可适当担负研究生培养任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1],不是高职高专院校,培养岗位型、技能型人才。

所以我们汉语言学专业在进教学的规划和落实上,必须考虑学校的这一根本定位,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也就是不能把我们的学生训练成技术工人。

所以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我们必须把握一个原则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观念。

在具体实施中是以课程为依托,在专业基础课的教学过程,始终贯穿能力培养这一主线,理论与相结合,以专业理论指导,在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推动理论的学习和创新思维的开发。

为什么采取这样的举措呢?

这是基于专业属性、课程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而采取的办法。

中系的许多课程是人内容,人素养是能力的潜在因素.人的高度与格局是一个人后期的重要影响因素。

张高评认为一个受过的,毕业进入职场,的确凭借专业能力[2];之后五年、十年,谁脱颖而出?

谁能领袖群伦?

谁能独挡一面?

谁可平步青云?

就不再是专业能力挂帅,而是人素养决定了态度和高度。

汉语言学教学是人素养的集散地,是创意思维的大本营,是养成美好态度,提高崇高格局的加油站.所以,我们在构建汉语言学专业教学体系时,重理论与能力并重,避免一味强调而忽视了有些课程的人功能,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汉语言学专业学生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读、说、写、用.对学生这四种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首先贯穿并落实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

比如我们的尝试,各门课程都给出相关的阅读书目,定期检查,以训练学生读的能力;配合要求阅读的内容安排课堂讨论,训练学生说的能力;布置完成课业小,训练学生写的能力;读、说、写综合起,训练学生用的能力。

读、说、写、用的训练要求在每门课程中教学中都有所体现,这一点我们学院已经对每位教师确提出要求。

同时在典型的课程中强化训练,做到由面到点,由分散到集中的不断强化训练。

比如以写作课为代表集中训练写的能力,以演讲与口才课、普通话培训课集中训练说的能力,同时对语言类课程设计整体规划,重学以致用。

(三)形式多样化,提高学生的兴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对某一事物若没有兴趣,便不会主动关它,所以一般说效果不会好的。

比如,学生不愿意,不愿读、说、写、用,其中主要原因是学生对此不感兴趣.由于不感兴趣,即使学生从道理上白的重要性,即使学校通过测评检查学生的情况,学生也只会停留在应付测评,至于一些具体问题的关、思考和研究那是不可能的.可见兴趣对人学习的重要性。

怎样培养学生读、说、写、用的兴趣呢?

基于上面的调查,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我们从改进形式入手,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吸引学生参与。

2.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校内为主,校外补充。

校内有针对的活动是普遍形式,但仅限于校内学生容易审美疲劳,参与的热情会逐渐降温,尤其是对于大二、大三的学生,他们对大学的新鲜感随着大学生活的熟悉,逐渐褪去,对于校园的一些活动开始无所谓或者冷漠。

怎样让他们继续保持的热情,我们的有效办法是把他们带出校园,到去。

这种做法我们已经初步见效。

对于2008级我们组织了一次调查,到永宁纳家户进行语言化调查.对于2009级学生组织了一次宁夏西海固学采风。

此行学生们了解了西海固的风土人情,在宁夏师学院听取了西海固学的讲座。

对此次,学生的看法如何?

笔者跟踪调查了其中的109名学生,设计的问题是对这次西海固学采风的形式,你的看法是什么?

调查结果是选择好,有助于学习的有46人,占42。

2%,选择好,有助于了解宁夏的有46人,占42.2%,选择好玩,对学习意义不大的有11人,占10.1%,选择不好,对学习意义不大的有6人,占5.5%。

合并前两项的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