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读本》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83352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9.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读本》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读本》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读本》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读本》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读本》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读本》教案.docx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读本》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读本》教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读本》教案.docx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读本》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读本》一年级教案

第六课用火安全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并掌握安全用火标志。

2、在现实生活中注意预防火灾,培养学生的防火意识。

3、学习遇到着火的处置方法。

教学重点:

生活中学生的防火意识的培养。

教学难点:

遇到着火的处置方法。

教具准备:

一盒火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盒火柴,问:

同学们,谁能告诉老师,这是什么东西?

它有什么用途?

知道的请举手。

指明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归纳:

火柴;它的用途主要是是点火。

我们在生活中处处需要火,可千万不能在家里乱点火,着了火可不是玩的,无情的大火可能会烧毁物品、房屋,甚至夺走人的生命。

所以同学们要知道使用火的安全知识,小心火灾!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六课用火安全”(教师板书题目)

二、    新授:

知识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1、安全用火

标志

1、我们首先学习安全用火标志,请同学们读课本21页,然后回答问题:

用火禁止标志一般出现在什么地方:

学生阅读、回答:

危险大的部位;

重要的场所;

发生火灾损失的地方;人员集中的场所

2、禁止用火的标志有哪些?

教师指导记忆方法

要求学生必须牢记以下标志:

禁止吸烟

禁止烟火

禁止带火种

禁止燃放鞭炮

2、预防火灾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预防火灾呢?

请同学们阅读这一小节,回答问题

1火炉旁不要放易燃物品;

2不要使用液化气

3不要玩火柴、打火机;

4清理树叶、废纸时,不要点燃,以免引发火灾

5野炊之后,及时熄灭火种。

3、着火了

怎么办

发现着火了,同学们不要紧张。

1、遇到小火,可以用水、沙子等扑灭;

2、遇到油着火,千万不要用水去救火;尽快离开火场并拨打火警电话,请同学们一定要记住这个电话号码。

在火场中,烟雾很大时,要用毛巾捂住口鼻,并弄湿衣服,弯腰或爬行前进。

学生复述:

遇到小火,可以用水、沙子等扑灭;

遇到油着火,千万不要用水去救火

学生回答:

火警电话:

119

学生模拟动作演练

4、瞭望塔

教师读“瞭望塔”,

提出问题:

小方喜欢玩火,他做的对吗?

经过妈妈的教育,小方还玩火吗?

学了这一节你在生活中还玩火吗?

不对

不玩火了

三、课堂检测:

1、请同学们动动脑、动动手,制作三个安全用火的标志牌,并说说应该把它放在什么地方。

2、秋天树叶落下来了,我们在清理树叶时,是应该放进垃圾箱,还是用火烧了呢?

请讲一讲你的理由。

四、课堂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大家一起学习了《用火安全》,学习并制作了安全用火标志,以后我们在生活中看到这些标志一定要按照标志要求去做,还学习了预防火灾的知识以及遇到着火我们做样去做,同学们学习特别认真,知识掌握的也很牢固,更重要的是把这些学到的知识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不得随身带火柴或打火机等火种;不得随意点火、玩火,禁止在易燃易爆物品处用火;不得在公共场所燃放鞭炮,更不允许将点燃的鞭炮乱扔。

在火灾现场,我们小学生要坚持先逃生的原则,确保我们的生命安全。

板书设计:

第六课用火安全

1、  安全用火标志

用火禁止标志一般出现在:

危险大的部位;重要的场所;发生火灾损失的地方;人员集中的场所

禁止用火的标志有:

禁止吸烟禁止烟火禁止带火种禁止燃放鞭炮

2、预防火灾

火炉旁不要放易燃物品—衣服、书籍、纸片、火柴、爆竹等

不要使用液化气

不要玩火柴、打火机;

清理树叶、废纸时,不要点燃,以免引发火灾

野炊之后,及时熄灭火种

3、着火了怎么办

小火,可以用水、沙子等扑灭;

油着火,千万不要用水去救火;

报警电话:

119

第七课 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

1.知道社会上有伤害儿童的坏人。

2.知道坏人欺骗儿童惯用的一些手段。

3.知道一些提防坏人、不上当受骗的方法。

情感目标:

憎恶坏人,有警惕性和自我保护意识。

能力目标:

不轻信陌生人的话;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

教学重点

1.知道坏人欺骗儿童惯用的一些手段。

2.知道一些提防坏人、不上当受骗的方法。

教学难点

憎恶坏人,有警惕性和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过程

一、播放故事,导入新课

1.讲故事:

《狼和七只小山羊》

当讲到“没过多久,“咚咚咚”,有人敲门。

“小山羊乖乖,我是妈妈,我回来了,带来好多好吃的东西。

”时,师问:

“你们猜七只小山羊是怎么做的呢?

现在你们就是这七只小山羊,以最快的速度讨论一下,你们会怎样做?

(把学生分成七人一组,模拟七只小山羊)

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

师:

同学们都说得很好,用各种方法识破了大灰狼的诡计,没有上当受骗。

可是,你们知道吗?

并不是所有的小朋友都向你们这样警惕,他们很容易就被骗了。

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一件事情,请看!

2.播放视频 (当丢丢被坏人带上车以后停止播放。

师问:

你们猜猜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学生回答)

师追问:

我们怎么帮助这个孩子,才能使他不上当受骗呢?

板书:

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

二、学习课文,初步明理

过渡语: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坏人,怎样才能防止上坏人的当呢?

1.学习课文第一部分内容:

学会识别陌生人

学生自读课文内容,师领读,分析讲解。

教师强调:

如果你不能确定陌生人是不是坏人,最好不要和他说话。

2.学习课文第二部分内容:

不要跟陌生人走

继续播放视频。

结合丢丢的故事讲解课文,学习课文内容。

板书:

不跟陌生人走

3.学习课文第三部分内容:

不吃陌生人的东西

师:

有些小朋友很爱吃零食,听到有好吃的东西,就会流下口水,这就给坏人提供了机会,他们会诱使小朋友上当,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千万不能上当。

请看下面内容。

指名读课本第三部分,小组交流,师讲解。

板书:

不吃陌生人的东西

4.学习课文第四部分内容:

不和陌生人说话

师:

如果你一个人在路上行走,这是走过来一个陌生人向你问路,或者请你去一个你很喜欢的地方玩,你会怎样做呢?

生交流讨论,指名发言,

师小结:

一定要记住不搭理他,赶快跑到爸爸妈妈身边,或找一个可以信赖的人。

板书:

不和陌生人说话

5.学习课文第五部分内容:

摆脱陌生人的办法

师:

小朋友们,我们一但遇到了陌生人该怎么办呢?

生想办法,讨论发言。

组织学生表演。

师总结学生的表演,多用鼓励性的语言。

板书:

赶紧离开

学会说“不”

往有人的地方走

不贪小便宜

不告诉他家里的情况

6.教师小结:

在日常生活中,与陌生人交往时一定要提高警惕。

板书:

提高警惕

播放儿歌并讲解:

不轻信 不贪小

遇事情 要动脑

提高警惕不上当

安全自护记得牢

三、指导练习,深入明理

1.学生讨论:

举例说说坏人是怎样欺骗儿童。

2.教师小结:

坏人骗人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要想避免上当受骗,一定要提高警惕。

四、全课总结

我们生活的社会上,是比较复杂的,有好人也有坏人,所以我们与人交往时,一定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要有很高的警惕性,不能随便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能跟陌生人走,不能给陌生人开门,如果遇到坏人,要想办法保护自己,避免自己受到不必要损失与伤害。

当堂测试

演示课件

1.如果有人请你去其他地方玩游戏或吃东西,你会怎么办?

请写在下面。

2.如果一个你不认识的人问你家的电话和地址,你会告诉他吗?

请写在下面。

板书设计:

        第七课 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

提高警惕:

不跟陌生人走

不吃陌生人的东西

不和陌生人说话

摆脱陌生人的办法:

赶紧离开学会说“不往有人的地方走不贪小便宜不告诉他家里的情况

第八课 安全乘车常识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乘车的安全常识。

2、使学生学会正确、安全的乘车方法。

教学重点:

学会安全乘车的知识。

教学难点:

安全乘车常识在实际中的运用。

教具准备:

1、多媒体设备。

2、安全教育图片。

3、《乘车安全》教育片

4、游戏用汽车方向盘,站牌,车箱、配乐曲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同学们,你们出门都乘过什么车?

(生:

公共汽车、家用轿车、自行车等),那你们知道乘车时都应注意什么吗?

好,下面我们先听一个关于佳佳乘车上学的故事。

(佳佳乘车上学,把头伸出窗外。

同学们,在故事中佳佳的哪些做法不安全,谁来说一说?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些安全乘车的常识

板书:

安全乘车常识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平时外出最常用的是公交车,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乘坐公交车有哪些常识。

1、安全乘坐公交车

(1)、看教育短片《乘车安全》,思考乘车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2)、学生讨论按乘车时应注意的问题。

上车:

在站台上有秩序的候车,等车停稳后,让车上的人先下来,然后依次上车,上车后主动刷卡或买票。

乘车:

车辆行驶中,坐好或站稳,并抓住扶手;不能将头、胳膊等部位伸出车外,不大声喧哗或打闹;车箱内不乱扔垃圾。

下车:

等车停稳后下车,不要从车身前后突然穿出。

不能携带的物品:

汽油、酒精、易爆品、小动物等。

(3)、小结:

《安全乘车小提示》:

依次上车,抓好扶手,不要将头或手伸出窗外,不要在车未完全停稳时下车,不要在车前后突然跑出。

2、知识扩展:

(1)提问生活中常用的其它交通工具还有哪些?

(2)看《乘车安全》录像片,了解乘坐家用车、火车、飞机的安全常识。

(3)齐读《安全乘车三字经》:

要乘车,乘客车;上车后,勿乱动;车行中,要坐稳;头手身,不外伸;

要下车,等车停,未停稳,勿跳蹦。

唱欢歌,回家门

3、自行车安全要知道

(1)学生讨论:

多大年龄可以骑自行车?

骑自行车应注意的问题?

(2)看图片学习自行车安全常识

(3)学习书中“瞭望塔”了解自行车尾灯的功能.

4、游戏:

《乘坐汽车去北京》,结合建国60周年大庆,增强爱国情感。

在模拟乘车中练习掌握乘车安全常识。

(放音乐)

三、课堂小结:

1、总结安全乘车所需的常识。

2、想一想:

你会骑自行车吗?

骑车时应注意什么?

当堂检测:

1、在车停稳后,让车上的人先    ,然后再    上车。

2、车辆行驶中,不能将身体的任何部分         。

3、乘车时应把垃圾放进公交车上的     或用       装起来,下车后扔进垃圾箱里。

4、乘车时不能携带    、   、    、等易燃、易爆的危险品。

5、我国法制规定:

不满    岁的儿童不准在道路上骑自行车。

6、自行车尾灯除了装饰作用外,最重要的作用是用于          。

板书设计:

第八课安全乘车常识

公交车:

依次上车,抓好扶手,不要将头或手伸出窗外,停稳时下车

家用车:

不坐副驾驶位,使用儿童座椅或合适的安全带

自行车:

12岁以下不能骑车,靠右行驶,不载人或重物

第九课  养成卫生好习惯

教学目标:

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掌握保持卫生清洁的方法。

活动难点:

知道爱清洁讲卫生是文明行为。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

同学们,让咱们来看一看、比一比,谁的手、脸、衣服最干净?

同学们互比。

师:

请做得好的同学说一说,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师:

这些同学真是爱清洁讲卫生的好孩子。

怎样才能成为像他们一样爱清洁讲卫生的好孩子呢?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如何养成卫生好习惯。

二、学习新课

1、饭前饭后要洗手

(1)谈话:

你爱洗手吗?

你洗手时会发现什么吗?

洗手的水为什么变脏了?

(2)讲述:

手经常摸东西,有很多细菌。

手的卫生很重要,所以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

如果手脏了不洗干净,既影响健康,和别人交往时也不文明。

(3)观察实验:

每一组用酒精药棉擦一擦手,看一看被擦部位怎样了?

棉球上又怎么了?

这说明了什么?

(4)讨论:

当手上的污垢多了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