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浙江专版必修1讲义第一章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83343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56.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浙江专版必修1讲义第一章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浙江专版必修1讲义第一章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浙江专版必修1讲义第一章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浙江专版必修1讲义第一章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浙江专版必修1讲义第一章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浙江专版必修1讲义第一章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docx

《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浙江专版必修1讲义第一章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浙江专版必修1讲义第一章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浙江专版必修1讲义第一章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docx

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浙江专版必修1讲义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加试要求)

第1课时 地球的自转

一、地球的自转运动和昼夜交替

1.地球自转的特点

(1)自转轴:

地轴(北端永远指向北极星的方向)。

(2)方向:

自西向东

(3)周期:

恒星日23时56分4秒,是以距离地球遥远的同一恒星为参考点,它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太阳日24小时,是以太阳为参考点。

(4)速度

2.昼夜交替

地球的自转导致昼夜交替的产生,各地温度发生昼夜变化,生物形成昼夜节律。

[温馨提示]

若地球不自转,也不公转,有昼夜现象,但无昼夜交替现象;若地球只公转不自转,既有昼夜现象,也有昼夜交替现象,只不过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年。

二、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 地方时

1.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

(1)原因:

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2)规律:

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2.地方时

(1)定义:

以一个地方太阳升到最高时的时间为正午12时,将连续两个12时之间等分为24小时,这样形成的时间系统,称为地方时。

(2)特点:

①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经度不同的地方,地方时不同。

②地理位置越靠东边的地方,地方时的值越大。

3.时区和区时

(1)划分:

国际上规定将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占15个经度。

(2)区时:

把某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整个时区的统一时间,又称标准时。

(3)区时换算:

①同一时区,区时相同;②不同时区,采用各自时区;③相邻时区的时间相差1个小时;④同一日期内,东早西晚。

4.国际日期变更线

(1)定义:

一条大体沿180°经线穿行的折线。

(2)作用:

①为了消除因地球是球形而导致的日期换算中的不同结果。

②为了保持180°经线上同一行政归属的地方日期相同。

[温馨提示] 

180°经线与日期变更线并不完全重合,所以日期分界线是国际日期变更线,而不是180°经线。

———————情景导入先思考———————

送瘟神

毛泽东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你理解“坐地日行八万里”这句诗的含义吗?

是否有科学依据?

提示:

赤道的周长约四万千米。

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即使地球上的人不动,一天也会跟着地球转八万里。

———————核心要点掌握好———————

一、地球自转速度的分布及影响因素总结

1.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均为0。

2.纬度相同的两点,自转的速度相同(海拔相同的情况下)。

3.60°纬线上的线速度是赤道上线速度的一半。

4.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运行的角速度与地面对应点的角速度相同,均为15°/h,卫星运行的线速度大于地面上的对应点的线速度。

5.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的因素:

因素

影响

关系

纬度

纬度相同,线速度相同

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

负相关

海拔

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正相关

6.航天发射基地应选择在自转线速度较大、纬度低、海拔高的地区,并且向东发射。

二、晨昏线

1.概念

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线(圈),如下图所示:

2.构成

3.特点

(1)晨昏圈平分地球,其所在平面经过地心,因而是一个大圆。

(2)晨昏圈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

(3)晨昏圈永远平分赤道,但不一定平分其他纬线。

(4)晨昏圈不断向西移动,西移的速度与地球的自转速度一致。

(5)晨昏圈只有春、秋分日与某一经线圈重合,与所有纬线圈垂直。

(6)晨昏圈上太阳高度为0°,但地方时不一定相同。

(7)晨昏圈上晨线、昏线各占一半,纬度最高点为其分界点。

(8)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

00,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

00,该交点分别是晨线、昏线的中点。

———————方法技巧很重要———————

晨线、昏线的判定方法

方法一——自转法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线是昏线,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线是晨线。

如图一,这是以北极为中心的图,地球的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BC线是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线,为昏线;AB线是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线,为晨线。

方法二——时间法

图一中A、C是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它们的时间是一定的,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如A点为6时,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如C点为18时,据此也可以判断是晨线还是昏线。

方法三——昼夜半球法

昼半球东侧为昏线,西侧为晨线;夜半球东侧为晨线,西侧为昏线。

因此在常见的侧视图中,我们可以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和昼夜半球的位置判断晨线或昏线。

由夜半球转向昼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晨线左边一定为夜半球,右边一定为昼半球,如图二左图,昏线正好相反。

所以口诀是“左夜为晨,右夜为昏”。

———————应用体验不可少———————

如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

A.北半球中纬度

B.北半球低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D.南半球低纬度

2.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

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解析:

1.A 2.A 第1题,从图中的指向标看,该区域自南向北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不断减小,这说明南为较低纬度,北为较高纬度,符合北半球的情况。

根据数值大小可

确定在中纬度。

第2题,自转线速度随海拔增加而增加,随地理纬度增加而减小。

3.在下面四幅图的a、b、c、d四点中(阴影为黑夜),处于黎明的是__________(a、b、c、d),处于黄昏的是________(a、b、c、d)。

解析:

晨昏线是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

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从昼半球到夜半球的界线为昏线,处于昏线上的点,将从白天进入黑夜,为黄昏;从夜半球到昼半球的界线为晨线,处在晨线上的点,将从黑夜进入白天,为黎明。

因此,判断黎明、黄昏的方法是:

先确定地球自转方向,然后判断随着地球的自转,各点将进入昼半球还是夜半球,是前者为黎明,是后者则为黄昏。

答案:

a、c、d b

———————核心要点掌握好———————

一、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

原因

受运动惯性的影响,物体总是力图保持原来的方向和速度,但由于受地球的形状和运动的影响,导致它们逐渐偏离了原来的运动方向

特点

地转偏向力垂直于物体的运动方向,只影响运动方向,不影响运动速度,纬度越高,地转偏向力越大

规律

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表现

河岸不对称、大气中的气流运动方向改变、大洋中洋流运动方向改变

原理

应用

(1)河流沿岸人类活动的选址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河流侵蚀右岸,在左岸淤积。

故港口、防洪堤坝一般建于右岸,聚落、挖沙场宜选在左岸,具体示意如下:

(2)炮弹的发射及物品的空投方位确定。

(3)根据天气资料图,正确判断风向及其变化。

(4)根据风或水流的偏转方向判断南北半球

二、地方时的计算

1.地方时的计算依据

地球自转,东早西晚,1度4分,东加西减。

2.计算步骤

(1)一定时

即确定计算时可作为条件用的已知地方时,光照图中,特殊经线的地方时的确定,以下图为例:

(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①昼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如ND。

②夜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24时或0时,如NB。

③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6时,如NC。

④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18时,如NA。

(2)二定向

即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相对东、西方向,如图中求E点的地方时,以D点作为已知时间点,则E点位于D点以东,应“东加”;若求F点地方时,以B点作为已知时间点,则F点位于B点以西,应“西减”。

(3)三定差

即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经度差,以确定时差,如E点所在经线与ND经度相差45°,时差为3小时。

(4)四定值

即根据前面所确定的条件计算出所求时间,如E点地方时为12:

00+=15:

00,F点地方时为24:

00-=21:

00。

三、时区的确定与区时的计算

1.时区确定

若已知某地经度,确定该地所处的时区,方法是:

(已知经度+7.5°)÷15°,所得商即为时区数。

东经度为东时区,西经度为西时区(7.5°W~7.5°E为零时区;172.5°E~172.5°W为十二时区)。

2.求时区差

若两地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则时区数相减;若两地分别属于东、西时区,则时区数相加。

3.求时区中央经线的度数

某时区中央经线的度数=时区数×15°,如西三区中央经线为3×15°=45°W。

4.区时计算

(1)已知某地地方时,求该地区时:

即求该地所在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可利用地方时计算公式求出。

(2)已知某地区时,求另一地区时:

利用公式:

某地区时=已知地区时±两地区时差。

(注意“±”符合“东加西减”原则;两地区时差=两地时区差)

四、日期分界线与日期的变更

地球上日期变更线有两条,一条是人为规定的国际日期变更线,一条是自然变更的0时经线。

如下所示:

1.自然界线(不断变化):

即0时所在的经线,由于地球不停自转,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不停自东向西交替,其速度大约每小时西移15个经度。

自西向东过0时所在经线,日期要加一天;自东向西过0时所在经线,日期要减一天(如上图所示)。

2.人为界线(固定不变):

即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180°经线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

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减一天,自东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加一天(如上图所示)。

从下图中可直观地看出某一时刻地球表面分属于不同日期所跨的经度范围。

3.自然界线与人为界线有可能重合,即当180°经线地方时为0点时,此时,全球处于同一天;当0时经线在东经范围内,地球上新的一天少于一半;当0时经线在西经范围内,地球上新的一天多于一半。

———————应用体验不可少———————

1.如图所示,两条河流下游各有一个小岛,①②③④中最终与小岛可能连接的堤岸是________。

解析:

左图为北半球,河流右偏,②处侵蚀,①处沉积;右图为南半球,河流左偏,③处侵蚀,④处沉积。

答案:

①④

2.如图为太阳光照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地的地方时是________。

(2)②地和③地先进入新的一天的是________,其所在时区是________。

解析:

(1)题,①地位于赤道与晨线的交点处,为6时。

(2)题,据图中标注的经度及自转方向可知,②为西十二区,③为东十二区,地球上最先进入新的一天是东十二区。

答案:

(1)6时 

(2)③ 东十二区

1.如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A、B两地均处在30°N。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A点看到的北极星的倾角为________;连续两次在此看到北极星高度最大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日与北京日期相同的占全球__________________(超过一半/小于一半)。

(3)赤道上西半球黑夜的经度范围是________。

(4)这天,赤道上日出时间是________时;北极圈日落时间是________时。

(5)有一架飞机从A地飞往B地,最短路线的飞行方向是_______。

(6)若飞机沿最短路线以1110km/h的速度从A地飞往B地,飞机飞行了________小时(取整数)。

解析:

(1)题,由图文信息可知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应为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

由A点纬度为30°N,且北极星的倾角即为当地地理纬度;连续两次的间隔即地球自转360°的时间,为1个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