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利能力分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82683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获利能力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获利能力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获利能力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获利能力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获利能力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获利能力分析.docx

《获利能力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获利能力分析.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获利能力分析.docx

获利能力分析

获利能力分析

 

  

  获利能力是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

之所以要进行获利能力分析,是因为:

  利润的增长可引起股价上涨,使股东获取资本收益;

  利润是债权收回的保证,对于长期债权尤其重要;

  利润的多少直接影响政府财政收入的实现。

  本章主要内容:

  

(1)获利能力的影响因素

  

(2)获利能力的指标计算及分析

  (3)影响获利能力的非常项目

  (4)会计政策对获利能力的影响

  第一节获利能力的衡量

  1.获利能力的影响因素

  利润作为收入与费用之差,凡是影响收入和费用的因素都会都会影响企业获利能力的高低;从另一个角度讲,企业的全部过程就是发生耗费和取得收入的过程,因此获利能力是企业其他各种能力(如营销能力、收现能力、降低成本的能力、回避风险的能力等)的综合体。

  具体分析:

  1)营销能力:

用销售收入及其增长率来反映。

营销能力是获利能力的基础,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保证。

企业的营销能力受营销策略和营销状况的影响。

  2)收现能力:

在商业信用大量存在的情况下,收现能力是影响企业获利能力的重要因素。

未收现的销售额只是观念上的收益来源。

了解企业的收现能力可以从了解信用条件、加速账款回收的制度和方法、催款程序等方面进行。

  3)降低成本的能力:

在收入不变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可以增加收益。

企业降低成本的能力取决于技术水平、产品设计、生产规模的大小、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的高低。

  4)财务状况:

与企业的获利能力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a:

合理的资金结构会使企业有较稳定的获利能力;

  b:

偿债能力过高说明企业没有充分利用资金,没有充分发挥创造利润的潜力;偿债能力过低,会使企业在盈利的情况下破产

  c:

资产负债率高于债务成本时,负债经营可提高企业的获利能力

  d:

营业资本增加增强企业的经营能力,增加获利机会

  e:

资金周转速度快,在同等条件下可节约资金,节约的资金可用于经营规模的扩大和创利水平的提高。

  5)风险程度:

风险很高的获利能力往往是短期的,不稳定的,不能代表企业真正的收益性。

  2.获利能力的衡量基础

  单纯利润额的高低并不能衡量获利能力的大小。

获利能力还取决于生产经营规模的大小,企业的资源占有量,投入资本数和产品本身价值等条件。

因此从投入产出的关系上更能够全面说明生产经营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评估企业获利能力应收集的资料:

数年的利润项目及其构成(来自利润表),数年的资产数额(来自资产负债表),数年的投入资本构成(来自资产负债表),企业的管理水平及国家政策,普通股发行在外的股数、市价等基本情况。

  3.获利能力的指标

  

(1)生产经营业务获利能力分析

  生产经营获利能力是指实现每元营业额或消耗每元资金取得的利润的多少,是以销售收入为基础的获利水平的分析,属于产出与产出的比较。

通常用利润率指标及其变动情况来反映。

  1)销售(营业)毛利率:

是销售(营业)毛利额与销售(营业)净收入之间的比率。

  销售(营业)毛利额=销售(营业)净收入-销售(营业)成本

  在分析销售(营业)毛利率及其变动时,一般是首先将报告期的实际值与目标值比较,此外还必须与行业平均值和行业先进水平相比较;然后可以进一步分析差距产生的原因,以寻找提高企业获利能力的途径。

  2)营业利润率,是营业利润与全部业务收入的比率。

  对于企业外部分析者,由于“其他业务收入”资料无法从利润表中获得,因此指标计算方法为:

  该指标比销售毛利率指标更加全面,因为企业在主营业务不景气的情况下,往往会利用自身条件,开展多方面的劳务服务,以补充主营业务的不足,维持获利能力在一定水平上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可以通过对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销售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的进一步考查(主要是分析各自的变动率。

对于管理费用,内部分析者还应分析其构成的变化),更加深入的分析营业利润率变化的深层次原因。

  3)税前利润率,是利润总额与产品销售净收入(主营业务收入)的比率,又称销售利润率。

  税前利润率指标对于短期投资者和债权人来讲更加有用,因为他们更关心企业当期总获利能力的大小。

  该指标由于将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补贴收入等不确定因素包含在内,因此可比性较差。

  

(2)资产获利能力分析

  资产获利能力可以衡量资产的使用效益,从总体上反映投资效果。

一个企业的资产获利能力如果高于社会的平均资产利润率和行业平均资产利润率,企业就会更容易的吸收投资,企业的发展就会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1)总资产报酬率

  衡量企业运用全部资产获利的能力,是利润总额和利息支出总额之和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

  指标计算时之所以包括利息支出,是因为:

第一,总资产从融资渠道来讲又产权性融资和债务性融资两个部分,产权性融资的成本是股利,以税后利润支付,其数额包含在利润总额中,为保持一致,债务性融资的成本(利息)也应当包含进去;第二,利息支出的本质是企业纯收入的分配,属于企业创造利润的一部分。

  分析时一般将报告期的指标数值与计划的数值、以前期间的实际数值、社会平均值、行业平均值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分析资产的变化(规模、结构、时间)和利润的变化,以得出相对科学的结论。

  2)销售成本利润率

  是产品销售利润与产品销售成本的比值,一般用每百元销售成本带来的利润来表示。

  利用该指标进行分析时,一般是将报告期指标数值与计划数值、上年实际数值相比较,看指标数值的变化,并进一步分析变动的原因。

  (3)所有者权益获利能力分析

  所有者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投资报酬。

一个企业的投资报酬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现有投资者是否继续投资并追加投资,潜在的投资者是否进行投资。

投资者虽然关心资产报酬率的高低,但资产报酬率并不等同于所有者投资的收益,所以需要分析所有者投资的获利能力。

  1)资本金利润率

  是利润总额与资本金总额的比值,反映投资者投资的获利能力。

  如果期间资本金数额发生变化,应该用资本金平均余额代替资本金总额。

  有时该指标用净资产利润率来替代,此时,计算公式中的分子不变,分母变为所有者权益总额。

但所有者权益中真正参与分配的只是资本金,因此一般使用资本金利润率指标。

  利用资本金利润率进行分析时,一般首先确定基准资本金利润率。

基准资本金利润率包括两部分内容:

市场贷款利率和风险费用率。

除了与基准资本金利润率比较外,还要与上年实际、与计划数进行比较。

  在股份公司中,一般用普通股权益报酬率或每股收益来考核资本金利润率(优先股股利在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和支付普通股股利之前支付,且数额固定,没有什么风险,普通股股东是公司风险的主要承担者)。

  普通股股本平均额(股数平均数)=年初普通股股本(股数)+新增新增普通股股本(股数)×新增普通股时间(月)÷12

  普通股权益报酬率从普通股东的角度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指标值越高,说明盈利能力越强;每股收益指标主要用来衡量股份公司普通股股票的价值,每股收益越高,获利能力越强,普通股股价越有上升的余地。

  在分析每股收益指标时,应将报告期实际数与上期实际数、计划数对比,找出差距,并进行因素变动的影响分析。

在进行因素变动影响分析时,应考虑普通股的稀释问题。

  2)市盈率

  是普通股每股收益与普通股每股市价的比值,反映投资者每付出1元前所得到的报酬。

它是通过公司股票的市场行情,间接评价公司盈利能力的指标。

  公式中,普通股每股市价通常采用年度平均价格(全年各回收盘价的算术平均数)。

为简单起见,并增强指标的适时性,可采用报告日前一日的实际价。

  一般认为,该指标数值越大,盈利能力越强,投资回收速度越快,对投资者的吸引力越大。

  市盈率的另外一个完全相反的计算方法,反映投资者每获得1元收益所必须支付的价格。

  如果公司股票在股票市场上连续维持较高的市盈率,或与其他公司相比市盈率高,说明公司的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稳定,具有潜在的成长能力,公司有较高的声誉,对股东有很大的吸引力。

  一般来讲,长期投资者倾向于采用市盈率的第一种形式,因为他们持有股票的目的是为了能在政策上影响被投资者,形成长期的贸易伙伴,取得稳定长期的收益;短期投资者持有股票的目的是等待股价上扬来赚取差价,更倾向于采用市盈率的第二种计算方式分析股价上涨的可能性。

  运用市盈率指标分析公司盈利能力时应注意两点:

  第一,市盈率变动的因素之一是股市价格的升降,而影响股价升降的原因除了公司经营本身外,还受经济环境、宏观政策、行业前景等因素影响,因此分析时应对整个形势进行全面分析。

  第二,当公司总资产报酬率很低时,每股收益可能接近0,以每股收益为分母的市盈率就会很高,因此单独使用市盈率指标就可能错误估计公司的发展形势,因此最好与其他指标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第二节影响获利能力的非常项目

  1.资产负债表外项目的分析

  

(1)已证实资产发生了减值或损失。

如应收账款成为坏账;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下被投资单位连续亏损,其股票市价连续下跌,并且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这种下跌趋势又不可能逆转。

  

(2)经营租入的固定资产,不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其租赁费用却在利润表中列示。

  (3)企业未记录的大额或有负债,如为其他企业贷款提供的担保。

  (4)为形成无形资产而发生的研究开发费(作为期间费用列示)。

  (5)资产负债表外的衍生金融工具。

  (6)其他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资产负债表外事项,如职员素质、管理人员的水平,厂址的位置优势等。

  2.利润表非常项目的分析

  

(1)财产没收损失;

  

(2)一种外币的严重贬值;

  (3)一家分厂或营业部门的出售或废弃;

  (4)出售非为转售目的所取得的投资物;

  (5)由于本期发生了非常事件或非常损失对商誉作了注销;

  (6)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7)新颁布法令所禁止的商品买卖或业务经营。

  第三节会计政策对获利能力的影响分析

  1.影响获利能力的会计政策

  

(1)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的选择;

  

(2)存货计价方法;

  (3)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

  (4)外币折算方法;

  (5)坏账核算方法

  (6)收入确认原则

  (7)长期建造合同利润的确认

  (8)租赁政策(融资租赁?

经营租赁?

  2.会计政策的选择和变动对获利能力的影响分析

  

(1)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及其影响

  1)存货的计价方法:

  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

  2)不同计价方法的影响

  物价与平均费用非常稳定或仅有微小变动时,各种计价方法没有什么区别;

  物价上涨时,先进先出法计算的销货成本低,销售毛利高,造成利润虚增;且造成部分前期成本与本期收入的配比,从而歪曲了收入的真实情况;

  物价上涨时期,用后进先出法计算的销货成本较高,销售毛利低,企业可少缴所得税。

在通货膨胀时期企业愿意采用此法。

此法使得当期收入与当期成本配比比较真实,但造成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数字偏低。

  加权平均法的财务影响在通货膨胀期间介于先进先出法和后进先出法之间。

此法计算出的财务数据比较真实,但核算工作量较大。

  

(2)折旧方法的选择及其影响

  1)折旧方法

  就折旧方法而言,应分为折旧年限的选择和计算方法的选择。

  折旧年限的选择上,可以高于、等于、少于理论使用年限;计算方法上可以采用直线折旧法(工作量法、年限平均法)或加速折旧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

  2)折旧方法的影响

  如企业选定的折旧年限少于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则在企业选定的折旧年限内每期的折旧额高于税法计算的折旧额,企业少缴所得税(实际上是缓缴纳)。

  在折旧年限不变的情况下,在一开始的年度加速折旧法计算的年折旧额大,在最后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