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08 实验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备战高考物理考点一遍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82455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61.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点08 实验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备战高考物理考点一遍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考点08 实验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备战高考物理考点一遍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考点08 实验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备战高考物理考点一遍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考点08 实验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备战高考物理考点一遍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考点08 实验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备战高考物理考点一遍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点08 实验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备战高考物理考点一遍过.docx

《考点08 实验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备战高考物理考点一遍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点08 实验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备战高考物理考点一遍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点08 实验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备战高考物理考点一遍过.docx

考点08实验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备战高考物理考点一遍过

一、基本实验要求

1.实验原理

互成角度的两个力F1、F2与另外一个力F′产生相同的效果,看F1、F2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F与F′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是否相等。

2.实验器材

木板、白纸、图钉若干、橡皮条、细绳、弹簧测力计两个、三角板、刻度尺。

3.实验步骤

(1)用图钉把一张白纸钉在水平桌面上的木板上。

(2)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两个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

如实验原理图所示。

(3)用铅笔描下结点O的位置和两个细绳套的方向,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利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4)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与前面相同的位置O,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和细绳的方向。

(5)比较F′与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得的合力F,看它们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否相等。

二、规律方法总结

1.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1)将两只弹簧测力计调零后水平互钩对拉过程中,读数相同,可选;若不同,应另换或调校,直至相同为止。

(2)使用时,读数应尽量大些,但不能超出范围。

(3)被测力的方向应与轴线方向一致。

(4)读数时应正对、平视刻度。

2.注意事项

(1)位置不变:

在同一次实验中,使橡皮条拉长时结点的位置一定要相同。

(2)角度合适:

用两个弹簧测力计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时,其夹角不宜太小,也不宜太大,以60°~100°之间为宜。

(3)在合力不超出量程及在橡皮条弹性限度内形变应尽量大一些。

细绳套应适当长一些,便于确定力的方向。

(4)统一标度:

在同一次实验中,画力的图示选定的标度要相同,并且要恰当选定标度,使力的图示稍大一些。

3.误差分析

(1)误差来源:

除弹簧测力计本身的误差外,还有读数误差、作图误差等。

(2)减小误差的办法:

①实验过程中读数时眼睛一定要正视弹簧测力计的刻度,要按有效数字和弹簧测力计的精度正确读数和记录。

学,科网

②作图时用刻度尺借助于三角板,使表示两力的对边一定要平行。

(2018·河北模拟)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某同学按照如下步骤进行操作:

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检上两条细绳形成结点,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c.如图甲,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录结点位置和两个弹賛测力计的示数、两根细绳的方向;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以F1和F2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画出它们所夹的对角线。

e.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____________;并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

f.比较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

(1)把步骤e中的内容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

(2)本实验中步骤c和e两次拉橡皮条的过程,主要体现了下列哪种科学方法____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3)下列操作有利于减小实验误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实验前将两弹簧测力计调零后水平互钩对拉,选择两个读数相同的测力计

B.拴在橡皮条上的两条细绳必须等长,并且要尽量长一些

C.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

D.用两弹賛测力计同时拉橡皮条时,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

E.在记录力的方向时,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4)图乙是该同学在白纸上根据实验数据用同一标度画出的图示,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图乙中的F与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_。

(5)若小明和小刚两位同学在家中想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他们手中有一些弹性橡皮条(弹力满足胡克定律,劲度系数为k)。

如图丙所示,他们将三根橡皮条的一端系在一起,另一端分别系上细线,仍保证橡皮条原长相同,测得原长L0=5.40cm。

接下来把贴有白纸的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两人合作平行于纸面分别通过细线拉三根橡皮条至某一长度(在弹性限度内),保持状态不变;如图丁所示,记录此时结点位置和三个橡皮条另一端的位置,量出三个端点到结点O的距离分别为L1=9.20cm、L2=8.40cm、L3=7.50cm,请根据他们的实验过程和记录的数据作出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图示,并说明是如何验证的_______。

【参考答案】

(1)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

(2)B(3)ACE(4)(5)如图所示见解析

【详细解析】

(1)把步骤e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读出弹簧测力计的

(4)图乙中的F是理论值,是实际值,图乙中的F与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

(5)如图所示,按比例作出平衡时三个橡皮条的拉力的图示;分析说明:

将任意一个力反向延长至等大,由平衡条件可知,这就是另外两个力的合力;比较它与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的另外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和方向,若近似相同即可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

1.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家中尝试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他找到三条相同的橡皮筋(遵循胡克定律)和若干小重物,以及刻度尺、三角板、铅笔、细绳、白纸、钉子,设计了如下实验:

将两条橡皮筋的一端分别挂在墙上的两个钉子A、B上,另一端与第三条橡皮筋连接,结点为O,将第三条橡皮筋的另一端通过细绳挂一重物。

(1)为完成该实验,下述操作中必需的是________。

A.测量细绳的长度

B.测量橡皮筋的原长

C.测量悬挂重物后橡皮筋的长度

D.记录悬挂重物后结点O的位置

(2)钉子位置固定,欲利用现有器材,改变条件再次验证,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答案】

(1)BCD 

(2)更换不同的小重物

【解析】

(1)用橡皮筋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需要测量的是三条橡皮筋的伸长量及其拉伸的方向,与细绳的长度无关,故上述操作中A不需要,B和C是需要的;为了确保力的合成的等效性,悬挂重物后结点O的位置必须相同,所以上述操作中的D也是必需的。

学科;网

(2)因为钉子的位置已固定,为了继续进行实验,可改变重物的质量再次进行验证。

1.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三条细绳结于O点分别与两弹簧测力计和钩码相接。

(1)实验步骤如下:

A.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在竖直木板上的P点;

B.结点O下的细线挂钩码C;

C.手持弹簧测力计B缓慢向左拉,使结点O静止在某位置;

D.记下钩码质量、结点O的位置、读出并记录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记录_______。

(2)在实验过程中下列哪些情况对实验结果产生误差的是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木板不竖直

B.A弹簧测力计外壳的重力

C.B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方向没有保持水平

D.改变弹簧测力计B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时,结点O的位置发生变化

2.(2018·山西太原五中)某探究实验小组在实验室运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非平衡状态下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操作如下:

(1)将三个力传感器固定在一个竖直放置的平板上,调整位置,让A、B、C三个传感器的支架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0°、60°、30°,然后将三个传感器调零。

(2)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置于传感器A与BC的上端,稳定后启动传感器,用力将平板竖直向上提起,保持两小球不脱离支架,传感器将记录一系列相同时刻的力。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传感器A的示数即为该时刻小球所受的合外力

B.传感器A的示数等于该时刻小球所受的支持力

C.相同时刻甲球所受的合外力大于乙球所受合外力

D.相同时刻甲球所受的合外力等于乙球所受合外力

(4)传感器某时刻的数据为,,,请选择合适的标度,在方格中画出、、的图示,运用平行四边形定求与的合力。

(5)经过比较,得出结论在非平衡状态下力的合成与分解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平行四边形定则。

3.(2018·甘肃天水一中)某同学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将橡皮筋改为劲度系数为400N/m的轻质弹簧AA',将弹簧的一端A'固定在竖直墙面上。

不可伸长的细线OA、OB、OC,分别固定在弹簧的A端和弹簧秤甲、乙的挂钩上,其中O为OA、OB、OC三段细线的结点,如图1所示。

在实验过程中,保持弹簧AA'伸长1.00m不变。

(1)若OA、OC间夹角为90°,弹簧秤乙的读数是______N。

(如图2所示)

(2)在

(1)问中若保持OA与OB的夹角不变:

逐渐增大OA与OC的夹角,则弹簧秤甲的读数大小将_____,弹簧秤乙的读数大小将_____。

4.(2018·天津卷)某研究小组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所有器材有:

方木板一块,白纸,量程为5N的弹簧测力计两个,橡皮条(带两个较长的细绳套),刻度尺,图钉(若干个)。

①具体操作前,同学们提出了如下关于实验操作的建议,其中正确的是______。

A.橡皮条应和两绳套夹角的角平分线在一条直线上

B.重复实验再次进行验证时,结点O的位置可以与前一次不同

C.使用测力计时,施力方向应沿测力计轴线;读数时视线应正对测力计刻度

D.用两个测力计互成角度拉橡皮条时的拉力必须都小于只用一个测力计时的拉力

②该小组的同学用同一套器材做了四次实验,白纸上留下的标注信息有结点位置O,力的标度、分力和合力的大小及表示力的作用线的点,如下图所示。

其中对于提高实验精度最有利的是_____。

5.(2015·山东卷)某同学通过下述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步骤:

①将弹簧测力计固定在贴有白纸的竖直木板上,使其轴线沿竖直方向。

学科。

②如图甲所示,将环形橡皮筋一端挂在弹簧测力计的秤钩上,另一端用圆珠笔尖竖直向下拉,直到弹簧测力计示数为某一设定值时,将橡皮筋两端的位置记为O1、O2,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测量并记录O1、O2间的距离(即橡皮筋的长度l)。

每次将弹簧测力计示数改变0.50N,测出所对应的l,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F(N)

0

0.50

1.00

1.05

2.00

2.50

l(cm)

l0

10.97

12.02

13.00

13.98

15.05

③找出②中F=2.50N时橡皮筋两端的位置,重新记为O、,橡皮筋的拉力记为。

④在秤钩上涂抹少许润滑油,将橡皮筋搭在秤钩上,如图乙所示。

用两圆珠笔尖成适当角度同时拉橡皮筋的两端,使秤钩的下端达到O点,将两笔尖的位置标记为A、B,橡皮筋OA段的拉力记为FOA,OB段的拉力记为FOB。

完成下列作图和填空:

(1)利用表中数据在给出的坐标纸上(见答题卡)画出F–l图线,根据图线求得l0=_____cm。

(2)测得OA=6.00cm,OB=7.60cm,则FOA的大小为________N。

(3)根据给出的标度,在答题卡上作出FOA和FOB的合力的图示。

(4)通过比较与________的大小和方向,即可得出实验结论。

6.(2015·安徽卷)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某同学用图钉把白纸固定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一点,两个细绳套系在橡皮条的另一端,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拉住两个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施加拉力,使得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纸面上某一位置,如图所示,请将以下的实验操作和处理补充完整:

①用铅笔描下结点位置,记为O;

②记录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和F2,沿每条细绳的方向用铅笔分别描出几个点,用刻度尺把相应的点连成线;

③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