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精.docx
《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精.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精
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严立冬
一,贫困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人类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是指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物质条件,是人类周围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它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人类生产和生活所必须的各种自然资源.我国贫困地区一般属于自然条件较差或资源短缺现象比较严重的地区,其自然地理特征表现为:
1.西部和中部贫困县多,东部沿海地区相对较少
我国的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高原和高山大多分布在西部,丘陵和平原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势由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向东部的平原地带逐级下降.由于我国是季风显著地区,季风气候扩大了东西部自然环境的差异.如青藏高原及其他崇山峻岭的阻挡,使得湿润的空气不能深入到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这样就使得我国降水分布不均,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我国东西部地形地势以及气候条件差异,加上社会经济条件的历史因素的影响,使我国的人口密度和社会生产的发展水平呈现出由东向西梯度下降的态势.其贫困县的地区分布情况大致是,大部分位于西部落后地区,一部分位于中部较发达地区,少量位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
2.贫困地区大部分位于山区和丘陵地带
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各类地形的大致比例是:
山地占33%,高原占26%,盆地占19%,平原占12%,丘陵占10%.我国的贫困县基本上分布在山地和丘陵地区,平原地区较少.
一般地说,山区的森林资源,水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以及矿产资源比较丰富,便于发展多种经济.然而我国山区贫困县的情况并不完全一样,有些贫困县由于山高坡陡,耕地面积很少,人地矛盾十分突出.例如浙江省磐安县,地形切割强烈,地势起伏较大,坡度在25度以上,不适宜种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山地占全县总面积的71.98%,25度以下的土地面积仅占28.02%,1990年全县人均耕面积只有0.035ha.有的贫困县虽然有丰富的地上地下资源,但由于高山深谷阻隔,交通十分不便,开发难度大,不易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还有一些山区贫困县,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丘陵起伏,地表破碎,沟壑纵横,加上干旱的气候条件,无论是发展农业还是牧业都有相当大的难度.如甘肃省中部丘陵沟壑区,包括定西,陇西,会宁,靖远,榆中,东乡等贫困县,干旱多灾,水土流失严重,土壤瘠薄,谷物产量很低,一般每ha不到750kg,遇上旱年,甚至连种子都难以收回.
平原地区的贫困县,一般都处在自然灾害多发地带.例如地处松嫩平原的黑龙江省青冈县,气候寒冷,年平均气温2.4℃~2.6℃,而且寒暑悬殊,最高气温37℃,最低气温达零下35℃,平均年降水量477毫米,且60%以上集中在夏季,因而旱涝灾害频繁,耕面积虽然较多,但土质差,盐碱地占10%以上,中低产田占60%以上.
3.贫困地区大多是边远地区,受城市辐射影响小
我国的贫困县大部分位于省与省的交界处或者处于我国陆地边境地区.这些贫困县的共同点是远离中心城市,受城市辐射影响较弱,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社会发育程度较低.例如,云南省绿春县地处滇南边界哀牢山区南端,与越南接壤.县城大兴镇离州府个旧市257公里,离省会昆明市450公
里.这个县1966年才首次通汽车.到1990年全县虽然已有28条公路,但由于水土流失严重,许多公路晴通雨阻,客货运输仍然受到很大限制,边远村寨依然主要靠骡马运输.又如,位于贵州省南部边缘,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接壤的贵州省罗甸县,远离城市,十分偏僻.境内山高谷深,交通不便,到80年代末还有将近一半的乡不通车,已有的公路不少是简易的土石路,往往晴通雨阻.有的乡甚至末通电,乡政府也用不上电灯,听不到广播.虽然该县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丰富,劳动力也有剩余,但由于地处边远,交通闭塞,终归难以发挥资源优势.
4.贫困地区大多气候多变,灾害频繁
我国的贫困地区气候类型复杂,经济落后,水利设施较差,往往成为自然灾害多发地区.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增长和生态恶化,贫困地区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影响范围与危害程度均在增长,成为其难以摆脱贫困的重要制约因素.例如,河北省顺平县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冰雹,暴风,干热风等.这些灾害几乎每年都会发生.1989年的水灾,曾使2000余户脱贫后又返贫.安徽省六安县灾害类型多,旱,涝,风,雹,早春低温等经常发生,影响该县人民脱贫致富.安徽省颍上县旱涝灾害频繁,危害性大.在1991年的特大洪水中,该县有11万ha耕地受害,在全县4295个自然村中,有2146个村,12.8万户,46万人被大水包围,房屋倒塌近5万间.福建省福鼎县1990年受台风,暴雨影响,使已经脱贫的1700户返贫,同时新增贫困户2500户.山东省泗水县旱涝灾害平均五年一次,而风灾则一年四次.甘肃省定西县的气候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干燥,寒冷,年均降水量为425.1毫米,而年均蒸发量则为1526毫米,是降水量的3.6倍,从而形成"十年九旱"
的局面.
5.贫困地区农业资源短缺现象十分普遍
我国贫困地区农业资源短缺现象十分普遍.例如,耕地是最基本农业资源,然而不少贫困县人均耕地面积不到0.067ha.1990年,河南省商城县人均耕地0.052ha,广东省龙川县为0.039ha,福建省福鼎县为0.0427ha,浙江省磐安县为0.035ha.这些县人均耕地面积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人均耕地0.106ha,总面积1.30亿ha,1999.11.3,人民日报.同时,山区贫困县不少耕地是水土流失较差的坡地.如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县,16~46度的山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87.2%,15度以下的缓坡仅占12.8%.这个县的耕地除了面积狭小的梯田外,就是分布在山坡上的所谓"大字报地".
有些贫困县人均耕地面积相对较多,可是由于土质差,气候条件恶劣,单位面积产量很低.例如甘肃省定西县,全县耕地面积11.958万ha,人均耕地0.267ha.1989年该县粮食每ha平均产量只有1087.5kg.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现有人均耕地面积0.65ha,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可是该县耕地量多质差.全县11.26万ha耕地中,质量较好的一,二级地只占32.7%,风蚀沙化和盐渍化严重的四,五级地较多.
水资源不足,是干旱地区和半干旱地区农牧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例如新疆疏附县年平均降水量只有62毫米,农用耕地全要引用河水灌溉.虽然土地资源比较丰富,现有宜农耕地8.682万ha,人均占有量近0.27ha,然而由于水资源不足,基本上处于"以水定地"的局面,大大限制了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贵州省罗甸县边阳地区有11个乡,其中有7个乡缺灌溉水,4个乡人畜饮水困难.该县深井乡每年断水3个月,每天需要派劳力到外乡买
水吃,每年仅买水一项就要支出70多万元.甘肃省中部的连片贫困区,天然降水少而且分布不均,地下水开采也困难重重,一些地方不仅地下水埋藏深,且水质差.如定西县巩乡有一年打了32眼井,结果全是苦水.据统计,定西地区有六个县曾因井水质量差而报废了1083眼井,耗资1000多万元.许多贫困地区只能靠堤坝,水窖来蓄储雨雪水,供人畜饮用,灌溉用水无从谈起.贫困地区其他资源有的虽说比较丰富,但分布很不平衡,且未能很好地开发利用.
二,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压力
1.人口持续增长,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下降
我国贫困地区大多是偏远山区,经济文化比较落后,传统的生育观影响较深,计划生育工作开展较晚,人口增长幅度比一般地区要大.另一方面,贫困地区一般资源相对短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因此,贫困地区人口与自然资源的矛盾十分突出,人均资源占有量不断减少,特别是耕地,森林植被,淡水等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这里笔者仅以几个较典型的贫困县的耕地资源为例略加说明,如河北省顺平县1949年至1990年人口由15.3万人增加到28万人,人均耕由0.197ha减少到0.095ha.减少约52%.湖北省秭归县1949年至1990年人口由24.2万人增加到42万人,人均耕由0.15ha减少到0.067ha,减少约56%.安徽省颍上县1949年至1990年人口由57.5万人增加到127.8万人,增长1.22倍.而人均耕由0.213ha减少到0.087ha.减少约59%.广东省龙川县1949年至1990年人口由33.8万人增加到73.9万人,增长1.19倍,人均耕由0.102ha减少到0.039ha,减少了约61%.
2.水土流失严重,农业生产受到极大的影响
我们知道,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功能,如果森林植被因过度垦荒和采集薪柴而遭到破坏,地面毫无遮拦,蓄水功能就会减退,90%以上的雨水变成地表径流而被白白地流掉.更为严重的是,土壤经雨水冲刷,土,肥随之流失,致使土壤肥力日益减退,农业生产受到极大的影响.如湖北省秭归县全县土地面积2427km2,水土流失面积达2030km2,占总面积的83.64%.其中强度和极强度流失面积1380km2,占总面积的56.86%.据统计,甘肃省中部干旱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91%,每km2年流失土壤表土5000-9000吨,相当于每年冲走2~5毫米厚的表土.目前全国水土流失表土50多亿吨,相当于全国化肥的生产总量,严重地制约和影响着农业生产的发展,贫困地区优其突出.
3.自然灾害频繁
贫困地区由于经济比较落后,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使得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导致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如浙江省磐安县由于毁林种粮情况严重,特别是在25度以上的陡坡上垦植了0.447万ha耕地,导致山洪灾害平均每两年就发生一次.1984年6月的一次山洪,冲毁房屋26间,受损房屋96间,冲毁或泥沙淤积农田71.7ha,冲垮防洪堤,拦坝等3181处,大小桥梁27座.湖北省秭归县因水土流失严重,旱涝灾害频繁,仅1979年到1990年12年中,因旱涝灾害而引起粮食减产的就有7年.从这里可以看出,频繁的自然灾害将成为贫困地区难以脱贫的重要原因之一.
4.土壤肥力下降
贫困地区科学种田的水平低,对土地利用不当,或过度耕种,施肥不当,加
上水土流失等原因,使土地保养不足,失去了休耕闲置,恢复地力的机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据测算,甘肃省每年因水土流失而损失的氮,磷,钾素达1400多万吨.由于能源匮乏,人们将秸秆,畜粪,草根,树叶等有机肥源作为生活燃料,耕地得不到有机质的补充,肥力自然减退.据典型调查,甘肃省定西县每年烧掉的畜粪达0.85亿kg.此外,人们为了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其结果也使土壤板结退化,有机质减少,肥力衰退,同时还使大量有害物质在土壤和农作物中积累,或渗入地下水和河流中,污染环境,危及人畜安全.
5.土地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展
2000年4-5月间,我国北方出现了多次沙尘暴天气,为历史上所罕见,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土地沙漠化所引起的.土地沙漠化主要是由滥垦滥伐或过度放牧造成的.据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调查,我国西北地区半个世纪以来,新形成的沙漠化土地约5万km2,其中因滥垦,过牧和采樵造成的占85%.另据调查,1958年以来,甘肃省的一些地区由于在固定和半固定沙地上开荒造田,破坏了生态平衡,引起风沙再起,面积达2万多km2.干旱地区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只能引水灌溉.如新疆的疏附县由于自然降水量少,几乎100%的农地要引河水灌溉,全县沙化,盐渍化的土地面积达5.712万ha,占宜农土地总面积的65.8%.
6.资源浪费惊人,环境污染严重
我国的一些贫困地区,目前不仅保持着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甚至还保留原始的生产方式.如云南,广西的一些贫困山区至今尚未改变"刀耕火种"的习惯.为了多收粮食,他们一味追求扩大种粮面积,广种薄收.其结果毁
坏了森林,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粮食产量也难以提高,一些地方甚至处在"越毁林粮食产量越低,粮食产量越低越毁林"的恶性循环之中.不少贫困地区资源短缺与资源浪费现象并存.如北方地区本来就十分短缺的水资源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其农业用水的利用率只有30%左右.贫困地区的乡镇企业由于存在布局分散,技术装备差,经营管理不善,以及大部分没有防治污染的设施等问题,不仅资源,能源浪费大,而且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和破坏,这样既影响农业的发展后径,又影响农村"生态—经济—社会"三维复合系统的健康运行与可持续发展.
三,消除生态贫困,创建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基础的对策思路
根据以上对贫困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压力的分析,笔者认为要消除生态贫困,创建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基础,应特别重视和注意加强这样几个方面的工作:
1.严格控制人口数量,不断提高人口质量
人口的持续增长,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压力日益加重.目前,我国不少贫困地区的人口增长势头仍然较猛,"越穷越生,越生越穷"和"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现象普遍存在,并成为贫困地区难以脱贫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贫困地区应把逐步实现人口零增长作为调整人口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战略目标和实际工作方向.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坚决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杜绝多胎生育,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早婚早育,未婚先孕等问题,逐步将生育率降到更替水平以下.控制人口增长要实行综合治理,依法管理,使计划生育工作走上经常化,法制化轨道.此外,由于贫困地区人口素质普遍低下,科学技术水平不高,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不足,因而要提高
贫困地区的人口素质,使之在贫困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2.宣传普及生态知识,树立生态脱贫观念
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危机的出现,并不是纯自然原因,在许多情况下,是由人的不正确,不合理活动造成的.要改善人口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应从提高人们的认识着手.这就要求人们懂得生态规律,自觉地遵循生态规律,增强生态观念.贫困地区思想文化落后,因而一定要结合科学知识普及活动,积极宣传生态知识,树立生态脱贫观念,使贫困地区的广大人民在脱贫致富的过程中能自觉地参与各种生态环境保护活动,以保证贫困地区"生态—经济—社会"三维复合系统健康运行与可持续发展.
3.积极发展生态农业,不断优化农业生态环境
生态农业是以生态学原则和生态经济学原理设计和安排农业生产,以获得较高的生态经济效益的农业发展模式.近年来,我国不少地方通过开展生态农业试点,一批生态户,生态村,生态乡,生态县不断涌现.继续搞好生态农业试点,新建一批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示范区,已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列入《中国21世纪议程》.贫困地区在治理和优化生态环境的过程中,应当把生态农业作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积极开展生态农业的试点工作,使生态农业在脱贫致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4.重视能源建设,妥善解决农村能源问题
能源短缺是当今世界带普遍性的问题.贫困地区解决农村能源问题,要根据本地的条件,因地制宜.在水力资源丰富的山区,应结合兴修水利,积极发展小水电.小水电对环境的冲击较小,而对农村小型工业,照明及其他生
活用电都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凡有条件的地方,都要积极营造发展新炭林,逐步以薪柴代替秸秆,并推广节柴灶,提高热能利用率,以增加秸秆还田的数量.另外,要大力发展沼气.发展沼气既可解决燃料问题,又能增加农田的有机质,还有利于改善农村卫生面貌.此外,在一些地方还可以有计划地开发小煤窑,利用风能,地热能等,以解决民用燃料的不足.
5.综合治理生态环境,建立保护环境的利益导向机制
生态环境的破坏,既有认识的原因,也有经济学方面的问题.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影响往往带有长远性,全局性和复杂性,解决这一问题应站在全局的观点上,进行综合治理.但是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不同利益主体的人们为了追求各自的经济利益,往往不愿考虑涉及整体长远利益的环境保护与改善问题.事实表明,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例如,一些人利用管理体制上的某些缺陷,对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为自己谋取暴利.有些人包括有些地方领导,缺乏全局观念和长远目光,为了局部的眼前的经济利益,不惜以破坏当地的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代价,靠拼资源而换取经济的增长.对这种状况要采取得力的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在措施上既要加强宣传教育,又要从政策法规上加以防范.如应明确规定破坏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任何个人或经济实体都要承担起资源补偿责任.要通过利益导向机制,逐步树立起共同维护生态环境的社会风尚.
6.大力发展生产,增强整治生态环境的经济实力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矛盾性,又有统一性.贫困地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消除生态贫困,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然而,保护生态环境,解决生态
环境问题往往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而贫困地区贫困地区经济极其落后,经济基贫困地区础薄弱.如要增加农田灌溉面积,要改造中低产田,要建设速生丰产用材林,防护林,经济林和薪炭林,要改造沙漠和建设草原,都需要经济实力的支撑.要提高人们的知识水平和科学水平,同样需要大量投资.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增强整治生态环境的经济实力,才能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因而,大力发展生产,增强经济实力,治理和优化生态环境,是加快贫困地区脱贫步伐,促进贫困地区贫困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贫困地区贫困地区(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根据国家统计局农调队贫困监测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分布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和地势特征。
即可以概括地说,我国的农村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尤其分布在西部边远山区。
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是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人们对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评价值是不同的,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阶段,人们一般对生态效益的评价值比较低,而对经济效益的评价值却比较高,这就会产生以牺牲生态效益来换取经济效益的行为。
同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性还表现在随着贫困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的社会评价值及要求也随之提高。
由此地生态环境的重视和保护程度也会加强,破坏生态效益的生产方式会被否定和淘汰,而有利于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协调发展的生产方式则会得到社会的进一步鼓励和支持。
所以,从长远及理性的角度来看,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优化完全有整合的可能性和必要时。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互关系分析众所周知,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它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能源、原材料,同时消解和转化人类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废弃物质和能量,实现人类活动与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是一种紧密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关系。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以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为基础,离开了生态环境系列创造的物质流与能量流,经济系统就不可能正常运行,经济持续发展更元从谈起。
只有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作坚实的基础,才能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生态环境是指由生物
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包括森林、土壤、植被、大气、水源、动植物及其他自然资源。
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生态环境制约着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水平。
人类所进行的各种经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进行的,生态环境不仅要为各种经济活动的进行提供必要的空间和场所,而且还要为各种经济活动的进行提供必不可和的物质条件。
生态环境的善无疑会对各种经济活动的开展产生重大影响。
如果一个地区自然环境恶劣、土地贫瘠、干旱少雨、山高路陡,将会严重地制约农业生产的发展,尽管这里的农民付出加倍劳动与艰辛,也难以获得好的收成。
此外,生态环境恶化,迫使人们不得不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治理,这就意味着增加生产成本,减少经济效益,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水平。
第二,生态环境制约着经济发展要素的集聚程度,制约着经济发展的速度。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受到资金、技术、人才、市场、交通等多种要素的影响和制约。
而影响经济社会发展要素向一国或向某一地区聚集程度的因素很多,除政治因素、体制因素、市场因素外,生态环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因为生态环境不仅关系到人们生存的条件和生活的质量,而且也常常关系到经济活动得以开展的程度和效益。
一般来说,生态环境比较好的国家或地区通常更适合人们的生存,同时具备发展经济的良好条件,从而更有利于各种生产要素的聚集,可以有力地促进这此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相反,生态环境恶劣的国家或地区,通常缺乏生产要素集聚的吸引力,经济社会发展因而会受到制约。
第三,生态环境的破坏会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潜力,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自然生态环境的善不仅是确保某些产品质量(如绿色食品等)的必备条件,而且会对经济社会系统造成影响。
生态环境恶化会减少对经济活动的资源供应,减弱甚至丧失自然生态资源所具有的调节功能,从而造成自然大败听加大和遭灾程度的加重,最终造成经济损失。
2、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是一种相互影响的对立统一关系,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进行制约的同时,经济发展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优化产生影响。
经济发展一方面使生态环境局部得到保护、治理和改善。
另一方面不合理的经济行为又会使生态环境总体退化,并在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和生态环境之间形成复杂的反馈效应,导致生态环境越加恶化。
第一,遵循生态环境动力变化规律的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有积极作用,能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优化。
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生态环境的自我调整功能十分有限,遭到破坏后必须通过经济发展所能提供的科技和物质手段,逆转生态退货所必须解决的一系列生态学、生物学难题。
第二,不合理的经济发展会破坏和阻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优化。
社会经济活动必须遵循自然生态各级系统固有的生态规律,不
合理的经济活动会对生态系统产生干扰,如果这种干扰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调节及补偿能力,造成了生态系统的结构破坏、功能受阻,正常的物质、能量、也就意味着一方面使生态环境系统结构失调,另一方面,生态环境系统的功能失调,表现为由于结构组成部分的缺损而使能量在系统内的某一个营养层次上受阻或物质循环的正常途径的中断,从而造成初级生产都的第一生产力下降,能量转化效率降低,无效能增加。
也就是说,如果单纯暂时的经济利益,而选择掠夺式的技术和经济手段,违背了生态环境动力变化的内在规律,会导致生态环境破坏,甚至出现生态危机。
3、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库兹涅茨曲线1955年美国经济学家格鲁斯曼和克鲁格曼研究提出库兹涅茨曲线,即污染程度随污染程度随人均GDP的增加呈现先后下降的趋势。
(即在工业化的过程中,伴随的增加呈现先后下降的趋势。
着人均GDP的增加,环境污染的程度将呈现上升的趋势;随着人均GDP的进一步提高,环境污染程度会逐年呈现下降的趋势)。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对发达国家发展历史经验的总结。
但实践证明,我国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同样遵循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还是走了“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建设”的老路。
近年来,随着贫困地区经济的增长,其环境质量处于“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状态,仍处于倒U形曲线的左侧,尚未达到其转折点,更末处于环境质量从整体上逐渐变优的右侧部分。
我国的贫困地区分布与生态环境脆弱地带具有高度的相关性,贫困地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产业选择和选点布局,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进行规范,减少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缩短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矛盾的时期。
并在人均收入较低及污染程度较轻的情况下开始环境治理,使库兹涅茨曲线中生态环境的临界点降低或提前提早到来,尽早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