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万亩高产油茶林基地及年产万吨精炼茶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81737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68.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万亩高产油茶林基地及年产万吨精炼茶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5万亩高产油茶林基地及年产万吨精炼茶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5万亩高产油茶林基地及年产万吨精炼茶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5万亩高产油茶林基地及年产万吨精炼茶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5万亩高产油茶林基地及年产万吨精炼茶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5万亩高产油茶林基地及年产万吨精炼茶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5万亩高产油茶林基地及年产万吨精炼茶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万亩高产油茶林基地及年产万吨精炼茶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5万亩高产油茶林基地及年产万吨精炼茶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5万亩高产油茶林基地及年产万吨精炼茶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5万亩高产油茶林基地及年产万吨精炼茶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总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5万亩高产油茶林基地及1万吨/年精炼茶油项目。

1.1.2项目承办单位

安徽国珍油脂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许德宏

1.1.3项目建设地点

油茶种植基地位于霍山县下符桥镇、但家庙镇、与儿街镇。

茶油精深加工基地位于安徽霍山经济开发区

1.2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的依据和范围

1.2.1研究工作依据

1、《农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深度规定》

2、安徽国珍油脂有限公司提供的有关工程技术基础数据;

3、企业提供的厂区平面图和相关数据;

4、相关设备制造商提供的有关加工技术及设备资料;

5、企业提供的以及我们调研收集的与项目相关的各种文件、报告、协议及引进工艺与设备的考察与询价等文件资料。

1.2.2可研工作的主要范围及重点研究的问题

遵照国家的有关法律、法令、法规,贯彻执行国家和行业主管部门的有关方针、政策,依据现行的有关农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深度的规定。

本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的主要范围及重点研究的问题如下:

1、通过对项目所在地资源及国内市场的调研分析,推荐工程的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2、根据建设场地的实际状况,进行总图布置方案的初步确定;

3、对建设条件进行调研和分析;

4、对工程技术方案进行分析比较,提出最佳工程技术的初步方案;

5、对环境保护、生产安全卫生与消防提出“三同时”的初步方案;

6、对投资估算、资金筹措、经济效益进行定量的分析,测算出各种效益指标和项目的抗风险能力;

7、提出定性与定量的研究结论,供决策参考。

1.3可行性研究报告工作概况

我单位在接受为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的委托后,立即组织专业人员组成了项目工作组并正式开展工作。

通过收集各种数据,并对项目原始资料予以研究,确定该项目的规模及主要工艺流程、工艺设备及配套设施的初步方案,并针对安徽国珍油脂有限公司的具体情况,对该项目的设计方案进行了讨论比较,编写此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供业主作为决策参考。

1.4推荐方案与研究结论

1.4.1产品方案与生产规模

1、生产规模

建设5万亩高产油茶林种植基地,正常年产油茶籽3万吨以上。

建设油茶加工基地,年加工油茶籽3万吨,年产精炼茶油1万吨。

2、产品方案

精炼茶油10000吨/年

副产品:

茶枯9600吨/年

茶壳7400吨/年

1.4.2生产方法

1、油茶种植

整地→适时种植→规范管理→收获

2、茶油生产

饼粕→浸出

↑↓

油茶籽→清选→干燥→脱壳→蒸炒→压榨→毛油→除杂→脱胶→脱色→脱酸→成品油

1.4.3厂址概述

厂址拟建在霍山经济开发区内。

厂区地势平坦,周围无居民点,适宜建厂。

1.4.4主要辅料、燃料、动力供应

项目所需辅料货源充足,开发区提供满足工程所需用水,供电网能保证用电需求。

1.4.5环境保护

该项目所在地附近没有其它污染源,环境容量大,区域环境较好。

该项目无生产废水排放,生活污水、废气经处理后可达到外排标准。

噪音经消声器、消声罩及减震后将噪音控制在85分贝以下,符合国家标准。

1.4.6定员和劳动力来源

该项目共需人员1100人,其中种植基地1000人,加工基地100人,种植基地的人员招聘项目区农民,加工基地人员向社会招聘。

1.4.7总投资与资金筹措

1、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15039万元。

其中建设投资12650万元,建设期利息288万元,流动资金2101万元。

2、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15039万元,其中申请银行长期贷款5000万元,申请流动资金贷款1471万元,其余8568万元由企业自筹。

1.4.8项目实施进度建议

项目建设期为2年,第3、4年为投产期,负荷率为50%、70%,项目第5年开始达产。

1.4.9研究结论

①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的增强、膳食结构的改善,人们对食用油的要求越来越高,茶油以其合理的脂肪酸组成、丰富的营养成分、明显的保健功能,逐渐进入消费者的视野,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青睐。

因此,油茶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油茶生产潜力巨大,大有可为。

②安徽省的大别山区土壤气候条件均适合于油茶种植,但当地油茶多为农户一家一户种植,集约化程度低,油茶品种老化,种植效益较差。

业主针对以上情况,建设高产油茶种植基地,可改变大别山区油茶种植落后的局面,推进油茶产业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同时对山区农民脱贫致富有着积极的意义。

③本项目同时建设油茶加工基地,使油茶产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有利于提高油茶的附加值,提高企业的效益和抗风险能力。

④本项目正常年可实现营业收入21588万元,净利润8721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综合以上研究分析,本项目是可行的好项目。

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建设规模

1.1

高产油茶林基地

50000

1.2

精炼茶油

10000

2

年生产天数

300

3

定员

1100

3.1

种植基地

1000

3.2

加工基地

100

4

年营业收入

万元

21588

正常年

5

年总成本费用

万元

8779

正常年

6

年利润总额

万元

11628

正常年

7

年净利润

万元

8721

正常年

8

财务内部收益

%

38

9

投资回收期

4.8

包括建设期

10

盈亏平衡点

%

39

 

2、项目背景

2.1项目背景

油茶,原指的茶子树,是常绿小乔木,因其种子可榨油(茶油)供食用,故名。

油茶喜温暖,怕寒冷,要求年平均气温16~18℃,花期平均气温为12~13℃。

突然的低温或晚霜会造成落花、落果。

要求有较充足的阳光,否则只长枝叶,结果少,含油率低。

要求水分充足,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但花期连续降雨,影响授粉。

要求在坡度和缓、侵蚀作用弱的地方栽植,对土壤要求不甚严格,一般适宜土层深厚的酸性土,而不适于石块多和土质坚硬的地方。

油茶分布区的北界在淮河-秦岭一线;南界大致在北回归线附近;东界为东南海岸和台湾;西界是云南的怒江流域和青藏高原的东缘。

垂直分布在东部地区一般在海拔800米以下,西部地区可达海拔2000米。

油茶与油棕、油橄榄和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植物。

茶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远远高于菜油、花生油和豆油,与橄榄油比维生素E含量高一倍,并含有山茶甙等特定生理活性物质,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

油茶具有很高的综合利用价值,茶籽粕中含有茶皂素、茶籽多糖、茶籽蛋白等,它们都是化工、轻工、食品、饲料工业产品等的原料,研究表明,油茶皂素有抑菌和抗氧化作用。

茶籽壳可制成糠醛、活性炭等,茶壳还是一种良好的食用菌培养基。

此外,油茶还是优良的冬季蜜粉源植物,花期正值少花季节,10月上旬至12月,蜜粉极其丰富。

同时,油茶又是一个抗污染能力极强的树种,对二氧化硫抗性强,抗氟和吸氯能力也很强。

因此科学经营油茶林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生态效益。

近代油脂和营养学家通过定量分析研究和试验,测出茶油的组成成份和性能与号称“世界油王”的橄榄油特别相似,其含人体易吸收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0%以上(油酸83.3%,亚酸7.4%)居各种植物油之冠。

茶油含有多种维生素,不含胆固醇。

从满足人体生理功能的角度来说,茶油含有的各种脂肪酸的比例分配具有天然的合理性,几乎达到理想的程度。

《中国中医大辞典》记载,茶油不仅色泽金黄,清香宜人,营养丰富,且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可概括为:

增强血管弹性和韧性,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增加肠梗阻胃吸收功能,促进内分泌腺体激素分泌,防治神经功能下降,提高人体免疫力,故西方称茶油为“东方树”。

在日本、东南亚国家和港台被誉为“东方橄榄油”、“油中极品”。

茶油因其特有的低碘值,同时由于其富含多酚类物质,故稳定性较其它食用油更好,具有抗氧化、不易变质、易保管、耐贮存等特点,是国家颁布的《中国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中要求大力发展的食用植物油。

2.1.1油茶种植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油茶原产中国,早在公元前100多年汉武帝时,就开始栽种油茶。

世界上除日本和东南亚极少数国家有零星分布外,唯有中国大面积栽培。

我国油茶主产区集中分布在湖南、江西、广西、浙江、福建、广东、湖北、贵州、安徽、云南、重庆、河南、四川和陕西14个省(区、市)的642个县(市、区)。

我国现有油茶林面积4531.2万亩,以普通油茶为主。

数十年来,我国的油茶产业虽然在基地建设方面曾有过几次大的发展过程,但全国油茶产业却一直没有发展壮大起来。

综合分析各方面原因,当前制约我国油茶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必要的扶持政策

据调查,油茶新造林和老林更新改造的前期一次性投入很大,一般每亩投资约1500元左右;高接换冠,每亩成本约2000元左右;低产林复垦改造,每亩年成本在200元左右。

对油茶林新造或改造,如此高的前期投入,一般农户难以承受。

虽然在油茶产业发展中各地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但多数地方由于财力限制,对油茶的发展未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

2、比较效益相对较低

目前,全国现有油茶林大多数是上世纪60、70年代的老林,亩产茶油一般在5公斤左右,油茶的每亩产值不超过200元。

与其它经济林相比,效益相对较低。

其结果是油茶林大面积荒芜,产量下降,限制了油茶产业的发展。

3、高产优良品种未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

到目前为止,油茶种植大省中,江西、安徽两省的油茶林大部分还是上世纪50、60年代的普通实生苗林,湖南省约有50%以上的油茶林是建国之前就存在的,属于多代萌生,品种混杂,产量极低。

近年来,各地选育了一系列油茶高产优良品种(系),其中不乏适宜当地的高产优良品种(系),但大面积推广应用到生产中却不多。

原因在于大面积的推广应用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譬如建设油茶种苗繁育基地、良种采穗圃等,由于投资有限,当前还不能做到大批量生产油茶高产优良种苗以满足生产用苗的需要。

4、宣传不到位

油茶与油橄榄、油棕、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

茶油具有优质食用油全部功能特性,其化学组成、脂肪酸比例与橄榄油相似,一些指标还要高于橄榄油。

然而,人们对橄榄油特性的认识却远远高于对茶油的认识,一般认为橄榄油是高品质油,而对茶油的认识和了解甚少,只是在油茶主产区人们才对其有一定的了解,我国北方和西部大多数地区对茶油基本处于陌生状态。

我国每年进口橄榄油约4500吨,用汇2000多万美元,除食用外,相当一部分用于制造高档化妆品和保健品,橄榄油的价值十分可观。

而全国茶油每年仅有少量出口,国际市场认知度极低,这与长期以来人们对茶油停留在自产自用和宣传上的不到位有直接关系。

2.1.2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必要性

1、加快油茶产业发展,是保障国家食用油安全的有效途径

解决我国13亿人口的粮油供给安全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

长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发展粮油生产放在突出位置,采取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措施,大幅度提高了我国粮油供给能力。

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国际粮油价格的上涨压力不断加大,实现粮油长期供需平衡仍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目前,进口植物油已占国内市场的大部分,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食用植物油进口国,也是世界上油料进口大国。

我国有4531.2万亩油茶林,目前的产出水平很低,每亩仅产油5.8公斤左右。

如果将现有低产油茶林全部进行改造,再新造近2500余万亩高产油茶林(平均每亩产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