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站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815784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4.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油站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加油站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加油站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加油站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加油站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加油站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

《加油站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油站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加油站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

加油站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加油站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事故风险分析

1.1作业区域危险性分析

1.1.1加油区危险性分析

1.1.1.1事故危险性分析

加油站主要销售汽油、柴油等成品油。

油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可燃气体遇明火、高热、强氧化剂有引起燃烧的危险,若油蒸汽在积聚后浓度在爆炸极限范围内,遇火源极易发生爆炸事故。

主要经营作业活动:

加油和检维修。

不确定因素:

加油区是开放式的对外服务区域,外来人员和车辆多且杂。

危险性分析详见下表:

事故风险

部位/装置

事故诱因

事故后果

影响范围

类型

程度

油品

泄漏

加油作业现场

1.油品管道及阀门因腐蚀、安装不良等引起泄漏;

2.车辆撞击加油机致管道破损。

3.违章操作、加油枪自封故障致油箱溢油;

4.更换过滤器操作失误或安装不到位。

5.人为破坏。

人身伤害

财产损失

环境污染

可能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加油站及周边邻里

火灾

爆炸

加油区、加油机

1.接地不良或人员和车辆带静电致静电火花;

2.防雷设施失效;

3.电气设备不防爆或防爆措施失效;

4.加油车辆或所载物品自身火灾;

5.警示标识缺失,或现场人员吸烟、使用明火和违规动火作业;

6.人为破坏。

人身伤害

财产损失

环境污染

以加油站为中心,30m为半径的建筑物、设备及人员有受到危害的可能。

距加油站30米处发现火灾,加油站汽油、柴油可能引燃着火。

高处

坠落

罩棚

1.维修罩棚设施或照明时,防护措施不到位。

2.违章作业。

人身伤害

作业人员和外来人员

车辆伤害

一般

加油机附近,车辆出入口

1.司机违章驾驶;

2.车辆故障;

3.车辆引导失误,站内标识标线缺失;

4.加油车道设置不合理、夜间照度不足;

5.有视觉死角、有障碍物。

6.进出站无限速措施;

7.外来人员在站内随意行走。

人身伤害

作业人员和外来人员

中毒

一般

加油区

1.油品泄漏引起的中毒。

人身伤害

作业人员和外来人员

1.1.1.2事故可能发生的时间预测

在加油作业活动中、检维修活动中以及雷雨天气情况下,如果导致事故风险发生的诱因被激发,就会引起油品泄漏、火灾爆炸、车辆伤害、中毒等事故的发生。

1.1.1.3加油区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1)异常气味;

(2)现场人员出现违规的行为;

(3)外来人员和车辆的异常情况;

(4)加油机底部及周边有油污且来源不明;

(5)出现违章作业现象;

(6)出现火花、冒烟等;

(7)其它异常情况。

1.1.2油罐区危险性分析

1.1.2.1事故危险性分析

油罐区主要储存汽油、柴油等成品油。

其油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可燃气体遇明火、高热、强氧化剂有引起燃烧的危险,若油蒸汽在积聚后浓度在爆炸极限范围内,遇火源极易发生爆炸事故。

主要生产作业活动:

油品储存、卸油、检维修、清罐等。

可能发生油品泄漏的设备和油气扩散的设备:

油罐、管道、油罐车和通气管等。

可能由于设备破损、密封损坏等、发生油品泄漏、油蒸汽散逸的现象,与空气混合产生爆炸性混合物。

事故危险性分析详见下表:

事故风险

部位/

装置

事故诱因

事故后果

影响范围

类型

程度

油品

泄漏

卸油管道、油罐车

1.油罐、管道腐蚀穿孔;

2.因地质灾害、恶劣气候条件等导致油罐沉降或上浮,油罐破坏;

3.违章驾驶导致罐车撞击破损;

4.液位仪故障、量尺不准、管理不到位导致溢油;

5.卸车软管破损或接管不牢;

6.人为破坏。

人身伤害

财产损失

环境污染

可能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加油站及周边邻里

火灾

爆炸

油罐、油罐车、油管道

1.接地不良、静置时间不足,静电火花;

2.防雷设施失效;

3.电气设备不防爆或防爆措施失效;

4.清罐、检修等违章操作;

5.操作井盖、铁制工具、罐车等撞击火花;

6.人为破坏。

人身伤害

财产损失

环境污染

以加油站为中心,30m为半径的建筑物、设备及人员有受到危害的可能。

距加油站30米处发现火灾,加油站汽油、柴油可能引燃着火。

车辆

伤害

一般

卸油区

1.司机违章驾驶;

2.罐车故障;

3.车辆引导失误;

4.坡道溜车;

5.车道设置不合理;

6.夜间照度不足;

7.标识标线缺失。

人身伤害

卸油作业人员

高处

坠落

一般

罐区

1.通气口的阻火器、呼吸阀检查保养时,防护措施不到位。

人身伤害

维修保养人员

中毒

一般

罐内

1.油品泄漏引起的中毒。

人身伤害

作业人员和外来人员

1.1.2.2事故可能发生的时间

在卸油作业活动中、清罐、检维修活动中以及雷雨天气情况下,如果导致事故风险发生的诱因被激发,就会引起油品泄漏、火灾爆炸、车辆伤害、中毒等事故的发生。

1.1.2.3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1)异常气味;

(2)现场人员出现违规的行为;

(3)外来人员和车辆的异常情况;

(4)加油机底部及周边有油污且来源不明;

(5)油罐区出现异常情况;

(5)出现违章作业现象;

(6)出现火花、冒烟等;

(7)其它异常情况。

1.1.3站房危险性分析

1.1.3.1站房事故危险性分析详见下表:

事故风险

部位/装置

事故诱因

事故后果

影响范围

类型

程度

办公室

1.电气设备故障起火;

2.电气线路短路起火;

3.违章用电、用火。

人身伤害

财产损失

加油站及周边邻里

配电房

1.电气设备没有保护措施或防护装置失效;

2.生产或检修中的违规操作;

3.操作人员防护措施不到位。

人身伤害

作业人员

高处

坠落

屋顶

1.屋顶没有防护措施或措施失效;

2.违章作业。

人身伤害

作业人员

1.1.3.2事故可能发生的时间

在检维修活动中以及其他情况下,如果导致事故风险发生的诱因被激发,就会引起火灾、触电、高处坠落等事故的发生。

1.1.3.3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1)现场人员未按照规定穿戴防护用品的行为;

(2)出现违章作业现象;

(3)出现火花、冒烟等;

(4)其它异常情况。

1.2事故发生的严重性

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可造成较严重的财产损失,同时造成人员伤残甚至死亡,还会造成加油站停止营业,对员工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巨大危害,对公司造成较大财产损失,对公司形象和安全生产氛围造成较大负面影响。

1.3事故发生的影响范围

一旦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不仅可影响到加油站自身正常生产,还可能影响到加油站相邻单位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不仅影响受害人及其家庭的正常生活,对社会稳定造成冲击,也会对公司形象和安全生产氛围造成较大影响。

1.4火灾和爆炸事故主要危险源:

(1)汽油泄漏

(2)油蒸汽积聚在油罐观测口周围,地下管沟、低洼等地,与空气混合打到爆炸极限,形成爆炸性气体。

(3)防雷接地系统失效

(4)加油车辆未熄火

(5)加油机无静电接地或接地失效

(6)使用非防爆设备

(7)电气设备漏电

(8)设备、管线腐蚀、老化

(9)存在明火源

(10)加油、卸油、量油中的违章作业

2、应急工作职责

2.1加油站人员组成

本加油站规模较小,人员配备较少,存在兼职现象;岗位包括站长X名,安全员X名,记账员X名,加油班长两名,计量员X名,加油员X名,实行两班倒。

2.2应急工作职责

火灾事故发生后,由加油站应急总指挥站长XXXX结合事故的性质,立即指挥应急救援,并报告上级分公司。

结合岗位分工,各岗位应急工作职责如下:

2.2.1总指挥(站长)应急工作职责

职责:

贯彻落实有关突发事件应急的法规和规定;接到事故报告后,根据事故等级启动相应应急预案,现场指挥;指挥、协调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和应急救援工作;协调与外部应急力量、XXXX分公司、相关政府部门的关系;指挥各员工按预案分工展开应急处置;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向分公司、当地政府及安全、环保监管部门及时报告事故情况,经分公司授权可以对外发布事故信息;宣布应急处置结束;组织或配合上级部门组织事故调查,对应急救援工作进行总结;组织恢复正常经营。

2.2.2副总指挥(安全员)应急工作职责

协助总指挥负责具体的指挥工作,当总指挥不在现场时,副总指挥行使总指挥职责;负责对外部救援单位的联系;负责现场各种应急物资的供应调配;保障应急救援各组人员必须的防护、救护用品;负责人员安置、善后赔偿、保险理赔、生产秩序恢复等善后工作。

2.2.3加油班班长应急工作职责

负责突发事件现场的抢险救援与人员疏散工作,负责现场险情的控制,人员的救援与疏散和重要物资设备的转移。

组织加油员抢救受伤人员;熟练使用消防器材,控制和扑救初期火灾;在站长或安全员的指挥下,进行抢险工作。

配合社会救援队伍进行应急处理和救援;在总指挥和副总指挥不在场时根据现场险情发展情况做出人员撤离逃生的决定。

2.2.4记账员应急工作职责

在发生事故时应立即通知站长,视险情同时打电话向社会应急救援机构(应急指挥中心,消防队,医疗急救中心等)报警求助;抢救和保护贵重财产和财务资料;与保险公司协调处理事故的财产损失、理赔及善后处理工作;担负内部的联络和对外联系通信任务;向相邻单位和居民传达预警信息,协助居民疏散。

2.2.5计量员应急工作职责

负责对事故或事故前兆场区内外隔离、维护现场应急通道畅通,疏散无关人员撤出危险地带。

伤亡人员的救治、善后工作;组织人员在路口处警戒;指挥救援人员和车辆及时赶到事故现场;在撤离时协助其他人员尽快疏散;对受伤人员采取及时的现场急救,将伤员转送医院进行治疗,必要时跟随到医疗机构或急救中心。

3、应急处置

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1)事故第一发现人立即以大声呼叫方式向现场人员报警,并马上通知安全管理人员,与现场指挥及其他应急人员一起分析预测事故等级、判断响应级别,启动应急响应,向站长报告事故发生地点、种类、事故危害程度等。

2)现场人员进行初期处置,同时将事故控制情况及时报告现场指挥及站长。

3)站长根据事故特征及发展,启动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按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及相关程序、方法组织事故应急救援。

4)当事故有扩大趋势或无法有效处置事故时,由总指挥上报XXXX分公司及XXXX县政府有关部门支援。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详见图3-1。

3-1事故应急处置流程图

 

 

 

说明:

1.代号:

A-第一发现人,B-加油班长,C-其他人员;

2.第一发现人在采用应急措施的同时用呼喊的方式快速将事故信息传递出去;

3.应急处置原则:

在保证人员安全的前提下,第一发现人会同当班班长和其他当班人员组成第一应急力量,迅速进行初期处置,控制危险源,防止事态扩大。

3.2现场处置措施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由站内员工ABC(员工代号,详见“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下同)负责实施,人员的分工除由总指挥指派外,可根据现场情况和事故应急处置程序,按照应急工作原则(见综合预案)随机确定。

3.2.1加油站火灾应急基本处置措施

1)发生火灾和爆炸,首先是迅速扑灭火源和报警,及时疏散有关人员,对伤者进行救治。

2)火灾发生初期是扑救的最佳时机,发生火灾部位的人员要及时把握好这一时机,尽快把火扑灭。

3)在扑救火灾的同时拨打“119”电话报警和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及领导报告。

4)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应立即指挥员工撤离火场附近的可燃物,避免火灾区域扩大。

5)组织有关人员对事故区域进行保护。

6)及时指挥、引导员工按预定的线路、方向疏散、撤离事故区域。

7)发生员工伤亡,要马上进行施救,将伤员撤离危险区域,同时打“120”电话求救。

8)火灾须用高频呼救附近协助,同时拨打119,寻求外部救助。

3.2.2加油机火灾处置方案

1)处置措施

(1)站长得到加油机起火报告后,迅速启动现场处置方案。

(2)安全员立即到配电房切断电源,然后加入灭火队伍。

(3)当班加油班长带领当班加油员马上携带灭火器冲向起火地点,消灭加油机火情。

(4)记账员迅速清理好财务帐目,根据站长命令,确定是否报警。

(5)火情完全消除,站长确认安全后,宣布重新营业。

2)注意事项:

(1)灭火首先一定要保证自身安全。

(2)根据火灾的状况,及时报火警。

原则上油品一旦着火,首先要报火警。

(3)加油机起火首先要引导社会车辆及时、有序撤离油站。

(4)人身上溅到油火立即用灭火器进行扑灭或快速脱下衣服,如来不及脱下衣服,应就地打滚把火扑灭,由现场人员帮忙脱下衣服。

3.2.3卸油区火灾处置方案

1)可能出现的起火状况:

(1)加油站送油罐车在加油站油罐区卸油过程中起火;

(2)加油站送油罐车在加油站罐区静止过程中起火;

(3)加油站卸油罐车在加油站卸油终止后起火;

(4)加油站储油油罐计量口起火;

(5)加油站储油油罐卸油口起火;

(6)因其他原因(雷电)等引起油罐区起火。

2)处理措施:

(1)站长或安全员切断加油站电源总开关,指挥油罐车司机迅速把着火罐车驶离油站危险区域进行扑救。

(2)当班加油员使用灭火毯堵住罐口,隔绝空气灭火,火势较猛时,先用灭火器对准罐口将大火扑灭,再用灭火毯覆盖罐口。

(3)安全员关闭卸油罐车卸油口和油罐卸油口阀门,使用灭火毯封住油罐计量口(卸油口)。

(4)严禁使用水直接扑救,以免水飞溅油品扩大着火范围。

(5)当班加油员立即停止加油,疏散现场加油车辆及闲散人员,引导司机将车辆开往着火点上风口的方向,并要求远离着火点100米以外。

(6)立即疏散周边群众,对附近住户或人群进行口头通告,要求立即远离着火点100米以外。

(7)消防队赶赴现场后,油站人员主动配合消防人员进行扑救,避免火灾扩大。

3)注意事项:

(1)灭火首先一定要保证自身安全。

(2)根据火灾的状况,及时报火警。

原则上油品着火,首先要报火警。

(3)人身上溅到油火立即用灭火器进行扑灭或快速脱下衣服,如来不及脱下衣服,应就地打滚把火扑灭,由现场人员帮忙脱下衣服。

(4)扑救油火时切忌用衣服、扫帚来回扑打,以免扩大着火范围。

3.2.4油罐区火灾处置方案

1)处置措施

(1)员工发现油罐区起火后,迅速报告站长。

站长下令启动现场处置方案。

(2)安全员切断加油站电源总开关,然后迅速加入现场灭火组开始灭火抢险。

(如果当时正在卸油,安全员应迅速关闭油罐车阀门,报告站长发生火情后,指挥油罐车司机把着火罐车驶离油站危险区域并进行扑救,站长负责切断加油站电源总开关。

(3)当班班长使用灭火毯堵住罐口,隔绝空气,其他员工用灭火器进行灭火。

火势较猛时,先用灭火器对准罐口将大火扑灭,再用灭火毯覆盖罐口。

(4)安全员负责关闭油罐卸油口阀门,使用灭火毯封住油罐计量口(量油口)。

(5)当班加油员立即停止加油,在进口处设立警戒标志,疏散现场加油车辆及闲散人员,引导司机将车辆迅速驶离加油站,并注意引导消防车辆进站灭火。

(6)记账员应根据站长命令,在第一时间报警并通知周边群众撤离。

同时携带帐册撤至安全区域。

(7)火情消除后,站长宣布关闭现场处置方案。

确保安全后,重新营业。

2)注意事项:

(1)灭火首先一定要保证自身安全。

(2)根据火灾的状况,及时报火警。

原则上油品着火,首先要报火警。

(3)人身上溅到油火立即用灭火器进行扑灭或快速脱下衣服,如来不及脱下衣服,应就地打滚把火扑灭,由现场人员帮忙脱下衣服。

(4)扑救油火时切忌用衣服、扫帚来回扑打,以免扩大着火范围。

3.2.5加油站车辆火灾处置方案

1)处置措施

(1)发现加油车辆站内着火时,立即报告站长。

站长宣布启动现场处置方案。

(2)安全员迅速跑至配电房,切断电源开关后,回到现场加入扑救。

(3)当班加油员用灭火器开展扑救,火情消除后,将起火车辆推出站外空地。

(4)记账员按照站长命令,拨打报警电话,携带帐册撤至安全区域。

(5)加油班长在进站口设立警示标识,迅速组织站内其他车辆安全驶离加油站。

(6)火情消除后,站长宣布关闭现场处置方案,确保安全后,重新营业。

2)注意事项:

(1)在可能的情况下,将着火车辆驶离到站外空地处理。

(2)车辆出现冒烟时,不可在站内打开发动机盖,应推出站外空地进行处理。

3.2.6配电室(站房)火灾处置方案

1)处置措施

(1)发生火灾时,发现者马上通知站长。

站长宣布现场处置方案。

(2)当班安全员迅速跑至配电室(如有可能),切断电源开关后,在出入口处阻止车辆进入和靠近加油站。

(3)当班加油工立即停止加油,保管好现金和有价票据,指挥正在加油的车辆和等待加油的车辆迅速离开加油站。

(4)当班加油工取来离火场最近的手提式灭火器对配电室或站房火灾进行扑救。

(5)当班班长和记账员把火源周围的重要物品及可能引发更大火灾的可燃、助燃物移至安全地带,直到火情被完全控制。

此时若火灾尚未扑灭,记账员按照站长命令,马上报警,然后携带帐册撤至安全区域。

(6)火灾扑灭后,站长宣布关闭现场处置方案,并视事故情况迅速上报上级相关政府部门。

(7)油站主管人员速派专业维修人员到油站对电气线路进行维修,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8)确保安全后,重新营业。

2)注意事项:

(1)灭火首先一定要保证自身安全。

(2)如果有人发生触电,不能直接接触拉人、救人,应先切断电源再救人。

(3)电气火灾不能用水或含水灭火器灭火。

(4)当消防队赶到现场后,协助消防队进行灭火。

(5)站房火灾无法控制时,站房人员必须立即撤离,不得为清理现金或其他物品滞留站房内。

3.2.7人员烧烫伤处置方案

(1)烧伤急救就是采用各种有效的措施首先灭火,使伤员尽快脱离热源,尽量缩短烧伤时间,并迅速拨打120电话送医院救治。

(2)如火焰烧伤,应立即脱去着火衣裤,或就地滚或跳入就近水源或用水灭火,也可用浸湿的衣服、布单覆盖灭火,减少创面继续损伤。

切勿奔跑,避免助长火势,增加伤害。

(3)对已灭火而未脱衣服的伤员仔细检查全身情况,保持伤口清洁。

伤员的衣服鞋袜用剪刀剪开后除去,伤口全部用清洁布片覆盖,防止污染、感染并送医院救治。

(4)四肢烧伤时,先用清洁冷水冲洗,然后用清洁布片、消毒纱布覆盖并送往医院。

(5)严重伤员,应静卧休息,保持呼吸道畅通,若呼吸心脏停止者,应立即实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

(6)急救处理时,要注意到创面保持局部清洁。

大面积烧伤,用清洁无毒敷料或清洁的面料敷盖伤面,也可作简单包扎。

处理时,应禁止在创面上涂用消炎粉、油膏或不适用的药物,避免增加感染或给后期治疗带来不必要的困难。

(7)对爆炸冲击波烧伤的伤员在救治时要注意有无脑颅损伤、腹腔损伤和呼吸道损伤。

3.3事故报告

站长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报告XXXX分公司,分公司应于1小时内向XXXX市XXXX县安监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报警电话、分公司管理部门、相关应急救援单位和联系人员联系电话,详见附件2。

报告事故应当及时准确、全面客观,力求简明扼要,尽量使用普通话。

具体包括下列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3)事故的简要经过;

(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5)已经采取的措施;

(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4、注意事项

4.4.1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

参加火灾事故应急救援行动,应急救援人员必须佩戴和使用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

严禁救援人员在没有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盲目施救。

4.4.2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

1)应根据火情、火势情况,选择合适的抢险救援器材。

2)在危险区域以外才可设置应急照明灯。

4.4.3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

1)应急救援时,应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先抢救受伤人员。

2)应急救援时应注意,防止事故扩大。

3)应急救援人员必须采取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后方可进入现场,参加应急救援行动。

4.4.4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

注意保护好事故现场,便于调查分析事故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