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公里营销.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814208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31.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后一公里营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最后一公里营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最后一公里营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最后一公里营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最后一公里营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后一公里营销.docx

《最后一公里营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后一公里营销.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后一公里营销.docx

最后一公里营销

最后一公里营销

最后一公里营销:

诊断销售的接力赛(第一章)

 

   当斐力庇第斯从马拉松跑回雅典报告胜利消息的时候,虽然已是满身血迹、筋疲力尽,但他知道:

如果没有出现在雅典人民面前,前面的路程都是白费。

对企业而言,产品如果不能最终到达终端实现销售,即使前面所做的努力再多,也都是枉然。

    我们把从经销商到终端这一阶段的工作,称做销售的“最后一公里”。

产品到了经销商手中,销售工作并没有结束。

但“最后一公里”往往是经销商的“势力范围”,我们怎样才能推动经销商高效、有序地跑完“最后一公里”呢?

    透视销售的“最后一公里”

    对大多数企业来说,通路上从经销商到终端——这个销售的“最后一公里”,一直处于“黑箱”状态。

处于“黑箱”中的通路给企业呈现了很多假象,而企业往往据此做出了错误的决策。

透视销售的“最后一公里”,让“最后一公里”暴露在阳光之下,是在做好了经销商管理、终端管理之后的又一项重要工作。

    销售的“最后一公里”,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通路促销:

透视“最后一公里”的促销力度分布

    案例:

一家没有稳固的市场基础,靠遍地撒网发展经销商的食品企业,在某月发动重大市场攻势,巨额促销之下,月销量比平时提高3倍。

竞品的业务员坐不住了,纷纷要求总部采取促销措施,否则市场就可能逆转。

   透视:

竞品企业的老板起初接到少数业务员的报告时,并没有很在意。

因为这样的事太多了,每个月都有很多厂家做促销,而业务员的特点是“见风就起浪”。

如果每个对手做促销时自己都针锋相对,哪有那么多的利润空间用来促销?

   可是,当市场全线告急时,老板坐不住了。

不过老板也很为难:

如果采取与对手同样的促销力度,公司的毛利空间没有那么大;如果促销力度太小,又无法抵挡对手的攻势。

     作为这位老板的朋友,当他求助于我时,我说:

“对手的促销力度并不是最关键的,重要的是要了解从经销商到终端这‘最后一公里’上的促销力度分布。

”我建议他尽快派人到一线了解对手的一批、二批和终端落实促销政策的情况。

    很快,信息反馈回来了:

对厂家大力度的促销政策,一批只拿出不到1/3给了二批,其余政策被一批“贪污”了,而二批根本就没有对终端的促销政策,终端也没有对消费者的促销政策。

    看到对方在通路“最后一公里”上的促销政策分布,我对老板说:

“放心吧,3个月后他们就会退出市场。

    通路促销的目标是什么?

应该是疏通“最后一公里”,而不是“开闸放水”一次性扩大销量。

当厂家出台大力度促销政策时,短期内会形成“开闸放水”销量剧增的现象,但是如果厂家给一批的促销政策没有释放给二批,“洪水”就会堵在一批那里,只有少量分流到二批,又因为二批并没有促销政策给终端,这就意味着“二批-终端-消费者”处于通路堵塞状态。

    按照对方在“最后一公里”上的促销政策分布,一批超过平时3倍的提货量大致需要3个月才能消化掉,然而由于食品行业非常重视出厂日期,隔月货难卖,因此两个月后厂家和一批一定会为过期库存而苦恼。

为了消化即将到期的库存,他们会向二批释放政策,此时如果我们稍微提前针对二批做促销,就很容易把对方的货封杀在一批。

由于对方没有基础稳固的市场,只要一批积压了大量过期库存,就意味着不得不退出市场。

    结论1:

通路促销的目的,首先应该是疏通销售的“最后一公里”,通过扩大“最后一公里”的容量,达到扩大通路流量的目的。

不能简单地以厂家出货量作为促销是否成功的标准。

    结论2:

促销政策只有在“最后一公里”上具备传递效应,才能真正起到疏通通路的作用。

大多数厂家设计的通路促销,严格来说只是一批促销,而只有设计完整的“最后一公里”上各个环节的促销政策分布,才是真正的通路促销。

    结论3:

把销售的“最后一公里”作为整体研究,比单独研究一批或终端重要得多。

完整的通路环节包括“厂家-一批-二批(甚至三批)-终端-消费者”,但是企业在研究通路和通路政策时,往往只关注个别环节,特别是一批、终端和消费者,并没有把通路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

“最后一公里”的“黑箱”状态,有可能抵消在某个环节上所做出的努力。

 

最后一公里营销:

诊断销售的接力赛(第二章)

 

通路价格:

透视“最后一公里”的毛利分配

   案例2:

东北某低端白酒品牌为了开发华北某省会市场,派人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市场调查。

调查显示:

某品牌光瓶白酒占据当地低端市场主导地位,终端覆盖率接近100%,低端市场占有率超过60%。

结论是:

该品牌在这个市场过于强大,本公司不宜进入。

惟一可能的机会是:

在终端,该品牌假酒比率已经接近30%。

   透视:

这是一份“只看表象,不看本质”的调查报告。

作为该酒厂的顾问,我要求亲自派人做深入调查。

重新调查的结论是:

目前是进入该市场的最佳时机。

   调查发现,对手在低端只有一个主导产品,由于销量大、价格透明,终端没有价差空间,酒店的毛利只有0.5~1元/瓶,杂货店的毛利只有0.2~0.5元/瓶。

二批的毛利更低,基本上是“原价进货,原价出货”,其利润主要来源于卖假酒。

   什么是营销?

从销售的角度讲,营销就是“卖”与“买”,只有有人愿意“买”、有人愿意“卖”,才能完成销售。

该品牌的白酒知名度高,已经形成消费习惯,消费者愿意“买”,但由于假酒多,消费者又是在胆战心惊地买。

   我们再来检视该品牌的“最后一公里”,他们愿意卖吗?

一批当然愿意卖,销量这么大,返利这么多;二批愿意卖吗?

二批很不情愿地在卖,因为二批无利可图,卖假酒又担惊受怕;终端愿意卖吗?

终端也不愿意卖,利润太低,在相同规模的其他城市,光瓶白酒的正常毛利是酒店1~2元/瓶,杂货店0.5~1元/瓶。

   机会就在这里!

“最后一公里”的主要环节无利可图,而商家是“在商言利”,这就是新品牌的机会。

   销售策略也在这里!

如果在广告宣传上比拼,即使短期大量投入也难抵老品牌多年的品牌积累,但是设计一个让“最后一公里”每个环节都赚钱的产品并不难。

只要拿出让二批和终端更赚钱、更愿意卖的产品,成功就在眼前,因为对低端白酒而言,终端的推荐至关重要,终端老板简单的一句话就可以动摇消费者的品牌忠诚。

   结论1:

销售就是买卖,让消费者更愿意买可能是基于产品本身,让商家更愿意卖则是基于利益。

   结论2:

“最后一公里”上的利益分配比产品价格更关键。

最后一公里营销:

诊断销售的接力赛(第三章)

       销售量:

透视“最后一公里”的货品数量分布

   案例3:

一家饲料企业组织了多个“销售突击队”集中开发县级市场,经过一个多月的攻关,有两个县取得了突出业绩:

报表显示,这两个县的销量均翻了两番,成为所在县销量最大的品牌。

   又过了3个月,这两个县的发展却截然相反:

一个县已经稳居龙头地位,另一个县则接近退出市场。

   透视:

第一个县提升销量的办法是:

先帮助一批开发二批,再帮助二批开发终端养殖户。

第二个县的做法是:

利用促销帮助一批发展二批,通过二批数量的增加和二批提货量的增加提升销量。

   两个县做法的差别在于:

第一个县完成了“最后一公里”的全部工作,先把货品转移到一批,再转移到二批,最后交给终端养殖户,一直到终端养殖户消费掉为止;第二个县只完成了“最后一公里”前“半公里”的工作,把货品从厂家仓库转移到一批、二批仓库。

   差距还不止于此。

因为畜禽对新饲料有一个适应过程,养殖户换饲料一般都很慎重,通常要在小范围内做实验,实验成功才敢大面积换料。

在此过程中,厂家要提供技术帮助,一直到养殖户完全换料为止。

   在那些凭业绩说话的管理者眼里,销量是硬道理。

实际上,产品出厂并不是真正的销量,只有通过“最后一公里”到达终端用户(消费者)手中,才是真正的销量。

如果仅仅根据销量判断市场开发是否成功,肯定要犯错误,因此必须监控“最后一公里”上的货品分布。

   “最后一公里”有着巨大的“库容”,“库容”的好处是能够调整淡旺季,保证厂家生产的连续、稳定。

但是,“库容”也经常制造假象,让厂家误以为“库容”中的货品已经被消费者买走。

   有经验的营销人员在拜访客户时,一定会到仓库去看看:

一是看仓库中的存货量,保证既不缺货又不过多压货;二是看仓库货品的日期,从货品日期可以看出出货速度,预测下次进货时间,同时也可以判断下线客户的进货速度。

   在通路上,通常要保持一定数量的在途品、在库品,但营销界有一种不良的做法叫“压货”。

“压货”的理由似乎冠冕堂皇,“能够减少竞品的进货”,不过这种小儿科的技巧也许在前几年还有效,现在做则肯定无效,商家对此早已心知肚明。

“压货”的结果会造成“虚假销量”,“虚假销量”又会误导管理者的决策。

因此,管理者既要通过报表看销量,又要关注货品在“最后一公里”上的数量分布。

   结论1:

厂家出货量不等于销量,只有了解“最后一公里”上的货品分布,才能判断真实销量。

   结论2:

市场推广和促销一定要完成货品在“最后一公里”的逐次转移,直到终端或消费者为止。

(刘春雄)

   “最后一公里”:

全程营销是真经

   如果产品不能最终到达目标客户群实现销售,那么企业前面所做的努力再多也是白费。

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决定企业竞争成败的关键就取决于从经销商到终端的这“最后一公里”——谁在这一阶段表现出色,谁就有可能胜出。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的营销工作重心一直在不断前移。

但是,在“助销”、“协销”的热潮之后,许多企业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大量的促销费被浪费在终端,大量的资源投向了经销商却没有扶起强势的区域市场,大量的市场黑马层出不穷却又昙花一现。

   这些现象迫使我们摒弃传统的思维局限,从简单重视经销商或终端的误区中走出来,站在一个更高的、全局的角度来看待从经销商到终端这一阶段的工作。

换句话说,就是从全程的角度来看待销售的“最后一公里”。

最后一公里营销:

诊断销售的接力赛(第四章)

“最后一公里”的真相

   如果我们跳出“孤立”的局限,从营销系统的角度来看,“最后一公里”其实包括了产品从经销商到终端(客户)的所有营销问题:

   ●与营销定位相关的问题。

如对营销目标的定位是短期的销售增长还是长期的竞争优势保持,是关注市场份额(销量)增长还是侧重销售利润增加。

   ●与目标客户群选择相关的问题。

如目标客户群的识别,战略区域市场的选择,有效终端的识别与选择,分众市场的产品组合选择等。

   ●与物流相关的问题。

如经销商下游网络与目标区域覆盖能力的评价与提升,经销商对有效终端的管控与支持等。

   ●与资金流相关的问题。

如履行合同的过程控制,市场价格体系的建立与维护,经销商财务状况与资信等级的动态监控和评估,终端及促销费用的管理等。

   ●与信息流相关的问题。

如对市场、客户、竞争对手、经销商、终端等各信息源的选择与信息的收集、甄别、反馈和利用,企业产品、品牌等信息向经销商、终端和客户的传播教育等。

   ●与促销流相关的问题。

如整体营销策略和区域促销政策的制定、实施与绩效改善,竞争性促销手段的选择和利用等。

   ●与控制流相关的问题。

如各级经销商和直供终端的扶持、管理和激励制度,各层级支撑网络的人员管理与考核激励制度,各项促销活动的计划、监控和反馈制度等。

   我们的目的是什么

   与上述内容相适应,企业在“最后一公里”上的营销目的,就是要以市场盈利(这一点很简单也很重要)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整合从经销商到终端(客户)的一系列内外部资源,面向有效的市场区域和目标客户群,支持经销商构建合理的营销网络,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和促销方案,借助终端促销和其他合适的方式,推动产品到达目标客户并且实现持续销售。

   在这样的目的之下,我们在“最后一公里”的基本营销思想就需要予以调整和澄清:

   ●营销的目标是盈利和可持续发展,是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统一,不是为了管理经销商而管理经销商,不是为促销而促销,企业必须要盈利并争取持续竞争优势。

   ●关注过程而不仅是结果,这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要从营销的全程来看待“最后一公里”的工作;二是只有兼顾“最后一公里”上的各项工作,才能保证营销目标的最终实现。

   ●工作的过程实际是资源的整合过程,是对目标客户选择、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促销流、控制流等相关资源的整合提升,不是简单地侧重某一个方面或某几个方面。

   ●营销手段不只包括终端促销方式,还应该有其他的选择,选择的标准是有利于市场信息传播和产品销售。

   ●关键是从战略上而不仅仅是从策略上选择有效的市场和客户群,做到有的放矢。

 

最后一公里营销:

诊断销售的接力赛(第五章)

“最后一公里”上的误区

   误区1:

营销通路重局部轻全程

   前期“助销”、“协销”的实践已经显示,企业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片面地重视经销商和终端,营销“近视”,忽视了对真正客户的关注。

这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没有找到真正能让自己实现盈利和可持续发展的市场和客户群。

例如,部分企业简单地认为三四级市场潜力很大,草率推出市场操作方案,以为可以通过扶持经销商开发三四级市场、提高终端上柜率和市场覆盖率来扩大销量,实际结果却差强人意。

   二是没有对产品到达经销商之前的工作给予足够的关注和准备,如规范的研发和生产流程、严密的市场支撑体系、完善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企业过分依赖销售精英和大经销商、大卖场的力量,导致“失一人而失一群客户,失一经销商而失一片市场,失一卖场而失一成销量”的局面。

   误区2:

终端促销重形式轻内容

   不少企业在激烈竞争中被迫通过终端促销的方式来拉动销售,但一定要防止将促销简单化。

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终端促销活动选择盲目化。

逢节必促、逢店必促,不管是什么区域、什么节日、针对什么消费群体,一味地使用终端促销拉动销售,形成了“有促销才有销量”的恶性循环,浪费大量市场费用。

   二是促销形式简单化。

为了要量(或是市场份额),不断向经销商和终端“注水”,价格战、赠品战、口水战是常见形式,结果是企业增量不增利,难以支撑只得中途退出竞争。

   误区3:

经销商支持重销售轻管理

   企业在对待经销商的态度上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用销量支持替代经销商支持和管理,为了达到销售目的,简单地把经销商当做仓库保管员,打着协销的旗号,用“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威逼利诱,在月底、节前让其大量吃货,逼其在市场层层压货,导致市场窜货不断、价格体系混乱。

   有鉴于此,才有长城润滑油2005年初提出的“全程协销”的思路,其“全程协销”的范围包括产品开发、售前咨询、物流配送、售后服务等全流程。

以终端管理为例,厂家派出的终端管理助理将及时协助经销商开展各级终端的拜访、维护,协助终端进行促销,搜集市场信息和竞争品牌信息,在薄弱地区还将协助经销商建设市场终端。

   误区4:

市场支持队伍重规模轻效益

   企业为了实现在“最后一公里”的突破,往往会采取人海战术,或者向经销商派驻大量驻点人员,或者直接派人开发市场然后交给经销商管理。

这种突击方式虽然在市场启动初期会很快看到业绩,但弊病也显而易见,这就是庞大的渠道建立和维持费用,如果销售收入和毛利达不到一定规模,企业将难以承受。

国产手机的市场演变过程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误区5:

资源分配重全面投入轻重点突破

   企业要从战略上看待销售的“最后一公里”,在营销全程各阶段科学分配资源。

根据中国企业的实力,营销资源的投入一定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即在关键阶段、重点市场、主打产品以及主要渠道和促销形式上要有所为,在次要阶段、补充市场、瘦狗产品以及其他渠道和促销形式上要有所不为。

大量事实表明,如果企业不能在“最后一公里”合理进行资源配置,就很可能在“最后100米”处阵亡。

   有鉴于此,很多白酒企业选择重点市场精耕细作,逐渐向区域化运作转型,比如口子窖在西安和南京等地、伊利特在杭州、道光廿五在河北,均取得了不俗的战绩。

另外,一些地方品牌面对已经全面开放的白酒市场并没有急于扩张,而是利用自己在本地的天时、地利等优势盘踞一方,比如黑龙江的龙江龙和富裕老窖、吉林的榆树、山东的趵突泉、河南的宋河、河北的板城烧等,这类品牌在本地市场首先赢得“最后一公里”的胜利,给外来品牌的进入制造了很大障碍。

   误区6:

市场管理重结果轻过程

   “早晨围着车轮转,中午围着酒桌转,晚上围着麻将转,一切围绕销量转”,这句话是对很多企业“最后一公里”营销工作的真实写照,是典型的重结果轻过程。

事实证明,没有配套的制度、标准、培训和考核体系做支撑,“最后一公里”的销售业绩再好也是暂时的,不能长久维持下去。

   宝洁公司的一些市场管理方法值得国内企业学习。

宝洁曾经提出“经销商即办事处”的理念,视经销商为密切合作伙伴和公司的下属销售机构,一切市场销售、管理工作均以经销商为中心,一切终端铺货、陈列等工作都借助经销商的力量。

为了保证经销商工作到位,宝洁制定了一系列工作流程和检查考核程序,从人员、方案、费用、过程等方面全方位支持、管理、指导并控制经销商,使“最后一公里”的营销基础牢固,爆发有力。

(戴鑫)

最后一公里营销:

诊断销售的接力赛(第六章)

二批网:

“最后一公里”的发力点

       要完成产品销售的“最后一公里”,就是要帮助经销商更好地实现再销售,使销售在从经销商到终端这一阶段的流程更规范、更有序、更流畅。

   如何才能有效地帮助经销商把产品有序、高效地送到终端,加强“最后一公里”的销售能力?

笔者认为:

一是理念、认知和运营模式问题,二是具体的方法问题。

只有企业真正认识到利益是共同的,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市场就必须主动协助经销商解决好“最后一公里”的管理与控制问题,才会愿意下工夫采取有效的措施。

   提高“最后一公里”销售能力的方法有很多,这里笔者结合一个案例着重谈谈如何做好经销商的二批网络建设。

   推行态度坚决

   B企业是一家老牌调味品企业,近年销售连续下滑。

分析原因,一是B企业的经销商主要是省级和部分地市级的经销商,虽然规模较大、实力较强、对企业的忠诚度较高,但大都还是以流通、配货为主的传统销售模式,缺乏可掌控的二批网络;二是企业的主导产品是多年的品牌产品,价格透明,销售出现逆差,渠道无利可图,因而没有积极性。

   我们介入之后,一方面帮助企业进行产品创新,同时对老产品的价格政策根据预期销量重新调整,加大了渠道利润;另一方面花了近一年时间,帮助经销商建立了较强大的二批分销网络,让经销商尝到了甜头。

   要把市场做深做透,单靠一级经销商自身的力量远远不够,只靠自由二批商不定期地根据价格优势自然进货,也难以形成区域市场的深度分销和对终端陈列、推荐的管理,只能长期处于自然销售、广种薄收、窜货不止的粗放操作状态。

   当企业提出加强二批网络建设时,许多经销商有抵触情绪。

他们的想法是:

一,宁可销量做不大也不让他人来分享自己的市场;二,与厂家抢夺市场控制权。

没有完整的二批系统,这个市场除了我以外都是散兵游勇,厂家只有求着我才能控制这个市场;三,防止养虎为患。

   虽然经销商也明白建设好二批网络有利于区域销售的可持续发展,但是他们并不领情。

我们除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之外,采取了点面结合、软硬兼施的方法。

   B企业要求经销商按人均年消费2元、每500万元销售额设立一个特约二批商,并强制要求按计划每月完成20%的二批商建设任务,公司定期进行二批网络建设验收,将二批网络建设完成的数量、质量作为年终考核的主要指标。

同时,给予经销商关于二批网络建设的理论和实际操作指导,如分销网络建设三部曲“布局、选择-引导、培养-管理、控制”。

   方法讲求实效

   某地区经销商按照公司要求在自己的区域内设立了10家特约二批商,每个县各设1家,地级市设立两家。

这样看上去,该经销商的二批商设置基本合理,但事实上这种设置就好比是“聋子的耳朵——摆设”。

他只是机械地按公司要求去做,而没有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市区设立了两家二批商后,一方面经销商原有的终端业务员和配送车辆闲置了,另一方面这两家二批商却因为经销商虽然将销售区域划分给了他们,但部分重要零售终端依然由经销商自己直接管理而有意见,认为经销商自己吃肥肉,却把骨头交给他们啃。

再者,每个县设立一个二批商看似合理,事实上有三个县级二批商的网络只能覆盖到农村乡镇的三批,而对县城的零售终端和超市无力涉及,这就出现了市场盲区,经销商的二批网络覆盖面并不完整。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指导该经销商进行网络调整:

撤消了市区的两家二批商,重要的终端还是由自己直接经营,并加强了对三批的管理,通过三批商服务自己涉及不到的小零店。

对二批网络不能完全覆盖的三个县,另外各加设了专门管理县城市场的特约二批商。

这样,该经销商的网络覆盖面更完整,经过一个时期的运作,该经销商不但销量提升了,市场运作也比过去更轻松了。

最后一公里营销:

诊断销售的接力赛(第七章)

 

       协调渠道关系

       企业不仅要帮助经销商建立二批网络,更要协助经销商解决好与特约二批商之间的合作关系。

      为使B企业的经销商和二批商关系更加融洽,促进区域市场网络健康有序发展,我们借用过去企事业单位的“卫生流动红旗”的方法,由B企业的客户经理和经销商共同对二批商按月销售管理进行评比,颁发“流动红旗”。

哪家二批商销售管理最好、销量最大,“流动红旗”就挂到哪一家,并组织其他二批商参观学习,借机召开销售经验研讨会。

这一措施不仅能让其他二批商得到启发和鼓励,还能使“流动红旗”的得主觉得脸上有光,主动介绍自己的经验。

经销商与二批商、二批商与二批商之间通过这样频繁而有益的交流,有助于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形成一种良性合作关系。

   二批务必激活

   必须先解决好谁来卖的问题,才能解决谁来买的问题。

只是帮助经销商建立二批网络还不够,还要调动起二批商的积极性,让二批商感觉到做B企业的特约二批商比做自由二批商好,认识到只有按企业要求规范操作,定向从区域经销商处进货才能获得更多的支持、保障、利益和发展。

那么怎样实现这样的目的呢?

   一是实行销售区域责任制。

根据二批商的能力,将部分区域市场和零售终端交给二批商长期经营管理,也就是说这就是二批商的“自留地”,只要好好耕耘就会有好收成。

这使二批商变被动销售为主动销售,变短期买卖行为为长期经营行为,积极配合企业做品牌的长远规划,提高对公司的忠诚和对产品的认同,提高经营管理和市场开拓能力,自觉加强责任感,让他们意识到:

市场是大家的,品牌是厂商共有的,利益是共同的。

   二是帮助二批商建立终端网络。

只有真心实意地帮助二批商建立终端销售网络,并给予一定的销售政策和营销技能支持(如派销售人员协助二批商进行终端跑单和维护、兑现终端奖励政策、给二批商配置送货车、将部分赢利终端或大终端交给二批商经营管理等),二批商才能逐步转型到精耕细作的深度分销模式上来,才能逐步建立稳定、健全的终端销售网络和配送服务体系。

二批商尝到了甜头,就会积极配合企业和经销商做好“最后一公里”的销售。

   三是给二批商合理的利益支持。

二批商是实现“最后一公里”销售最关键的环节,除正常顺加的价差之外,企业和经销商可以给予他们一定的销售返利、铺货费、配送费等激励,让二批商得到利益。

这是调动二批商积极性的关键所在。

最后一公里营销:

诊断销售的接力赛(第八1章)

利益分配有序

   “有序的利益分配,让每一个销售环节都有钱赚”是实现“最后一公里”销售的源动力,只有“三赢”才能赢!

这里的“三赢”是指经销商(二批商、零售店)、公司员工(销售人员)和企业。

   B企业的一个成熟产品因价格卖穿了,没有利润,经销商没有积极性经销。

针对这种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