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预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809300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5.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预案.docx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预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预案.docx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预案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预案

9、日月潭

一、课前透视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类文章,作者以清晨和中午两个特写镜头展示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宝岛台湾和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文章结构清晰,景美情浓,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观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多媒体课件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美文美读,丰富内心体验,逐步提升人文素养。

二年级学生很少有人去过台湾和日月潭,但有可能在课外书或电视上对这里有所了解。

课前教师要布置学生继续查找相关资料,并拓展文本,开展“宝岛台湾知多少”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有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自主感悟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体会那里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难点:

激发学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四、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中国地图、多媒体课件、音乐磁带、师生搜集的台湾及其他风景区的资料。

五、教学时间:

2课时

六、板书预设:

位置

名字由来

日月潭清晨薄雾隐隐约约

(风光秀丽)中午清晰

下雨朦胧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会认识9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知道日月潭的位置和名字的由来。

教学过程:

一、谈话质疑

1、师:

孩子们,你们喜欢旅游吗?

你去过哪些地方?

(学生畅所欲言)

2、今天我要带领大家去祖国的宝岛台湾游览,欣赏一下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板书课题)师生在地图上找到台湾的位置。

3、师:

看到课题你们有哪些疑问?

(根据学生的疑问教师进行梳理:

日月潭在什么地方?

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那里的风光怎么样?

二、初读感知,自主识字

1、轻声读文,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做上标记。

2、同桌互相检查读文,没读好的句子多读几遍,再听听学习伙伴是怎么读的。

3、小组内由组长带领认读生字,注意读准后鼻音“朦、胧、境”,前鼻音“环、隐”,还要注意“绕”读第四声。

4、组内自主识字交流:

这些生字哪些你已经认识了?

是怎么记住的?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识字,如熟字加偏旁、猜字谜、联系生活经验等)

5、教师采用多种形式检查字词:

夺红旗——抢摘“丰收果”——竞猜

三、再读课文,解疑

1、默读课文,思考:

自己提出的问题哪些能解决了?

哪些还有困难?

2、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读书的收获,教师相机进行点拨指导。

(第一自然段写日月潭的位置;第二自然段写日月潭名字的由来;三四自然段写那里的秀丽风光。

3、交流:

日月潭的位置: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练习说话:

日月潭在

(第一句话说日月潭在台湾省,第二句说它在台中附近的高山上。

教师引导学生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2)联系上下文理解“群山环绕”和“名胜古迹”的意思。

4、交流:

日月潭名字的由来:

(1)默读第二自然段,划出写名字由来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2)结合朗读,教师画出日月潭的平面图,学生画出日潭和月潭的位置。

(3)填空:

湖的北边像(),叫();湖的南边像(),叫()。

(4)比较感知,指导朗读。

①北边像太阳,叫日潭;南边像月亮,叫月潭。

②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

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弯弯的”写出了月潭的形状,太阳虽然不会变,但“圆圆的”可以跟“弯弯的”对应,读起来有美感。

通过比较学生体会到了准确用词的好处。

(5)读第二自然段要突出形状特点,使人明了日月潭的名字是根据它的形状特点起的。

(6)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和“之所以……是因为”的句式说说日月潭名称的来历。

四、指导背诵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一、二自然段。

(看图背诵——想象背诵——根据板书背诵)

五、指导书写

1、学习书写“岛、展、环、绕、建、纱”。

教师根据实际重点指导:

“展”字竖提左边不要多一撇。

“建”字的偏旁要与走之儿区别。

2、学生练习书写,师生共同评价,交流展示。

六、课外作业

结合插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话介绍日月潭的位置和名字的由来。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认读词语卡片:

猜词卡——以打擂的形式抢读。

2、分组读课文的一、二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3、4自然段

1、默读三、四自然段,划出自己认为写得美的句子。

2、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教师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多媒体课件播放日月潭清晨和中午的景色:

湖面上飘荡着薄薄的雾是什么样子?

看到“蒙蒙细雨中的日月潭”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

3、指导朗读

第三自然段中第一句要突出雾的特点,“薄江”、“隐隐约约”读得轻一点。

读第四自然段第一句时,音调可稍高,突出晴天日月潭的艳丽之美,第二句要舒缓,声音较虚,突出下雨时日月潭的朦胧之美。

多种形式练读:

学生练习读——范读——配乐读

三、学习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1、齐读最后一自然段,理解“吸引”的意思。

2、根据教师的提问,学生读最后一句话:

(1)什么吸引了游人?

(突出“风光秀丽”)

(2)日月潭吸引了谁?

(突出“中外游人”)

(3)日月潭吸引了多少中外游人?

(突出“许许多多”)

四、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1、配乐朗读全文。

2、背诵: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课文中喜欢的部分。

多种形式练背并展示背诵情况。

五、写字指导

1、学生观察其他六个字的写法,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巡视,强调“隐约、茂盛、省”中“点”的位置和写法,同时重点指导:

隐:

左窄右宽,右边“急”字中间的横不要超出右边的折笔。

茂:

关键是下边的“戊”字,斜钩要有力度,右上的点不可漏掉,中间不能加点(与“戌”不同)。

省:

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

3、学生再写,体会字的结构和书写规律。

4、班级展示学生作业,评选“小小书法家”。

六、课外实践

1、交流日月潭的资料,进一步了解日月潭,争做最佳“小导游”。

在给同学作介绍时,力争用上积累的好词佳句。

2、办个“宝岛台湾知多少”的图片展。

把搜集来的图片配上简要的说明,办个小展览。

相关链接:

1、阿里山。

阿里山在嘉义县东北,是大武恋山、尖山、祝山、塔山等十八座山的总称,主峰塔山海拔二千六百多公尺,东面靠近台湾最高峰玉山。

阿里山的森林、云海和日出,誉称三大奇观。

这里所产的是世界罕见的高级建筑木材,如台湾杉、铁杉、红绘、扁柏和小姬松,称为阿里山特产“五木”。

到了阳春三月,阿里山又成为一个绯艳绚丽的樱林。

这里的樱花驰名中外,每年二月至四月列为花季,登山赏樱花的游人络绎不绝。

山上有高山博物馆,陈列各种奇木异树,高山植物园内种有热带、温带、寒带数百种植物,游人既可饱览林海在微风中泛起层层波澜的胜景,还可增加见识。

2、国父纪念馆。

位于台北市仁爱路四段,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百年诞辰而兴建。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革命的先行者,中华民国的缔造者,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

纪念馆占地35000坪,为宫殿式建筑。

馆外有中山公园环绕,还有九曲桥、池塘、假山、柳树等景色点缀。

馆内四大展览室装饰精美,设计新颖,展示中华民国建国史及现代名家艺术品。

此外,馆内的表演厅、灯光、音响设备一流,经常举办高水准的音乐会。

国父纪念馆成为市民户外活动、休闲以及欣赏艺术,文化演出的综合性场所。

课后反思: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类文章,作者以清晨和中午两个特写镜头展示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宝岛台湾和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文章结构清晰,景美情浓,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观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字词学习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只有打好这一基础,才能更好地去阅读。

课堂上为了完成认识字词这一教学重点,我启发和帮助学生联系以前学过的字,给本课生字找朋友。

学生们积极发言,很好的完成了任务。

如:

环——坏、还、杯、怀;绕——浇、烧、饶、晓;胧——龙、笼、咙、珑。

在识字的基础上,要求他们组词加深巩固。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们不仅学习了新字,而且复习了熟字,效果很好。

10、葡萄沟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葡萄沟美在哪里。

2、交际目标:

利用对话和人热情相处。

3、能力目标:

自己动手感悟颜色的差异性,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知道葡萄沟好在什么地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葡萄的特点及葡萄干的制作方法,读好长句。

教学用具:

音乐、课文图片。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板书设计:

         盛产水果

 10葡萄沟  葡萄多、美、甜

  好地方   老乡热情、好客       

  葡萄干有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谈话:

同学们,你们爱吃葡萄吗?

吃时感觉味道怎么样?

 2.引入:

对,我和同学们有一样的感觉,葡萄酸中带甜,非常好吃。

  那么,你们知道我们国家哪儿生产的葡萄最多最好吗?

(新疆葡萄沟)

出示中国地图,了解葡萄沟的地理位置。

 3.揭示:

(板书课题)

  那我们就循着歌声和老师一起到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去走一走,看一看,好吗?

(教师配乐朗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师:

听到这里,你想说什么呢?

师:

是呀,多好的地方啊!

你们也想自己读读吗?

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检查生字读音:

刚才在朗读的过程中,老师发现有几个词令同学们读起来特别困难,你能读准他们吗?

出示词语:

新疆、吐鲁番、梯田、蜜桃、茂密、维吾尔族、碉堡 

学生自读后指名读。

学习生字。

  1、认准字音、分析字形、扩词。

查找地图识字:

疆、鲁、番、维、吾

以旧带新识字:

难、堆——维、语——吾

形声字识字:

堡、沟

形近字识字:

密——蜜

联系生活识字:

电梯、维生素、蜂蜜

2、竞赛:

看谁记得清。

四、研读课文:

 

同学们词语读得又对又好,相信课文一定学得更棒!

刚才同学们都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那么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相信只要同学们能用心地读一读,认真地想一想,仔细地划一划,就能很快找到答案的。

你们有信心吗?

那就开始学习吧!

  

 1、学生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2、指名汇报:

(可以是随机的,需要教师及时评价、指导。

(1)水果多。

指导朗读第一段。

划出时间词与水果的种类。

(2)葡萄多、美、甜:

指导读第二段,划出相应的句子。

品读葡萄枝叶的茂密、葡萄的美丽。

〈1〉从“茂密”一词可以看出葡萄的枝叶长得很旺盛,又多又好叶子一个压着一个看不出缝隙,说明叶子长得又多又好。

揭示:

这个句子是什么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

说明什么?

  〈2〉你还能从这句话中的哪个词看出葡萄长得又多又好呢?

    比较“一个”和“一个个”的数量。

一张葡萄叶就像一个绿色的凉棚,张张葡萄都像绿色的凉棚,连成一片,说明葡萄长得又多又好。

    过渡语:

葡萄的长势这样喜人,又丰收在望,你们高兴吗?

你能把这种高兴的心情读出来吗?

(2~3名)

  〈3〉指名读评议

    你还能从哪些词语、句子中感到葡萄长得又多又好呢?

 (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a.从“一大串一大串”中可以看出葡萄不仅长得好,而且数量多,获得了大丰收,一串挨着一串地挂在葡萄架上。

  (观察图)这是葡萄成熟后的景象,果实累累一大串挨着一大串。

  b.从“有……”中看出葡萄的品种很多,结得也多,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师:

从葡萄成熟后的颜色我们可以看出葡萄的品种很多,课文中为什么说“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c.五光十色什么意思?

色彩鲜艳,形式多样。

   ①读这句话时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小声读仔细体会)再指名读。

   ②你能结合书上这个句子和生活中你见到的葡萄说说你对这个词的理解吗?

  想象:

下过雨后,雨滴落在各种葡萄上,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

  〈5〉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使人眼前仿佛看到了那五光十色的葡萄,成熟后的葡萄这样美,你能把这种美读出来吗?

  〈6〉指名读(3名),再齐读。

  是啊,葡萄在阳光的照射下,晶莹剔透,实在是惹人喜爱,更是让人垂涎欲滴。

(3)人的热情:

品读第三句话。

  (“热情好……最甜……吃个够”)

    抓住“最甜”和“吃个够”,因为葡萄多、好、甜才会让人吃个够,反之,也就不会了。

五、写字指导

1、指导书写。

同偏旁:

搭——摘

密、蜜的第一笔要高,写在竖中线上,中间的必要尽量写扁,一撇不能漏。

够:

右边的多字中,两个夕要上下排列,不能写成左右并排。

摘:

右边的同字框中的是古字。

2、学生练习、交流、反馈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认读生字、词语

2、说说为什么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读读课文一二自然段。

二、继续研读课文

1、除了葡萄沟的水果多、葡萄多、美、甜以外还有其他的理由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吗?

默读课文。

2、汇报

葡萄干有名:

指导读好第三段,教师适当讲解帮助理解阴房、碉堡、蒸发的意思。

 制成的葡萄干什么样?

为什么很有名?

  (拿出葡萄干)

  〈1〉观察一下它的颜色怎么样?

  〈2〉(品尝)味道怎么样?

(板书)色鲜味甜有名

3、夸葡萄沟:

你喜欢葡萄沟吗?

那么就用自己喜欢的话来夸夸它吧!

三、回归整体:

  对呀,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呀!

我们带着自己的喜爱和理解再来读读吧!

(全班配乐朗读) 

四、积累语言:

这么好的地方,这么美的文章,你喜欢吗?

对呀,那我们赶紧把课文里你认为的好词好句给背下来吧!

(学生自由背诵优美的词句。

五、完成课堂作业

六、课外作业

去了解家乡的特产

课后反思:

二年级的小学生大部分都会认识、使用地图,让学生通过查找地图识字“疆”、“鲁”、“番”、“维”、“吾”等字,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识字乐趣,给学生留下的印象也会很深刻。

朗读指导时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设计多种活动引导学生去读、去悟,通过读、悟表达喜爱、赞美之情,不断地调整课堂气氛,效果会更好一些。

 

难忘的泼水节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

教学重点:

 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教学难点:

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傣族、泼水节、周恩来的资料。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板书设计:

    

周恩来

难忘的泼水节

(祝福)

傣族人民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并随课文理解有关的词句。

2、会写6个生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你知道傣族吗?

而傣族一年一度都会迎来一个盛大的节日,你知道是什么节吗?

(泼水节)

谁知道泼水节?

赶快介绍给大家分享吧!

(每年清明节前后,傣族人民都要迎来他们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泼水节。

节日那天,傣家人身穿节日的盛装,敲着象脚鼓,划着龙船来到聚集地。

他们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大家都沉浸在欢乐和幸福之中。

2、揭题:

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1961年的令傣族人民特别难忘的一次泼水节。

想去看看吗?

二、初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2、指名读逐段朗读,教师在学生的朗读中对难读字进行正音。

如:

凤凰花、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象脚鼓、一串串花炮、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盛满清水的银碗、柏树枝、蘸了水、健康长寿。

三、再读课文:

  1、再读课文,边读边想:

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是一次难忘的泼水节?

  2、学生讨论交流。

四、研读课文:

  讲得真好,那么我们就回到课文里再细细地品味吧!

1、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理解“火红火红”“一年一度”。

感受节日欢快的喜庆气氛。

 带着喜悦读一读这一段话。

2、指名读第二、三自然段。

 (1)看看今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用“因为……所以……”说一说原因。

 (2)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

  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

 (3)交流、感悟。

  ①句子1:

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抓住“四面八方、赶”字体会人们急着迎接周总理的心情。

  ②句子2:

人们在地上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一条条龙船划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抓住“地毯”,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说说在什么地方看到过“鲜红的地毯”从而感悟到傣族人们撒花瓣独特的迎客方式以及喜庆气氛。

  抓住“一条条、一串串”与“一条、一串”的区别,让学生领悟节日的热闹和喜庆。

  ③句子3:

人们欢呼着:

“周总理来了!

  抓住“欢呼”感悟人们见到周总理的激动心情。

 (4)指导朗读。

  要把傣族人民的欢乐场面和人民热爱周总理的心情读出来。

  指名读、齐读、表演读。

五、写字指导。

 书写生字“龙、恩、寿、柏、泼、特”

注意:

龙与尤、恩与思的区别。

寿与特的寸的书写位置。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认读生字卡片。

 2、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三自然段。

二、体会感悟:

1、设疑:

周总理是怎样跟傣族人民欢度节日的?

2、小组合作学习第四第五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

3、交流。

学生先说哪句就感悟哪一句。

  句子1:

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的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1)说说表示颜色的词。

 (2)“笑容满面”说明什么?

 (3)这时的周总理会对人们说些什么?

  句子2:

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周总理跟人们一起敲鼓跳舞说明了什么?

  句子3:

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1)周总理怎样泼水?

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

说一说。

  

(2)傣族人民怎样泼水?

向周总理祝福什么?

说一说。

  (3)练习句式“一手……一手”“一边……一边”

  (4)交际互动。

教师演总理,学生当人们,互相祝福,互动。

  (5)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4、学习第6—8自然段。

 师:

多么让人激动的场面啊!

谁能把作者的心情用声音表达出来!

  学生自由读——个人展示——挑战读——齐读

三、感情升华

1、周总理和人们为什么那么开心?

2、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令人难忘?

再一次深情地读一读课题吧!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指导写字。

    重点指导“脚、凤、凰”

五、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我国其他民族的哪些节日吗?

赶快当当介绍员讲解给大家听吧!

课后反思:

课文描写了敬爱的傣族人民和周总理在一起过泼水节的无比幸福的欢乐情景,体现了总理和人民的深厚感情。

让学生通过学习,知道“人民的总理和人民心连心,周总理是人民的好总理”是这篇课文的情感重点。

可是,周总理的时代离现在的少年儿童有一定的时间距离,学生不容易理解周总理和人民之间的那份无法言明的感情,对课文的理解大打折扣。

我揣思着:

对小学生而言,“情”的感染更有效于“理”的说教。

所以,我以“情”为契机,利用情绪的感染性特征,让学生在“情感”中学习,并以此加以实践,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12北京亮起来了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15个生字,会写12个字,初步理解新词在课文中的意思。

2、了解课文内容,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景,激发学生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4、看课文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知道北京的新变化,体会北京辉煌、亮丽的原因。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结合课文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知道北京的新变化,体会北京辉煌、亮丽的原因。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词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板书设计:

    

北京亮起来了

灯的海洋光的世界

明亮辉煌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新词在课文中的意思,能认读15个字,会写6个字。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读好课文第1、2自然段。

3、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题,谈话导入:

第三册的时候,我们学过了《北京》,你觉得北京是个怎样的地方?

是呀,北京是个美丽的城市,听说不仅白天可以看到这么多的美景,而且夜晚的北京更是另一番风景哦!

想去看看吗?

二、初读课文,检查字词:

1、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思考:

你觉得北京的夜晚是怎样的?

找出文章中概括写北京城夜晚的句子。

2、学生自由读课文:

这么美丽,这么绚丽的北京夜景,你也想自己读读吗?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划出生字,借助拼音把课文通读顺,读后标自然段序号。

3、检查生字词:

你觉得哪个词最难读的?

请你教大家读好吗?

同桌互相读读、齐读、开火车读、抽读。

说说自己记生字的好方法。

4、自由再读课文,并分小节指名朗读课文,正音,难读句子反复练习。

5、默读课文,思考:

课文分别写了夜晚北京城的哪些地方?

读后将它们圈出来。

三、图文对照,读中感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请大家自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把北京想象成什么?

(灯的海洋,光的世界)

2、指名读本自然段,其余学生观看相关夜景图片,感受“灯的海洋,光的世界。

百闻不如一见,我们就用我们的眼睛去看看吧!

3、谁能把这一自然段美美地读一读呢?

(指名读,齐读)相互评价后悟出应把“亮”和“灯的海洋,光的世界”重读。

4、质疑。

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

(理解“夜幕降临”)

  

(二)导学第二自然段。

1、现在,让我们到东西长安街走走。

请同学们轻声读第二自然段,想想一共有几句?

分别写了哪儿的美景?

(指名回答,相机出示长安街、天安门城楼、广场四周的夜景图片以及相应的句子)

2、多美的夜景啊?

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再结合图理解词或句子的意思。

3、全班交流,达成共识。

 重点借助图片理解:

“华灯高照”“川流不息”“灯光闪烁”“金碧辉煌”“光彩夺目”“轮廓”等词语以及相关句子的意思。

例如:

理解“华灯高照”时先引导学生从课件图片中找到长安街,再找到整齐排列在路边的灯树,引导学生懂得像图上那样高大而放着光芒的灯就叫华灯,它们居高临下地照射着路面就叫高照。

4、指导朗读。

(范读、指名读,配乐齐读)

四、写字指导

1、读一读要写的6个字,观察其结构特点,说说哪个字需要提醒小朋友的,为什么?

2、根据学生的反馈教师随机范写。

3、学生练习,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书写6个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3——5自然段。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联系生活实际,知道北京的新变化,体会北京辉煌、亮丽的原因。

3、学会积累优美词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

(指名读,男女生赛读、开火车读)

     幕、临、街、闪、夺、勾、喷、府、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