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防护栅栏安装技术交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80809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72.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基防护栅栏安装技术交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路基防护栅栏安装技术交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路基防护栅栏安装技术交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路基防护栅栏安装技术交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路基防护栅栏安装技术交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路基防护栅栏安装技术交底.docx

《路基防护栅栏安装技术交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防护栅栏安装技术交底.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路基防护栅栏安装技术交底.docx

路基防护栅栏安装技术交底

路基防护栅栏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

路基防护栅栏

施工部位

DK522+600~DK525+990

施工单位

下雨泽架子队

交底日期

2015.4.8

技术交底内容及要求:

一、设计要求

1.1、根据要求我标段内所有防护栅栏均按照《铁路线路防护栅栏[通线(2012)8001]》进行预制。

1.2防护栅栏应设置在用地界以内0.5m处(具体情况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微调,达到线性美观“严、直、齐、美”),采用钢筋混凝土防护栅栏。

1.3、根据施工图规定吉图珲铁路符合设计时速为200公里及以上的规定,因此栅栏高度为2.2米高度钢筋混凝土防护栅栏加0.5m刺丝滚笼。

二、路基防护栅栏

钢筋混凝土栅栏由立柱、上槛、下槛、栏片、柱帽构件组成,现场拼装。

每单元(相邻两立柱中心距离)长度分3m、1.59m、1.15m三种。

各构件采用C30细石混凝土预制,地面纵向坡度小于6°地段,防护栅栏单元长度为3m,6°-12°地段防护栅栏单元长度1.59m,12°-36°斜坡地段防护栅栏单元长度为1.15m。

2.1立柱:

立柱截面尺寸为180*180mm,两侧设置10cm长牛腿支撑,以便搭接下槛。

防护栅栏的起点、终点或与其他建筑物搭接时,单侧设牛腿支撑。

2.2上槛及下槛:

上槛高125mm宽180mm,分端部及中间两种形式,分别用于防护栅栏起终点位置及中间位置,其下部有向下开口的卡槽,卡槽深度20mm。

下槛宽180mm,2.2m高防护栅栏下槛高度175mm。

2.3栏片:

每单元含1~2片栏片,通过上、下槛的卡槽固定。

2.2m高防护栅栏栏片高1875mm,2.2m防护栅栏栏片肋柱下部1.0m间隙宽度为105mm,上部间隙宽度120mm,中部设置100mm渐变段。

2.4柱帽:

柱帽截面尺寸为180mm*180mm,高度150mm,中心预留螺栓孔。

用于立柱顶部及台阶过渡处前后上槛间的连接,拼装后螺栓孔采用C30混凝土封填。

2.5刺笼滚笼采用刀片刺绳绕圈后相临两圈每隔120°用刺丝连接卡固定,张开后形成蛇腹网状,闭合后刀片刺绳圈径为50cm,张开后每交叉圈安装间距20cm,直径不小于45cm。

2.6陡坡地段防护栅栏下槛下部与地面间的间隙采用C25混凝土封闭,宽度180mm,与立柱两侧平齐埋入地面以下不小于0.3m,每单元于地面处留φ100mm泄水孔。

三、立柱基础

3.1一般土质地段,地基承载力≥100kpa,抵抗侧向应力≥60kpa,基础采用C25混凝土浇筑。

地质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的地段要与设计联系,现场确认。

2.2m高防护栅栏基础尺寸采用600mm*800mm*900mm,斜坡地段防护栅栏基础尺寸采用600mm*600mm*900mm。

3.2基坑应尽量垂直开挖,基坑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扰动基坑侧的原状土体。

对扰动土体应挖除回填,回填土压实系数不小于0.93。

埋入立柱时,应严格控制好位置,定位后,用C25混凝土浇筑,并保证立柱纵、横向不移位,竖向垂直,待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0%后方可撤去立柱支撑。

3.3栅栏门根据工务、电务等设备检查和维修施工作业的需要设置。

3.4钢筋混凝土立柱、上槛、下槛、栏片及柱帽均应采用工厂化集中预制,自然保温养护,表面均应光滑,不得有麻面、掉皮、脱模时,混凝土强度不得

低于设计强度的70%;出厂时,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设计强度的80%。

四、钢筋混凝土防护栅栏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4.1制造工艺

 

4.2技术要求

4.2.1施工准备:

振动台开启前,先检查线路是否存在破皮、漏电现象,在振动台表面,存料斗的表面涂刷一层脱模油,用水湿润存料斗的表面,检查栏杆静停区的地面是否水平,整齐一致。

4.2.2拼装模板:

将模型各个部件按顺序组装好,拼模时应注意检查模板表面是否有残余砼或者粘有灰尘。

4.2.3钢筋笼入模:

将各种不同型号的钢筋笼分类装入模型中(注意在栏片的四边加设塑料垫块,避免发生露筋现象),带有预埋板、预埋螺栓的立柱必须确保预埋件位置准确无误。

4.2.4混凝土浇筑:

立柱、上下槛的预制:

先将两根立柱并排置于振动台上,检查立柱预埋件的位置是否准确,上好立柱的牛腿处的盒子,并用螺栓固定。

为保证砼在浇筑过程中不出现漏浆,应在立柱的连接榫头处的预埋螺杆洞口处粘上透明胶带。

开始浇筑砼,砼在浇筑过程中不应太快,当浇筑至模型的一半位置时,应停止

加砼约30s,待构件底层的气体排出来后再行浇筑砼。

砼在浇筑工程中,应保持振动台处于工作状态。

总共振动时间约3min,一般情况下,振动到构件表面无明显气泡冒出为宜。

完成振动后,在立柱的顶部插入预埋钢筋,注意预埋件外漏尺寸。

栏片的预制:

栏片砼在浇筑工程中,应保持振动台处于工作状态。

栏片总共振动时间约2min,一般情况下,振动到构件表面无明显气泡冒出为宜。

振动完成后,利用干抹布擦除模型周边的砼。

4.2.5收光:

振动成型后的构件转运至静停区,静停区的构件应该分类分区摆放,静停时,必须对模型内的砼(严禁私自往砼内添加生水)填满,并经过有效的人工振捣后,利用5cm宽的小烫子进行表面收光处理。

在砼构件达到初凝后(夏天一般为2h,冬天为5h),拆除立柱、上下槛的堵头与压条。

小型堵头与压条,应分类码放,严禁现场随意丢弃。

4.2.6带模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毕1小时后对混凝土进行保温养护。

暴露面混凝土初凝前,应卷起覆盖物,用抹子搓压表面至少二遍,使之平整后再次覆盖,此时应注意覆盖物不要直接接触混凝土表面,直至混凝土终凝为止。

4.2.7拆模、洗模:

拆模时,立柱先拆除榫头处的塑料盒子,再利用橡皮锤子轻轻敲打模型的带肋周边,敲打时,应分别敲打模型不同的部位,防止由于应力集中而出现的碰损、开裂现象,掉边使其缓慢脱模。

扶手、托梁应在静停区现场拆模,保持拆模区温度处于20度为宜。

拆模后的产品,进行分类堆码、打包,由叉车进行统一转运。

拆模时务必保持构件表面干净,严禁用沾有铁锈的手直接接触成品。

拆模后的模型必须马上进行清洗,清洗时现场设置两个洗模池(桶),一个清水

池、一个盐酸池。

考虑到盐酸的挥发性,现场的操作工必须佩戴口罩、皮手套等防护设施。

清模时,严禁使用铁棍等尖锐器物敲打、拆模。

洗模时,先利用橡皮片、竹片等器物清除模型表面粘附的砼,然后把模型置于盐酸池(桶)内,用布拖把来回涂刷,再把模型置于清水池(桶)内冲洗干净。

清水池的水必须每天一换,防止由于模型带来的盐酸而污染清水池,导致模型表面附有盐酸使混凝土出现缺边掉角、粘膜的现象。

4.2.8涂刷脱模剂:

用清水冲洗干净的模型晾干后,利用空压机进行喷涂。

喷涂脱模剂,必须定专人喷涂,模型表面喷涂均匀,喷涂脱模剂后的模型必须于当天内浇注完毕(考虑到此种脱模剂的特殊性),严禁使用柴、机油调配。

4.2.9转运堆码:

拆模后的产品应分类码放,码放时在构件的底部垫设木方对于废品,应由项目部登记后于当天进行破碎处理,钢筋笼、预埋件交项目部,对于次品应于当天进行修补。

栏片码放两层,立放。

立柱、扶手、托梁进行打包后横放,构件下部利用两条方木垫设两个支点。

4.2.10成品养护:

拆模后的产品,应及时采用土工布覆盖、进行洒水养护,防止构件开裂。

4.2.11场地清理:

每日工程完工后,必须清除振动台、存料斗内表面的混凝土,并涂刷一层脱模油。

构件模型、钢筋、拆模架、垫设木条、拆模工具等必须整齐、统一。

振动台电机表面不得有残余混凝土,现场不得有积水。

坚决杜绝机器长时间运转,分组人员下班后应及时断开设备电源开关。

五、质量控制点

5.1预制混凝土构件采用混凝土为细石混凝土。

5.2刺丝滚笼应进行热镀锌处理,镀锌量一般环境采用120g/m2,特殊环境采用270g/m2,纵向拉筋、冷拔钢丝、支架、抱箍、连接钢丝等均需要热镀处理,镀锌量270g/m2。

(1)路基防护栅栏立柱、门柱的尺寸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验收方法

项目

检验项目

允许偏差

施工单位检验数量

检验方法

1

截面边长

≤2.5mm

按构件数量的10%抽样检验

尺量

2

高度

≤5mm

3

立柱中预留孔位置

≤2mm

4

牛腿支撑及其上块状卡销位置及尺寸

≤3mm

(2)防护栅栏上槛、下槛、栏片、柱帽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

项目

检验项目

允许偏差

施工单位检验数量

检验方法

1

长度

≤2mm

按构件数量的10%抽样检验

尺量

2

宽度

≤2mm

3

高度

≤2mm

(3)防护栅栏金属网片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

项目

检验项目

允许偏差

施工单位检验数量

检验方法

1

金属网片

长度

≤2.5mm

按金属网片数量的10%抽样检验

尺量

2

高度

≤3mm

3

网面平整度

≤5mm

4

焊接网孔尺寸

≤3mm

5

连接板

长度

≤1mm

按连接板数量的10%抽样检验

6

宽度

≤0.5mm

7

厚度

≤0.5mm

8

孔眼位置

≤1mm

9

网片连接板焊接位置

≤1.5mm

按焊接连接板数量的10%抽样检验

六、防护栅栏安装工艺及技术要求

6.1安装工艺

6.2安装技术要求

6.2.1立柱、上槛、下槛及柱帽,运输中应有保护措施,可与其间夹草席、稻草、锯末或其他缓冲防震材料,竖向堆码层数不超过五层,高度不超过600mm。

6.2.2防护栅栏安装时,应先将立柱定位固定,待浇筑的混凝土基础强度达到设计的80%以上后,在安装下槛、栏片、上槛及柱帽,安装后上、下槛与栏片的间隙应采用C30细料混凝土或M30水泥砂浆灌满形成牢固整体,固定后不得出现栏片晃动现象。

6.2.3所有连接螺栓均采用防盗设计,有螺杆、螺帽、防盗垫圈组成,安装及拆卸需有专门工具,根据不同连接点的厚度,选用图集中不同尺寸的防盗螺栓,螺帽拧紧固定后螺栓头部采用焊机现场电焊固定,防止螺帽松动。

6.2.4防护栅栏及上部刺丝滚笼的安装均应满足有关规定要求,建设单位应根据有关规定进行相关验收。

七、线路封闭技术要求及方法

7.1防护栅栏安装要做到“严、直、齐、美”,线路封闭严实,不留有间隙;沿线路方向顺直,不忽远忽近;防护栅栏顶端与下端纵向过渡平滑整齐,不忽高忽低;要求整体效果美观,避免给人凌乱感觉。

安装前应清理场地,下槛下部地面应平整、夯实,保证两侧排水不受影响。

栅栏底部距离地面高度不应大于5cm。

7.2防护栅栏安装时,应对栅栏两侧地面进行平整压实,当栅栏设置为坡地或栅栏两侧存在高差时,应将栅栏两侧各2m范围内的高出部分进行平整,两侧地面应平齐等高且不高于栅栏下槛底部,以保证栅栏相对于两侧地面均达到防护高度。

7.3隧道进出口封闭:

防护栅栏应设置于隧道进出口堑顶以外至少2m;地形陡峭,人及动物难以达到处可不设置。

7.4桥台、桥墩封闭:

防护栅栏设置于用地界内0.5m处时,应从桥台下包围锥体封闭线路;钢筋混凝土立柱金属网片防护栅栏设置于路肩上时可连接至桥头栏杆处;对易攀爬进入墩顶的桥梁,在高度低于(墩顶U型槽底)3m的矮墩处应设置栅栏进行封闭。

7.5涵洞封闭:

防护栅栏应从涵洞顶通过,放线时应先满足涵顶宽度要求,使涵顶防护栅栏距涵洞两侧等距,两侧应保持相同角度。

7.6排水沟封闭:

防护栅栏跨越水沟时,下部应采用混凝土篦子或金属网片封闭,封闭网间隙不得大于10cm,并应根据排水流量等进行设计,设计时应考

虑防止杂草等物可能堵塞封闭网等因素。

7.7其他封闭:

放线遇到建筑物、铁路设备等情况时,应采用直角拐弯形式封闭,建筑物、设备等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放入防护栅栏以内或以外。

车站、货场、正线与支线交汇等处防护栅栏应保证开口位置距封闭处200m以上。

7.8防护栅栏的设置应结合绿化情况,考虑景观的整体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