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多边形的面积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805961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83.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多边形的面积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多边形的面积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多边形的面积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多边形的面积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多边形的面积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多边形的面积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多边形的面积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多边形的面积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多边形的面积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教案及教学反思

本单元教材涉及的知识点有比较图形的面积,认识底和高,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

这是在学生认识了这些图形,掌握了面积的意义和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基础上安排的。

全单元内容在编排上有三个特点:

1.先教学用方格纸割补、拼摆等方法比较图形的面积,让学生了解图形面积计算的必要性;接着教学认识底和高,了解图形的基本特征。

2.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然后以它为基础教学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因为把三角形、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比化成长方形简便,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理出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比较容易。

3.加强练习,突出知识的实际应用。

为了使学生掌握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全单元安排了三个练习,分别巩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在简单的情境中运用这些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已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对后续学习的作用:

一是使学生基本掌握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能相对独立地探索并解决实际生活中与多边形面积计算相关的实际问题;二是为学生进一步探索并掌握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进一步学习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其他内容奠定基础。

  1.通过剪拼、平移、旋转等方法,探索并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它们的面积。

2.通过列表、画图等策略,整理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加深对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其面积计算公式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

3.经历操作、观察、填表、讨论、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体会等积变形、转化等数学思想,发展空间观念,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4.在操作、思考的过程中,提高对“空间与图形”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兴趣,逐步形成积极的数学情感。

1.重视动手操作与实验。

本单元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都是建立在学生数、剪、拼、摆的操作活动之上的,所以操作是本单元教学的重要环节。

教师既要做好引导,又要注意不要包办代替,一定要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操作,切忌由教师带着做。

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2.引导学生探究,渗透转化的思想。

“转化”是数学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本单元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都采用了转化的方法。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应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主要形式,教师加强指导和引导。

通过操作,一方面启发学生设法把所研究的图形转化为已经会计算面积的图形,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究所研究的图形与转化后的图形之间有什么联系,从而找到面积的计算方法,切忌由教师直接演示讲给学生。

利用讨论和交流等形式,要求学生把自己操作—转化—推导的过程叙述出来,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3.注意培养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运用转化的方法推导面积计算公式和计算多边形的面积,可以有多种途径和方法。

教师注意不要把学生的思维限制在一种固定或简单的途径或方法上,要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从不同的途径和角度去思考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1 比较图形的面积1课时

2 认识底和高1课时

3 探索活动: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1课时

4 探索活动:

三角形的面积1课时

5 探索活动:

梯形的面积1课时

比较图形的面积。

(教材第49~50页)

1.借助方格纸,能直接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

2.通过交流,知道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

3.体验图形形状的变化和面积大小变化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重点:

面积大小比较的方法。

难点:

能用多种方法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

多媒体课件。

1.师:

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过或知道哪些平面图形。

生:

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

2.师(出示一个长方形平面图形):

谁来用手比画一下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有多长?

用手摸一摸它的面积有多大。

(生演示)

师:

我们怎样才能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呢?

生1:

用尺子先量出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再量出它的宽是多少,用长乘宽就可以求出它的面积是多少。

生2:

把它放在一个画着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的大方格纸里,数一数它有多少个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小格,就可以知道它的面积有多大。

3.师:

同学们对学过的知识掌握得真好,现在老师这里有一幅图(出示教材第49页主题图的课件),图上有许多平面图形,今天就来比较这些图形的面积。

(板书:

比较图形的面积)

放手让学生小组讨论,自主探索图形面积的关系。

(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

师:

观察比较这些图形的面积的大小,想一想,可以怎样比较?

同学们可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师:

哪个小组先来汇报,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比较面积大小的。

生1:

图①和图③的面积相等,我们是用数方格的方法知道的。

生2:

我们把图①平移到图③的位置,两个图形重合,所以图①和图③的面积相等。

师:

请你再说一遍你们用的什么方法比较图①和图③的面积相等。

生2:

我们用的平移法,把图①平移到图③的位置,两个图形完全重合,所以图①和图③面积相等。

(教师按照学生叙述的方法,用课件演示图①和图③两个图形重合的方法。

师:

你们的发现真不错。

你们还有什么发现?

再来说一说。

生3:

图②和图⑥的面积相等。

因为把图②从上面平移过来正好是图⑥。

生4:

图②和图⑤的面积相等,把图②从右往左翻过来再进行平移,正好是图⑤。

生5:

把图⑤和图⑥合在一起与图⑧的面积相等。

生6:

我们发现把图⑧沿着顶点的高割下一个小三角形,平移到右边,拼成的长方形与图⑩一样。

生7:

图⑨割补后也与图⑩面积相等。

(教师课件演示过程)

师:

同学们观察得非常细,比较图形面积的方法真不少,现在说一说我们都用到了哪些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老师小结:

①平移。

②割补。

③数方格。

④拼凑。

根据我们所说的方法,下面考一考大家的眼力。

1.下面哪些图形的面积与图①一样大?

出示教材第50页的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思考,学生上台演示分割方法。

老师小结:

图形的形状变了,面积没变。

2.出示教材练一练第2题,请学生上台演示自己的方法。

提示:

先把这个长方形画完整,再去选择需要的图形,发现它缺一个直角梯形。

师:

学完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呢?

跟大家说说吧!

学生讨论。

老师小结:

我们学习了多种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

同时也让学生知道确定一个图形面积的大小,不仅是根据图形的形状,更重要的是根据图形所占格子的多少来确定的。

在数方格时,半格的是怎样数的尤其重要,我们把它先分割,再平移,拼成长方形或正方形,再数方格。

比较图形的面积

数方格 平移 拼凑 割

1.采取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掌握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进一步体会到图形的形状不同,但面积相等。

在学生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比较的,比较的依据是什么,当发现学生的比较方法独特时,应及时给予鼓励,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空间,体现了比较图形面积大小方法的多样化。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兴趣盎然,求知欲望高,课堂气氛活跃。

A类

1.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七巧板,以小组为单位拼一拼。

怎样才能拼成平行四边形?

比一比哪组拼出平行四边形的方法多。

(考查知识点:

用拼摆的方法更清晰地理解面积大小比较的方法;能力要求: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B类

2.在方格纸上画出面积为24平方厘米的图形。

(考查知识点:

图形的变化与面积大小的关系;能力要求:

考察学生的逆向思维。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1.两个同样的三角形、两个同样的梯形等都能拼成平行四边形。

B类:

2.长和宽是8和3或6和4的长方形。

(答案不唯一)

教材第50页练一练

1.图③和图④的面积与图①同样大。

2.补上图②。

3.图②可以由左侧的两个图形拼成。

4.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5.略

认识梯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底和高。

(教材第51~52页)

1.结合“限高”的情境体会高的意义,并通过动手操作,认识梯形、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的底和高。

2.能判断、画出、测量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高。

3.在方格纸上根据图形的底和高的数据画出符合条件的图形。

重点:

找出图形的底和高。

难点:

根据图形的底和高的数据画出符合条件的图形。

多媒体课件。

自制梯形限高标志、平行四边形纸片、三角形纸片。

1.多媒体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

2.这是一块平行四边形的木板,王师傅想利用它做一个尽可能大的长方形桌面,大家愿意帮他想想办法吗?

生:

是不是可以把这块木板锯开,然后拼起来?

师:

可以的,但锯的次数应尽可能少一些,最好只锯一次。

想一想:

应从哪里锯开呢?

3.出示活动要求。

(1)拿出自己手中的平行四边形纸片,仔细思考,画出需要锯开的线段。

(2)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你的想法:

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1.学生思考、设计,然后小组交流。

2.谁愿意给我们介绍一下你的设计?

先给大家展示你设计的图,然后再介绍你的想法。

生1:

我是这样设计的。

因为我想既然是要做成一个长方形桌面,必须要有四个直角,从顶点出发,和长方形的另一条边垂直。

生2:

我有不同的设计。

不需要一定从顶点出发,从一条边出发到另一条边画垂直线段也可以。

师:

嗯,其实你们俩的设计有共同的特点。

生3:

他们的设计都需要画垂直线段。

师:

垂直线段怎样画?

用三角板的两条直角边,其中一条和下面的这条边重合,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线段就可以了。

师:

还有吗?

生4:

其实他们的设计都是在两条边之间画垂直线段,只不过生1的设计选择的那个点比较特殊,是从一个顶点出发的。

师:

总结得真好!

有没有发现,在两条边之间画这条垂直线段的时候,这两条边是不是有一定的要求?

生5:

这两条边应是互相平行的。

师:

这样的两条边我们称之为对边。

那么,还有其他的设计方案吗?

生6:

我是这样设计的。

(展示下图)

师:

很好,现在谁可以用一句话说一说什么是平行四边形的高?

(平行四边形两条对边之间的垂直线段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

3.教学例题1:

出示自制限高4.5米的标志。

提问:

这是什么图形?

(梯形)你认为“限高”指的是哪一条线段的长度?

画一画。

要求:

画出不同位置的高。

追问:

梯形的高可以画出多少条?

指出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高有无数条。

4.出示一个三角形纸片。

要求在最短时间内,画一条线段,把它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

提问:

每条底边上对应的高可以画出几条?

生:

一条。

指出三角形每条底上对应的高只有一条。

学生讨论。

梯形不平行的那组对边之间画垂直线段是梯形的高吗?

不是,因为不平行的这组对边之间的垂直线段的长度就不固定了。

老师小结:

平行四边形两条对边之间的垂直线段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直线段是梯形的高。

它们的高有无数条。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画垂直线段就是三角形的高。

画高时,可以借助三角尺。

师:

学完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呢?

跟大家说说吧!

学生讨论。

老师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梯形的底和高、三角形的底和高。

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高有无数条。

三角形每条底上对应的高只有一条。

认识底和高

1.通过几个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做桌面”“表述梯形的高”“分三角形”“动脑、动手”,把抽象的“高”的概念形象化,让抽象的知识在学生脑中表象化,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用规范的语言对这种表象进行提炼、表述,达到了活动与思考相结合的效果。

2.对小学生来说,他们学习的难点是在画一个图形高的过程中对高的概念的运用。

因此,本节课教师在“高”的概念形成后,在画高的过程中,加强对三角尺怎样摆放等细节动作的指导,以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

A类

1.画出下面图形给定底边上的高。

(考查知识点:

认识底和高;能力要求:

使学生体会到边和高的对应关系,练习垂直线段的画法。

B类

2.在方格纸上画出下面图形,并在小组内交流。

(每个小方格的边长表示1cm)

(1)底是4cm、高是3cm的平行四边形。

(2)底是3cm、高是2cm的三角形。

(3)上底是2cm、下底是4cm、高是3cm的梯形。

(考查知识点:

认识底和高;能力要求:

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1.略

B类:

2.略

教材第52页练一练

1、2.略

3.相同。

4.略

探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材第53~55页)

1.经历动手操作、讨论、归纳等活动,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2.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用字母表示;会用公式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3.体验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挑战性,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重点:

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运用。

难点:

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找到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从而顺利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平行四边形卡纸(底为6厘米,高为3厘米,与底相邻的边是5厘米)。

师:

谁还记得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

生: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师:

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呢?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板书: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1.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能用两个邻边的长度相乘吗?

让我们借助方格纸来看一看吧。

2.让学生在方格纸上分别画出长6、宽5的长方形和底6、邻5、高3的平行四边形。

师:

所画的长方形占多少个格?

生:

6×5=30

师:

那么,观察一下它旁边的平行四边形所占的方格比30个格多,还是少,还是同样多。

生:

肯定不够30个。

师:

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能不能用两个邻边的长度相乘?

生:

不能。

师:

我们会求长方形的面积,你能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吗?

3.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剪一剪、拼一拼,把平行四边形想办法转变成长方形。

(1)学生分组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展示不同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

(3)教师拿出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卡纸,演示把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的过程。

(4)观察并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A.拼成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比较,什么变了?

什么没变?

B.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A.形状变了,面积没变。

B.拼成的长方形,长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宽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

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并用字母表示。

老师小结:

我们把平行四边形转变成了同它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利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得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1.(出示教材第53页的主题图)如图,公园准备在一块平行四边形的空地上铺上草坪。

如何求这块空地的面积?

学生独立完成并反馈答案:

6×3=18(m2)

2.一个平行四边形广告牌的面积是12.8平方米,高是0.8米。

这条高对应的底边长是多少米?

方法一: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得出底=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高。

列式:

12.8÷0.8=16(米)

方法二: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列方程。

解:

设这条高对应的底边长x米。

0.8x=12.8

x=12.8÷0.8

x=16

3.分别计算图中每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你发现了什么?

师:

这三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多少?

高是多少?

都一样吗?

生:

底是2厘米,高是5厘米,都一样。

师:

难道它们的面积都一样大?

生: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计算,2×5=10(平方厘米),都一样大。

师:

通过本题我们可以得出,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师:

学完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呢?

跟大家说说吧!

学生讨论。

老师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把平行四边形转变成同它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利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 = 长×宽

   ↓      ↓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等(同)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1.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是以长方形的面积计算为基础的,它为进一步学习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打下了基础。

2.本节课中,学生兴趣盎然,始终以积极的态度、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每一个学习的环节中。

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学生是通过自主探究得到知识、获得发展的。

A类

1.计算下面每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1)底是8分米、高是9分米的平行四边形。

(2)底是25厘米、高是4厘米的平行四边形。

(考查知识点: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力要求:

能灵活运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B类

2.判断。

(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

(1)平行四边形的底越长,面积越大。

(  )

(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长方形的面积。

(  )

(3)下图中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

(  )

(考查知识点:

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能力要求:

能灵活利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1.

(1)8×9=72(平方分米) 

(2)25×4=100(平方厘米)

B类:

2.

(1)✕  

(2)✕   (3)􀳫

教材第54、第55页练一练

1.

(1)量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就能求出它的面积。

 

(2)4.8×2.5=12(m2)

2.

(1)画图略,把平行四边形转变成同它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利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2)略

3.25÷10=2.5(m)

4.略

5.8.5×5.4×0.5=22.95(kg)

6.25×8-8×1=192(m2)

7.

(1)12×8=96(cm2)   6×4=24(cm2)

(2)要4个。

因为12÷6=2,8÷4=2,2×2=4(个)。

探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材第56~58页)

1.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2.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3.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发展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推理、概括等多种能力。

重点:

理解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难点:

理解三角形的面积是同(等)底(长)等高(宽)的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多媒体课件。

每小组各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1.说说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2.我们在前面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是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来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

3.三角形的面积怎样计算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

课件:

出示三种形状的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1)摆一摆,拼一拼。

(学生用自己准备的三种三角形各两个,分组拼摆。

(2)交流自己怎么拼,拼成什么图形。

(3)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拼出什么图形?

(4)拼成的图形的面积你会计算吗?

1.我们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每一个锐角三角形的面积是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2.用直角三角形拼组的小组代表汇报。

3.课件演示:

课件演示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拼、移过程。

4.引导学生分析每一组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所拼的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面积又有什么关系。

老师小结:

看来不管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还是钝角三角形,只要是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就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大家都说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师追问:

是不是任意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教师任意拿起一个三角形和与它不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纸板,让学生对比并进行引导。

生:

不是。

三角形的底和高必须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相等时才对。

同学们说得很有道理,我们再来回忆一下刚才大家拼图形的过程。

老师板书:

三角形的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板书)

师:

那谁来说一说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

生: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师追问:

同学们,老师有点不明白,为什么写这个公式时用三角形的底乘高呢?

“底×高”表示什么意思?

为什么要“÷2”?

生:

“底×高”表示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因为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要“÷2”。

师:

同学们,如果用a表示三角形的底,h表示三角形的高,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面积的字母公式是什么?

生:

S=ah÷2。

师:

同学们,我们已经推导出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现在我们就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好吗?

(好)

教学例1

师:

要求出流动红旗的面积,必须要知道哪些条件?

生:

必须知道流动红旗的底和高。

然后让学生自己尝试解答。

反馈答案:

28×25÷2=350(cm2)

教学例2

(1)一块三角形交通标志牌,面积是35.1平方分米,底是9分米。

这个底对应的高是多少分米?

(用两种方法解答)

方法一:

根据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那么

高=三角形面积×2÷底

列式:

 35.1×2÷9

=70.2÷9

=7.8(分米)

方法二:

根据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列方程。

解:

设这个底对应的高是x分米。

9x÷2=35.1

9x=70.2

x=70.2÷9

x=7.8

(2)计算下面三角形的面积,你发现了什么?

师:

这三个三角形的底是多少?

高是多少?

都一样吗?

生:

底是3厘米,高是5厘米,都一样。

师:

难道它们的面积都一样大?

生:

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计算,3×5÷2=7.5(平方厘米),都一样大。

师:

通过本题我们可以得出,等(同)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师:

学完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呢?

跟大家说说吧!

学生讨论。

老师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转化的方法推导出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的转化方法还有很多,所以希望同学们在课下也利用这些方法来了解身边的事物,学习没有学过的数学知识。

三角形的面积

三角形的面积是这个等(同)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

1.这节课的内容是在已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去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从操作中掌握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A类

1.红领巾的底是100cm,高是33cm。

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考查知识点: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力要求:

能灵活利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问题。

B类

2.画面积相等的三角形。

〔考查知识点:

等(同)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三角形的面积与底和高有关,与形状无关;能力要求:

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变形应用。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1.100×33÷2=1650(cm2)

B类:

2.略

教材第57、第58页练一练

1.

(1)知道这个三角形花圃的底与高,就能求出它的面积。

(2)12×6÷2=36(m2)

2.略

3.570×2÷38=30(cm)

4.提示:

画出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钝角三角形,所画三角形的底和高只要与锐角三角形的底和高相等即可。

5.图①的面积是左边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