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实验现象80例总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801858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实验现象80例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化学实验现象80例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化学实验现象80例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中化学实验现象80例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中化学实验现象80例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实验现象80例总结.docx

《高中化学实验现象80例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实验现象80例总结.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化学实验现象80例总结.docx

高中化学实验现象80例总结

【史上最全】高中化学实验现象80例,还不收藏2016-01-08

今天呢,化学姐为大家编辑的是同学们最容易遗忘的“化学实验现象”。

高三的同学要牢记,高一、高二的同学可以预习。

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哦!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发出耀眼的强光,放出大量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3.硫在氧气中燃烧:

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5.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

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上有液滴生成。

6.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火焰呈现淡蓝色。

7.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

8.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

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9.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混浊。

10.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

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11.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

有气体生成。

12.加热试管中的硫酸铜晶体:

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且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13.钠在氯气中燃烧:

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14.点燃纯净的氯气,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

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15.向有Cl-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6.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7.一带锈铁钉投入盛稀硫酸的试管中并加热:

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呈浅黄色,并有气体生成。

18.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19.将Cl2通入无色KI溶液中,溶液中有褐色的物质产生。

20.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21.盛有生石灰的试管里加少量水:

反应剧烈,发出大量热。

22.将一洁净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溶液颜色逐渐变浅。

23.将铜片插入硝酸汞溶液中:

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附着。

24.向盛有石灰水的试管里,注入浓的硫酸钠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25.细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后加入水:

有棕色的烟生成,加水后生成绿色的溶液。

26.强光照射氢气、氯气的混合气体:

迅速反应发生爆炸。

27.红磷在氯气中燃烧:

有白色烟雾生成。

28.氯气遇到湿的有色布条:

有色布条的颜色褪去。

29.加热浓盐酸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有黄绿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30.给氯化钠(固)与硫酸(浓)的混合物加热:

有雾生成且有刺激性的气味生成。

31.在溴化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再加稀硝酸:

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32.在碘化钾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再加稀硝酸:

有黄色沉淀生成。

33.I2遇淀粉,生成蓝色溶液。

34.细铜丝在硫蒸汽中燃烧:

细铜丝发红后生成黑色物质。

35.铁粉与硫粉混合后加热到红热:

反应继续进行,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物质。

36.硫化氢气体不完全燃烧(在火焰上罩上蒸发皿):

火焰呈淡蓝色(蒸发皿底部有黄色的粉末)。

37.硫化氢气体完全燃烧(在火焰上罩上干冷烧杯):

火焰呈淡蓝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38.在集气瓶中混合硫化氢和二氧化硫:

瓶内壁有黄色粉末生成。

39.二氧化硫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后再加热:

红色褪去,加热后又恢复原来颜色。

40.过量的铜投入盛有浓硫酸的试管,并加热,反应毕,待溶液冷却后加水: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加水后溶液呈天蓝色。

41.加热盛有浓硫酸和木炭的试管:

有气体生成,且气体有刺激性的气味。

42.钠在空气中燃烧:

火焰呈黄色,生成淡黄色物质。

43.钠投入水中:

反应激烈,钠浮在水面,放出大量的热使钠溶成小球在水面上游动,有“嗤嗤”的响声。

44.把水滴入盛有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

木条复燃。

45.加热碳酸氢钠固体,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6.氨气与氯化氢相遇,有大量的白烟生成。

47.加热氯化铵与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48.加热盛有固体氯化铵的试管:

在试管口有白色晶体产生。

49.无色试剂瓶内的浓硝酸受到阳光照射:

瓶中空间部分显棕色,硝酸呈黄色。

50.铜片与浓硝酸反应:

反应激烈,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51.铜片与稀硝酸反应:

试管下端产生无色气体,气体上升逐渐变成红棕色。

52.在硅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胶状沉淀生成。

53.在氢氧化铁胶体中加硫酸镁溶液:

胶体变混浊。

54.加热氢氧化铁胶体:

胶体变混浊。

55.将点燃的镁条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剧烈燃烧,有黑色物质附着于集气瓶内壁。

56.向硫酸铝溶液中滴加氨水:

生成蓬松的白色絮状物质。

57.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立即转变为灰绿色,一会儿又转变为红褐色沉淀。

58.向含Fe3+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

溶液呈血红色。

59.向硫化钠水溶液中滴加氨水:

溶液变混浊。

S2-+Cl2=2Cl2-+S↓

60.向天然气中加入少量肥皂液:

泡沫逐渐减少,且有沉淀生成。

 

61.在空气中点燃甲烷,并在火焰上放干冷烧杯:

火焰呈淡蓝色,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62.光照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

黄绿色逐渐变浅,(时间较长容器壁有液滴生成)。

63.加热(170℃)乙醇与浓盐酸的混合物,并使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有气体产生,溴水褪色,紫色逐渐变浅。

64.在空气中点燃乙烯:

火焰明亮,有黑烟产生,放出热量。

65.在空气中点燃乙炔:

火焰明亮,有浓烟产生,放出热量。

66.苯在空气中燃烧:

火焰明亮,并带有黑烟。

67.乙醇在空气中燃烧:

火焰呈淡蓝色。

68.将乙炔通入溴水:

溴水褪去颜色。

69.将乙炔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振荡:

紫色逐渐变浅,直至褪去。

70.苯与溴在有铁粉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

有白雾产生,生成物油状且带有褐色。

71.将少量甲苯倒入适量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振荡:

溶液紫色褪去。

72.将金属钠投入到盛有乙醇的试管中:

有气体放出。

73.在盛有少量苯酚的试管中滴加过量的浓溴水:

有白色沉淀生成。

74.在盛有苯酚的试管中滴入几滴三氯化铁溶液,振荡:

溶液显紫色。

75.乙醛与银氨溶液在试管中反应:

洁净的试管壁附着一层光亮如镜的物质。

76.在加热沸腾的情况下乙醛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

有红色沉淀生成。

77.在适宜条件下乙醇和乙酸反应:

有透明的带香味的油状液体生成。

78.蛋白质遇到浓HNO3溶液:

变成黄色。

79.紫色的石蕊试液遇碱:

变成蓝色。

80.无色酚酞试液遇碱:

变成红色。

高中化学常用的8种计算题解题方法,孩子看了考试准没问题16-01-07

今天给大家分享8种解题方法,哪怕只学会一种也是收获,在考场上少丢1分就是多得1分!

一、关系式法  关系式法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巧用,其解题的核心思想是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各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存在着最基本的比例(数量)关系。

  例题:

某种H2和CO的混合气体,其密度为相同条件下再通入过量O2,最后容器中固体质量增加了()

  A.3.2g  B.4.4g  C.5.6g  D.6.4g

  【解析】固体增加的质量即为H2的质量。

固体增加的质量即为CO的质量。

所以,最后容器中固体质量增加了3.2g,应选A。

二、方程或方程组法

  根据质量守恒和比例关系,依据题设条件设立未知数,列方程或方程组求解,是化学计算中最常用的方法,其解题技能也是最重要的计算技能。

  

例题:

有某碱金属M及其相应氧化物的混合物共10g,跟足量水充分反应后,小心地将溶液蒸干,得到14g无水晶体。

该碱金属M可能是()

  (锂、钠、钾、铷的原子量分别为:

6.94、23、39、85.47)

  A.锂  B.钠  C.钾  D.铷

【解析】设M的原子量为x,解得42.5>x>14.5,分析所给锂、钠、钾、铷的原子量,推断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是B、C。

三、守恒法  化学方程式既然能够表示出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物质的量、质量、气体体积之间的数量关系,那么就必然能反映出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电荷数、得失电子数、总质量等都是守恒的。

巧用守恒规律,常能简化解题步骤、准确快速将题解出,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题:

将5.21g纯铁粉溶于适量稀H2SO4中,加热条件下,用2.53gKNO3氧化Fe2+,充分反应后还需0.009molCl2才能完全氧化Fe2+,则KNO3的还原产物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

  【解析】0.093=0.025x+0.018,x=3,5-3=2。

应填:

+2。

(得失电子守恒)

四、差量法  找出化学反应前后某种差量和造成这种差量的实质及其关系,列出比例式求解的方法,即为差量法。

其差量可以是质量差、气体体积差、压强差等。

  差量法的实质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巧用。

它最大的优点是:

只要找出差量,就可求出各反应物消耗的量或各生成物生成的量。

  例题:

加热碳酸镁和氧化镁的混合物mg,使之完全反应,得剩余物ng,则原混合物中氧化镁的质量分数为()

  【解析】设MgCO3的质量为x,MgCO3MgO+CO2↑混合物质量减少,应选A。

五、平均值法

  平均值法是巧解方法,它也是一种重要的解题思维和解题,断MA或MB的取值范围,从而巧妙而快速地解出答案。

  例题:

由锌、铁、铝、镁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的混合物10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为11.2L,则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A.锌  B.铁  C.铝  D.镁

  【解析】各金属跟盐酸反应的关系式分别为:

Zn—H2↑,Fe—H2↑,2Al—3H2↑,Mg—H2↑。

若单独跟足量盐酸反应,生成11.2LH2(标准状况)需各金属质量分别为“Zn∶32.5g;Fe∶28g;Al∶9g;Mg∶12g”,其中只有铝的质量小于10g,其余均大于10g,说明必含有的金属是铝。

应选C。

六、极值法  巧用数学极限知识进行化学计算的方法,即为极值法。

  例题:

4个同学同时分析一个由KCl和KBr组成的混合物,他们各取2.00克样品配成水溶液,加入足够HNO3后再加入适量AgNO3溶液,待沉淀完全后过滤得到干燥的卤化银沉淀的质量如下列四个选项所示,其中数据合理的是()

  A.3.06g  B.3.36g  C.3.66g  D.3.96g

  【解析】本题如按通常解法,混合物中含KCl和KBr,可以有无限多种组成方式,则求出的数据也有多种可能性,要验证数据是否合理,必须将四个选项代入,看是否有解,也就相当于要做四题的计算题,所花时间非常多。

  使用极限法,设2.00克全部为KCl,根据KCl-AgCl,每74.5克KCl可生成143.5克AgCl,则可得沉淀为(2.00/74.5)*143.5=3.852克,为最大值,同样可求得当混合物全部为KBr时,每119克的KBr可得沉淀188克,所以应得沉淀为(2.00/119)*188=3.160克,为最小值,则介于两者之间的数值就符合要求,故只能选B和C。

七、十字交叉法  十字交叉法是二元混合物(或组成)计算中的一种特殊方法,它由二元一次方程计算演变而成。

若已知两组分量和这两个量的平均值,求这两个量的比例关系等,多可运用十字交叉法计算。

  使用十字交叉法的关键是必须符合二元一次方程关系。

它多用于哪些计算?

  明确运用十字交叉法计算的条件是能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的,特别要注意避免不明化学涵义而滥用。

十字交叉法多用于:

  ①有关两种同位素原子个数比的计算。

  ②有关混合物组成及平均式量的计算。

  ③有关混合烃组成的求算。

(高二内容)

  ④有关某组分质量分数或溶液稀释的计算等。

  例题:

已知自然界中铱有两种质量数分别为191和193的同位素,而铱的平均原子量为192.22,这两种同位素的原子个数比应为()

  A.39∶61  B.61∶39  C.1∶1  D.39∶11

  【解析】此题可列二元一次方程求解,但运用十字交叉法最快捷:

191-Ir:

193-Ir=(193-192.22):

(192.22-191)=39:

61,选A。

八、讨论法

  讨论法是一种发现思维的方法。

解计算题时,若题设条件充分,则可直接计算求解;若题设条件不充分,则需采用讨论的方法,计算加推理,将题解出。

  例题:

在30mL量筒中充满NO2和O2的混合气体,倒立于水中使气体充分反应,最后剩余5mL气体,求原混合气中氧气的体积是多少毫升?

  [解析]最后5mL气体可能是O2,也可能是NO,此题需用讨论法解析。

  

解法

(一):

  最后剩余5mL气体可能是O2;也可能是NO,若是NO,则说明NO2过量15mL。

  设30mL原混合气中含NO2、O2的体积分别为x、y

  4NO2+O2+2H2O=4HNO3

  原混合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可能是10mL或3mL。

  解法

(二):

  设原混合气中氧气的体积为y(mL)

  

(1)设O2过量:

根据4NO2+O2+2H2O=4HNO3,则O2得电子数等于NO2失电子数。

  (y-5)×4=(30-y)×1

  解得y=10(mL)

  

(2)若NO2过量:

  4NO2+O2+2H2O=4HNO3

  4yy

  3NO2+H2O=2HNO3+NO

  因为在全部(30-y)mLNO2中,有5mLNO2得电子转变为NO,其余(30-y-5)mLNO2都失电子转变为HNO3。

  O2得电子数+(NO2→NO)时得电子数等于(NO2→HNO3)时失电子数。

  【评价】解法

(二)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利用阿伏加德罗定律转化信息,将体积数转化为物质的量简化计算。

凡氧化还原反应,一般均可利用电子得失守恒法进行计算。

无论解法

(一)还是解法

(二),由于题给条件不充分,均需结合讨论法进行求算。

  4y+5×2=(30-y-5)×1

  解得y=3(mL)

  原氧气体积可能为10mL或3mL。

【收藏】高中化学全部“过量、少量”问题化学方程式总结16-01-07

高中化学有多个涉及“过量”与“少量”的化学方程式,各反应物的量的多少对比决定了会得到什么样的生成物,相信这些一定困扰了很大一部分同学。

所以今天御学君就来给大家整理了高中所有这些“过量”和“少量”问题的化学方程式,赶紧收藏分享起来吧!

一、NaOH

1、向AlCl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至过量,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

其离子反应分步写:

(1)Al3++3OH-==Al(OH)3↓

(2)Al(OH)3+OH-==AlO2-+2H2O

若向NaOH溶液中滴入AlCl3溶液至过量,边滴边振荡,开始时无明显现象,后出现白色沉淀。

其离子反应分步写:

(1)Al3++4OH-==AlO2-+2H2O

(2)3AlO2-+Al3++6H2O==4Al(OH)3↓

若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其离子反应一步完成:

Al3++4OH-==AlO2-+2H2O

若向足量Al2(SO4)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其离子方程式为:

Al3++3OH-==Al(OH)3↓

2、向足量的Ca(HCO3)2溶液中逐渐滴入NaOH溶液

化学方程式:

NaOH+Ca(HCO3)2==H2O+CaCO3↓+NaHCO3

离子方程式:

OH-+Ca2++HCO3-==H2O+CaCO3↓

若向足量的NaOH溶液中逐渐滴入Ca(HCO3)2溶液

化学方程式:

Ca(HCO3)2+2NaOH==2H2O+CaCO3↓+Na2CO3

离子方程式:

Ca2++2HCO3-+2OH-==2H2O+CaCO3↓+CO32-

3、向足量的NH4HCO3溶液中逐渐滴入NaOH溶液

化学方程式:

NH4HCO3+2NaOH==NH3.H2O+H2O+Na2CO3

离子方程式:

NH4++HCO3-+2OH-==NH3.H2O+H2O+CO32-

若向NH4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并加热

化学方程式:

NH4HCO3+2NaOH==NH3↑+2H2O+Na2CO3

离子方程式:

NH4++HCO3-+2OH-==NH3↑+2H2O+CO32-

4、向NaOH溶液中逐渐滴入Mg(HCO3)2溶液至沉淀完全

化学方程式:

Mg(HCO3)2+4NaOH==2H2O+Mg(OH)2↓+2Na2CO3

离子方程式:

Mg2++2HCO3-+4OH-==2H2O+Mg(OH)2↓+2CO32-

若向Mg(HCO3)2溶液中逐渐滴入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

化学方程式:

2NaOH+Mg(HCO3)2==Mg(OH)2↓+2NaHCO3

离子方程式:

2OH-+Mg2+==Mg(OH)2↓

5、碳酸氢钙与烧碱

在碳酸氢钙溶液中滴入少量烧碱溶液:

Ca2++HCO3-+OH-=CaCO3↓+H2O

反滴时则为:

Ca2++2HCO3-+2OH-=CaCO3↓+CO32-+2H2O

6、氢氧化钠与氢硫酸

NaOH溶液滴入足量氢硫酸中与氢硫酸滴入NaOH溶液中均无明显现象,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分别为:

(1)OH-+H2S=HS-+H2O

(2)2OH-+H2S=S2-+2H2O

若将氢硫酸换成亚硫酸、碳酸或磷酸,则原理类似。

二、HCl

1、向NaAlO2溶液中滴入盐酸溶液至过量,其离子反应分步写:

(1)AlO2-+H++H2O==Al(OH)3↓

(2)Al(OH)3+3H+==Al3++3H2O

若向盐酸溶液中滴入NaAlO2溶液至过量,其离子反应分步写:

(1)AlO2-+4H+==Al3++2H2O

(2)3AlO2-+Al3++6H2O==4Al(OH)3↓

若向NaAlO2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溶液,其离子反应一步完成:

AlO2-+4H+==Al3++2H2O

若向足量NaAlO2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盐酸溶液,其离子方程式为:

AlO2-+H++H2O==Al(OH)3↓

2、向Na2CO3溶液中滴入盐酸溶液至过量,其离子反应分步写:

(1)CO32-+H+==HCO3-

(2)HCO3-+H+==CO2↑+H2O

若向盐酸溶液中滴入Na2CO3溶液至不再产生气体,其离子反应一步完成:

CO32-+2H+==CO2↑+H2O

若向足量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盐酸溶液,其离子方程式为:

CO32-+H+==HCO3-

三、CO2

1、向NaAlO2溶液中通人CO2气体至过量,其离子反应分步写

(1)2AlO2-+CO2+3H2O==2Al(OH)3↓+CO32-

(2)CO32-+CO2+H2O==2HCO3-

若向NaAlO2溶液中通人过量CO2气体,其离子反应一步完成:

AlO2-+CO2+2H2O==Al(OH)3↓+HCO3-

若向足量NaAlO2溶液中通人少量CO2气体,其离子方程式为:

2AlO2-+CO2+3H2O==2Al(OH)3↓+CO32-

2、向NaOH溶液中通人CO2气体至过量,其离子反应分步写

(1)2OH-+CO2==CO32-+H2O

(2)CO32-+CO2+H2O==2HCO3-

若向NaOH溶液中通人过量CO2气体,其离子反应一步完成:

OH-+CO2==HCO3-

若向足量NaOH溶液中通人少量CO2气体,其离子方程式为:

2OH-+CO2==CO32-+H2O

3、CaCl2的氨饱和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

有白色沉淀CaCO3,因为NH的溶解度大,溶液中有大量NH3即OH-过量,不断通入CO2可溶解大量CO2成为CO32-使[CO32-]达到较大而有CaCO3沉淀生成;而先通入CO2时,因为CO2的溶解度较小,使[CO32-]较小而无CaCO3沉淀生成。

四、澄清石灰水

1、向足量的NaHCO3溶液中逐渐滴入澄清石灰水

化学方程式:

Ca(OH)2+2NaHCO3==2H2O+CaCO3↓+Na2CO3

离子方程式:

Ca2++2OH-+2HCO3-==2H2O+CaCO3↓+CO32-

若向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逐渐滴入NaHCO3溶液

化学方程式:

NaHCO3+Ca(OH)2==H2O+CaCO3↓+NaOH

离子方程式:

HCO3-+Ca2++2OH-==H2O+CaCO3↓+OH-或HCO3-+Ca2++OH―==H2O+CaCO3↓

2、小苏打与澄清石灰水

在小苏打溶液中滴入少量澄清石灰水:

2HCO3-+Ca2++2OH-=CaCO3↓+CO32-+2H2O

反滴时则为:

HCO3-+Ca2++OH-=CaCO3↓+H2O

3、澄清石灰水与磷酸二氢钠

在澄清石灰水中滴入少量磷酸二氢钠溶液:

3Ca2++4OH-+2H2PO4-=Ca3(PO4)2↓+4H2O

反滴时则为:

先发生:

Ca2++2OH-+2H2PO4-=CaHPO4↓+HPO42-+2H2O

后发生:

Ca2++OH-+H2PO4-=CaHPO4↓+H2O

五、Ba(OH)2

1、氢氧化钡与磷酸

在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入少量磷酸,出现白色沉淀:

3Ba2++6OH-+2H3PO4=Ba3(PO4)2↓+6H2O

在磷酸中滴入少量氢氧化钡溶液,无明显现象:

OH-+H3PO4=H2PO4-+H2O

2、向NaHSO4溶液中逐渐滴入Ba(OH)2溶液至沉淀完全

化学方程式:

NaHSO4+Ba(OH)2==H2O+BaSO4↓+NaOH

离子方程式:

H++SO42-+Ba2++OH-==BaSO4↓+H2O

若向NaHSO4溶液中逐渐滴入Ba(OH)2溶液至中性

化学方程式:

2NaHSO4+Ba(OH)2==2H2O+BaSO4↓+Na2SO4

离子方程式:

2H++2SO42-+Ba2++2OH-==2H2O+BaSO4↓+SO42-或2H++SO42-+Ba2++2OH-==2H2O+BaSO4↓

若在中性溶液中继续滴加Ba(OH)2溶液,将看到白色沉淀生成:

SO42-+Ba2+==BaSO4↓

3、向明矾溶液中逐渐滴入Ba(OH)2溶液使SO42-恰好完全沉淀。

化学方程式:

KAl(SO4)2+2Ba(OH)2==2H2O+2BaSO4↓+KAlO2

离子方程式:

Al3++2SO42-+2Ba2++4OH-==2BaSO4↓+AlO2-+2H2O

若向Ba(OH)2溶液中逐渐滴入明矾溶液时,当生成的沉淀的物质的量为最大值时,发生下列反应。

化学方程式:

KAl(SO4)2+3/2Ba(OH)2==3/2BaSO4↓+Al(OH)3↓+1/2K2SO4

离子方程式:

2Al3++3SO42-+3Ba2++6OH-==3BaSO4↓+2Al(OH)3↓

4、氢氧化钡与硫酸氢钠

当Ba(OH)2溶液滴入NaHSO4溶液至中性时:

2HSO4-+Ba2++2OH-=2H2O+BaSO4↓+SO42-

继续滴加Ba(OH)2溶液时,上述反应中的SO42-与Ba2+结合:

Ba2++SO42-=BaSO4↓

当NaHSO4溶液滴入足量Ba(OH)2溶液中时也出现白色沉淀:

H++SO42-+Ba2++OH-=BaSO4↓+H2O

六、卤族

1、氯化铜和氨水

在氯化铜溶液中滴入少量氨水,出现蓝色沉淀:

Cu2++2NH3·H2O=Cu(OH)2↓+2NH4+

在氨水中滴入少量氯化铜溶液,溶液呈深蓝色:

Cu2++4NH3·H2O=[Cu(NH3)4]2++4H2O

2、苯酚与溴水

在浓溴水中滴入少量苯酚溶液,立即出现白色沉淀,并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