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教育社会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796568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X 页数:88 大小:104.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教育社会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3教育社会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3教育社会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3教育社会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3教育社会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教育社会学.docx

《3教育社会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教育社会学.docx(8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教育社会学.docx

3教育社会学

1-1案例分析

1、成绩是逼出来的。

2、小学阶段女生比男生聪敏,到了初中以后男生要比女生优秀。

3、不给学生一点颜色瞧瞧,他们就不听话。

4、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5、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6、美丽只是表面的?

7、学校里普遍存在着一种表现为非专业兴趣和力图以最轻松的学习来取得成绩的学生文化。

8、与其说大学生(或更高层次的人员)因为其专业技术教育和训练使其受到社会认可,不如说由于大学毕业生垄断了各种地位,从而抬高了大学生的整体身份地位,并因此使他们增加了成为更高当权者和代理人的安全感和权力感。

▲教育社会学的基本假设:

学校系统中的个体行为(教、学、违规、管理行为)不仅由特定的学校环境所塑造,而且由社会环境所塑造;社会环境发生了改变,个体行为也将随之发生变化;个体对学校生活的创造性适应。

第一章教育社会学的学科要素

第一节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

分析路径:

“演绎法”,即根据学科开创者或代表人物的观点进行梳理;

“归纳法”,即依据当前该学科群体的著述进行分析。

一、已有的观点:

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研究方式(方法论)

观点

社会化过程说

相互关系说

教育与社会相互关系说

特殊社会现象说

时间

19世纪末20世纪初

20世纪60年代

20世纪70~80年代

20世纪90年代后

主要代表人物

涂尔干:

佩恩:

雷通群:

研究个人在团体中如何生活,尤其要研究个人在团体中得到何种教训及团体生活中需要何种教育

(法)米切尔:

教育制度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苏)《应用社会学词典》:

教育活动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林清江:

研究教育与社会之间的交互关系

厉译贤:

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研究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鲁洁:

研究作为一种特殊社会现象的教育

吴康宁:

研究具有社会学意味的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或教育领域中的社会想象及社会问题

2、相互关系说

教育与社会制度、教育制度及社会发展的关系。

教育活动/过程的规则、规律性与社会规则/社会性制约因素之间的关系。

社会过程+社会结构+社会变迁与教育过程+教育结构+教育变革+教学社会学问题之间的关系。

教育制度与社会制度、文化与教育、学校与社会、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1、社会化过程说

根据“教育是年长的几代人对社会生活方面尚未成熟的几代人所施加的影响”(涂尔干),推及“教育在于使年轻一代系统地社会化”,并认为教育社会学研究“整个文化环境对个人影响的过程”。

3、特殊社会现象说

二、研究对象的界定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教育社会学研究的是学校系统中的行为、活动、组织和制度之间的结构关系及其互动过程。

简言之,教育社会学是研究“教育行动(受解释学影响)和教育事实”的学科。

1、教育行动(行为与活动具有主观交互性和社会交互性)。

一个完整的教育行动至少包括:

行动主体、行动客体、行动中介、行动者之间的互动。

学校成员的行为应成为教育社会学研究的起点。

教育具有明显的特殊的社会性,这种社会性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受制于社会,形成自身“小社会”、作用于社会:

“教育的社会规定性(从社会到教育)”、“教育的社会特性(作为社会子系统的教育)”、“教育的社会功能(从教育到社会)”。

今天有学者借韦伯的社会行为分类理论研究学校行为:

目的理性行动——是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考量及理性计算来决定目的与手段的行动;价值理性行动——是由于某些伦理的、审美的、宗教的或由对特定价值的信仰所决定的行动;情感行动——是通过当下的情感或情绪状态所决定的行动;传统行动——由行动者的习惯和管理的行为所决定之行动。

前两种属于有意义的行动类型,后两种属于意义程度极低的行动类型。

因此,合理性概念可以区分为价值合理性与目的合理性。

2、教育活动。

一种教育行动需要以一定的活动形式、内容才能发生。

高校的主要活动形式是课堂教学和科学研究;内容主要是知识传递与创造,能力的培养等。

3、学校组织。

学校中任何一种教育行动,都需要经过一定的组织方式才能进行。

因此,班级组织、学校组织、学术团队等是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内容。

4、教育制度。

所有的学校组织,都是制度化的结果。

教育制度的产生、公平与否(谁的制度)、改革的目的,教育制度与社会制度的关系等成为教育社会学研究的重要事实(社会事实—推崇事实判断和量化研究。

个体事实—推崇价值判断和质化研究。

当今在这两者的整合上表现明显)。

(二)教育社会学的学科之眼(吴康宁文2007《教育研究与实验》)

1、学科之眼与学科视野

不同的学科有自己的“眼睛”,即所谓“学科之眼”。

用不同的学科之眼所“看到的空间范围”——亦即所形成的“学科视野”——具有不可比性,无所谓哪个学科视野宽,哪个学科的视野窄。

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哲学、社会学的学科之眼是什么?

政治学使用的是“权力”之眼,经济学使用的是“利润”之眼。

前者看到的是权力的形成及运作等有关的一切现象或问题,后者看到的则是与利润的产生及分配等有关的一切现象。

心理学使用的是“人格”之眼,它看到的是与人格差异相适应的人格尊严有关的一切事实与问题

一门学科要有“独特的研究对象”。

确切的是指用“独特的学科之眼”看出来的结果。

也就是说,先于独特的研究对象而存在、比独特的研究对象更基本更重要的条件,是独特的学科之眼。

2、社会学的学科之眼与学科视野

哲学的学科之眼是“人类幸福”。

社会学的学科之眼是“社会平等”。

社会平等是人类幸福的保证。

社会学所看到的是具有相同的社会或文化特征的各种人群之间(阶层结构与文化场域位置不同)的平等问题。

如此而形成的社会学视野中,便包括了以社会平等为核心的一系列范畴,诸如社会结构、社会分层、社会流动、社会建构、社会变迁等。

因此,对于不同人群的“比较”就成了社会学研究惯用的一种基本方式。

完整的学理意义上的社会学研究一般应涵盖三个层面。

一是揭示人群之间的等级差异(关注弱势)。

二是查询社会产品的人群属性

“社会产品”包括制度、政策、知识、活动等。

社会学者常问的问题:

谁的-----?

三是探询人群属性的社会建构

即探询具有特定人群属性的社会产品(特定的社会状况)究竟是怎样被社会地建构出来的?

弄清社会建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角色、力量或因素,以便为社会产品的改造提供社会依据。

3、社会学视野中的教育

以“社会平等”这一学科之眼来审视教育,所看到的便是影响着教育、发生在教育及受制于教育的各种各样的平等问题。

“影响着教育的社会平等”,指的是“教育前的社会平等”,即狭义的教育机会均等问题。

“发生在教育的社会平等”,指的是“教育中的社会平等”。

教育过程中实际运作的几乎所有范畴,包括教育目标、教育制度、教育组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评价等,都有一个人群属性问题以及与之相伴的社会平等问题,都有必要询查背后的原因。

“受制于教育的社会平等”,指的是“教育后的社会平等”。

即对于教育的社会功能的审视——最终要揭示出教育对于受教育者接受教育之后所获得的社会地位的影响,以及对于与之相伴的社会结构及社会平等状况的影响。

教育既可能是减少或消除社会不平等的途径,也可能是增加或放大社会不平等的要素(教源性社会不平等)。

教育社会学问题研究的出发点与归宿点、其所论述的问题之要害,都可归结到影响着教育、发生在教育或受制于教育的社会平等问题上来。

三、二十年来英、美教育

社会学研究的主题

1.教育社会学的发展2.理论基础3.社会化与教育4.社会结构与教育

5.社会阶层化与教育6.社会问题与教育7.社区与学校8.教育组织社会学

9.教育知识社会学10.教学社会学11.社会变迁与教育12.教师社会学

四、我国教育社会学研究的主题

1、农村儿童(留守儿童)的学前教育、教育质量

2、教育公平(择校)与均衡发展、科学的教育发展观

3、教育自身社会系统4、个体社会化、免费师范生

5、教育分层、大学生就业、文凭膨胀6、网络社会与教育

7、大学生文化(学生生存、学习、发展状态和幸福指数)

8、学科建设(学科发展困境、成就和方法论)9、社会转型期教育问题、和谐社会背景下的教育问题

10、知识社会学视野、集体知识问题11、教师社会学、课改背景下的教师公平问题

12、现代性的研究

绪论

A.研究主题构成

A.研究主题构成

未来十年的研究重点

农村教育的社会学研究。

1、城乡教育统筹与提高办学水平研究。

2、充实农村教师数量与提高农村教师素质研究。

3、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以及高中阶段、高等教育研究。

教育教学以及管理体制改革的社会学研究。

4、教育教学改革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研究。

5、政府教育统筹和区域教育协作的社会政策研究。

各级各类教育中突出问题的社会学研究。

6、义务教育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城市择校问题研究。

7、发展学前教育的研究。

8、发展职业教育研究与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研究。

9、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与服务社会综合社会效益研究。

10、学习化社会与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研究。

教育投入和健康发展的社会学研究。

11、社会投资、捐资教育的社会效益研究。

12、和谐校园建设研究。

五、教育社会学研究主题所具有的特点

1、教育社会学的理论建构和学科反思不断加强

2、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发展、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三农教育问题是学界最为关注的问题(所关注的均为系关民生的根本问题)

3、“叙事”成为一种重要的言说方式

4、知识社会学成为研究的新亮点

5、转型期教育问题成为学科研究的重要取向

六、研究成果

(一)学科发展

“反思”和初级建构成为主角,旨在教育社会学中国化。

今天国内外教育社会学都重视“教育与现代性”关系的研究;但其方法论还没有超越涂尔干和韦伯的研究范式。

我们的工作是理解、转化自己先前的传统,同时消化好国外的理论。

(二)知识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凸显

在哲学认识上,知识社会学不仅强调社会存在决定人的意识,而且进一步强化了意识形态概念;在社会观上,强调客观社会事实与主体对社会的认识理解并重,社会是一个“互为主体性”的世界;在研究方法上,强调日常情景描述。

这些观点都被转而运用于分析教育问题。

比如,有学者运用“知识人”的社会角色分析框架,探讨知识与教师角色的关系,指出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就是教师角色转变的过程。

有学者认为,学校在再生产知识的过程中,同时再生产着知识所依附着的权力利益关系及其价值观念。

知识的社会建构(不同于认知层面的知识建构,是思想、道德、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的建构)过程充满矛盾和斗争,知识传输背后隐藏着不同权力和利益之间的斗争。

(三)教育公平讨论(社会公正研究)

公正(正义)与公平有别:

公正带有“价值取向”,公平带有明显的“工具性”,它所强调的是衡量标准的“同一个尺度”,用以防止社会对待中的双重(多重)标准问题;公正的应然成分多一些,公平带有更多的现实成分。

平等存在着“过度”的可能性,而公正则不存在“过度”的可能性,所以,合理的平等才具有公正的性质。

平等有两层含义:

第一,每个人因其具体贡献完全平等(都同样是缔结社会的一个股东)而应该完全平等地享有基本权利;第二,每个人因其具体贡献不平等而应该享有相应不平等的非基本权利:

人们所享有的非基本权利与自己所做出的具体贡献的比例应该完全平等。

公正原则:

贡献原则(按贡献分配权利)和平等原则。

1、教育公平界定

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权利平等与教育机会均等两个基本方面。

为受教育者提供与其自身主观条件“相当”或“相称”的教育机会与教育条件,力求实现每个教育对象的当下潜力得以最大限度的挖掘,个性得以最佳程度的发展,此为真正的教育公平。

机会公平(发展中国家要保证)--义务教育100%;非义务教育教育—能力公平、规则公平。

政府主导,社会积极参与(靠市场得不到公平,政府才能保障公平。

企业做大蛋糕,政府分好蛋糕—有时还要出台倾斜政策。

2、教育公平投射下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什么是教育均衡发展?

有学者认为是以均衡配置资源搭建竞争平台,通过公平竞争引发发展中的不平衡,通过微调达到相对平衡,之后再在相对平衡的基础上实施新的一轮竞争-----循环往复,有序进行。

《规划纲要》提出:

区域内均衡(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

分阶段达到均衡(标准化;2012初步,2020基本)

工作力度工作方法不同:

区域内‘努力’、城乡‘加快’、校间‘切实’缩小差距

我国正处于从入学机会公平向教育资源配置(师资质量、生源质量、经费投入等)公平的发展过程中,最终目标是实现教育质量的公平。

我国先后采取了“普九”、“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东部地区学校对口支援西部贫困地区学校工程”、“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有关规定”、“两免一补”、“农村儿童免费接受义务教育政策”,促进教育公平。

(杨银付)

新的不平等也在产生——在高校扩招时期,社会阶层背景的影响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变化态势:

优势阶层子弟的入学机会有时在成人高教领域呈现出显著下降,而他们在大学本科教育方面的机会优势则出现成倍扩大(刘精明,2006)

思考:

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保障机制有哪些?

(结合中长期纲要)

经费保障机制(汪明)

(1)制定义务教育生均最低拨款标准;

(2)制定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工资标准;(3)制定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4)制定对薄弱学校的资金扶持政策。

资源共享机制

(1)以学区为单位,实现学区范围内教育资源共享;

(2)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平台,实现区域教育资源共享;(3)城乡一体,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绪论

师资交流机制

(1)建立校领导定期轮岗制度;

(2)实施教师交流制度;(3)选拔一批优秀毕业生到农村学校、城市薄弱学校任教。

生源调配机制扶贫济弱机制监督评估机制

有学者认为:

(1)建章立制、教育立法是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制度保障(制定标准);

(2)高层次的投资主体带来稳定的基础教育经费是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物质基础(强化政府责任);

(3)改善教师的地位和待遇是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因素;

(4)扶持弱势群体、弱势地区是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有力措施(补偿);

(5)保证基本的教育条件是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平台(必要保障)。

3、弱势群体的教育公平

“弱势群体”原指在社会资源的占有上或社会财富的分配中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

学校中的弱势群体多指“差生”,现在也包括“非差生”以及教师弱势群体、流动人口子女等。

相关的研究基本依据“概念界定——事实揭示——成因和危害分析”的框架进行。

4、和谐社会与教育公平

“和谐社会”秩序论社会学家:

社会秩序的稳定与一致;功能社会学家:

社会功能的和谐与统一;冲突论社会学家:

矛盾与冲突中的和谐与一致;互动论社会学家:

人际互动中人际关系的和谐与融洽

(四)教育与社会分层

研究思路:

“从社会到教育”和“从教育到社会”。

前者探讨个体家庭、种族、文化背景等所占据的社会阶层因素对其接受教育的影响;后者分析个体所受的教育对其获得社会地位的制约,进而产生不同的社会分层。

近三年研究主题:

家庭背景和社会制度对教育获得的影响;教育对社会流动与分层的作用;社会分层与教育机会均等。

螺旋形理论:

埃默里奇1974提出的理论。

当每个人都具有某一层级的教育程度时,这一层级的教育程度与通常应该由此所带来的经济地位之间自然就不关联了。

此时,这一关系只存在于大众尚未达到的那些更高层级的教育程度上。

换句话说,就是对生活机会(就业、收入等)有影响的教育程度呈现出螺旋形上升的趋势。

社会层级逐渐减少

民主、平等程度越来越高

同一层级

同一层级

同一层级

社会层级

(五)教育自身社会系统的微观研究

1、教师角色。

2、师生关系研究。

(漠然、适应、改变、理解等故事)3、课程研究。

4、学校场域(“公民”的塑造;“我是谁?

”的体认)。

5、“给教师的知识”和“教师的知识”研究

“给教师的知识”被视为做教师可以获得和知道的财产、物品。

从这一视角出发的教师教育者可能会问,“我们想让教师们掌握哪些新知识?

“教师的知识”指的是教师的叙事知识,他们的个人实践知识在专业知识场景和个人环境中建构、重组。

(杜威、施瓦布)(教师、学习者、内容和环境是动态交互作用的)从这一视角出发的教师教育者可能会问,“成为专业人士意味着什么”、“我们做什么来帮助你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改进你的实践?

”不是鼓励教师去问,“我不知道什么知识,因而需要学习的知识有哪些?

”而是鼓励教师去问,“关于我的实践和教与学,我知道什么知识,可以用来思考实践的改进,以便为孩子们创造更富有教育性的空间?

”(加拿大)吉恩·克兰迪宁

(六)个体社会化研究

大学生社会化、独生子女社会化是传统的研究领域

近五年对社会化因素、社会化资源的亏空以及青少年犯罪、越轨、自杀、网恋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大学生文化、大众文化与青少年社会化

隐匿和互动的大学生文化(课桌文化、寝室文化、手机短信文化对青年社会化的弱化)

网络暴力游戏因为玩众参与其中,因而对青少年的身心变化造成了更为主动和逼真的影响[童年的消逝;(法)罗素认为是儿童发展的狩猎阶段,是满足权利支配欲的一种需要]

身体消费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是一种性别文化现象,对人的身体意识产生重大影响。

(七)社会转型期的教育问题

社会混变:

社会体制转型和观念转型

教育失序:

教育浪费、教育腐败、教育公平、农村教育问题

行为失范与制度失范:

义务教育免费,制定教育经费投入法,建立奖助贷补制度是解决失范的有效途径

(八)网络教育技术的社会学研究

虚拟环境下,“人—人”转变为“人—机”。

师生间的对抗更趋缓和隐蔽,表现为一种轮回式的权力流动关系:

控制对方的力量也将使自己被控制,最终使双方缔结成一种更牢固的对抗关系。

这种对抗的目的是使双方和谐共生。

(网瘾——“电击疗法”被叫停)

网络教育正解构着传统教育,是教育活动、教育话语、教育权力、教育关系和教育学的重构。

“培育信息文明”

思考题:

1、近几年,我国教育社会研究的主题有哪些?

2、我国教育社会学理论研究的特点有哪些?

3、试论中国教育社会学研究的新进展。

第二节教育社会学学科性质

已有的观点

1、规范学科论通过研究制定合乎教育需要的政策、原则、途径、方法、技术和措施,直接为教育实践服务。

规范:

泛指方向、原则、途径、方法、技术和措施。

应用类型多样:

评价研究(某教育节目)、社会实验、政策取向的教育调查(科尔曼的研究)、教育预测(民意测验)、教育监测与描述(1981年坎伯贝尔的幸福感研究)、教育政策咨询(学前谁主办?

减负怎么搞?

)、教育问题诊断、教育评论(批评)等。

2、事实学科论借助教育事实材料,从社会学角度,探索教育现象的实质、教育活动的机制,揭示教育活动的规律。

也就是说,教育社会学只负有认识与分析教育现象和问题的使命,而不负有阐述教育实践规范的义务。

3、事实与规范兼有学科论边际学科、边缘学科

事实:

泛指客观存在的各种状况、实质、原因、机制、规律等

教育社会学的学科特点

1.整体性

(1)社会对教育的影响

(2)教育对社会的影响(3)学校是社会的缩影(4)学校与社会结构的对应性

2.综合性

(1)研究内容的综合性

(2)研究视角的综合性(3)研究方法的综合性

3.现实性

(1)开放性

(2)变化性(3)本土性4.实证性

本书观点

社会学是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之一,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

教育社会学研究的是教育事实,是社会学的特殊理论学科。

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与社会学的中介学科。

哲学

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学

教育社会学是主要运用社会学原理与方法对教育行动与教育问题的社会学层面进行“事实”研究的一门学科,是社会学与教育学的中介学科。

教育社会学定义:

一、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论

(一)教育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三个层次 

方法论是指关于研究过程的哲学,涉及对研究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体系的整体理解。

方法指的是收集资料的研究技术或工具。

1.哲学方法论——思维方式认识事物的共同规律,一般特性的哲学方法,其核心是思维方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现代哲学。

2.学科方法论——范式

3.具体的方法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第三节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过程

(二)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方法论 

研究范式:

是指某一学科共同体所公认的一些不同的模型方法与解答方式、所使用的不同基本概念以及不同的理论解释。

1.实证研究范式和人文研究范式(依据方法划分)

(1)实证范式:

注重事实判断、反对价值分析;注重演绎性地得出结论,反对解释性地得出结论;强调定量分析、反对定性分析。

(2)人文研究范式:

强调价值判断、反对事实判断;注重解释性地得出结论、反对演绎性地得出结论;强调定性分析、反对定量分析。

2.教育事实研究范式、教育定义研究范式、教育行为研究范式(依据研究角度划分)

(1)教育事实—社会事实,教育结构、教育制度、教育功能

(2)教育定义研究:

研究者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并理解行动者内心的态度。

(3)教育行为研究:

强调对学校成员的行为进行客观精确的分析,并以经验观察和调查为主要的研究方法。

3.功能范式、冲突范式、互动范式(依据理论或学派划分) 

(三)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1.定量研究:

用数字和量度来描述现象;

2.定性研究:

用文字来描述现象,不用数字和量度。

研究目的

研究者

研究程序

资料处理

获得理论

定量研究

确定结果(关系、影响、原因)

研究者不介入;事实与价值分离

标准程序;预先设计的研究方法

统计方法

以理论为基础开展研究(演绎法)

定性研究

理解整个过程

观察—参与;事实与价值不能分离

非标准程序;多种研究方法并用

描述方法

理论是在研究过程中形成(归纳法)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主要差别

二、教育社会学研究过程

(一)教育社会学研究的三个意识 

问题意识;学理意识;方法意识 

(二)研究课题的形成 

1.选择课题

(1)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

(2)条件资金、设备、时间、资料(3)类型

①承续性课题;②再生性课题;③热门性课题;④创见性课题;⑤开拓性课题;

(4)途径

①研究者自身的兴趣②来自讨论或启发③社会现实问题④对原有理论的质疑

2.课题的操作化

(1)变量的界定

①从变量引申出指示项:

教师的地位——政治、经济、文化、专业

②变量的测量——测量是教育社会学研究中运用数学方法

★明确分析单位(群体、组织、个人)★确定测量的角度★确定变量差异的范围

★确定测量的精确度★注意测量的效度与信度

效度——研究结果能够被精确解释的范围,能够被推广的范围

信度——在给定的条件下,资料的收集、分析、解释能在多大程度保持一致;外在信度—能否被重复研究。

★ 注意测量的误差

(2)命题的操作化

寻找变量之间因果关系

自变量是因,因变量是果

(三)概念、命题与理论的建构的方法 

1.概念建构的方法

概念建构是按照一定的原则界定与引入科学的语言。

概念建构的四种途径:

(1)从日常词汇、网络语言中“引进”——“帮”、“拼”、“山寨”、“一族”。

(2)从其他学科移植——教育分层。

(3)独立地“创造”——泛政治化中的工农兵学员;底据。

(4)从他人文献中“吸收”——教育世界。

2.命题的建构方法2010.9-15学前

命题是关于一个概念或更多概念关系的描述。

(1)对研究中出现不同数量的变量进行陈述——变量关系的界定。

“教育理论、决策和实践关系之澄明”、“论教师作为社会代表者”

(2)对两个以上变量之间关系的陈述—变量关系的类型(相关、因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