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777306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49.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案.docx

《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案.docx

教案

 

2014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土左回族小学

学科数学教案

三年2班

执教者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一、学生分析

在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习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

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

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

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大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

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

再加之有一些后进生的基础比较差,计算能力、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数学学中的良好习惯还有待于加强,对于这些教师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习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本班有学生从上学期的期末学习检测来看,学生的基础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比较浓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

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

但是从整体看学生对解决问题这方面的知识比较薄弱,从期末试卷看,一些学生是做对了,但是他们并不理解只是恰巧写对的。

其次个别学困生计算速度较慢,出错率也比较高,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多数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技巧,具备了初步的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能认真按时完成。

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尚缺少主动与同学交流的习惯。

存在的问题也不少:

一是个别学生的计算还没有过关。

二是理解题意的能力不强。

三是学生的表达能力还有待于加强,课堂上讨论不起来。

四是课堂学习习惯方面,有一部分学生的习惯很差,表现为作业马虎、插嘴、课堂活动缺少主动性和对活动的专注。

五是一部分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同伴间缺乏合作与竞争。

二、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

所以本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的步子。

计算的教学顺序要符合儿童学习计算的认知规律,同时符合计算知识本身发展的规律。

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

总结、理解并且记忆计算法则,是以往笔算教学的重要环节。

当前的数学课程改革,强调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概念和法则,避免机械记忆。

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

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

笔算与估算结合教学,加大估算教学的力度。

估算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估算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只需要估算结果。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量与计量的各种概念,例如千米、吨、秒等,都是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中产生的。

这些概念,如长度、质量、时间,都比较抽象,但它所反映的内容又是非常现实的,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所以,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应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感受、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初步发展起长度、质量和时间的观念,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有关量与计量内容的编排上,实验教材注意设计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动,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有关的知识,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在本册教材中,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有四边形和测量的大部分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把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对于这些内容的编排,教材一方面注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则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几何形象直观的探索活动不仅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而且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三、教学目的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并能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养成从小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

6.经历“倍”的概念初步形成过程,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7.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身份证的编码方式,体会编码编排的特点,初步学会编码;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8.渗透集合的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选择解决问题策略的重要性,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发展质量和时间观念,通过操作体验,培养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长短意识。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

3.结合生活具体事例理解分数的具体含义,建立初步概念,进一步发展数感

4.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和如何用数学解决问题。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乐趣和数学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措施

为了更有效地落实教学活动,我整体考虑后计划在教学中落实一下教学措施,促使孩子们更全面地成长: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加强导优辅差工作,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3、设计一些探索性操作活动,培养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4、结合课题,在课堂交流和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做些调查、分析,进行一些尝试。

5、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及时进行课堂教学的总结反思。

6、注意将数学的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创设生活化课堂情境,将教学内容中的数学问题生活化。

7、注意课堂教学的开放性,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8、严格抓好学生的课堂学习习惯。

9、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重视培养问题意识。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如可以结合当时学生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替换材料内容,以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师还应加强指导,让学生初步学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相关信息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10、在处理教材时,注意教学目标的正确定位。

不要随意拔高和降低难度。

第一单元时、分、秒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第1课时

课题

秒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

课时

目标

1、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

3、教育学生从小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借助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时钟、口算卡片等

板书设计

教师

学生

添改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新年联欢晚会的片段)

新年的钟声将敲响,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

(课件出示钟面,伴随着“滴答”声)刚才,象我们进行倒计时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

今天,我们就共同来认识这个新朋友。

(板书)

二、新授

(一)认识钟面上的秒

1、你知道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吗?

请仔细观察你们所带的钟表,看看有什么发现。

 

3、体验1秒钟

①1秒到底有多长呢?

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

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④小结:

刚才,我们听到钟声“滴答”一声就是一秒,我们拍一下手用1秒,数一个数也是用1秒。

1秒的时间确实很短,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短短的1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

(举几个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说明1秒钟的价值)所以,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1秒钟,它的作用可大了。

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每1分、每1秒。

4、(边拨秒针)秒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6,这表示经过几秒?

从数字6走到8,表示经过几秒?

请你轻轻告诉同桌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探索分与秒之间的关系

1、如果秒针从数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数字12,这时经过多长时间,分针有没有什么变化。

小结:

秒针走1圈,就是60秒,这时分针走1小格,也就是1分钟,所以1分=60秒。

(三)练习:

体验1分钟

2、1分钟能做什么呢?

让学生分组画画、写字、做口算、摸脉搏体验1分钟实际的长短。

(四)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认识时间单位——秒)有了秒针,计时就更准确了,时针、分针、秒针在时间王国里分工合作,准确地为人们报时。

三、巩固练习

让我们一起到紧张激烈的运动场上去看看。

50米决赛刚结束,你能通过钟表的显示,说出运动员的成绩吗?

从这张成绩表中,你能看出什么?

 

四、作业:

 

让学生共同进行倒计时。

 

2、自主探索,反馈:

①时钟有3根针,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针。

②秒针走1小格是1秒。

走1大格就是5秒。

③如果是读取电子表上的时间时,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取方法进一步类推。

②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

③比一比,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准确。

 

5、你还知道秒针从哪儿走到哪儿也是10秒?

 

2、小组合作,仔细观察钟面,自主探索。

学生反馈。

 

1、看钟表,通过读秒来体验1分钟的长短。

 

3、让学生举例,说说1分钟可以做什么事。

 

1、做练习:

1补充:

①我们上一节课的时间是40(    )。

②小明跑100米要用19(     )。

2、跑步比赛:

3、活动:

下课铃声响了,请大家安静,迅速地将课桌上的学习用品整理到书包里,看看需要多少时间。

看谁整理得又快又好。

(学生整理,教师报时)相信大家今后每时每刻都能这样珍惜分分秒秒,做时间的主人。

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

(如练习第3题)

教后反思

第2课时

课题

时间的计算

教学内容

例1、例2

课时

目标

1、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

2、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3、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学准备

时钟模型、投影仪、课件

板书设计

教师

学生

添改

一、猜谜游戏引入:

2、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师拿出一个钟面模型,提问:

①“矮子指的是什么”?

“高个指的又是什么?

②“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

“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

“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

“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

③“1时等于多少分”?

“1分等于多少秒”?

3、教师演示课件,拨出不同的时刻。

4、引出课题:

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

(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

2时=(    )分

(1)1时等于…?

(学生答)那2时呢?

 

(4)教师小结。

指名学生说一说得数是多少?

是怎样想出来的?

然后教师小结出时间转换的方法。

3、教学例2:

(1)教师投影例2的情境图。

(2)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

 

4、小结(略)

5、请一至两名学生说说自己从几点出门到学校是几点。

让台下的学生帮忙算一算。

三、巩固练习:

 

四、全课总结,回归评价:

现在是几时几分?

我们刚才是从9时开始上课,从上课到现在经过了几分?

一节课4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是啊,时间就像金子那样宝贵,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时间,多学一点本领,长大更好地建设祖国。

1、猜谜语:

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

矮子走一圈,高个走半天。

 

读出时间。

如:

5时,3时20分,6时,9时50分等。

 

(2)学生合作、自主探究。

(3)反馈:

a、60+60=120分 

b、2时就是2个60分,即60×2=120分

2、“做一做”中的题目1和补充题:

3时=(  )分  2分=(  )秒

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学生说图意:

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

 

(3)讨论回答,试着归纳出计算时间的各种方法:

a、分针从6走到9。

走了3大格,是15分钟。

b、45-30=15,是15分钟。

 

1、“做一做”中的第2题,集体订正时,可以指名到钟表上实际操作一下。

2、填空:

(1)50分比1时少()分,1时比45分多()分。

(2)一节课是( )分,课间休息( )分,再加上( )分,就是1时。

3、竞赛:

3时至3时45分,经过几分?

学生抢答,看谁抢答得快,教师给予奖励。

教后反思

第3课时

课题

时、分、秒的巩固练习

教学内容

课时

目标

1、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充分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

2、通过练习,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教学重、难点

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学准备

板书设计

教师

学生

添改

一、课堂练习。

 

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

 

二、补充题目。

 

2、电影《神奇的宇宙》从2:

05开始,到2:

50结束,这场电影放映了多长时间?

3、你会提问题让同学们算经过的时间吗?

1.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说一说每一题是怎么比较的,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只要说得有道理就行。

2.第3题,读读书上的三个例子,并要求学生收集类似的信息。

3.第4、5题,学生计算经过的时间。

如果部分学生有困难,让他们借助钟面模型加以演示、理解。

4.第6题,要求学生先估计,再实际进行验证,验证的数据可以由学生和家长一起完成。

5.第7题,事先让学生找几个自己感兴趣的节目,想办法把它们开始和结束的时刻都记录下来。

1、1分=()秒 4时=()分 

9分○9秒 36分○2时 

5分=()秒150秒○2分 

400分○4时  10分○1时 

教后反思

第4课时

课题

填一填 说一说

教学内容

课时

目标

1、使学生巩固时间的认识和计算,养成从小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

2、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逐渐培养学生从不同渠道获取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巩固时间的认识和计算,逐渐培养学生从不同渠道获取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

时钟模型、课件。

板书设计

教师

学生

添改

一、制作作息时间表

1、说一说什么时候上早仔自习,什么时候出早操,什么时候上第一节课?

像这样比较固定的事情发生的时间就可成为作息时间。

2、出示课程表的结构:

 

4、引导学生互相交流、比较,看看别人的作息时间表中有哪些比自己合理的地方。

(如是不是自己睡觉太晚了,起床太晚了,是不是有很多时间白白浪费了等等)

你们都会制定一个合理的作息时间表了,但严格地遵守自己制定的作息时间表更为重要。

希望你们能督促自己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合理、有效地安排和利用时间。

二、以小组为单位,统计完成某些共同事件所需的时间。

 

小结:

一寸光阴一寸金,请你们生活中要合理地安排学习、锻炼、娱乐、休息的时间。

三、巩固练习。

 

学生回忆自己每天要做哪些固定的事情,一般在什么时候做?

3、仿照课程表的设计思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作息时间表。

 

5、学生进一步休整自己的作息时间表:

 

1、统计小组成员完成家庭作业所需的时间。

列出统计表后,对表中的数据进一步分析和讨论,如有的同学用的时间少很少,而有的同学花很长时间,原因是什么?

请作业做得又快又好的同学介绍一下经验。

2、统计每位同学的睡眠时间。

并说一说计算睡眠时间的方法。

根据统计结果看看谁的睡眠时间最长,谁的最短,大家的睡眠时间是否够。

请大家课后想办法去查一查。

3、统计同学们每天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和看电视、看书的时间。

 

练习第8、9、10题。

教后反思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能够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100以内)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过程与方法

合作探究

情感与态度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培养环保意识,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教学安排】:

6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两位数加两位数计算方法的形成,能熟练的进行口算。

2、体验算法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

合作探究

情感与态度

培养学生学数学的热情,以及积极思考、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计算方法,能熟练的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

体验算法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春天来了,天气暖和了,小草变绿了,小树也发芽了。

同学们想去春游。

光明小学二年级的同学们去春游,他们要坐船去。

(出示主题图)现在,老师遇到一个难题:

有4个班怎样坐船合适呢?

"限坐68人"是什么意思?

学生讨论,回答。

如果两个班同学坐一条船,怎样安排呢?

小组讨论,拿出方案,列出算式。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23+31    39+32     39+31

39+23     32+31     32+23

二、自主探究。

1、方案很多,哪个合适呢?

计算出结果,并算一算你是怎样计算的。

计算23+31的方法:

①3+1=4,20+30=50,50+4=54。

②23+30=53,53+1=54。

③20+31=51,51+3=54。

计算39+32,应该怎样计算呢?

说一说你的想法。

与第1题相似。

方法很多,自由选择,算得又对又快就行。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其他几种方案。

39+23    32+31    32+23  39+31

讨论:

那些方案合适?

为什么?

3、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

板书课题:

两位数加 两位数

如果将这6道题分类,你怎么分?

有两类:

一类是进位加法,一类是不进位加法。

4、1班和2班同乘一条船,还能再上几人?

怎样列式?

    68-54=

3班上了一些人后还剩下多少人?

 32-14

怎样计算?

独立完成,交流不同的算法:

68-54=

①60-50=10,8-4=4,10+4=14。

②列竖式计算,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

③64-54=10,10+4=14。

4、全课小结。

三、应用拓展。

1、计算。

53+36=   37+54=   34+26=

75-65=   82-64=   56-35=

2、完成做一做。

3、完成练习第1-3题

4、开放题。

买东西。

儿童商店   

熊猫23元   篮球18元   台灯53元

地球仪25元  小汽车36元  闹钟19元

选择你喜欢的两件商品,算一算一共要花多少钱?

如果有50元可以买哪几样商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能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计算方法,能熟练的进行口算。

2、体验算法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

合作探究

情感与态度

培养学生学数学的热情,以及积极思考、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计算方法,能熟练的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

体验算法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学校有篮球42个,排球35个,网球28个。

   

1、篮球和排球一共有几个?

 

42+35可以这样想:

42+30=72 72+5=○

             40+30=70  2+5=7  70+7=○

2、篮球比网球多几个?

 42-28该怎样计算?

   42

                -28

            14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怎样解答?

二、想一想,算一算。

24+50+2=○        32+40+7=○

24+52=○          32+47=○

85-60-3=○      74-50-7=○

85-63=○           74-57=○

三、直接写得数。

35+54=□    42+57=□   23+69=□

68-47=□   75-39=□   91-69=□

四、完成练习十九地3、4、5题。

五、开放题。

小淘气套中了两个,共得到42分,他套中的可能是那两个?

     

  35       13      15       29

    

   27      24      7        18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计算方法,能熟练的进行口算。

2、体验算法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

合作探究

情感与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书信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