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人事档案审核方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776717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2.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干部人事档案审核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干部人事档案审核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干部人事档案审核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干部人事档案审核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干部人事档案审核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干部人事档案审核方法.docx

《干部人事档案审核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干部人事档案审核方法.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干部人事档案审核方法.docx

干部人事档案审核方法

 

干部人事档案审核方法

干部的基本信息,是干部历史的记录,是考察了解干部和

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因此,做好干部档案审核工作非常

重要。

  干部档案审核的一般方法是:

先依据最新的《干部任免审

批表》和《干部履历表》,作为现在工作中使用的干部相关信

息,再到涉及该信息的材料中反查核对,比照最新的《干部任

免审批表》和《干部履历表》的信息是否与材料的记载一致,

不一致要做好记录并作核实处理,差缺的材料要进行补充。

  一般应重点审核干部的“三龄两历一身份”和家庭情况等

信息。

“三龄”即干部的出生日期、入党时间和参加工作时间,

“两历”即干部的学历学位和工作经历,“一身份”即干部身

份。

具体审核方法如下:

  一、出生日期

  

(一)认定依据

  出生日期的认定以档案中最早形成材料记载的出生日期为

依据。

最早形成材料记载的出生日期有涂改的,要查找相关材

料(原始户籍材料和亲属材料)予以印证。

  

(二)审核要点

  重点审核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出生日期记载是否与档

案中最早形成材料记载的时间一致。

  出生日期记载前后是否一致的界定:

1

 

  1.若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出生日期记载与档案中最早

形成材料的记载时间一致,且大部分主要材料均一致,则该档

案的出生日期不存在问题;

  2.若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出生日期记载与档案中最早

形成材料记载的日期不一致,且无相应的认定材料或有认定材

料但没有更早于档案中最早形成材料记载出生日期的相关材料

(档案材料或原始户籍材料)作依据,该档案中最新《干部任免

审批表》等材料的出生日期存在问题,须进行相应记录及整改。

 

  (三)审核程序

  1.比对信息

  首先详细审核档案材料记载的下述三个材料的出生日期,

并判断最早形成材料记载的出生日期、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

和其他主要材料记载的出生日期是否一致。

  

(1)最早形成材料记载出生日期; 注:

根据档案目录中材

料形成时间,常见的最早形成材料是中学毕业生登记表、入学

(入伍、招工)政审表、《入团志愿书》、应征入伍登记表、招

工登记表和体检表等。

  

(2)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中记载的出生日期;

  (3)《公务员登记表》、最新《干部履历表》和《军人身

份证号登记表》填写的身份证号中记载的出生日期。

2.涉嫌造假

 

2

 

出生日期涉嫌涂改造假主要指涉嫌涂改最早形成材料的出

生日期等情况;出生日期涉嫌材料造假主要指涉嫌伪造记载出

生日期的最早形成材料等情况。

 可通过逻辑推算进行初步判

断:

  

(1)根据记载推算上学、参加工作、入党年龄等是否合理,

并进行判断,如按照《党章》规定入党时要年满 18 周岁。

  

(2)根据家庭成员年龄推算其年龄是否合理,即对档案材

料记载的相关信息进行互相比对印证,如根据《干部履历表》、

自传、政审材料、《入团志愿书》、任免表等材料中填写的家

庭成员年龄,推算其出生日期是否合理。

  3.有认定情况的审核

  档案中如有关于出生日期的相关认定材料,需对下列情况

进行判断:

  

(1)认定是否符合文件规定

  

(2)认定材料是否齐全完整

  ①档案第 5 类中须有以下材料:

个人申请;所在单位党委

(党组)或组织人事部门的调查报告;原始户籍内册、登记卡片、

出生证复印件等证明材料;按干部管理权限上级党委(党组)或

组织人事部门的批复。

  ②2006 年 10 月以后,档案第 5 类中须有组织认定和相关

证明材料。

  (3)认定结果是否使用

 

3

 

  出生日期认定后,形成的《干部任免审批表》及涉及出生

日期的相关材料是否使用了认定结果。

  (四)问题处理建议

  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出生日期记载与档案中最早形成

材料记载的出生日期不一致又没有其他认定材料的,以最早形

成材料记载的出生时间为依据对出生日期进行认定,并应对相

关信息进行整改(如出据相关的认定材料),必要时应重新制作

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

以后形成的《干部任免审批表》及

涉及出生日期的相关材料必须使用最早形成材料记载的出生日

期。

若有符合规定的认定,则用认定的出生日期。

  (五)对出生日期审核应特别强调以下三点:

  1.组织认定时间若与干部档案中最早记载的时间不一致,

必须要有更早于档案中最早记载出生日期的相关材料(档案材

料或原始户籍材料)作依据,没有依据的组织认定无效。

  2.组织上认定干部的出生日期是以本人档案或户籍档案的

最早记载为依据,而不是以身份证为依据。

  3.军队转业干部在部队期间认定出生日期的,如符合中组

部有关政策规定,且依据充分的,该认定有效;否则,应重新

予以认定。

  二、参加工作时间

  

(一)认定依据

  参加工作时间以参加工作时形成材料记载的时间为依据。

 

4

 

  

(二)审核要点

  重点审核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的工作时间和参加工作

时形成材料记载的时间是否一致。

  参加工作时间前后是否一致的界定:

  1.若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的工作时间和参加工作时形

成材料记载的时间一致且档案中其他主要材料的工作时间也一

致,该档案中的工作时间不存在问题;

  2.若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的工作时间和参加工作时形

成材料记载的时间不一致,且无相应证明材料的,该档案中的

参加工作时间前后不一致,须进行整改。

  (三)审核程序

  1.确认材料齐全、制作规范

  参加工作的有关材料是否齐全完整。

如职工登记表、招生

(入伍、招工)政审材料、知青上山下乡证明、录(聘)用审批

(备案)表、应征入伍登记表、招工审批表、毕业生转正定级审

批表等。

  2.比对信息

  判断参加工作时形成材料和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记载

的参加工作时间是否一致。

  须详细审核以下材料中记载的信息:

  

(1)参加工作时形成材料记载的参加工作时间;

  

(2)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记载的参加工作时间。

 

5

 

  3.涉嫌造假

  主要指是否涂改档案材料中的参加工作时间,是否有虚假

的记载参加工作时间的材料。

  4.有认定情况的审核

  档案中如有关于参加工作时间的相关认定材料时审核:

  

(1)认定是否符合文件规定 要注意有无组织批复。

凡更改

参加工作时间而没有组织批复的,不予承认。

  

(2)认定材料是否齐全完整 有的干部因为有“上山下乡”、

“文革”延迟分配等经历,申请更改参加工作时间须经组织批

准。

认定材料一般包括个人申请、组织调查、有关证明、组织

批复等。

  (四)问题处理建议

  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的工作时间和参加工作时形成材

料记载的时间不一致,且无相应的认定材料的,应以档案中参

加工作时形成材料记载的时间为依据。

并对相关信息进行整改,

必要时应重新制作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

以后形成的《干

部任免审批表》、工资审批表等材料必须使用认定后的工作时

间。

  三、入党时间

  

(一)认定依据

  入党时间以入党时形成材料记载的时间为依据,《入党志

愿书》是证明党员身份和党员入党时间的重要材料。

 

6

 

  

(二)审核要点

  主要审核《入党志愿书》中入党时间记载是否与最新《干

部任免审批表》中信息一致。

  入党时间前后不一致的界定:

  1.若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与《入党志愿书》的入党时

间记载一致,且与档案中其他主要材料记载一致,该档案中的

入党时间不存在问题;

  2.若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与《入党志愿书》的入党时

间记载不一致,须进行整改。

  (三)审核程序

  1.确认材料齐全、制作规范

  查看六类中《入党志愿书》、入党申请书、1985 年《党员

登记表》、1990 年《党员登记表》等材料是否齐全。

 注:

1985 年以前入党的须有 1985 年《党员登记表》,预备党员不

填写。

参加过 1990 年党员登记的还须有 1990 年《党员登记表》

,若单位未组织 1990 年党员登记的,须有相关证明。

  2.比对信息

  须详细审核档案中记载的入党时间,并判断下列两个时间

是否一致。

  

(1)《入党志愿书》中记载的入党时间;

 

7

 

  

(2)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中记载的入党时间。

 在我党

的不同历史时期,党员入党时间的计算方法各有不同,具体如

下:

  ①1956 年 9 月 15 日—1969 年 3 月 31 日,入党时间为党

员大会接收为预备党员之日(须经上级党委批准)。

  ②1969 年 4 月 1 日—1977 年 8 月 11 日,入党时间为上级

党委批准之日。

  ③1977 年 8 月 12 日—1982 年 9 月 5 日,入党时间为上级

党委批准为预备党员之日。

  ④1982 年 9 月 6 日至今,入党时间为党员大会接收为预备

党员之日。

 注:

若上级党委审批时明确具体入党时间的,则

以该时间为准。

  3.涉嫌造假

  主要指入党材料造假。

要注意查看《入党志愿书》、入党

申请书等入党材料是否真实,与档案中其他材料记载是否一致,

注意分析各时间信息的逻辑关系。

  (四)问题处理建议

  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和《入党志愿书》的入党时间记

载不一致的,须以《入党志愿书》记载的时间为准,对入党时

间前后记载不一致的须对相关信息进行整改。

以后形成的《干

部任免审批表》等材料必需使用《入党志愿书》中记载的入党

时间,若缺少《入党志愿书》的,须按规定重新填写归档,填

 

8

 

写的个人情况截止至重新填写之日,同时须有组织的相关证明

材料。

  (五)其他情况

  加入民主党派的,需有加入民主党派的材料。

加入民主党

派时间以材料为准。

 民主党派的党员身份及入党时间的确定

要按照该党派相应的章程来确定。

其中,民革入党时间为支部

大会通过之日;民进、民建、民盟、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学

社入党(会、盟、社)时间为地市级以上组织批准之日;台盟入

盟时间为省级以上组织批准之日。

档案中须有相关审批材料或

真实有效的证明材料。

  四、学历学位

  

(一)认定依据

  学历学位以反映学历、学位的材料为依据,均归在干部档

案第四类。

  

(二)审核要点

  重点审核最高学历学位材料是否齐全,该学历学位国家是

否认可,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中的学历学位信息是否一致。

学历学位信息的确认:

  1.该档案中最高学历学位是国家认可的。

  

(1)材料齐全且与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一致,该档案

中学历学位记载无问题。

  

(2)材料不齐全时存在问题,须补齐学历学位材料。

 

9

 

  2.该档案中最高学历学位国家不认可,则以档案中可认定

的下一级学历为最高学历。

  (三)审核程序

  1.确认材料齐全、制作规范

  

(1)常见学历学位材料须齐全

  ①中专:

中专学生登记表、学习成绩表和毕业生登记表。

  ②专科:

高校学生登记表、学习成绩表和毕业生登记表。

  ③本科:

高校学生登记表、学习成绩表、毕业生登记表和

授予学士学位决定。

  ④硕士研究生:

报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硕士研

究生登记表、硕士研究生学习成绩表、硕士毕业研究生登记表

和授予硕士学位决定。

 参加硕士研究生单独考试的,还应有

专家推荐表。

 专业硕士应有学位课程进修成绩表和硕士学位

审批材料。

 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者(没有学历),须有学位

课程进修成绩表和授予硕士学位的材料,还须有国家统考科目

成绩合格证书(通知单)复印件。

具体来说,除必须通过学位授

予单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考试外,1996 年开始一

般须通过国家组织的外语水平考试,1998 年开始一般须通过国

家组织的外语水平考试和学科综合水平考试。

  ⑤博士研究生:

专家推荐书(2 份)、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

究生登记表、博士研究生登记表、博士研究生学习成绩表、博

士毕业研究生登记表、授予博士学位决定。

 同等学力申请博

 

10

 

士学位者(没有学历),须有学位课程进修成绩表和授予博士学

位的材料。

  

(2)特殊情况

  ①大学普通班:

高校毕业生登记表或高校选拔学生登记表。

 

  ②国(境)外学历学位:

国(境)外学校出具的学历学位证书

复制件、学习成绩单,驻外使领馆出具的学习证明,教育部留

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材料。

  ③党校学历:

 大专、大学:

学员成绩表、毕业学员(登记)鉴

定表或学历证明。

 党校研究生:

在职研究生班考核登记表、

在职研究生班毕业学员登记表。

中央党校研究生一般有毕业论

文评审答辩情况表、毕业学员政治思想情况评鉴表和学员党性

锻炼小结。

  2.其它情况

  根据档案中学历学位材料记载,按全日制和在职分别审核,

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1)党校学习取得学历学位。

分为两类,一类为国民教育

学历学位,是指经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纳入国家招生计划

并经全国统一考试录取在党校学习的学生所取得的学历学位,

填入“全日制教育”栏;另一类是党校学历,指除国民教育学

历外由党校按照有关规定,经考试录取后在党校学习的学生所

取得的学历,采取写实的办法,如在职研究生、大学或大专学

 

11

 

历前加“中央党校函授本科”、“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或

“XX 省(区、市)委党校函授本科”、“XX 省(区、市)委党校

在职研究生”等,填入“在职教育”栏。

  

(2)各类成人高等教育(电大、函大、夜大、职大、业大、

管理干部学院等)或通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形式取得的学历,

在填写学历时应具体写明,如“电大本(专)科毕业”、“自学

高考大专毕业”等。

  (3)干部专修科学历。

干部专修科学制二至三年,属于专

科层次的全日制教育学历。

此类学历可以认定为大专学历,填

入“全日制教育”栏。

  (4)大学普通班学历。

指 1970 年至 1976 年经推荐选拔进

入普通高校学习的学生,学制一般为二至三年,学历一般填为

“大学普通班”。

 注:

博士后不是学历学位。

  3.涉嫌造假 主要指学历学位材料造假、上学经历造假等

情况。

  

(1)档案材料鉴别

  通过审核成绩表、毕业生登记表和毕业生鉴定等材料,结

合干部简历、学习时间、学习内容等信息判断学历学位是否真

实准确。

  

(2)进一步查实 如存疑点,可通过以下方式进一步鉴别:

 

12

 

  ①查学校名录。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编写的《高等教育学历

问题咨询手册》,分历史阶段分别列举了国内所有高校的名录,

可查核发证学校是否属实。

  ②查证书式样。

普通高等教育自 1994 年到 2000 年,成人

高等教育自 1993 年到 2000 年使用的学历证书均为教育部统一

印制,可照此查对。

  ③网上查询。

2001 年起,全国实行各类高等教育学历证书

电子注册制度,可直接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上进行查询。

 

  ④到毕业院校进行查证。

  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

对境外颁发的学历学位证书,

可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进行认证。

  (四)问题处理建议

  审核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和学历学位材料中记载的国

家认可的最高学历学位信息是否一致,不一致时审核认定相关

信息后进行整改,必要时应重新制作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

以后形成的《干部任免审批表》等材料必须使用经认定的学历

学位信息。

  五、工作经历

  

(一)认定依据

  工作经历以反映工作经历的材料为依据,主要包括《干部

任免审批表》、《干部履历表》等。

 

13

 

  

(二)审核要点

  以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的简历作为现使用的信息逐一

进行倒查,反查各类材料一一印证干部的每段经历。

重点审核

每一次职务变动是否均有《干部任免审批表》,提任的是否有

考察材料,任免职时间是否正确,经历时间是否衔接。

 特别

注意:

  1.1997 年以来任副科以上职务的《干部任免审批表》必须

要有;

  2.提任职务的要有考察材料。

  (三)审核程序

  1.根据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审核干部任职经历,查看

《干部任免审批表》和考察材料是否齐全。

判断其职务晋升是

否符合相关规定,是否属于破格提拔。

  2.涉嫌造假。

根据履历、自传、学历学位、工资、任免等

材料综合判断干部工作经历是否真实,有无造假嫌疑。

  (四)问题处理建议

  1.1997 年以后任副科以上职务的必须要有《干部任免审批

表》,如因年代久远无法找到的可用任免通知或党组会议纪要

代替。

  2.任免材料中的“德才表现”可视为考察材料。

  3.简历的时间前后要衔接,如 1999.01-

2001.02,2001.02-2004.05,不得空段。

 

14

 

  4.工作经历信息有出入的须进行整改,必要时应重新制作

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

以后形成的《干部任免审批表》等

材料须使用认定后的工作经历。

  六、干部身份

  

(一)认定依据

  干部身份以进入干部队伍的相应材料为依据,包含企事业

单位和乡镇聘用制干部的材料。

  

(二)审核要点

  重点审核转干、录干、聘用制干部的审批材料是否真实有

效,聘用干部审批材料是否按规定进行续、转聘。

  (三)审核程序

  进入干部队伍一般应具有相应的材料。

  1.直接就业:

报到(派遣)证、转正定级审批表。

  2.工人转干:

转干审批表、以工代干审批表。

  3.军转干部:

战士提干审批表、军校学员转正定级审批表、

转业审批表。

  4.公务员:

《公务员过渡审批表》、《公务员登记表》、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登记表》。

  5.外部调任:

须有相应的调动审批材料,2008 年 3 月以后

从其他单位调任机关或者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的须有公务员

调任审批(备案)表。

  (四)问题处理建议

 

15

 

  若无转干、录干、聘用制干部的材料,需由单位作出说明

并加盖组织印章;若材料存在疑问,应查找批准单位的批复文

件或其他依据材料核对。

  七、家庭情况

  

(一)认定依据

  干部档案中记载干部家庭情况的材料比较多,主要包括第

一类中的履历材料,第二类的自传,第五类中的政审材料,第

六类中的《入团志愿书》、《入党志愿书》和《党员登记表》,

第九类中的《干部任免审批表》、《初次出国审批表》,第十

类中的相关材料等。

  

(二)审核要点

  重点审核《干部任免审批表》、《干部履历表》等材料。

审核家庭信息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家庭情况记载是否存在问

题的界定:

  1.若档案材料记载的家庭信息符合实际情况,该档案的家

庭情况记载不存在问题;

  2.若档案材料记载的家庭信息不符合实际情况,或干部最

新的家庭信息在档案中没有反映,则该档案的家庭情况记载存

在问题,须进行整改。

  (三)问题处理建议

 

16

 

  重点核实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中反映的家庭情况是否

符合当时实际。

当干部重新组建家庭时,最新的家庭情况应在

档案中反映。

  八、干部履历表

  1999 年以前参加工作的,须有中央组织部制发的 1988 年

版和 1999 年版《干部履历表》,1999 年以后参加工作的,须

有 1999 年版《干部履历表》。

对缺少此类材料的要按以下方

法处理:

  1.没有相应的 1988 年版、1999 年版《干部履历表》要尽

量查找收集;

  2.1988 年版《干部履历表》确实找不到的,可以不再补充

填写;

  3.缺 1999 年版《干部履历表》的,必须及时填写(1999 年

以后参加工作的也必须补充填写)。

 补填 1999 年版的《干部

履历表》以干部填写时的情况逐项填写。

《干部履历表》所填

信息应真实、准确、规范、完整,必须有照片、本人签名、填

表时间和组织印章。

  九、年度考核登记表

  档案中要有 1994 年以来的《年度考核登记表》,若没有

必须补齐,如因年代久远无法查找的,由组织作出考核情况说

明并加盖公章,《年度考核登记表》必须要有本人签字、组织

印章。

 

17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