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施工安全专项方案最新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77317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方施工安全专项方案最新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土方施工安全专项方案最新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土方施工安全专项方案最新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土方施工安全专项方案最新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土方施工安全专项方案最新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方施工安全专项方案最新版.docx

《土方施工安全专项方案最新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方施工安全专项方案最新版.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土方施工安全专项方案最新版.docx

土方施工安全专项方案最新版

 

土方施工安全专项方案(最新版)

Safetyisthegoal,preventionisthemeans,andachievingorrealizingthegoalofsafetyisthebasicconnotationofsafety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

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_

 

土方施工安全专项方案(最新版)

导语:

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

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1、工程测量

  

(一)测量准备

  充分做好施工测量前的准备工作,准备工作的主要内容如下:

  1、对检校好的测量器具进行检查,看是否齐全及损坏。

  2、核红线桩与基准点。

为保证整个场地定位及标高的准确,对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进行校核。

  3、定测量放线方案。

根据设计要求与施工方案,制定切实可行的测量放线方案,保证测量放线工作顺利进行。

  

(二)定位放线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红线图对河道边线进行定位放线,施测中严格控制精度,定位放线的基本步骤如下:

  1、根据设计定位条件测设“控制网”。

作为开挖的依据。

  2、测定边线控制桩。

在河道的两边,测定河道中线或边线控制桩。

  3、撒灰线。

根据测顶定的河道边线撒灰线,自检合格后提请有关部门和建设单位验线。

  (三)各施工层标高控制

  标高控制主要是沿山体向下竖直进行。

引测步骤如下:

  1)先用水准仪根据水准点在河道两边山体引测出起始标高线。

  2)根据施工进度用钢尺沿铅直方向,向下量至设计标高。

  3)将水准仪安置到施工层,校测由上面传递上来的各水平线,在各层抄平时,后视两条水平线以作校核。

  2、土方机械作业方法

  1、推土机

  

(1)适用范围

  适于开挖一~四类土。

运距100m以内,效率最高为60m。

多用于平整场地,开挖深度1.5m的基坑(槽),称挖作填,回填基坑(槽)、管沟;大面积填方预压实;堆筑高度在1.5m以内的堤坝,以及配合挖土机从事平整、集中土方,清理场地,修路开通;拖羊足碾、松土机,配合铲运机助铲以及清除障碍物等。

  

(2)作业方法

  推土机开挖的基本作业是铲土、运土和卸土三个工作行程和空载回驶行驶。

铲土时应根据土质情况,尽量采用最大切土深度在最短距离(6~10)内完成,以便缩短低速运行时间,然后直接推运到预定地点。

回填土和填沟渠时,铲刀不得超出土皮边沿。

上下坡坡度不得超过35度,横坡不得超过10度。

几台推土机同时作业,前后距离应大于8m。

  (3)提高生产率的方法

  下坡推土法:

在斜坡上,推土机顺下坡方向切土与推,借机械向下的重力作用切土,增大切土深度和运土数量,可提高生产率30%~40%,但坡度不宜超过15度,避免后退时爬坡困难。

无自然坡度时,亦可分段推土,形成下坡送土条件。

下坡推土有时与其他推土法结合使用。

  2、安全措施

  

(1)多台机械开挖,挖土机间距应大于10m。

在挖土机工作范围内,不许进行其他作业。

挖土应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先挖坡脚或逆坡挖土。

  

(2)挖土方不得在危岩、孤石的下边或贴近未加固的危险建筑物的下面进行。

  (3)开挖应严格按要求放坡。

操作时应随时注意土壁的变动情况,如发现有裂纹或部分坍塌现象,应及时进行支撑和放坡,并注意支撑的稳固和土壁的变化。

  (4)机械多台阶同时开挖,应验算边坡的稳定,挖土机离边坡应有一定的安全距离,以防坍方,造成翻机事故。

  (5)分层开挖时上下应先挖好阶梯或支撑靠梯,或开斜坡道,并采取防滑措施,禁止踩踏支撑上下。

应设安全栏杆。

  (6)重物距土坡安全距离:

汽车不小于3m;土方堆放不小于1m,堆土高不超过1.5m;材料堆放,应不小于1m。

  (7)爆破土石方应遵守爆破作业安全有关规定。

  3、推土机填土

  

(1)填土应由下而上分层铺填,每层虚辅厚度不宜大于30cm。

大坡度堆填土,不得居高临下,不分层次,一次堆填。

  

(2)推土机运土回填,可采取分堆集中,一次运送方法,分段距离约为10~15m,以减少运土漏失量。

  (3)土方推至填方部位时,应提起一次铲刀,成堆卸土,并向前行驶0.5~1.0m,利用推土机后退时将土刮平。

  (4)用推土机来回行驶进行碾夺,履带应重叠一半。

  (5)填土程序宜采用纵向铺填顺序,从挖土区段至填土区段,以40~60距离为宜。

  4、汽车填土

  

(1)自卸汽车为成堆卸土,须配以推土机推土、摊平。

  

(2)每层的铺土厚度不大于30~50cm(随选用的压实机具而定)。

  (3)填土可利用汽车行驶作部分压实工作,行车路线须均匀分布于填土层上。

  (4)汽车不能在虚土上行驶,卸土推平和压实工作须采取分段交叉进行。

  5、填土压实方法

  

(1)一般要求

  A、填土应尽量采用同类土填筑,并宜控制土的含水率在最优含水量范围内。

当采用不同的土填筑时,应按土类有规划地分层铺填,将透水性大的土层置于透水性较不的土层之下,不得混杂使用,边坡不得用透水性较小的土封闭,以利水分排除和基土稳定,并避免在填方内形成水囊和产生滑动现象。

  B、填土应从低处开始,由下向上整个宽度分层铺填碾压或夯实。

  C、在地形起伏之处,应做好接槎,修筑1:

2阶梯形边坡,每台阶高可取50cm、宽100cm。

分段填筑时每层接缝处应作成大于1:

1.5的斜坡,碾迹重叠0.5~1.0,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应小于1m。

  D、填土应预留一定的下沉高度,以备在行车、堆重或干湿交替等自然因素作用下,土体逐渐沉落密实。

预留沉降量根据工程性质、填方高度、填料种类、压实系数和地基情况等因素确定。

当土方用机械分层夯实时,其预留下沉高度(以填方高度的百分数计):

对砂土为1.5%;对粉质粘土为3%~3.5%。

  

(2)机械压实方法

  A、为保证填土压实的均匀性及密实度,避免碾轮下陷,提高碾压效率,在碾压机械碾压之前,宜先用轻型推土机、拖拉机推平,低速预压4~5遍,使表面平实;采用振动平碾压实爆破石渣或碎石类土,应先静压,而后振压。

  B、碾压机械压实填方时,应控制行驶速度,一般平碾、振动碾不超过2km/h;羊足碾不超过3km/h;并要控制压实遍数。

碾压机械与基础或管道应保持一定的距离,防止将基础或管道压坏或使位移。

  C、用压路机进行填方压实,应采用“薄填、慢驶、多次”的方法,填土厚度不应超过25~30cm;碾压方向应从两边逐渐压向中间,碾轮每次重叠宽度约15~25cm,避免漏压。

运行中碾轮边距填方边缘应大于500mm,以防发生溜坡倾倒。

边角、边坡边缘压实不到之处,应辅以人力夯或小型夯实机具夯实。

压实密实度,除另有规定外,应压至轮子下沉量不超过1~2cm为度,每碾压一层完后,应用人工或机械(推土机)将表面拉毛以利接合。

  D、平碾碾压一层完后,应用人工或推土机将表面拉毛。

土层表面太干时,应洒水湿润后,继续回填,以保证上、下层接合良好。

  E、用羊足碾碾压时,填土厚度不宜大于50cm,碾压方向应从填土区的两侧逐渐压向中心。

每次碾压应有15~20cm重叠,同时随时清除粘着于羊足之间的土料。

为提高上部土层密实度,羊足碾压过后,宜辅以拖式平碾或压路机外补充压平压实,常用羊足碾或碾压运行方法。

  F、用铲运机及运土工具进行压实,铲运机及运土工具的移动须均匀分布于填筑层的全面,逐次卸土碾压。

  (3)压实排水要求

  A、填土层如有地下水或滞水时,应在四周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将水位降低。

  B、已填好的土如遭水浸,应把稀泥铲除后,方能进行下一道工序。

  C、填土区应保持一定横坡,或中间稍高两边稍低,以利排水。

当天填土,应在当天压实。

  3、土方工程特殊问题的处理

  

(一)、滑坡与塌方原因分析

  产生滑坡与塌方的因素(或条件)是十分复杂的,归纳起来可分为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两个方面。

不良的地质条件是产生滑坡的内因条件,而人类的工程活动和水的作用则是触发并产生滑坡的主要外因条件。

产生滑坡与塌方的原因主要有:

  1、斜坡土(岩)体本身存在倾向相近、层理发达、破碎严重的裂隙,或内部夹有易滑动的软弱带,如软泥、粘土质岩层,受水浸后滑动或塌落。

  2、土层下有倾斜度较大的岩层,或软弱土平层;或土岩层虽近于水平,但距边坡过近,边坡倾度过大,在堆土或堆置材料、机械荷重和地表水作用下,增加了土体的负担,降低了土与土、土体与岩面之间的抗剪强度,而引起滑坡或塌方。

  3、边坡坡度不够,倾角过大,土体因雨水或地下水浸入,地下水掏空,或斜皮地段下部被冲沟所切,地表、地下水浸入坡体;或开坡放炮坡脚松动等原因,使坡体坡度加大,破坏了土(岩)体的内力平衡,使上部土(岩)体失去稳定而滑动。

  4、在坡体上不适当的堆土或填土,设置建筑物;或土工构筑物(如路堤、土坝)设置在尚未稳定的古(老)滑坡上,或设置在易滑动的坡积土层上,填方或建筑物增荷后,重心改变,在外力(堆载振动、地震等)和地表、地下水双重作用下,坡体失去平衡或触发古老滑坡复活,而产生滑坡。

  

(二)处理的措施和方法

  1、加强工程地质勘察,以拟建场地(包括边坡)的稳定性进行认真分析和评价;工程和线路一定要选在边坡稳定的地段,对具备滑坡形成条件的或存在有古老滑坡的地段,一般不应选作建筑场地,或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预防。

  2、做好泄洪系统,在滑坡范围外设置多道环形截水沟,以拦截附近的地表水,在滑坡区域内,修设或疏通原排水系统,疏导地表、地下水,阻止渗入滑体内。

主排水沟宜与滑坡滑动方向一致,支排水沟与滑坡方向成30~45度斜交,防止冲刷坡脚。

  3、处理好滑坡区域附件的生活及生产用水,防止浸入滑坡地段。

  4、如因地下水活动有可能形成山坡浅层滑坡时,可设置支撑盲沟、渗水沟,排除地下水。

盲沟应布置在平行于滑坡滑动方向有地下水露头处。

做好植被工程。

  5、保持边坡有足够的坡度,避免随意切割坡脚。

土体尽量削成较平缓的坡度,或做成台阶形,使中间1~2个平台,以增加稳定;土质不同时,视情况削成2~3种坡度。

在坡脚处有弃土条件时,将土石方填至坡脚,使其起反压作用。

筑挡土堆或修筑台地,避免在滑坡地段切去坡脚或深挖方。

如整平场地必须切割坡脚,且不设挡土墙时,应按切割深度,将坡脚随原自然坡度由上而下削坡,逐渐挖至要求的坡脚深度。

  6、尽量避免在坡脚处取土,在坡肩上设置弃土或建筑物。

在斜坡地段挖方时,应遵守由上而下分层的开挖程序。

在斜坡上填方时,应遵守由下往上分层填压的施工程序,避免在斜坡上集中弃土,同时避免对滑坡体的各种振动作用。

  7、对可能出现的浅层滑坡,如滑坡土方量不大时,最好将滑坡体全部挖除;如土方量较大,不能全部挖除,且表层破碎含有滑坡夹层时,可对滑坡采取深翻、推压、打乱滑坡夹层、表面压实等措施,减少滑坡因素。

  8、对于滑坡体的主滑地段可采取挖方卸荷,拆除已有建筑物等减重辅助措施,对抗滑地段可采取堆方中重等辅助措施。

  9、滑坡面土质松散或具有大量裂缝时,应进行填平、夯填,防止地表水下渗;在骨坡面植树、种草皮、浆砌片石等保护坡面。

  10、倾斜表层下有裂隙滑动面的,可在基础下设置混凝土锚桩。

土层下有倾斜岩层,将基础设置在基岩上用锚栓锚固或作成阶梯形或采用灌注桩基减轻土体负担。

  11、对已滑坡工程,稳定后采取设置混凝土锚固排桩、挡土墙、抗滑明洞、抗滑锚杆或混凝土墩与挡土墙相结合的方法加固坡脚,并在下段作截水沟、排水沟。

陡坝部分采取去土减重,保持适当坡度。

  4、施工现场排水

  场地开挖常会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