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案例及预防措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772856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68.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事故案例及预防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事故案例及预防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事故案例及预防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事故案例及预防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事故案例及预防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事故案例及预防措施.docx

《事故案例及预防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故案例及预防措施.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事故案例及预防措施.docx

事故案例及预防措施

4.4.3事故案例及预防措施(以下自成体系)

一、高处坠落事故

1.高处坠落事故案例

(1)事故时间:

1996年8月11日

(2)事故类别:

高处坠落

(3)伤亡人员情况:

8人死亡,11人受伤

(4)直接经济损失:

200余万元

(5)事故简况:

1996年8月11日,某单位在承接的国家经贸委二期工程施工中,外檐装修采用的是可分段式整体提升脚手架。

由于该脚手架设计获有专利权,且使用情况特殊,升降难度较大,故将其脚手架的全部安装升降作业,以工程分包的形式交给了该脚手架的设计单位。

当日,在进行降架作业时,突然两个机位的承重螺栓断裂,造成连续五个机位上的十条承重螺栓相继被剪切,楼南侧51m长的架体与支撑架脱离,自44.3m高度坠落至地面,致使在架体上和地面上作业的20名工人,除一人从架体上跳入室内幸免外,其余19人中有8人死亡,11人受伤。

在此事故处理中,对3名直接责任者追究了刑事责任,判处有期徒刑3~4年,对另外涉及到的5名有关责任人分别给予了撤职、记过等行政处分。

事故原因分析:

(1)承重螺栓安装不合理,造成螺栓实际承受的载荷远远超过材料能够承受的载荷;脚手架整体超重,实际载荷是原设计载荷的2.7倍,这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施工管理混乱,规章制度不落实,在事故调查中,发现该设计施工方案与现场实际情况不符;盲目和擅自变更施工方案;发现事故隐患不及时整改;提升机承力架未与工程结构固定;施工队伍管理松弛登是造成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可分段式整体提升脚手架这一专项技术本身存在重大缺陷。

该脚手架没有完整的防下坠安全装置;架体承重螺栓强度的安全裕度不足,也是造成事故的一个重要因素。

2.高处坠落事故预防措施

图4-7高处坠落事故点分布排列图

(1)预防架体上坠落的措施

1)各种类型的脚手架必须由架子工进行搭设及拆除,架子工高处作业必须系挂安全带。

2)脚手架的搭设和拆除必须认真把好十道关口:

a.安全交底关:

搭设和拆除脚手架之前,工长必须向架工进行详细安全技术交底,明确架子类型、用途及搭拆标准和安全作业要求。

b.材质检查关:

严格按照规范规定的质量和规格选择架材。

c.搭设尺寸关:

严格按照规范规定的间距尺寸搭设脚手架的立杆、大横杆、小横杆、剪刀撑等。

d.铺板关:

脚手架作业层脚手板必须铺满、铺稳,离开墙面120~150mm;板与板之间不得有空隙和探头板、飞跳板;脚手板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00mm,脚手板对接时应架设双排小横杆,问距不大于300mm;在架子转弯处的脚手板应交叉搭接,脚手板应用木块垫平并要钉牢,不得用砖垫板;上料斜道的铺设宽度不得小于1.5m,坡度不得大于1:

3,防滑条的间距不得大于30cm,并要经常清除架板上的杂物、冰雪,保持清洁、平整、畅通。

e.栏护关:

脚手架外侧、斜道(跑道)两侧、卸料台周边设lm高的防护栏杆和挡脚板,或者设防护栏杆,立挂安全网,下口封严。

f.连接关:

脚手架自身连接牢固和脚手架与构筑物连接牢固程度,直接关系到架子的稳定性,必须达到架子不摇晃;脚手架两端、转角处以及每隔6~7根立杆应设一组剪刀撑,自下而上循序连续设置到顶,每组剪刀撑纵向长度9m为宜;最下面的撑与地面的角度不得大于60°,与立杆的连接点离地面不得大于30cm,剪刀撑杆的接长,应用搭接方法,搭接长度不小于40cm,用两只转向扣件锁紧,禁止用对接扣件;脚手架两端、转角处以及每隔6~7根立杆应设支杆,支杆与地面角度不得大于60°,支杆底端要埋入地下不小于30cm,架子高度在7m以上或无法设支杆时,每高4m,水平每隔7m,脚手架必须同建筑物连接牢固,拆除脚手架时从上至下随拆架同拆除连接点。

g.承重关:

脚手架的均布荷载不得超过270kg/m2时,在脚手架中堆砖,只允许堆放单行侧摆三层,用于装修工程的脚手架均布荷载不得超过200kg/m,如必须超载,应按施工方案采取加固措施,以保证安全。

h.上下关:

搭设各类脚手架,均必须为施工人员上下架子搭设斜道(跑道)或阶梯,严禁施工人员从架子爬上爬下。

i.保险关:

吊篮架子和桥式架子是一种工具式脚手架,设计、制造、安装质量直接关系到能否保证安全使用,因此必须对吊篮架子和桥式架子的设计图纸、制造工艺及安装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试验。

使用期间,必须经常检查吊篮的防护措施、桃梁、手扳葫芦、倒链、吊索、钢丝绳,发现问题立即解决,严禁工人在有隐患的吊篮内作业。

除此之外,在使用中一定要装好、用好吊篮安全保险绳,每次放绳不得超过lm长并卡牢所有卡子,吊篮上的吊钩必须设保险措施,防止绳索脱钩,升降吊篮的手扳葫芦,最好采用带保险装置的手扳葫芦。

在使用期间,要对桥式架立柱与构筑物的联结、升降倒链、钢丝绳吊索、联结卡具等进行经常性检查,发现隐患立即解决,严禁使用有隐患的桥式架。

(2)预防悬空坠落的防范措施

l)从事悬空作业人员,每年要定期进行一次身体检查。

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低血压、贫血病、癫痫病、神经衰弱及四肢有残缺的人员,以及年龄不满18周岁和饮酒以后,均不得从事悬空作业。

2)6级以上的大风及雷暴雨天,禁止在露天进行悬空作业。

3)夜间施工,照明光线不足,不得从事悬空作业。

4)悬空作业人员,必须佩戴符合国家标准并具有检验合格证的安全帽,系牢帽带,以保护头部。

5)凡从事2m以上悬空作业人员,必须佩带符合国家标准并有检验机关检验合格证的安全带。

每次使用安全带之前,必须对安全带进行详细检查,确无损坏,方准使用。

上下高处时,应把安全带的系绳盘绕在身上,防止碰挂。

悬空作业前必须把安全带的系绳挂在牢固的结构物、吊环或安全拉绳上,且应认真复查,严防发生虚挂、脱钩等现象。

6)使用安全带系绳长度需要3m以上时,应购买加有缓冲器装置的专用安全带。

7)使用安全带应高挂低用,减少坠落时的冲击高度。

8)安全带使用两年后,应按批量购入情况抽验一次。

悬空安全带以80kg重量做自由坠落试验.若不破断,该批安全带可继续使用。

对抽试过的样品,必须更换悬挂的安全系绳后才能继续使用。

9)安全带的使用期为3~5年,使用期中如发现异常现象,应提前报废。

l0)悬空作业上方,凡无处挂安全带时,工长或施工负责人应为工人专设挂安全带的安全拉绳、安全栏杆等。

如施工厂房的行车梁上部、吊装屋架的上部均系悬空,工人行走或作业,安全带无处挂,因此,必须在其上方设置安全拉绳或栏杆,以保证工人行走和作业时的安全。

(3)预防临边坠落的防护措施

l)外架防护措施

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往往采用双排外脚手架,操作层满铺脚手板,操作面外侧设两道护身栏杆和一道挡脚板或设一道护身栏杆、立挂安全网,下口封严,防护高度应为1.2m。

2)外护架防护措施

外护架,是根据构筑物楼层,每一层楼搭设一层保护层,平铺、立设脚手板,护架外侧设立网密封。

这种外护架在工程上主体时不作为操作架,主要是防止施工楼面作业人员从周边向外侧坠落。

当装饰工程开始时,可在两步架板之间,再搭一步架板,供外装修工人操作使用。

3)插口架防护措施

有些高层建筑,采用外挂内浇或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施工方法。

为了保护施工层临边作业人员的安全,起到结构施工的立体防护作用,并作为施工人员在高层外围的人行通道,采用了工具式插口架。

即把事先预制好的插口架,用起重机械吊起插入作业层下一层的窗口处,在墙内用木方垫好、钢管扣件卡牢,并用钢丝绳将插口架与室内地面临时拉结牢固,插口架别杠应用10cm×10cm的木方,别杠每端应长于所别实墙20cm,插口架子上端的钢管应用双扣件锁牢。

由于插口架保护高度超过一个楼层,防止施工层周边作业人员向外侧坠落效果比较好。

4)外挂架防护措施

利用外挂架临边防护并提供临边作业面时,外挂架必须用有防脱钩装置的穿墙螺栓,里侧加垫板并用双螺母紧固。

5)楼面斜挑架防护措施

有的混凝土框架高层建筑,由于起重设备不足,不便安装楼面护架,就利用施工楼层钢模板支撑,在构筑物施工楼面周边,搭设斜挑梁,垂直高度与施工楼层高度相同,挑杆上搭设大横杆,斜向满拉安全网。

6)附着升降脚手架防护措施

在高层、超高层建筑工程结构中常使用由不同形式的架体、附着支撑结构、升降设备和升降方式组成的附着升降脚手架。

该脚手架必须按照《建筑施工附着升降脚手架管理暂行规定》进行设计、加工制作,其构造和防倾覆、防坠落装置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其安全防护措施必须满足:

a.架体外侧必须用密目安全网围挡;密目安全网必须可靠固定在架体上;

b.架体底层的脚手板必须铺设严密,且应用平网及密目安全网兜底。

应设置架体升降时底层脚手板可折起的翻板构造,保持架体底层脚手板与建筑物表面在升降和正常使用中的间隙,防业物料坠落;

c.在每一作业层架体外侧必须设置上、下两道防护栏杆(上杆高度1.2m,下杆高度0.6m)和挡脚板(高度180mm);

d.单片式和中间断开的整体式附着升降脚手架,在使用工况下,其断开处必须封闭并加设栏杆;在升降工况下,架体开口处必须有可靠的防止人员及物料坠落的措施.

同时,在安装、使用和拆卸过程中,必须符合规定。

7)临边作业防护措施

a.阳台栏板应随层安装。

不能随层安装的,必须设两道防护栏杆或立挂安全网封闭。

b.建筑物楼层临边四周,无维护结构时,必须设两道防护栏杆或立挂安全网加一道防护栏杆。

c.井字架、龙门架每层卸料平台应有防护门,两侧应绑两道护身栏杆,并设挡脚板。

(4)“四口”防护措施。

1)楼梯口的防护措施

楼梯踏步及休息平台处,要设两道牢固防护栏杆或用立挂安全网做防护。

回转式楼梯间应支设首层水平安全网。

每隔4层设一道水平安全网。

2)电梯井口的防护

电梯井口必须设高度不低于1.2m的金属防护门。

电梯井内首层和首层以上每隔4层设一道水平安全网,安全网应封闭严密。

未经上级主管技术部门批准,电梯井内不得做垂直运输通道和垃圾通道。

3)预留洞口的防护

1.5m×1.5m以下的孔洞,预埋通长钢筋网或加固定盖板。

1.5m×1.5m以上的孔洞,四周设两道护身栏杆,中间支挂水平安全网。

4)通道口的防护

建筑物的出入口搭设长3~6m,宽于出入通道两侧各1m的防护棚,棚顶应满铺不小于5cm厚的脚手板,非出入口和通道两侧必须封严。

(5)使用梯子的防护措施

l)梯上作业,是建筑施工行业中较低的高处作业。

坠落事放普遍发生在l~5m之间,造成死亡事故主要是坠落时伤害了人的要害部位——头部。

因此,必须克服作业点不高,不会发生事故的麻痹思想和不愿意戴安全帽的错误行为。

必须坚持上梯作业前,把安全帽戴好,帽带系牢,万一架上人员向下坠落时,帽子不会滑落,可以保护坠落者的头部。

2)各种梯子的制作,必须分别按国标GB7059.1-86《移动式木直梯安全标准》、GB7059.2-86《移动式木折梯安全标准》、GB7059.3-86《移动式轻金属折梯安全标准》中的技术要求进行选材、制作和试验检查,防止因梯子不符合安全要求,使用时折断、造成坠落伤亡事故。

3〉凡是购买的梯子,必须严格按国标的技术要求,进行检查验收,不符合国标要求的,不准发给工人使用。

4)梯子长度不应超过5m,宽度不应小于30cm,踏板间距为27.5~30cm,最下一个踏板与两梯梁底端的距离均为27.5cm。

5)每部木直梯两端踏板的下面和木折梯底端踏板下面,必须用直径不小于5mm钢杆加固,其螺母与梯梁接触面应加金属垫圈。

6)所有梯子的踏板均应采用通用的合成橡胶(丁苯橡胶)制作防滑措施。

7)各种梯子在使用前使用者必须对梯子的梯梁、踏板、钢钎螺母、梯角防滑措施等进行认真检查,凡有损坏、松动等,必须进行加固后方准使用。

8)各种梯子使用的工作角度为75°±5°,角度太大容易倾倒,角度太小容易滑落。

9)每部梯子上,只允许一个人在梯上作业,不准两人同时在一个梯子上操作。

10)不准用梯子搭设临时操作架,也不准在脚手架上搭设小模杆代替爬梯。

1l)上折梯前,必须将固定梯子工作角度的撑杆装牢。

12)凡在梯上进行用力较大的操作,作业前应将梯子上端绑扎在构筑物上。

在通道处使用梯子,应设专人在地面扶梯监护。

13)在梯上作业人员应配带工具袋,上下梯前,应将工具装入工具袋内,双手抓住梯梁进行攀登,以防失手坠落。

二、物体打击事故

1.物体打击事故案例

(1)事故时间:

1988年12月17日

(2)事故类别:

物体打击

(3)伤亡人员情况:

死亡1人

(4)直接经济损失:

6000元

(5)事故简况:

1988年12月17日15时42分左右,在四川成都市热电厂扩建工程主厂房工地,担任分包工程的成都市金牛区××乡建筑队架工龚×、张××(都是农建工)两人在搭设主厂房锅炉架25.77mk2一k35轴线安装钢梁的架子时,因钢架管不够,龚×走到k2柱子边时,看见靠钢筋混凝土柱子立着8根钢架管,于是就走去搬动,由于钢管紧靠钢筋混凝土柱子,并被周围支架卡得较紧,龚在搬动时,把靠钢筋混凝土柱子边与钢筋混凝土平台边缘立着的长5.1m的钢架管松动,龚当时未查觉,继续用力搬动其他几根立着的架管。

靠柱子和平台边缘处的长5.lm的那根钢架管顺着平台边缘凹槽向下滑出,等龚回过头来时,钢管已飞速下坠到k2b19.6m处被两根柱子夹住并支出约lm的钢管碰撞发出声响后,龚才发现有钢管掉下去。

下坠的钢管在19.6m处碰撞支出的架管后,斜飞至锅炉炉架9.97m层钢筋混凝土板底层土地上,一端触地,另一端同时将正在回填土方的民工付××头部左侧太阳穴击中,付当即倒地,安全帽左侧边缘被击碎,安全帽帽壳被弹飞出3.2m处,帽内衬掉至付倒地处45cm的地方。

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6)事故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

交叉施工无安全防护措施。

2)间接原因:

锅炉架9.96~25.77m层卷扬机井字架拆除后,没有安全、彻底把所拆除的支架管清除干净;37.l7m层支架虽未拆除,但木工在拆模过程中对拆下的架管没有采取必要的措施将钢管平放或固定,安全水平网不足5m,对拆除架后的空隙带,没有及时加密加宽安全网防护。

3)主要原因:

施工队长徐××于当日上午通知他“因锅炉架多处拆除、拆模,炉底回填土方不安全,暂停回填土方”,后没有认真贯彻通知班组,致使班组继续安排人员回填土方。

2.物体打击事故预防措施

图4-8物体打击事故点分布排列图

l)认真贯彻文明施工,材料堆放整齐、平稳,作业场地及时清扫,每天做到工完场清。

2)多层建筑施工,在计划安排上要尽量避免立体交叉作业,确须进行立体交叉作业时,应事先采取隔离防护措施。

3)施工工程靠近必须通行的道路时,应在道路上方搭设坚固、密封的防护棚,防止落物伤害行人。

4)临街建筑面或高层建筑施工周边,应用竹笆、小眼立网与竹席密封,防止砖碴、石块、螺,帽等较小物体坠物伤人。

5)为了防止坠物伤害头部,安全规程明确规定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必须戴好符合安全标准、具有检验合格证的安全帽,并系牢帽带,否则,不得进入施工现场。

6)高处作业人员应配带工具袋,使用的小型工具及小型材料、配件等,必须装入工具袋内,防止坠落伤人。

高处作业使用的较大工具,应放入楼层的工具箱内。

7)清理的各楼层杂物,应集中放入垃圾桶或斗车内,并及时吊运到地面,严禁从窗内往外乱投掷物料。

8)在深坑内砌筑或浇筑险等,所用材料均应用溜槽向下投料,不准采用传砖和其他乱投的方法。

9)深坑(槽)或地下室周边沿lm内,不准堆放配件、模板、钢管、钢筋、砖石等材料,防止落物伤人或土方坍塌。

lO)搭设或拆除脚手架时,必须在作业区域,设置警戒区,并由专人负责警戒,严禁无关人员穿越警戒区。

拆除的架料、扣件,必须堆码整齐,统一吊运地面,严禁从高处向下投掷架管、架板、扣件等。

翻架板时应事先清扫板上杂物。

ll)建筑物开始拆除前,应在建筑物周围设置警戒的安全国栏,悬挂警告标志,禁止非拆除人员进入拆除场地。

拆下的材料要及时清理运走,散碎材料应用溜放槽顺槽溜下。

l2)施工工程的出入口,必须搭设坚固的防护板棚,棚的宽度要大于出入口,棚的长度应根据建筑物高度分别设置,一般以5~10m为宜。

l3)楼层中堆放各种材料,配件等,距边沿的距离应大于1.5m。

靠进伸缩缝旁,不宜堆放材料。

14)上下传送材料,特别是易滑的钢材,绳结必须系牢,此防止材料散落伤人。

l5)钢模板比较光滑,在临边外安装和拆除钢模板时,其下方应设危险警戒区,作业人员应站立在平稳的架板上,不得站在钢管上作业。

在拆除顶模板时,应留一定数量的支撑,防止顶板脱落砸伤拆模工人。

拆下的模板、杆件、扣件、U型卡等应及时用绳索或溜槽运至地面。

16)参照预防起重伤害的措施,所有井字架、门式架的吊篮,必须设置1m高的钢筋网护栏、护门,防止砖头等小型材料或斗车在垂直升降中坠落伤人。

l7)吊运大模板必须用卡环卡牢,防止模板坠落。

大模板在校正固定之前,应用钢丝绳临时固定在楼板吊环身墙壁之筋上,以防止校正时大模板倾倒伤人。

大模板应按施工组织设计规定的地方堆放,场地必须平整夯实。

大模板存放时,必须将地脚螺栓提上去,使自稳角成为70°~80°没有支撑或自稳角不足的大模板,要放在专用的堆放架内或卧倒平放,不应靠在其他模板或构件上。

18)在平台上起吊大模板时,平台上禁止堆放其他任何材料、配件、工具等物件,以防止滑落伤人。

19)圆盘锯上必须设置分割刀和防护罩,防止锯下木料被锯齿弹飞伤人。

20)在现场或车间进行钢筋张拉时,必须在张拉周围设置危险警戒区,任何人不得进入,张拉作业人员亦应在防护墙外进行张拉,以防止钢筋断裂飞出伤人。

三、触电事故

1.触电事故案例

(1)事故时间:

1997年10月3日

(2)事故类别:

触电

(3)伤亡人员情况:

1人死亡,1人受伤

(4)直接经济损失:

20余万元

(5)事故简况:

1997年10月3日,某公司汽车队在海淀区学院路口清运工程废料作业中,违反起重吊装作业安全规程,在未达到吊装的安全距离时,盲目进行吊装作业,致使汽车吊大臂触及上方10kV高压线,造成2名配合吊装作业的工人被电流击倒。

经抢救,1人死亡,1人受伤。

在此事故处理中,对严重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责任人员,给予了行政处理。

(6)事故原因分析:

1.吊车司机与信号指挥人员在吊装作业中,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在未满足吊装作业安全距离的前提下,贸然进行作业,加之吊装上方树叶遮挡,视线不清,判断失误是造成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指挥人员思想麻痹,安全意识不强,对危险作业的行为不但没有予以制止,反而草率地发出指挥信号进行吊装作业,最终造成事故的发生。

2预防触电事故的措施

图4-9触电事故点分布排列图

(1)预防手持式电动工具触电措施

l)根据工作场所的危险程度选用相应类别的手持式电动工具,并按规范要求严格采取防触电措施。

2)建筑施工现场内一般场所应选用Ⅱ类手持式电动工具,并应配置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小于0.1s的漏电保护器;若采用I类工具,除上述措施外,工具本身还须作保护接零。

3)在露天、潮湿场所或金属构架上(如轻钢龙骨顶棚)操作时,必须选用Ⅱ类手持式电动工具,并配置防漏电保护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和时间要求同前。

在这类场所中,严禁使用I类工具。

4)在高度危险场所(如金属容器内,狭窄的地沟内等),宜选用Ⅲ类的手持电动工具,由低压隔离变电压器供电;若选用Ⅱ类工具,必须按前述要求配置漏电保护器。

变压器和漏电保护器设在工作场所外,工作时应有人监护。

5)手持式电动工具使用前,应对电源线、开关、外壳进行检查,不得有绝缘开裂破损现象,接头要牢固,开关要灵活;通电后要作空载检查,运转正常后方可正式作业。

6)工具所用的电源插头、插座必须完好无损,内部接线不能松动,严禁不用插头接入电源,防止零线断线。

7)插头、插座必须匹配,以保证插头插入时松紧适度,与插座接触紧密,不允许将两极插头插入四极插座接通电源。

8)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电源线必须符合国标要求(GB3787-1993),不得任意接长或更换,其中的绿/黄双色线在任何情况下都只能作保护接零线。

9)工具的电源插座安装要牢固,以便取拔插头时不致被带动。

为了防止插头损坏、接头松动,不要在拔插头时扯电源线。

转移工作场所时,电源线应整理收齐,不能在地上拖拉。

lO)工具配电必须采用“一机一闸一漏电”,禁止一闸多用。

闸刀的漏电保护器应设在有门有盖的配电箱内。

ll)检修应由专人进行。

在检修时应先将电源插头取下,断电后再进行作业。

检修结束,工具原有的绝缘件不得拆除和漏装。

12)工具存入库房后,由保管人员进行日常检查,专职人员进行定期检查,检查的项目和内容按GB3787-1993国标规定执行。

(2)防止高压触电的措施

1)防止人员触及电力线路的措施

a.对外侧有电力线路的工程建筑,在施工前应按规范要求进行现场勘察,电力线路与建筑物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得小于下表规定,否则应采取隔离防护措施。

电力线路电压(kV)

1以下

1~10

35~110

154~220

330~500

最小安全操作距离(m)

4

6

8

10

15

b.隔离防护措施可以是隔离棚架、屏障、遮栏、围栏或保护网,并应悬挂醒目的警告标志牌。

c.隔离防护架的结构要求,可参照相应的脚手架搭设规定执行。

所用材料必须是竹、木等绝缘材料,绑扎材料也须采用竹蔑、棕绳等绝缘物,防护架应采用竹笆片等材料密封。

d.防护架搭设应牢固,与建筑物拉结,其高度和宽度应能保证保护整个操作面。

工程竣工后,最后拆除防护架。

e.不能按前述要求进行防护时,必须与有关部门协商,采取停电、迁移线路或变更工程地址等措施,否则不得施工。

f.在高压线路和设备上进行检修工作,必须完成停电、验电、放电、悬挂接地线和装设遮栏标志牌等措施。

g.高压线路和设备检修工作,其停送电必须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工作终结后恢复送电制度;不得采用传口信、打手势、灯光联络等方法停送电,这样极容易发生误送电错误。

即使停电检修、搭接高压线路作业前,也必须在线路终端作好临时接地线(也叫封地线〉后,方准上杆作业。

h.严禁在高压线下搭设建筑物或堆放材料。

2)防止吊车触及高压线的措施

a.施工现场机动车道与外电线路交叉时的垂盲西离不得小于下表规定:

外电线路电压(kV)

1以下

1~10

35

最小垂直距离(m)

6

7

7

机动车辆在高压线下方通过时,应有防止车上设备、材料意外触及或接近高压线的措施。

b.塔吊、汽车吊等进行吊运作业时,其臂杆、吊物、钢丝绳等与1kV高压线的最小安全距离不得小于2m。

c.必须在高压线下吊运作业,应设置牢固的隔离防护措施或改变作业方式,否则不能施工。

d.当吊车已发生高压触电事故时,应立即停止吊车动作,作业人员撤离事故点,并通知有关部门立即采取停电措施。

e.当发生高压线断线落地后,非检修人员在室内要远离断落地点4m以外,在室外要远离断落地点8m以外,以防跨步电压危害。

(3)、预防低压线路和设施的触电措施

1)、预防线路触电措施

a.建筑施工现场内,建筑物外侧距1kV以下线路的最小水平安全距离不小于4m,距道路垂直距离不小于6m,应采取防护隔离措施。

b.线路架设,必须用绝缘子固定在电杆上,严禁利用脚手架、树干和其他构架作支持点,电缆线路可沿围墙敷设,高度不低于7.5m。

c.线路所用导线不得有绝缘破裂和老化现象。

每一架空线路,在一个档距内不得有两个接头;同一档距内接头数,不应超过导线数的50%。

d.施工用临时线路穿墙过洞,应加绝缘导管保护,线路导线或电缆不能随地拖拉,以防意外事故发生;断线后应及时修复,不能徒手拾起线头。

e.室内线路采用绝缘导线敷设,应设绝缘物固定,高度不低于2.5m;采用电缆敷设,高度不低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