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庐山自然地理实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771726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1.9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级庐山自然地理实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级庐山自然地理实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级庐山自然地理实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级庐山自然地理实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级庐山自然地理实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级庐山自然地理实习.docx

《级庐山自然地理实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级庐山自然地理实习.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级庐山自然地理实习.docx

级庐山自然地理实习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2012年庐山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学院:

地理与环境学院

班级:

2010级地理科学2班

姓名:

余云

学号:

1007072086

目录

实习概况-3-

庐山自然地理概况-5-

一、庐山地质地貌概况-5-

二、庐山的植被概况-5-

三、庐山的土壤概况-6-

四、庐山的气象气候概况-6-

地质地貌篇-7-

一、2012年7月1日实习-7-

二、2012年7月2日实习-9-

三、2012年7月3日实习-11-

四、2012年7月4日实习-15-

五、2012年7月5日实习-17-

六、2012年7月6日实习-19-

植物篇-21-

一、庐山植物地理概述-21-

二、庐山植物地理实习内容-21-

三、庐山地区植被类型和地带性植被-28-

土壤篇-29-

一、庐山地区土壤概况-29-

二、庐山地区主要土壤类型-29-

三、庐山实习中的土壤剖面:

-30-

气象气候篇-33-

一、庐山气象气候概况-33-

二、气象气候仪器的使用-33-

三、九江市与庐山气象数据比较与原因分析-33-

四、庐山特殊地形中的小气候现象——以黄龙寺为例-34-

五、庐山云雾的形成-35-

六、王家坡荚状云-35-

实习小结-36-

实习概况

一、实习时间:

2012年7月1日——2012年7月6日

二、实习地点:

江西省九江市庐山风景区

三、指导老师:

郑林、廖富强、李晓峰、胡启武、丁明军、张敬伟

四、小组成员:

罗海钰、张莹、赵海珠、杨小兰、孙婧、邱学群、陈旻尉、杨晨、余云

五、实习工具:

罗盘、小刀、锤子、土壤刀、铲子、环刀、三杯风向风速仪、阿斯曼通风干湿表、气压仪、标本袋、地图等。

六、具体实习路线(图1):

时间

路线

7月1日

月照松林→庐山气象站。

7月2日

东谷→大校场谷地→庐山博物馆→芦林水库、芦林大桥→黄龙寺、三宝树→黄龙潭→乌龙潭

7月3日

西谷→如琴湖大砾石→花径→如琴湖大坝→天桥→锦锈谷→仙人洞→御碑亭→圆佛殿→大天池→龙首崖→花径(白居易草堂)→如琴湖西北角→飞来石(西谷冰桌)

7月4日

东谷→汉口峡→大月山水库→大月山山顶→庐山植物园→含鄱口→含鄱岭冰刃脊

7月5日

沿东谷→五老峰→青莲寺

7月6日

王家坡U形谷→好汉坡

七、实习目的:

1、通过野外实习,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获取地理事物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对庐山地质、地貌、植被、土壤等情况的观察和分析,加深对相关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强化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

2、学会使用罗盘仪等地理学仪器和阅读地质图,分析了解庐山区域地质概况并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其成因和发展过程。

3、对庐山气象气候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了解其成因和变化的过程,同时了解海拔变化对气象指标的影响,对庐山局部小气候形成原因的分析并加以认识和理解。

4、全面了解庐山的植被概况,清楚其主要的植被类型和植被带,观察植被的垂直分层及演变规律,并分析其成因,学习掌握植物群落调查的样方法,不断将所学的植物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时间当中去。

5、了解庐山土壤的基本概况,如:

主要的土壤类型和土壤带、土壤的垂直分层及其成因;通过挖掘土壤剖面,学会对土壤剖面进行观测及对土壤组成、结构等特征进行简易测定;了解特殊地区的土壤情况,学会运用所学的土壤知识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关分析,将理论用于实践。

八、2012年庐山实习线路图:

庐山自然地理概况

庐山(115°52′~116°8′E、29°26′~29°41′N)位于江西省北部,九江市以南,面积302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面积500平方公里。

山体呈椭圆形,典型的地垒式长段块山约25公里,宽约10公里,绵延的90余座山峰,自东北向西南延伸约25公里。

庐山北濒一泻千里的长江,南襟烟波浩渺的鄱阳湖,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险峻与秀丽刚柔相济,素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耸立在鄱阳湖与长江之滨,享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

庐山地处我国亚热带东部湿润地区,生物气候具有比较明显的垂直分异现象,它在山地气候、地质构造、地貌、植物地理、土壤地理以及自然景观方面都有丰富的内容,是自然地理野外实践的好课堂。

一、庐山地质地貌概况

庐山主要地质遗迹类型为地质地貌、地质剖面。

庐山地质公园内发育有地垒式断块山与第四纪冰川遗迹,以及第四纪冰川地层剖面,完整地记录了冰雪堆积、冰川形成、冰川运动、侵蚀岩体、搬运岩石、沉积泥砾的全过程。

庐山主由震旦纪及前震旦纪地层组成,其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山体中部出露最宽,向东北部和西部收敛。

以九奇峰、仰天坪一带为界,将庐山地层分为南、北两部。

南部主要出露前震旦系双桥山群,庐山最高峰汉阳峰由前震旦纪喷出变流纹岩组成,因易受风化,故山峰略呈浑圆状,北部出露震旦系下统南沱组,该组分为上、中、下三部。

庐山是由北东——南西走向断裂作用上升而成的断块山,平面呈肾型,中部宽向东北是西南逐渐收窄,构造地貌(褶皱、断层)、山地夷平面地貌和河谷地貌(U形谷、V形谷、河流袭夺等)都很明显,另外冰蚀地貌和冰碛地貌在庐山上也很典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悬崖、瀑泉、碧潭、U形谷、冰斗等景观。

二、庐山的植被概况

庐山在“中国植被区划”上,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东部常绿阔叶林亚区域,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

植被上显示出由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向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过渡特征。

植被区系属泛北极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华东地区,分别与华南、华中、华北三地区毗连。

庐山复杂的山地地理环境,独特的地理位置,典型的山地地貌,亚热带季风山地湿润气候条件,发育了多种多样的土壤,孕育着比较典型的山地植被,许多植物也得以保存下来。

根据庐山植被垂直分布的特点,可以分为三个垂直带:

⑴山地常绿阔叶林带;⑵山地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带;⑶山地落叶阔叶林带;⑷山地针叶林带

调查可知:

庐山植物有两大特色:

一是杜鹃花种类繁多,植物园已建成拥有300余种杜鹃花的国际友谊杜鹃园,如云锦杜鹃、映山红、满山红等。

二是裸子植物丰富,植物园拥有裸子植物260余种,被称为松、杉、桧、柏的活标本园,为中国之冠。

三、庐山的土壤概况

第四纪以来的新构造运动,使庐山沿着断裂上升为目前相对高度达1000~1400m的山地,为土壤垂直地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并给予南、北坡的气候、生物和土壤的分布以一定的影响。

山体内部由于内外力作用塑造的各种地貌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土壤性状的差异和土壤类型的分布规律。

庐山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地表水、热状况的垂直变化,深刻地制约着植被的垂直分布,因此由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带的更替,从而直接影响着土壤的形成过程和分布。

主要土壤类型:

⑴红壤⑵黄壤及山地黄壤⑶山地黄棕壤⑷山地棕壤⑸水稻土

四、庐山的气象气候概况

庐山地处中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受东亚季风环流影响,具有鲜明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特色;又因面江临湖,山高谷深,具有鲜明的山地气候特征。

年平均降水1917毫米,年平均雾日191天,年平均相对湿度78%,每年7月——9月平均温度16.9摄氏度,夏季极端最高温度32摄氏度。

良好的气候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使庐山成为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

庐山气候特点:

⑴庐山气温比同纬度平原地区低⑵庐山降水比同纬度的山下平原多⑶庐山相对湿度山下山上也有差别⑷庐山的气候有明显的垂直带性差异。

地质地貌篇

一、2012年7月1日实习路线:

月照松林→庐山气象站

1、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

罗盘是进行野外地质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罗盘可以确定观察点的位置,可以量测岩石的产状。

罗盘由磁针、水平刻度盘、竖直刻度盘、悬锥、水准器、瞄准器组成。

岩层的空间位置决定于其产状要素,岩层产状要素包括岩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测量岩层产状是野外地质工作的最基本的工作方法之一,必须熟练掌握。

◆岩层倾向——是指岩层向下最大倾斜方向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恒与岩层走向垂直。

测量时,将罗盘北端或接物觇板指向倾斜方向,罗盘南端紧靠着层面并转动罗盘,使底盘水准器水泡居中,读指北针所指刻度即为岩层的倾向。

假若在岩层顶面上进行测量有因难,也可以在岩层底面上测量仍用对物觇板指向岩层倾斜方向,罗盘北端紧靠底面,读指北针即可,假若测量底面时读指北针受障碍时,则用罗盘南端紧靠岩层底面,读指南针亦可。

◆岩层倾角——岩层层面与假想水平面间的最大夹角。

测量时将罗盘直立,并以长边靠着岩层的真倾斜线,沿着层面左右移动罗盘,并用中指搬动罗盘底部之活动扳手,使测斜水准器水泡居中,读出悬锥中尖所指最大读数,即为岩层倾角。

◆岩层走向——岩层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方向也就是岩层任一高度上水平线的延伸方向。

测量时将罗盘长边与层面紧贴,然后转动罗盘,使底盘水准器的水泡居中,读出指针所指刻度即为岩层之走向。

2、月照松林

庐山是典型的砂岩山地,该地岩石类型比较单调,以石英砂岩为主,球状风化明显,岩石去棱角化较严重。

岩石的风化程度主要与岩石中长石的含量有关,长石含量越多,风化越严重,且成青灰色越强,反之亦然。

实习地点

地理位置

岩石产状

实习要点

月照松林

纬度:

29.56°N

经度:

115.98°E

海拔高度:

1115m

走向:

75°

倾向:

158°

倾角:

35°

1、岩石产状测量

2、层理与节理的辨别

3、庐山总体地质地貌概况

实习图片

①节理与层理的区别:

层理:

沉积岩层内部的成层性特征。

是沉积物沉积时形成的。

这些成层性可以是因沉积物粒度不同体现出来的,也可以是颜色、成分等不同而体现出来的,层比较稳定、明显。

层理可以分为水平层理、斜层理、交错层理、波状层理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反映了当时沉积时的介质(水、空气)动力条件。

水平层理是由平直且与层面平行的一系列细层组成的层理。

它是在比较稳定的水动力条件下(如河流的堤岸带、闭塞海湾、海和湖的深水带),从悬浮或溶液中缓慢沉积而成的。

斜层理是细层理大致规则地与层间的分隔面(主层理)呈斜交的关系,上部与主层理截交,下部与主层理相切。

可以利用斜层理的倾向了解沉积物的来源方向。

交错层理是由多组不同方向的斜层理互相交错重叠而成的,是由水流的运动方向频繁发生变化所造成的,多见于河流沉积层中。

波状层理是水体较浅的环境下形成的如浅海、浅湖或河漫滩等,纹层呈波纹状,对称或不对称,总体方向平行于层面。

节理:

岩石在构造力的作用下发生破裂,而且破裂面两侧的岩石没有发生明显位移的一种地质构造。

如果两侧岩石发生明显位移了,就称为断层。

节理和断层合称为断裂构造。

②庐山岩层分布:

砾石层—砂石层—泥岩层—页岩

二、2012年7月2日实习路线:

东谷→大校场谷地→庐山博物馆→芦林水库、芦林大桥→黄龙寺、三宝树→黄龙潭→乌龙潭

1、东谷概况:

受牯岭向斜控制,位于女儿城北侧,是以向斜构造和软弱岩性为基础的向斜谷地。

2、大校场谷地

实习地点

地理位置

岩石产状

实习要点

大校场谷地

纬度:

29.55°N

经度:

115.97°E

海拔高度:

1028m

走向:

238°

倾向:

330°

倾角:

65°

1、U形谷切V形谷

2、泥石流堆积物与冰川堆积物的辨别

实习图片

讨论:

①、为什么大校场谷地是U形谷切V形谷?

答:

a、大校场谷地基岩是松散的长石砂岩,容易被侵蚀。

b、在大校场谷地出口处,上游的两条河流在此合并为一条,侵蚀面扩大,侧蚀加强,由V形谷变为U形谷。

②、大校场谷地的是泥石流堆积物还是冰川堆积物?

答:

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冰川学派认为这是第四纪冰川遗迹,此地处在大校厂谷地和芦林湖交界处,形成U谷,冰窖处在芦林湖,该地的岩石毫无分选性;非冰川学派认为这是泥石流堆积物,该地岩石的棱角不明显。

3、庐山博物馆

讨论:

庐山是否存在冰川?

答:

以李四光先生为代表的冰川学派,他们认为,庐山是存在第四纪冰川的。

因为庐山发现有很多的冰川遗迹,例如:

大坳冰斗,王家坡U形谷,三逸乡冰窖,含鄱岭冰刃脊,飞来石,芦林冰漂砾等。

这些都证明:

庐山在第四纪时,曾经有过冰川。

以施雅风为代表的反对派则认为,庐山的海拔过低,无法形成大规模的冰川,这些地形和沉积物与冰川遗迹虽然有相似之处,但并非冰川作用所成,而是河流和泥石流的产物,也就是说庐山并不存在第四纪冰川。

我的观点:

庐山的U形谷、冰斗、悬谷等地形主要由流水和风化作用造成,而冰川仅把原来地形,略略加以改变而已。

现在的某一种地形,是由多种营力造成的,不能把某一种营力(例如,冰川作用)孤立地来观察。

我认为上述这些谷地,冰斗的形成,首先是由于构造作用形成向斜或是单斜谷,再经过河流的侵蚀和风化作用。

后来才是冰川的侵蚀修饰,才成为目前的形状。

而且从上面的分析也可以得出:

庐山的河流在下游几乎都是幽深狭隘的峡谷,但是到了上游,则谷地较宽。

这也是流水和构造作用的结果:

山地因断层上升,河流的下游迅速向下切割,造成幼年期的深狭峡谷,并迅速向源侵蚀,把峡谷逐渐向上游推进,破坏原来的壮年谷地。

只有在向源侵蚀还没有到达的地方(即裂点以上),),壮年谷地保存较为完好。

这也更加说明了,构造和流水作用对这些谷地、冰斗形成的重要作用。

4、黄龙潭

裂点:

河谷纵剖面上坡降突然增大的地点。

常由地壳上升或侵蚀基准面相对下降,河流产生新的溯源侵蚀,或因构造、岩性原因造成的差别侵蚀所形成。

产生裂点会形成跌水、瀑布、急流、地垒。

裂点又称向源侵蚀,是下蚀作用的一种特殊形式,作用方向向河源延伸。

多级裂点在河流上还可以表现为阶地。

5、乌龙潭路口

土层蠕动:

斜坡上的土体、岩体及其风化碎屑物在重力作用下,顺坡向下缓慢移动的现象。

主要影响因素有地下坡度陡、植物的作用和基岩的产状。

实习地点

地理位置

岩石产状

实习要点

乌龙潭路口

纬度:

29.55°N

经度:

115.96°E

海拔高度:

826m

走向:

234°

倾向:

43°

倾角:

38°

重力地貌

实习图片

在乌龙潭附件和由芦林大桥到三宝树的路上,发现有大面积的醉林,并有少量的马刀树。

这些都是土层蠕动的有利证据。

三、2012年7月3日实习路线:

西谷→如琴湖大砾石→花径→如琴湖大坝→天桥→锦锈谷→仙人洞→御碑亭→圆佛殿→大天池→龙首崖→花径(白居易草堂)→如琴湖西北角→飞来石(西谷冰桌)

1、如琴湖大砾石

实习地点

地理位置

岩石产状

实习要点

如琴湖大砾石

纬度:

29.56°N

经度:

115.97°E

海拔高度:

1014m

走向:

148°

倾向:

130°

倾角:

56°

大砾石产生由来分析

讨论:

大砾石形成的原因可能有以下4种,分别是:

I、崩塌,从悬崖中掉落。

确定方法是测量周围基岩产状与此是否一致。

II、泥石流搬运,如在河道中央则可能是泥石流搬运后沉积。

III、冰川搬运,可在任何部位,岩石之间可能留下深刻刻痕。

IV、原地,确认是否为岩石整体。

2、如琴湖大坝:

实习地点

地理位置

岩石产状

实习要点

如琴湖大坝

纬度:

29.56°N

经度:

115.97°E

海拔高度:

1006m

走向:

186°

倾向:

226°

倾角:

23°

1、河流袭夺地貌

2、冰擦痕

实习图片(河流袭夺示意图)

①锦绣谷袭夺西谷:

第一、花径风口,风口段河谷是西谷自然延伸部分。

第二、天桥袭夺湾及裂点,裂点上为宽谷(西谷),下为峡谷(锦绣谷)。

此外还有锦绣谷经过侵蚀,由U型变为V型。

②冰擦痕:

冰川所含岩屑在冰川运动过程中刻划在岩石上的痕迹,多出现在冰床(包括谷壁)上,也出现在冰碛石的表面,具有指示冰流方向的意义。

③天桥:

西谷中的冰流从天桥冰溢口流入锦秀谷中,冰后期流入再将冰溢口侵略者蚀成一个天然的石桥,石桥后来断裂,形成如今的天桥。

④石英岩脉:

如琴湖大坝以石英砂岩为主,且岩石中有白色脉状物质,称为石英脉,一般情况下,石英砂岩很难形成石英脉,因为硅酸盐矿物熔点最低,在岩石中最早融化侵入,空隙中的物质发生变质作用,再发生重结晶作用,形成石英脉。

 

3、龙首崖

实习地点

地理位置

岩石产状

实习要点

龙首崖

纬度:

29.55°N

经度:

115.95°E

海拔高度:

844m

1、断层崖

2、V形谷

实习图片

庐山是一个正断层,龙首崖是一个断层崖;对面山是顺层滑坡的残迹,庐山是断块山地,由于庐山不断抬升,每次抬升会出现一个裂点,也会出现滑坡。

龙首崖下面的河谷处于断层地带,又不断受到流水的侵蚀,形成了现在的V形谷。

3、圆佛殿下公路滑坡

实习地点

地理位置

岩石产状

实习要点

圆佛殿下公路

纬度:

29.56°N

经度:

115.95°E

海拔高度:

899m

走向:

63°

倾向:

145°

倾角:

29°

土层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岩石斜面不断下滑。

实习图片

5、如琴湖西北角:

实习地点

地理位置

岩石产状

实习要点

如琴湖西北角路

纬度:

29.56°N

经度:

115.97°E

海拔高度:

1025m

走向:

225°

倾向:

135°

倾角:

44°

波痕

①、波痕是浅海、河湖的一种小型地形特征,由尖波峰、圆波谷,坡度对称组成连绵波浪状。

波痕是沉积环境分析的重要标志,是典型的沉积构造之一。

该地发育在层面的波痕,对称波痕表明了水流比较复杂,不对称波痕是由河流单向水流造成。

②、若岩石波痕垂直于波浪方向,表明由单一流向水流形成,往往形成斜层理,其中层理上老下新。

另外多向水流容易形成岩石波痕不均与分布;双向水流形成对称波痕。

6、西谷冰桌

位于庐山中学门口的冰桌,俗称“飞来石”,体形较为巨大,该石分上下两部分组成。

上面的岩石为石英片岩,无层理,下面的岩石为含砾砂岩,有层理,有节理,节理为侵入型的岩浆岩。

但对于该冰桌是否由冰川作用形成存在争议。

个人认为该岩石是由冰川搬运作用形成的,极有可能是第四纪冰川遗址,存在于震旦纪,因此没有大型化石,寒武纪后的沉积岩才有大型的化石出现。

可能由于岩石的风化作用,并没有岩石擦痕、刻槽发现。

实习地点

地理位置

岩石产状

实习要点

西谷冰桌

纬度:

29.56°N

经度:

115.97°E

海拔高度:

1047m

见下图

冰川作用

实习图片

四、2012年7月4日实习路线:

东谷→汉口峡→大月山水库→大月山山顶→庐山植物园→含鄱口→含鄱岭冰刃脊

1、汉口峡教工疗养院

实习地点

地理位置

岩石产状

实习要点

汉口峡教工疗养院

纬度:

29.56°N

经度:

115.98°E

海拔高度:

1159m

见下图

滑坡

实习图片

①、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是重力地貌的一种。

②、滑坡产生的主要原因:

开发公路导致坡脚失去支撑,降水量过大,堆土,增加水库,层面和坡向一致导致层面下滑等都会容易引起滑坡。

③、滑坡面包括层面、节理面、断层面、软弱岩层等。

此地岩石的两个解理面的产状不一致,大致呈相互垂直。

是由于开发公路导致坡脚失去支撑。

2、大月山水库

实习地点

地理位置

岩石产状

实习要点

大月山水库

纬度:

29.56°N

经度:

115.99°E

海拔高度:

1242m

河流袭夺地貌

实习图片(河流袭夺示意图)

①、东谷支流袭夺大校场河:

该小河切穿女儿城山岭,袭夺了大校场河上游,使大校场河上游原来向南西流入芦林盆地的,现改向北西流入东谷,造成汉口峡。

②、河流袭夺原因:

庐山上升之前,山体内的河流已发育为成熟的老河谷阶段,即河流循软弱岩层发育和沿岩层走向(作北东向或南西向)流动。

当山体上升后,新出现的东西向或南东向河流溯源侵蚀,由于它的流程短和纵比降大,所以不论下切或溯源侵蚀的速度均大于古老河流,因此袭夺了东北流或西南流向的古老河流。

3、大月山采石场

实习地点

地理位置

岩石产状

实习要点

大月山采石场

纬度:

29.55°N

经度:

115.98°E

海拔高度:

1169m

走向:

152°

倾向:

197°

倾角:

90°

节理

实习图片

①、节理:

岩石中的裂隙,其两侧岩石没有明显的位移。

地壳上部岩石中最广泛发育的一种断裂构造。

②、张节理是指岩石受张应力形成的裂隙;剪切节理指岩石受切应力形成的裂隙。

沿最大切应力方向发育的细而密集的剪切节理,称为“劈理”。

4、含鄱岭刃脊

①、刃脊:

是指由冰斗或两条相邻冰川的槽谷不断扩大、后退,使相邻的冰斗或槽谷间的山脊变成刀刃状,这样的山脊称刃脊。

②、猪脊岭是一种发育在褶曲一翼单向倾斜岩层上的地貌,其特征是岩层倾角较陡,山两侧的坡度较陡,形如猪背,故名。

③、含鄱岭刃脊呈东北—西南向延展,长达1250m刃脊标高1286m,山脊如刀既仄且陡。

实习地点

地理位置

岩石产状

实习要点

含鄱岭刃脊

纬度:

29.54°N

经度:

115.98°E

海拔高度:

1135m

走向:

238°

倾向:

322°

倾角:

59°

冰刃脊

实习图片

5、太乙峰、梨头尖角峰

因冰雪侵蚀作用形成的金字塔形的山峰称为角峰。

太乙峰梨头尖角峰是是较为典型的冰川角峰,峰体苍劲,挺拔峻峭,构成特有的孤峰地貌。

五、2012年7月5日实习路线:

沿东谷→五老峰→青莲寺

1、五老峰断层崖

实习地点

地理位置

岩石产状

实习要点

五老峰断层崖

纬度:

29.54°N

经度:

116.01°E

海拔高度:

1277m

走向:

198°

倾向:

303°

倾角:

65°

断层构造地貌。

实习图片

①、断层地貌,因庐山正断层切过五老峰背斜南翼而成,由东北方向递降。

断层崖受流水下切和溯源侵蚀,形成许多垭口,五老峰就是五大垭口之间的山峰。

②、单斜地貌:

经过褶皱后的岩层大部分呈倾斜状,发育在褶曲一翼单向倾斜岩层上的地貌统称单斜地貌。

③、单斜山:

在单斜构造地区,岩层倾角较缓,软硬相间,受侵蚀切割后,软岩层被蚀成谷地,硬岩层突露成山岭,即单面山山体延伸方向与构造线一致,山脊往往成锯齿形,两坡明显不对称。

2、待晴亭

实习地点

地理位置

岩石产状

实习要点

五老峰待晴亭

纬度:

29.54°N

经度:

116.01°E

海拔高度:

1295m

走向:

220°

倾向:

308°

倾角:

79°

沉积环境、波痕

实习图片

①、不对称波痕:

波痕的波谷一侧坡度较陡(背水面),另一侧较缓(迎水面)。

波脊线连续,大致与海岸线平行,波峰较尖,波谷较平滑。

受横向水流和侧向水流的综合作用,形成了不对称波痕。

②、波痕的出现表明当地沉积环境多变。

③、此处断崖层理发育良好,节理一直向里延伸。

六、2012年7月6日实习路线:

王家坡U形谷→好汉坡

1、王家坡U形谷

实习地点

地理位置

岩石产状

实习要点

王家坡U形谷

纬度:

29.56°N

经度:

116.03°E

海拔高度:

1113m

U形谷、冰川学说

实习图片

冰斗

①、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